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臭氧层物质与含氟气体生产
消耗臭氧层物质HFC-23销毁技术
![消耗臭氧层物质HFC-23销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af80a4ac77da26924c5b030.png)
过热蒸汽反应堆
在过热蒸汽反应器中,卤代烃在高温气相中发生分解。首先将卤代烃,蒸汽和空气混合并预热至500ºC,然后将混合气送入电加热至850-1000ºC的管式反应器。分解主要通过水合作用产生HF、HCl和CO2。废气被引入洗涤塔冷却器,在冷却器中用氢氧化钙(Ca(OH)2)溶液冲洗将废气淬灭并中和酸。
产生和收集可销售的副产品(HCl和HF)。
7
氩气等离子弧
氩气等离子弧热解过程将液态或气态废物直接与电等离子体炬产生的氩气等离子体射反应室(飞行管)中迅速加热到大约3000℃并发生热解。在热解之后,迅速进行碱淬火至温度低于100℃,限制二恶英/呋喃的形成,废气通过碱洗塔后释放。
销毁技术包括:气体或烟气氧化、液体喷射式焚烧、回转窑焚烧、反应炉裂解、过热蒸汽反应堆、氮气等离子弧、氩气等离子弧、与氢气和二氧化碳产生化学反应。
各技术简介及特点:
编号
技术
简介
特点
1
气体或烟气氧化
进入燃烧室(使用耐火材料衬里),利用天然气等辅助流加热烟气流而工作,燃烧室温度>1100℃,停留时间1-2秒。
消耗臭氧层物质HFC-23销毁技术
HFC-23为氢氟碳化物(HFCs)的一种,其100年GWP值达到14800。为强效温室气体,是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主要替代品之一。
二氟一氯甲烷(HCFC-22)或氢氟碳化物(HFCs)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副产品HFC-23。产生的副产品HFC-23不能直接排放,需要进行销毁。
3
回转窑焚烧
大多数回转窑都配有加力燃烧器,以确保完全消除废气,氢氟碳化物(HFCs)通常被用作燃料。
常被纳入商业焚烧炉设施的设计中,可用于销毁各种废物。
4
反应炉裂解
利用一个由石墨制成的圆柱形水冷式反应器,以及一个能使反应器温度达到2000℃的氢氧燃烧器系统。
中国家淘汰臭氧破坏物质氟氯
![中国家淘汰臭氧破坏物质氟氯](https://img.taocdn.com/s3/m/0cfb321aa300a6c30c229f9c.png)
瑞典和环境署帮助发展中国家淘汰臭氧破坏物质——氟氯烃巴黎/斯德哥尔摩,2007年11月19日—今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展开了一项新的工作,以帮助消除某些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不仅仅会破坏臭氧层,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温室气体。
11月16日,瑞典环保协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彻底摆脱他们对于氟氯烃的依赖。
氟氯烃作为臭氧消耗物质氟氯化碳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和泡沫中。
环境署臭氧行动办事处也于今天启动了一个新网站—氟氯烃帮助中心—来满足大家对于氟氯烃及其替代物的政策和技术信息的需求。
这次瑞典与环境署之间的合作旨在提升发展中国家工业和政府部门对于氟氯烃商业方面替代品的认识,并让他们意识到使用这种新技术的优势所在。
虽然氟氯烃对于臭氧的破坏程度低于氟氯化碳,但是它仍然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此外,许多氟氯烃物质还会对全球变暖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是二氧化碳影响程度的200倍。
通过实现在发展中国家淘汰氟氯烃的使用这一目标,这次合作关系将不仅仅可以保护臭氧层,同时还将保护全球气候系统。
这项合作协议是紧随9月份各国达成的一项历史性协议之后的又一项保护臭氧层的行动。
1987年,签订了一项旨在保护臭氧层的全球协议——蒙特利尔协议。
今年9月份,在蒙特利尔协议基础上,各国政府签署了一项有关在发展中国家加速淘汰氟氯烃化学品的历史性协议。
这项协议试图在2013年之前冻结氟氯烃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并提前十年达到淘汰这些化学品的目标。
这项对于蒙特利尔协议的调整协议不仅仅可以淘汰一项主要的臭氧损耗物质,同时还对气候系统的保护有利。
如果各国采用了这些全球变暖潜能值为0或者十分低的替代技术,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可以减少相当于25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通过替代技术的高能效和其他技术改进,可以获得更多显著的气候效益,累积相当于减少38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瑞典环保协会高级顾问Husamuddin Ahmadzai教授表示:“我们已经最大限度地淘汰了氟氯烃的使用。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有哪些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71dc05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1.png)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有哪些
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主要来源于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有卤族元素的化合物,它们是造成平流层臭氧损耗的最重要因素,这些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化合物统称为臭氧层损耗物质。
目前的臭氧层损耗物质包括:1、氟氯化碳和哈龙,主要是氟利昂CFC-11、CFC-12等和哈龙Halon-1211、Halon-1301、Halon-2402;2、其他全卤化氟氯化碳,如CFC-13、CFC-111等10种化合物;3、四氯化碳和甲基氯仿;4、氟氯烃类,如HCFC-21、HCFC-22等共74种;5、甲基溴。
在臭氧层的研究和保护过程中,特别受到关注的是氟利昂和哈龙类化合物。
科学研究发现,这些物质在对流层中不发生光分解作用,也基本不在对流层被氧化,由于难溶于水,也不易被降水去除。
因此这些臭氧损耗物质的大气寿命相当长。
科学研究表明,氟利昂类物质也是温室气体,它们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比二氧化碳要强得多,因此具有破坏臭氧层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效应。
面对含氟温室气体的挑战,中国何去何从
![面对含氟温室气体的挑战,中国何去何从](https://img.taocdn.com/s3/m/18124f50ad02de80d4d8405d.png)
面对含氟温室气体的挑战,中国何去何从摘要2007年9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9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决定,要提前近10年的时间淘汰臭氧层消耗物质HCFCs(氢氯氟烃)的生产和使用1,这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引起了新一轮的有关HCFCs替代物质的讨论,使得含氟温室气体这种广泛用作制冷剂的人造化学物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国,中国现正处于如何选择HCFCs替代物质的岔路口。
是追随美日使用HFCs(氢氟碳化物)替代HCFCs,还是学习欧洲使用自然制冷剂作替代,已成为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如果按照美日的做法大量使用HFCs制冷剂,那么50年后,HFCs将会像今天的HCFCs一样,对全球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目标也就永远无法实现。
因此,绿色和平呼吁:为保护臭氧层并减缓气候变化,采用环境友好的自然制冷剂替代HCFCs,并推动自然制冷剂在全球的商业化发展。
背景: 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之间的矛盾所谓含氟温室气体,是指CFCs(氟氯化碳)、HCFCs(氢氯氟烃)、HFCs(氢氟碳化物)、PFCs(全氟化碳)和SF6(六氟化硫)等人工制成的化学物质,其中CFCs和HCFCs是《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需要淘汰的臭氧层消耗物质,HFCs、PFCs和SF6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限制使用且需减排的温室气体。
可以看出,要同时履行以上两个议定书的承诺,减排、淘汰含氟温室气体十分必要。
《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以来,对大气臭氧层的恢复和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发挥着显著而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漏洞。
它未对HFCs等临时性的、具有高全球变暖潜能值的CFCs替代物质加以规范,结果在保护大气臭氧层的同时却加速了全球变暖,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HFCs成为《蒙特利尔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矛盾的焦点。
于是,在2007年9月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大会上,国际社会提出要加强《蒙特利尔议定书》与《京都议定书》之间的协作,并决定较原有时间表相比,提前10年淘汰HCFCs,以进一步加速臭氧层消耗物质的淘汰进程。
二氟乙烷(HFC-152a)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二氟乙烷(HFC-152a)生产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41318d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a.png)
二氟乙烷(HFC-152a)生产技术研究进展苏利红;贺爱国【摘要】HFC-152a是一种优良的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介绍了HFC-152a的性质及用途,综述了以氯乙烯、乙炔、氯乙烷为原料工艺合成HFC-152a的生产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期刊名称】《有机氟工业》【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1,;1-二氟乙烷;合成;方法;前景【作者】苏利红;贺爱国【作者单位】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浙江衢州324004;杭州华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641 HFC-152a性质及用途HFC-152a,分子结构式为CH3-CHF2,化学名称为1,1-二氟乙烷,英文名称为:1,1-difluoroethane,是一种优良的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
HFC-152a基本物性数据详见表1。
表1 HFC-152a的基本物性数据[1]HFC-152a CAS登记号名称1.5 75-37-6分子量66.05沸点/℃ -24.023密度(25℃),液体/(g/cm3) 0.900气体密度(21.1℃,101.325kPa)/(kg/m3) 2.735自燃点/℃ 454临界温度/℃ 113.3临界压力/MPa 4.52爆炸极限含量 309~16.9水溶解性(25℃,0.1MPa)/%(质量) 0.28在水中溶解度(25℃)/%(质量) 2 500×10-6破坏臭氧潜能值(ODP) 0全球变暖系数值(GWP) 140大气寿命/年由于HFC-152a物化性质、热力学性质和CFC -12十分相近,所以是CFC-12的首选替代品。
混合制冷剂HFC-l52a/HCFC-22是近年来用于替代CFC-l2的主要物质之一。
在我国,作为环保节能工质,它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器具(如冰箱、冰柜等)。
同时,HFC-152a也作为单工质使用在车辆或小车的空调上,需求量不断加大,美国也在考虑将HFC-152a用于汽车制冷剂。
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处置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
![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处置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57c114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6.png)
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处置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第一部分:方案设计与实施一、实施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和氢氟碳化物(HFCs)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对环境和气候产生了严重影响。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ODS和HFCs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和应用处置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采用先进的催化氧化技术,将ODS和HFCs转化为无害物质。
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将ODS和HFCs收集起来,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催化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ODS和HFCs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最后,通过排放系统将其排入大气中。
三、实施计划步骤1.建立技术研发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2.建立实验室规模的反应器,进行初步测试和验证。
3.建立工业规模的反应器,进行中试和生产验证。
4.与相关企业合作,推广应用该技术。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化工、制药、电子等,同时也可用于处理废弃的ODS和HFCs。
五、创新要点1.采用先进的催化氧化技术,转化效率高。
2.催化剂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
3.反应器设计独特,可实现连续生产。
六、预期效果1.有效减少ODS和HFCs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2.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形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3.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七、达到收益1.降低企业治理成本和风险。
2.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优缺点分析优点:1.技术成熟可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2.转化效率高,能够彻底消除ODS和HFCs的危害。
3.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4.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生产企业。
缺点:1.设备投资成本较高,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2.催化剂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增加了运营成本。
3.对于高浓度的ODS和HFCs废气处理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九、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1.研究开发更加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降低运营成本。
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条例
![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db27c9f933687e21ae45a923.png)
附件1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生态环境部2020年5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销售和使用第三章进出口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义务,确保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淘汰和削减的可持续性,保护臭氧层和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概念界定】本条例所称消耗臭氧层物质,是指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并列入《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清单》的化学品。
本条例所称氢氟碳化物,是指可能引起气候变暖并列入《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清单》的化学品。
《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清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和公布。
第三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前款所称生产,是指制造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的活动,包括由于工艺原因必然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副产品或者联产品的活动。
前款所称使用,是指利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及其混合物进行的生产经营等活动,不包括使用含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的产品的活动。
第四条【管理职责】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市场监督管理、海关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负责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控制目标】根据《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的用途可分为:(一)受控用途;(二)豁免受控用途,指《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某些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可豁免使用的受控用途;(三)原料用途,指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作为原料生产其他化学品的用途。
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
![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0db058e4866fb84ae55c8dbc.png)
附件:之巴公井开创作
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 在列出消耗臭氧潜能值的幅度时,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目的应使用该幅度的最高值.作为单一数值列出的消耗臭氧潜能值是根据实验室的丈量计算得出的.作为幅度列出的潜能值是根据估算得出的,因为较不确定,幅度值涉及一个同质异构群的潜能值,其最高值是具有最年夜消耗臭氧潜能值的异构体的消耗臭氧潜能值估计数,最低值是具有最少消耗臭氧潜能值的异构体的潜能值估计数.
** 天职子式其实不指1,1,2-三氯乙烷.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臭氧层破坏与氟利昂排放控制策略研究
![臭氧层破坏与氟利昂排放控制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8d03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0.png)
臭氧层破坏与氟利昂排放控制策略研究臭氧层破坏是全球环境中一项严重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氟利昂是一类主要贡献到臭氧层消耗的化学物质,其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臭氧层及其对地球的保护作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控制策略来降低氟利昂排放量。
首先,了解臭氧层破坏与氟利昂排放的关系是制定控制策略的基础。
臭氧层是大气中的一层含臭氧气体的区域,能够吸收和过滤部分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然而,氟利昂排放会破坏臭氧分子,导致臭氧层变薄。
当臭氧层变薄时,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将进入地球大气层,对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控制氟利昂排放的策略主要包括国际合作、限制生产和使用、推广替代品和加强监测等方面。
国际合作是保护臭氧层的首要任务之一,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信息和经验,并通过共同协议和行动计划减少氟利昂的排放。
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就是一个有力的国际合作框架。
同时,限制生产和使用氟利昂是控制策略的重要方面之一。
各国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并加强监管和监测。
此外,推广氟利昂替代品也是降低氟利昂排放的有效手段。
替代品包括其他化学物质和技术,能够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加强监测是控制策略的关键环节之一。
各国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氟利昂的排放情况和臭氧层的变化情况。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评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策略。
此外,公众教育也是控制氟利昂排放的重要途径。
公众应该意识到臭氧层破坏的严重性,了解氟利昂排放的危害,并积极参与减少氟利昂排放的行动,如购买使用替代品和节能减排。
总结起来,臭氧层破坏与氟利昂排放控制策略的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合作、限制生产和使用、推广替代品和加强监测是控制策略的关键方面。
加强公众教育也能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只有全球各国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减少氟利昂排放,保护臭氧层及其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替代 品开发与利用方案(二)
![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替代 品开发与利用方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7f9cc2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9.png)
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替代品开发与利用方案由于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和氢氟碳化物(HFCs)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开发和应用有效的处置技术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提出一个详细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处置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
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ODS和HFCs的消耗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开发和应用有效的处置技术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工作原理1.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处置技术ODS主要包括氟利昂、含氯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目前,ODS的处置技术主要包括回收、再利用和销毁等。
其中,回收技术包括热回收和冷回收两种方法,再利用技术包括转化和改性两种方法,销毁技术包括燃烧、化学分解和等离子体分解等方法。
2.氢氟碳化物(HFCs)处置技术HFCs是一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目前,HFCs 的处置技术主要包括回收、再利用和销毁等。
其中,回收技术包括冷凝、吸附和吸收等方法,再利用技术包括转化和改性两种方法,销毁技术包括燃烧、化学分解和等离子体分解等方法。
三、实施计划步骤1.确定ODS和HFCs的消耗量、排放量和处置目标。
2.开发和应用有效的ODS和HFCs处置技术。
3.建立ODS和HFCs的回收、再利用和销毁设施。
4.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ODS和HFCs的处置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5.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ODS和HFCs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工业、商业、农业等各个领域中的ODS和HFCs 的处置。
五、创新要点1.开发和应用先进的ODS和HFCs处置技术,提高处置效率和安全性。
2.建立完善的回收、再利用和销毁设施,确保ODS和HFCs的处置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3.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ODS和HFCs的处置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ODS和HFCs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2ed3b6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8.png)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臭氧层破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
臭氧层的变薄和破坏会给地球带来严重的后果,如增加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眼病等健康问题的增加,影响作物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消耗臭氧层物质是指那些能够通过释放氯、氟等化学物质进一步破坏臭氧层的物质,通常被称为“臭氧破坏物质”。
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氟氯碳化物(CFCs)、卤代烷烃(HCFCs)、溴氟烷(HFCs)和氯化甲烷等。
它们广泛建设和使用了数十年,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生产工艺和消防设备等方面。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现状,以及制定有效的环保政策和措施,编制一份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显得尤为重要。
这份清单将详细列出我国目前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种类、数量和用途,以及它们对臭氧层造成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我国在臭氧层保护方面的现状,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的编制方法,通过搜集国内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构建一个全面准确的清单。
此外,还将探讨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主要来源和影响,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旨在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监测和管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概述各个章节的内容。
目的部分则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分为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定义和背景以及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的编制方法。
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定义和背景部分,将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概念进行解释,并介绍该物质对臭氧层破坏的影响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臭氧消耗物质
![臭氧消耗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e1760d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a.png)
臭氧消耗物质(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 ODS)是指那些能够消耗大气中臭氧层的化学物质。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中的平流层,它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表面的生物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然而,某些化学物质会破坏臭氧分子,导致臭氧层变薄,这就是所谓的“臭氧空洞”。
臭氧消耗物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氯氟烃(CFCs):这类物质是最著名的臭氧消耗物质,包括氯氟烃(如CFC-11、CFC-12、CFC-113等)和氢氯氟烃(如HCFC-22、HCFC-123等)。
它们通常用作制冷剂、溶剂、推进剂和发泡剂等。
2. 卤素原子:如氯、溴和碘等,它们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物质反应,形成臭氧消耗的化合物。
3. 氮氧化物(NOx):这类物质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等,它们可以增强其他物质对臭氧的消耗作用。
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某些VOCs在阳光下可以与NOx 反应,形成臭氧消耗的复合物质。
由于臭氧消耗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减少这些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例如,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旨在减少和最终禁止CFCs的生产和使用,以保护臭氧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臭氧消耗物质已经被替代品所取代,如CFCs被更环保的氢氟碳化物(HFCs)所替代。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https://img.taocdn.com/s3/m/69da75f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6.png)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1987年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旨在通过逐步淘汰臭氧消耗物质的生产和消费来保护地球的臭氧层。
这些物质包括氯氟烃(CFCs)、氢氯氟烃(HCFCs)和哈龙,通常用于制冷、空调和其他工业过程。
《蒙特利尔议定书》成功地大幅减少了臭氧消耗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导致臭氧消耗速度下降。
该条约的结果是,大气中臭氧消耗物质的浓度有所下降,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臭氧层将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
该条约曾多次修改,以进一步减少臭氧消耗物质的使用,并已得到197个国家的批准,使其成为联合国历史上批准人数最多的条约之一。
《蒙特利尔议定书》被公认为环境问题国际合作的典范,并获得了几个奖项,包括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说氟会破坏臭氧层,其实是一种误导
![“说氟会破坏臭氧层,其实是一种误导](https://img.taocdn.com/s3/m/65717429af45b307e8719724.png)
制冷剂的性质蒸汽压缩式制冷中的制冷剂有多种。
按制冷剂的组成分,有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按制冷剂物质的化学类别分,主要有三种:无机物、氟利昂和碳氢化合物。
一制冷机剂的选用准则:1,制冷性能我们期望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不太高,蒸发压力在大气压以上或不要比大气压低的太多,压力比较适中,排气温度不太高,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循环的性能系数高。
传热性好。
2,实用性制冷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在制冷循环过程中不分解,不变质。
无毒,无害。
来源广,价格便宜。
3,环境可接受性应满足保护大气臭氧层和减少温室效益的环境保护要求,制冷剂的臭氧破坏指数必须为0,温室效益指数应尽可能小。
二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在临界点状态时的温度,用表示。
它是制冷剂不可能加压液化的最低温度,即在此温度以上,即使再怎么提高制冷剂气体的压力,也无法使它由气态变为液态。
三环境影响指标大气温室效应、平流层臭氧耗损和酸雨是三大环境公害。
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保护作用。
氟里昂中含氯(以及溴)的物质若其大气寿命长,则它在大气中的逸散将上升至臭氧层,受紫外线激发分解出氯离子与臭氧结成氯的氧化物,致使臭氧衰减。
由此造成皮肤癌患者人数增加,并加剧温室效应。
考察物质对臭氧层的危害程度用臭氧衰减指数表示;物质造成温室效应危害的程度用温室指数表示。
R11的和值规定为1,即以R11为基准,其它物质的和是相对于R11 的比较值。
下表给出一些氟里昂制冷剂的和值。
四 热力性质及其对循环的影响制冷剂的热力性质是指其热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诸如饱和蒸气压力与温度的关系,热力状态参数p, T, v, h,s 之间的关系,还有与比热c ,绝热指数k , 音速α等的关系。
这些热力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一般由试验和热力学微分方程求得, 然后绘制成热力性质图表。
工程计算使用时,可利用相应的图和表查取所需的热力 参数值,也可以根据制冷剂热力性质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计算行出。
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因素及相关应对措施
![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因素及相关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0a416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1.png)
应对臭氧层破坏的措施
3. 优化能源结 构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 发展清洁能源是减少 臭氧层破坏的有效措 施。推广太阳能、风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 用,减少化石燃料的 使用量,可以降低氮 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 放,从而减少对臭氧 层的破坏
应对臭氧层破坏的措施
4.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 和执行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政策。 通过国际组织和协议,如蒙特利 尔议定书,共同限制那些可能导 致臭氧层破裂的物质的生产和使 用。此外,还需加强科学研究和 监测,提高人们对臭氧层问题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应对臭氧层破坏的措施
5. 提高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对臭氧层问题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 教育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 解到臭氧层破坏的严重性以及个 人在解决这个问题中所能发挥的 作用。消费者可以选择不购买那 些可能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产品 ,而企业也可以在产品开发和使 用过程中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
3施
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因素
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因素
1. 工业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 的含氯、含氟的化合 物是造成臭氧层破坏 的主要因素之一。这 些化合物在大气中经 过光化学反应,会释 放出大量的活性氯和 氟,这些化学物质在 平流层中与臭氧发生 反应,导致臭氧层被 消耗
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因素
2. 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含 氯和含氟的化合物, 如CFCs(氯氟烃),也 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 重要原因。这些化合 物通过土壤和水体的 吸收,释放到大气中 ,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因素
3. 能源生产
能源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燃煤电 厂排放的含氯气体也是破坏臭氧 层的原因之一。此外,化石燃料 的燃烧也会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 物,这些物质在大气中与臭氧发 生反应,导致-
消耗臭氧层物质与含氟气体生产
![消耗臭氧层物质与含氟气体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e63274357e21af45b307a8d7.png)
消耗臭氧层物质与含氟气体生产、使用及进出口统计报表制度(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4年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 (4)(一)企业基本情况 (4)(二)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 (5)(三)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 (6)(四)含氟气体生产 (7)(五)含氟气体(副产)产生和处理 (8)(六)含氟气体使用 (9)(七)含氟气体进口 (10)(八)含氟气体出口 (11)四、主要指标解释 (12)一、总说明(一)目的与意义为加强我国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监督管理,有效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满足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和多边基金执委会秘书处报送年度ODS数据的要求,同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排放核算提供基础统计资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通知》(国统字【2013】80号),制定本制度。
(二)对象和范围本项调查主要针对我国ODS和含氟气体的生产企业、使用企业及进出口企业。
(三)主要统计内容本制度涉及的ODS统计内容包括:在调查年度内全氯氟烃、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即1,1,1-三氯乙烷)、含氢氯氟烃、甲基溴以及其它ODS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数据及信息;涉及的含氟气体统计内容包括:在调查年度内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含氟气体的生产、副产和处理、使用和进出口数据及信息。
氟利昂——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氟利昂——消耗臭氧层的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beedacc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4.png)
氟利昂——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由于氟利昂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不燃、低毒、介电常数低、临界温度高、易液化等特性,因而广泛用作冷冻设备和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
它们的商业代号R表示氟代烃,第一个数字等于碳原子数减1(如果是零就省略),第二个数字等于氢原子数加1,第三个数字等于氟原子数目,氯原子数目不列。
由于氟利昂可能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
目前地球上已出现很多臭氧层漏洞,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氟利昂的化学物质。
氟利昂的危害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它是20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
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
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
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
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根据资料,2003年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500万平方公里。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万分之一,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即意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
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
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里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称为“自由基”),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耗臭氧层物质与含氟气体生产、使用及进出口统计报表制度(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4年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 (4)(一)企业基本情况 (4)(二)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 (5)(三)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 (6)(四)含氟气体生产 (7)(五)含氟气体(副产)产生和处理 (8)(六)含氟气体使用 (9)(七)含氟气体进口 (10)(八)含氟气体出口 (11)四、主要指标解释 (12)一、总说明(一)目的与意义为加强我国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监督管理,有效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满足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和多边基金执委会秘书处报送年度ODS数据的要求,同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排放核算提供基础统计资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通知》(国统字【2013】80号),制定本制度。
(二)对象和范围本项调查主要针对我国ODS和含氟气体的生产企业、使用企业及进出口企业。
(三)主要统计内容本制度涉及的ODS统计内容包括:在调查年度内全氯氟烃、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即1,1,1-三氯乙烷)、含氢氯氟烃、甲基溴以及其它ODS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数据及信息;涉及的含氟气体统计内容包括:在调查年度内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含氟气体的生产、副产和处理、使用和进出口数据及信息。
(四)调查时间和频率本项调查为每年一次。
2014年各企业应于2014年6月30日前向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地方环保部门提交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ODS及含氟气体数据统计报表。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地方环保部门和国家ODS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应于2014年7月15日前以纸质文件向环境保护部提交相关统计报表。
(五)调查方法、组织方式及渠道ODS生产数据和使用报送表,含氟气体生产、副产、使用、进出口报送表由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地方环保部门发放给各企业填写并收集;ODS进出口数据由国家ODS 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提交。
ODS和含氟气体生产数据直接报送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并抄送企业所在省(区、市)环保厅(局)。
ODS和含氟气体企业年使用量在100吨以上的直接报送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并抄送省(区、市)环保厅(局);企业年使用量在100吨以下的报送省(区、市)环保厅(局)汇总后报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含氟气体副产品数据报送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并抄送省(区、市)环保厅(局)。
(六)数据发布ODS生产、使用和进出口数据由环境保护部汇总后,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7条数据报告要求的格式和内容报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和多边基金执委会秘书处,并将汇总指标数据报送国家统计局。
含氟气体的生产、副产和处理、使用和进出口数据由环境保护部汇总后报送国家统计局,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报表制度的一部分发布使用。
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一)企业基本情况表号:环年专经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4〕42号有效期至:2015年4月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公章:填表说明:1. 行政区划代码:以国家统计局最近一期发布的《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为准;2. 登记注册类型/代码: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包括:(1)100|内资企业:110|国有企业、120|集体企业、130|股份合作企业、140|联营企业、141|国有联营企业、142|集体联营企业、143|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149|其他联营企业、150|有限责任公司、151|国有独资公司、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60|股份有限公司、170|私营企业、171|私营独资企业、172|私营合伙企业、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74|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90|其他企业、(2)2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10|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220|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230|港、澳、台商独资企业、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90|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300|外商投资企业:3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32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30|外资企业、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390|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二)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以实物量计算)表号:环年专经2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4〕42号有效期至:2015年4月计量单位:吨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公章:填表说明:1. 指标数量关系:生产量+年初库存量=国内销售量+自用量+出口量+年末库存量。
2. 一张表格填写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如同一企业生产多种消耗臭氧层物质,请另行加页填写。
3. 甲基溴生产企业在“当年生产量”、“国内销售量”和“出口量”中除分别填写受控用途量、原料用途量外,需写明检验检疫和装运前(QPS)用途量。
(三)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以实物量计算)表号:环年专经3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4〕42号有效期至:2015年4月计量单位:吨填表说明:1. 如同一企业有超过一条生产线,请每条生产线单独填写。
2. “消耗臭氧层物质来源”分为“自产”和“外购”,如为外购,请在该栏注明该物质的生产厂家。
3. 企业年ODS使用量在100吨以上的,直接报送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并由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抄送省(区、市)环保厅(局);企业年使用量在100吨以下的报送所在省(区、市)环保厅(局)。
(四)含氟气体生产(以实物量计算)表号:环年专经4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4〕42号有效期至:2015年4月计量单位:吨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公章:填表说明:1. 指标数量关系:当年生产量+年初库存量=国内销售量+自用量+出口量+年末库存量。
2. 一张表格填写一种含氟气体;如同一企业生产多种含氟气体,请另行加页填写。
3. 如产品有出口,请将详细出口信息填入表(九)。
(五)含氟气体(副产)产生和处理(以实物量计算)表号:环年专经5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4〕42号有效期至:2015年4月计量单位:吨填表说明:1. 本表格适用于含氟气体作为副产品产生的情况。
2. 含氟气体副产量(率)根据实际情况选填实物量(公斤)或百分率(%)。
(六)含氟气体使用(以实物量计算)表号:环年专经6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4〕42号有效期至:2015年4月计量单位:吨填表说明:1. 如一家企业有超过一条生产线,请每条生产线单独填写。
2. 所属行业及对应含氟气体包括:铝镁冶炼加工:SF6;高压电器设备生产:SF6;半导体晶圆制造:CF4、C2F6、NF3;房间空调器生产:R410A、R407C、R32;工商制冷设备和空调生产:R410A、R407C、R404A、R134a、R32;制冷设备维修:R410A、R134a、R32、R407C、R404A;汽车空调:新车使用R134a、维修使用R134a;消防器材生产:HFC-227ea、HFC-236fa、HFC-23;聚氨酯泡沫、XPS泡沫生产:HFC-245fa、HFC-152a、HFC-134a;气雾剂生产:HFC-134a、HFC-152a、HFC-227ea。
如不属于以上行业,请注明具体行业。
3. 含氟气体用途包括:原料用途;蚀刻剂、绝缘气体、制冷剂、灭火剂、发泡剂、气雾剂、溶剂;如不属以上用途,请填“其他”并注明具体用途。
4. “含氟气体来源”分为“自产”和“外购”;如为外购,请注明该物质的生产厂家。
(七)含氟气体进口(以实物量计算)表号:环年专经7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4〕42号有效期至:2015年4月计量单位:吨填表说明:1. 本表指含氟气体作为单独产品的进口量,不包括在进口的制成品(如空调设备)内所含的数量。
(八)含氟气体出口(以实物量计算)表号:环年专经8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4〕42号有效期至:2015年4月计量单位:吨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公章:填表说明:1. 本表出口量指含氟气体作为单独产品的出口量,不包括在出口的制成品(如空调设备)内所含的数量。
四、主要指标解释(一)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1、当年生产量:指在调查年度内生产企业每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生产量,包括当年受控用途总生产量和原料用途总生产量。
2、年初库存量:指在调查年度年初生产企业每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库存量。
3、年末库存量:指在调查年度年末生产企业每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库存量。
4、国内销售量:指在调查年度内生产企业每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内销售量,包括当年受控用途国内销售量和原料用途国内销售量。
5、自用量:指在调查年度内生产企业每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自用量,包括当年用于受控用途的自用量和用于原料用途的自用量。
6、出口量:指在调查年度内生产企业每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出口量,包括当年用于受控用途的出口量和用于原料用途的出口量。
7、原料用途:指用于生产其他化学品并在生产工艺中全部转化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用途(包括国内销售的原料用途、自用的原料用途和出口的原料用途),在填写时需注明用作生产的化学品名称及用量。
8、受控用途:指除原料用途外,消耗臭氧层物质被用于《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受控用途。
9、生产线情况:指生产企业用于生产每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各条生产线情况。
(二)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1、产品名称:指使用企业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的产品名称。
2、生产线投产日期:指使用企业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产品的生产线投产日期。
3、生产能力:指使用企业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产品的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4、年产量:指在调查年度内使用企业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产品的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