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简单思考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根源分析及对策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根源分析及对策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是当前社会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供需比例失衡和市场规律被扭曲。
首先,供需比例失衡是菜价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农村地区,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导致了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同时,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农民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难以获得合理的收益;而在城市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蔬菜等生鲜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供需失衡就会使得蔬菜价格波动不断,不仅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而且还会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其次,市场规律被扭曲是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市场规律要求价格是由市场自由竞争来决定的,但很多时候,市场价格并不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而是由政策干预所决定的。
例如,政府为了稳定物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对部分蔬菜实行征收临时出口关税、实行最低收购价等,这些干预措施会导致市场价格被扭曲,而且会打乱供求关系,致使蔬菜价格出现波动。
针对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市场化建设,推动农产品市场化进程,构建完整的市场体系,为农民提供合理化的销售渠道。
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减少不合理的价格波动。
同时,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对于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给予补贴,使得农民可以在收入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更加积极地参与种植,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供应量。
在解决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并采取综合措施。
只有把市场做大做强,保护农民利益,同时满足市民需求,才能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体系。
菜贱伤农 菜贵伤民
去年一年,各种农产品(尤其是水果蔬菜)轮番涨价,“菜贵伤民”,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今年开春以来,菜价持续下跌,甚至已跌破生产成本,山东农民因此自杀,“菜贱伤农”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其实,只要我们稍作回顾就可以发现,在最近20年,菜贱伤农的事情几乎年年发生,且在菜贱与菜贵之间恶性循环:菜贵,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政府也积极鼓励农民种植,供过于求,导致菜贱;菜贱,农民种菜不划算,减少种植面积1,供不应求,导致菜贵。
菜贵,市民受不了,菜贱,农民受不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菜贱和菜贵的这种循环?能否保持果蔬供求的相对平衡,及因此的价格相对稳定,既不伤农,又不伤民的办法?目前有两种关于果蔬价格恶性循环的解释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种解释是流通环节有问题,主要是流通成本太高,包括流通中间环节太多,收税收费太贵,运输成本太高,最近的汽油涨价也是导致运输成本太高的一个原因。
解决办法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收税收费,降低运输成本。
更具体的建议是,农业部与商务部应该联合推广“农超对接”,即让果蔬供求市场上,一端连接农户,一端连接超市,果蔬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降低农民销售果蔬的难度,方便市民购买质优价廉果蔬。
还有一种解释是生产环节有问题,主要是小农经营规模太小,无法与市场对接。
若农户经营规模比较大,他们就有能力收集信息、寻找市场,从而减少种植果蔬的盲目性与增加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扩大经营规模的办法,左派与右派有不同的建议,左边的同志们认为应该将农民组织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组织合作社,右边的同志们认为,应该支持成立公司加农户的产销集团,鼓励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左右两边都认为,目前小农经营无法适应市场经济。
我认为,以上从流通和生产环节的解释,都有流于表面的嫌疑,其对策最多只能治标,甚至可能造成恶果。
理解果蔬价格的波动,根本上还是要回到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供求关系。
从流通环节找原因,无法理解为什么只是有时候才菜贱伤农。
果蔬都是高度市场化的接近完全竞争的商品,没有谁可以通过垄断流通环节来人为地让菜贱或菜贵。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
从经济学⾓度分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2019-10-09摘要:近年来粮⾷蔬菜价格连续⾛⾼,在经济不断发展,⼈民⽣活⽔平不断提⾼的今天,粮⾷蔬菜的价格上涨是⼤势所趋。
⽽近年来发⽣的蔬菜收购价格暴跌菜贱伤农,蔬菜零售价格远远⾼于收购价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应有的实惠,令⼈不得不反思菜价的构成以及从农⽥到餐桌的每⼀个环节,本⽂将从⽣产环节和终端零售环节⼊⼿,分析政府⾏为⼲扰市场信息和批发终端零售环节的宏观调控的缺位,并给出稳定菜价的政策探讨。
关键词:供求关系;政府⼲预;终端零售;刚性成本;宏观调控;农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公益性菜市⼀、农产品收购价格暴跌的分析前两年农产品价格暴涨可谓让⼈刻⾻铭⼼,虽然前⼀轮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农民不是最⼤的受益者,但是收⼊的增加明显地扩⼤了农民种植农产品,特别是冬季价格较⾼的蔬菜的积极性,根据市场的特性,市场具有滞后性盲⽬性,市场中的每个⽣产者都不能完全了解市场信息造成⽣产的盲⽬扩⼤,增加了供给,⽽市场中对于蔬菜的需求⼀定,根据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的供求原理,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必然导致了菜价的下跌,但是笔者认为,菜价急速下跌的原因并不是只是简单的农民扩⼤⽣产,这其中更有政府⾏为对于市场信息的⼲扰,政府⾏为更加促使了⽣产的急剧扩⼤,导致了价值规律下的菜价猛跌。
⼆、农产品零售价格仍然较⾼的分析由于地价、农药、化肥、种⼦价格以及油价的升⾼,再加上⼈⼯成本的提升,蔬菜⽣产的成本处在⼀个历史的⾼位上,⽽物流⽅⾯由于鲜蔬⽠果绿⾊通道的开辟为蔬菜的流通减少了过路费的负担,各个物流企业和从业者充分竞争的结果和油价的⾼企将物流⾏业的成本压缩到微利的位置上。
因此我们将⽬光锁定在最后的流通环节上――零售。
根据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各个⾏业会取得相对平均的利润,既然零售阶段蔬菜加价幅度如此之⼤,为什么并不是每个⼈都去做零售呢?我们核算⼀个蔬菜零售商的成本:蔬菜的运输是不可避免的⼀个环节,⼗⼆线和⼤东蔬菜批发市场都位于市区,运输到各个农贸市场并不会发⽣很多的成本,粗略测算运输成本从⼭东到辽宁为每⽄0.2元,市内运输⼀定会少于这个数字。
浅谈“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
浅谈“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4月16日上午,山东39岁的菜农韩进自缢身亡,留下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
自杀的原因是6亩田,1万余元资金投入,两三个月持续劳作,换来的竟是8分钱一斤的伤心菜价。
而就在春节期间,飙升的菜价还让公众感慨“吃不起菜了”。
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却又传出了菜价暴跌,菜农种植蔬菜亏本的“闹剧”。
然而在菜贱伤农的同时,为何城市居民餐桌上的菜,其价格却未见明显回落?所以,我想谈一谈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这种不合逻辑的怪现象。
众所周知,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各摊点上摊、各超市上市,要经过农户分散种植、集中收购、长途运输、消费地批发市场、零售商和超市采购销售等环节,我就从每个环节入手,深度的剖析菜价是如“一路狂飙”的。
首先,我们来看种植环节。
去年9、10月份,韩国爆发“泡菜危机”,韩国政府临时废除从中国进口白菜和萝卜的关税,紧急从中国进口大量蔬菜。
这一事件,迅速拉高了中国的菜价。
另外,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通胀预期加剧,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国务院出台稳定物价的“国十六条”,在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方面,提出落实省长“米袋子”和市长“菜篮子”负责制,随后,一些地方开始对蔬菜种植进行补贴。
这让农民看到了甜头,许多农民盲目跟风,疯狂的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最终结果是蔬菜供过于求,出现了滞销。
另外,农药、化肥、农机等物价急剧上涨,导致今年农民的种植成本较高,一旦出现价格下跌或与去年持平,菜农必然会亏本。
其次,再看集中收购环节。
一级批发商掌握着全面的价格信息,他们拥有定价权。
散户没有抱成团对抗买家,在议价方面就处于弱势,造成了目前“买方市场”的局面,因此菜农议价能力低下是直接导致菜农亏本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国蔬菜普遍产业链条太短,菜农无力建冷藏库贮菜,蔬菜不采摘就会烂在地里,也造成菜农不能持货待价而沽。
再次,长途运输才真正是价格上涨的“助推器”。
以山东寿光发往北京的拉菜货车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经济学思考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经济学思考一、菜贵伤民菜贱伤农:定位问题二、价格机制与供需关系三、贫富差距与市场集中度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五、全球化与国内农业保护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而农业供给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现象与市场机制、市场集中度、供需关系、贫富差距等经济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全球化影响以及国内农业保护等政策因素有密切关系。
严格依据以上5个方面思考、分析,对围绕该问题的案例进行准确的经济研究与评估,从而得出解决产业困局的策略建议。
一、菜贵伤民菜贱伤农:定位问题菜贵伤民、菜贱伤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菜价飙升对民生造成负面影响,而农民因需求量不足导致农产品滞销受到损失,进而降低生产积极性。
对此问题的思考还需要从其他角度考虑。
二、价格机制与供需关系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往往与市场供需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农产品价格往往会上涨;而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则往往会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
解决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问题,首先需要改善农产品的供需关系,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三、贫富差距与市场集中度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下,价格受少数供应商的控制,更容易造就更大的贫富差距。
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打破供需垄断,从而推动价格走向平稳。
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中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传统农业模式向现代农业模式转型的挑战,这是解决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矛盾的关键性问题。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可更好地应对消费需求、市场波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带来的挑战,从而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
五、全球化与国内农业保护中国的农业领域正逐渐面临来自全球化和国内保护主义的双重压力。
全球化使得国际市场进入中国市场,增加了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从而影响了国内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城乡收入分配,导致了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问题。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根源分析及对策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根源分析及对策物流学院研1004班丁惠芳摘要:今年年初,出现了“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并存的矛盾局面,本文就该现象进行了深入、全面地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根源对策1前言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质农产品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
菜农说菜贱,市民喊菜贵!这两种说法相反的结论同时出现,两种说法的同时存在,原因是什么呢?其问题又出在哪里呢?其实,从表而上看,这个问题出在了流通环节。
菜农产出的菜,被菜贩子们层层加价,最终递到消费者手中是,价格自然会高不少。
有了这样的原因,似乎市民所面临的菜价高一些也是合理的。
可是,凡事都应有个合理的范围。
如果菜价高的离奇甚至不正常,这恐怕就是不能用流通所能解释的。
就像如今,在一些地方8分钱一斤的菜,经过菜贩的倒弄之后,却到了1.5元钱一斤,这其中的加价幅度,似乎太不正常。
菜价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
如今在这样一个普遍蔬菜供大于求的年份里,农民们含泪贱卖蔬菜,而市民们却对菜价并不满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这种经济学上农产品蛛网理论的典型案例,在中国多次上演,至今未能根本解决。
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2根源研究造成“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根据文献研究和最新报道,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达数十种,经总结归纳主要可分为以下6个方面。
(1)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产品生产三大“基础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渐成常态,长期被低估的农产品正通过涨价回归价值,进入趋势性的上涨通道。
农产品的定价机制有其特有的规律,粮油等耐储存的农产品有国家收储体系,价格相对稳定,而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价格,包括农业生产的上游的农资产品价格则基本由市场决定,2009年开始化肥价格普遍上涨,磷酸二胺由2008年每吨1600元上升到2010年的3200元,翻了一番;尿素由2008年每吨1500元,涨到2010年的1700元,比前两年上涨了200元,涨幅13%;其他专用复合肥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菜贱伤农_精品文档
菜贱伤农菜贱伤农:农民困境与农产品价格波动导言自古以来,农民始终是农业文明的中坚力量。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给农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困扰。
本文将深入分析菜贱伤农的问题,并探讨农民困境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菜价波动的影响1.1 农民收入下降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产品的价格。
当农产品价格下跌时,农民的收入直接受到影响,生活水平下降,生活成本增加。
1.2 农户负债累积菜价波动对于农户来说是双刃剑,不仅降低了他们的收入,还增加了他们的债务。
许多农民为了应对生活困境,不得不向银行贷款,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压力。
1.3 农业生产动力下降菜贱伤农也影响了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动力。
由于价格波动不确定性,农民往往难以预测到未来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降低了他们对于耕种和种植的兴趣。
二、菜贱伤农的原因分析2.1 市场垄断与过度中间环节在农产品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往往以盈利为目标,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和调控价格,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这种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使得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出现,间接导致了菜贱伤农的现象。
2.2 不合理的市场规模调控农产品的市场规模调控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难以平衡农民和市场之间的各种利益。
一方面,过度调控会削弱市场机制的发挥,造成农产品供应短缺;另一方面,放任市场将导致农产品价格震荡不定。
这种不平衡的调控使得菜贱伤农的问题更加突出。
2.3 农产品质量与销售渠道不畅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农产品的质量和销售渠道往往成为影响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
不合格农产品的流入市场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农民缺乏足够的销售渠道也使得他们很难将农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出去。
三、解决菜贱伤农的措施3.1 改革市场监管体制为了减少市场垄断和过度中间环节,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控制,鼓励竞争,防止不合理的价格波动。
同时,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增加他们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
浅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
浅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生产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剧烈波动。
有时它们的价格会飞涨,有时会暴跌,当这种波动趋势过度的时候,也会对人民的生活带来困难,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
因此,"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因果关系。
这两个问题似乎相互对立,但实际上它们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菜贱伤农,指农业生产的收入下降,农民失去了良好的生产势头和动力。
在农产品价格过低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固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他们的种植业或养殖业不能完全维持家庭的收入,这可能导致废弃土地,甚至大批农民转而迁居城市。
另一方面,菜贵伤民,指农产品市场的波动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经济负担。
当菜价过高时,对于许多家庭而言,食品费用占据了大量的支出,甚至超过家庭的其他支出。
这对低收入家庭来说是不利的,有可能导致其他支付困难,因为他们已经无法承担高昂的生活费用。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互相关联的。
菜价高涨时,对于农民而言生产动力就增加了,因为他们会获得更多的金钱回报。
然而菜价过高对于消费者而言则使得他们支付困难,破坏了人民的正常消费和生活。
此外,人们也应该注意到,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食品维护食品安全的标准通常会降低,生产就更有可能出现食品及卫生方面的问题。
如果价格波动过度,就会引起更加严重的生产质量和卫生问题,这又会让人们更进一步遭受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
通过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可以调节农产品市场的波动,减少浪费,固定价值,防止过度生产造成的浪费和损失。
此外,各级政府还可以采取一些更为积极的措施,鼓励土地承包,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产能力。
通过与科技合作,改变生产模式,以满足市场的变化,加强生产并推广健康的食品,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消除菜贱伤民,菜贵伤农的现象。
总之,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两者在价格波动时存在相互关系。
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可以实现长期的价值和生产的稳定增长。
浅谈“菜贱伤农”
浅谈“菜贱伤农”当前菜贱伤农,蔬菜价格很低,却仍卖不出去,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建议?京佳解析:民以食为天,蔬菜的价格和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影响菜农的收益。
因为菜价低,山东某菜农甚至无奈自杀,这应该引起社会的深思。
造成菜贱伤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季节性因素。
根据往年经验,每年4月份蔬菜大量上市,菜价都会呈季节性下降趋势。
而2011年春由于气候异常导致南北方蔬菜同时上市,造成短时间内供需平衡被打乱,使得菜价普遍快速回落。
第二:盲目扩大生产。
蔬菜种植存在“大小年效益”,也就是往往头一年价格卖得高、卖得好的菜,第二年就有农民大量种植,然后造成价格暴跌,农民就赔钱,最终造成菜价伤农。
山东等地卷心菜批发价格2009年是0.8元一斤,2010年由于菜价大涨,一度达到1元一斤,于是导致当地农民盲目跟风扩大种植。
第三:运输成本高。
随着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一路高歌猛进,再加上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过路、过桥费用,一些蔬菜经销商面对运输成本的加大,以及终端零售价的回落,也缺少了以往的动力。
第四:政府管理存在漏洞。
各级政府在抓菜篮子工程上,在思路和管理方法上,出现了漏洞和问题。
某些管理部门片面认为,把菜价完全交给市场就万事大吉了,而忽略了蔬菜流通销售领域,从而导致蔬菜价格的不正常飞涨。
第五:信息流通问题。
农民种菜有个特性,就是同一个地域的往往在同一时段种相同的蔬菜,在本地很难销售出去,只有外地的客商来本地大批量贩卖,才能确保蔬菜快速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多管齐下,解决菜贱伤农问题;第一,组织开展蔬菜紧急救助行动,在组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召开产销对接会,直接采购蔬菜的同时,突出蔬菜流通设施的公益性,建设一批社区平价菜市场。
第二:为了加快信息流通,政府应多帮助菜民有效使用互联网,菜民也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致富,开展网上促销。
第三,加强蔬菜生产管理,安排蔬菜错季节上市,延长生长周期以避开目前的价格低谷期。
关于“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简单思考
关于“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简单思考[摘要]蔬菜起点价格的低廉和终端价格的高昂同时影响着种菜的农民和买菜的市民。
供过于求、运输成本高、批发商与零售商所要缴纳的广义的租金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菜农组织化程度低,参与定价的话语权力量薄弱以及由于城市管理政策造成的蔬菜价格垄断等。
为了避免菜农和市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受到进一步的损害,可以采取的解决办法包括: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拓宽农民获得市场供需信息的渠道,畅通蔬菜运输“绿色通道”,打造平价蔬菜市场,铲除不合理的利益既得群体等举措。
[关键词]菜价;菜农;市民从菜地到餐桌,蔬菜流通大致经过几个环节:首先,收菜商从菜农的地里把蔬菜收上来,集中到一处;接着,运输者把菜装上车,长途或短途运往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商再批发给分散的零售商;最后,老百姓从零售商手里买菜。
一、菜地到餐桌的利润何处找一般来说,“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这两个现象只会出现一个,但近年来两个现象却周期性地同时出现。
菜地里的蔬菜便宜,而餐桌上的蔬菜的价格却距离“合理”相去甚远。
这其间巨大的利润去了哪里?(一)菜贱原因分析商品价格下降的直接原因是供过于求。
蔬菜价格大跌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如下:第一,上一年的蔬菜高价引起下一年的生产规模扩大,产量过剩。
整体市场的常规需求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供给却因某一突发性需求的增长而盲目扩大,这是近年来蔬菜价格周期性跌落的重要原因。
2010年,由于“泡菜危机”,韩国为了从中国紧急进口大量蔬菜,采取了废除进口白菜和萝卜关税的临时措施。
这一措施迅速拉高了国内的菜价,继而也拉高了菜农对蔬菜价格的预期。
2011年,菜农在高预期的驱动下,普遍加大种植面积,蔬菜丰收却伴随着销售的难题,直接导致菜价暴跌。
第二,燃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虽然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经历着跌涨相间的波动变化,国内油价却看涨容易盼跌难。
关于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的实践报告
关于“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作者:蔡青耘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 230061内容提要:近期我国部分品种蔬菜出现价格急剧下滑现象,相关菜农损失惨重。
供求关系不平衡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本文提出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量的经济调节手段,即政府根据相关实际情况为各类农产品生产区域在某一生产季节指定一种特定的推荐农作物,对种植该推荐农作物的农户进行补贴,并为其投保农作物保险,辅以其他配套措施,以期能对稳定我国农产品供应量,从而对稳定价格起到一定作用。
本文就该现象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根源对策农产品市场价格市场调节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句成语,意思是粮食丰收了,农户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
推而广之,农业的好消息会是农民的坏消息吗?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
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蔬菜价格的涨跌起伏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
尽管目前的菜价已经有所回落,但消费者依然诟病于当前的高昂菜价。
并且由于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等情况影响,如今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菜价下跌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而菜价上涨则由消费者买单。
是什么在推动蔬菜价格不断上涨?涨价带来的利益又落入了谁的腰包?究竟怎样才能有效抑制高菜价,同时又能保障菜农利益呢?本文通过我在暑期的实地考察以及参考文献,对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首先这菜价上涨的背后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近年来,我们安徽的当地政府重点扶植了一些龙头农业企业,很多的经营者对农产品的价格上涨都信心十足,当地官员鉴于其经营业绩,还利用优惠的支农贷款给予大力扶持。
但是这些掌握着市场信息,销售渠道,集中控制着产品的龙头企业,在面对分散的农户和消费者的时候,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他们可以压低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却在另一方面利用囤积制造市场的紧缺来提高销售价格,这就简单说明了为什么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了。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与物流供应链
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这一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一直是困扰着中国民生的社会现象,中间环节费用高,菜农与消费者没有太大论价权,结果是菜价上涨,消费者买单;菜价下跌,大部分损失由菜农最终承受,形成“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
两头哭,中间笑———这就是中国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中间商赚得了大部分利润,农民以低价出售,消费者却以高价买进。
中国商品流通领域过高的物流费用,不断加重着民众的生活成本,高昂的物流费用更是助长了通货膨胀的趋势。
我国由于特有的小生产大市场产业链很长,一直存在“流通暴利”问题。
这也不止今年,近年来一直都存在,主要就是因为是产地和销地比较远。
我国是典型的小生产、大市场格局,城乡距离远,链条长、环节多,农业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以及农产品产销区分割的特点,导致我国时常发生肠阻梗,买难卖难常发生。
从田头到餐桌,要经过无数环节,每个流通环节都层层加费,使整体流通费用高涨。
中国过高的过桥费,过路费在为中国创造GDP的同时,同时也创造了这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
而蔬菜进入超市收取的进场费种类繁多,例如开户费,条码费,堆头费,信息共享费,海报费,合同费等等,使得蔬菜从菜民到民众的价格翻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解决方案首先要加强商农合作,促进产销衔接,具体方法即推进农超对接,让菜农蔬菜直接进入超市,降低流通成本。
其次,就是确保产销信息对称,拓宽发布渠道,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种植蔬菜,避免跟风。
从生产者来讲,应该成立菜农间的合作社,与城市的超市对接、农贸市场对接,是增加菜农收益减少损失的主要手段。
从生产者农民来看,由于其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农产品的数量有限,农民整体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
“种菜的永远赶不上倒菜的”,主要原因在于分散的原子化的农民缺乏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需的信息资源和组织资源。
农民非常松散,缺乏农业协会等类似的组织。
农民在经济活动所需的企业组织、社团组织、行业协会等组织资源,无论数量与质量都很欠缺,因此定价权被掌握在中间商手中。
试论“菜贱伤农”的成因与对策
试论“菜贱伤农”的成因与对策内容摘要:蔬菜供应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为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本文从流通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菜贱伤农”现象,指出当蔬菜供给大于需求,或者流通成本过高、流通渠道不畅、专业化流通机构盈利较少时,都可能导致“菜贱伤农”的不良结局。
为防范和控制“菜贱伤农”现象,农户应合理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努力对接销售市场,各级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加工企业、农业保险公司等也应在政策扶持、公益性物流系统建设、信息指导、蔬菜增值保鲜和农户受损理赔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本文成果可以为农业、商务、财政等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菜贱伤农商品流通蔬菜价格农民利益保护途径“菜贱伤农”是指由于蔬菜售价过低而伤害了菜农的利益。
“菜贱伤农”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也是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一大难题,“菜贱伤农”现象在我国不同地区时有发生(刘建锋,2011;吴力,2011),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保障农户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本文在分析“菜贱伤农”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菜贱伤农”的对策和建议。
“菜贱伤农”成因分析蔬菜的销售价格与蔬菜种植成本、供应数量、流通渠道、市场需求、仓储配送等息息相关。
为便于“菜贱伤农”的防范和控制,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菜贱伤农”的形成原因。
(一)蔬菜缺乏需求弹性且供给大于需求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了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就种植条件和技术含量均要求较低的蔬菜,如卷心菜、大白菜、芹菜、大蒜、生姜等而言,它们大都属于缺乏弹性商品。
亦即,这些蔬菜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菜,当价格在一定范围内升高但仍存在消费者剩余时,人们很少因为价格的升高而显著减少其消费量,当然,当价格降低时,人们也很少因为价格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其消费量。
于是,在市场需求基本固定的情况下,一旦因种植面积过大或因风调雨顺等自然因素造成蔬菜供给的大量增加,就会引起蔬菜均衡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和消费需求的小幅度增长,这样,由于价格下跌损失的效用远远大于销量增长带来的效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却无收”的“菜贱伤农”结局。
对菜价伤农又伤民问题的思考
对菜价伤农又伤民问题的思考提要“谷贱伤农、米贵伤民”,面对国内同时出现的“种菜赔、买菜贵”的局面,如何既不伤害菜农的利益,又可以让消费者的餐桌更经济,是当前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流通成本;信息不畅;网状化引言目前,我国的菜价对于菜农的“菜园子”来说是“贱”,但对于老百姓的“菜篮子”来说是“贵”。
2011年4月,山东的菜农辛苦半年种的白菜0.02/斤,卷心菜0.2元/斤,芹菜0.1元/斤,大葱直接论亩卖,一亩地300元,很多蔬菜种植区的蔬菜收购价都低于成本价。
但这些菜的终端销售价格并不低,流通到批发市场的白菜0.25元/斤,卷心菜0.6元/斤,大葱0.55元/斤,接着流通到蔬菜零售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价格还要更高,即蔬菜的价格上了百姓的餐桌后价更高。
这就出现了菜价“伤农又伤民”的情况,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减少了消费者的实际可支配能力,影响有效需求的扩大,进而影响国计民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
对于国家来说,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
我国2011年3月份的CPI同比上涨5.4%,已经超过5%的通胀警戒线,由于菜价跟菜农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息息,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稳定物价中的菜价。
可以通过“编织”网状化“菜园子”和“菜篮子”,来提高菜农和消费者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进而稳定物价水平,扩大国内的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国计民生。
一、为何菜价伤农又伤民多种原因造成了目前的“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同时存在的局面。
(一)流通环节成本高。
流通环节成本高是导致蔬菜价格走高的原因之一,我国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
我国农业的基本结构是数目较多且比较分散的小农户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菜农没有足够的农业剩余来延伸到流通环节,只好通过多层级的流通市场来解决蔬菜物流问题,菜农需要将蔬菜先运输到当地批发市场或者卖给当地的运销户,这些“产地”一级批发商再把蔬菜卖给跨区域的“销地”二级批发商,使得蔬菜的流通环节从小到大不断演进,流通成本必然随之相应增长。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的原因及对策
【 摘
要】 蔬菜零售价格主要 由蔬菜 的批发价 格 、摊位租金 、运 输成本 、劳动力成本 、 自 损失和平均利润构成 。 然
近几年 由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蔬菜 经营者 固定成本过 高导致其在选择经营品种 时弃贱选贵 ,蔬菜供应 方面又是 大量 的
异地种植 、大量集 中上市 ,从而出现 了 “ 某贱伤农”与 “ 菜贵伤 民”并存现象。解决 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增加 蔬菜 的就近
供应 ,减少 蔬菜 物流量 ;降低蔬菜经营者 的固定经营成本和 物流成本 ;产地成立合作社 、合理安排 生产 ,减少蔬菜流通
环 节 ,实 施 社 区直 营模 式 。
【 关键词】蔬菜价格 ;物流成本 ;社 区直营 【 中图分类号】F 1 73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 号】 17—22 ( 1)0—000 6 175 2 1 5 03— 5 0
利润 率 的利 润 。
元 ,摊主不得不提高价格 ,以应对增 加的经营 成本 。按照 1 0 元 / 0 0 月摊位费计算 ,每月销售
600斤蔬菜 的该项平 均成本增 加 了 01 / 。 0 . 6元 斤
二、 “ 菜贱伤农 ”与 “ 贵伤 民”并 菜
5 经 营者 的利 润 .
随着房地产价格 的暴涨 ,位 于城 市社 区附 近的原有农 贸市场土地 已经逐渐转变为商业地 产 ,剩下 的农贸市场即使没有改变用 途 ,但摊
位 费 的租 金 也 一 直 在 上 涨 。原 宣武 区某 大 型菜 市 场 在 20 0 7年 市 场 改 造 前 ,摊 位 租 金 大 约 是 6 0元 / ,但 在 改 造 后 ,月 摊 位 费 超 过 了 千 0 月
利 润 是 蔬 菜 经 营者 收入 扣 除 成 本 之 后 的那
“菜贱伤农”的经济学思考
些 ,一般蔬菜产 品的需求弹性都小于一 。并且蔬菜还 具有 季节性强 ,不 易储存 ,易腐烂等特点 。发展蔬菜加工业 ,可以延 长产业 链 ,增加蔬菜 产品附加值,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途径。所以 ,政府要 在政策上加 大支持力度 ,增加投 入。另外 ,当地政府 也要 结合 自身地 域特点 和优 势 ,准确定位 ,合理规划 ,科学发展 ;政府部门应当加快 建立我 国的蔬 菜储备设施 ,对 于一些耐储存 、易周转 的蔬菜品种进行储备 。以待在蔬 菜价格高的时候抛售 ,平抑菜价 ;在蔬菜价格低的时候 ,对菜农 的蔬菜 进行收购 ,稳定 菜价 ,保护菜农利益 , 调剂季节供需。
一
、
室、大棚等设施进行蔬菜生产 ,这种生产方式打破了传统蔬菜种植 的季 节性 ,实现了蔬菜的反 季节上 市 ,既能 满足多 元化 、多层 次 的消费需 求 ,又能有效稳定蔬菜 市场供应量。另外我 国各地农村 的气候 、土壤 等 许多 自然条件都不相同 ,蔬菜 品质也有很大差异 。如果各地能够利 用并 发挥蔬菜 品质 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发展当地特色 品种 ,一定会有 所作 为。所 以,政府要弓 l 导农 户根据 当地 的 自然条件 ,积极 改 良蔬菜 品种 , 优化种植结构 ,提升蔬菜品质 。
短时间供给量过多种植成本上升蔬菜品质低近年在全国各地屡次发生菜贱伤农现象其中一根本原因就是近年蔬菜供给量短时间内过大而且大部分蔬菜大都不耐储存易腐烂变所以这样就导致蔬菜短时间必须销售出去导致市场供给大于需蔬菜价格下降较快
“ 菜贱 伤 农 " 的经 济 学 思 考
刘建军 廉 妍 妍
如何正确认知“菜贵伤民,菜贱伤农”?
如何正确认知“菜贵伤民,菜贱伤农”?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这个说法已存在了好些年了,现实中,有些人的理解总是片面、客观的。
为什么这样说,请细细的听一位涉农人理性的、直白的阐述。
为从字面上看,不管菜贵还是菜贱,只有一方会受伤。
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理解,说直白点这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中,没有不涉及到农业领域,所以才有这样的认知。
从涉农人来看,“菜贵伤民”,这是肯定的,但是菜贵不是所有的菜都贵,所以市民选择还是多样的。
“菜贱伤农”,也是肯定的,零售环节菜价都这么便宜,可预测下产地的收购价格应该是零售的1/3,甚至更少。
农民有时连成本都赚不回来,直接把蔬菜烂在地头,关于“大白菜烂在田间,农民欲哭无泪”等类似报道,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介。
当“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放在一起理解,就又不那么回事了。
涉及到市民、农民两者,菜贵肯定伤民,但也有可能伤农。
因为菜贵有可能是因为各种情况导致蔬菜减产,生产、流通环节价格自然会高,尤其是流向终端这一环节。
在收购环节,农民没有绝对的价格主导权前提下,我们静下心来试问下这种“减产”情况导致菜贵,受害方会有谁?
现今,生产环节物资成本、流通环节运费成本都在上涨的情况下,对涉及到种植人而言,是避免不了的压力。
加上生产存在各类风险,尤其是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所以,蔬菜种植是一场“震撼人生的赌局”,请您理性看待这场赌局。
哎玛吙。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菜贱伤农菜贱伤农,顾名思义,就是指蔬菜价格过低,使单位面积蔬菜的市场收益等于或小于单位面积蔬菜的投入,令农民“白忙活”或“血本无归”,严重伤害到菜农的利益。
古往今来,因为产销脱节、渠道不畅、信息不灵等原因,菜贱伤农的事情时有发生。
与此类似的还有谷贱伤农、棉贱伤农、茧贱伤农等。
因为涉及农民收入、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此类问题一直是农民和各级政府共同关注并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主要现象2011年4月,京鲁豫等部分地区蔬菜价格迅速下跌引发各方关注。
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
2012年11月19日消息,北京、河北、山东等地蔬菜迎来了大丰收,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蔬菜价格的一路狂跌,很多农民种菜的成本几乎都收不回来。
低价和滞销,让不少农民一年的辛苦化作乌有。
尽管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但是农民卖菜难、菜价低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缓解。
从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的白菜价格走势来看,10月4日,白菜批发价涨到一斤4毛钱,5日就回落到一斤3毛钱。
从6日开始,价格在每斤1毛5到1毛8之间徘徊。
到了11月15日的时候,已经跌到了每斤1毛5的价格。
编辑本段相应政策毋庸置疑,菜价急剧下降问题,不仅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迅速发酵成全国性的公共问题,而且,成为菜农的一块“心病”,变成政府颇为棘手的难题。
有鉴于此,商务部和各级政府出台公共政策,及时应对菜价下跌,帮助菜农将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针对近期部分地区、个别蔬菜品种出现滞销难卖,农业部紧急部署做好当前蔬菜产销工作。
农业部要求各地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菜农寻找市场销路,稳定蔬菜生产发展。
商务部日前表示,将发挥地方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的应急调节作用,临时收储一批卷心菜等具备短期贮存条件的“卖难”蔬菜。
此外还将建立对接平台,拓宽流通渠道,以及开展产销对接,降低流通成本,和组织进行深加工等。
原因分析至于蔬菜价格的反常表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是蔬菜“大小年效应”作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简单思考
[摘要]蔬菜起点价格的低廉和终端价格的高昂同时影响着种菜的农民和买菜的市民。
供过于求、运输成本高、批发商与零售商所要缴纳的广义的租金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菜农组织化程度低,参与定价的话语权力量薄弱以及由于城市管理政策造成的蔬菜价格垄断等。
为了避免菜农和市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受到进一步的损害,可以采取的解决办法包括: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拓宽农民获得市场供需信息的渠道,畅通蔬菜运输“绿色通道”,打造平价蔬菜市场,铲除不合理的利益既得群体等举措。
[关键词]菜价;菜农;市民
从菜地到餐桌,蔬菜流通大致经过几个环节:首先,收菜商从菜农的地里把蔬菜收上来,集中到一处;接着,运输者把菜装上车,长途或短途运往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商再批发给分散的零售商;最后,老百姓从零售商手里买菜。
一、菜地到餐桌的利润何处找
一般来说,“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这两个现象只会出现一个,但近年来两个现象却周期性地同时出现。
菜地里的蔬菜便宜,而餐桌上的蔬菜的价格却距离“合理”相去甚远。
这其间巨大的利润去了哪里?
(一)菜贱原因分析
商品价格下降的直接原因是供过于求。
蔬菜价格大跌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如下:第一,上一年的蔬菜高价引起下一年的生产规模扩大,产量过剩。
整体市场的常规需求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供给却因某一突发性需求的增长而盲目扩大,这是近年来蔬菜价格周期性跌落的重要原因。
2010年,由于“泡菜危机”,韩国为了从中国紧急进口大量蔬菜,采取了废除进口白菜和萝卜关税的临时措施。
这一措施迅速拉高了国内的菜价,继而也拉高了菜农对蔬菜价格的预期。
2011年,菜农在高预期的驱动下,普遍加大种植面积,蔬菜丰收却伴随着销售的难题,直接导致菜价暴跌。
第二,燃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虽然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经历着跌涨相间的波动变化,国内油价却看涨容易盼跌难。
涨易跌难得油价提高了蔬菜的运输成本,导致部分菜贩考虑收购成本因素,不愿意过多收购蔬菜,以致部分菜农的蔬菜滞销,价格暴跌。
(二)菜贵原因分析
首先,昂贵的流通成本抬高了菜价。
蔬菜严重依赖公路货运,虽然蔬菜运输享受“绿色通道”,免交过路费,但目前宏观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燃油费用居高不下,人力成本、仓储成本飞涨,这些足以构成推高成本的重要因素。
对于蔬菜运输司机来说,蔬菜公司付给他们的运输费往往还不够汽油费和路费。
于是,运菜车单程总是亏本,超载成了普遍现象。
然而,超载虽能多赚运费,却会产生另外的“成本”:通关时的罚款。
除此而外,运菜者还要随时应付沿途不良执法者的乱收费和乱罚款。
在这些显性、隐性的各种成本的推动下,蔬菜价格便大幅提高。
其次,蔬菜批发商和零售商所要缴纳的“广义的租金”名目繁多,且不断上涨,也在强力推高菜价。
单就摊位费和入场费而言,随着近几年房地产业涨声阵阵,住宅和商铺的价格一路攀升,房租也水涨船高,进而摊位费大幅提高。
蔬菜批发
商和零售商交了这些钱,自然要计入成本,通过加价最后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
认真分析,会发现“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从被伤的菜农来看,他们处于农业产业链的底端,缺乏参与定价的话语权,总是处于一个利益受损的状态。
种植基地的蔬菜以非常低的价格批发给菜贩,如去年山东卷心菜的收购价格为一斤五分钱,河南省中牟县丰收后的芹菜一斤也仅卖五六分钱。
经过几道手续后,到零售终端面消费者时,蔬菜价格已不知翻了多少翻。
这其间大部分利润,跟菜农没有丝毫关系,他们仅仅是收回了种植成本。
显然,面对中国庞大的蔬菜市场,单个菜农所掌握的信息极其有限,他们与交易对方的价格谈判地位相差悬殊,其价格影响能力极弱。
他们对市场没有发言权,只能被动接受。
另一方面,菜价过高的原因不仅停留于流通成本和广义租金。
目前,菜价由超市和农贸市场自行确定,这便形成了菜价的垄断。
这种垄断与有关政策不合理有关。
出于城市秩序、美观等目的,各城市管理过程中不允许流动商贩户外经营,这样没有了进城卖菜的农民,批发商、零售商们就可以肆意抬高菜价,对市场进行垄断性经营。
虽然农贸市场内由若干摊主组成,但在长期的交易中,菜贩彼此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价格,很容易走高而不容易降低。
而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利益群体为了维护各自的既得利益,如批发商、零售商们抬价后的利润和城管在此收取的各种费用,便会想方设法阻拦或者打击户外经营的流动商贩。
这无疑是一种会进一步加剧蔬菜价格垄断的恶性循环。
二、避免农、民“受伤”的办法思考
通过政府的积极行动,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这个怪圈历年来在多次上演。
为了破解蔬菜价格暴涨、暴跌的怪圈,维持一个平稳有序的蔬菜买卖市场,需要针对蔬菜从生产、运输、批发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建立一个统筹协调的长效机制。
首先,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
当前我国大部分菜农依然是单打独斗式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这种模式的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今天,这种模式的弊端已不断显现出来。
菜农组织化程度低,单个菜农分别单独与复杂的市场打交道,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他们与市场谈判的自主能力极其有限,因此在价格决定上,菜农的话语权往往被忽视掉,他们只能被动接受交易对方的决定。
同时,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看到什么挣钱,农民就一窝蜂地种植什么,到来年就出现“产量过剩”。
这也是菜农单独行动、独立决策,相互之间缺乏沟通统筹的结果。
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分散的菜农团结起来,可以大大增强其与市场的谈判能力,在价格决定上充分行使他们的话语权,从而避免因只能被动接受蔬菜收购价而导致的利益一再受损。
另外,农民合作组织本身就是参与其中的农民们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大家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可以统筹安排生产计划,从而有效避免“一窝蜂式”的生产模式。
日本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
日本农村协同组织(即农协)无处不在,它们对日本农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日本74%的农业生产资料由其提供,农产品销售的90%由其负责帮助农民解决;通过它与政府平等谈判,可以为农民拿到低利贷款、水利建设的资金以及其他补贴等等。
其次,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拓宽农民获得市场供需信息的渠道。
农民与市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息瞬息万变,菜农们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却十分有限,这往往导致菜农们的生产决策缺乏客观依据,盲目性很大。
有人把农民跟风种植归结为他们的盲目无知,这是有失公正的。
其实,农民是最
理性不过的一个群体,土地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他们岂敢怠慢?根据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对风险的权衡,综合各种因素做出了他们看来最合理的决策。
但恰恰由于那些用于决策的信息是不足或者不准确的,所以客观上农民们的决定是缺乏理性的。
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信息引导,由政府出面搭建农业信息平台,利用各种现代化的通信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农民们发送市场供需信息,从而加强农民和市场的信息对称程度。
再次,畅通蔬菜运输“绿色通道”,打造平价蔬菜市场,铲除不合理的利益既得群体。
应继续增加“绿色通道”的数量,同时确保每条通道畅通无阻。
国家要尽快大幅度降低高过路费、大幅减免各种收费,规范道路管理,两大油企要严格控制油价特别是柴油价格。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让渡的各种收费和垄断企业让渡的高利润,实际上是补贴给了菜农和市民。
这样,运输成本低了、各种收费少了,运输户才敢于到田间地头收购蔬菜,菜农种植的蔬菜才能有利可图的卖出去,市民也能吃上便宜的蔬菜。
另外,采取高端放开、低端保护政策,解决蔬菜销售环节的市场管理问题。
打破价格垄断,有条件地开放经营渠道,使低端蔬菜销售市场回归社会公益性质。
以社区为单位设立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产地蔬菜直销点或摊位,允许农民进城经营产地蔬菜。
这样不仅会使菜农得到实惠,也会使市民各取所需,即实现“低收入者吃得起菜,高收入者买得到好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