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评价
关于岳飞的简短故事
![关于岳飞的简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9ca66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f.png)
关于岳飞的简短故事【原创版2篇】目录(篇1)1.岳飞简介2.岳飞从军3.岳飞建功立业4.岳飞被害及历史评价正文(篇1)【岳飞简介】岳飞(1103 年 -1142 年),字鹏举,汉族,南宋名将。
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爱国主义斗士,被誉为“民族英雄”。
岳飞生活的时代,正值民族危亡之际,北方的金国大举南侵,铁骑所至,生灵涂炭。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
自建炎二年(1128 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 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四年(1134 年),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六年(1136 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 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
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1142 年 1 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从军】岳飞从小立志为国家效力,青年时期便投身军队,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自建炎二年(1128 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 年)止,他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身经百战,功勋卓著。
【岳飞建功立业】岳飞从军期间,带领岳家军在战场上屡次建功立业。
绍兴四年(1134 年),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六年(1136 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 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
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岳飞被害及历史评价】然而,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1142 年 1 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岳飞的历史资料
![岳飞的历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40ced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3.png)
岳飞的历史资料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人。
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
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岳飞的资料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人。
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
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以身作则体恤部属,岳家军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军纪。
连金军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事迹评价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事迹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552b2c604a1b0717fd5ddf2.png)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事迹评价一、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获奖名片】坚守信念为国捐躯【评价】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
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
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颁奖词】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
他火烧赤壁,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业。
一颗忠心,东吴元老,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
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事迹】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
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
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
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
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
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
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
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
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
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
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获奖名片】浊世清莲【评价】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
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
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怎能不让人叹惋?【颁奖词】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
岳飞被害及对岳飞的评价
![岳飞被害及对岳飞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0382f28bcd126fff7050bc4.png)
岳飞被害及对岳飞的评价郾城之战──战果最为辉煌的,是岳飞统帅的“岳家军”在郾城的大捷。
顺昌大捷后,岳飞从驻地德安府,率军出发,大举北伐。
高宗、秦桧又想趁机乞和,六月间派司农少卿李若虚到岳飞军中,传送“不得轻动、宜且班师”的命令。
李若虚还未到,岳飞大军已经北进。
李若虚赶上,见到岳飞军胜利前进,对岳飞说:“现在既已发兵,不应仓促班师。
朝廷如果追究不肯奉命停师之罪,由我承担。
”岳飞得到李若虚的支持,按原计划向北推进,派张宪、王贵、牛皋、徐庆、董先、杨再兴等分路进攻,又命梁兴(原是太行山抗金民兵首领)渡河,集结“忠义巡社”,攻取河东、河北州县。
岳飞自率主力,直取中原。
不久,诸路告捷。
闰六月,张宪打败韩常军,攻克颍昌府,又与牛皋、徐庆会师,攻克陈州。
王贵部将杨成、张应、韩清等收复郑州。
七月初,郝晸(音枕zhěn)等收复西京洛阳,张应、韩清又与河南兵马钤辖李兴会合,收复永安军。
在这样强大的攻势下,宗弼被迫率领主力与岳飞亲率的主力军七月八日在郾城决战。
金军以“铁浮图”居中,以号称“拐子马”的两翼骑兵居左右,列阵进攻。
岳飞指挥儿子岳云等率军应战,令将士手持刀斧,冲入敌阵,上砍敌人,下砍马足。
杨再兴单骑闯入敌军,打算活捉宗弼,受伤数十处,杀死敌军数百人,又杀出敌阵。
两军鏖战到天色将黑,全军败退。
岳飞军取得郾城大捷。
宗弼在郾城败后,又在七月中率兵十二万进逼临颍。
岳飞督军迎战。
杨再兴率三百骑做前哨,在小商桥与金军大军遭遇,杀敌两千余人,杨再兴英勇牺牲。
张宪率大军赶到,连战皆捷,金军夜遁。
宗弼重整军马改攻颍昌,岳飞早就料到,已派王贵、岳云率兵防守。
王贵、岳云率军与金兵大战,岳云手执一对铁椎,率八百骑,往来冲杀,两翼步兵继进,董先、胡清又从城中发兵增援,金兵再次大败,宗弼逃窜。
岳飞军这次作战,得到太行山和两河义军的有力配合。
梁兴约会太行山义士和两河豪杰赵云、李进、董荣、牛显、张峪等,破金人于垣曲、沁水、济源。
乔握坚等收复赵州,李宝收复兴仁。
岳飞负面评价刍议
![岳飞负面评价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42edcedc50e2524de5187efc.png)
[5】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
1986:30160.
[6]洪迈.夷坚志・甲志: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l: 32;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M]∥宋元笔记大观:第三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290. [7]脱脱.宋史:卷三百六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
中的顶尖分子,并不是整个社会精英——尤其是文 人士大夫——中的顶尖分子。以上的言论说明南宋
时代正派的知识分子们还是能站在较客观的立场上 反思岳飞事件,能自由地发挥议论,肯定的同时不忘 批评,不过分抬高,也不横加诋毁。 比较朱熹的正襟威严而言,洪迈的记述就有些
一91—
万方数据
际,习文词以相酬和”,交好文人士大夫,提高自己 的风评,这又犯了统治者的忌讳;三是“与廷议而持 公议,屏好邪以交君子”这是所谓端正立场,取得社 会舆论支持。有人认为岳飞是“国士”之才,心怀天 下,这等高人一筹的才俊如何不引起统治者惶恐? 而岳飞又偏偏不知收敛,“惜其处功名之际,进无以 效成劳于国,而退不自保其身.遇秦桧之奸而不免, 即不遇秦桧之奸,而抑难乎其免矣!”王夫之痛惜不 已:“故君子深惜岳侯,失安身定交之道,而尤致恨 于誉岳侯者,适以杀岳侯也。”【】21王夫之为岳飞设计 了几种模式,如西汉周勃、灌婴,不与文人争锋;唐代 郭子仪不拉拢贤臣,也不阿谀佞臣,秉中持正;又或 者李光弼能屈能伸,隐忍韬晦。而岳飞当时身负大 任,理应考虑周全,见机行事,但他一味张扬,只能说 是不智了。 分析古今岳飞负面评价的变化,最主要的区别 在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导致关注的焦点明 显差别。现在岳飞评价一时之难:镇压杨幺起义。 古人根本没有把它当成疑问,因为将领为国尽忠是 官员的本分。相反古人多次提及岳飞自身修养,今 人并不予以关注。 综上所述,可以将历史上对岳飞的负面评价归 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歪曲事实,有意诋毁。以《判决 书》为代表。这一类根本不顾忌事实,纯是出于政 治需要和个人好恶,凭空发挥议论,当然其立论并不 牢固,生成之初即遭人诟病,不具有参考意义;第二 类是对岳飞不了解而产生的附会,诸如岳飞前世为 猪精,还有说法认为岳飞是唐代张巡转世……应该 说这不一定是出于政治需要的蓄意贬低,只是出于 民间对岳飞遭遇的一种猜想,因此这更可能是一种 无意识的编排。当然,在岳飞逐步被平反并被树立 成国家英雄以后,这种民间传说也就具有更多的正
岳飞 (1)
![岳飞 (1)](https://img.taocdn.com/s3/m/67a84c72a98271fe910ef9b8.png)
壮年时期,与提拨之恩,重用岳飞的宋高宗反目成仇敌,由于 不听高宗调迁,高宗与秦桧共同杀害之,不能保全生命,这是第五 悲剧也。
岳飞人生的十大悲剧
监斩岳飞和抓捕岳飞的,是岳飞的拜把兄弟杨沂忠,这是第六悲剧也。 决定抓捕岳飞的人,却是岳飞老领导,多次保举岳飞的武将张俊,这是第七悲剧 也。 连累儿子岳云、女婿张宪一并被杀,女儿跳井自杀,亲人被发配边关,这是第 八悲剧也。 清朝时,有人曾想联络岳飞后人陕甘总督岳钟琪反清复明,岳钟琪举报,反清 复明人物全部被杀,又一悲剧也。
金军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 之中。南宋政权风雨飘摇。 靖康之耻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 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 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 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 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 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 雪,臣子恨,何时灭!”。
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所言,成功的领导人必须同时是凶猛的 狮子和狡猾的狐狸。
金军于1140年5月撕毁和约,四路伐宋。 岳家军追抵朱仙镇,距汴京仅45里,激 励部将:“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 耳!”
“孤军不可久留”,一天催发12道金牌,岳飞涕 泪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声:“十年之功,废 于一旦!”被迫撤军。
满 江 红
岳 飞
岳飞
岳飞
岳飞抗金故垒
岳飞抗金故垒
岳飞墓
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父母又给他什么样的教
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
岳飞抗金的历史背景
北宋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金军灭辽之后南下, 如无人之境,势如破竹,直逼北宋的东京汴梁。皇帝 宋徽宗想逃跑。他逃跑之前最后一次朝臣集会,将皇 位传给太子(也就是 后来的宋钦宗),命令太子统 帅三军抵御金军。太子一听坚决不干,哭昏过去了。
岳飞的英雄事迹简介
![岳飞的英雄事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5878e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a.png)
岳飞的英雄事迹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文案策划、报告资料、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条据书信、演讲致辞、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deeds materials, copywriting planning, report material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conditional letters, speeche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texts, please stay tuned!岳飞的英雄事迹简介岳飞,因其忠肝义胆,抗金报国的英雄事迹而被家喻户晓,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岳飞资料
![岳飞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49d0a5bcf84b9d528ea7a93.png)
人物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
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达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
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另有《岳忠武王文集》传世。
人物生平三次投戎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岳飞诞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
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少年岳飞,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
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
曾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
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
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
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
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
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
这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
宣和六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又到河东路平定军投戎,被擢为偏校。
汤阴岳飞庙塑像1126年(靖康元年),钦宗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
钦宗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
评价岳飞英语作文
![评价岳飞英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ac876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b.png)
评价岳飞英语作文English:Yue Fei, the revered Chinese military general and national hero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s widely regarded for his outstanding leadership, loyalty, and patriotism. His dedication to defending China from northern invaders, particularly the Jin dynasty, exemplifies hi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his country. Yue Fei's martial prowess and strategic brilliance were evident in his military campaigns, where he achieved significant victories. However, his tragic end, brought about by political intrigue and betrayal, underscores the complexities of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noble figures in turbulent times. Despite his premature death, Yue Fei's legacy endures as a symbol of resilience, honor, and devotion to the nation, inspiring generations with his exemplary virtues and unwavering principles.中文翻译:岳飞,中国南宋时期备受尊敬的军事将领和民族英雄,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忠诚和爱国精神而闻名于世。
历史名人岳飞的简介及故事
![历史名人岳飞的简介及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902614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5.png)
历史名人岳飞的简介及故事历史名人岳飞的简介及故事导语: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谢谢。
历史名人岳飞的简介及故事岳飞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人。
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
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以身作则体恤部属,岳家军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军纪。
连金军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
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宋金时期,金灭辽、灭北宋占据中原,又频繁发动南侵战争,所到之处烧杀淫掳,许多城市重镇经金军洗劫,几成为空城。
历史人物岳飞的简介大全
![历史人物岳飞的简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b91ad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5.png)
历史人物岳飞的简介大全岳飞字鹏举,是宋代著名抗金将领,杰出的历史民族英雄,同时岳飞在武术史上被尊为“武圣”,深受后世敬仰。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历史人物岳飞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岳飞自幼习武崇拜关张北宋徽宗崇宁2年(公元1103年)夏历2月15日傍晚,岳飞生于河北省真定府路的相州(今河南省安阳)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
据《汤阴县志》记载:岳飞“还未成年,•就能拉开三百斤(约180公斤)的硬弓,能引发八石(约合440公斤)的腰弩。
”岳飞武艺高强,这和他幼年拜名师学艺分不开的。
《汤阴县志》记载岳“向周侗学射箭,向陈广学枪法。
”他拜同乡著名武师周侗学射。
岳飞随周侗习武学射之事,《宋史》对其也有记载:“岳飞,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学射周侗,尽其术,能左右射”。
岳飞不仅能弓射,而且能弩射。
“弓”与“弩”相似,但弓为一发一矢,而弩是一发数矢,“左右射”即左右开弓射箭。
岳飞幼年生活过的内黄县麒麟村现存中的《岳武穆庙碑》记载:“武穆生于汤阴者也。
及河决内黄之西,置身巨瓮漂泊东岸,逐寄居斯土焉,幼好读书,过目成诵,好习字,家贫,常以青灰作纸。
稍长,又奢武,且臂力过人。
”随着岳飞武艺的精进,在周侗去世后,他渴望再拜武师学艺深造,宣和4年(公元1122年)岳飞20岁时拜当地一名著名枪手陈广习武,这就是岳飞习武过程中的第二个武师。
拜陈广为师是岳飞在习武生涯中一个新的转折,据考陈广向岳飞传授了具有博刺杀敌、实战格斗的“技击”和“刀枪技艺”,由于陈广悉心传授,岳飞潜心研习,使他的刀枪技艺和技击武艺十分高超,成为“一县无敌”的姣姣者。
岳飞十分崇拜三国时期关羽、张飞二人的武艺和功名,可以说岳飞青少年时代习武曾深刻受到关张二人在民间流传故事的感染,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精通武艺,为国建功的关张式英雄人物,直到岳飞从军后还将关张作为自己的楷模。
岳飞在建炎4年(公元1130年)前就多次说过“使飞得于诸将齿,不在偏校之列,而进退禀命于朝,何功名不立,一死焉足靳哉!要使后世书策中知有岳飞之名,与关(羽),张(飞)辈功烈相仿佛耳。
岳飞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
![岳飞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https://img.taocdn.com/s3/m/ff0f4609c281e53a5802ff76.png)
岳飞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岳飞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人。
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
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以身作则体恤部属,岳家军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军纪。
连金军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
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宋金时期,金灭辽、灭北宋占据中原,又频繁发动南侵战争,所到之处烧杀淫掳,许多城市重镇经金军洗劫,几成为空城。
给国家、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和痛苦。
因此,抗击金兵,收复中原,是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宋史》称岳飞“忠愤激烈,议论持正”,所言颇当。
古代诗人名人岳飞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岳飞人物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04fd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c.png)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民族英雄
从宋元到明清时期,人们常以“岳将军”“岳大将军”“岳少保”“岳元帅”等 称呼岳飞,彼时没有“民族”的概念,直至近代清末反清的革命党人广泛宣传岳 飞的抗金事迹,以此来鼓舞革命党人的士气。1903年,《湖北学生界》的刊物发 表了一名日本留学生所撰写的《中国民族英雄第一人——岳飞传》,首次对岳飞 冠以“民族英雄”的称号。当时他们对于岳飞爱国的宣传还带有一种“华夷”色 彩。
相关资料
道教形象
随着人们对岳飞的纪念,岳飞也进入了道教神仙谱系,但对于其进入道教 神仙谱系的说法学术界没有确切的定论。较早提到岳飞的道教书籍是成书 于明宣德年间的《上清灵宝大成济度金书》,在该书中岳飞的封号是“神 霄伏魔上将”。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岳飞被万历帝敕封的三界靖魔 大帝,是岳飞在明代获得的唯一官方封号。此外,岳飞也在道教塑像体系 中出现,如上海白云观的荡魔鄂王像、苏州玄妙观十二雷神像、故宫藏钦 安殿十二雷神像等。在道教群仙谱中,岳飞同时具有天神、地祇双重身份。 到清代,岳飞的天神地位得到名义上的保留,但这些封号只有尊崇意义, 并无实际功用。
诗人生平
含冤而死
岳飞多处在政见上与秦桧对立,秦桧认为岳飞不死,会阻碍自己和议, 因此图谋杀死岳飞。于是,秦桧指使建议大夫万俟卨、御史何铸、侍 御史罗汝楫等人接连弹劾岳飞,诬陷他停兵不前,欲意放弃山阳。岳 飞自请免职,但秦桧等人仍心中不满,于是再次设计构陷岳飞。秦桧 指使张俊诬告岳飞手下张宪谋反,岳飞、岳云父子因此被捕入狱。绍 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死于狱中,其子岳云 被斩首于闹市,岳飞家产被抄没,家人则迁往岭南。
完结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 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 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 之首。
精忠报国典故
![精忠报国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9214f10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8.png)
精忠报国典故
精忠报国是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典故。
注音:jīng zhōng bào guó;近义词:尽忠报国;反义词:卖国求荣;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
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典故之一,常用以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精忠报国是对岳飞的评价。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朝廷杀害。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后又追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
岳飞的性格分析
![岳飞的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6d779e680203d8ce2f24a7.png)
岳飞的性格分析班级:14级国贸(2)班姓名:朱昭学号:1402041106摘要一代名将岳飞,身经百战,文武双全,然而他的结局却是悲剧。
这种结果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能是因为武将大多刚直,不知变通,导致岳飞结局惨淡。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岳飞的人际关系真的不好吗?本文就岳飞的性格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关键词:岳飞性格政治觉悟abstractA generation of famous Yue Fei, a veteran in battle, civil and military, but his end is a tragedy. This results in most people may be because of the general Oota Takano, inflexible, causing Yue Fei to end badly. But the fact is that so? Yue Fei'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really not goo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views about the character of Yue FeiKey word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Yue Fei's character现代人对岳飞最容易有的误解可能是说岳飞过于刚直以致不知变通、政治敏感度低、情商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同僚关系不好。
也许很多人在敬仰一个卫国英雄、特别是最后结局是悲剧的英雄的同时,也会自动凭着想象给他打上“脾气太直”“不知变通”的标签,不然他怎么就死了呢?也许是这个年代袁腾飞这号的“良青历”太多了,而一个误解一旦在公共媒体平台上说出,就如同墨汁落入水中一样,花多少力气都不可能再完全澄清。
但实际上,如果真的肯翻一翻史料,真的愿意把目光从岳飞这个焦点人物身上移开,去认真了解一下其他同时代抗金名将和大臣的生平的话,就很容易发现岳飞的情商和政治水平是当时大臣中较高的,非常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包容性远比今人凭传统印象想象的高,与同僚的关系也是所有大臣中很好的。
2020年岳飞生平事迹及后代对其评价
![2020年岳飞生平事迹及后代对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b789e9a4b73f242336c5fbd.png)
岳飞生平事迹及后代对其评价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
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
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
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
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
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
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
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
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
《岳飞》课件
![《岳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74b1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2.png)
展望
通过对岳飞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 化,深入探索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岳飞的思想和事迹可以为现代军事指挥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 示,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战争和冲突。
通过对岳飞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爱 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THANK YOU.
地域文化
分析《满江红》所体现的地域文化,包括江南地 区的地方特色、民俗风情等。
历史文化
阐述《满江红》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包括岳飞的 历史地位、岳家军的历史贡献等。
诗词中的精神追求
爱国精神
分析《满江红》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包括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 的热爱等。
人文精神
探讨《满江红》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包括对人的尊严、对人的价 值的追求等。
岳飞庙宇和纪念馆的建立,为人们提供了缅怀 这位民族英雄的场所,同时传承了他的思想和 精神。
后人对岳飞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一个伟大 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为中国历史和 民族精神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对现代人的启示
岳飞所代表的忠诚、勇敢、坚毅和智慧等品质,对 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现代社会需要像岳飞一样有坚定信仰的人,勇于担 当责任,不屈不挠地追求目标。
2023
《岳飞》课件
目录
• 引言 • 《满江红》赏析 • 岳飞其人及主要事迹 • 岳飞的影响与评价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岳飞其人
岳飞(1103-1142),南宋抗 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位
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出生农家,自幼聪慧好学,习 文练武。
生性刚直,忠诚孝顺,不畏强 权。
生平事迹概述
道德精神
阐述《满江红》所体现的道德精神,包括对诚信、忠诚、正义等 品质的推崇等。
[当前应如何评价岳飞]对岳飞的评价[修改版]
![[当前应如何评价岳飞]对岳飞的评价[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f7e49f1ed9ad51f11df2be.png)
如何评价岳飞,我认为应当站在国家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层次,把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利益做出牺牲而又代表正义的各民族杰出人物列为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把那些为一己之私损害本国利益导致敌方受益的各民族卑鄙人物列为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叛徒。
从这个角度来讲,岳飞是整个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之一。
评价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应当弄清三个问题,其一是岳飞所代表的英雄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概念是否冲突?其二是否定岳飞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其三是通过"民族战争"这种历史战争的分类来评价历史人物是否正确?否定岳飞为民族英雄的一个逻辑是根据民族英雄的定义和中华民族形成的时期导出的。
即民族英雄是指在一个民族或民族国家抵御外来侵略或独立解放过程中产生的英雄人物,据此,岳飞要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就必须出现在中华民族民族国家抵御外来侵略或独立解放的时候,然而,岳飞是宋朝将领,而有些人认为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即行政、经济文化一体化在元朝才开始,因此,岳飞不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
该逻辑的错误是用一个不断发展的民族观念来否定以特定人物为载体的民族英雄精神。
中华民族是在当前我们所生存的这片土地上,由众多族群通过不断的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概念,因此,无论是就地域还是就族群的多少来说,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向前发展、向后包容的一个族群。
中华民族这种发展和包容的特征在民族英雄方面就表现为:肯定历史上作为民族精神和信仰载体的英雄人物的存在。
族群和英雄人物都是实体,会随历史而消亡,而积极、优秀、正义的英雄精神则可以千古流传并为所有民族共享。
清朝康熙给袁重焕平反和乾隆为史可法立祠,为何?与其说尊敬对方不如说是出于统治的需要,教育子民效法这些英雄人物为国家服务。
因此,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人们维护英雄、抨击叛徒的言论和行为,本质都是在维护本民族的精神信仰,这种精神信仰对于维护当前民族的现实利益至关重要。
从这个角度上讲,一个不断前进、优秀的中华民族当然需要岳飞所代表的英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飞是民族英雄吗岳飞是距今9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岳飞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也是毋庸置疑的。
与岳飞分不开的,还有一个历史人物,名叫秦桧。
秦桧是一个遗臭万年的人,以前写了篇关于秦桧的文章,立即有人冲出来,以“还原历史”的名义,为秦桧翻案,事实上,当今为秦桧翻案的所有观点,在中国历史上早都存在,至今没一点新鲜的。
而且,为秦桧翻案,也经常伴随着贬低和批判岳飞。
所以,想从岳飞死后900年的历史中,岳飞所遭遇的历史评价的角度,说一说岳飞是如何被后人搞混乱的,同时也看一看,秦桧又是如何被某些人一次次试图翻案的。
1、岳飞是不是军阀批评岳飞,认为岳飞活该被杀的重要观点之一是,认为岳飞是一个不听指挥、妄自尊大的军阀。
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就是秦桧及其党羽,秦桧为了给杀害岳飞找理由、找借口,和他的养子等人一起,大量篡改了历史,制造了岳飞是军阀的“定论”。
但是,秦桧把岳飞说成是军阀,只在岳飞冤案刚刚形成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由秦桧等人通过控制舆论而流行过一个时期。
到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后,这一观点基本上被抛弃。
此后,隔了800多年,到了民国时期,西元1923年,历史学家吕思勉又重提这一观点,指出岳飞是军阀,同时认为秦桧被冤枉了。
吕思勉当年提出这一观点的背景是,清朝灭亡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吕思勉批评军阀,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吕思勉先生胡乱借用岳飞的历史,甚至歪曲历史为秦桧辩诬的做法,在我看来,属于“借古喻今”用错了对象。
虽然吕思勉先生在历史研究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吕思勉先生明显错了。
在此之后,关于岳飞是军阀的观点,虽然也有人说,但已经说不出什么新鲜东西。
而且,这一观点被大多数历史学家批评得体无完肤,中国老百姓也不愿接受这样的观点,岳飞的治军严明和严格正己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对岳飞评价的沿革岳飞在南宋被平反后,在大约800年的时间里,对他的评价没有太大的变化。
总体上说,在清朝灭亡之前,岳飞整体上是被肯定的,虽然有一些不同意见,但是,这些意见都没有推翻岳飞的形象,也没有正面批评岳飞。
南宋自宋孝宗之后自不用说,元代对于岳飞的评价有点暧昧。
南宋是被元朝灭亡的,因此,元朝不太愿意大张旗鼓地宣扬岳飞。
但是,元朝的官方史书也称岳飞是文武双全,是少见的人才。
只是碍于元宋的关系,元朝没有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岳飞。
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元朝对岳飞的态度。
南宋给岳飞平反后,岳坟和岳庙都是岳家后人自己修建的。
宋元战争时,岳坟岳庙被毁。
元朝初期,还是岳家后人重修了岳坟和岳庙,元朝政府并没有阻止。
后来,岳坟岳庙再度荒废,元朝的地方政府出面,又主持修复了岳坟和岳庙。
由此可以看出,元朝虽然没有全力宣扬岳飞,但总体上还是肯定岳飞的。
到了明朝,岳飞的形象被肯定和广为宣传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显示出比很多当今中国人高明的地方。
岳飞的事迹中,有明显抗击外族的事实,但是,朱元璋统一中国后指出,蒙古等少数民族“皆吾赤子”。
为了避免民族矛盾,实现多民族融合,明朝时期岳飞虽然被大力肯定,但他的地位在关羽之下,关羽成为“军神”,而不是岳飞。
明朝时期也出现了对以往秦桧评价的一点变化。
例如,文征明提出,杀害岳飞并不是秦桧一个人所为,宋高宗是主谋,也难逃罪责。
这一观点在后来被很多人接受并提倡,虽然它对减轻秦桧的罪责客观上会产生一点影响,但是,这一观点基本上没有损害岳飞的形象。
清朝时期岳飞的地位,只要看两个人的评价即可。
一是康熙,二是乾隆。
清朝皇族满族人从血缘上说,是金国女真人的后裔,因此,岳飞抗金等于是汉人抗清,差不多就等于反清复明。
即便如此,清朝皇帝也没有否定岳飞。
康熙为了实现全国统一,批评宋高宗偏安江南,同时也批评南宋主张抗金的思想和势力。
但是,康熙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矛盾,他肯定南宋主张与金国“议和”的势力,事实上又肯定了偏安江南,与他希望中国统一的想法是完全抵触的。
然而,康熙对于岳飞和秦桧,只有婉转的意见。
康熙认为,岳飞抗金不可能成功,因此,明朝残余势力应该学习秦桧,放弃抵抗。
但是,康熙矛盾在于:如果明朝残余势力放弃抵抗,康熙真的会让明朝余脉像秦桧和宋高宗一样,实现议和而偏安吗?因此,康熙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的确有贬低岳飞、肯定秦桧的倾向,但是,没有表现得非常露骨。
康熙在“借古喻今”的问题上,像后来的吕思勉一样,用错了对象。
乾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康熙对岳飞和秦桧的评价。
乾隆充分肯定岳飞,多次写诗赞扬岳飞,还巡视了岳飞故里和岳坟岳庙。
乾隆把岳飞视为同道,把他遥远的祖先金国皇帝视为外来者。
乾隆的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正可乘机事恢复,谁知虚力废经营”,“万里长城空自坏,至今冢树恨难平”等。
所谓“恢复”就是指南宋收复中原,后面两句的意思是指杀害岳飞就是自毁长城,如今依然令人恨意难消。
岳坟岳庙在清朝乾隆以后,多次得到重修。
乾隆改变康熙对岳飞、秦桧的评价,某种程度上与明朝皇帝异曲同工,都是想缓和民族矛盾,实现多民族融合。
但是,乾隆比历史上的其他人又多做了一些事,他把岳飞描绘成一个绝对忠君的形象,突出了“君臣之义”。
乾隆对岳飞形象的这一加工,成为后世很多人批评岳飞“愚忠”的源头,以至于清朝反清复明的秘密结社,所供奉的主要是关羽,还不愿供奉“愚忠”的岳飞。
直到清朝末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才改变了民间秘密结社的方式,在“驱逐鞑虏”的口号下,把岳飞当成了反抗满清的旗帜。
事实上,岳飞生前为了抗金多次抗旨,很多历史学家指出,把岳飞视为“愚忠”,至少是不准确的。
在皇帝制度下,岳飞的确有一点“愚忠”的痕迹,但是,抛开皇帝制度,岳飞对于国家、对于文明的忠诚,是无可指责的,也就是说,岳飞的忠诚里面,既有历史条件下对于帝王的忠诚,也有千古不变的,对于人间正义的忠诚,仅仅把岳飞描绘为“愚忠”,是完全错误的。
从上述简单的历史描述可以看出,南宋到清朝灭亡的约800年时间里,岳飞的形象其实变化不大,基本上以肯定为主,某些有否定倾向的观点,也没有彻底否定岳飞。
与之相伴的,就是对秦桧的态度。
自南宋以后,秦桧在历代官方史书上,都排在“奸臣”行列中。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几乎已经是全中国人民的共识。
3、秦桧是奸臣有一个细节应该注意,在800年的中国历史上,秦桧大多只被称为“奸臣”,而较少像“民族败类”这样冠以“民族”的前缀。
岳飞虽然被肯定,但是,也很少把岳飞称为“民族英雄”。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优秀特征:只区分正义与奸佞,只区分君子与小人,而尽量避免区分族群的你我。
然而,清朝灭亡至今已近100年,在这100年中,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人的思维和评价标准陷入混乱,对于岳飞和秦桧的评价,进入了一个极为混乱的时期。
最近这100年对于岳飞和秦桧评价的混乱,远远超过此前的800年。
迄今为止,还有很多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为秦桧翻案。
清朝灭亡以前约800年间,中国历史对于岳飞评价的变化不大。
从20世纪开始,在国内外交叉影响下,对于岳飞和秦桧的评价,可以用游乐场的过山车来类比,大起大落、翻天覆地。
岳飞和秦桧仿佛坐在儿童玩具跷跷板的两头,轮番上天落地。
至今,这个儿童游戏还没结束。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思维混乱,历史评价标准莫衷一是,从理论界一直影响到大众。
4、评价为什么混乱第一个导致思维混乱的,就是来自西方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潮。
前文说到,中国历史上元明清三朝,都存在民族问题。
但是,元明清三朝在划分民族界限的同时,也程度不同地强调民族融合。
其中元朝这方面做得最差,所以不到100年便失去了统治权。
如果我们看得再远一点,号称盛世的唐朝,李姓皇族就不是汉人。
然而,中国人在文明和文化优劣的首要条件下,并不十分在乎这种民族区分。
民族融合和交往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如今河北、山西等很多地方的汉族人,其祖先实际上是少数民族;如今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其祖先实际上是汉族人。
但是,西方近代文化,搞出了一个绝对化的民族主义思潮,只强调不同民族的区分,而排斥不同民族的融合。
这种西方思潮很快在岳飞评价上得到了体现。
西元1903年,一个日本人写了一本书,名叫《中国第一大伟人岳飞》,当时在日本的个别中国留学生,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很快提出,岳飞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第一民族英雄”,从此,岳飞开始有了“民族英雄”的称号,此后,在维新派和革命党人“同盟会”之间,对于岳飞的评价展开了论战。
革命党人挺有意思,他们一方面要推翻清朝,另一方面又像清朝一样,把岳飞供为神,连陈独秀都搞了一个“岳王会”。
一些革命党人的入会章程要求,每个人都要向“岳爷爷”磕头宣誓,还要斩鸡头、歃血盟。
维新派的梁启超不太喜欢这套东西,梁启超认为,中国要强大,应该从汉唐寻找博大的胸襟,而不应该拘泥于宋元、明清“江山易手”的复仇欲望。
在这里我们看到,民族主义的双刃剑已经开始体现:当西方人大力推行民族主义的时候,中国人不跟着搞民族主义,明显要吃亏;但是,像西方人一样搞民族主义,也可能伤害自己。
还是有一些中国人头脑是清醒的,满清政府被推翻后,孙中山的态度倾向于梁启超,在李大钊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革命党人放弃了“驱逐鞑虏”这种过于民族主义的主张,而改为“五族共和”。
但是,“五族共和”是针对中国的内部。
对于中国外部,“中华民族”这个全新的概念开始出现。
于是我们看到,民国一成立,在国内很快又恢复了中国古代消除民族差异,加强民族融合的传统。
但是,由于国际大环境到处都是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的猖獗,中国人又不得不用西方民族主义这一较为落后的思想和手段,来应对半开化的西方人和尚未完成文明进化的西方文化。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等人试图融合国内各民族的努力,淡化了同盟会当初对岳飞的民族英雄崇拜情结,在这个阶段,出现了近代史上最早为秦桧翻案的人,其中一个就是前文提到的历史学家吕思勉,西元1923年,历史学家吕思勉为了批评军阀混战,在他的一部历史著作中,贬低岳飞,将岳飞描绘为军阀,同时美化秦桧。
吕思勉“抑岳扬秦”的做法,在当时并非个别现象,西元1925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胡适,也发表文章指出,秦桧“真是冤枉”,胡适这么做的原因,与吕思勉并不一样,以后再说。
但是,这一“抑岳扬秦”的思潮延续时间并不长,到了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国民党再次大力将岳飞树为“民族英雄”,并查禁了吕思勉贬低岳飞、美化秦桧的书。
这个事件的复杂性在于,当后人把国民党描绘得一无是处,那么国民党查禁图书的行为,就与限制言论自由联系在一起,被查禁的书,似乎就成为了真理。
不管怎么说,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将岳飞树立为“民族英雄”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它对于提高抗战士气、凝聚人心是很有好处的。
“918”事变后,一位文学家从相传是岳飞手书的一个古代碑帖中,找出了几个字,组成了“还我河山”这个横幅,其中“我”字,是从繁体的“义(義)”取的下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