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伊斯兰教诞生前的阿拉伯(公元前750年至公元570年1300多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伯帝国简史提纲1

阿拉伯半岛(即阿拉比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也是阿拉伯人生存和发展的最初的舞台。这个舞台位于亚洲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其面积相当于欧洲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三分之一。阿拉伯半岛三面环海,地处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东濒秀丽的波斯湾和阿曼湾,南滨浩瀚的印度洋,西傍狭长如丝带的红海,北界肥沃的绿色新月地带。半岛两侧的红海和波斯湾,连同埃及和肥沃的新月地带,形成一条重要的连接东西交通的天然走廊。红海的大门曼德海峡,可以控制从地中海经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进入印度洋的通路,波斯湾的门户霍尔木兹海峡,是扼亚欧大陆交通的咽喉。阿拉伯半岛原是撒哈拉大沙漠的继续,后来被尼罗河河谷和红海深罅分隔开来,所以,阿拉伯半岛上一望无垠的沙漠约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一,“阿拉比亚”这个名字就与这里多沙有关,它的含义是“干旱”。

第一章、伊斯兰教诞生前的阿拉伯(公元前750年-公元570年,1300多年)
第一节、阿拉伯古代社会及其特点
阿拉伯古代社会根据史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0年(相当于中国东周初年),那时阿拉伯半岛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了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当时贝都英人是阿拉伯半岛人的主体,游牧经济是其主要经济形态。水源、牧场,可耕地均属氏族所有。雨季到来之时,贝都英人驱赶着畜群,主要是骆驼和绵羊到较远的地方放牧,雨季过后再返回住地,出现了半定居的历史现象。生活食品以肉类为主,此外还有椰枣。这时尚无农业。女子地位低下,主要负责家务,男子负责牧放、作战、狩猎。这表明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前提条件。部落间经常发生战争。从史料上看主要是血亲复仇战争。由于战争的频仍,到公元前8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出现了一系列的国家,这表明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开始了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因而这时该地区的社会是一个十分矛盾的社会,既有原始社会的特征,亦有阶级社会的特征。
据古代史家记述和南阿拉伯出土的铭文记载,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636年,在这近1400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今阿拉伯世界这一广大地区前后共出现了7个国家,实际上这7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是介于部落联盟和国家的一种政权形态。

现将该7国简述如下。
1.赛伯邑国:也门的阿拉伯赛伯邑人在公元前750年建立了国家,史称赛伯邑国,一直存在到公元前115年,前后存在了635年。该国已有了自己的农业和灌溉系统,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如建立了月神庙和毕勒基斯皇后庙宇。赛伯邑国的出现表

明阿拉伯地区开始了自己的文明。
2.麦因王国:公元前8世纪麦因人在今也门西北建立了麦因王国,后经对外扩张,其疆域扩展到南阿拉伯大部分地区,并且建立了宗教中心。存在到公元前3世纪,前后存在达500年之久。
3.希米叶尔国:公元前115年,阿拉伯人在今南也门阿拉伯共和国建立了名为希米叶尔的国家。该国是一个具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的特征。如国王是最高统治者,是最大的土地占有者,掌管着军队。不仅有了货币,包括金、银、铜的货币,而且还有了首都,建立了王室。公元1世纪国王伊利?沙利哈在今萨那拉修造了名闻于世的鸟木丹王室。希米叶尔王国到公元前1世纪20年代屡遭外国侵略。如公元前24年罗马帝国派大军开始侵略希米叶尔国,后又于公元1~2世纪多次侵略该国,从而破坏了阿拉伯人建立起来的文明。公元525年,埃塞俄比亚人侵入希米叶尔国,并于是年灭亡该国。公元575年,波斯人侵入南阿拉伯,驱赶了埃塞俄比亚人,统治了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
4.奈伯特国:奈伯特人原系约旦河以东的一个游牧部落,于公元前6世纪初,在今约旦马安建立了奈伯特国,国势日盛。公元前312年,奈伯人遭从海上来的希腊军的侵略。奈伯特国动员全国的力量两次打败了希腊侵略军,巩固了自己的国家。公元前1世纪,国王俄拜德三世开始向外扩张,为此和罗马帝国结成盟国。奈伯特国到哈里萨斯四世时(公元前9年~公元40年)达到高峰,其疆域越过今亚喀巴向南,延伸到阿拉伯半岛。奈伯特国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对外贸易亦很发达,其首都皮特拉是西亚和地中海的贸易中心。在公元3世纪,奈伯特人以阿拉马语的字母为基础创造了北阿拉伯语字母。今阿拉伯语的文字即由此演变而来。
5.帕尔米拉国:帕尔米拉国为叙利亚的阿拉伯人所建立,其首都亦称为帕尔米拉,现为何地已不可考,何时建立说法不一。但到公元1世纪和2世纪之交时,帕尔米拉已发展成了西亚和地中海的巨大贸易中心,取代了奈伯特的皮特拉的地位。史书记载,公元130~270年这一历史时期为帕尔米拉国繁荣强大时期。但遗憾的是,恰在这时,它遭受罗马帝国的侵略,公元272年被罗马帝国灭亡。帕尔米拉的文化是由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波斯文化和叙利亚文化混合而成。就是说帕尔米拉文化是属于多元文化,故其水平很高,尤其在建筑和绘画方面造诣很高,如帕尔米拉壁画名闻世界,是古代西亚文化的一个新高峰。
6.希拉国:莱赫米人部落在幼发拉底河下游活动,于公元240年在今伊拉克的库法、希拉、巴比伦地区建立了希拉国。据史家考证,莱赫米人是从

也门迁徙到伊拉克,属阿拉伯人部落。在公元5世纪初至6世纪50年代,希拉国国势强大,成为威胁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劲敌之一,但这时阿拉伯帝国已兴起,公元633年希拉国为其所灭,前后存在393年。希拉国的文化深受波斯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影响,故亦属多元文化的范畴。
7.迦萨尼国:迦萨尼国是迦萨尼人大约于公元3世纪末建立的,其疆域包括叙利亚南部、约旦和西奈半岛部分地区。据史家记述,迦萨尼人亦像莱赫米人一样是从也门迁移来的阿拉伯人部落,在迁移过程中曾改信基督教。迦萨尼国长期同受波斯人支持的希拉国不和,经常发生战争。迦萨尼国受拜占庭帝国的支持和控制。公元613~614年波斯人攻占了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从而沉重地打击了迦萨尼国,使之一蹶不振。公元636年阿拉伯帝国占领了叙利亚后,迫使迦萨尼人皈依伊斯兰教。迦萨尼文化深受希腊文化影响。

在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后636年长达近1400年的历史进程中,阿拉伯地区共建了7个国家,这表明这一广大地区已逐步摆脱了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换言之阿拉伯地区已进入了历史大转折时期。

从整体上看,阿拉伯古代社会是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并存的一个不稳定性的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型的社会。在阿拉伯社会演变的进程中,其经济基础和文化水平都是低下的,而周边都是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以文化言,西有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东有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华文化,因此易于受到外部文化以及经济、政治的影响,这就给古代阿拉伯社会造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其文化是属于混合类型的文化,或称之为多元类型的文化。

阿拉伯半岛由于大部分地区干旱、降水少、物产较少,而周边地区富庶,就决定了人口流动方式向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地中海东岸地区渗透,而周边地区往往以大国为靠山抵制其渗透,这就造成了古代阿拉伯社会的政局长期不稳。加之,阿拉伯地区在古代国家林立,相互干扰。同时,阿拉伯在古代,各个地区发展程度不同。一般说来周边地区发达,内地落后;南北两端地区发达,中间地区落后。这种地理环境就加重了整个阿拉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上述种种状况,客观上迫切地要求阿拉伯统一,既要求政治上的统一,又要求文化上的统一,尤其是宗教由多神教向一神教的统一,这是阿拉伯帝国形成的根本性的因素或前提条件。

第二节、古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
穆斯林把伊斯兰教产生以前的阿拉伯社会称为“蒙昧时代”。所谓“蒙昧”并不是和“知识”相对立的意思,而是从信仰的

角度来划分的。蒙昧时代的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同时也崇拜外来宗教。
阿拉伯半岛地形独特,气候奇异:绿洲青草成茵,泉水清澈,沙漠飞沙走石,大地干涸;天气瞬息万变,时而狂风肆虐,满目疮痍,时而风和日丽,一片宁静;白天烈日炎炎,酷热难当,夜晚明月溶溶,凉爽宜人。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同时又给人们带来美好和幸福。人们对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无法作出正确解释,只能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作出种种幻想和假设,并附加主观臆念,认为带来危害的东西具有精灵,带来美好的东西具有神灵,从而产生了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阿拉伯人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首先是大自然崇拜-水和石头。
水是人和其他生物不可缺少的东西,而半岛雨水稀少且不均匀,尤为珍贵,因此阿拉伯人称雨水为“救星”,视泉水为“神水”。麦加惟一一处水源“渗渗泉”被奉为“圣泉”即是一例。
麦加人自古就苦于无水,他们一直用牲口从城外驮水,花销大而且困难重重。直到“阿卜杜勒?穆塔里布(默罕默德的爷爷)”重新找到被埋没很久的渗渗泉,甘泉源源不断地涌出,恩泽四方。“阿卜杜勒?穆塔里布(默罕默德的爷爷)”在挖井时,挖出了两只金羚羊和价值连城的宝剑与铠甲,他用宝剑为克尔白(麦加城内的一处神殿,被认为是“真主安拉的房屋”,所以,又称“克尔白天房”)铸了一扇门,把两只金羚羊铸在门上。重打渗渗井之举在整个阿拉伯半岛引起了广泛的回响,麦加人将渗渗泉的发现视为一件伟大的事件。《天房史话》作者称颂道:“水,就这样从渗渗泉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浇庄稼,润万物,大地穿上了漂亮的绿装。“阿卜杜勒?穆塔里布(默罕默德的爷爷)”再不用为供给朝觐者用水发愁了。而且,因此他成了阿拉伯人有口皆碑的人物。宝剑、铠甲和金羚羊都成了禁房(伊斯兰教诞生后在克尔白进行礼拜,称禁房或禁寺)的盛装,但是闪闪金光招引了一些盗贼夤夜潜入克尔白,将宝剑和铠甲及金制的饰品全部盗走了。然而渗渗泉依然存在,给人们带来了永世不竭的福音。”

形状奇特、颜色各异的岩石具有很大的神秘性,岩石在生活上的诸多用途及其来历的难以理解,都使阿拉伯人对它产生了崇拜心理,结果岩石被视为具有神灵的东西,或者被当作神的住所“别季尔”加以崇拜。所谓“别季尔”,就是被竖立起来的石头。信仰“别季尔”的人们,定期排成队,围着它旋行,并且抚摸它,以祈求从中获得力量。“别季尔”有的固定在一定的地方,有的则随部落

流动。在后一种情况下,战时还起着部落保护神的作用,上面覆以华盖,放在骆驼上搬运。在希贾兹地区,人们所崇拜的三个女神中,有两个就是以石头为象征的,即一块方石象征“拉特女神”,一块黑石象征“麦纳女神”。麦加“克尔白”天房墙上镶的黑石,被整个半岛的人们视为“圣石”,凡来朝拜克尔白的人,都要亲吻或抚摩黑石。这块黑石其实是一块陨石,是一块不规则的椭圆形光滑石头,黑中透红呈酱色,上面有红斑黄纹,相传是真主赐给“伊卜拉欣[基督教《旧约全书》称“亚伯拉罕”(拉丁文Abraham),伊斯兰典籍《古兰经》中记载的古代阿拉伯地区著名先知之一,他及其子“伊斯玛仪(基督教翻译为‘依施马尔’)”、“伊斯哈格(基督教翻译为‘依撒格’)”被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尊奉为共同始祖]”砌在克尔白墙上的。一位学者写道:“此石可能是一块陨石,证据是它曾发过光,而且光芒四射,照亮了东方和西方,也照亮了“沙姆”和“也门”。它的这种光辉证明从前它不单纯是黑色的。有的历史学家解释其呈黑色的原因,是由于蒙昧时代的污秽不洁所造成的。有的陨石仅仅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改变颜色,其中也包括一些闪闪发光的陨石。”关于这块陨石被视为圣石的原因,一位学者写道:“玄石之所以被视为神圣之石,是因为它与一种令人尊敬的神圣之物相关联。“伊卜拉欣”在克尔白安置这块玄石,可能是为了纪念真主命他加高这所伟大的房子成为众人安宁场所的象征;或者是“伊卜拉欣”安放了这块石头,以证明这座房已非自己所有,而将它献给真主,为人们祈祷之所,成为巡游者、修行者、跪拜者、鞠躬者的礼拜之地。因此,将玄石安放在靠近大门的一隅,让其成为此房屋的最早边界。巡游者以此为起点。选择黑色是由于黑色容易分辨和确定位置。所以,玄石受到“伊卜拉欣”父子尊崇,同时也被今天以及明天的穆斯林们视为神圣之物。”

2)其次是天体崇拜-太阳与月亮。
阿拉伯半岛土地辽阔,自然条件有地域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反映在天体崇拜上。不同地域各族所崇拜的天体对象有所差别,即使崇拜对象相同,其被重视的程度,以及其在整个神灵系统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农业区的居民以耕耘为主,农作物的生长有赖于阳光的照射,因此崇拜日神。《古兰经》在谈到半岛南部的塞百邑时说:“我从塞百邑带来了一个确实的消息给你。我确已发现一个妇人,统治一族人,她获得万物的享受,她有一个庞大的宝座。我发现她和她的臣民都舍真主而崇拜太阳。”
游牧区的人主要崇拜月神。在太阳和月亮之

间,游牧社会的贝都因人更尊重后者。他们认为,太阳以灼热的光芒无情地烤晒着大地,摧残着一切动植物的生命;而月亮是他们生活的支配者,经过酷日暴晒之后,柔和而清淡的月光,不仅使夜色迷人,给人带来凉爽,而且能使水蒸气凝结成慈爱的露水,滴在牧场上,使牧草着露,树木滋润,月亮不啻是他们的恩人。半岛南部居民也为自己的月神赋予了美名:马因人称之为“仁爱者”(瓦德);萨巴人称之为“赐予健康之神”(艾勒麦盖);盖特班人则称月神为“伯父”(阿木)。《古兰经》中列举了努海时代人们崇拜的五个神明,其中第一个就是月神瓦德,它在米奈人的万神殿中是坐第一把交椅的。在旷阔无垠的草原,星星给人指引方向,星星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光泽各异,变化无穷,无限神秘,从而引起人们对它的遐思和崇敬。半岛居民把星星的变化与社会现象、自然现实联系起来,形成各种占星术。被称作“阿斯台尔”的金星,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被认为是执掌农业和土地之神,也有人认为它是商业贸易的保护神。

3)再次是动植物崇拜-植物和动物。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动物和野生植物是古代阿拉伯人维持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们因对它们的依赖而产生了崇拜。
克尔白天房周围,有许多阿拉伯人崇拜的“圣树”。在希贾兹地区,人们所崇拜的三女神中,另一女神乌扎神,便是麦加东面纳赫拉地区的三棵大树,人们向其顶礼膜拜,贡献祭品。杀人献祭,是为她举行祭仪的主要特点。在纳季兰,有一棵圣洁的椰枣树,受到人们的崇拜,那棵树收到各式各样的礼物,有武器,有衣服,有布条,都是挂在树上的。
动物崇拜已不显著,但仍可看出其痕迹。比如,母驼生产五胎,而第五胎又是母的,主人就将它的耳朵割开,从此不再骑它,也不再用它驮货;公驼的后代到能生殖繁衍时,它自己就可以“告老”,不再服役,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被人驱逐。伊斯兰教产生后,对此都加以否定,说“真主没有规定缺耳驼、逍遥驼、孪生羊、免役驼。”

4)第四是祖先和灵魂崇拜。
阿拉伯人认为,死亡并没有使灵魂与躯体立即分离,认为死者“是在自己阴暗的住所香甜地睡着,而且在一定时间内还具有某种半知觉状态。妇女们仿佛想以自己的赞歌和嚎叫来挽留住那力图迅速摆脱其死亡外壳的灵魂。男人们则应诺他们不把复仇置于脑后。”他们甚至认为,灵魂是不死的,死者的灵魂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因此活着的人的行为要对死者负责。诗人担负着祭祀本族亡人的职务。埋葬死者通常有一套固定的礼俗,要举行献祭,祭品

多为骆驼,断其筋腱,使其死于墓前。阿拉伯人不往死者的坟头上加添石头或树枝,也不乘骑从坟旁走过,总是尽量使死者安适,希望得到先祖的保佑。

5)最后是偶像崇拜。
阿拉伯半岛的居民普遍崇拜偶像,各个氏族部族有各自崇拜的偶像和崇拜仪式。汉志地区所尊奉的偶像达360尊之多,置放在克尔白天房周围,其中最大的偶像为月神“胡伯勒神”。据说,“胡伯勒神”的主像是用红玛瑙石雕塑的,酷似真人,像前设七种神签,占卜者用来判断祸福,又称“断生死”之神。克尔白天房内的黑石所体现之神是“安拉”。到伊斯兰教产生前夕,安拉已取代“胡伯勒”的地位,成为主神,成为万物之神。
安拉(神)是麦加人[当然也是古莱氏(古来什)人]所信诸神中的首要神灵。据史学家考证,“安拉”一词历史久远。在南方阿拉伯语的“米奈铭文”和“赛伯伊铭文”中,在公元前5世纪的“列哈赛法铭文”中,在公元6世纪叙利亚“温木只马勒”地方的铭文中,都以“安拉”一词称呼“上帝”。“克尔白”神殿被称作“安拉的房屋”。穆罕默德的父亲名叫“阿布杜拉”,意为“安拉之仆”。研读《古兰经》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伊斯兰教以前,“安拉”已被尊为造物主、最高的养育者,是人们在危难之际可以呼吁求救的惟一神。但是,在信仰安拉的同时,他们依然不放弃信仰其他偶像。“当他们乘船的时候,他们诚恳地祈祷真主,当他使他们平安登陆的时候,他们立刻就以物配主。”

6)信仰外来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
在阿拉伯半岛,除了多神的原始宗教信仰之外,还流行一神的外来宗教,主要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分别于公元1世纪和4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流传非常迅速,成为后来伊斯兰教产生的主要外部思想来源。
犹太教教义以及它所信奉的《旧约》中的传说等,易于被半岛居民接受,特别是犹太人的一神观念、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和建立民族国家的强烈意愿,对长期处于部落纠纷、外族入侵的内忧外患之中的半岛居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许多居民放弃了多种信仰,皈依犹太教。
基督教派别众多,传入半岛的主要是两个大教派——聂斯托利派(景教)和雅各派(一性教)。基督教传教士在传教中宣传《旧约》、《新约》中的“死后复活”、“天堂地狱”、“上帝创世”、“救世主”和“天国”等故事传说,吸引了饱受风霜和苦难的阿拉伯人。基督教教义的“驯服”、“仁慈”和“忍耐”等说教,更适应于半岛贵族阶级奴役人民的政治需要。各教派自认本派为正统,视其他教派为“异端”,同时反对偶像

崇拜,在客观上促进了半岛多神教的解体,一神教便逐渐取代了多神教信仰。

半岛居民受犹太教、基督教一神信仰的影响,反对蒙昧时代残留的多神崇拜和一切落后的习俗,反对食用祭祀偶像的供品,反对溺婴和酗酒、赌博等,开始创立本民族的一神教,即“太哈努夫”,意为正统、正教,教徒称为“哈尼夫”,故又称“哈尼夫运动”。哈尼夫运动没有严格的仪式,不从事布道活动,提倡隐修,以求与神“合一”;他们不愿自己皈依犹太教和基督教,而渴望产生一个新的一神教,认为只有一个神,即古莱氏(古来什)人尊奉的“安拉”,并笃信“天命”、“复活”、“惩罚”和“报应”等。
阿拉伯半岛蒙昧时代的多神信仰的原始宗教以及一神信仰的外来宗教,为伊斯兰教的产生准备了丰富的宗教思想素材,恩格斯在揭示伊斯兰教产生的根源时说:“他们的宗教是对自然的崇拜同正在解体的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混合物。”

第三节、圣地麦加与古莱氏部落
阿拉伯人从蒙昧时期起就以经商著名。有一种传说:“每个阿拉伯人都是商人。”半岛上来往穿梭的商队就像一支在海上破浪而行的船队。 半岛的商路自然是围绕着水源充足的地区而形成的。其路线主要有两条:
? 一条是从北向南,离红海不远,在北面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北方面的叙利亚,另一支向西南到埃及和巴勒斯坦,南面直达哈达拉毛海岸。
? 另一条是穿过阿拉伯半岛,从红海经麦加到阿拉伯湾。这条路线在半岛中部也分为两支,一支朝东北方向至阿拉伯湾,另一支朝东南方向沿着阿拉伯湾经迪拜、马斯喀特至佐法尔。
麦加系阿拉伯半岛西部希贾兹境内红海古道上的一座商业重镇,是一狭小山谷,周围环绕着山丘,缺水,不宜耕作,《古兰经》称之为“一个没有庄稼的山谷”;但它却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从也门到叙利亚内陆贸易的主要集结地,过往商旅必须停歇之地。所以,麦加虽远非富庶之地,但独特的地理位置逐步造就它了在阿拉伯半岛上的显赫的地位:阿拉伯人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而阿拉伯半岛各种社会基本矛盾的焦点也就浓缩和集中于圣地麦加。
麦加境内有著名的“天房克尔白神庙”和清澈的“渗渗泉”,克尔白天房内有“各氏族部落崇拜的偶像”和全岛视为圣物的“黑石”,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宗教崇拜中心。阿拉伯人非常敬重“克尔白天房”的尊严,每年禁月,来麦加朝拜克尔白天房、祭祀偶像的人,络绎不绝。朝觐期间,人们在那里比赛诗歌,交换自己所需的物品,进行广泛的贸易。麦加还吸引了一些外国商人。他们不仅来做生意,而且把希

腊、罗马和波斯的思想文化,也带到了阿拉伯半岛。在半岛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渗渗泉”、“天房”的动人故事。
“渗渗泉”麦加的惟一水源。据传,阿拉伯人的始祖“易卜拉欣”带着幼小儿子“伊斯玛仪”和妻子“哈吉尔”从“巴勒斯坦”来到了“希贾兹”的“麦加”。当时这里仅是一个山谷,荒无人烟,没有水草,没有房屋。“易卜拉欣”把她们母子俩在山谷里安顿好以后,就回去了。过了几天,吃的喝的都用完了,母亲的奶水也干了,“伊斯玛仪”一再啼哭,他的母亲带着他在“赛法”和“麦尔卧”两山中来回疾走七次,希望能有人帮助她(为了纪念此事,伊斯兰教朝觐者有一个仪式便是在这两山之间疾走七次)。当走完第七趟时,她面前出现了一个像鸟一样的天使在啄地,啄过的地方涌出了泉。还有一种传说,当“伊斯玛仪”跺着脚在那里哭喊的时候,水从他脚下涌出。“伊斯玛仪的母亲”赶忙在冒水的地方堆了一个池子,以免让清水流掉。当时这个泉叫作“伊斯玛仪泉”,后来又叫“渗渗泉”。水在沙漠中就是生命,特别是当人们听说了出水的经过和“伊斯玛仪”的传说后,受到很大震动和影响,因而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后来由于战乱,“渗渗泉”被风沙和金饰宝物填平埋没,直到被“阿卜杜勒?穆塔里布”(默罕默德的爷爷)重新发现。古代阿拉伯人将守护天房视为至高无上的圣职,也是掌握权力的具体标志。
“天房”克尔白的意思是立方体,它高15米,南北约10米,东西12米,原为无顶正方形四堵石墙,墙上嵌有一块黑石,高出地面约1.5米。人们朝觐时,这块黑石是绕行克尔白天房的起点。传说它是人类祖先“阿丹”顺天意修建的,后被洪水冲毁;在“伊斯玛仪”30岁时,真主又命令“伊卜拉欣”重建,于是“易卜拉欣”再一次来到“麦加”,按“安拉”之命,与“伊斯玛仪”一起共同修建了“克尔白天房”。在天房东面正对着玄石有一个四根柱子支撑着圆顶的小阁子,里面是伊卜拉欣的伫立处,即当年伊卜拉欣建造天房时的一块踏脚石。
最初的宗教仪式在克尔白天房举行。后来朝觐的人多了,就修整出一块空地举行宗教仪式,这块空地在天房周围,称为“禁地”。伊斯兰教诞生后,在这里进行礼拜,称禁寺。
自从人们响应“易卜拉欣”的号召开始朝觐天房以后,麦加不仅成为麦加人的王国,而且成为全体阿拉伯人的圣地。他们一致规定,在人们去麦加进行大小朝觐的季节内禁止打仗和战争,并规定在麦加禁地内不准作战,以保证圣地和朝觐者的安全。

麦加最早的居民是“阿马利加人”部落。和“阿马

利加人”住在一起的还有“祖尔胡木”部落。后来祖尔胡木人战胜了阿巴利加人,把他们驱出麦加,自己独占麦加。直到公元440年,管理麦加的权力又移到“古莱氏(古来什)”族手中;古莱氏部落原为希贾兹山区一个游牧部落,以出租骆驼和护送商队为生,公元440年占领并定居麦加,成为天房的守卫者;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家族在其前四代已开始执掌天房事务,其后代代相传。
麦加的古莱氏人以经商闻名于世,《阿拉伯大辞书》说,“古莱氏”一词,含有“赚钱”、“聚财”的意思,称他们为古莱氏部落是因为他们从事商业,而不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由于古莱氏人善于经营商业,使麦加成为红海商道上的重要商业集散地。古莱氏人每年进行两次大的贸易活动:冬往也门;夏赴叙利亚。骆驼商队运输的货物,有供地中海沿岸国家宫廷、寺院、教堂使用的来自也门、阿曼的各种香料;有来自中国、印度的丝绸、皮革、武器和金银器;有来自叙利亚的小麦、橄榄油、粮食、木材、生丝和手工艺品;也有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佐料和埃及的科普特织物。
伊斯兰教产生前夕的麦加,正处在氏族社会迅速瓦解、阶级社会加速形成的急剧变动之中。随着商业的发展,氏族之间及氏族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了富商大贾、高利贷主和奴隶主;另一方面,广大的氏族成员、部落平民则日渐贫困,有的甚至沦为仆役和奴隶。古莱氏部落逐渐演变为12支家族,其中倭马亚为最富有和最有势力的家族,倭马亚王朝第一任哈里发“穆阿维叶”的父亲“阿布?苏福扬”,是麦加的富商巨贾,在麦加长老会中取得显赫地位,成为麦加豪门贵族的首领。
古莱氏部落的奴隶主贵族,享有守护克尔白天房、主持朝觐事宜、征收麦加集市税、管理渗渗泉的特权,从中获得许多利益。此外,他们还经营大规模的商队贸易侵吞弱小者的财产,买卖奴隶,放高利贷,向附近部落征收重税。奴隶主挥金如土,而奴隶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贫苦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手工业者破产;商队的苦力,常年跋涉,尚不能一饱;乞丐沿街乞讨;穷无居室者,就睡在露天里。
氏族部落之间的矛盾,在麦加同样严重存在,麦加的氏族部落与麦地那的氏族部落互为仇敌,战火长期不息。
民族矛盾在麦地那的表现也很突出,麦加因其特殊地位,先后受到被埃塞俄比亚和波斯毁灭的威胁,外敌入侵半岛时期,麦加在经济方面蒙受的灾害最深。
由于麦加是阿拉伯半岛的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集中地反映了阿拉伯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为历史大转折时期各种社会基本矛

盾的焦点,成为伊斯兰教的策源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