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图集-各类墙柱的截面形状与几何尺寸
03G101-1图集CAD版(收藏)
![03G101-1图集CAD版(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9b8b06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b.png)
平法标注G解释
![平法标注G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8596cd1dd3383c4bb4cd2be.png)
板底部X方向和Y方向同时布置直径 为8间距为150mm的HPB300钢筋
板顶部X方向和Y方向同时布置直径为10 距为150mm的HPB300钢筋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要双 层双向配筋
当贯通筋采用两种直径钢筋隔一布一时, 表达为фXX/YY@间距
B:Xф10/12@100
直径为10mm的钢筋和直径为12mm的 钢筋间距为100mm,隔一布一
楼面板 LB 屋面板 WB 悬挑板 XB
板厚度的标注:h=XXX(单位mm) 若为变截面厚度的悬挑板,标注为: h=板根厚度/板端厚度
h80/60
板中的纵筋
贯通纵筋集中标注
墙
支座纵筋原位标注
次
梁
贯通纵筋的标注
B代表下部有贯通纵筋 T代表上部有贯通纵筋 B&T代表上部和下部同时有贯通纵筋
X代表X方向上有贯通纵筋 Y代表Y方向上有贯通纵筋 X&Y代表X和Y方向上同时有贯通纵筋
梁两端各有13根HPB300直径为
10mm间距为150mm的四肢箍
梁其余部分箍筋为HPB300直径为10mm 间距为200的四肢箍
11 8@ 2 15 4 /2 00 2
梁的两端各有18根HPB300直 径为12mm间距为150mm的 四肢箍
梁其余部分箍筋为HPB300直径为12mm间距 为200的双肢箍
柱的截面尺寸注写
矩形截面用b×h来表示长×宽
圆形截面用d来表示直径
用b1、b2、h1、h2表示 柱的形心与定位轴线的关系
bb1 b2
hh1h2
芯柱可以不用 注写截面尺寸
柱号 b×h(尺寸) b1 b2 h1 h2
KZ1
750×700 375 375 150 550 650×600 325 325 150 450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036bf92e3f5727a5e962ef.png)
次梁 2φ18
主梁(框架梁) 次梁 8φ8(2)
(2)截面注写方式 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梁按规定进行编号,从每种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
先将“单边剖面符号”画在该梁上,再引出绘制相应的截面配筋图,并在其上注 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起来。
三、板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c 贯通纵筋。其表达与有梁楼盖规定相同。
当局部区域的板面标高与整体不同时,应在图上注明板面标高高差及分布范 围。
例:一板带注写为ZSB3(5A) h=300 b=2500 15φ10@100(10)/φ10@200 (10) Bφ16@100;Tφ18@200,表示3 号柱上板带,有5跨且一端有悬挑;板带 厚300mm,宽2500mm;板带配置暗梁箍 筋,近柱端为φ10@100共15道,跨中为 φ10@200,均为10肢箍,贯通纵筋下部 为φ16@100,上部为φ18@200。
注: (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 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②梁截面尺寸(必注)。等截面时用b×h表示,
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 腋长,C2为腋高;对两端高度不相等的悬挑 梁,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h2。
③梁箍筋的配置(必注)。包括箍筋级别、直 径、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肢数
xx
(xx)为跨数
xx (xxA)为跨数及一端有悬挑
xx (xxB)为跨数及二端有悬挑
xx
b 板厚。注写为h=xxx,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 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xxx/xxx。
c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 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 和上部;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 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 &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项贯通的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平法施工图PPT课件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平法施工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f15132360cba1aa911da6d.png)
第26页/共32页
平法施工图 柱表
柱平法施工图— 列表注写方式
•注写柱纵筋。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 同时,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 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 筋三项分别注写。 •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 •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柱表
第2页/共32页
平法施工图概述
在平面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有三 种:
平面注写方式 ………………. 标注梁 列表注写方式 ………………. 标注柱和剪力墙 截面注写方式 ………………. 标注柱和梁
第3页/共32页
平法施工图概述
• 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将所有柱、 墙、梁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 和序号等。
第27页/共32页
柱第平28页法/共施32页工图——列表注写方式
柱平第2法9页施/共3工2页图——列表注写方式
柱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在分 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 布置图的柱截面上, 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 中选择一个截面,以 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 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 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如图所示)
第30页/共32页 柱平法施工图
第31页/共3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梁支座上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第11页/共32页
平面注写方式练习:
根据平法施工图绘制 1-1、2-2 、3-3、 4-4 截面图
第12页/共32页
第13页/共32页
第14页/共32页
用传统表达方式画出的一根两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配筋图
结构识图(平法)
![结构识图(平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6b41bb856a561252d36f9a.png)
结构实际需要而定 框架柱截面1/3部位形 的起始位置标高 成的内部加强区
梁顶面标高
底层本没柱的建筑物 的某层加柱子
当柱纵与两筋剪种锚力情固墙况在重墙叠顶一 时层,根为部墙标顶高面为往墙下顶一
剪力墙上生根的,就 是剪力墙上柱。
面层标的高结;构楼层面标高
例:柱表
5.4.1 柱列表注写内容
3.柱截面尺寸:
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 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 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分开,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在“/” 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如: 13A10@150/200(2);梁两端各有 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 为200,四肢箍;
对于墙梁所在 构层楼面标高 高差值
连梁:在剪力墙结构和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 连接墙肢与墙肢
暗梁的位置是他完全隐 藏在板类构件或者混凝 土墙类构件中
边框梁:边轴线框架 上的梁
墙梁编号
5.5.2截面注写方式
是原位标注,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布 置图上,以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上注 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据的方式来表达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当梁腹板高度≥450mm,须配置纵向构造钢 筋;此项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 2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例如:G4B12,表示梁两个侧面工配置4B22 的纵向构造筋,每侧各2B12;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时以N 打头,其余同上。
例如:N6B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 6B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3B22。
自上而下分开 例如:6B25 4/2,表示上排纵筋为4B25,下排纵筋为
2B25 ②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3)解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3)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75ea5ca7e21af45b307a8b9.png)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JGJ3-2002 J186-2002
•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
“平法”发展历程
11G101系列01G101平法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
• 8、12G901-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 土板式楼梯)》
• 9、12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承台)》
• 10、11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 11、11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
1、平法图集介绍
7/20/2020
1、平法图集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有关图集
1、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 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2、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 土板式楼梯)》 3、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4、12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剪力墙边 缘构件)》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 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1、2、3)解读
7/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20
目录
1
平法图集介绍
2 11G101与03G101的不同 3 11G101与04\06\08G101的不同
4
柱平法施工图(共48张精选PPT)
![柱平法施工图(共48张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05bc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4.png)
用粗实线表示板的轮廓线,并标注板的编号、厚度和配筋情 况,以及屋面的排水方向和坡度。
节点详图绘制技巧
确定节点位置
根据结构布置图和平面图确定节点的位置。
表示钢筋连接情况
用规定的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连接方式、数 量和规格等。
绘制节点轮廓线
用细实线绘制节点的轮廓线,并标注各部分 的尺寸和配筋情况。
添加注释和说明
字体
一般采用长仿宋体或黑体,字高根据 图纸幅面大小和比例确定,要求清晰 易读。
尺寸标注方法
01
02
03
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应与被标注长度 垂直,且不应超出尺寸线 的终端。
尺寸线
尺寸线应与被标注长度平 行,且不应与其他图线相 交。
尺寸数字
尺寸数字应写在尺寸线的 中间,且水平方向字头朝 上,垂直方向字头朝左。
拉结筋设置要求及实例分析
拉结筋应设置在柱内纵向受力钢筋之间,与纵向受力 钢筋可靠连接。
输标02入题
拉结筋直径、数量等应根据计算确定,并满足规范要 求。
01
03
实例分析:某框架柱拉结筋设置,采用HRB400级钢 筋,直径16mm,间距400mm,长度满足锚固长度
要求,与纵向受力钢筋可靠连接。
04
拉结筋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保证传力性能。
多边形柱
在平面图上画出柱的截面 轮廓线,并标注各边的尺 寸。
梁类型及其表示方法
主梁
悬挑梁
用粗实线表示,标注梁的编号、跨度 和截面尺寸。
用虚线表示,标注梁的编号、跨度和 截面尺寸,以及悬挑长度。
次梁
用细实线表示,标注梁的编号、跨度 和截面尺寸。
板类型及其表示方法
楼板
用细实线表示板的轮廓线,并标注板的编号、厚度和配筋情 况。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第3章柱平法施工图识读(1)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第3章柱平法施工图识读(1)](https://img.taocdn.com/s3/m/5d51e81bf78a6529647d53bf.png)
67
图3-30
图3-31
图3-32
68
课堂练习
1.柱箍筋中φ8@100/200表示什么意思? 2.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直径、间距有何要求? 3.当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锚固长度怎 么取? 4.什么情况下,不宜采用绑扎搭接?哪些构件的纵向受力 钢筋不应采用绑扎搭接? 5.楼层层高为4.5m,抗震框架柱KZ1的截面尺寸为750x700, 箍筋标注为φ10@100/200,该层顶板的框架梁截面尺 寸为300x700。试确定箍筋加密区长度。
此节点为本次修编新增构造做法,主要是 为了加强嵌固部位。当伸至 柱顶、且hb≥laE时,则将柱纵筋伸至柱顶截断,直锚;当伸至柱顶,且 hb≥0.5laE时,则将柱纵筋伸至柱顶弯折12d即可,弯锚。强调柱纵筋一定 要伸至柱顶高度。 适用于地下一层比上层多出的钢筋锚固
56
3.3.2抗震框架柱的箍筋P67
25
26
钢筋的几种连接
焊接连接(闪光对焊)
焊接连接(电渣压力焊)
机械连接(镦粗钢筋直螺纹连接)
机械连接(套筒挤压)
27
一、抗震和非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
(一)连接原则
28
2015年9月16日星期三
(二)抗震框架柱纵筋的连接构造
实际工作——许多因素制约而不得不将钢筋在某些位置
截断,而后再进行接长。
11G101-1P62图集规定(为便于施工时确定柱箍筋加密区的高度可查表)
500区域
柱长边 尺寸区域 Hn/6区域
66
三、地下室抗震KZ的箍筋加密区范围
P72(图3-31)比较图3-30与图3-31。
四、非抗震KZ的箍筋构造,见图3-32
G101系列图集合订本03G101—1
![G101系列图集合订本03G101—1](https://img.taocdn.com/s3/m/a34e6e1fb7360b4c2e3f64b9.png)
本图集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柱.、墙.、梁.三种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 部分内容。
本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编入了目前国内常用的且较为成熟的构造作法,是施工人员必须 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
YYZ —— 约束边缘翼墙柱
YJZ —— 约束边缘转角墙柱
GDZ —— 构造边缘端柱
GAD —— 构造边缘暗柱
GYZ —— 构造边缘翼墙柱
GJZ —— 构造边缘转角墙柱
AZ —— 非边缘暗柱
FBZ —— 扶壁柱
(2)墙身
Q —— 剪力墙墙身
(3)墙梁
LL
—— 连梁(无交叉暗撑、钢筋)
LL(JA) —— 连梁(有交叉暗撑)
筋的注写方式及对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的箍筋间距要求同第 2.2.2 条第六款),芯柱截面尺寸 按构造确定,并按标准构造详图施工,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本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 应另行注明。芯柱定位随框架柱走,不需要注写其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第 2.3.3 条 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 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 关系的具体尺寸。
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 b 边中部筋和 h 边中部 筋三项分别注写(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
五、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在箍筋类型栏内注写按第 2.2.3 条规定绘制柱截面形 状及其箍筋类型号。
六、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 同间距。施工人员须根据标准构造详图的规定,在规定的几种长度值中取其最大者作为加密 区长度。 例 ф10@100/250,表示箍筋为 I 级钢筋,直径ф10,加密区间距为 100,非加密区间 距为 250 。 当箍筋沿柱全高为一种间距时,则不使用“/”线。 例 ф10@100,表示箍筋为 I 级钢筋,直径ф10,间距为 100,沿柱全高加密。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 例 Lф10@100/200,表示采用螺旋箍筋,I 级钢筋,直径ф10,加密区间距为 100,非 加密区间距为 200 。 当柱(包括芯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且为抗震设计时,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 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均应按≤5d(d 为柱纵筋较小直径)及≤100 的间距加密。 当为非抗震设计时,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加密,应由设计者另行注明。 第 2.2.3 条 具体工程所设计的各种箍筋类型图以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式,须画在表的上 部或图中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上标注与表中相对应的 b、h 和编上类型号。 当为抗震设计时,确定箍筋肢数时要满足对柱纵筋“隔一拉一”以及箍筋肢距的要求。 第 3 节 截面注写方式 第 2.3.1 条 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 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第 2.3.2 条 对除芯柱之外的所有柱截面按第 2.2.2 条一款的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 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配筋图上继其编号 后再注写截面尺寸 b×h、角筋或全部纵筋(当纵筋采用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 的具体数值(箍筋的注写方式及对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的箍筋间距要求同第 2.2.2 条第六 款),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 b1、b2、h1、h2 的具体数值。 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须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对于采用对称的矩形截 面柱,可仅在一侧注写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 当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围内,在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芯柱时,首先按照第 2.2.2 条一款的规定进行编号,继其编号后注写芯柱的起止标高、全部纵筋及箍筋的具体数值(箍
平法标注11G-101解释
![平法标注11G-101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6c3a3d79ec3d5bbfd0a74d2.png)
(-0.100)
KL7(3) N4ф18
(+0.100)
300×700
ф10@100(4)/200(2) 2ф25
梁的原位标注
当梁的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将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梁上部纵筋:6ф25 4/2 梁下部纵筋:6ф28 2/4
若同排纵筋中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 “+”将两种纵筋相联,角部纵筋在前 面
上部配3根直径为 22的HRB400纵筋
下部配3根直径为 20的HRB400纵筋
梁中部钢筋的标注
梁 中 部 钢 筋
构造钢筋,以G开头
受扭钢筋:以N开头
梁的构造钢筋,亦称为梁的腰筋,主 要是防止梁侧面的收缩裂缝
梁 的 构 造 钢 筋
抗扭纵筋的构造要求:
1、应沿截面周边均 匀对称布臵,且截面 四角处必须配臵 2、其间距不应大于 200mm或截面宽度b;
一般情况下,从柱的一端算起,箍筋 加密区的高度最小为: Max(柱截面的高度,柱净高的1/6, 500mm), 若柱的截面为圆形,截面高度取直径。
对于底层柱,下端的箍筋加密区的高 度不小于柱净高的1/3
工程中,框架柱的箍筋加密范围
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设臵箍筋加密 刚性地面:把地面夯实,并铺设150mm厚 的混凝土面层 对剪跨比小于等于2的柱,框支柱、 一级和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要求全 高加密。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 立钢筋时,标注应为:
通长钢筋 架立钢筋
2 22 412
两根直径为中间
若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全跨相同时, 可用分号,将上部配筋和下部配筋分隔 开来。
3 22 ;3 20
附加箍筋和吊筋,可直接画在平面图 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 多数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统一标注
11G101系列平法图集
![11G101系列平法图集](https://img.taocdn.com/s3/m/e762733631126edb6f1a106b.png)
11G101系列新平法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11G101系统平法图集较03G101系列图集较大变化有:一、适用范围变化:11G101-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包括基础顶面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柱、剪力墙、梁、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等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
11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下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
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
二、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等一般构造变化:11G101系列平法图集依据新规范确定了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以及锚固长度la、lae的计算方式。
较03G101系列平法图集取值方式、修正系数、最小锚固长度都发生了变化。
三、构件标准构造详图变化:11G101-1中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筋构造,较03G101有如下变化:1、新图集中各个节点可以进行组合使用;2、柱外侧纵筋不少于柱外侧全部纵筋的65%伸入梁内;(与原图集一致)3、A节点,外侧伸入梁内钢筋不小于梁上部钢筋时,可以弯入梁内作为梁上部纵向钢筋。
(新增的构造)4、所有节点内侧钢筋按中柱节点走;5、BC节点,区分了外侧钢筋从梁底算起1.5labe是否超过柱内侧边缘;超过的,外侧配筋率>1.2%分批截断,错开20d;没有超过的,弯折部分要>=15d,总长>1.5labe,同样错开20d;6、D节点是未伸入梁内的外侧钢筋构造,(与原图集一致)7、E节点是梁、柱纵向钢筋接头沿节点柱顶外侧直线布置的情况,与节点A组合使用;外侧柱纵筋到柱顶截断;梁上部钢筋伸入柱1.7labe。
平法标注图解
![平法标注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f2dcc0f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7.png)
3、平法施工图的一般(yībān)规定
应当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各层(包括地 下和地上)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biāogāo)、 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结构层楼面标 高(biāogāo)是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地面和 楼面标高(biāogāo)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 厚度后的标高(biāogāo),结构层号应与建 筑楼层号对应一致。
第三十四页,共63页。
当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钢筋,而在集中标注时已经 注明,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钢筋(gāngjīn)涉及概念
第十二页,共63页。
混凝土保护层: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
直距离。作用有三:减少砼开裂后纵向钢筋的
锈蚀、高温时使钢筋的温度上升(shàngshēng) 减缓、使纵筋与砼有较好的粘结。
第十三页,共63页。
锚固:为了使钢筋不被拔出就必须有一定 (yīdìng)的埋入长度使得钢筋能通过粘结应力 把拉拔传递给砼,此埋入长度即为锚固。最 小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0.05) ——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
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集中(jízhōng)注写的形式
第二十七页,共63页。
加腋梁
第二十八页,共63页。
②箍筋的标柱规则 当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用 斜线“/”分隔,肢数写在括号内。当抗震结构中的框架梁采用 不同(bù tónɡ)的箍筋间距和肢数时,也可用斜线“/”将其分 隔开表示。
1、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与特点(tèdiǎn)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 为平法,其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 构件(gòujiàn)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 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 类构件(gòujiàn)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 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 等构件(gòujiàn)的“标准构造详图”相配 合,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 的那种将构件(gòujiàn)从结构平面图中索 引出来,在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4.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4.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d627e60975f46527d3e14b.png)
4.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平法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G101系列现有下列图集: 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 剪力墙)、 03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04G101-3(筏形基础)、
04G101-4(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集中标注示例
原位标注的内容: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贯通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 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 标注;当相同时,可只标注一边,另一边可省去不注。 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 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 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 的数量写在括号中。如: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该跨的适当位置标注 抗扭钢筋的总配筋值,加*号。 附加箍筋或吊筋:
二、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 列表注写方式 或 截 面注写方式表达。
1、列表注写方式
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一般只采用适当比例绘制一张柱平面布 置图,包括框架柱、框支柱、梁上柱和剪力墙上柱),分别在 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 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 况)与配筋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 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示例
返回
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示例
序号XX XX XX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XX)、(XXA)或(XXB) (XX)、(XXA)或(XXB) (XX)、(XXA)或(XXB)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最新ppt课件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23a3d3eff9aef8941e06ec.png)
工程概况
? 三桩承台钢筋端部构造同矩形承台
工程概况
? 承台梁钢筋端部构造同矩形承台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 个人理解:
? 超前止水构造对于结构内防水、地下 室外墙需提前回填等作用较大。
感谢观看 THANKS
ENGINEERING SERVICES POWERPOINT
? 7.“边缘构件角部纵筋”图中角部纵筋(不包含端柱)是指边缘构件阴影区角部纵筋,图示为红色点状 钢筋,图示红色的箍筋为在基础高度范围内采用的箍筋形式。
工程概况
? 内容提取:
? 独立基础底板最边 缘钢筋离平行边距 离≤75mm,且≤ 1/2 钢筋间距。
工程概况? 例: ? 1、底板钢筋间距为 100mm,则边距取 50mm。
? 5.桩基承台及承台梁:承合底面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50, 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此外尚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 注:
? 1.图中h,为基础底面至基础顶面的高度,墙下有基础梁时,h,为梁底面至顶详图面的高度。
? 2、底板钢筋间距为 200mm,则边距取 75mm。
? 注:
? 1、当独立基础底板 长度≥2500时,除外 侧钢筋外,底板配 筋长度可取相应方
工程概况 向底板长度的0.9倍, 交错放置。
? 2、当非对称独立基 础底板长度≥2500, 但该基础某侧从柱 中心支基础底板边 缘的距离小于1250 时,钢筋在该侧不 应减短。
? 5.当边缘构件(包括端柱)一侧纵筋位于基础外边缘(保护层厚度<5d,且图基础高度满足直锚)时,边缘 构件内所有纵筋均按本图(b)构造;对于端柱锚固区横向钢筋要求应按本图集第66页;其他情况端柱纵 筋在基础中标准底面构造按本图集第66页。
03G101图集
![03G101图集](https://img.taocdn.com/s3/m/ff59d106cc175527072208ac.png)
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 例:Lφ10@100/200,表示常用螺旋箍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6)当抗震框架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将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按≤5d(d为搭接纵筋的较小直径)及≤100mm的较小值加密。
5. 抗震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见图集37页)
增加内容:
配筋率=As/b×ho,即为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与构件截面宽度、截面有效高度(指截面受压区边缘到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的比值。
筒体结构根据筒的布置、组成和数量等可分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成束筒结构体系。
框架-筒体结构体系一般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它承受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稀柱框架,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框架-剪力墙结构。
筒中筒结构体系由内外几层筒体组合而成,通常核芯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围筒是框筒。
(6)当抗震设计时,确定箍筋肢数时要满足对柱纵筋“隔一拉一”以及箍筋肢距的要求。
箍筋类型mxn,其中:m为b边宽度上的肢数,n为h边宽度上的肢数。
具体见图集46页,矩形箍筋复合方式。截面周边为封闭箍筋,截面内的复合箍为小箍筋或拉筋。采用这种箍筋复合方式,沿封闭箍筋周边局部平行接触的箍筋不多于两道,因此用钢量最少。抗震柱所有箍筋的弯钩角度为135°,箍筋弯钩直段长度应为10d与75mm中取大值。
在连接区相邻纵筋应交错连接。
4. 抗震框架柱箍筋加密区范围(见图集40页)
(1)柱下端≥Hn/3单控,柱上端≥Hn/6、≥hc、≥500mm,即“三控”取大值。(注意:本构造图不适用于短柱、框支柱和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