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纸带问题处理题型荟萃

合集下载

物理纸带问题的题型及解析

物理纸带问题的题型及解析

物理纸带问题的题型及解析物理纸带问题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匀变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纸带问题题型及解析:1. 判断是否为自由落体运动【例题】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张纸记录了小球的运动情况。

他从起始位置开始,在时间内将小球释放,并让小球自由下落。

他记录了小球在、、、、、时刻的位置,并测量了这些时刻小球离起始位置的距离。

他通过计算发现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请你回答:该同学用上述实验数据如何验证小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分析】该题要我们判断小球是否做自由落体运动,我们需要用纸带上的数据,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验证小球下落的加速度是否等于重力加速度。

【解答】要验证小球是否做自由落体运动,我们需要验证小球下落的加速度是否等于重力加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差$\Delta x = gT^{2}$,若$\Delta x = gT^{2}$成立,则说明小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2. 计算加速度【例题】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测得小车的加速度 a 和拉力 F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B.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成反比C.小车的质量与拉力成正比D.小车的质量与拉力成反比【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通过作图法判断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再判断质量与拉力的关系。

【解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通过作图法判断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发现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故A正确,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 \frac{F}{m}$,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而小车的质量与拉力无关,故C、D错误。

故选A。

物理高考复习 纸带处理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 电磁感应双杆问题PPT文档37页

物理高考复习 纸带处理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 电磁感应双杆问题PPT文档37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0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物理高考复习 纸带处理 动量定理动量 守恒 电磁感应双杆问题
6、露凝源自无游氛,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纸带问题处理题型荟萃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纸带问题处理题型荟萃

纸带问题处理题型特色该题型考查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根据纸带计算物体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考查实验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点回归(1)根据纸带计算加速度a.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单位时间T 内的位移构成公差为At 2的等差数列. ①若所给纸带为偶数段,即N=2n 段,则22210s a n T-=⨯后前-s (s 的单位是cm).如图所示.②若所给纸带为奇数段,即N=2n+1段,则2210(+1)s a n n T-=⨯后前-s 图为N=7段的情形,应该强调的是,其中计数点3和4之间的一段空着。

(2)根据纸带计算速度v 的三种途径:①中间某点的速度用平均速度计算,具体方法就是,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例如在上图中计算2063106s v T-→=⨯.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寻找跨度最大的对称点,这就是不用2-→4、1→5计算的原因, ②边缘某点的速度借助中间某一点的速度计算.计算纸带边缘某一点的速度,先要计算出中间某点的速度 然后根据速度公式o v v at =+计算.比如计算计数点0处的速度,用303v v a T =+.但是这种方法,还需要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显得很麻烦另一种办法就是③所述的方法. ③计算第三个点的速度,用等差中项计算简便.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形成个等差数列、公差为aT 那么等差中项也就是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了,如1532v v v +=。

借助这种方法可以计算边缘点0处的速度,如0422v v v +=,但是要提前计算出计数点2和4的速度. 典例精讲例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图示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两个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cm )8.78、16.08、21.87、26.16、28.94.由此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 /s 2,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详解示范】已知N=5段,可套用奇数段结论,算得加速度为2222228.94-21.87-16.0810=10=-1.5m /(+1)23s a s n n T --=⨯⨯⨯⨯后前(0.1-s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1.5 m /s 2与运动方向相反.例2.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频率50Hz ,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取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分别标上0、1、2、3、4…,测量得到0与1两点间的距离s 1=30mm ,3与4两点间的距离s 4=48mm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 /s 2.计数点0-1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 /s ,计数点0处的瞬时速度______m /s ,小车在打下点1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 /s 。

专题:纸带问题(带参考答案)

专题:纸带问题(带参考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专题:纸带问题一、利用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1.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点迹稀疏的地方表示速度大。

2.若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断物体做匀速运动,若点与点间距越来越大,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例1 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 .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 .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C .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两点间平均速度txv ∆∆=,这里Δx 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或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Δt 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2. 瞬时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由此点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例:如下图所示AC AC AC B t x v v ==,BDBD BD C t xv v == 三、加速度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在相邻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2aT x =∆ 2、若是不相邻但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则有:2)(aT m n x x m n -=- 3、若是有多段位移,则利用逐差法:2123456)(3-T x x x x x x a )()(++++=专题练习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 长为14.56 cm ,CD 长为11.15 cm ,DE 长为13.73 cm ,则(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3)AB 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2、研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高中物理高三复习纸带问题处理专题

高中物理高三复习纸带问题处理专题

高中物理纸带问题处理专题[基础知识]1 .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学生电源,工作电压为 4~6v 。

振片题海无边,总结是岸振动的频率50Hz 。

2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工作电压 220v 交流电源。

交流电频率为50Hz3.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比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优越处在于: 1) .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 阻力小,更准确 2) .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点迹清晰,成圆点状,更容易辨认。

打点计时器每隔他斗时,打下一个点,因而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 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 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4.纸带上可得出的物理量: (一)可直接得出的物理量:位移和时间间隔 (二)可间接得出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匀变速运动) 现象 原因 调节方法打点不清 1 .振针过高 1.把振针适当调低 晰,不打点 2.电压太低,振幅小 2.调咼电压 3.复写纸用得太久 3.换新的复写纸 打出的是短 1 .振针过低1.把振针适当调高一些 线,不是点 2所加电压太咼,使振幅过大2.适当调低电压打双点 振针松动把振针固定5.非正常实验现象 4. 一般使用毫米刻度 尺测量纸带上两点、 间的距离,所以给 出的单位都是厘米 或毫米,所以有关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 算中必须把间距单 位转换为米。

5.常常采取“每隔4个 点取一个计数点”或 “每5个点取一个计 数点”是相同的时间 间隔,则相邻计数点 的时间间隔为0.1秒。

打下的点。

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

7、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x=aT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8.求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练习仁 如图所示纸带,时间间隔为(L02soA_ BCD _________ E_♦ E O• A七丄♦ 丄■十4L 5.8 •9.6 __ t __A♦d? inmifx ?■ V1 < ■ J则可以得到,V B = _______ tll/sV c = ______ m/s (保留3位小数)练习2某次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 A 、B 、C 、D 、E 、F 等一系列的点,测得距离 AB=11.0mm ,AC=26.5mm ,AD=40.0mm ,AE=48.1mm ,AF=62.5mm.6. 处 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理纸带数据时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 题海无边,总结是岸1.当时间间隔 很短时,可以用 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纸带类实验专题

纸带类实验专题

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实验中还有其他阻力作用
变式5 探究“动能原理”
(2009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 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 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 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 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 (1码)。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 小车、砝码 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 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0.190 0.413 △E3 1.20 1.42
0.400 0.840 1.220 2.420 2.860
0.200 0.420 W3 1.21 1.43
【解析】(1)①由于拉力大小可用拉力传感器直接测出,所以只 需要直接测出小车质量; ②本实验在这个步骤的操作规则是:“先开电源、再放纸带”。 而涉及本实验的则是“打开电源,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 ③减少砝码数目,改变小车质量。 (2)根据题意有: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 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像。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 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解析】 (1)对于这个问题,本实验的操作规则是:先开电源,再放纸带,
△E3=1/2M1(v12-v22)=0.600J W3=F3L=0.610J (3)根据数据记录表,在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如图所示
【点评】将STS应用于本实验是本题非常精彩的一笔。用速度传 感器取代纸带,用拉力传感器直接测出细线的拉力,改革了传统 的测量模式,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是课标精神的重要体现。 由于拉力可以用拉力传感器直接测出,所以不必考虑小车质量与 钩码质量的关系。本实验重点考查了实验原理,同时也考查了实 验步骤、描点画图、实验数据的计算、有效数字的处理和用探究 思维解答问题几方面的能力。

高一物理专题:纸带问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专题:纸带问题(含答案)

专题二 纸带问题一、利用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1.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 ,点迹稀疏的地方表示速度 。

2.若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断物体做匀速运动,若点与点间距越来越大,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例1 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B .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C .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D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两点间平均速度txv ∆∆=,这里Δx 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或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Δt 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2. 瞬时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由此点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例:如下图所示AC AC AC B t x v v ==,BDBD BD C t xv v == 三、加速度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在相邻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2aT x =∆2.若是不相邻但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则有:2)(aT m n x x m n -=-3.若是有多段位移,则利用逐差法:2123456)(3-T x x x x x x a )()(++++=专题练习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 长为14.56 cm ,CD 长为11.15 cm ,DE 长为13.73 cm ,则(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 (3)AB 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2.研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高中物理处理纸带问题专题

高中物理处理纸带问题专题

高中物理处理纸带问题专题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高中物理:处理纸带问题专题在物理实验中,对于处理纸带的问题一向是学生较难弄清的问题之一。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总结,认为只要弄清常用的几个公式的意义及其应用,就可迎刃而解了。

研究纸带需解决的有三个核心问题: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

我们常用“位移差”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即纸带上的任意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是否满足关系式△S=恒量。

设相邻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S1、S2、S3、S4……(1)若△S=S2-S1=S3-S2=S4-S3=……=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S=S2-S1=S3-S2=S4-S3=……≠0,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如何通过纸带确定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时某点的瞬时速度?常用的是“平均速度法”。

求某一计数点(或计时点)的瞬时速度v,一般利用“平衡速度”法。

即:或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时刻的速度的平均值,即:三、如何通过纸带确定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常用的有四种方法:1、粗略计算法:①、△S=aT2②、SM -SN=(M-N)aT22、较为精确计算法:①、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若为偶数段,设为6段,则,,,然后取平均值,即或由直接求得;若为奇数段,则中间段往往不用,如5段,则不用第三段,则,然后取平均值,即;或由直接求得。

这样所给的数据充分得到利用,提高了准确程度。

②、先求出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一般要5点以上),然后作出图象,用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门中学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纸带问题分析(无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门中学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纸带问题分析(无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门中学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纸带问题分析(无答案)一.应用纸带判别物体的运动状况1.点迹密集的中央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点稀疏的中央表示速度大。

2.假定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别物体做匀速运动,假定点与点间距越来越大,那么物体做减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例1 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点迹平均,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B .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减速运动C .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减速运动D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距离相等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1.平均速度:两点间平均速v =Δx Δt,这里Δx 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Δt 为两点间的时间隔数与两点间时间距离的乘积。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由此点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如下图,v B =v AC 或v C =v BD三.匀变速直线运动1.假定X 6-X 5=X 5-X 4=X 4-X 3=X 3-X 2=X 2-X 1,那么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差值为正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差值为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X m-X n =(m-n)at 2;t 为相邻两点的时间距离。

例2.在做〝研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 ,取下一段纸带研讨,如图实-1-11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终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那么 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 1=________ cm ,2计算此纸带的减速度大小a =________ m/s 2;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 3=________ m/s.图实-1-11例3.某先生用打点计时器研讨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失掉一条纸带如图实-1-10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中央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那么1,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小车运动的减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3,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四.课后练习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减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载纸带运动的时间。

高考物理重难点专练—热点07纸带问题

高考物理重难点专练—热点07纸带问题

高考物理重难点专练热点07 纸带问题【热点解读】1.常规计时仪器的测量方法计时仪器 测量方法秒表秒表的读数方法:测量值(t )=短针读数(t 1)+长针读数(t 2),无估读打点计时器(1)t =nT (n 表示打点的时间间隔的个数,T 表示打点周期); (2)打点频率(周期)与所接交流电的频率(周期)相同2.两个关键点(1)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

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

要注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取点方法是一样的。

(2)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均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3.纸带的三大应用 (1)判断物体运动性质①若Δx =0,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Δx 不为零且为定值,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求解瞬时速度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如图所示,求打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只需在这一点的前后各取相同时间间隔T 的两段位移n x 和1n x +,则打n 点时的速度12n n n x x v T++=。

(3)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图所示 因为 41123x x a T -=,52223x x a T -=,63323x x a T-= 所以1234561232()()39a a a x x x x x x a T ++++-++=【处理技巧】:①如纸带只有时间相等的2段或3段用212x x a T -=或3122x x a T-=,即2()m nx x a m n T -=- ②如纸带有时间相等的4段或5段,把较密的一段舍去,选取连续4段,用34122()()4x x x x a T+-+=来进行处理。

③如纸带有时间相等的6段及其以上,把较密的舍去,选取连续6段,用4561232()()9x x x x x x a T ++-++=来进行处理。

高中物理纸带类问题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纸带类问题经典例题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精度较高而构造又比较简单的计时仪器,它能测量微小时间的间隔,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纸带记录式的计时仪器,下面结合例题来学习一下打点计时器的有关问题.一、考查实验的基础知识例1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解析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正确选项为ABD.二、考查实验的数据处理能力例2某次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B、C、D、E、F等一系列的点,测得距离AB=11.0mm,AC=26.5mm,AD=40.0mm,AE=48.1mm,AF=62.5mm.通过计算说明在打A、F点的时间间隔内,纸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则求出速度;如果不是,则求平均速度.(已知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点v因为不知道O、D间有多少个点,也就不知道OD段的时间间隔,所以无法算出OD段的平均速度.例4用50Hz交流电接在电火花计时器上,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某一清晰的点算起,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分别标为0、1、2、3…,量得0与1间的距离为x1=30mm,2与3间的距离为x2=48mm,则小车在0与1间的平均速度为v1=___________m/s,2与3之间的平均速度为v2=__________m/s。

解析交流电的周期为T=0.02s,所以Δt1=Δt2=5T=0.1s,v1=11tx∆=1.003.0m/s =0.3m/s;v2=22tx∆=1.0048.0m/s=0.48m/s.三、考查实验故障的应变能力例5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如果发现纸带上打出的点不清晰,那么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采取措施? 解析点迹不清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复写纸使用过久,可调整复写纸位置,或更换复写纸;(2)电源电压过低,导致打点太轻,可适当提高电源电压;(3)振针位置偏高,同样会导致打点太轻,可适当调低振针.四、考查实验的知识迁移能力例6如图2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9个点,人向右走的过程中,相邻两照片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可判断出人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后来人向左走的过程中,相邻两照片间的距离相等,可知人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但方向和加速时的速度方向相反,在图像中该是一正一出二.时间间隔给出形式的变化 例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个点,打出的纸带如图3,选出A 、B 、C 、D 、E 共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以A 点为起点量出的到各点的位移已标在图上。

专题:纸带问题(带参考答案 )

专题:纸带问题(带参考答案    )

专题:纸带问题一、利用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1.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点迹稀疏的地方表示速度大。

2.若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断物体做匀速运动,若点与点间距越来越大,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例1 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C.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两点间平均速度,这里Δ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或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Δ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2. 瞬时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由此点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例:如下图所示,三、加速度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在相邻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2、若是不相邻但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则有:3、若是有多段位移,则利用逐差法:专题练习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 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3)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2、研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m/s2,打P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m/s。

高中物理微专题一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处理纸带问题练习含解析第一册

高中物理微专题一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处理纸带问题练习含解析第一册

微专题一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处理纸带问题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逐差法计算加速度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步骤.A.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绕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槽码.把纸带穿过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B.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C.把小车停在靠近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D.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1)合理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电火花计时器使用频率f=50 Hz的交流电.在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得到的纸带上,舍去前面较为密集的点,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为x1=7。

05 cm、x2=7。

68 cm、x3=8。

33 cm、x4=8。

95 cm、x5=9.61 cm、x6=10.26 cm,如图所示.(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

(3)打下A点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左端与小车相连),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

1 s。

(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B点瞬时速度v B=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纸带问题处理题型荟萃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纸带问题处理题型荟萃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纸带问题处理题型荟萃题型特色该题型考查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依照纸带运算物体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考查实验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点回来(1)依照纸带运算加速度a.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单位时刻T 内的位移构成公差为At 2的等差数列. ①若所给纸带为偶数段,即N=2n 段,则22210s a n T-=⨯后前-s (s 的单位是cm).如图所示.②若所给纸带为奇数段,即N=2n+1段,则2210(+1)s a n n T-=⨯后前-s 图为N=7段的情形,应该强调的是,其中计数点3和4之间的一段空着。

(2)依照纸带运算速度v 的三种途径:①中间某点的速度用平均速度运算,具体方法确实是,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时刻中点的瞬时速度,例如在上图中运算2063106s v T-→=⨯.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查找跨度最大的对称点,这确实是不用2-→4、1→5运算的缘故, ②边缘某点的速度借助中间某一点的速度运算.运算纸带边缘某一点的速度,先要运算出中间某点的速度 然后依照速度公式o v v at =+运算.比如运算计数点0处的速度,用303v v a T =+.然而这种方法,还需要明白物体的加速度a,显得专门苦恼另一种方法确实是③所述的方法. ③运算第三个点的速度,用等差中项运算简便.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形成个等差数列、公差为aT 那么等差中项也确实是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了,如1532v v v +=。

借助这种方法能够运算边缘点0处的速度,如0422v v v +=,然而要提早运算出计数点2和4的速度. 典例精讲例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刻,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图示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两个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刻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cm )8.78、16.08、21.87、26.16、28.94.由此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 /s 2,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详解示范】已知N=5段,可套用奇数段结论,算得加速度为2222228.94-21.87-16.0810=10=-1.5m /(+1)23s a s n n T --=⨯⨯⨯⨯后前(0.1-s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1.5 m /s 2与运动方向相反.例2.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频率50Hz ,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取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分别标上0、1、2、3、4…,测量得到0与1两点间的距离s 1=30mm ,3与4两点间的距离s 4=48mm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 /s 2.计数点0-1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 /s ,计数点0处的瞬时速度______m /s ,小车在打下点1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 /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带问题处理
题型特色
该题型考查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根据纸带计算物体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考查实验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点回归
(1)根据纸带计算加速度a.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单位时间T内的位移构成公差为At2的等差数列.
①若所给纸带为偶数段,即N=2n段,则 (s的单位是cm).如图所示.
②若所给纸带为奇数段,即N=2n+1段,则图为N=7段的情形,应该强调的是,其中计数点3和4之间的一段空着。

(2)根据纸带计算速度v的三种途径:①中间某点的速度用平均速度计算,具体方法就是,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例如在上图中计算.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寻找跨度最大的对称点,这就是不用2-→4、1→5计算的原因,
②边缘某点的速度借助中间某一点的速度计算.
计算纸带边缘某一点的速度,先要计算出中间某点的速度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比如计算计数点0处的速度,用.但是这种方法,还需要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显得很麻烦另一种办法就是③所述的方法.
③计算第三个点的速度,用等差中项计算简便.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形成个等差数列、公差为aT那么等差中项也就是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了,如。

借助这种方法可以计算边缘点0处的速度,如,但是要提前计算出计数点2和4的速度. 典例精讲
例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图示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两个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cm)8.78、16.08、21.87、26.16、28.94.由此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
【详解示范】已知N=5段,可套用奇数段结论,算得加速度为
2222228.94-21.87-16.0810=10=-1.5m /(+1)23s a s n n T --=⨯⨯⨯⨯后前(0.1-s )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1.5 m /s 2 与运动方向相反.
例2.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频率50Hz ,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取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分别标上0、1、2、3、4…,测量得到0与1两点间的距离s 1=30mm ,3与4两点间的距离s 4=48mm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 /s 2
.计数点0-1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 /s ,计数点0处的瞬时速度______m /s ,小车在打下点1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 /s 。

【详解示范】根据数列通项公式,得,T=0.1S ,则小车的加速度为a=0.6 m /s 2.
(2)由于T=0.1 s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3)由于,根据速度公式,得.
(4) 是和的等差中项,即,则.
根据纸带计算一般运动在某点的速度的方法是,让时间无限趋近于零,计算包含该点在内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按照“考点回归”总结的三种方法计算,计算加速度时要首先弄清纸带属于偶数段还是奇数段,切忌在细节上出错, 习题连接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的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2)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
(3)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

【详解示范】(1)先连接实验器材,后穿纸带,再连接小车,最后打点并选择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故为DCBA;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3)根据公式,有:;
解得:;
【答案】DCB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