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各论第八章解表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根:主入胃经(阳明经)。
1、解肌发表:治疗伤寒恶寒发热,项背强痛及身热、 口渴之证。
2、升清止泻;本品升提中气作用善于止泻,治疗脾 虚泄泻。
3、生津止渴:治疗津伤口渴、消渴等。 4、透疹:治疗麻疹初起,疹毒透发不畅。
解表药的小结
一、解表药的常用配伍: 1、表证多犯肺,伴咳嗽痰多者,配化痰止咳药。 2、表证而兼气滞,伴胸脘痞满、嗳气、呃逆者配行
淋病及气血亏虚者,应慎用或忌用。 2、解表药不宜多用、久用,—般中病即止,以免发
汗太过伤津、伤阳。 3、入煎剂不宜久煎,以免影响药效。 4、夏令用量宜轻,冬寒之时用量宜重。 5、服药后宜覆被取汗,以微微汗出为宜,不可过汗;
不可吹风。
为2~3g。含挥发油成分较高,入煎剂应后下。 注意事项:
本品辛香浓烈,升火助热,耗气伤阴。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薄荷、牛蒡子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部分。
共同点: 1、发汗解表,疏散风热:治疗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
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目赤等。 2、透疹:治疗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3、利咽: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音哑。
不同点: 薄荷:
1、在辛凉解表药中,其发汗之力最强。 2、解暑:治疗暑热证,头昏、头重、身热不扬等。 既可以内服,又可以外用。外用还常治疗暑热痱子。
3、疏肝解郁:治肝气郁结之胸闷胁痛胀满等。
注意事项:
1、发汗力较强,质轻芳香,用量宜小,入煎剂宜后 下。
2、有耗气伤阴之弊。 牛蒡子:
1、疏散风热作用不是很强。 2、清热作用较好,可以清肺止咳。 3、本品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泄火解毒,润肠通便, 对外感温热病,病在肺卫而咳嗽、便秘者尤宜。 注意事项: 本品性寒凉,又有滑肠作用,脾虚便溏慎用。
亦可行气安胎,治疗气机阻滞之妊娠呕吐,胎动不 安,与砂仁同用。
2、还可用于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荆芥:辛、平。
1、可以入血分,透疹、祛风止痒,治疗麻疹初起, 疹毒透发不畅及风疹瘙痒。
2、止血,炒炭用于吐血、衄血、崩漏。
防风、羌活、白芷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
性味:辛,温。
功效特点: 1、发汗解表:一般不用于单纯的风寒表证。 2、祛暑化湿:治疗暑湿伤中的呕吐泄泻,脘腹胀满
疼痛。 3、利水消肿:治疗风水相搏之水肿。 香薷为夏令解表散寒所常用,夏月之香薷犹冬月之
麻黄,发汗而又祛暑化湿。主治夏季外感于风寒,而内 伤于暑湿之“阴暑”证。
细辛
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的全草。
桑叶、菊花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叶。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共同点: 1、疏散风热,治疗风热表证,常与薄荷等配伍同用。 2、清肝明目:治风热上攻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亦可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不同点: 桑叶:
偏于清肺止咳:可用于风热、肺热咳嗽及燥咳。 菊花:
1、清肝作用好,治疗肝阳、肝火所致的头晕目眩、 目赤肿痛。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杭白芷的根。
相同点:
1、发散风寒:是治疗风寒表证的常用药物。常相须 为用。
2、祛风止痛:善治头痛,尤其是表证而百度文库头痛者。 亦可治疗风湿痹痛。
不同点: 防风:
1、为祛风之要药,性润不燥,为“风药中润剂”。 2、祛风止痉:治疗破伤风、面瘫等。 3、祛风止痒:治疗风疹皮肤搔痒。
性味:辛,温。温热之性强。
功效特点: 1、祛风解表:治风寒表证,表寒重,恶寒身痛者。 2、宣通鼻窍:治疗鼻渊证,鼻塞不通,头痛。 3、散寒止痛:治疗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等一切
寒邪引起的痛证。亦可治热性疼痛,如石膏配细辛。 4、温肺化饮:治寒饮伏肺的咳喘,常与干姜同用。
用量用法: 本品辛香浓烈,辛温发散力强,用量宜小,常用量
羌活:
1、发汗力强,祛风胜湿之力强。 2、主入太阳经,善治头痛连及项背者。 3、祛风胜湿止痛:治疗风寒湿痹,上半身疼痛者。
宜用于风寒表证夹湿者。 白芷:
1、主入阳明经,治头面部疾患。善治阳明经头痛 (眉棱及前额疼痛)。
2、通窍止痛,治疗牙痛,鼻渊头痛。 3、燥湿止带,治疗妇女带下过多。 4、消肿排脓:治疗疮疡痈肿。
2、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
柴胡、葛根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狭叶柴胡的根。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根。
相同点:
1、疏散风热解表:治疗风热表证之外感发热。 2、药性升浮,均能升提中气,治疗中气下陷证。
常和人参、黄芪配伍。 不同点: 柴胡:主入肝、胆经(少阳经)。
1、解肌退热:其退热作用好,退热而没有明显的出 汗过程。是治疗外感发热的良药。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份。
共同点:
1、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证。 二药是辛温解表的常用药,由于药性偏平,故和辛
凉解表药配伍,也可以用于风热表证,以提高辛凉解表 药的发散作用。 不同点: 紫苏:辛、温。但温性不强。
1、可以入气分,以行气宽中,治疗脾胃气滞之胃脘 胀满疼痛,尤其是外感而兼气滞者更为适宜。
2、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 用。 注意事项:
1、麻黄辛温发汗力强,表虚自汗忌用; 2、有耗气、伤阳、伤津之弊,凡虚证喘咳,虚证水 肿均应忌用。 3、能升高血压,故肝阳上亢,高血压者禁用。 4、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故儿童、失眠者禁用。
桂枝:
1、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主治风寒表虚证,营卫不 和,恶风,自汗者,配芍药同用。
不同点: 麻黄:辛、苦,温。
1、发汗力最强,治风寒表实证,恶寒无汗。 2、宣散力强,可以宣肺平喘,治疗邪实之喘咳,肺 气不宣者均可用之。 3、利水消肿:麻黄能宣开肺气,以通调水道,利水 消肿,治疗风水证,以头面部水肿为主。
用量用法:
1、解表用量宜小,3~5g;平喘利水用量可大,5~ 10g,大剂量可用20g。
三、分类、适应证:
1、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性味多辛温,具有 疏散风寒作用,治疗风寒表证。
2、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性味大多辛凉,具 有疏散风热的作用,治疗风热表证。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等的草质茎。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共同点:
1、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证。 两药是辛温解表药的代表药。二者经常相须为用。
2、温性强是其特点,可以温阳通阳: (1)温通胸阳,治胸痹; (2)温通心阳,治心阳虚,心动悸,脉结代等; (3)通阳化气行水,治痰饮,水肿等。 3、温经散寒止痛: (1)治疗寒凝经脉之风寒湿痹的寒痹; (2)治疗寒凝冲任之痛经、经闭等。 注意事项: 桂枝性温热,易升火助热,伤阴动血。
紫苏、荆芥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
生姜
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功效特点:
1、辛温解表:药性平和,是辛温解表的辅助药。治 疗作用不强,预防作用较好。
2、生姜为止呕要药,温中止呕,治疗胃寒呕吐。 以姜汁炒黄连、竹茹等,也可用于胃热呕吐。
3、温肺止咳,治疗肺寒咳嗽。 4、生姜能解半夏、南星等药之毒。
香薷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地上部分。
第八章 解表药
概述 一、概念:
解 ---疏解、解除。 表 ---一指表邪,六淫之邪;
二指表证,邪在肌表之证。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谓之 解表药。 二、性味、功效: 辛:具发散之特性。可以疏散外邪,解除表证。 疏散、宣发是解表药的最大特性,部分解表药还具 有祛风止痛、平喘、透疹、利水消肿等作用。
2、和解少阳:本品善解半表之邪,配伍善清半里之 热的黄芩,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亦多用于肝胆之热 证。
3、疏肝解郁:治疗肝气郁结,胸胁胀痛,月经不调 等证。
用量用法:
1、柴胡散邪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炒。 2、用以解表退热,用量宜大,10~30g;用以疏肝解 郁,升举清阳,用量宜小,5~6g。 注意事项: 1、柴胡性升散,凡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真阴亏损, 阴虚火旺,气机上逆之呕哕、喘咳者慎用。
气药。 3、表证夹湿,伴头昏重、呕吐、泄泻者,配化湿药。 4、表证而发热重,恶寒轻者,配清热药。 5、表证而体质虚弱者,配补益药。 气虚外感,配补气药; 血虚外感,配补血药; 阴虚外感,配养阴药; 阳虚外感,配补阳药。
二、解表药的注意事项:
1、解表药辛散发汗,易耗散阳气,损伤津液。 所以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久病体虚、失血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