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黄海海底地形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底地形知识点汇总(上海中考知识点汇总)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底地形知识点汇总(中考知识点)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
南海的海底地形南海的深度比渤、黄、东海要大。
除北、西、南三面靠大陆附近深度较浅外,中部和东部水深大都在2000米以上。
南海平均水深1100米,最大深度5567米。
南海的海底地貌类型齐全,既有宽广的大陆架,又有较陡的大陆坡和辽阔的深海盆地。
海底地势西北高,东部和中部低。
海盆四周边缘分布着大陆架;大陆架以外为阶梯状下降的大陆坡,中国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等即为分布在大陆坡山脊上的礁岛;在大陆坡的终止处进入南海深海盆地。
在南海东部,从我国台湾岛至吕宋、巴拉皇岛等地,出现一系列岛弧和海槽(沟)相伴分布的格局。
南海大陆架非常宽广,主要分布在北、西、南三面。
其中,南部大陆架宽度最宽,北部次之,西部和东部狭窄。
北部和西北部大陆架,大致为中国台湾南端至海南岛以南的华南沿岸及越南北部沿岸的浅水区,海底坡度平均为3′40″。
陆架宽190~280公里,一般超过250公里。
北部湾为水深小于100米的浅海,平均水深40米左右,全属大陆架。
该湾地形与渤海颇为相似,北部和西部较浅(20~40米),中部和东南部较深(50~60米)。
该湾海底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深处在海南岛西南近海,达90多米。
南海西部越南沿海大陆架较窄,南北两端宽约50公里,中间仅20公里;坡度较大。
南海东部均为岛架,台湾岛至吕宋岛一带岛架很窄,仅5~10公里,坡度达50′~1°40′。
巴拉望附近岛架宽30~60公里,坡度一般为17′。
南海南部和西南部大陆架为巽他陆架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宽度超过300公里。
南海西部和东部陆架是以侵蚀为主的侵蚀—堆积型陆架,而南部和北部的大陆架则为堆积型陆架。
南海的大陆坡分布在水深150~3600米之间,呈阶梯状下降,大致从150米开始,海底坡度明显地逐渐变陡,由平坦的大陆架变为陡坡,并隔以深沟。
七年级海底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海底地图知识点海底地图是揭示海洋地球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是研究海洋底部的构造、地质、海底地貌、海水成分、海底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对于了解海洋生态、开展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以及海底光缆材料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七年级海底地图的知识点。
1. 海底地形海底地形是指海底地表的形态和地势高低等属性,它的研究甚至比陆地地形还要复杂。
海底地形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有海峡和水山,二是有海沟和海洋高原。
三是有海岸线和海底平原,四是有由活动构造发展而形成的断层与火山等。
2. 海底地质结构海底地质结构主要包括大洋底石墨层、深海盆地、板块推挤、火山活动、地震活动、海底岩浆等。
它们与海底地形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海底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潜在价值。
3. 海水成分海水是指海底中所有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所含有的水分之和。
虽然海水含量大大受到溶解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溶解的矿物质与生物化学物质却是研究海底地图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海洋生物、温度、盐度、PH值、气体含量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
4. 海底资源海底资源包括仪器、石油、气体、矿物、水、天然气等,其储量和分布恰比陆地还要广泛。
其中,矿物这一块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研究其分布区域,以及分布密度,有助于国家进行更为精确的海洋资源修显。
同时,对于产业和科学开发,也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5. 海底光缆材料海底光缆材料是指用于连接不同节点的海底通信光缆形成的或光隙成分。
通常,海底光缆的结构与材料高度科技化,除了将光缆和终端设备相互连通,还兼具非常厉害的耐压和耐水能力。
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海底地图知识点时,首先要了解海底地形、海水成分、海底地质结构、海底资源、海底光缆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这是研究海洋地球学的重要一环。
此外,还要跟着老师学习海洋功效开发、海洋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够发挥出海底地图所带来的巨大作用。
中国黄海地区地质综述(3)
中国黄海地区地质综述(3)胡经国㈤、生物资源黄海在生物区系上属于北太平洋区东亚亚区,为暖温带性;其中,以温带种占优势,但是也有一定数量的暖水种成分。
在海洋游泳动物中,鱼类占主要地位,共计约有300种。
其主要经济鱼类有小黄鱼、带鱼、鲐鱼、鲅鱼、黄姑鱼、鳓鱼、太平洋鲱鱼、鲳鱼、鳕鱼等。
此外,还有金乌贼、枪乌贼等头足类和鲸类中的小鳁鲸、长须鲸和虎鲸。
浮游生物以温带种占优势。
其数量一年内出现春、秋两次高峰。
海区东南部,夏、秋两季有热带种渗入,带有北太平洋暖温带区系和印度-西太平洋热带区系的双重性质。
热带种是外来的,并且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基本上仍然以暖温带浮游生物为主,多为广温性低盐种,种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多。
最主要的浮游生物资源是中国毛虾、太平洋磷虾和海蜇等。
在黄海沿岸浅水区,底栖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的主要是广温性低盐种,基本上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系的暖水性成分。
但是,在黄海冷水团所处的深水区域,为以北方真蛇尾为代表的北温带冷水种群落所盘踞。
因此,从整个海区来看,底栖动物区系具有较明显的暖温带特点。
底栖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食用的种类,最重要的是软体动物和甲壳类。
经济贝类资源主要有:牡蛎、贻贝、蚶、蛤、扇贝和鲍等。
经济虾、蟹资源有对虾(中国对虾)、鹰爪虾、新对虾、褐虾和三疣梭子蟹。
棘皮动物刺参的产量也较大。
黄海的底栖植物可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也以暖温带种为主。
西部冬、春季出现个别亚寒带优势种;夏、秋季还出现一些热带性优势种。
底栖植物资源主要是海带、紫菜和石花菜等。
黄海生物种类多,数量也大。
形成了烟威、石岛、海州湾、连青石、吕泗和大沙等良好的渔场。
黄海渔场名闻遐迩。
中国、朝鲜、韩国及日本的拖网渔船均来此开发黄海丰富的水底鱼类资源。
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有中国的大连、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大丰、连云港、南通等;此外,还有韩国的仁川及朝鲜的南浦。
㈥、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在北黄海(指海州湾以北)中央略偏东处,有一个狭长的水下洼地(亦称黄海槽),自济州岛伸向渤海海峡,深度自南向北逐渐变浅。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黄海海底地形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黄海海底地形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
黄海平均水深 44 米,海底平缓,为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
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鸭绿江、大同江、汉江、淮河等。
黄海的海底地形黄海为一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浅海。
海底地势由北、东、西三面向黄海中央及东南方向倾斜,但坡度不大,平均坡度为1′21″,地势比较平坦。
深度由东南向北逐渐变浅,如同一个口朝南的簸箕。
它有一个明显的由东南向北的低槽——黄海槽,海槽水深 60~80 米,自济州岛以南开始沿黄海中部向西北伸延,分别进入北黄海、青岛外海和海州湾。
黄海近岸水深多在 60 米以内,唯南黄海中央及东南水深在 80 米以上,最深处在济州岛北侧,水深 103 米。
黄海平均水深 44 米,其中北黄海平均水深 38 米,南黄海平均水深46 米。
黄海西岸的苏北海岸是一片广阔的滩涂、浅水地带,水深不足 20 米,并有一些水下三角洲,如古黄河水下三角洲及长江水下三角洲等,因此浅滩、沙洲很多,如大沙、北沙、金家沙、郎家沙、勿南沙等。
黄海东侧朝鲜半岛沿岸的水深大于西侧沿岸,北部有许多与海岸近于垂直的水下沙脊,南部岛屿林立,水下地地形复杂。
黄海南部地势向东南倾斜,但存在几个水下小岩礁,如苏岩礁、虎皮礁等,它们与济州岛联成一条东北向的岛礁线,构成黄海与东海的天然分界线。
总结:在黄海南部,东起韩国济州岛,西至中国长江口一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
在黄海北部,中国威海与大连连线为黄海与中国渤海的分界线。
黄海渔场名闻遐迩。
中国、朝鲜、韩国及日本的拖网渔船均来此开发丰富的水底鱼类资源。
九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九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九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希望大家喜欢!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阶梯名称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主要地形举例分界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4000 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以北的广大地区米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地区 500 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山东丘陵3、主要山脉:⑴ 、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⑷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⑸ 、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 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
4、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⑴、四大高原: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 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 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绿洲”分布,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许多“绿洲”分布。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南方地区的一个湿润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⑶、三大平原: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 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
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 1、海底地形浅海陆架、外缘、大陆坡;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2.地形变化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桑,巨大的内力;板块运动,拉伸挤压,断层褶皱和高洼地;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不应低估外部力量;风浪水冰,侵蚀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挖高填低。
3、天气和气候天气:短期阴晴雨雪冷热风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4.温度分布规律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陆地和海洋是不同的。
夏季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回复:地理记忆打油诗非常完整~~谢谢司马先生5、地球变暖危害空气污染、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迫切需要采取措施。
6、风的形成高温气体在低压下上升并形成;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7.土压力区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在南北五度之间,高温气体出现了,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北纬和南纬30度,被气流偏转,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极性气压低且接近两极;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8.地球风区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信风拥抱赤道,东风从两极升起,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9.降水形成条件空汽饱,气温降;凝固、碰撞;体重加,雨雪降。
10.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冷,降水困难。
回归线,分西边;西海岸,副热带高压带,信风吹,降水亏;东海岸,季风,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内部;距海远,气候干。
1、地球表面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公里,最大周长约4万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地球仪3.在地球上,人们使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如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和湖泊、国家和城市。
4、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5.纬度是一个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的圆。
赤道是最大的纬度圈。
纬度分为南北。
赤道以北称为北纬,带“n”,赤道以南称为南纬,带“s”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中国黄海地区地质综述(1)
中国黄海地区地质综述(1)胡经国一、黄海自然地理㈠、概述及基本信息黄海(Yellow Sea)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是一个近似南北向典型的海域。
它在西北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连线为界,与渤海相联系;南以中国长江口北岸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为界,与东海相连。
黄海海底平坦,平均水深90米,大部分水深均在60米以上。
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其大片水域水色呈黄色。
黄海曾经属于“东海”的一部分。
在中国清朝初期,黄海海域曾经被称为“东大洋”,把现在的东海一带称为“南大洋”;清朝末期,在1908年以后出版的地图中均已使用现今的名称。
黄海从胶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北黄海面积约为8.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为40.9万平方千米。
黄海的西北部通过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东部由济州海峡与朝鲜海峡相通;南以长江口东北岸启东角到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与东海分界。
(下图来源:网络)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淮河、鸭绿江、大同江、汉江等。
其主要沿海城市有中国连云港、盐城、南通、日照、青岛、烟台、威海、大连、丹东,朝鲜的新义州、南浦,韩国的仁川等。
黄海海域内的岛屿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东侧、胶东半岛东侧和朝鲜半岛西侧边缘。
濒临黄海的主要行政区有:中国的辽宁、山东和江苏三省;朝鲜的平安北道、平安南道、南浦特别市、黄海北道、黄海南道;韩国的仁川广域市、京畿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济州特别自治道。
黄海基本信息如下:中文名:黄海外文名:Yellow Sea面积: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90米最大水深:济州岛北侧(228米)海水盐度:32‰周边国家: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特殊地位:西太平洋最大陆缘海㈡、位置境域黄海在朝鲜半岛被称为“西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
它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北面和西面濒临中国,东邻朝鲜半岛。
中国的主要河流,如碧流河、鸭绿江,苏北灌溉总渠及朝鲜半岛的汉江、大同江、清川江等注入黄海。
资源学导论之黄海资源
中国主要海区——黄 海 区
黄 海 资 源 ?
01 黄海概况 02 生物资源
03 矿产资源
01 概况 02 生物资源 03 旅游资源
04 海洋旅游资源
黄海概况
• 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大片水域水 色呈黄色。
• 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 是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位于中国 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
生物资源
黄海生物种类多,数 量也大。形成烟威、石岛、 海州湾、连青石、吕泗和 大沙等良好的渔场。 最主要的浮游生物资源是中国毛虾、太平洋磷 虾和海蜇等。 底栖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食用的种类,最 重要的是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经济贝类资源主要有 牡蛎、贻贝、蚶、蛤、扇贝和鲍等。经济虾、蟹资 源有对虾(中国对虾)、鹰爪虾、新对虾、褐虾和 三疣梭子蟹。
渔民祈福 一帆风顺 妈祖文化旅游 节
广鹿岛老铁山风 景区内的马祖庙,每 年农历六月十六日, 祈求渔家船民一帆风 顺渐成风俗,当地政 府确定每年这一天举 办妈祖文化旅游节。
青岛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总长863.30千米,有海岛69个,海湾49个, 航道通畅,丌淤丌冻,锚地水域开阔,具有适合建设深水大型码头的港口资源。 沿海滩涂面积212.31平方米,土地、滩涂及浅海等海洋空间资源适宜开发养殖 业、旅游业、盐业等。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其中鱼类资源占80%,虾、蟹及头足 类资源约占20%。底栖生物资源中有菲律宾蛤仔、西施舌、刺参、石花菜、皱纹 盘鲍等珍贵海产品和藻类等。 海洋植物资源也很丰富。青岛近海海洋植物主要有底栖藻类和海草。底栖藻 类有石花菜、海带、紫菜、马尾藻、石莼等,适宜于养殖,幵已形成规模生产。 水产资源开发已产业化,海洋捕捞产量产量丌断增加。盐及盐化资源开发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叱,胶州湾近海有盐田120多平方米。
七年级海底地形知识点
七年级海底地形知识点海洋,占据着地球面积的71%,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资源和环境载体。
在人们对于海洋资源的了解与认识中,海底地形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海底地形的特点和涵义对于大多数人可能很难想象和了解,本文将介绍七年级海底地形的相关知识点。
一、海底地形是什么?海底地形是指海底表面的各种地形、地貌,不同于陆地,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底地形的特点在于其三维空间的庞大、复杂性和多样性。
海底地形在地球历史和生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研究板块构造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洋沉积物及地下资源等众多地学、地球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海底地形的特点1.海底地形极为复杂,地形常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不断发生隆升和沉降。
其地形上的峭壁、峡谷、丘陵、高原、断层、火山等都具有形态奇特的特点。
2.海底地形常常被海水所掩盖,主要以水运输和水探测方式进行发现和研究。
3.因为海底地形水中对应的响应时间较长,大量地震地形学数据都是通过陆地受到的地震波传播进入海底而得到的。
三、海底地形分类1.海底洋脊:海洋洋脊是海底的一种特殊地形,一般沿着海域的中央位置分布,它们是新洋底的产物,是海底扩张的表征。
洋脊的两侧分别具有复杂的地形,如海底山脉、海沟等。
2.槽谷:海底槽谷是海底地形中最常见的地形,由于构造活动和大陆边缘的侵蚀沉积,其形成也异常复杂。
槽谷通常有多种类型,如火山口、峡谷、裂谷等。
3.海盆:海底盆状地形被称为海盆。
海盆是由洋脊两侧的岩浆凝固而成的,通常呈盆形。
近海盆通常与陆块相连或者由大陆边缘的坡背形成。
4.海沟:海沟是海洋中比较特殊的地形,通常地质年代较为久远,是由构造作用所形成的。
它的深度千米以上,狭长而陡峭,深海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以此为主要分界线。
四、海底地形的动态发展海底地形是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中,其形态的变化常常出现极快和剧烈的现象,常常需要长期实地观察和多学科的研究揭示。
探索和研究海底地形是从地质历史学到海洋气候学等多个领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
[推荐精选]2018年中考地理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总结:海底地形特点
2018年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海底地形
特点
www.5y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
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
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
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最大,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
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
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泥中,形成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
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很大的锰结核资源。
总结:大洋底部很重要的地势特征是呈脉状分布的、具有全球规模的海底隆起。
它像屹立在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脉,延伸四大洋。
这些洋底“山脉”,称为大洋中脊,规模超过陆地最大山谷,其物质组成为硅镁质火山岩。
这里有火山、地震活动。
2018年中考地理考点-海底地形特点为大家带来过了,将为大家汇总更多的中考地理考点,相信对大家中考地理答题会有所帮助。
www.5y。
海底地形的知识点总结
海底地形的知识点总结一、海底地形的分类海底地形根据其特征和形成过程可分为陆源海底地形和海源海底地形两大类。
1.陆源海底地形陆源海底地形是指受大陆运动、河流冲积和冰川侵蚀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海底地形,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边缘深海盆地。
(1)大陆架大陆架是位于海岸线延伸下去的浅海地带,其宽度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公里,其特点是水深变化缓慢,地势平坦。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地带,是海底沉积物的主要分布区,也是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
(2)大陆坡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大洋深水区过渡的陡坡地带,其特点是水深急剧增加,地形起伏大。
大陆坡是沉积物的悬移和流动的主要通道,也是一些特殊生物的栖息地。
(3)大陆边缘深海盆地大陆边缘深海盆地是大洋盆地和大陆斜坡之间的过渡地带,其特点是地形复杂,水深较深。
这些地区是地质构造活跃、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地区,也是富含矿产资源的潜在区域。
2.海源海底地形海源海底地形是指主要由海水和海底地质活动形成的海底地形,包括大洋中脊、大洋盆地、海沟和海山等。
(1)大洋中脊大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最壮观的山脉,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印度洋。
大洋中脊的形成是因为海洋地壳板块的边界上,熔岩从地壳下部向上冒出并逐渐形成新的海洋地壳。
大洋中脊的存在导致了地壳板块的扩张和推动,是地球上板块构造演化的重要标志。
(2)大洋盆地大洋盆地是大洋底部的一种特殊地形,其特点是地形平坦,水深较深。
大多数大洋盆地是由海洋地壳板块的分裂和扩张形成的,也是构造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
(3)海沟海沟是海洋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位于陆架和海山之间的深度超过6000米的狭长凹陷地形。
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有些海沟深度超过11000米,受到地壳板块之间的挤压和摩擦作用而形成。
(4)海山海山是宇航员勇敢勇往直前的特殊地质体,它是位于海洋中的一种突出的地形特征,通常高度在1000米以上。
海山的形成是因为地幔柱状上升引起地壳板块的局部隆起,也是地球上板块构造演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四大近海考点
中国四大近海考点
以下是中国四大近海的考点概述:
1. 渤海:渤海是中国最北端的海域,属于中国近海,考点主要涉及渤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资源等方面。
2. 黄海:黄海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呈现黄色,主要考点包括黄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海运贸易等方面。
3. 东海:东海位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以及日本九州岛和琉球群岛之间,是一个比较开阔的边缘海,主要考点包括东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经济发展等方面。
4. 南海: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考点主要涉及南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开发等方面。
这四大海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开发等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是中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因此也是中国地理和海洋相关课程的重要考点。
七年级海底地图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海底地图知识点归纳海底地图是指海洋底部及其下方地壳、地幔的地形、地质构造和测量资料等的总称。
本文将对七年级海底地图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海洋地壳的组成海洋地壳和陆地地壳具有不同的构成。
海洋地壳主要由较重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而陆地地壳则主要由轻质的硅铝酸盐类矿物组成。
海洋地壳由海底扩张中心向两侧逐渐变老的方式形成。
二、海底地形的特点海底地形是表现海洋底部高程和形态的地貌系统,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地形变化复杂海底地形的变化情况十分复杂,主要受地球板块运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
2. 深海平原广阔深海平原是海底地形中面积最大的类型,平均海深约为5,000米左右。
3. 海底山脉连绵不断海底山脉是海底地形重要的构成部分,其长度往往上千公里,高度数百至数千米。
其中最长最高的是太平洋中脊。
三、海底热液和冷泉海底热液和冷泉是海底地形中的两大特殊现象,分别产生于海底中脊与洋沟两个区域。
热液是由地球内部热能和化学能的表现形式,而冷泉则与地下水的富集有关。
海底热液和冷泉的发现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和海洋化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主要用于研究和探测海洋地壳及其下方地幔的形态、构造、物质成分和物理结构等地球物理性质。
属于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声学、磁学和重力测量方法。
五、海洋航行定位海洋航行定位主要是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和设备,在大洋中准确地确定船只的位置与航向,从而保证海洋航行的安全和成功。
常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有GPS、GLONASS和伽利略,其中GPS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系统。
总之,在七年级的海底地图学习中,以上提到的知识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海底地质和地形特点,提高自己的地理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海洋地理南海东海与黄海
中国的海洋地理南海东海与黄海中国的海洋地理:南海、东海与黄海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国家,东临黄海,南界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西濒南海,北界东海。
这三个海域分别为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
它们在海洋地理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战略价值。
本文将对中国的南海、东海和黄海进行详细介绍。
一、南海南海位于中国的南方,是一个辽阔的海域,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
南海的东北部被中国的海南岛等岛屿环绕,它与中国的广东、广西等沿海省份相邻。
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也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域之一。
南海涵盖着众多美丽的岛屿和礁石,如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等,这些岛屿和礁石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
此外,南海还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海洋资源,因此,它也成为了国际上的争议焦点。
中国坚持自己对南海的主权主张,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南海的管理和维权。
二、东海东海位于中国的东部,是较为狭窄但极其重要的海域。
它与中国的河南、上海、浙江等沿海省份接壤,东海还邻近日本琉球群岛和台湾海峡。
东海也是一个重要的航运通道和渔业资源聚集地。
在东海的中部,有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日本也对其提出主权要求,因此引发了争议和紧张局势。
中国坚持自己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同时也致力于保护东海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黄海黄海位于中国的西部,东临朝鲜半岛,西与中国的山东半岛相对。
黄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海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航运通道和渔业资源区。
黄海的一大特点是其潮汐差异较大,同时也为海洋生态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黄海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包括鲍鱼、黄鱼、对虾等。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黄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因此,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黄海的生态环境。
总结中国的南海、东海和黄海是其重要的海洋地理组成部分,它们在战略和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将继续加强对这些海域的研究、管理和维权,以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黄海教学
海蜇
生物区系及资源
在黄海沿岸浅水区,底栖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的主要是广温性 低盐种,基本上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系的暖水性成分。但在黄 海冷水团所处的深水区域,则为以北方真蛇尾为代表的北温带冷水 种群落所盘踞。 因此,从整个海区来看,底栖动物区系具有较明显的暖温带特 点。底栖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食用的种类,最重要的是软体动 物和甲壳类。
黄海冰封
简介 地理位置 地质 气候 水文 生物区系及资源 冰冻灾害
地理位置
黄海西临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以渤海海峡与渤海相通;东边是朝鲜 半岛;北起鸭绿江口,北端是辽东半岛;南以长江口北岸至朝鲜济州岛一线 与东海分界 。黄海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最深处在黄海东南部,约为140 米。海洋学家按照黄海的自然地理等特征,习惯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
海浪
北部一般以风浪为主,南部则多见涌浪。从9月至翌年4月, 北部多西北浪或北浪,南部以北浪为主。6~8月,北部多东南浪 或南浪,南部以南浪为主。风浪秋冬两季最大,浪高常有2.0~6.0 米;当强大寒潮过境时、浪高有时达3.5~8.5米。春、夏季风浪稍 小,一般为0.4~1.2米。如有台风过境,浪高则可达6.1~8.5米。 夏季台风来临时在南黄海西部沿岸曾观测到 8.5米的波高。大浪区 出现在成山角和济州岛附近海区。黄海的涌浪,夏、秋季大于冬季 ,浪高一般多为0.1~1.2米,受台风侵袭时,可出现2.0~6.0米的 涌浪。
黄海
地质
黄海基底由前寒武系变质岩系组成。北部属于中朝准地台的胶辽隆起 带,在第三纪时基本上处于隆起背景。南黄海在新生代时经受了大规模的 断陷,接受了巨厚的沉积。海域内的主体构造走向为北北东,由大致平行 相间排列的隆起带与拗陷带(盆地)组成。胶辽隆起带和南黄海——苏北 拗陷带构成了黄海的海底构造骨架,其东南缘经浙闽隆起带延伸入东海。 这些隆起和拗陷带成为黄海陆架发育的基础和边界条件。晚近地质时期以 来,黄河、长江带来丰富的泥砂填没了构造拗陷、水下谷地、构造隆起和 水下丘岭,从而形成了现在宽广、平坦的大陆架。第四纪以来冰期、间冰 期更迭交替、海面频繁升降,使大陆架多次成陆,又多次受到海侵。最后 一次海侵是在距今2~1.5万年间开始的。距今6000年左右,海面才上升到 接近现在的位置。
我国黄海近海海域地质勘察特征
我国黄海近海海域地质勘察特征黄海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重要的近海海域之一。
对黄海近海海域的地质勘察是了解该海域地质特征、资源潜力和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黄海近海海域地质勘察的特征。
一、地质构造特征黄海近海海域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其主要构造类型包括断裂、褶皱、岩浆活动等。
断裂是黄海近海地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质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影响。
褶皱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形成了一系列东西向的褶皱带。
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火山岩的分布,主要分布在黄海东南部。
二、沉积特征黄海近海海域沉积物丰富多样。
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物质和海洋生物残骸组成。
陆源物质主要包括土壤、岩屑、植物残骸等,主要通过河流输入到黄海。
海洋生物残骸主要包括贝壳、藻类等,是海洋生物的遗骸。
沉积物的类型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海域的环境变化和生态状况。
三、地质灾害特征黄海近海海域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啸、海底滑坡、地震等。
海啸是由地震、火山活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海底波浪,对沿岸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海底滑坡是指海底沉积物由于地震、洪水等外力作用而发生滑动,可能引发海啸或破坏海底管线、电缆等设施。
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对海域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影响。
四、资源潜力特征黄海近海海域具有丰富的资源潜力。
其中,油气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
黄海地区已经开发的油气田有多个,还有一些尚未开发的油气田具有较大的潜力。
此外,黄海还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鱼类、虾类、贝类等海产品以及沙、石等矿产资源。
五、环境状况特征黄海近海海域的环境状况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人类活动是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海近海海域面临着水污染、海洋垃圾、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保护黄海近海海域的环境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黄海近海海域地质勘察特征丰富多样,包括地质构造、沉积特征、地质灾害、资源潜力和环境状况等方面。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海底地形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海底地形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海底地形中考地理复习的时候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大家记忆,考生在平时要经常温习地理知识点,这样在答题的时候才能轻松进行运用,下面莲山课件为大家带来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海底地形,希望中考生能够认真阅读。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
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
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
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
9%左右。
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最大,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
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
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泥中,形成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
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很大的锰结核资源。
总结:大洋底部很重要的地势特征是呈脉状分布的、具有全球规模的海底隆起。
它像屹立在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脉,延伸四大洋。
这些洋底“山脉”,称为大洋中脊,规模超过陆地最大山谷,其物质组成为硅镁质火山岩。
这里有火山、地震活动。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海底地形莲山课件为大家带来过了,莲山课件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相信对大家中考地理答题会有所帮助。
中考地理八年级重点知识归纳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部;主要河流:长江(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塔里木河(最大的内流河);主要湖泊:青海湖(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最大的淡水湖)
中国的地形地势
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四端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两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北端:黑龙和民族
人口增长特点: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为界;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中考地理八年级重点知识归纳
主题
重点知识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中国的疆域和邻国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领海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俄罗斯、蒙古、印度等;海上邻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东海海底地形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东海海底地形(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地理资料、政治资料、历史资料、艺术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art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东海海底地形东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是中国岛屿最多的海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黄海海底地形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
黄海平均水深44米,海底平缓,为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
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鸭绿江、大同江、汉江、淮河等。
黄海的海底地形
黄海为一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浅海。
海底地势由北、东、西三面向黄海中央及东南方向倾斜,但坡度不大,平均坡度为1′21″,地势比较平坦。
深度由东南向北逐渐变浅,如同一个口朝南的簸箕。
它有一个明显的由东南向北的低槽——黄海槽,海槽水深60~80米,自济州岛以南开始沿黄海中部向西北伸延,分别进入北黄海、青岛外海和海州湾。
黄海近岸水深多在60米以内,唯南
黄海中央及东南水深在80米以上,最深处在济州岛北侧,水深103米。
黄海平均水深44米,其中北黄海平均水深38米,南黄海平均水深46米。
黄海西岸的苏北海岸是一片广阔的滩涂、浅水地带,水深不足20米,并有一些水下三角洲,如古黄河水下三角洲及长江水下三角洲等,因此浅滩、沙洲很多,如大沙、北沙、金家沙、郎家沙、勿南沙等。
黄海东侧朝鲜半岛沿岸的水深大于西侧沿岸,北部有许多与海岸近于垂直的水下沙脊,南部岛屿林立,水下地地形复杂。
黄海南部地势向东南倾斜,但存在几个水下小岩礁,如苏岩礁、虎皮礁等,它们与济州岛联成一条东北向的岛礁线,构成黄海与东海的天然分界线。
总结:在黄海南部,东起韩国济州岛,西至中国长江口一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
在黄海北部,中国威海与大连连线为黄海与中国渤海的分界线。
黄海渔场名闻遐迩。
中国、朝鲜、韩国及
日本的拖网渔船均来此开发丰富的水底鱼类资源。
编辑推荐:海底地形知识点汇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