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1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绿春县第一中学白霞
一、目标认知
二、
考试大纲要求:
1. 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 了解命题“若p,则q”的形式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分析四种命题相
互关系.
3.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4.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重点:四种命题间关系的真假判定,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
难点:根据命题关系或充分(或必要)条件进行逻辑推理。
二、教学的基本流程:
巩固练习
1、知识网络:
2、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命题
1.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1)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命题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p,q,r,m,n等.
(2)命题有真假之分,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真命题
(3)命题的形式:“若P, 则q”
也可写成“如果P,那么q”的形式
也可写成“只要P,就有q”的形式
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结论. 记做:
四种命题
1. 四种命题的形式:
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则四种命题的形式为: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注意:三种命题中最难写的是否命题。
要严格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之间的差别.
原语句是都是> 至少有
一个
至多有
一个
∀x∈A使
p(x)真
否定形式不是不都是≤
一个也
没有
至少有
两个
∃x∈A
使p(x)假
p q
2. 四种命题的关系
命题真假性判断
(1)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但其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2)若其逆命题为真,则其否命题一定为真。但其原命题、逆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结论:
(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
(2)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
(3)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可能为0个、2个或4个
热身练习: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真假: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原命题:若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则它们全等(假)
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面积相等(真)
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面积不相等,则它们不全等(真)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它们面积不相等(假)
经典例题
a,b,c为三个人,命题A:“如果b的年龄不是最大的,那么a的年龄最小”和命题B:“如果c的年龄不是最小的,那么a的年龄最大”都是真命题,则a,b,c的年龄的大小顺序是否能确定?请说明理由.
【解析】能确定。b>a>c 理由如下:
显然命题A和B的原命题的结论是矛盾的,因此应该从它的逆否命题来考虑.
知识点二: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1)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①p 或q ;②p 且q ;③非p (即命题p 的否定). (3)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利用真值表):
非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①当p 、q 同时为假时,“p 或q ”为假,其它情况时为真,可简称为“一真必真”; ②当p 、q 同时为真时,“p 且q ”为真,其它情况时为假,可简称为“一假必假”。 ③“非p ”与p 的真假相反。
巩固练习:
已知命题p :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 :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 D )
A . p ⌝∨q
B .p ∧q
C . q p ⌝∧⌝
D . q p ⌝∨⌝
高考链接:
(2011·山东烟台)已知命题p :∃x ∈R ,使sin x =52;命题q :∀x ∈R ,都有x 2+x +1>0. 给出下列结论:
①命题“p ∧q ”是真命题; ②命题“p ⌝∨q ”是真命题; ③命题“p ⌝∧q ⌝”是真命题; ④命题“p ∧q ⌝”是假命题,
p
q
p q
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②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③
知识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 定义:
对于“若p则q”形式的命题:
①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②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既有p q,又有q p,记作p q,则p 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比如A B可判断为A B;A=B可判断为A B,且B A,即A B.
如图:
“”“,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是的充分必要条件.
(高考链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1)(2013·安徽高考)“(2x-1)x=0”是“x=0”的 ( B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3·山东高考)给定两个命题p,q,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p是¬q的( A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知识点四: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及表示:表示全体的量词称为全称量词。表示形式为“所有”、“任意”、“每一个”等,通常用符号“”表示,读作“对任意”。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