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治体会
急性闭合性肠系膜损伤20例诊治体会
膜 损伤患者 2 O例 , 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1 . 1 一般资料
系膜可确诊 。本组 1 6例术前行 腹部强化 C T检查 , 其 中 5例造 平均 3 8 . 6岁 。损伤原 因 : 交通事故伤 9例 , 坠落伤 4例 , 挤压伤 影剂血管 外溢 而确诊 。④选择性肠 系膜血管造影发现造影 剂溢 3例 , 踢打伤 2例 , 刀刺伤 2例。损伤部位 : 小肠 系膜 损伤 1 7例 , 人腹腔或沿系膜蔓 延。本组 2例行 此检查 而确诊 。笔 者体 会 ,
有系膜血肿及 浸润并伴有肠壁增厚者 预示该系膜血管损 伤需要 手术治疗 。如腹部强化 C T出现造影剂 外溢至肠 系膜为 系膜 血
管损伤的直接 征象 … , 需立 即手术探查。
单纯肠 系膜损伤 临床少 见 , 容 易发生 误漏诊 。作 者通过 对
本组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 , 原因如下 : ①单纯性肠 系膜损 伤早期 症状体征轻微 不典 型 , 后期 因肠管缺 血坏死 出现腹膜 刺激征 甚
2 0 %; 中度撕 裂 伤 l 2例 , 表现 为肠 管局 部 缺血 ; 轻 度撕 裂 伤 1 例, 表现为系膜挫伤和较小的系膜 血肿。受伤 至手术时 间 : 伤后 2 4 h内手术 l 2例 , 2 4~ 4 8 1 - / 手术 6例 , 4 8 h以上手术 2例 。合 并肝被膜下 血肿 6例 , 脾被膜 下血肿 4例 , 腹膜 后血肿 4例 , 腰 椎 骨折 6例 , 骨盆骨折 4例 , 四肢骨折 8例 , 肾挫伤 4例 , 颅脑损 伤合并 C u s h i n g 溃疡 1 例 。主要 临床 表现 : 腹痛 , 频繁性 呕吐 , 进 行性腹胀 , 渐进性肌卫征 , 甚至 出现失血性休克 。腹腔 穿刺抽 出 不凝 固性液体 7例 。腹部 B超显示腹腔积液 、 肠管扩张 、 肠腔 内 积液 1 O例。x线检查显示肠 淤胀 、 肠梗 阻 5例 。腹部 C T检查 显示腹 腔内积液、 肠系膜脂肪内渗出和肠 系膜血肿 1 O例 。选择 性肠 系膜 血管造影 显示造影剂溢入腹腔 2例。 1 . 2 诊 断 情况 本组 术 前诊 断 8例 , 术 中确 诊 1 0例 , 漏诊 2 例 。1例患者因腹部挤压伤 3 h入 院 , 腹 腔穿刺抽 出淡红色 不凝 液体 而行 剖腹探 查 , 术 中发 现小肠 系膜中部有 一新 鲜不 规则破
腹闭合伤致肠系膜损伤29例诊治体会
性损伤的病人 , 在排除肝脾损伤 出血的情况下, 应严密、 仔细观察病情 , 对有手术指征者及 时探查处理 , 避免 漏诊 肠 系膜 出血 , 成严 重后 果 。 造
关键 词 : 系膜损 伤 ; 肠 手术探 查 学科 分 类代码 :3 0 2 1 2 .70 中图分类 号 :R 5 . 672 文章 编 号 :10 5 7 (0 7 1 9 2 1 0 4— 7 52 0 )2—03 —0
(C nrl ug r eate t h e l’ o i lfH l bi i Huu br r 2 0 8 hn et re D p r n ,TeP o e H s t uu e r t aS y m p pa o n e C y, lnei 10 ,C ia) e0
A s atO jc v T xl et i ns dt a eto e o e t im b eet i i u i l e b bt s: bet e oep r h da oi a et n f hm pro u ym sn r jr wt c s a— r i o e g s n r m r in ecn y h o d dmn lrum. to s T nl ir r pci l te 9css f e n nci uy y l e dmi lrma om o i an Me d oaa s t see y ae o m s t i n r o da o n a r at h ys o e e h r 2 e e j b c s b ati f
w oet u t e a t pe ora i r l n td so l eo sre t n iey a d epoe n t h n te h s a ma ch p o sln r ga a ei ae , h ud b bev at cvl ,n x lrd i i w e y r i h e mi d e me h
外伤致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外伤致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治体会目的:探讨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68例外伤致闭合性小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治愈66例,死亡2例。
死亡原因为多发性损伤合并休克。
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地检查是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的关键。
尽早手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外伤致小肠破裂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必须及时正确诊断和处理。
但在临床上常由各种原因导致诊断延误、治疗不当,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1年10月共收治外伤致闭合性小肠损伤患者68例。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10~75岁,平均36.5岁。
单纯小肠损伤51例,其中多处小肠损伤12例。
合并伤17例,其中合并肠系膜损伤3例,颅脑损伤5例,肝损伤2例,脾损伤3例,肾损伤1例,骨折3例。
致伤原因:撞击伤45例,坠落伤8例,挤压伤15例。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47例,呕吐32例,有腹膜炎体征52例,肠鸣音消失45例,伴休克19例,体温超过37.5 ℃59例。
行腹腔穿刺检查62例,阳性55例,其中8例首次腹腔穿刺为阴性,后经2~4次穿刺确诊,腹腔灌洗2例,均呈阳性,所有病例均作腹部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36例,所有病例均作B超检查,阳性44例,CT检查25例,阳性23例。
1.2治疗方法均采用手术治疗。
伤后12 h内手术者42例,12~24 h手术者17例,24 h后手术者9例。
行肠破裂修补45例,行肠段切除10例,行肠段切除加肠修补13例,合并伤作相应处理。
所有病例均行胃肠减压,腹腔放置乳胶引流管。
2结果本组68例,治愈66例,死亡2例。
死亡原因为多发性损伤合并休克。
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4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
3讨论闭合性小肠损伤较为常见,对于一部分病例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误诊时有发生,从而延误治疗,危及患者生命。
原因是:(1)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掩盖了腹部症状,或转移了对腹部伤的注意。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治体会
.164•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9年6月第5卷第3期Chin J Hygiene Rescue(Electronic Edition),June2019,Vol.5,No.3•专家讲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治体会栾世波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急诊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各类意外事故当中。
常易导致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其损害程度取决于受力的方向、部位及所受力的大小。
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置,常易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或留下较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关键在于及时正确判断有无腹腔内器官的损伤,如果没有腹腔内器官的损伤只是皮外伤,患者的生命体征多是比较平稳的,损伤恢复比较快且预后较好。
而腹腔内的器官严重损伤后所引起的大出血与休克,感染与腹膜炎,病情大多比较危重,如果不能在早期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病情就会迅速加重并危及生命,其病死率可高达17~19%[1-2]0因此,凡是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都应根据损伤的特点、表现、体检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尽早做出诊断和正确治疗方案,从而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分享大家。
一、病史详细了解受伤史,包括受伤时间、受伤地点、受伤的简要过程、受伤的部位、疼痛部位、受伤至就诊前的病情变化和就诊前的急救处理,对判断患者的脏器是否损伤、是否多脏器损伤、哪一脏器损伤及受伤的程度有重要的意义,当患者有意识模糊、听力障碍或其他原因无法正常表达时,要首先询问在受伤时一直与其在一起的同伴、工友、同事或一直陪同的护送人员,以便医师迅速地在接诊的第一时间有一个初步的伤情判断,为接下来快速有效、有针对性的检查及治疗打下基础和节省时间。
二、症状和体征首先重点注意有无休克征象,严密观察脉率、呼吸、体温和血压的变化。
了解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是否有恶心、呕吐、便血、呕血、尿血,男性患者是否有阴茎异常勃起、睾丸疼痛现象。
体格检查时应重点注意是否有腹部压痛、腹部压痛的部位、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是否有肝浊音界消失或腹部移DOIJO.3877/cma.j.issn.2095-9133.2019.03.008作者单位:266041山东青岛,青岛市李沧区中心医院普外科通信作者:栾世波,Email:lsb86@ 动性浊音,男性患者是否有阴囊血肿、触痛现象,直肠指检直肠前壁是否有压痛或波动感等,还应注意腹部以外部位有无损伤。
单纯肠系膜损伤18例诊治体会
单纯肠系膜损伤18例诊治体会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例单纯肠系膜损伤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15例痊愈,2例切口感染,1例炎性肠梗阻。
结论对系膜破裂型肠系膜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系膜血肿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必要的辅助检查,防止误诊及漏诊。
标签:创伤;单纯肠系膜损伤;诊断;外科手术肠系膜损伤较为少见,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1~2.5%[1,2],且多合并其它脏器的损伤。
单纯肠系膜闭合性损伤因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及医生对肠系膜损伤的认识不足,早期诊断较困难,易发生误诊、漏诊。
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1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5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系膜破裂出血型1~4h,平均2.8h,系膜血肿型2~72h,平均35.4h。
致伤原因:坠落伤3例、车祸伤12例,挤压伤2例、踢打伤1例。
术中见系膜破裂型15例,出血量500~3000ml,系膜血肿型3例,均有肠缺血、坏死表现。
如①肠壁已呈黑色并塌陷②肠壁已失去张力及蠕动能力,肠管呈麻痹、扩大,对刺激无收缩反应。
③相应的肠系膜终末小动脉无搏动。
1.2术前检查情况本组患者均经腹部CT检查,腹腔积液15例,肠梗阻3例;腹部超声检查18例,腹腔积液12例,腹腔包块1例,腹腔诊断性穿刺18例,阳性11例,其中抽取不凝血10例,血性液1例。
1.3方法系膜破裂型中5例行系膜血管结扎、系膜修补术,10例行小肠部分切除、系膜修补术;3例系膜血肿型患者均行小肠部分切除术。
2 结果15例痊愈;2例术后切口感染,通过切口换药、应用抗菌素及微波等治疗14d后痊愈;1例炎性肠梗阻,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场外营养、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应用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16d后好转。
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小肠破裂50例诊治体会
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小肠破裂50例诊治体会目的:研究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外伤合并单纯小肠破裂50例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治疗后联合抗生素防治感染,治愈49例,1例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
治愈率98.0%,病死率2.0%。
结论:早期确诊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小肠破裂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做好充分积极手术准备、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术后治疗是患者治愈的关键,能有效的减少死亡病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标签:腹部;闭合损伤;小肠破裂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6-0161-02腹部闭合性外伤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损伤之一,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小肠及其肠系膜的受伤率很高,仅次于肝脾破裂。
小肠及其肠系膜占据着中、下腹的大部分空间,位于腹前壁之下,相对表浅,又缺乏保护,故受伤的机会比较多。
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性小肠破裂的患者,多数裂口较小,无明显症状,只有少数严重全身中毒危及患者生命。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外伤合并单纯小肠破裂5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5例,女15例。
年龄最小15岁,最大69岁,平均42岁。
车祸伤15例,撞击挤压伤27例,坠落伤7例,自然摔伤1例。
伤后6 h内就诊10例,12 h内就诊17例,24 h内就诊11例,48 h内就诊12例。
术前诊断均为闭合性单纯小肠破裂,无其他腹部脏器损伤。
1.2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胀症状,具典型腹膜炎体征患者40例,占80.0%,表现休克患者16例,占32.0%。
行腹部B型超声检查31例,提示腹腔积液22例;行CT检查28例,提示腹腔积液及气腹征22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48例,第1次阳性39例,第2次2例,第3次2例,总穿刺阳性43例,占89.6%;50例患者均行腹部X线检查,腹部X 线平片证实膈下游离气体患者19例,占38.0%。
闭合性肠系膜损伤24例治疗体会
临床 资料
对休克者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 , 紧急行 剖腹探
查 。肠 系 膜 上 静 脉 损 伤 者 腹 腔 积 血 较 多 , 达 约
2 0m , 活 动性 出血 。清 除腹 腔积血 , 时采 用 0 l且有 5 暂 本组 共 2 , 2 , 4倒 ; 龄 6~7 。 压 迫止血 , 4例 男 0例 女 年 2岁 而后 仔 细 寻 找损 伤 部 位 , 取 相 应 措施 。 采 受 伤原 因: 挫伤 l 例 , 伤 4例 , 碾 4 踢 摔伤 6例 伤 后 对肠系膜上静脉部分断裂者采用无刨伤缝合线行修 至就诊 时 间 :0余分 钟 ~4 时 不等 。本 组 均有 或 朴术 , 1 8小 完全 断裂 者 可行 静 脉 吻 合 ; 情 况 危 急 , 如 可 轻、 或重 的腹 膜炎表现 ;伴休 克者 9 (7 5 。 肠系膜上静脉结扎。小肠系膜及 乙状结肠系膜撕 例 3 .%)
维普资讯
创伤外科杂志 20 年第 4卷第 1 J r m ug20 , o., O. 02 期 Ta aSr , 2V 1 N 1 u 0 4
・
2 ・ 9
文章编号 :19  ̄7 20 ) 一02 —0 10 —4 3{02叭 3 09 2
-
论
著・
lao f ucJ m sn d e n a 【 .%)r a o prr e n r i n2e ̄s8 3 ,n p o i tno pf r eet c i c 8 3 ,e if se i m st iv ni , { %】ad 哪 f gl s c o e v ni2 pr u o e e c e ae , r m sn r e c i css 3 .%) J h 4曲 e, c吕 he, on a n c di 2csswu dc ce i e t l df tn a 【75 . e2 ss1 a e ee e 9 e 九t et d w udw siet n a , on r k n1 f e e a d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往往会造成内脏器官的损伤或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损伤,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征、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征比较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腹痛:患者会感到腹部剧痛,疼痛部位通常在损伤部位附近。
2、腹胀:由于内脏器官的破裂出血,可能会造成腹腔内气体积聚,从而导致腹胀。
3、腹部肌肉紧张:由于肌肉的紧张反应,患者在触诊腹部时会感到腹肌的硬化和紧张,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4、恶心呕吐:由于腹部内脏器官的受伤和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1、快速确定损伤性质:当患者出现腹部疼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该尽快进行检查,包括体征、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快速确定损伤性质。
2、镇痛处理:对于腹部疼痛明显的患者,应该及时给予镇痛处理。
在给予镇痛时,应该避免使用过量的镇痛药物,不然可能会掩盖疼痛,延误治疗。
3、休息和观察:对于腹部关闭性损伤,切忌过于活动,应该保持休息状态,以免给腹部内脏器官带来更多损伤,同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止血、疏通肠胃、修复破裂出血器官、切除坏死组织等。
三、注意事项1、遵循先诊断后治疗的原则,快速确定损伤性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病史,这对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很有帮助。
3、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包括高龄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
4、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治疗评估,掌握手术后的康复情况。
综上所述,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和损伤的性质,及时合理的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轻损伤,并降低手术风险。
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小肠破裂40例诊治体会
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小肠破裂40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方法:总结作者诊治过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性小肠破裂40例临床诊断治疗经验。
结果:本组患者39例治愈,有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治愈率97.5%,死亡率2.5%。
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闭合性腹部损伤之小肠破裂的关键。
可以减少并发病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小肠破裂;诊断;手术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伤在外科临床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小肠及其系膜在腹腔内所占体积大,分布较广,同时缺乏坚强的保护。
在腹部损伤中约占1/4,大部分单纯性小肠破裂裂口较小,早期症状及体症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
我院自1997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小肠破裂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l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15—72岁,平均43岁,其中30~50岁为27例,占67.5%。
车祸伤13例,撞击挤压伤21例,坠落伤5例,自然摔伤1例。
伤后就诊时间1—48h。
术前检查未发现其他部位损伤,术中也未发现腹部其他脏器损伤。
其中空肠破裂10例,回肠破裂30例。
小肠1处破裂24例,2处破裂10例,多处破裂5例,横断伤1例。
1.2 临床表现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有明显的腹部外伤史,并程度不同的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膜炎体征、里急后重、休克等症状。
入院时合并感染休克18例。
腹膜炎体征29例,其余11例入院后1-3h出现。
行腹部B超检查26例,提示腹腔积液15例;腹部CT检查21例,提示腹腔积液及气腹征19例,诊断性腹穿刺38例,阳性34例,阳性率89.5%。
1.3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单处较小的破裂用间断双层缝合包埋修补,较大的和多处破裂行修补或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根据腹腔污染的轻重及腹腔冲洗结果程度加做腹腔引流术,术后抗炎及对症治疗。
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治体会
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治体会作者:唐雷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共收治的14例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本组1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1例,手术组患者切口感染2例,炎性肠梗阻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
结论对系膜破裂型肠系膜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系膜血肿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必要的辅助检查防止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关键词:创伤;肠系膜损伤;诊断;手术中图分类号:R641,R657.2 文献标志码:A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肠系膜损伤较为少见,且多合并腹腔内其它脏器的损伤,单纯肠系膜闭合性损伤因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早期诊断困难,易发生误诊、漏诊。
按损伤程度可将肠系膜损伤分为系膜破裂出血型及系膜血肿型,见图1、图2,系膜破裂出血型伤后即可因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系膜血肿型可出现继发性肠缺血、坏死、穿孔等严重后果,故对肠系膜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2009年1月~2012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68例,其中单纯肠系膜损伤14例,占2.99%,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5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系膜破裂出血型1~4 h,平均2.5 h,系膜血肿型2~84 h,平均37.6 h,发病至手术时间:系膜破裂出血型:2~4.5 h,平均3.6 h,系膜血肿型4~73 h,平均35.7 h。
致伤原因:坠落伤2例、车祸伤8例,挤压伤3例、踢打伤1例。
1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见系膜破裂型10例,出血量500~3500ml,系膜血肿型3例,均有肠缺血、肠坏死表现。
1.2术前检查情况本组患者均经腹部螺旋CT检查,腹腔积液11例,提示肠系膜损伤8例,有肠梗阻表现4例;腹部超声检查9例,腹腔积液8例,腹腔包块1例,腹腔诊断性穿刺11例,阳性9例,其中抽取不凝血8例,血性液1例。
急性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体会
摘 要 :目的 总结 急性 闭合性 肠及肠 系膜损伤 的 C T诊 断价值 。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 4例急性 外伤致肠及 肠 系膜损 伤 的 C T影像 原理。结果 腹腔及腹膜后积 液 1 8例 ,肠壁及肠 系膜增厚与血肿 、肠壁血肿 2 0 例 ,肠道 连续性 中断及肠道外 游 离气体 4例 ,漏诊 1 例。结论 C T在 急性 闭合性肠及肠 系膜损 伤的检 查 中有较 高的诊 断率。 关键词 :肠 系膜 ;闭合性损伤 ;C T诊断 中图分类号 4 4 5 文献标识码 :B 0 引 言 :R D 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7 . 1 7 5 腹腔 及 腹 膜后 积 血是 急 性 闭合 性肠 和 肠 系膜 损 伤最 常 见的 c T征 象 ,不 具有 特 异 性 ,积液 多 为 少 量或 中量 [ 3 1 , 急性 闭 合性 肠 及 肠 系膜 损 伤病 情 危 急 ,合并 肠 及肠 系 1 0 mm层 厚连续 不超过 5个层 面 ,积 液大 于 6个层 面 为大量 膜 血管 破 裂 、肠 穿孔 、腹 膜 炎 、肠 坏死 ,可 引 起 休克 ,严 积 液 ,如无 肝 、肾 、胰 腺损 伤 ,应 高度 怀 疑肠 及 肠 系膜 损 重者导 致死亡 ,故早期 诊断 【 1 】 ,尽早 治疗非 常重要 ,笔者 回 顾 性分 析 2 4例 急性 闭合性 肠及肠 系膜 损伤 患者 的 C T表 现 , 伤 。肠 管 间积 液可 以是小 肠 穿孔 的 唯一 征象 ,少 量 积液 易 总结 分析 急性 闭合性肠 及肠 系膜损 伤 的 C T体会 ,现 报告 如 漏诊 。肠壁 及 肠 系膜 增厚 、肠 壁 及肠 系 膜血 肿 、肠 系膜 浸 润及 出血 C T表现可见 类 圆形 、 条 形或不规 则形密度增 高影 , 下 : 肠壁 及肠 系膜 增厚 、密度增 高 、 模糊 , 与周 围血管不 易分辨 . 1 资料与方法 肠 系膜 脂 肪 密度 增 高 ,内见 网状 、条 索 状模 糊 影 ,肠腔 外 1 . 1 一般 资 料 游 离气 体 包括 腹 腔 内及腹 膜 后积 气 ,是 肠道 损 伤 的直接 征 本组 2 4 例 中男性 患者 1 8 例, 女性 6例 , 年龄 1 9 6 2岁 , 本组 2 4例 中仅有 4例 , 气 体主要 聚集在前腹 壁后方 、 平均年 龄 3 4岁 , 2 4例 均有外 伤史 , 主要来 自车 祸 、 硬物撞 击 、 象 , 肝前 缘 、横结肠前 方 、胆 囊窝 区 、肠管 与肠 系膜 间。本组 1 高处 坠落等 ,所有 患者均在 外伤后 5小时 内进 行 C T检查 。 例 患者症 状轻 ,积液 或游离 气体少 ,出现 漏诊 ,可见 c T诊 1 . 2 检 查 方 法 断 仍 有一 定 局 限性 ,随诊 复 查很 必 要 ,但 大部 分 患者 ,病 使用 G E O P T I MA6 6 0 6 4排 螺 旋 C T扫 描 机 ,所 有 患 者 情 较 重 ,我 院为 县级 基 层 医院 ,患 者绝 大 多数 为 急诊 ,夜 均 采用 螺 旋容 积 扫描 ,层 厚 、层距 5 — 1 0 mm,螺距 2 2例 由 间较 多 ,来不及 口服 造影剂 和 C T增 强 ,但 尽管 如此 ,回顾 膈顶 扫描至 耻骨联合 ,2例扫 描至 肾下极 。 性分析 2 4例 患者 ,我 们认 为 螺旋 c T在 诊 断急 性 闭合性 肠 2 结 果 及肠 系膜损 伤还是有 较高 的诊 断率 。 本 组 病例 腹 腔 及腹 膜 后 积 血 1 8例 ,绝 大 多数 为少 量 , 参 考 文献 肝 肾隐 窝 、双侧 结 肠 旁 沟 、D o u g l a s 窝 是常 见 的 积血 部 位 , [ 1 ] Xe r o p o t a m O S N S . N o u s i a s V E . L o a n n H v . E t a l Me s o n t e n c i n j u r y a t f e r 肠及 肠系膜 增厚( 小肠 壁 > 3 mm, 结 肠壁 > 5 m m) 、 肠系膜 血肿 、 bi un t a b d o m i n t a a t a u m a Eu r J S u r g , 2 0 01 , 1 6 7 : 1 0 6. 肠 壁血肿 、肠 系膜脂肪 浸润 合计 2 0例 ,4例腔 外游离气 体 , E 2 ] S e g a t t o E . Mo r t e l K J . J i H. e t a 1 . a c u t e s ma l l b o w e i i s c h e mi a C T 气 体多 位 于前 腹 壁后 方 、肝 前缘 、横结 肠前 方 、胆囊 窝区 、 i m a g i n g f i n d i a g s . S e m i m U t f r a s o u n d C T MR, 2 0 0 3 , 2 4 ( 5 ) : 3 6 5 — 3 6 7 . 肠 管与肠 系膜 间。其他征象 : 肠管排列 紊乱 ,肠 管连续 性差 。 [ 3 ] 周康荣 ,主编 . 腹部 c T诊 断学 . 上海 :上 海 医科 大学 出版社 , 2 4例患者 中 , 手术证 实 1 6 例小 肠及 系膜损伤 , 4例肠 管破裂 , 1 9 9 4: 2 8 8 . 其 中 5例合 并肝 、脾损伤 。 [ 4 】 何 瑜 ,明兵 ,贺国庆 . 多层螺 旋 c T对闭合性 肠系膜损 伤的诊 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诊治体会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诊治体会(2)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诊治体会
2.3 并发症的预防本组病例中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腹腔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率到达15.1%。
分析原因主要是术中清创不彻底,导致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率较高,所以手术中在修复损伤脏器后必须反复冲洗腹腔,尤其注意肝上、肝下间隙和盆腔的冲洗和引流要充分。
手术切口也必须采用抗生素生理盐水溶液冲洗预防感染,笔者体会应用庆大霉素16万u+生理盐水100ml冲洗切口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几率。
腹部损伤患者往往合并腹部软组织挫伤,腹部手术后腹式呼吸减低,是术后肺部感染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后需要鼓励患者深大呼吸和主动咳嗽,同时应用雾化吸入稀释气道分泌物。
总之,腹部创伤往往病情危重、手术复杂、处理难度大、并发症多、再手术概率高,必须强调诊治及时,手术全面、系统、仔细探查,选择恰当术式,术后标准化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诊治体会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穿孔诊治体会近年来,外伤性腹部闭合性损伤发生率不断升高。
近1年来收治各种原因腹部损伤致肠穿孔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5例,其中3例为回空肠穿孔,2例为结肠穿孔,外伤后入院时间0.5~48小时。
致伤原因:1例为木头撞击上腹部致空肠上端穿孔;1例为马蹄伤及右下腹致盲肠穿孔;其余3例均为交通事故致乙状结肠和回肠穿孔。
临床表现:5例患者均有腹痛,且为患者的主要症状,疼痛性质为持续性疼痛,间有阵发性加剧,早期多为于伤及部位疼痛,稍晚为全腹痛。
5例患者均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肉紧张。
2例患者有肠梗阻之表现,2例中度中毒性休克,1例伴有皮下瘀斑。
影像学检查:5例患者均行立体腹部透视检查及床旁彩超,均提示空腔脏器穿孔,腹腔积液。
诊断:本组患者术前均诊断为“消化道穿孔”。
治疗方法:入院后均给予静脉输液,及时行剖腹探查术,根据损伤程度行肠修补,肠切除肠吻合术。
术后给予胃肠解压,维持能量、水电平衡,保持腹腔引流,监测生命体征等综合治疗措施。
结果术后恢复均为顺利,住院时间10~39天,其中1例合并中毒性休克患者,伤后48小时入院,因休克于局麻下手术,术后重度休克,经积极抢救,2天后休克渐好转,术后6天腹部肌肉坏死液化,伤口裂开,清创后再次缝合,伤口2次愈合,住院39天。
讨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肠破裂是腹部外科中的重症及急症,及时的诊断和手术,合理的选择术式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然外伤性肠破裂多见于闭合性损伤,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体会是:①严密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展,对早期诊断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凡是有明显的外伤史,腹痛为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持续在3小时以上者要做好剖腹探查准备。
②腹膜刺激征不一定于伤后立即出现,对伤后腹痛剧烈且有局限性,有固定压痛点的患者,要严密观察其他症状的出现。
对于腹膜刺激征明显,且进行性加重,无隔下游离气体,行床旁彩超动态观察,发现阳性体征后及时行手术治疗。
闭合性肠破裂诊治体会
闭合性肠破裂诊治体会摘要总结1994~2009年收治的8例闭合性肠破裂患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重点强调缺乏典型症状体征的早期诊断。
诊断明确后,立刻纠正患者的一般情况,对多发伤的患者,应按损伤的轻重缓钯来决定抢救损伤部位的先后。
治疗应严格掌握肠修补肠切除及切除部分肠坏死的指征。
手术结束时彻底冲洗腹腔,并用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腹腔及切口,根据腹腔污染情况加强腹腔引流,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用。
关键词闭合性肠破裂腹部损伤是严重的外科急症,近年来随着工矿事故和车祸的骤增,腹部损伤发生率逐年增多。
肠道在腹腔内所占体积大,分布广,缺乏坚强的保护,受伤机会多。
现将我院1994年1月~2009年3月收治8例闭合性肠破裂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2~50岁,8例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受伤距入院时间30分钟~120小时,入院距手术时间1~121小时,致伤原因:车祸4例,牛角伤1例,牛踢伤1例,木头击伤l伤,土方压伤1例。
入院时,腹穿4例,抽出血性液,腹透8例,仅6例见隔下游离气体。
损伤部位结肠2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3例,回肠1例。
多发伤肝破裂1例,创伤性湿肺1例,股骨骨折1例,尺桡骨骨折1例,气血胸1例,颅脑损伤1例。
术中行肠修补术6例,挫伤肠坏死切除术2例。
关腹前用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腹腔,冲洗切口。
术后并发症:肠系膜出血1例,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死亡1例。
早期诊断要点闭合性肠破裂,伤后出现典型腹膜体征,而内出血征象不明显,腹腔抽出不凝血或混浊液,腹透见膈下气体,诊断并不困难。
以下情况易误诊。
肠破裂穿孔小:直径<1cm的肠穿孔,常被外翻的黏膜,凝血块,食物残渣,或者因肠蠕动受到抑制及破口两端肠管痉挛,肠内容物可暂不向外溢,当肠功能恢复或者堵塞物脱落时,患者才感腹痛加重及出现腹膜炎体征。
此种情况本组有1例。
我们主张对腹部钝性伤或全身多发伤患者在初检时无明显空腔脏器损伤体征,不轻易否定,须多次反复检查患者腹部,必要时留观,并且腹腔多部位腹穿,有淡血性物及混浊液即可明确诊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介绍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内部组织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造成的损伤。
其中,腹部意指从膈肌至腹股沟的区域,涉及多个器官如肝脏、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脾脏等。
在急性腹部紧急诊治中,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本文通过个人经验,分享一些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中的体会。
常见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在急诊情况下,腹部闭合性损伤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腹部挫伤:外伤导致腹壁及腹部软组织因受挤压而损伤。
2.急性腹痛:感染、充血、梗阻、炎症或器官破裂等因素引起。
3.腹部穿刺伤:尖锐物或炮弹等穿刺腹腔,导致腹腔内脏器官及血管损伤。
4.腹部奇痛:突然发生的疼痛,可能由内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伤引起。
5.腹部挤压伤:高空坠落等情况导致腹腔内脏器官及腹壁受到挤压而损伤。
诊断方法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紧急救治中,正确的诊断方法比任何治疗措施都更加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1.体格检查:通过检查腹部的触感及音响表现、外观观察以及深层刺激反应等来确定损伤的情况。
其中,气囊胃管法(NG)、直接心肺复苏法(CPR)、翻身和拍打后腹部液体量变化法(FAG)等可以帮助医生识别临床症状。
2.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多种检查工具,可以全面地评估腹部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腹部损伤情况而定,以保护腹腔内器官的完整性,防止进一步的腹泻发生。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疼痛管理:对于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疼痛是最令人不安的问题之一。
针对不同的腹部损伤情况,医生可以使用药物控制疼痛,如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2.检查监控: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密切监控是非常必要的。
包括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需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根据损伤程度和器官受伤范围不同而有所不同。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正确的诊断方法、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密切的监控。
闭合性腹部肠道损伤的诊治体会
1 Ro etG. os n C rso h rM. ots 王 b r Grsma h i p e t L fu .
疗 。手术原则 : ①先于瞳孔散大侧进行手
5 0例患 者 中,5例 临床 治愈 ,8例 l l
术 , 做对 侧 J 再 。② 先 做 中线 移 位 明显 侧 , 做对 侧 。⑨ 双侧 血 肿 量相 差 再
5 40 65 0贵 州仁 怀 市 人 民 医院 脑 外 科
di1 . 9 9j i n 10 —64 . 0 0 o:0 3 6/.s . 0 7 s 1x 2 1 .
0 04 9. 6
资料 与 方 法 19 99年 1 一20 月 0 9年 1 收治 颅 2月 脑外伤患者 5 , 4 O例 男 5例 , 5例 , 女 年龄 7— 0岁 , 7 平均 3. 岁 , 中交通事 故 4 85 其 | D
双 侧硬 膜 外 血 肿 3 8例 ; 侧 硬 膜 外 一 血肿 , 对侧硬膜 下或脑 内血肿 l ; O例 双侧 脑挫裂伤并脑 内血肿 2例 。 其中 l 0例无 手术适 应证 , 们在 密 我 切观察病情 下行 保守 治疗 ,O例行 单侧 3 开颅去骨瓣减压 , 对侧 开窗清 除血肿 , 双 , 对侧只钻孔置引流管引流。
一
任直 , 主译. 神经外科学. 2 王忠诚 . 神经外科 学. 武汉 : 湖北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闭合 性腹 部肠 道损伤 的诊治体 会
吴耀 华 廖 凯 岁 , 均 3. 平 0 2岁 ; 伤 时 间 05— 致 . 4小 时 , 平 均 2小 时 ; 祸 致 伤 9例 、 炸 物 炸 伤 车 爆 3例 、 木材 及 其 他 挤 压 伤 5例 ; 二 指 肠 4 十 例, 、 空 回肠 1 1例 , 中容 易损伤 部是 空 其 肠在接近十二指肠处及回盲瓣 的部位 ; 乙 状结 肠 2例 ;7例肠道 损伤 都 出现不 同 1 程度的肠系膜损伤; 脏破裂 9例 , 、 脾 肾 脾 脏 破 裂 5例 。 临床表现 : 本组 1 O例均有不 同程 度 内行 剖 腹 探 查 手 术 治 疗 , 中 见肠 破 裂 中 术 小肠破裂 明显多于大肠破裂 , 多发生在小 肠两端较 固定 的肠段 , 多数 行修 补 术 ; l 例多处破裂且 相距较近 时采取整 段切除 吻合 ; 2例较 严重 的大肠 损伤行 造瘘 , 二 期吻 合, 效果 良好 ; 4例 十二指肠 破裂 在 修补同时均行转流术 , 获得很好疗 效。
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68例诊治体会
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68例诊治体会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8例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体会,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病例回顾1. 临床资料本组断案68例中男性60例,女性8例,年龄介于19-47岁。
外伤原因主要包括交通事故、坠落、高处坠落、伤机器等。
伤后出现上腹疼痛、呕吐、腹胀等症状。
体检发现部分患者腹部有明显压痛及肌紧张,腹部平片提示肠系膜下少许气体、液平及小肠水平切面增粗。
中、重度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及肺不张等并发症。
2.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特殊检查,68例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均得到了准确的诊断。
3. 治疗本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探查、止血、修复破损小肠、清洗以及穿刺引流,并给予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
二、诊疗体会1. 注意病史及体检在评估腹部闭合伤患者时,应仔细询问和检查,特别是询问外伤原因和伤后病情变化,以及腹肌张力和压痛等体征。
同时,注意腹部平片和CT等影像学检查。
2. 高度警惕小肠破裂在腹部闭合伤后,特别是怀疑有肠损伤的患者中,应当高度警惕小肠破裂。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形成腹膜炎及腹腔内污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3. 细致手术操作在治疗小肠破裂时,应当在手术前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如尽可能稳定患者状态,检查相关器械设备、安排好手术室和护理人员等。
手术中应细致操作,避免手术操作不当、损伤其他器官及出现相关并发症。
4. 综合治疗治疗小肠破裂除手术治疗外,还应辅以药物治疗和特殊护理,如给予持续肌肉松弛剂、胃肠道抑制剂等措施控制术后肠功能紊乱、腹腔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5. 预防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循环、温度等情况,并加强术后营养支持和功能锻炼,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
以上是本人在治疗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临床实践中的体会,希望对广大临床医生有所帮助,并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知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共收治的14例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本组1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1例,手术组患者切口感染2例,炎性肠梗阻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
结论对系膜破裂型肠系膜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系膜血肿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必要的辅助检查防止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标签:创伤;肠系膜损伤;诊断;手术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肠系膜损伤较为少见,且多合并腹腔内其它脏器的损伤,单纯肠系膜闭合性损伤因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早期诊断困难,易发生误诊、漏诊。
按损伤程度可将肠系膜损伤分为系膜破裂出血型及系膜血肿型,见图1、图2,系膜破裂出血型伤后即可因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系膜血肿型可出现继发性肠缺血、坏死、穿孔等严重后果,故对肠系膜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2009年1月~2012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68例,其中单纯肠系膜损伤14例,占2.99%,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5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系膜破裂出血型1~4 h,平均
2.5 h,系膜血肿型2~84 h,平均37.6 h,发病至手术时间:系膜破裂出血型:2~4.5 h,平均
3.6 h,系膜血肿型4~73 h,平均35.7 h。
致伤原因:坠落伤2例、车祸伤8例,挤压伤3例、踢打伤1例。
1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见系膜破裂型10例,出血量500~3500ml,系膜血肿型3例,均有肠缺血、肠坏死表现。
1.2术前检查情况本组患者均经腹部螺旋CT检查,腹腔积液11例,提示肠系膜损伤8例,有肠梗阻表现4例;腹部超声检查9例,腹腔积液8例,腹腔包块1例,腹腔诊断性穿刺11例,阳性9例,其中抽取不凝血8例,血性液1例。
1.3方法本组1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系膜破裂型中3例行系膜血管结扎、系膜修补术,7例行小肠部分切除、系膜修补术;系膜血肿型患者中3例手术治疗,均行小肠部分切除术,1例患者保守治疗,1 w后复查CT见血肿缩小,见图3、图4。
2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2例,炎性肠梗阻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
3讨论
肠系膜损伤约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2.5%[1],而国外资料显示肠系膜损伤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1%左右[2-3],肠系膜损伤包括系膜破裂出血型和系膜血肿型2种。
系膜破裂出血型伤后即有腹腔内出血,有类似于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而系膜血肿型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检查手段,①患者因症状轻而延误就诊时间,本组一例伤后3 d就诊;②患者来诊时体征不重,且缺乏理化检查结果支持而漏诊,后期系膜内血肿逐渐增大,系膜压力升高,相继出现肠系膜静脉、动脉的血运障碍,出现肠缺血、坏死、穿孔的临床表现,更有甚者还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系膜破裂出血型早期以腹腔内出血为主要表现,本组10例,就诊及入院手术治疗时间较早(1~4 h),伤者腹痛症状不重,腹膜炎体征也不典型,本组9例患者出血量>800 mL,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系膜血肿型肠系膜损伤早期除外伤部位腹痛外无特异性体征,致使少数患者伤后未能及时就诊,本组1例患者伤后3 d来诊,经再三追问病史,患者才确认有腹部外伤史。
腹痛、腹胀是本组4例系膜血肿型患者的首发症状,伤后早期患者无明显腹膜炎体征。
观察期间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动态的肠鸣音检查可做为肠系膜损伤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因肠道连续性未破坏肠系膜损伤早期多可闻及肠鸣音,随着系膜内血肿、系膜静、动脉受压导致肠管缺血、坏死及腹腔渗液增多至肠鸣音逐渐减弱、消失,当出现肠坏死时,腹胀进行性加重,严重的腹胀有时可掩盖腹膜炎体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肠系膜损伤中十分重要,连续的、细致的腹部体检同样可以了解早期病情的变化[4]。
腹部CT检查对肠系膜损伤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灵敏度[5],有以下征象者应该考虑肠系膜损伤的存在:①腹腔内积液,特别是存在于肠曲间的积血和游离液体多提示肠系膜有损伤,见图5,而肝或脾等实质脏器损伤所致的腹腔积血一般聚集于膈下间隙、结肠旁沟或盆腔内,而很少聚集在肠曲之间;②肠系膜脂肪内渗出,表现为肠系膜脂肪内有条状高密度影,见图5;③肠系膜内血肿,见图3、图4;④网膜囊血肿,见图6。
此外腹部超声和诊断性腹腔灌洗被广泛应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并在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3]。
本组所有患者均经腹部螺旋CT检查,腹腔积液11例,提示肠系膜损伤8例,有肠梗阻表现4例,腹部超声检查9例,腹腔积液8例,腹腔包块1例,腹腔诊断性穿刺11例,阳性9例,其中抽取不凝血8例,血性液1例。
对于腹部损伤腹腔穿刺抽到不凝血,而腹部超声或CT检查又未发现有明确的肝、脾实质性脏器破裂的征象,仅仅提示有”腹腔积液”的患者,除了应考虑肝、脾等实质性脏器破裂外,还应想到肠系膜损伤的可能,因肠系膜血管出血不易自动压迫止血,即使是小的血管破裂也难以自行止血,保守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多需手术治疗[3]。
对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选用腹腔镜探查,对伴有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术中遵循先止血,后修补的原则,较小的肠系膜血管断裂,可缝扎止血,系膜修补,本组3例;对较大系膜血管损伤或系膜撕脱严重的患者为防止术后肠坏死,在确保不发生短肠的前提下需行小肠部分切除、系膜修补术,本组5例;对肠系膜上静脉主干损伤的患者用5-0无损伤缝线缝合,本组1例,亦有直接结扎肠系膜上静脉或应用大隐静脉搭桥的手术方式。
对肠系膜血肿型患者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并行动态的理化检
查,对疑有肠缺血、坏死的应积极手术治疗,对较大的肠系膜血肿型可切开减压、清除血肿、结扎损伤血管,如不能确切止血或合并肠缺血、坏死应行肠部分切除术,本组3例患者行肠部分切除术。
早期手术虽不能减少术后死亡率,但可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伤口感染、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腹间隔综合征、肾衰竭、和性肠梗阻的发生几率[5]。
如无腹膜炎体征、肠鸣音持续存在的患者可先行保守治疗,本组1例系膜血肿型患者经保守治疗,1 w后血肿明显缩小,见图3、图4,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黎沾良,盛志勇.腹部损伤.见: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6版(中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0:946-970.
[2]Watts DD,Fakhry SM,EAST Multi-Institutional Hollow Viscus injury Research Group. Incidence ofhollow viscus injury in bluntrauma:ananalysis from 275,557 trauma admissions from the EAST multi-institutional trial.J Trauma 2003;54(2):289-294
[3]Menegaux F,Tresallet C,Gosgnach M,et al. Diagnosis of bowel and mesenteric injuries in blunt abdominal trauma:A prospective study.Am J Emerg Med.2006;24(1):19-24
[4]Chirdan LB,Uba AF,Chirdan OO. Gastrointestinal injuries following blunt abdominal trauma in children.Niger J Clin Pract.2008;11(3):250-253
[5]Elton C,Riaz AA,Younq N. et al. Accuracy of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blunt bowel and mesenteric injuries.Br J Surg.2005;92(8):1024-1028.
編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