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之词类活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
“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 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 把肉放在一边。此选自《郑伯》,公即郑伯郑庄公, 之代指颍考叔。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 词,使动用法,给……吃,活用。现代表示这个意思的 词已经写做“饲养”的“饲”了。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 类。 现代汉语也具有这两种词类:“废寝忘食”; “多食蔬菜少食肉”。
使动用法是“使动词”具有“使宾语 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示一种客观结果, 实际上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改变了宾语 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或使宾语 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总之,使宾语变得跟 以前不一样。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尽心上》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
则王怒。
《孟子· 梁惠王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 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具有“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 齐策》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 齐策》 3、……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 居,乐其俗。 《老子》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 无特殊的语法标志。同一个词既可用于意动, 也可用于使动,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含 义上。
而意动用法是“意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它表示一种主观看法,强调主语所代表的人 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看法、主观认识同宾语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的客观状况也许相符,也许不相符; 但不论相符与否,都没有改变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的性质状态。这是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因此, 在确定一个词究竟是用作使动还是意动时,一定要认 真分析、体会上下文的意思,不可含糊。
古汉语语法之词类活用
动词
▪
19.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 ▪
动词
23.止增笑耳 ▪
动词
名词
20.狼不敢前 ▪
名词
动词 24.国人道之
▪
名词
动词
25.闻之于宋君 ▪
26.杞国有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
27.一屠晚归 ▪
28.夕阳西下 ▪
使动用法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动词
状语 状语
2020
感谢收看
邱智
2020.2.19
练习(一)写出下列词语的活用,并解释
1.一狼洞其中
名词
2.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
3.饭疏食,饮水
名词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名词
动词 5.元方时年七岁 名词
状语
名词 6.君与家君期日中 名词
动词
动词 7.闻道龙标过五溪 名词
动词
状语 8.归雁洛阳边
使动用法
练习(二)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说说它们是怎样活用的,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小结:
词类活用是我们阅读文言文时经常会遇到的一种现象。如果 只按照现代汉语的惯常思路,就容易成为理解文意的障碍,甚至 会导致理解错误(如:其一犬坐于前)。因此,我们必须要对这 些常见的活用(名-动,名-装,动-名,形-名,形-动,使动、意 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来理解句 中的词语,有的时候,还要借助句子成分加以判断(如:判定主 语、宾语后,确定句中的名词作谓语动词的活用)。
古汉语词类活用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怎么样”的意思。 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 内容。例如:项伯杀人, 内容。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古汉语里,动词、形容词、 古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能带宾 语活用为使动。 语活用为使动。 1、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动词的使 、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 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 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 今以钟磬置水中,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虽大风浪不能鸣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 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 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 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将军披坚执 例如:将军披 执锐。 兼有百花之长而各去其 而各去其短 兼有百花之 而各去其短。 欲往投之。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 旧,欲往投之。
有时,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语。 有时,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语。 这一宾语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 这一宾语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又是主语使得 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 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 例如:今夫水,搏而跃 可使在山。 例如: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在山。 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操
下列各项中对古汉语 词类活用的描述
古汉语的词类活用是一种语法现象,指的是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这种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但在古汉语中更为普遍和多样。
以下是对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几种常见描述:1. 名词活用:- 名词作动词:例如,“衣冠而见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衣冠”,原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意为“穿衣戴帽”。
- 名词作状语: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中的“日”、“月”,原是时间名词,这里作状语,分别修饰“削”、“割”,表示“一天天”和“一月月”的意思。
2. 动词活用:- 动词作名词: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的“至”,原是动词,这里活用作名词,意为“到达的人”。
- 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原是动词,这里活用作使动,意为“使……活”。
- 动词的意动用法:如“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客”,原是动词,这里活用作意动,意为“以……为客”。
3.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如“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中的“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作名词,分别意为“坚硬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中的“弱”,原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作使动,意为“使……弱”。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成以其小,劣之”(《促织》)中的“劣”,原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作意动,意为“认为……不好”。
4. 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如“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中的“一”,原是数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为“统一”。
5. 特殊类型的活用:- 介词活用: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中的“出”和“入”,原是动词,这里活用作名词,分别意为“出产的物品”和“收入的财物”。
这些词类活用的现象,不仅丰富了古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古汉语之词类活用
1、动词使动用法
? 表示“使宾语发出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皆可用作使动。
? 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 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跟宾 语,古汉语中有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多用作使动。例: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 ·项羽 本纪》)
(2)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 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 妾请母子俱迁江南,无为秦所鱼肉也。 (《史记·张仪列传》)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 ·盗跖》) 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 乎?(《战国策 ·秦策》) 形容词用在所字后面多用作意动用法。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 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 ·庄公十 年》) 秦师遂东。(《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 江水又东,径巫峡。(《水经注 ·巫山巫 峡》)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 记·滑稽列传》)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 代词前,活用为动词
推食食我,解衣衣我。(《史记·淮阴侯列 传》)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 策》)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史 记·管晏列传》)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五名词形容词活用的条件?1名词活用的条件2形容词活用的条件1名词活用的条件?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时其中一定有一个名词活用?2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3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若不做判断句谓语时活用为动词名词放在副词后面若不做判断句谓语时活用为动词?5名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活用为动词?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一般是于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汉语是中国古代的语言,其词汇丰富多样,词类活用也颇为丰富。
古汉语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种词类在句子中的使用和活用方式。
本文将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几个词类入手,对古汉语词类活用进行简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
一、名词的活用古代汉语的名词活用主要表现在名词的拟声和叠用上。
拟声是指通过词的音韵来表达其含义,比如“嘉”表扬、赞美;“噱”开心、愉快。
叠用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名词组合在一起,表示复合的概念,比如“风雨”、“悲喜”、“阴阳”。
古代汉语的名词活用还表现在名词的变化和派生上。
名词的变化包括单复数、格助词的变化,比如“士人”、“士人们”;名词的派生包括通过词缀、前缀、后缀等方式派生新词,比如“喜悦”、“悲伤”。
古代汉语的动词活用主要表现在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上。
在时态方面,古代汉语的动词有现在、过去和将来时的区别,比如“行”、“行矣”、“将行”。
在语态方面,古代汉语的动词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别,比如“见”、“见矣”;在语气方面,古代汉语的动词有陈述、疑问、祈使等不同的语气,比如“行”、“行否”、“行乎”。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活用主要表现在形容词的级别和程度上。
形容词的级别包括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比如“美”、“较美”、“最美”;形容词的程度包括肯定、否定和疑问等不同的程度,比如“美”、“不美”、“美否”。
除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外,古代汉语还有副词、代词、连词等其他词类,它们在句子中的活用也各具特点。
比如副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副词的程度和方式上,比如“极矣”、“如此”;代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代词的人称、数和格的变化上,比如“吾”、“尔”、“余”;连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连词的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上,比如“而”、“乃”。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丰富多样,每种词类在句子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活用方式。
通过对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简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1)一、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之”是“使之活”。
形容词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
”就是“春风又使江南岸绿”。
名词使动用法:“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也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二、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
”“异之”是“认为它奇怪”的意思。
名词意动用法:“孟尝君客我。
”“客我”是“以我为客”。
三、名词用如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
”“蹄之”是“(用蹄子)踢之”的意思。
又如:“草木畴生,禽兽群焉。
”“群”是“群居的意思”。
再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是“往西去了”的意思。
四、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
但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
这是古汉语常见的现象。
如表示方位或处所:“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北”表示方位。
“蜀太守以下郊迎。
”“郊”即“郊外”,表示处所。
“郊迎”,就是“在郊外迎接”。
表示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可译为“用箕畚运到⋯⋯”。
又如:“失期,法当斩。
”“法当斩”是“依法应杀头”的意思。
表示对人的态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待之”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的意思。
表示比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犬坐于前”,是“其中一条狼像狗那样坐在前面”的意思。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2)1、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
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
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进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
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某些词可以临时改变其词性或用法,例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等。
以下是一些例子:
1.名词用作动词:
在古汉语中,一些名词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下用作动词。
例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原本是名词,表示“衣服”,但在这个成语中用作动词,表示“穿衣服”。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在古汉语中也可以用作动词。
例如,“欲穷千里目”中的“穷”原本是形容词,表示“穷尽”,但在这个句子中用作动词,表示“使穷尽”。
3.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在古汉语中也可以用作动词。
例如,“三思而后行”中的“三”原本是数词,表示“三个”,但在这个句子中用作动词,表示“多次考虑”。
4.意动用法: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语可以用作意动用法。
例如,“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原本是名词,表示“老师”,在这个句子中用作意动用法,表示“把……当作老师”。
5.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一个词语用作动词时,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而是
由宾语发出的动作。
例如,“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亡”原本是名词,表示“灭亡”,在这个句子中用作使动用法,表示“使……灭亡”。
以上是一些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
这些用法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而且这些用法的出现也增加了古汉语的复杂性和魅力。
古汉语词类活用
2013年高考专题古汉语词类活用第一部分:概念①词类活用——古汉语中某个属于甲类的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用作乙类的一种特殊情况。
②词类活用与一词多义的区别——词类活用是依靠语法功能而临时活用,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活用就不存在,它属于语法学范畴;一词多义是词本身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分属于几个不同的词类,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的不同含义,词性不发生改变,它属于词汇学的范畴。
③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动词、形容词、名词具有使动用法。
如果动词谓语和宾语的关系含有“使宾语怎样”(或“让宾语怎样”)的意思,称之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此时动词一般是不及物动词,翻译为“使……××(……涉及宾语,××涉及动词)。
如果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子,带有宾语,且含有“使宾语怎样”的意思,称之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翻译同前。
如果名词活用为动词,带有宾语,且这个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称之为名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译成兼语式句型,“使……为××”,“让……××”。
④意动用法——名词带有宾语,且是主语把这个宾语看成这个名词的人或事物,翻译为“把……看作……”,“把……当作……”。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翻译为“以……为……”,“把……当作……”。
⑤为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指主语为宾语发出谓语的动作行为,即“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翻译为“为……××”(……涉及宾语,××涉及动词)。
第二部分:图说第三部分:例说一、名词活用1、名→动:①名+宾:籍吏民,封府库…(登记)②副+名: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睛示意)③能愿动词+名: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④名+补:今王鼓乐于此…(击鼓奏乐)⑤所+名: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⑥名作谓: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开花)2、名→状语:①特征状态:豕人立而啼…(像人一样)②态度: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③工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④处所:相如廷斥之…(在朝廷上)⑤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⑥时间:旦辞爷娘去,暮宿…(早晨;晚上)⑦趋向:南取汉中…(向南)3、名→使动: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②舍相如广成传舍…(让……住宿)③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使……生肉)4、名→意动: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把……当作老师,以……为师)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看作第一位;看作第二位。
古汉语词类活用
添加标题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添加标题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 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 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 态。
添加标题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高其闬闳,厚其墙垣, 以无忧客使。(《子 产坏晋馆垣》)
添加标题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 示天下无还心,以固 项王意?(《留侯世 家》)
添加标题
上求鱼,臣干谷。 (《淮南子·说山 训》)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农夫渔父过而陋之。《钴 潭西小丘记》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路温舒上汉宣帝书》 )
0
1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语法形式上也没
有区别,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例如:
0
2
使动:“使宾语怎么样”,客观结果
0
3 【主语并不施行动作,而是使宾语施行这个
名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 用作谓语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即“把宾语当作谓语”。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 》) 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包 括 出 现
使
兼 语
兼 语
式 ( 递
谓系
语式
.)
:
主
语
一
记
. 齐
孙使
子田
吴忌
起将
列而
传往
).
(
史
将
)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2. 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 名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 人或事物。例如:
古汉语:词类的活用
二、意动用法
(一)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 一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质和状态) 质和状态)
小鲁, 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尽心上》) )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尽心上》) 认为鲁小;认为天下小。 认为鲁小;认为天下小。 少仲尼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且夫我尝闻少仲 之闻, 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 认为仲尼之闻少; 认为仲尼之闻少;认为伯夷之义轻 3)怪之可也 而畏之非也。(《荀子 天论》) 可也, 荀子·天论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 认为它怪异 故人重之 (4)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xie2)驾,故人重之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 xie2 认为它重要 贵五谷而 (5)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 是故明君贵五谷 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认为五谷贵重; 认为五谷贵重;认为金玉轻贱 异之。 陶潜《桃花源记》) (6)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 渔人甚异之 奇其言, (7)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滕公奇其言 壮其貌,释而不斩。 梁以此奇籍 奇籍。 (8)梁以此奇籍。
(一) 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 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不带宾语; 1、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不带宾语;如带宾语 即用作使动。) 即用作使动。)
僖三十年》) 亡郑以陪 (1)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左·僖三十年》) )焉用亡郑以陪(增加) 。(《左 僖三十年 。(《史 鸿门宴》) (2)项伯杀人,臣活之。(《史·鸿门宴》) )项伯杀人, 活之。(《 鸿门宴 )(吴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起义 。(《史 陈涉起义》) (3)(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陈涉起义》) )( 而后畏。 (4)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柳宗元《封建论》) )告之以直而不改, 痛之而后畏 柳宗元《封建论》) )(《荀子 天论》) 荀子·天论 (5)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之)(《荀子 天论》)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比较: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使之全。 (比较: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操军方( 连船舰, 首尾相接, 可烧而走 ( 6) ( 曹 ) 操军方 ( 并 ) 连船舰 , 首尾相接 , 可烧而 走 ( 之 ) 也 。 ) (《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
(驻军)《烛之武退秦师》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口技》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云青青兮欲雨。
(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④名词用"而"、"则"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衣冠而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⑤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
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攻下;向东进军)(《前赤壁赋》)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中山狼传》例: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
(使……下)《李济雪夜入蔡州》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做宾客)《伤仲永》例: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把……当做仇人)《大铁锥传》4)名词活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很少见。
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很值得我们注意。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
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例: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
(在路上)《宋定伯捉鬼》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古汉语词类活用
20、A(⑵⒁⒃⑻为名词活用为动词;⑴⑷⑿为形容词使动用法;⑹⑽⑾为形容词作名词;⑺⑼⒀⒂为名词作状语;⑶为形容词使动用;⑸为形容词意动用法
④“而”“ 则”前后的名词
客逾庖而宴 (吃饭)
出则车舆,入则扶持 (06湖北卷) (乘坐车舆)
(二)形容词的一般活用
1、活用为动词
基本结构:形容词+名词 或 代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
活用用法:谓语+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素善留侯张良 (跟…交好)
2、活用为名词
基本结构:形容词+名词 或 动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 或 状语+中心语
-
活用用法:
动词 或 数词 或 介词 或 之、其+形容词—→谓语+宾语 或 介词+宾语
积善成德 (善行)
二三其德 (主谓倒装) (不专一,不忠诚)
3、活用为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
二 特殊的词类活用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原 式:主语+活用词+宾语
翻译式:主语+使+宾语+活用词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长肉)
4、C (A、B、D 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C为名词作状语)
5、D(A、B、C 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D为名词的使动)
6、D(A、B、C 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D为名词作状语)
7、B(A、C、D 均为名词作状语,B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古文中词类活用
古文中词性变化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一判断方法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与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二活用形式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
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
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汉语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的活用形式。
古汉语的词类活用主要表现在音、形、义三个方面。
音方面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一些词在不同音韵环境下发生音变的情况。
古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名词,在读声为上声的字后读去声时,会引起声调的变化,例如“帝”读上声,“帝王”读去声(dì wáng)。
还有一些动词和形容词在读声为上声的字后读去声时会发生音变,例如“放”读上声,“放下”读去声(fàngxià)。
形方面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一些词在不同语法环境下形态发生变化的情况。
古汉语中的名词在表示复数时会加上“们”的后缀,表示尊称时会在名词前加上“云云”的前缀,表示小称时会在名词前加上“儿”的后缀。
动词在表示过去时和将来时时会发生词形变化,例如“去”在过去时变为“去了”,在将来时变为“要去”。
形容词在表示程度时会加上“甚”的前缀,表示否定时会加上“不”的前缀。
义方面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一些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发生变化的情况。
古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某种状态或动作,例如“忧愁”可以表示“令人忧愁”或“变得忧愁”。
动词和名词之间也可以互转,例如“走”可以表示行走的动作,也可以表示行走的状态。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特点是灵活多变,多样性较大。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依靠上下文语境加以辨析,而不是依靠固定的语法规则。
学习古汉语的词类活用需要注重语境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古汉语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形式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例如表示程度的副词“甚”和表示否定的前缀“不”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
一些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形式也在现代汉语中被重新解释和引申,例如“行”在古汉语中是动词,表示走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也可以表示办事的意思。
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
4、少仲尼之闻闻,听到的事。
(二)动词使动用法
1、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屈:使……弯腰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
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
(三)动词为动用法
1、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晏子春秋》
上述两例中的“日”都可当“往日”“从前”讲。这种用法的“日”字多见于先秦作品中,秦、汉以后比较少见。
Ⅲ、方位名词作状语
1.表示方位。例如: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诸葛亮传》
狼,快离开!不然,我就用拐杖打死你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箕畚(把土石)运送到渤海边上
③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黔地本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4.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
①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我与曹操这老东西,从情势说,不能同时并存。
②予分当引决。文天祥《指南录后后序》
我按职分应该自杀。
Ⅱ、时间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每一。例如: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刀,(因为)它是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刀,(因为)它是用刀割砍骨头
①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ppt课件
10
(三)意动用法
表示“以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主要是人们主观上的 某种想法与事实不需要完全一样。可用作意动用法的 词类有形容词和名词。 1、形容词意动用法 2、名词意动用法
ppt课件
11
妾请母子俱迁江南,无为秦所鱼肉也。(《史记·张 仪列传》)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 (《战国策·秦策》) 形容词用在所字后面多用作意动用法。
ppt课件
18
(3)名词放在“能、可、
足、欲”等能愿动词后 面,活用为动词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论语·公冶长》)
1、形容词意动用法
表示“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所描写的性质状 态特点”。只是人主观上的认识,实际情况 并不一定如此。意动用法也是一种需要特殊 理解的动宾关系。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
子·说难》)
州》)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能胜其任也。(《孟
子·梁惠王下》)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形容词使动用法,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例: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
ppt课件
9
3、名词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成为或者拥有名词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十一年》)
ppt课件
13
(四)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指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外的其它动词
化用法,用作动词以后可以带宾语,不需作 特殊的理解。例: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 二年》)
范增数目项王,以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传》)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史记·淮阴后列
六、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 (二)使动用法 (三)意动用法 (四)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五)名词、形容词活用的条件
ppt课件
1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 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具备另 一类次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词类活用”。 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是 一种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可用作使动用法的词 类有动词、形容词、名词。 1、动词使动用法
2、形容词使动用法 3、名词使动用法
ppt课件
5
1、动词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发出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及物动 词和不及物动词皆可用作使动。 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A、形成动宾结构,前一个名词活用。 例: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蠧》)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 易《庐山草堂记》)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左 传·僖公三十年》)
B、形成主谓结构,后一个名词活用。
例:
ppt课件
17
(2)名词放在所字后面, 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 记·陈涉世家》)
ppt课件
12
2、名词意动用法
表示“把宾语看成、当作名词所代表的人或 事物”。是人们的主观想法,事实不一定如 此。名词的意动用法含有“对宾语做出某种 处置”的意义,所以有的语法书也称之为 “处动用法”。例: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 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
ppt课件
6
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 词后面不能跟宾语,古汉语中有宾 语的不及物动词多用作使动。例: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项羽本纪》)
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 公元年》)
ppt课件
7
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左传·隐公元年》)
传》)
ppt课件
14
(五)名词、形容词活用的条 件
1、名词活用的条件 2、形容词活用的条件
ppt课件
15
(1)两个名1、词连名用词,活如果用不的是条并列件、偏正、判断等关系时,
其中一定有一个名词活用
(2)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 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若不做判断句谓语时,活用为动词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 焉。(《论语·微子》)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 公二年》)
动词使动用法,后pp面t课件的宾语可以省略。
8
2、形容词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描写的性质、状态、特点”。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
ppt课件
20
(5)名词形容词放在
“之、我”等代词前, 活用为动词
(5)名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活用为动词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一般是“于……”),若不 充当主语且前面无动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接,并且处于非判断句的谓语位置上时, 活用为动词(这一条争议很大)
(8)如果同一个名词连续使用,则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
ppt课件
16
(1)两个名词连用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 记·甘茂列传》)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厌其源,塞其渎,江河可竭。
(《荀子·修身》ppt课)件
19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 活用为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江水又东,径巫峡。(《水经注·巫山巫峡》)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 传》)
“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盔 甲”、“武器”的意思。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