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

合集下载

感知觉的知识总结

感知觉的知识总结

感知觉的知识总结什么是感知觉?感知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解读和理解的过程。

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各种感觉形式。

它是我们与外界交互的重要途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事物。

感知觉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过程,涉及到大脑、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大脑接收到感觉器官传递的神经信号,并通过处理、解码和理解这些信号,形成我们对外界的感知。

感知觉的过程感知觉的过程可以分为感觉、组织和选择三个阶段。

1. 感觉阶段感觉是感知觉的起点,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如光线、声音、触感等。

不同的感觉器官对应不同的感觉形式,比如眼睛用于接收光线,耳朵用于接收声音等。

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刺激会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

这一过程中,感觉器官承担着转换和传输外部刺激的功能。

2. 组织阶段在接收到感觉信号后,大脑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组织。

这个过程涉及到感觉信号的解码、分类和组织,以便形成对外界的认知和理解。

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处理不同的感觉信息。

比如,视觉信息主要由视觉皮层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主要由听觉皮层负责处理。

这种分工协作使得我们能够对感觉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和理解。

3. 选择阶段在感知觉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着大量的感觉信息,不可能全部加以关注和处理。

因此,选择性注意在感知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性注意是指我们通过选择性过滤和加工感觉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重要的刺激上。

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处理感觉信息,从而对外界进行更准确的感知和理解。

选择性注意的机制在大脑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

影响感知觉的因素感知觉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感觉器官的条件、个体差异和周围环境等。

1. 感觉器官的条件感觉器官的条件包括器官本身的状态和接收到的刺激的性质。

如果感觉器官受损或处于异常状态,就会对感知觉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不同刺激的性质也会对感知觉产生影响。

比如,光线的强度、声音的频率等都会影响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心理学感知觉完整ppt课件

心理学感知觉完整ppt课件

3.反映事物的内容和水平不同。
.
运动中感知觉的研究现状
❖ 感觉在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以本体感觉为主
❖ 知觉在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时间知觉
.
.过程的开始 ❖ 感觉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 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
(二)知觉:
❖ 一般概念。 ❖ 知觉的分类。 ❖ 知觉的基本特征。 ❖ 感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
知觉的一般概念:
❖ 一般概念: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
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 整体的反映。
❖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知觉的恒常性。
❖ 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被感知 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 是知觉恒常性的表现.
❖ 大小、颜色、形状恒常性。
.
感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同点:都是人脑对当前刺激的反映;感性认识
1.影响因素不同。
区别
2.性质不同。
E=1/R
.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 视觉: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 ❖ 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 味觉: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 ❖ 嗅觉: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 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
.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oxton) 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 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 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 的人。
.
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
❖ 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 近距离感觉
(味觉、嗅觉和肤觉。肤觉又可细分为触觉、温度觉 和痛觉)。
内部感觉
❖ 动觉 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

感知觉

感知觉

感知觉一、感知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客观事物是由各种属性构成的整体,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颜色、形状、软硬、气味、声音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的是由事物的各种属性有机组成的事物的整体。

例如,面前有一个苹果,人们通过嗅觉认识苹果的香味、通过视觉认识苹果的颜色,通过味觉认识苹果的甜味,通过触觉认识苹果的软硬。

由香味、颜色、味道、软硬度等个别属性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对一个苹果的整体的认识,即知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单纯地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

当我们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时,总是同时知觉到这个事物,并把事物的各个不同的属性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正因为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通常把它们合称为感知觉。

二、感知觉的规律1.感受性及其变化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对同一刺激的感受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回发生变化。

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有以下几种:⑴感觉适应指同一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

从明亮的阳光下走进暗示,最初什么也看不见,过一会儿就可以看清物体了;相反,从暗处出来,往往会被外面明亮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比较自如了,这是视觉的适应。

适应是感觉中的普遍想象,但在各种感觉中适应的表现和速度是不同的。

⑵感觉对比指由于同时产生或前一刻产生的同类感觉的影响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对比有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例如,同样的一个灰色矩形,处在白色背景上看上去有些暗淡,处在黑色背景上看上去更明亮些。

继时对比是指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例如,吃糖之后接着吃柑橘,会觉得柑橘酸;吃了苦的中药之后喝白开水也会觉得有甜味。

消费者的感知觉

消费者的感知觉
总结词
广告语在品牌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传达品牌的独特 卖点和核心信息。
详细描述
广告语通常是简短、精炼的语句,能够迅速抓住消费者的 注意力。通过精心设计的广告语,品牌可以突出自己的独 特性、价值主张和差异化优势,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总结词
声音标识与广告语相结合,能够提高品牌传播效果。
详细描述
将声音标识与广告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在听觉和语 言层面上形成强大的品牌传播效果。这种结合可以增强品 牌的辨识度和记忆度,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 。
包装设计
总结词
包装设计是影响消费者视觉感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需要满足产品保护、运输等基本功能,还要能够吸引消费者 注意力并激发购买欲望。
详细描述
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应该突出产品特点,与竞品形成差异化,并符合目标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例如,儿童玩具的 包装通常会采用鲜艳的色彩和可爱的图案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高端化妆品的包装则注重简约、精致的设计 以体现其高品质。
03 消费者的听觉感知
音乐与品牌形象
总结词
音乐能够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个性,塑造品牌形象。
详细描述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力,通过选择与品牌形象 相符合的音乐,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联系 ,从而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总结词
音乐能够增强品牌记忆。
详细描述
音乐具有高度的辨识度,能够通过旋律、节奏、歌词等元 素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品牌营销中,使用特定 的音乐可以唤起消费者的记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回忆率 。
总结词
音乐能够提升品牌评价。
详细描述
正面、积极的音乐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正面情感反应,提高 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和好感度。相反,负面或不适当的音 乐可能会引发消费者的负面情感反应,对品牌形象造成负 面影响。

幼儿的感知觉

幼儿的感知觉

息,幼儿能够逐渐发展出语言能力,并逐渐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
03
促进社交能力
感知觉在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感知他人的表情、
语气等信息,幼儿能够逐渐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并逐渐发展出与人
交往的能力。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
幼儿在初级阶段主要通过感觉器 官来接收外界的刺激,如听到声 音、看到物体等,这一阶段的发 展对于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具
通过观察、辨识不同颜色、形状和大 小的事物,培养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
02
听觉训练
利用音乐、故事、动物声音等,训练 幼儿分辨不同的音高、音调和音量, 提高听觉敏锐度。
01
嗅觉训练
通过闻不同气味的物品,让幼儿熟悉 不同的气味,提高嗅觉的分辨能力。
05
03
触觉训练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温度和纹理的物 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触感刺激,促 进触觉发展。
01
02
03
视觉敏锐度
幼儿的视觉敏锐度逐渐提 高,从出生时的远视状态 逐渐向正常视力发展。
色彩感知
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逐 渐增强,能够区分更多的 颜色。
立体视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 始具备立体视觉,能够判 断物体的远近和深度。
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颜色识别
幼儿能够逐渐识别不同的 颜色,并开始对颜色产生 偏好。
听觉定位能力
幼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就能够通过声音定位,判 断声音的方向和距离。
语言理解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能够逐渐理解并区分不同 的语音和词汇。
幼儿对音高的感知
高音偏好
幼儿通常更喜欢高音调的声音, 如女声或高音乐器发出的声音。
音高识别

感知觉的概念

感知觉的概念

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的概念1. 介绍感知觉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一个关键过程。

它是指通过感官器官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解读,从而产生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主观体验和认知。

感知觉不仅涉及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传统的感官通道,还包括一系列其他感知方式,如空间感知、时间感知和运动感知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感知觉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来深入了解这一复杂而神奇的认知过程。

2. 感知觉的基本原理感知觉的基本原理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当我们感知到外界刺激时,感官器官将物理能量转化为神经信号,并将其传递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进行处理。

当我们看到一只猫时,眼睛接收到的光线刺激通过视网膜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视觉皮层将这些信息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图像,使我们能够认识到这只猫的存在。

3. 感知觉的特点感知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主观性:感知觉是个人的体验,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可能有不同的感知和解读。

这是因为感知觉受到个体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2 综合性:感知觉并不仅仅是对某个感官通道的单一反应,而是多个感官通道的整合。

当我们品尝一种食物时,我们不仅仅依靠味觉来感知其味道,还会受到嗅觉和触觉等其他感官通道的影响。

3.3 可变性:感知觉的结果是可变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注意力、情绪和预期等。

同样的刺激,在不同的心境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感知结果。

4. 感知觉的重要性感知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1 环境感知:感知觉使我们能够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存在和变化。

通过感知觉,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物体、人和事件,从而适应环境并做出相应的行为。

4.2 信息处理:感知觉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感知觉获取到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和分析,成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

4.3 情绪和情感:感知觉与情绪和情感密切相关。

外界刺激可以引起我们的情绪反应,而我们的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我们对外界的感知。

感知觉使我们能够察觉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同时也能够感知到他人的情绪。

心理学 感知觉

心理学 感知觉
特征觉察器理论
02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觉系统具有专门的特征觉察器,这些觉察器对特定的刺激特征进行检测和识别。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理论
03
该理论认为,知觉过程既包括自下而上的加工(即由刺激本身特征引起的加工),也包括自上而下的加工(即由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期望引起的加工)。
该理论认为,感知觉过程是由神经元完成的,神经元通过接收和传递信息来产生感觉和知觉。
生存和适应
感知觉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感知觉的刺激和经验,个体能够形成概念、记忆和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
认知发展
感知觉与情感体验密切相关,不同的感觉刺激能够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和情绪体验。
情感体验
感知觉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感知觉信息,人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社会交往
感觉
CATALOGUE
02
总结词: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光线信息,转化为视觉信号,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总结词: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耳朵接收声音信息,转化为听觉信号,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总结词:触觉是人们与外界环境互动的重要感知觉之一,通过皮肤接触感受外界刺激,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空间知觉对于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定位、导航和操作物体等活动至关重要。
空间知觉依赖于多种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其中视觉在空间知觉中起主导作用。
空间知觉的障碍可能导致方向迷失、判断失误等问题,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的流逝和持续时间的感知能力。
时间知觉依赖于多种线索,如物体运动的速度、光线的明暗变化、生理节律等。
运动知觉的障碍可能导致动作不协调、反应迟钝等问题,影响个体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感知觉的名词解释

感知觉的名词解释

感知觉的名词解释感知觉是人类获取和理解外界事物的能力,是人类认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感知觉,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身处的环境,感知到周围的物体、声音、气味以及其他感觉刺激,从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理解。

感知觉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不同的感知通道。

每个感知通道都有特定的感受器官,能够接收不同类型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送至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在视觉感知中,眼睛是感知世界的主要器官。

眼睛接收到光线的反射,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传送到视觉皮层。

人们通过眼睛感知到的信息是由颜色、形状、大小和运动等要素组成的。

听觉感知是通过耳朵接收声波的过程。

声波是由空气、固体或液体中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耳朵会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听觉神经传送到听觉皮层。

人们通过耳朵感知到的信息包括声音的高低、音调的变化、声源的方向等。

嗅觉感知是通过鼻子接收气味的过程。

鼻子中的嗅觉感受器能够识别并感知到各种气味分子,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嗅觉神经传送到嗅觉皮层。

人们通过鼻子感知到的信息包括花香、美食的气味等。

味觉感知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来感知食物的味道。

舌头上的味蕾能够分辨酸、甜、咸、苦和鲜味等不同的味道,并将其通过口腔的神经传送到味觉皮层。

人们通过舌头感知到的信息能够告诉我们食物的口感和味道特点。

触觉感知是人们通过皮肤、肌肉和关节等身体部位接收外界物体的力量、温度和形状等感觉刺激的过程。

触觉感受器将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感觉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

人们通过触觉感知到的信息能够告诉我们物体的硬度、温度和纹理等。

感知觉不仅限于单一的感官通道,还涉及到多个感官通道之间的交互作用。

例如,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此外,感知觉还受到个体的经验、学习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刺激有不同的感知和理解。

感知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感知觉包括哪些方面

感知觉包括哪些方面

感知觉包括哪些方面一、感知觉也称简单知觉。

依照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来划分,则与前述感觉水平种类的外部感觉相接近,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肤知觉五种,知觉的对象、内容也较复杂。

按其所反映对象的性质来划分,复杂知觉可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二、定义。

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获得的客观事物形状与色彩、声音、气味、味道等,认颜色的顺序:黑、白、红、蓝、绿、黄三、种类。

知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所反映的是一个较完整的事物。

包括: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形状、方位、略图、地图等)、方位知觉(上下、左右)。

四、知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一般知觉(简单知觉)和复杂知觉(综合知觉)。

1、一般知觉。

时间知觉是客观对象的持续时间、速度和顺序在脑中的反映。

2、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在人脑中的反映。

空间知觉主要包括有:(1)形状知觉: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判断物体的形状。

(2)大小知觉: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判断物体的大小。

(3)深度知觉:包括判断观察者到物体的绝对距离,即立体知觉,又包括判断一个物体不同部分之间的相对距离,即立体知觉。

深度知觉也依赖于视觉、触觉和动觉来加以判断。

(4)方位知觉:依靠视、听、触、动、平衡觉等协同活动,来判别物体所处方位(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

运动知觉是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及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由视觉、听觉、肤觉、平衡觉、机体觉、运动觉等系统协同、参与的结果。

2、运动知觉主要有以下几种:(1)真动知觉:指物体发生实际的空间位移所产生的运动知觉。

(2)似动知觉:指对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

电影和霓虹灯的运动都属于似动知觉。

(3)诱动知觉:指由于某一物体的运动而引起另一静止物体的“运动”知觉。

如浮云遮月时的月动。

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1. 感知觉的发展那可真是神奇啊!就像宝宝一开始对世界懵懂无知,慢慢就能分辨各种声音和颜色啦。

比如宝宝刚开始听到大的声音会被吓到,后来却能辨别出妈妈的声音,这多有趣呀!
2. 感知觉发展有着很强的顺序性哟!就如同建房子要先打地基一样。

你看孩子总是先学会看,再学会听,然后逐渐理解,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像先学会认识红色,再去认识其他颜色。

3. 它还具有阶段性呢!哎呀,这简直就像升级打怪一样。

小时候可能对某些刺激没什么反应,长大了就有明显感觉了。

比如说小时候不觉得榴莲臭,长大了反而觉得很臭,太有意思啦!
4. 感知觉发展也会有个体差异呀!有的人对音乐特别敏感,有的人对色彩特别擅长,这难道不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超能力吗?就好像有的人一下子就能找到红色的东西,而有的人就没那么容易。

5. 感知觉发展会受环境影响呢,这可太重要啦!生活在丰富环境里的孩子和在单一环境里的能一样吗?好比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和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对事物的感知可能就大不同哟!
6. 它还具有整体性呢!不是单独发展某个方面哦。

当孩子看到好吃的,不光是视觉,味觉可能也被调动起来啦。

这就像一部完整的电影,各个情节相互配合。

7. 感知觉发展是持续不断的呀!从出生到长大一直都在进行着。

我们一直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着世界的奇妙呢,就像一直在探索未知的宝藏一样。

总的来说,感知觉发展真的是非常丰富多彩又奇妙无比的一个过程呀!。

感知觉的概念

感知觉的概念

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是人类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部分。

感觉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感官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如视、听、嗅、味、触等,将刺激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知觉则是指大脑对这些神经冲动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意义的心理体验或认识。

一、感觉的基本特征1. 感觉具有客观性。

即不同个体在相同的刺激下能产生相同的感受。

2. 感觉具有主体性。

即不同个体在不同环境下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的感受。

3. 感觉具有选择性。

即人类只能接收到一定范围内的刺激。

4. 感觉具有适应性。

即人类对于重复出现的刺激会逐渐减弱反应,以保持大脑对新刺激的敏感度。

二、五种基本感官器官及其功能1. 视觉:通过眼睛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感受。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器官之一,能够帮助人类获取丰富的信息。

2. 听觉:通过耳朵接收声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形成听觉感受。

听觉能够帮助人类感知声音、语言、音乐等。

3. 嗅觉:通过鼻子接收气味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形成嗅觉感受。

嗅觉能够帮助人类辨别不同的气味。

4. 味觉:通过口腔接收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形成味觉感受。

味觉能够帮助人类辨别不同的味道。

5. 触觉:通过皮肤接收机械、温度等刺激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形成触觉感受。

触觉能够帮助人类感知外界物体的硬度、粗糙度、温度等属性。

三、知觉的基本过程1. 感知阈:指人类能够接收到的最小刺激强度。

当刺激强度低于感知阈时,人类无法感知到。

2. 感知选择:指大脑对不同感官器官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形成有意义的心理体验或认识。

3. 感知归纳:指大脑对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运用,推断出未知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4. 感知调整:指大脑根据外界环境和内部需要对感觉信息进行调整和修正,以达到更好的适应性。

四、影响感觉与认识的因素1. 刺激强度:刺激强度越大,人类越容易产生感受和认识。

感知觉概述

感知觉概述
当物体的这些个别属性作用于你的感官时,你所 产生的最初的心理过程,就是感觉;感觉是人认识客 观世界的开始,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 的一切知识。客观世界是感觉的源泉,感觉是对客观 世界的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对感觉的解释。
1.感觉的特点:
1.当前刺激: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 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个别属性: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C、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 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 知觉和触知觉。
知觉链
外 界 环 境 中 介 物
相 互 作 用
传 到 大 脑
整 合 信 息
环境作为 知觉来源 的客观事 物的各种 属性、特 征、位置 及分布。
物体通过 中介物如 光、空气 、热等传 递到人的 感觉器官 。
感觉的编码
外界输入的 物理能量 和化学能量
感官的 换能作用
神经系统 能够接受的 神经能或 神经冲动
感觉的产生,必须具有分析器所有部分的完整 性:
首先,感受器能把外界刺激的物理能量转化为 神经冲动,故又把它称为“换能器”,即将感觉 器官接收的各种适宜刺激,转换为生理电能。 其次,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 至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中,对 传入的信息在不同阶段上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边缘系统
中央后回最下部
挥发性物质
溶解于水、唾液和脂类 的化学物质
皮肤觉
中央后回
机械性和温度性刺激物
运动觉 内 部 感 觉 平衡觉
中央前回 前外雪氏回 下丘脑、第二感 觉区和边缘系统
骨骼肌运动、身体四肢 位置状态 头部运动的速率和方向 机体内部各器官的运动 和变化

感知觉的概念举例

感知觉的概念举例

感知觉的概念举例感知觉是人类接收和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通过感官器官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接收和加工,使人们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和认知。

感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方式,它是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主观体验和认知的过程。

感知觉的对象包括外界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各种特征,对这些特征进行感知和认知,使人们能够有意识的认识和理解事物。

感知觉也是人们对自己身体状态和内在感受进行认知的过程,通过感官器官对身体的刺激进行感知和认知,使人们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内在感受。

感知觉的过程是复杂的,它涉及感觉器官的接受、信号传导、加工和理解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共同作用,使人们能够完成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通过感知觉来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和认知。

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人们通过眼睛对电视屏幕上的图像进行感知和认知,了解电视节目的内容和情节。

在听音乐的时候,人们通过耳朵对音乐的声音进行感知和认知,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

在触摸物体的时候,人们通过皮肤对物体的触感进行感知和认知,了解物体的表面材质和温度。

在品尝食物的时候,人们通过味蕾对食物的味道进行感知和认知,感受食物的酸甜苦辣。

这些都是感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感官器官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感知和认知,使人们能够了解世界和自己。

除了感知觉的应用外,感知觉还在认知心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过程,而感知觉作为人们认知和理解外界环境的基础,对认知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感知觉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感知和认知的基本规律,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和调节认知行为。

感知觉的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各种认知障碍和认知疾病,为认知障碍和认知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总之,感知觉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和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通过感知觉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和认知,了解周围环境的各种特征和自己的身体状态。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目 录
• 感知觉基本概念与分类 • 皮肤感觉系统及其功能 • 视觉系统结构与功能介绍 • 听觉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 嗅觉味觉系统简介 • 神经系统对感知觉调节作用
01 感知觉基本概念与分类
感知觉定义及作用
感知觉定义
感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触觉等。
主观性
感知觉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 物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
03
选择性
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会选择性地 关注某些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整体性
感知觉具有整体性,人们能够将不同 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 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05
04
理解性
感知觉不仅仅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还 涉及到大脑对刺激的解释和理解。
嗅觉味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保障
嗅觉和味觉能够帮助人们辨别食物的新鲜度、发酵程度以 及是否变质,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美食体验
嗅觉和味觉是人们享受美食的重要感官体验。通过嗅觉和 味觉,人们能够感受到食物的香气和口感,增加食欲和满 足感。
社交交流
在社交场合中,嗅觉和味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通过 嗅觉感知他人的体味、香水等,通过味觉分享美食和饮品, 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联系。
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等结构,其中耳蜗是听觉 感受器,负责将声波转化 为神经信号。
声波传导和听觉产生过程
声波传导
声波通过空气传导至外耳,经外耳道引 起鼓膜振动,再通过听骨链传导至内耳 。
VS
听觉产生
内耳的耳蜗内的毛细胞感受声波的振动, 产生神经冲动并传递至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听力保护及常见听力障碍预防

《感知觉的培养》课件

《感知觉的培养》课件
探讨感知觉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敏感和适应性,以及这一过程中大 脑的可塑性作用。
感知觉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研究感知觉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提高感知能力来促进认知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பைடு நூலகம்
ANALYSIS
SUMMAR Y
03
感知觉的培养方法
通过游戏培养感知觉
总结词
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与玩具、道具的互动,刺激触觉、听 觉和视觉等多种感知觉,从而培养感知觉的敏锐度和反应能 力。
感知觉与认知的关系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感知觉与认知 的关系,如感知觉如何影响人们的记 忆、思维等。
感知觉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与感知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感知觉如何影 响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感知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感知觉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感知觉在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良好的感知觉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和 舒适感,例如在驾驶、运动和旅行等方面。同时,感知觉 能力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例如通过音乐、 艺术和自然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和放松身心。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感知觉的未来发展
感知觉与科技的关系
在工作中的应用
在许多职业中,感知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医疗领域,医生需要敏锐的 感知觉来诊断病情和进行手术;在制造业中,工人需要依靠感知觉来确保产品质 量和安全。
在工作中,人们可以通过培训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感知觉能力,以更好地完成工 作任务和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 的流逝和先后顺序的感知 。
个体的时间知觉受到心理 状态、情绪、注意等因素 的影响。
ABCD
时间知觉依赖于多种感官 信息,如视觉(日夜交替 、时钟)、听觉(滴答声 、节拍器)等。
时间知觉对于个体的工作 和生活安排、时间管理等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或自身运动状态的感知。
听觉
总结词
听觉是通过耳朵接收声波信息,大脑处理后形成听觉感知。
详细描述
听觉感知包括对声音的音调、音量、音色和节奏等的识别。耳朵能够接收声波的 范围非常广泛,大脑通过处理这些信息,使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如音乐、语 言和环境噪音等。
触觉
总结词
触觉是通过皮肤接触外界刺激,大脑处理后形成触觉感知。
详细描述
心理学感知觉
目录
• 感知觉概述 • 感觉 • 知觉 • 感知觉与心理学的关系
01
CATALOGUE
感知觉概述
感知觉的定义
感知觉
01
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并在大脑中形成对事物的主观认
识的过程。
感觉
02
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这些刺激转化为神经冲
动,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过程。
知觉
03
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组织和解释,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
记忆中的信息可以影响我们的感知,而感知到的信息也可以激活记 忆中的相关内容。
感知觉与思维
感知觉是思维的基础
我们的思维过程需要借助感知觉所获取的信息来进行。
感知觉影响思维的方向
感知到的信息可以引导我们的思维方向,影响我们的思考结果。
思维对感知觉的影响
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也会影响我们对感知信息的解释和组织 。

4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4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一、感知觉概述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

(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他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

他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观察力是指人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2、感知觉的种类(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2)知觉:空间知觉【方位知觉,深度(距离)知觉】,物体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时间知觉,观察力。

3、感知觉在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3)感知觉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痛觉1、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①视力发展的一般情况a.出生1天的新生儿,其视力仅相当于成人的20/150。

b.半岁至1岁期间,儿童的视力已可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

c.对3岁以下的儿童很难用E字表来测查视力,因为儿童的方位知觉,尤其是左右方位的知觉水平不高,常常分不清楚。

d.3岁以上的儿童在测查前要经过训练,让儿童明白测查要求,但仍旧难免有错误。

e.3~6岁儿童的视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②视力发展的特殊情况:远视、近视、弱视。

(2)颜色视觉(辨色力)①儿童出生不久就具备了辨别彩色和非彩色的能力,而且表现出对彩色的“视觉偏好”。

②即使同为彩色,婴儿也能区别它们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态度”。

(了解儿童颜色识别能力的方法:a.配对法。

b.指认法。

c.命名法。

)2.听觉的发展(1)婴儿的听觉偏爱①1~2个月的婴儿偏爱乐音而不喜欢噪音;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②2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③7~8个月的儿童已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感知觉名词解释

感知觉名词解释

感知觉名词解释感知觉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加工、分析、组织、理解和感受这些信息的过程。

感知觉是人类获得和认识自然界和社会世界的基本手段,它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感知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行为和情感。

感知觉包括五个主要的感觉通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这些感觉通道通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达到大脑中的感知觉中枢(视觉皮层、听觉皮层等)进行分析和加工。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通道,通过眼睛感知到的光线的信息被转化为大脑中的视觉图像。

听觉是通过耳朵感知声音的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的听觉信号。

嗅觉是通过鼻子感知气味的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的嗅觉信号。

味觉是通过舌头感知食物味道的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的味觉信号。

触觉是通过皮肤感知物体的接触、触摸、温度、压力等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的触觉信号。

感知觉不仅是外界刺激的接收和传递过程,还包括对这些刺激进行加工和理解的过程。

大脑对来自感觉器官的信号进行分析,将其组织成有意义的形象、声音、味道等,并与之前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从而形成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感知觉具有主观性,不同个体对同一刺激的感知和理解会有所差异,这取决于个体的感觉器官的灵敏度、经验、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等因素。

感知觉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视觉,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丽景色,认识到颜色的多样性和事物的形状。

通过听觉,我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他人交流和理解语言。

通过嗅觉和味觉,我们能够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感受到花朵的香气,识别出不同的气味和味道。

通过触觉,我们能够感知到外界的物体和环境,体验到温暖、寒冷、痛觉、触感等。

总之,感知觉是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加工、分析、组织、理解和感受这些信息的过程。

它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基本手段,对我们的思维、行为和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1. 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聊聊孩子们的感知觉发展,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就是看看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

咱们都知道,感知觉是指人们通过五官获得信息的能力,孩子们的小脑袋瓜子里充满了奇妙的探索欲。

这就像他们在用小手去触碰,眼睛去观察,耳朵去聆听,啊,简直是活力四射的小探险家!小朋友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简直可以用“好奇宝宝”来形容,随便一个小虫子、一片树叶,都会让他们兴奋得不得了。

2. 感知觉发展的阶段2.1 婴儿期的探索一说到婴儿期,大家肯定想起那些胖乎乎的小家伙,咕噜咕噜地打滚。

这个阶段,宝宝们的感知觉发展主要依赖触觉和味觉。

他们用小手到处摸,能把家里的东西翻个底朝天,真是小小探险家的典范!而且,他们特别喜欢把东西往嘴里放,嘿,这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呀!对于他们来说,味道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酸甜苦辣都得试个遍,真是“小吃货”无疑。

2.2 学步期的观察当宝宝开始学步,真是令人兴奋的时刻!他们的小腿儿扑通扑通地跑来跑去,像小火箭一样,眼神里充满了对世界的惊叹。

这个时候,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变得越来越敏锐。

听到一声“咕咕”,立马回头,看到一只小鸟飞过,那小眼睛就亮了起来,恨不得立马追上去。

这个阶段,孩子们会通过观察,学习周围的事物,模仿大人的动作,像个小跟屁虫,十分可爱。

3. 感知觉发展的特点3.1 各感官的协同发展说到感知觉,咱们得提提各个感官之间的关系。

就好比一台交响乐团,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都是乐器,齐心协力演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

孩子们在探索世界的时候,往往不是单独用某一个感官,而是多个感官一起“出场”。

比如说,他们在玩沙子的时候,手指头在沙子里摸索,眼睛却在观察别的小朋友,耳朵还在听妈妈的呼唤,这种多线并行的感觉,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3.2 情感与感知觉的互动另外,情感也是感知觉发展的重要部分。

孩子们在开心的时候,眼神亮晶晶的,想要和周围的东西“打成一片”。

教资 名词解释感知觉

教资 名词解释感知觉

教资名词解释感知觉感知觉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通过感官器官获取信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感知和理解。

教资考试中的“感知觉”一般与认知心理学相关,考察考生对感知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感知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过程,感知觉是由感觉和知觉两个过程组成的。

感觉是指感官器官接受刺激后反馈给大脑的原始信息。

人类的感官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当刺激作用于感官器官时,感官器官会产生相应的感觉体验,例如看到一朵鲜花、听到一首音乐,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官器官接收到的刺激信息。

知觉是个体对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和组织,以产生有意义的感知。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的过程,将零散的感觉信息整合为有条理的感知体验。

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的解码和解释过程,同时还涉及个体先前的经验和认知背景。

感知觉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情感有深刻的感知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感知觉特点,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任务。

针对学生的感知觉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视觉感知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图示和图表来加深理解;对听觉感知强的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和音频材料进行教学;对触觉感知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强化学习效果。

理解学生的感知觉特点,有助于教师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了解学生的感知觉特点还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在感知觉方面存在困难,如在视听上有障碍,而其他感官较为敏感。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识别出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感知觉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考点。

理解感知觉的概念和原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育者应当关注学生的感知觉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

*****************************************************************************************************二、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的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1)视敏度,又称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2)肤觉,又称皮肤觉,是对于物体接触皮肤的情况和温度的感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感受内部刺激、反映内部机体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1)机体觉,又称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2)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又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3)运动觉是关节肌肉的感觉,是传递人们对于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和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的。

***************************************************************************************************** 三、知觉的分类。

根据人脑反映的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运动知觉分为真正运动的知觉和似动知觉。

物体以稳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位移,由此引发的直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唉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

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1)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按照一定的空间间隔或时隔相继呈现,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2)诱导运动。

由一个运动的物体使与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做诱导运动。

3)自主运动。

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这个光点,你就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4)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和人际知觉。

社会知觉常常出现的几种偏差有:1)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将概括得来的群体的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忽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就是社会刻板印象。

2)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对他的其他特征也会做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成光环效应。

3)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就做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4)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做近因效应,也叫最近效应。

5)投射效应。

社会人际交往中的投射效应,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指在与人交往时把自己所具有的的某些不讨人厌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他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此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错觉的种类有大小错觉、形状或方向错觉、时间错觉、倾向错觉等。

*************************************************************************************************四、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做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叫做感觉阈限。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而人的感官觉察到这种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而能感受这种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2、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以下几种: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适应。

视觉的感觉适应有两种:明适应和暗适应。

明适应是开始照明或由暗处转向亮处时,视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暗适应是光照结束,或由明处转向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觉后效。

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叫做感觉后效,也称感觉后像。

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很显著,也成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3)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做联觉。

***************************************************************************************************** 五、知觉的一般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相互转换,但这种转换是有条件的:(1)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2)知觉者的经验、目的和兴趣等。

知觉的选择性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客观方面: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阈限范围内越强烈的刺激,越容易被优先知觉。

2)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也即差异律。

差异越大,越容易被优先选择。

3)对象的活动性,也即活动律。

4)刺激物的新颖性、独特性,也容易引起学生优先知觉。

此外,还有组合律,即知觉对图形的组织原则。

主观方面:1)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

2)知觉者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知觉者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和情绪状态。

2、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理解对知觉的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1)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知觉更清晰、更准确。

2)理解有助于人们整体地知觉对象。

3)理解还能形成知觉预测和期待。

此外,理解不仅能提高知觉的效应,而且能形成事物表象,为表象转化为科学概念提供了重要条件。

知觉的理解性和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

经验越丰富,理解越深刻,知觉就越完整、越精确。

3、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知觉的整体性主要取决于一下四个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即接近、相似、闭合、连接等因素。

2)知觉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

3)知觉对象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关系。

4)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和经验。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知觉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和声音恒常性。

*****************************************************************************************************六、观察和观察力。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能力。

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观察力的品质:目的性、精确性、全面性、深刻性。

良好观察的标志:客观性、主动性、精细性。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较差;(2)观察缺乏精确性;(3)观察缺乏顺序性;(4)观察缺乏深刻性。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增强。

中学时期,学生的视觉敏感度发展到最高水平,即达到或超过成人水平。

中学时期,学生出现逻辑知觉,即在知觉过程中,能把一般原理、规则和个别事物、问题联系起来。

*****************************************************************************************************七、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A、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

B、充分利用多种感官,提高其观察的全面性、精确性。

C、勤于思考,观察时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

D、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尽可能地运用言语。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良好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

*****************************************************************************************************九、促进小学生感知觉能力的提高。

1)保护视力。

2)提高色彩的辨别能力。

3)重视对听觉器官的保护和对听觉能力的训练。

4)促进运动觉的发展。

5)促进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