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必考人物之孟子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必考人物之孟子教育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私学兴起,在私学中影响较大的有四家: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中儒家和墨家被称为“显学”。
提到儒家,必不可少的三个人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接下来,中公教育马小芳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思孟学派
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人们通常把子思和孟轲视为一派,这就是著名的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
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
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
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
(四)“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孟子,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
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五)教学思想
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
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盈科而后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4.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六)社会分工与教育
分工思想是孟轲的重要经济思想,也是其教育理论中重要的基础思想。
他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
中公讲师马小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