八下历史20课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课件)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课件)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材料二:新中国参加的历届奥运会
——毛泽东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政府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有着怎样的态 度?为此,党和政府在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上有哪些重大举措?
积极提倡的态度。举措: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提倡全民健身活动。
(2)从材料二中,你会获取哪些有效信息? 中国在参加的历届奥运会上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的成 绩也在逐步提升,并在北京奥运会上超越美俄等体育强国,位居 金牌榜首位等。 (3)继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 16届亚洲运动会在我国广州成功举行,这是我国第二次举办亚运 会。这些说明了什么?
D.②④
5.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毛泽东的下列题词, 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D )
6.下图为中央电视台制作推出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电视逐 步进入每个家庭,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在( D )
A.新中国成立后 B.中共八大召开以后 C.“文革”以后 D.改革开放以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二: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 献出来设立的,每4年评选一次,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 一,1981年10月,正式启动。迄今已历八届,累计评出三十八部长 篇小说,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
(1)1956年后,我国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局面得益于党的什 么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茅盾先生设立茅盾文学奖的目的是什么? 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3)请你列举出至少三部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如《东方》《冬天里的春天》《芙蓉镇》《钟鼓楼》《平 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抉择》等。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20课_百花齐放_推陈出新ppt课件_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20课_百花齐放_推陈出新ppt课件_
以来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成长与成就 • 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思考:
1、建国后,我国的文艺创作迎来了几个创作的 高峰期?分别是什么时候?两个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提出。 (2)时代的变化,可创作内容丰富。 2、建国后,我国出现了哪些文学艺术代表作品?
路遥 张天翼 老舍
童话作品 话剧
宝葫芦的秘密 茶馆
类别
代表作品
大决战
主要内容
解放战争
电影
林则徐
抉择 一个都不能少
虎门销烟
改革开放
乡村失学情况
革命年代 传统文化 爱情故事
电视连续剧 大型舞剧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 戏曲片
日出东方 丝路花雨 梁山伯与祝英 台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优秀 电视丰富荧屏。而一部优秀的作品的背后往往会 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主题曲。请根据下列电视 剧插曲,回答电视剧的名称。 1、杨幂:《爱的供养》 2、严艺丹:《三寸天堂》 《宫》 《步步惊心》
32 51
第二 第一
第二环节:体育常识 知多少?
第一环节: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
(每组依次说出,一个10分)
1959年,容国团获中 国第一个乒乓球单 打世界冠军
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 峰勇夺第一枚金牌
1990年,中国第一次承 办亚运会
小 结
新中国体育史的重大事件
1959年,容国团获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单打世界冠军
3、为什么建国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建国后文学艺术 作品知多少?
第一环节:快速反应
看文字描述,猜文艺作品(每题5分) • 1、罗广斌、杨益言合著,描写山城重庆中美合 《红岩》 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歌颂地下工作者英勇、 顽强的革命精神的小说。 2、作者杨沫,塑造了林道静等青年学生走上革命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名师课件 北师大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名师课件 北师大版
题析:查理·马特有条件地分 封土地,形成西欧封建制度。 题析
请点击选项,可知是否选择正确
小测试
2.右图等级反映的是: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西周分封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题析:有条件地分封土地,很 明显是西欧地区封建等级制度。 题析
请点击选项,可知是否选择正确
小测试
3.关于右图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西欧中世纪后期教育
• 中世纪大学:在学者自由研究和讲学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 西欧中世纪第一所大学——意大利 萨莱诺大学是一所专门从事医学教育和研 究的大学。同期还有法国巴黎大学,英国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 城市学校:为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 总称。 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 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劳动有关的各 种知识的学习。
材料8:百姓接触到的只是天主教会的神 学说教,对于异教徒或者对天主教表示怀 疑的“异端分子”,天主教廷会将其烧死。
材料9:教会开列禁书目录,禁止人们 阅读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僧侣将羊 皮纸手稿上的古典作品原文刮掉,用 来抄写圣经故事。教会还下令焚毁藏 书丰富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摧毁 古代雕塑、建筑和文物。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小封建主
示 意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图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封主就将一 把泥土和一根树 枝授予封臣,象 征授予封土和封 土上的森林。
“臣服礼” 的仪式中,封臣 宣誓臣下愿竭忠 尽智,不顾生死 以侍奉我主。”
土地 封土制
封君封臣制 封建制度
(等级制度)
公爵 侯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

北师大版八下 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北师大版八下  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子爵

男爵
和 骑士

完成P61基础积累,构建知识结构: 2.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 治下的 巴勒斯坦 ,其创始人是 耶稣 。 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 成 为欧洲的精神领袖。“ 丕平献土 ”奠 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基督教文明 成为 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成P61基础积累,构建知识结构:
基督教诞生 于1世纪,起初, 基督教信徒组 成很多小宗教 团体,后来这 些小团体逐渐 形成统一的基 督教会。 传说中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苏科全科网
《耶稣受难图》
宗教画《基督下葬》
苏科全科网
当今实体面积最小、但在精神世
界影响最大的国家---梵蒂冈
查理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 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 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 务,收回土地。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也收回土地,分 封关系终止;继承人如愿继续以前的关系,必须重新进 行分封。这次改革史称“查理· 马特改革” 改革影响:中央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 它封给自己的臣下,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关系,形 成像阶梯似的等级制。各级封建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 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封臣之间的从属关系,为封建 骑士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打下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大封建主
效忠和服兵役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小 封 建 主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苏科全科网
一、公爵与骑士的由来—西欧的封建制度
思考: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臣服礼: 接收封土的封臣要跪在 封主膝下,将双手放在 封主掌中宣誓:“我主, 臣下乃我主之仆人,领 有采邑之家臣。臣下愿 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 侍奉我主。” 封主就将一把泥土和一 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 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 林。

课件8: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8: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经使之济不基受础侵略决和定解上体。层建筑。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斯大林模式”
名称
原 “一五”计划 始 资 “二五”计划 料
“三五”计划
时间 1928~1932年
主要成就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1933~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

新经济政策

项目

农业政策

工业政策

贸易政策 劳动方面
主要内容 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废除实物分配制
新经济政策
合 作 新经济政策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这 探 一政策“新”在何处呢? 究
新经济政策
➢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余粮归自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 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 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材料二 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
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
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
担。”
新经济政策
材料三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 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而农民获得的代价仅是一些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5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5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
2019/4/17
思考:
为什么新中国的文艺和体育能够取得 如此巨大成就?为此,你有什么感想?
①党和政府关心和支持 ②广大文体工作者辛勤工作, ③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 和自豪,而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感到肩 上担子很重,我们要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 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建设繁荣富强的 2019/4/17 祖国而奋斗。
金牌获得者— 新中国第一个 竞技体育运动成绩显著: 许海峰
23届奥运会上, 2、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始在奥运夺金 1959年获得第
他获得男子射 25届世界乒乓 3、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 击比赛自选手 球锦标赛男子 4、2008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 29 届奥运会 枪奥运冠军。 单打冠军。
文学的繁荣(“文革”前)
2019/4/17
改革开放后的文学作品: 类别 名称
《许茂和 他的女儿 们》 《冬天里 的春天》
作者
周克芹
内容
以1979年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 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真实地 揭露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破 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
优秀长 篇小说
一、文学的繁荣 1、新中国成立后 (1)方针: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 ”的方针。 (2)表现:许多反映 和 、题材新颖、风格各异的作品 涌现出来。 2.“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1)反思“ ”的作品。 (2)反映 的作品。 (3)弘扬 的作品。 二、艺术的发展 1.影视艺术 (1)改革开放以来, 逐步进入每个家庭。 (2) 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影视片层出不穷,一些影片还获得了 。 2.其他艺术:新中国的 、 和 、音乐、舞蹈、杂技 等艺术,也很有成就,大大丰富了人民的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

祖孙三代青年时期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调查 类别
文学作品(小说、诗 歌、散文等) 电影 电视 音乐等其他文艺作品 (如戏剧、舞蹈、杂 技、书法、绘画、摄 影等)
说明:1.在展示文艺作品名称的同时,要能简要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 2.爷爷奶奶青年时期喜爱的作品是大致是指五六十年代的文艺作品,爸爸妈妈青年 时期喜爱的作品大致是指改革开放以后的文艺作品。(1—2分钟)
开国大典
新 中 国 第 一 部 彩 色 戏 曲 片
舞剧《丝路花雨》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 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 洲电影。
莫言:出生于山东高密, 2011年莫言
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此奖 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 译成40种语言。
P102-103
时期
文革前
(四五十年代)
作品名称
内容
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后——文革前
出现大量的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体裁新颖、风格独特的作品。
茶馆
老舍
文艺事业的灾难
(1966—1976)
文艺作品:百花凋零
“八亿人民只看了八个样板戏”
样板戏是一个时代的产物,1966年,“中央文化
●茅盾文学奖
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 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 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 年评选一次,到2014年已经是第九届了。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李自成》 姚雪垠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芙蓉镇》古华 《将军吟》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东方》魏巍
来源

八下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68张

八下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68张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 元13世纪后期),坐落在丽江坝中部,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 ,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16米 ,全城面积达3.8 平方公里。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兼有水乡 之容、山城之貌。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20城市,它的 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 。丽江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 会进步的本质特征。
精读细研
风景美:“硕大的银盘”丽江古城是画面的中心,玉龙 雪山是画面背景;上有蓝天,中有冰川,下有村庄草甸。 这幅图画远近相衬,高低相宜,景致分明,层次感强。充 盈整个画面的是绿色:绿色的松、杉、草甸,翠绿的象山、 凤凰山、笔架山、碧绿的深潭。点缀着红色的杜鹃、山茶、 角砾岩街道和潭边的亭台楼阁,白色的马帮驿道和纳西人 院墙,青瓦色的四方街,黑褐色的大水车,黄昏时五彩的 灯光……这幅画色彩饱满艳丽,令人赏心悦目。
部编版 语文(初中) 朗读课文
追随一滴水的游踪(所至)
整体感知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一滴水有哪些经历,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 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 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 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 方街、街道店面、 纳西人院子, 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
于尽情欢歌处,去浮躁享沉静
“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 有童趣。文中所展示的自然风光、古城独特的 建筑、淳朴的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 民俗画。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 丽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传达出热爱丽江、 热爱大自然,对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精品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精品课件)
3.学会开展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自行设计相关调查问卷,汇集调查统计结果,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写出调查报告。 4.在调查活动中,培养待人接物、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礼仪、礼貌。
1.调查准备 ①成立调查小组。调查活动要求全体同学参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若干调查小组,每组3~5人,选出小组长1名。
⑥进行人员分工。根据任务需要对组员进行任务分工,明确每人承担的责任。 ⑦制订实施计划。组长领导组员根据任务需要和时间安排,讨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调查活动计划。
2.调查实施 按照调查实施计划和组内的分工,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调查研究任务。在走访、考察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调查问卷或调查问题提纲应事先交到调查对象手中,让受访者有所准备。
②调查过程中要认真做记录。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录音、录像、拍照。 ③提问要紧扣主题,按照计划落实每人承担的各项任务,既要严肃、严谨,又要注意活跃气氛。 ④在调查访问过程中,要尊重受访者,同学的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谈话要彬彬有礼。
3.调查汇报 ①个人整理调查记录,对访谈内容和调查问卷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②汇总各方面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小组内展开讨论,撰写调查报告,请相关老师作技术指导。
根据自己所处环境的资源情况和个人学习目标的要求,在以下两类话题中进行选择。
社会类:社会保障、教育发展、环境变迁、医疗改善、体育设施等。 家庭类:家庭收入、住房改善、饮食变化、服饰演进、交通方式等。
1.通过专题调查,了解家人、民众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 2.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学习的历史知识,概括、分析、判断历史问题,提高学科基本能力,发展学科素养。
③班级内召开调查成果汇报展示会。可以利用多媒体、墙报、板报、手抄报、故事会等形式进行调查成果交流汇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公开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公开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改革开放前后的交通和运输方式的变化,了解改 革开放的显著成就;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2.通过社会调查,锻炼应用学习历史知识,概括、分析、 判断历史问题,提高学科基本能力,发展学科素养。
3.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待人接物、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与 人相处的礼仪、礼貌。
2013
2015
2、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
2017
4,、改善人们生活
2014
1、方便人们出行;
2016
3、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2022
80年代
开始流行公交车
60~70年代
步行
80~90年代
自行车
90年代,有一台汽车已经很了不起 了
90年代能有轿车让大多数中国人 羡慕不已
80年代拥有一辆摩托车是件了 不起的事
城市公路
飞机 城市立交桥
交通是越来越方便了,但同时也带来了拥挤和很 多交通事故。我们要安全驾驶,珍爱生命。
比一比
改革开放前
步行为主 交通不发达
改革开放后
交通工具多样 化、通达便捷
02
运输方式
传统运输
现代 运输
比一比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运输主要借助人力、 运输主要依赖大型现代
畜力、水力等,运输 交通工具,运输量大,
每家每户都用轿车出行
如今,轿车不再是奢侈品, 已经走进寻常百姓。
新型节能交通工具日渐兴起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先驱,也是
现在节能环保的新产品,地铁不仅量大、
建设快、安全和准时,还节省能源,不污
染环境、节省城市用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衣食住行话文明》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衣食住行话文明》说课稿

20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衣食住行话文明》说课稿说教材《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是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六单元第三课。

作为本册书的最后一课,又是活动课,课标要求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教学活动建议谈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

本课依据课标要求,教师拟活动课主题为《衣食住行话文明》。

随着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变化,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的出现。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加上人口众等问题的出现,应号召学生用文明方式对待衣食住行的变化。

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的调查走访与实践中去,本课在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国家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植观方面有重要作用。

说学情本课教育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不熟悉,但是他们的祖辈、父辈亲历过那一历史时期,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等渠道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他们所熟悉的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在活动课进行中,教师应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认识历史问题。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中国衣食住行变化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衣食住行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感受历史的变迁,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过程与方法:课前搜集整理: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家庭旧照片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分类整理;课中展示探究:教师提供多媒体平台,学生展示整理成果(包括图片、文字材料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采用写邮件的方式,畅谈20年后衣食住行的变化,从中感受历史发展和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课后调查走访:利用寒暑假,调查走访身边的人,请他们谈谈衣食住行的变化。

外出旅游的同学可以拍下旅游地衣食住行的状况,然后和家里的旧照片、老一辈人谈及的内容做比较,感受衣食住行的变化折射出的社会状况。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展示了我国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福祉,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改革开放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生活环境变化方面的具体实例和深入分析尚有待提高。

学生对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可能存在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活环境的变化,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福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2.教学难点:分析生活环境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过去的生活环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活环境的变化,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事实和资料。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问题的能力。

4.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进行互动点评和交流。

5.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巨大福祉。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析家庭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课件(77张)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课件(77张)

调查汇总: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每家每户还是 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只求有两餐温 饱,其他的都无所求。现在改革开放 后,人们的家庭收入稳定地增加,让人 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其次改革开放40年之 饮食变化看家庭经济的 变化
改革开放前
食物匮乏单调
改革开放后
吃好、讲究营养 均衡、粗细搭配
家庭收入: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医疗保障的制度 背景开始经历重大变化。
从1978年到2019年,改革开放正式迈入第41个年头, 回首我国各个领域那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领域 绝对称得上独树一帜。
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 今的“B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从“赤脚 医生”到鼎级专家;从乡村诊所到“超级医院”......四 十年沧桑巨变,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飞速。
50
50.4
60 70 1977 1979 1983 2000 2017
80.66 90 100 301 795 2253 13000
匮乏、单调
日益丰富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有切身体会的专题,走访相关部门、单位或个人,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交流调查成果。
比较落后
先进、快捷
36396.2
13432.4
在“问卷星”上做了一次网络的调查问卷
由此可见,基本工资是我们家庭收入的经济来 源。家庭收入与支出往往是一个很模糊的数字 绝大多数家庭没有相应的详细的账簿。柴米油 盐的花费极为琐碎,组建一个家庭往往没有我 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祖国越发强大,人民的生活品质也逐渐变好了。
许多人认为生活幸福与家庭富裕程度关系较大,当然有钱才能过上好日子!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第20课 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3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第20课 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3
第20课 :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活动课)
——探寻家乡的前世今生



访
















写一个字
请写下最能代表家乡
璧山的 一个字

家乡今日
访
前世今生
脚步丈量访家乡
收入组
服装组
脚步丈量访家乡
交通组
居住环境组
思沉Βιβλιοθήκη 仰望沉思过去: 在调查过程中是否发现随着生活
环境的变化有哪些负面现象存在?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用什么方式处理?
仰望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坐拥绿色生态; 手持绿色名片; 脚走绿色之路;
访 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
感 谢 聆 听!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 (共36张PPT)

新课导入
请思考:
①你知道新中国体育事业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是在哪 一届奥运会上吗? ②你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文 学 的 繁 荣 艺 术 的 发 展

走 向 世 界 体 育 强 国
发 展 表 现
发 展 作 品
原 因 历 程 水 平 成 就
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 作用;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历程。 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4、成就:
(5)第27届奥运会时,中国获得金牌总数排名第三。
互动探究
中 国 为 什 么 能 申 奥 成 功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国力 大大增强。
二是中国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产生的独特魅
力。 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由弱到强,取得了突飞猛 进的发展。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人教版第二十课
新课导入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
新课导入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8月8日到2008年8月24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办。其口号是“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
梦想”,英文口号为:One World,One Dream。口号预示着:2008
北京的梦想连接着整个世界,连接着所有人的奥运情节。
合作学习:文学的繁荣
1、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的发展情况: ( 1 )原因:伴随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合作学习:文学的繁荣
1、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的发展情况: ( 2 )主要题材:许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 颖、风格各异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八年级历史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优秀课件

八年级历史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优秀课件

A. 台儿庄战役
B. 万家岭大捷
C. 平型关大捷
D. 淞沪会战
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屡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方案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 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 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 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 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 府屈服。
02 武汉会战
战役结局
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中国军队以伤亡40万余 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万余人。
由于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 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 围之中。为防止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 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 家必争之地。
01 台儿庄战役
日军意图
日军进攻 台儿庄的 意图是什么?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打通南 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 方向夹击徐州。
同时,一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 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 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 再合攻徐州。
01 台儿庄战役
时间地点
1938年3月
孙连仲
02 武汉会战
02 武汉会战
战略位置
武汉素有“九州通衢〞之称, 位于平汉、粤汉铁路与长江水道 交会处,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 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西迁 重庆,武汉成为当时全国政治、 军事、经济中心,具有极重要的 战略地位。
02 武汉会战
战略意图
中方
日方
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 时间,最后转变敌攻我守 的战争态势;早内迁工厂、 内运物资、整备军队、加 紧生产,作长期抗战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一填: 1.公元_____年,日本进行了政治、经 济等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_。 2.穆罕默德在______、______和本民族 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创立了伊斯兰教。 3.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在_______ 病逝。他的继承者们经过大规模征战与扩 张,建立了一个地跨_____、____、______ 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历史的发 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那 些方面?
古代中国的城市与中古西欧的城市有什 么区别?
纪元前后,在巴勒斯坦加利利的拿撒勒小镇, 有位名叫玛丽亚的童贞少女,已许配大卫后裔当木匠 的约瑟为妻,还没出嫁。一日,上帝派天使在梦中告 诉她,说生灵要降在他身上,使她怀孕生子,玛丽娅 也就怀孕。约瑟间玛丽娅不婚而孕,想退亲,天使又 在梦中现身告诉约瑟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 你只管把你的妻子玛丽娅娶过来。她怀的孕时从圣灵 来的,她将生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为他 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约瑟遵从天使吩 咐迎娶玛丽娅,只是没有和她同居;后来婴儿诞生, 也按天使吩咐起名耶稣。
封建主对农奴的剥削
中古西欧贵族分成哪几个等级?
绘制一张《西欧封建等级制示意图》, 形象、直观、准确、美观地把这种等级 关系表现出来。
每个人的心中对于“骑士”这个称号必定都有自己的理解。但 是不要忘记了一个骑士自身的内涵:谦卑、荣誉、牺牲、英勇、 怜悯、精神、诚实、公正。
骑 士
二、欧洲的精神领袖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和封建社会的开始。
一、 西欧的封建制度——公爵与骑士的由来
一、 西欧的封建制度——公爵与骑士的由来
1、查理· 马特改革 2、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欧的封建制度的 核心是什么?
核心:封君封臣制 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封臣之间的从属 关系
西 欧 封 建 等 级 示 意 图
帝 王
效忠和提供军队 给予土地和保护
大封建主
效忠和服兵役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小 封 建 主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 的附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封君和封臣相互承担义务和 负有责任。
西欧封建时代 各级土地分封都要 举行“臣服礼”的 仪式。接收封土的 封臣要跪在封主膝 下,将双手放在封 主掌中宣誓:“我 主,臣下乃我主之 仆人,领有采邑之 家臣。臣下愿竭忠 尽智,不顾生死以 侍奉我主。”封主 就将一把泥土和一 根树枝授予封臣, 象征授予封土和封 土上的森林。
基督教诞生 于1世纪,起初, 基督教信徒组 成很多小宗教 团体,后来这 些小团体逐渐 形成统一的基 督教会。
传说中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耶稣降生
《圣母子》 昆坦.马宏斯
在圣殿中与人谈论的少年耶稣
宗教画《最后的晚餐》
《耶稣受难图》
宗教画《基督下葬》
查理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 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 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 务,收回土地。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也收回土地,分 封关系终止;继承人如愿继续以前的关系,必须重新进 行分封。这次改革史称“查理· 马特改革” 改革影响:中央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 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 关系,形成像阶梯似的等级制。各级封建主实行层 层分封,形成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封臣之间的 从属关系,为封建骑士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打下基 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三、中世纪的花朵”
10世纪,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的城市遍布西欧各地。正像恩格斯所 说城市如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 放。最著名的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 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英 国的伦敦等。
琅城起义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它是 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 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 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 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 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国北 部的封建领主派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 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 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此后,琅城居民一直 实行自治,琅城公社存在了两百多年。
1、基督教的产生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教义: 对人类的博爱 2、丕平献土
“奠定了罗马教皇国的基础
3、罗马天主教会
根据西方一些史学家的估计,中世纪教会土地的 数量,约占西欧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法兰克王国巴黎境内圣日尔曼修道院共有地产约 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36500 公顷;就连被人为很穷的圣乌尔希修道院还 拥有203处庄园。 教会宣称:“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 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所以教皇有 权废除国王; 教会开列禁书目录,禁止人们阅读希腊罗马作家 的作品。僧侣将羊皮纸手稿上的古典作品原文刮掉, 用来抄写圣经故事。教会还下令焚毁藏书丰富的亚 历山大里亚图书馆,摧毁古代雕塑、建筑和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