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期刊评价体系
中 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
![中 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3fda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b.png)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以及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学术期刊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不仅有助于了解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和水平,也能够为期刊的管理、编辑出版以及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不断繁荣,学术期刊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学术期刊评价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对于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和编辑部门来说,评价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期刊在同类期刊中的地位和优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办刊质量,优化选题策划,提高编辑水平,增强期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次,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评价结果可以为他们选择投稿期刊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论文的发表效率和学术影响力。
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更快捷地获取高质量的学术信息。
再者,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评价能够为制定相关政策、合理配置学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工作的核心。
目前,常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质量指标论文的学术水平:通过对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学术价值等方面的评估来衡量。
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如作者的职称、学历、学术声誉等。
审稿制度的严谨性:包括审稿流程的规范程度、审稿专家的专业水平和权威性。
2、编辑出版质量指标期刊的编校质量: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语法错误等方面的情况。
出版周期的稳定性:能否按时出版,出版周期是否符合学术交流的需求。
版式设计的合理性:排版是否清晰美观,便于阅读。
3、影响力指标被引频次:期刊论文被其他学术文献引用的次数,反映了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下载量:读者对期刊内容的关注度和需求程度。
基金论文比:获得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论文所占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研究价值。
4、国际化指标国际稿源比例:来自国外作者的投稿数量和比例。
四大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四大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eed487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a.png)
四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资料简介对中国内地出版旳期刊中核心期刊旳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旳有如下几种版本:第一种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旳《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限理工科期刊,如下简称《引证报告》)。
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旳科研论文排名。
排名涉及SCI、Ei、ISTP 分别收录旳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刊登论文量等项指标。
《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记录源,报告旳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旳记录与分析,其中最重要旳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第二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如下简称《要目总览》)。
《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一版,出了第二版。
《要目总览》收编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类别旳中文期刊。
其中对核心期刊旳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记录源期刊旳选用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旳认定各根据了不同旳措施体系,因此两者界定旳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在《引证报告》和《要目总览》中每次都被评为核心期刊旳期刊在其刊名前面加注了“#”,共597种。
被《要目总览》1996年版,都定为核心期刊旳社科类期刊,加注“=”,共434种。
此外,被1999年EI和SCI收录旳期刊,分别注以“+”(71种)或“ &”(28种)。
第三种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限于理工科期刊)。
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旳, 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
核心库旳来源期刊通过严格旳评比,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旳核心期刊。
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旳刊物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第四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旳核心期刊库,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我院以最新版(目前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基本,在此基本上将核心期刊分为A、B、C、D四类。
中科院期刊分区
![中科院期刊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8e0d5f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b.png)
中科院期刊分区中科院期刊分区是指中国科学院对国内外学术期刊进行分类的一种评价体系,旨在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为学术界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该评价体系分为四个等级,即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其中一区为最高等级,四区为最低等级。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等级的特点和评价标准。
一区期刊是中科院期刊分区中最高等级的期刊,通常是一些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期刊。
这些期刊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区期刊在发表论文方面通常要求高质量和创新性,能够吸引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成果。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发表在一区期刊上的论文可以增加自身的学术声誉和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二区期刊是中科院期刊分区中的第二等级,通常是一些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较高影响力的期刊。
这些期刊在相关学科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并能够吸引一些优质的研究成果。
二区期刊对发表论文的要求相对较高,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较高的要求,能够为学术界和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学术交流平台。
三区期刊是中科院期刊分区中的第三等级,通常是一些学术水平适中、影响力一般的期刊。
这些期刊虽然在学术界的地位相对较低,但也能够发表一些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区期刊对发表论文的要求相对较为宽松,既能容纳一些较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也能吸引一些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
四区期刊是中科院期刊分区中的最低等级,通常是一些学术水平较低、影响力有限的期刊。
这些期刊在学术界的地位相对较低,发表在该类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往往受到较少关注。
四区期刊对于发表论文的要求相对较低,往往能发表一些相对基础或较为局限的研究成果。
中科院期刊分区评价体系的引入,对于规范和提高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它为学术界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评价指标,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加明确地选择投稿的期刊。
同时,中科院期刊分区评价体系也对期刊编辑和出版社起到了激励作用,鼓励他们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873db7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5.png)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年报》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年报》评价指标体系1.期刊影响⼒综合评价指标——期刊影响⼒指数(CI )统计某个年度内出版的某些源⽂献引证期刊的次数,可以在统计学意义上反映期刊在该统计年度产⽣的影响⼒。
简单⽽常⽤的计量指标有期刊的总被引频次(TC ,⼴延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已发表的所有⽂献)、影响因⼦(IF ,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之前两年发表的⽂献)、即年指标(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献)等。
显然,上述指标的评价对象是期刊在不同时期发表的⽂献,且评价⾓度、计量⽅法各不相同,任⼀指标都不能全⾯反映期刊的影响⼒。
期刊评价中⽚⾯强调其中某个指标,都会导致期刊出现⽚⾯发展倾向,甚⾄引发期刊的学术不端⾏为,⼲扰期刊正常发展。
因此,⼈们⼀直在希望找到⼀个综合反映期刊影响⼒的计量指标。
然⽽,过去这⽅⾯的⼯作总是试图将TC 、IF 等指标先验地假设为同⼀线性空间的可加标量,按⼀组⼈为设定的权重参数拟合为⼀个“综合指标”,⽽未注意区分这些指标的内禀属性,得到的期刊排序结果也难以给予合理的解释。
我们在2013年⾸次提出了⼀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影响⼒的⽅法,连续三年应⽤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学术期刊”的遴选,基本原理、计算⽅法和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基本认可。
1.1期刊影响⼒指数(CI )的基本定义定义1:期刊影响⼒排序空间在某种可⽐较⼤⼩的期刊范围内(同⼀学科内)将TC 、IF 分别归⼀化处理为tc 、if ,并按其⼤⼩进⾏期刊排序,即可在排序意义上将TC 、IF 映射到⼀个2维空间,称为“期刊影响⼒排序空间”。
定义2:期刊影响⼒等位线在“期刊影响⼒排序空间”内,定义影响⼒最⼤的期刊为(1,1),各刊与之的距离为22B -1)A 1(R )(+-=,期刊影响⼒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即为期刊影响⼒等位线。
显然,等位线就是以(1,1)为圆⼼的圆弧,见图1。
定义3:期刊影响⼒指数(CI )学术期刊影响⼒指数(Academic Journal Clout Index ,简称CI ),是反映⼀组期刊中各刊影响⼒⼤⼩的综合指标,它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总被引频次(TC )和影响因⼦(IF )双指标进⾏组内线性归⼀后向量平权计算所得的数值,⽤于对组内期刊排序。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bf913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f.png)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价方法本刊编辑部【期刊名称】《华南国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2【摘要】“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是继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后国内推出的又一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此次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主要根据各学术期刊的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专家定性评价6个指标值进行遴选,按矩阵计算各刊指标隶属度计分,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
【总页数】1页(P105-105)【关键词】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评价体系;技术信息;北京大学【作者】本刊编辑部【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相关文献】1.《高教发展与评估》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J], 平古2.《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再次荣获“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再次荣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J],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再次荣获“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再次荣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J],4.2015年第四届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工作正式启动——关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5~2016版)项目正式启动和征集学术期刊信息及部分评价数据的通知 [J], 无5.《高教发展与评估》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J], 平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ci、ei、ssci、ahci、im、ai 介绍
![sci、ei、ssci、ahci、im、ai 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14df16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6.png)
sci、ei、ssci、ahci、im、ai 介绍一、SCI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所创建的,它收录了全球多种重要的期刊和科学文献,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领域。
SCI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广泛使用的学术评价体系之一。
SCI期刊的发表要求较高,需要作者提交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程序,才能被收录并发表。
SCI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较大,能够为作者带来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认可度。
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SCI作为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EIEI,即工程索引,是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检索工具。
与SCI相比,EI的收录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方向。
EI的发表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对于工程科技人员来说,将论文发表在EI期刊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SSCI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SCI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延伸。
它主要收录了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和文献,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方向。
与SCI一样,SSCI的发表要求较高,需要提交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程序,才能被收录并发表。
在社会科学领域,SSCI的影响力较大,能够为作者带来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认可度。
四、AHCIAHCI,即医学图书馆索引(Association of HealtLibrary Indexes),它是由美国图书馆协会建立的医学文献检索工具。
AHCI主要收录了医学领域的期刊和文献,包括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卫生保健等多个学科方向。
与SCI、SSCI相比,AHCI的学术影响力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医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来说,将论文发表在AHCI期刊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IM(国际核心期刊)IM是国际核心期刊的简称。
国际核心期刊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学术期刊,通常要求作者提交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程序,才能被收录并发表。
如何区分SCI、EI、以及国内核心期刊
![如何区分SCI、EI、以及国内核心期刊](https://img.taocdn.com/s3/m/08a6729aeefdc8d377ee3237.png)
如何区分SCI、EI、以及国内核心期刊一、什么样的期刊才是核心期刊所谓核心期刊其实就是由一定的遴选体系筛选而产生的期刊,目前,在国内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
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
目前已积累从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714291 条,引文记录38942322条。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
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2007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美国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合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ISI Web of Knowledge为平台,实现与Web of Science 的跨库检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的三大评价体系.
![中国学术期刊的三大评价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d4133edf90f76c661371ab7.png)
中国学术期刊的三大评价体系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部分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和实力的权威机构先后创建了一些学术期刊的检索和评价体系。
就评价功能而言,其中较为权威、较为成熟和规范的主要有“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三种。
这三种体系自创建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学界有较强的影响力,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其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普遍认为其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为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评估和选购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促进了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的提高。
以下就作一具体介绍。
一、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在目前的几个评价体系中是创立最早也是最为权威的。
“中文核心期刊”的研究和评选始于1992年,每4年进行1次,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2001年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成员馆、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农业科学院文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开展这项工作,其成果形式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自1992年问世以来,作为研究和评选工作的成果,已出版了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和2004年版2008年版共5版,同样是每4年出1版。
“中文核心期刊”的评选,是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作出的。
以2004年第4版为例,其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7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有51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9435301篇次,涉及期刊39893种次。
这项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研活动。
2.1.8 相关期刊评价体系和指标
![2.1.8 相关期刊评价体系和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3017229915f804d2b16c1c1.png)
国内外主要期刊评价体系、收录指标1国内外主要期刊评价体系概述 (3)1.1 国外主要期刊评价体系 (3)1.2 国内主要期刊评价体系 (3)1.3 国内外主要期刊评价指标概述 (4)1.3.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4)1.3.2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d) (4)1.3.3他引总引比(他引率) (5)1.3.4即年指标(Immediacy index) (5)1.3.5引用半衰期(Citing half-life) (5)1.3.6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 (5)2 国外主要评价体系 (6)2.1期刊引证报告(JCR) (6)2.1.1评价体系名称 (6)2.1.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6)2.1.3收录指标 (6)2.1.4数据库涵盖学科 (6)2.1.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6)2.2科学引文索引(SCI) (6)2.2.1评价体系名称 (6)2.2.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6)2.2.3收录指标 (7)2.2.4数据库涵盖学科 (7)2.2.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7)2.3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8)2.3.1评价体系名称 (8)2.3.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8)2.2.3收录指标 (8)2.3.4数据库涵盖学科 (8)2.3.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8)2.4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 (8)2.4.1评价体系名称 (8)2.4.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9)2.4.3收录指标 (9)2.4.4数据库涵盖学科 (9)2.4.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9)2.5 工程索引(EI) (9)2.5.1评价体系名称 (9)2.5.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9)2.5.3收录指标 (10)2.5.4数据库涵盖学科 (10)2.5.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10)3 国内主要评价体系 (11)3.1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GCJC) (11)3.1.1评价体系名称 (11)3.1.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11)3.1.3收录指标 (11)3.1.4数据库涵盖学科 (11)3.1.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11)3.2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 (11)3.2.1评价体系名称 (11)3.2.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12)3.2.3收录指标 (12)3.2.4数据库涵盖学科 (13)3.2.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13)3.3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 (13)3.3.1评价体系名称 (13)3.3.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13)3.3.3收录指标 (13)3.3.4数据库涵盖学科 (14)3.3.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14)3.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14)3.4.1评价体系名称 (14)3.4.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14)3.4.3收录指标 (14)3.4.4数据库涵盖学科 (14)3.4.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15)3.5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 (15)3.5.1评价体系名称 (15)3.5.2数据库/指标制作机构 (15)3.5.3收录指标 (15)3.5.4数据库涵盖学科 (16)3.5.5权威性/普及性评价 (16)1国内外主要期刊评价体系概述1.1 1.2 国外主要期刊评价体系就目前来看,国外权威的期刊评价体系主要有下列几种:z 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on the Web(期刊引证报告)z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z S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z A&HCI,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z EI,The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1) SCI 、SSCI、A&HCI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所创建的主要用于对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以及艺术与人文学科领域的期刊论文作引文检索的相关数据库。
SCISSCICSSCI(南核)CSCD中文期刊(北核)的区别
![SCISSCICSSCI(南核)CSCD中文期刊(北核)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7f9bf79f7ec4afe04a1df77.png)
、CSCD1、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
2、CSSCI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其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 (1998—2009年)12年度数据,来源文献近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
目前南大核心来源期刊,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CSSCI期刊目录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学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都以此作为研究成果评价标准。
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高校职称评选、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硕博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甚至是主要标准。
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核心期刊简述—SCI、SSCI、CSSCI、CSCD、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分别是什么
![核心期刊简述—SCI、SSCI、CSSCI、CSCD、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分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4a0255bba1aa8114431d9c9.png)
核心期刊简述SCI、SSCI、CSSC、CSCD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分别是什么?一、SCI、SSCI 是什么?SCI是科学检索,理工科一般看重这个,SSCI是经济等社会科学。
前面两个被看做是国际最顶级的检索数据库,全文一般是用英文书写。
目前,一个国家的科技论文被SCI、SSCI收录的多寡已被看作衡量该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也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二、核心期刊是什么?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效期三年。
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的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三、CSSCI CSC刖北大核心期刊分别是什么?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来源期刊”;(3)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每年都会更新,入选期刊每3年重新评审一次;(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四大国际期刊在国内的评价体系
![四大国际期刊在国内的评价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9b2696e48d7c1c708a145da.png)
四大国际期刊在国内的评价体系一、《科学引文索引》(SCI)由美国费城的科学情报报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编辑出版,创刊于1961。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来看可分为SCI和SCI-E。
SCI是指来源期刊为3 500种左右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视为核心期刊。
SCI-E的全称是SCI-Expanded,又称SCI Search,是SCI的扩展库,有来源期刊5 300种,可通过国际联机和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
SCI不仅是一种大型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是引文分析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SCI2004年共用中国期刊94(其中港台18)种,其中28种进入核心库。
我的另一篇文章,我国高校对期刊定级的现状有相关说明。
二、《工程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简称Ei),在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创办,是一个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被称做国际6大著名检索系统。
①扩充期刊,约2 800种。
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One)。
在Ei的扩充版中,1999年收录我国期刊156种;②选做期刊,约1 600种;其论文只选择收录,作为Ei Compendex。
③核心期刊,约有1 000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收录。
主要收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包括生物工程、管理工程、医学设备、化学工程和环境科学等,不收录数理化、生物学、医药、农林等学术理论论文。
2003年收录中国期刊183种。
三、《医学索引》(Index Medicos/MEDLINE)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编辑出版,宗旨是搜集覆盖全世界多种语言的医学刊物,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齿科学、兽医学、卫生保健、营养卫生、职业卫生、卫生管理等。
国内三大常见核心期刊体系简介
![国内三大常见核心期刊体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dabe5dfc1c708a1284a44d0.png)
国内三大常见核心期刊体系简介——CSSCI、CSCD与中文核心期刊目前学术期刊的种类和数量众多,要使自己的论文被更多的人看到并产生影响,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是很重要的,现在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也要看其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3)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内众多高校(如: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宁波大学、三峡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也对学术期刊进行了遴选评级,普遍分为SCI或SSCI收录论文、EI等收录论文、CSCD或CSSCI、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等数目不同的多个等级,并以此作为评价学术论文水平的主要依据。
下面就国内最常见也是最权威的三个核心期刊体系作简单介绍(SCI和EI的相关介绍可参见本网站其他介绍)。
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该项目研发于1997年,1998年首版,CSSCI已发布2012年-2013年期刊目录。
该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Ei、SCI、ISTP、ISR检索分别指什么
![Ei、SCI、ISTP、ISR检索分别指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0574029aaea998fcc220e93.png)
Ei、SCI、ISTP、ISR检索分别指什么?一、《科学引文索引》(SCI)由美国费城的科学情报报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编辑出版,创刊于1961。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来看可分为SCI和SCI-E。
SCI是指来源期刊为3 500种左右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视为核心期刊。
SCI-E的全称是SCI-Expanded,又称SCI Search,是SCI的扩展库,有来源期刊5 300种,可通过国际联机和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
SCI不仅是一种大型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是引文分析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SCI2004年共用中国期刊94(其中港台18)种,其中28种进入核心库。
我的另一篇文章,我国高校对期刊定级的现状有相关说明。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
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
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
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
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SCI来源期刊的两个档次n SCI。
是SCI的核心库,产品代码K(内圈);n SCI-Expanded (简称SCI-E), 又称SCI-Rearch。
是SCI 的扩展库, 产品代码D(外圈)。
内圈与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
其区别在于:影响因子、地区因素、学科平衡等。
2、SCI产品的6种版本① SCI Print 印刷版。
1961年创刊至今。
双月刊。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https://img.taocdn.com/s3/m/293a8c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8.png)
(2)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学科选择标准 • 本次学术期刊的学科划分采用了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学科分
类与代码》(GB/T 13745-92)(以下简称《国标》)中的58个一 级学科作为学术期刊学科分类的依据,同时,考虑到期刊的特殊 性,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以下3个综合类目: • 医学综合:涉及医药科学两个以上(含两个)学科的期刊入此类; • 社会科学综合: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以上(含两个)学 科的期刊入此类; • 自然科学综合:涉及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 术科学领域两个以上(含两个)学科,同时又不属于以上两大门 类的期刊入此类。
(7)学科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
➢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有一整 套客观评价体系和指标。专家评审是在已经由系统 程序筛选出来的期刊基础上,提取排在该学科前列 25%的期刊数量按学科门类由业内专家进行人工审 查和论证。
➢ 专家评审的目的是甄别系统排序的合理性、或减少 因某些特殊因素没有被纳入评价指标而遗漏优秀期 刊的可能性。
1.3 评价的可行性
(3)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05AZX004) 研究成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上学术信息分布与变 化规律研究”
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
➢ 2.1 学术期刊评价实施过程 ➢ 2.2 评价结果的确定 ➢ 2.3 评价结果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 ➢ 2.4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排行榜 ➢ 2.5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分析
1.2 评价的意义
(1)完善及丰富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目前,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期刊要览》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 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评价对象仅限于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对综 合性学术期刊的评价只有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 目总览》。 (2)建立中国的科教评价体系
什么是Ei、SCI、ISTP、ISR检索
![什么是Ei、SCI、ISTP、ISR检索](https://img.taocdn.com/s3/m/39ec8bd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6.png)
什么是Ei、SCI、ISTP、ISR检索什么是Ei、SCI、ISTP、ISR检索国际联机和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
SCI不仅是一种大型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是引文分析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SCI2004年共用中国期刊94(其中港台18)种,其中28种进入核心库。
我的另一篇文章,我国高校对期刊定级的现状有相关说明。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
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
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
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
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SCI来源期刊的两个档次n SCI。
是SCI的核心库,产品代码K(内圈);n SCI-Expanded (简称SCI-E), 又称SCI-Rearch。
是SCI的扩展库, 产品代码D(外圈)。
内圈与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
其区别在于:影响因子、地区因素、学科平衡等。
2、SCI产品的6种版本①SCI Print 印刷版。
1961年创刊至今。
双月刊。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②SCI-CDE 光盘版。
季度更新。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③SCI-CDE with Abstracts,带有摘要的光盘版。
逐月更新。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④Magnetic Tape 磁带数据库。
每周更新。
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⑤SCI Search Online 联机数据库。
每周更新。
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https://img.taocdn.com/s3/m/f48c4fd2b14e852458fb5761.png)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际三大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期刊分类介绍1 、什么是核心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
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
《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 版,2004年版。
2008年版暂未出版。
《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
中 国人文社 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
![中 国人文社 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340e4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1.png)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学术研究、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现状和质量,一份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报告显得尤为重要。
一、评价背景随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期刊数量不断增加,种类日益丰富。
然而,期刊质量参差不齐,给学者和读者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如“以刊评文”“关系稿”等,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期刊质量、促进学术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评价目的本次评价的目的在于:一是为学术研究人员提供权威的期刊参考,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发表平台,提高研究成果的传播效果;二是为期刊编辑和出版单位提供改进的方向和依据,促进期刊的质量提升;三是为学术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三、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我们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指标体系。
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质量论文的学术水平:通过对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判断论文的学术价值。
作者的学术影响力:考察作者的学术背景、研究成果和学术声誉等,以反映期刊吸引高质量作者的能力。
2、编辑质量审稿流程的规范性:审查期刊是否有严格的审稿制度和流程,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规范性。
编校质量:包括文字表达的准确性、标点符号的使用、图表的规范等方面,以保证期刊的出版质量。
3、影响力被引频次:衡量期刊论文被其他研究人员引用的频率,反映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下载量:体现期刊在网络平台上的受关注程度。
4、国际化程度国际论文比例:考察期刊发表国际作者论文的情况,反映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参与度。
国际合作项目:了解期刊是否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以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活跃程度。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思考——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价指标的改进建议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思考——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价指标的改进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a4820f5941ea76e58fa04bb.png)
( 一) 按学科分类评选 ,但不采用学科指标
在 网络时代 ,中文 核心 期刊评 价应 重新确 认综 合性 学
子, 分 子 中不包 括被评 价 期刊刊 载 的其 他相 关专 业论 文的
数 据 ,而分 母却 使用 的是被 评价 期刊刊 载 的全部 论文数 。 这 些指 标使 行业 性综合 学术 期刊 处于 极为不 利 的地 位 。如
映行 业性 综合 学术期 刊学 术水 平和综 合影 响力 ,对 于综 合 这 种统 计方法 对于 行业 性综合 学术 期刊 有 失公平 。
性学 术期 刊有 失公平 【 l 。 ] 。本 文指 出 2 0 1 1 年版 《 总 览 》中
继续以 《 学报 》为例 ,《 学报 》刊登 的 T E类 文章 平均 存在 的一 些缺 陷 ,提 出改进评 价指 标 的两 点建 议 ,旨在 为 为总刊 文量 的 6 5 %左右 ,所 以,绝对评 价指 标 的数值 就 因 下一 版 《 总 览 》评价 指标 体系 的设置 提供 一点参 考 ,使 核 统 计学 科范 围 的限制 比实 际数值缩 水 了约 3 5 %, 而相 对指 心期 刊定 量评 价结果 更加 公正 合理 。
中图分类号:G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1 2 一 O 1 1 6 一 O 2
自首版 《 中文 核心 期刊 要 目总览 》 ( 以下简 称 《 总览 》 ) 其栏 目设 置需 要覆盖 学校 的主 要学科 , 所 以, 除 了刊登“ 石 问世 以来 , 每新 发布 一版都 会在 学术 界和 期刊 界掀起 一 阵 油 、天然 气工 业 ( T E)类” 文章 以外 ,还 刊登 学校 其他 主 波澜, 核心 期刊 排行榜 就像 魔法 棒一 样 引导着作 者 的投稿 要 学科 的文章 。 方 向, 左 右着 期刊 的来 稿数 量和质 量 , 关 系着 期刊 的发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期刊评价体系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始于1992年,是国内最早的核心期刊评价工具,也是国内最权威的核心期刊工具,运用
相当广泛。
该评价体系每4年评1次,有效期4年,并出版目录。
最近1版为2004年出版,共评选出1 798种核心期刊。
基本上包含量所有学科的期刊,分属7大编75个学科类目。
但是非中文期刊不被考虑收录。
其中也包括了一些非学术期刊,如文学作品类。
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入选的期刊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评选。
科技期刊较“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比例大,例如生物医学类期刊前者2004年选取了499种,后者仅选取222种。
该机构每年评1次,评上的期刊称号有效期为2年。
这是统计源期刊最权威的说法,并具有核心期刊的意义,在国内的运用相当广泛。
能够搜索到出版的目录,但目录出版很不及时。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始于1999年,至今出版核心期刊目录2次,最近1次是2004年,评选期刊736种。
和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一样每4年评选1次,有效期4年。
主要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大类的期刊,在国内社会科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运用。
也是核心期刊较权威的说法,但不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权威。
有出版的目录。
四、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也被误译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 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评价的期刊学科范围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相似,并有较高的重复率。
每年评选1次,有效期未公布。
具有核心期刊的意义,是目前国内正在产生影响力的统计源期刊说法,但远不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影响广泛。
有出版的目录。
2004年调整后CSSCI来源期刊为461种,海外出版的期刊为17种,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社科总论、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涵盖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
环境,管理科学。
核心库669种期刊,扩展库378种期刊。
CSCD从1996年开始出版,每年出版光盘1套。
但是运用不多,也难见其出版的目录。
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这种核心期刊说法目前缺乏公认性,国内运用较少,评选周期和有效期不祥,也难见其出核心期刊的目录。
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不是期刊性质的标准,而往往作为科研部门评价期刊性质的参考工具。
其原因与评价体系过多,评价结果悬殊,各有自己的权威性和运用程度,谁更科学合理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
当前各高校科研处运用最多的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其次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未进入这3个目录的或者不予报销发表费用,或者评职称不予承认。
又如四川省卫生厅将职称论文分为[8]A类期刊和B类期刊两种,其中A类期刊是指“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其余未被收录的正规期刊一律归为B 类期刊,并要求评高职要求至少有1篇论文在A类期刊发表。
总体上说,国内目前给予核心期刊的认同要比统计源期刊高。
故科研处可将两者分别予以对待。
例如某单位对论文评分标准规定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一篇算5分,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一篇算3分。
但是,一般的,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得期刊往往是进入了多个核心活统计源目录的,例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基本上都进入了以上期刊评价体系。
而且各个版本的核心期刊存在重复情况,如“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为期刊评价参考标准,基本上就包括了主要的高质量期刊。
个别期刊未进入主流期刊评价目录的,实已无多少核心期刊的意义。
科研处在具体处理时,可以就此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