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一 藻类植物解析

合集下载

藻类植物知识讲解

藻类植物知识讲解

藻类植物知识讲解藻类植物知识讲解藻类植物是一类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光合作用色素的植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藻类植物知识讲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藻类植物知识讲解1低等植物也叫叶状体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一群古老植物。

低等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也没有中柱,有单细胞的、群体的和多细胞的3种类型。

有性繁殖器官大多数是单细胞构成,其营养方式可分为自养和异养2大类型:自养植物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异养植物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低等植物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地衣等植物。

藻类植物有2万多种,是一类极古老的植物。

大多数藻类水生,一般漂浮在水中或以其一部分附着在水底的基质上。

陆生藻类则分布于阴湿土壤、树皮和峭壁处。

藻类植物体有单细胞的、群体的和多细胞的。

体积差异很大,有的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有的则长达几十米甚至二三百米。

藻类细胞含有叶绿素,为自养植物,除叶绿素外,还含有藻黄素、藻用素、藻红素或藻面素,因而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3种。

根据藻类植物的色素、营养体及其细胞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可分为蓝藻、绿藻、硅藻、褐藻和红藻等5纲。

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能分解岩石,有助于岩石的风化,使石灰岩中的大量碳素回到自然界中去,从而促进碳素的循环。

很多藻类能分泌胶质,黏合砂土改良土壤;还有些藻类生长在土壤中,能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并可促进固氮细菌的发育。

某些蓝藻、绿藻和硅藻,参与腐殖质淤泥的形成.这种淤泥可作为农业上的肥料,也可直接利用藻类作农田肥料。

有些藻类还可作为工业和医药上的原料,例如从海带中提取碘和钾;石花菜可制琼脂,琼脂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并可作糖果的填充物。

有些藻类可直接食用,如念珠藻、海带、鹿角菜、紫菜等;有的则可作饲料,如小球藻、栅列茨等。

藻类植物知识讲解2一、藻类植物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观察藻类实验报告反思(3篇)

观察藻类实验报告反思(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藻类植物是自然界中最为广泛的植物类群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藻类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观察藻类的实验。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藻类植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以下是对本次实验的反思。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藻类植物的培养和观察方法。

3. 分析藻类植物在不同水质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三、实验过程1. 实验材料:采集了不同地区的藻类植物样本,包括硅藻、绿藻、蓝藻等。

2. 实验方法:将藻类植物样本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状况,记录数据。

3.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藻类植物在不同水质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四、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1)实验材料采集:在采集藻类植物样本时,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由于藻类植物生长环境复杂,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进行采集,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此外,部分样本采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样本受损,影响了实验结果。

(2)实验操作:在培养藻类植物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培养皿的清洗不彻底,导致培养过程中出现污染现象;部分样本的培养条件不适宜,影响了藻类植物的生长。

(3)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数据存在较大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或样本质量不佳所致。

2. 实验结果分析(1)藻类植物生长情况: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藻类植物对水质环境的要求存在差异。

例如,硅藻对水质要求较高,而蓝藻对水质适应性较强。

(2)水质环境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质环境对藻类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水质恶化会导致藻类植物生长缓慢、形态异常,甚至死亡。

3. 实验不足与改进(1)样本采集: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采样地点,确保样本的多样性。

同时,加强采样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减少样本受损。

(2)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一观察藻类植物

实验一观察藻类植物

实验一观察藻类植物※<实验一观察藻类植物(Ⅰ)>1.目的与要求1、通过对代表植物的观察,掌握蓝藻门、裸藻门、硅藻门和黄藻门的主要特征,了解它们在植物界的演化地位。

2、识别一些常见的藻类,并学习鉴定藻类的基本方法。

二、材料与用品1、显微镜、吸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碘液、稀墨汁、醋酸洋红2、微胞藻、颤藻、满江红、裸藻和无隔藻、硅藻新鲜材料,念珠藻的永久制片。

三、内容与方法1、蓝藻门(1)微胞藻属(Nicrocystis)微胞藻是浮游性群体,夏季在池塘、湖沼繁殖旺盛时,形成水花(湖靛),危害水生动物。

用吸管吸取一滴新鲜或固定的藻液,置载玻片水滴中,并用解剖针将材料分开,加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可见藻体由许多细胞组成,借胶质鞘联成多为不规则的群体,再用高倍镜,其细胞极小,近球形。

(2)颤藻属(Oscillatoria)广泛生于有机质丰富的地方,如厨房、牛栏、猪舍周围的污水沟中常呈兰黑色薄皮团块。

标本采回后,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或小瓷盘中,置窗口向阳处几小时,其藻丝可向四周漫延散开。

这是因为藻丝能前后移动,也能左右摆动的缘故。

用镊子取少许藻丝,置载玻片水滴中,加上盖玻片。

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可见颤藻为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叫藻丝。

注意藻丝顶端细胞呈圆顶形,其余细胞大致一样,呈短圆筒状,在有的藻丝上往往可看到1至数个双凹形的死细胞以及胶质膨大的双凹形的隔离盘。

藻丝可从死细胞、隔离盘处断裂成为藻殖段。

每个藻殖段再长成新藻丝。

颤藻就是借藻殖段进行繁殖的。

再仔细观察,每个细胞能区分有色素的色素质和无色素而有染色质的中央质吗?(3)念珠藻属(Nostor)生于塘边和潮湿的山坡草地上,雨后常有大量发生,为兰黑色皮膜状或兰绿色木耳形的粘滑的团体,用镊子撕取一小块。

置载玻片上,并用解剖针将材料分开,加一滴蒸馏水,盖玻片用解剖针柄,向下轻压使胶质鞘成一薄层。

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可见水样透明的胶质中有无数弯曲盘绕的藻丝。

藻类植物实验报告(3篇)

藻类植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藻类植物观察和鉴定的基本方法。

3. 学习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藻类植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水生和潮湿环境中的低等植物。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维持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鉴定藻类植物,了解其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态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采集的藻类植物样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镊子、剪刀、解剖针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酒精灯、培养皿、蒸馏水、碘液、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藻类植物样本采集:在池塘、溪流、湖泊等水生环境中采集藻类植物样本,注意采集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藻类。

2. 藻类植物观察:1. 取一小块藻类植物样本,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载玻片中。

2. 用盖玻片轻轻覆盖样本,滴加少量蒸馏水,使样本充分展平。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繁殖方式等。

3. 藻类植物鉴定:1. 根据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等,参考藻类植物分类学资料,对采集的藻类植物进行鉴定。

2. 记录鉴定结果,包括藻类植物的学名、门、纲、目、科、属、种等信息。

4. 藻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1. 对采集藻类植物的水体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水质、水温、光照、底质等。

2. 分析藻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与水质、水温等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藻类植物观察结果:1. 观察到藻类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藻类。

2.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类似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结构,如水绵、丝藻等。

3.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特殊繁殖方式,如轮藻的精囊、卵囊等。

2. 藻类植物鉴定结果:1. 采集到的藻类植物样本共鉴定出10种,包括蓝藻、绿藻、硅藻、金藻等。

2. 其中,蓝藻门的颤藻、绿藻门的衣藻、硅藻门的硅藻等是常见种类。

1-实验一 藻类植物

1-实验一 藻类植物

实验一 蓝藻门、绿藻门、轮藻门、硅藻门
实验一 蓝藻门、绿藻门、轮藻门、硅藻门
2.舟形硅藻属Navicula 单细胞,壳面观呈纺锤形,环带面观长方形,左右对称,有明显的纵沟及结节。两侧花纹 为点纹或肋纹。载色体两片。本属为硅藻门种类最多的一个属,淡水中最多,多营底栖生 活。 (1) 体型和运动:壳面观舟形、长椭圆形等,形似黄色的小船前后滑行,并分析其运动 的原因。 (2) 细胞结构:选择个体较大者在高倍镜下从壳面观察其两块板状的载色体、纵沟(壳缝)、 端节和中央节、两侧对称的花纹和发亮的圆球形小油滴。用解剖针轻点盖片将其翻转,观 察其环带面,注意其上壳与下壳的套合情况和细胞内的细胞核,加一滴碘液,可清楚地看 到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界限。 3.羽纹硅藻属Pinnularia 多为单细胞,壳面线形、长椭圆形至披针形。细胞两侧边平行,两端圆钝,少数种类 两侧中部膨大,肋纹平行,可缓缓运动。环面观长方形,两块片状载色体位于环面的两侧, 各具一细胞核。多生于淡水沟底,炎夏在水面漂浮的灰色泡沫中,常含有大量的羽纹硅藻。 4.脆杆藻属Fragilaria 单细胞或连接成带状或以每细胞的一端相连成“Z”状群体。壳面长披针形至线形,两 侧对称,边缘略膨大,两端渐狭窄,末端圆钝,具线形假壳缝,假壳缝两侧具细横纹或较 粗的点纹。带面长方形,载色体多数,小盘状或片状,具蛋白核。本属常见于池塘、水沟、 缓流的溪水和湖泊等水体。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硅藻为单细胞或群体,细胞壁不含纤维素,由果胶质及 硅质化合物组成,使硅藻具有坚硬的外壳。细胞壁由两 个半片套合而成,套在外面较大的半片为“上壳”,里 面的半片称为“下壳”。壳面的花纹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硅藻种类多,分布广,淡水、海洋都有,潮湿的土面、 冰川也有发现。淡水种类春秋季节生长旺盛。 用吸管吸取混合的标本液并滴一滴于载玻片上,制 成临时水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并用 针轻点盖玻片使其翻转,观察壳面、环带、纹饰、载色 体和运动情况(可结合永久装片)。 1.直链藻属Melosira 淡水中常见的浮游硅藻。生长在透明度较高的池塘、 沟渠、浅水湖泊及水流缓慢的溪水中。直链藻细胞圆柱 形,各细胞以壳面互相连接形成链状群体。观察时,注 意分辨链状群体的细胞界限,观察细胞壳面特征时,需 用解剖针拨下单个细胞。

第一章藻类植物详解

第一章藻类植物详解
原绿藻的主要特征 单细胞(直径6-25um),原核;含叶绿素a和b,不含藻胆素。 原绿藻的发现对于研究藻类的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是32页\一共有95页\编辑于星期五
第三节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一、形态特征 1.体型:单细胞,群体或少数丝状体,无鞭毛和
游动营养细胞,仅精子有鞭毛; 2.细胞壁:由果胶质+硅质形成,无纤维素,称为
现在是15页\一共有95页\编辑于星期五
接合生殖
1.仅有叶绿素a(叶绿素c在某些黄藻门的种中存在) 2.原核生物——蓝藻Cyanophyta
2.
3.具有水溶性的蓝色素和红色素——红藻门Rhodophyta
3.具有质体色素叶黄素(叶绿素c存在于某些种)——黄藻门Xanthophyta 1.具有叶绿素a和c
(1)营养繁殖: • 单细胞:细胞直接分裂;
• 丝状体:藻殖段
• 群体类:形成子群体,破裂释放。
现在是20页\一共有95页\编辑于星期五
藻殖段形成方式
➢ 从丝状体死亡细胞处断裂 ➢ 从异形胞、双凹分离盘(隔离盘)处断裂 ➢ 任何机械作用造成的断裂都可产生藻殖段
现在是21页\一共有95页\编辑于星期五
4.具有纤维素细胞壁的大型海藻——褐藻门Phaeophyta
4.具有纤维素细胞壁的小型、多为单细胞的藻类,前端具有2条不等鞭毛——金藻 门Chrysophyta
4.具有硅质的细胞壁的小型、多为单细胞的藻类——硅藻门Bacillariphyta 4.缺乏细胞壁或有纤维素板的细胞壁;具侧生的2条不等鞭毛——甲藻门 Pyrrohophyta
(2) 羽纹硅藻属(Pinnularia)
羽纹硅藻纲双壳缝目。植物体单细胞或连接成 丝状群体。

实验一藻类植物(一)

实验一藻类植物(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作业 1. 绘颤藻和念珠藻的一段,念珠藻上应包含异形胞,并标注。 2. 绘水绵的接合生殖,包含一段营养藻丝,并对各种结构进行
标注。 3. 绘海带的配子囊的结构。 4. 绘紫菜的配子囊的结构。
绵装片 海带配子囊装片 紫菜配子囊装片
三、实验步骤 1. 取色球藻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注意细胞的结构。 2. 取颤藻装片观察,注意丝状体上的细胞特点,特别是隔离盘
细胞。 3. 取念珠藻装片,观察丝状体上的细胞,注意异形胞的特点和
细胞结构。 4. 取水绵装片观察,注意载色体的形态,观察细胞核;注意接
实验一 藻类植物(一)
认识藻类植物的结构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单细胞蓝藻和多细胞蓝藻的细胞特点 2. 观察硅藻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特点 3.观察绿藻的细胞结构特点和丝状体的结构特点,了解接合生殖的
特点 4. 观察海带和紫菜的精子囊和卵囊的结构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 仪器 显微镜 2. 材料 色球藻装片 颤藻装片 念珠藻装片 硅藻装片 水
合生殖的特点。
5. 取硅藻装片,观察硅藻的形态特征,注意其细胞壁的两瓣结构。 6. 取海带的配子囊的切片,观察配子囊细胞与营养细胞的区别。 7. 取紫菜的配子囊的切片,观察其果孢子囊的特点。 四、注意事项
1. 在蓝藻的藻丝上,装片中的隔离盘是不容易观察到的,要仔细观察。 2. 水绵的接合生殖过程观察时,要注意细胞的变化,对于接合生殖的概 念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3. 观察海带和紫菜的配子囊时,要注意配子囊细胞与营养细胞的差别。

植物学实验 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植物学实验 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颤藻属
颤藻属
中央质 周质
死细胞、藻殖段
死细胞
颤藻属
死细胞 隔离盘
蓝藻门其他种类:
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nch,俗称地木耳
念珠藻 Nostoc commune Vauch
又名葛仙米。 不分枝的单列丝状体,形如念珠状。 丝状体外面有公共胶质鞘,形成片状或团块状的胶 质体。在丝状体上相隔一定距离产生一个异形胞, 异形胞壁厚,与营养细胞相连的内壁为球状加厚, 叫做节球。在两个异形胞之间,或由于丝状体中某 些细胞的死亡,将丝状体分成许多小段,每小段即 形成藻殖段。异形胞和藻殖段的产生,有利于丝状 体的断裂和繁殖。分布于各地,生于湿地或地下水 位较高的草地上。民间习称“地木耳”,可供食用 和药用。能清热,收敛,明日。
(Chroococcus) 、衣藻属
(Chlamydomonas)、团藻属、水绵属 (Spirogyra)、轮藻属(Chara)舟形藻 属(Navicula)、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藻类植物概述
一、藻类植物的特点: 自养性的原始低等植物,构造简单,没有根
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 叶状体和枝状体等,仅少数具有组织和类似根茎 叶的分化。
具有同高等植物一样的叶绿素、胡萝卜素、 叶黄素,另含有藻蓝素、藻红素、藻褐素等其他 色素。
藻类植物概述
二、藻类的繁殖方式:
1.营养繁殖:藻体的一部分由母体分离出去而长 成一个新的个体。 2.无性生殖:产生孢子,产生孢子的囊状结构称 为孢子囊,孢子不需结合就可以长成一个新的个 体。
3.有性生殖:产生配子,产生配子的母细胞(囊 状结构)称为配子囊。一般情况下,配子必须结 合成合子,由合子萌发长成新的个体,或由合子 产生孢子长成新的个体。

1.观察池塘中藻类植物--衣藻

1.观察池塘中藻类植物--衣藻

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衣藻方案一观察衣藻【实验器材】含有衣藻的绿色池水、碘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广口瓶、吸水纸、镊子等。

【实验步骤】1.从储积绿水的坑洼或池边舀一瓶水,带回来供实验用。

2.用滴管吸一滴绿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能看到一个个绿色、椭圆形的微小生物在水里游动,其中多数是衣藻(图8一1一1) 。

注意:绿水里的单细胞绿藻有许多种,除了常见的衣藻之外,还有小球藻和眼虫。

小球藻没有鞭毛。

眼虫也有眼点,不过它的体形呈纺锤形,前端只有一根鞭毛。

它们的体内都有叶绿体。

池水里这些绿藻的数量多了,都会使水变绿。

3. 从盖玻片侧的边缘滴一滴碘酒,再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液,使碘酒浸人盖玻片。

再换高倍镜观察。

这时衣藻身体被染成棕黄色,已被杀死不动,可以仔细观察它的结构。

衣藻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是单细胞植物。

体外由一层透明的细胞壁包裹着。

里面有一个大的杯状叶绿体,几乎占满身体的全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细胞核位于杯状叶绿体的凹窝里。

在身体前端有两条超过体长的鞭毛,也被染上色,它活着的时候依靠鞭毛运动很快,不容易观察到。

衣藻前端靠近细胞壁的地方还容易看到一个红色的小点,有感光作用。

活动一探究衣藻需要阳光【实验器材】含有衣藻的绿色池水、清澈的河水或井水、碘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广口瓶、吸水纸、镊子、黑纸等。

【实验步骤】1.在A,B两个广口瓶里注入清澈的河水或井水注意:最好不要用新鲜的自来水培养。

自来水里含有氯气,会影响衣藻的正常生活。

如用自来水,须静置数天,待水里氯气散去后方可使用。

2.然后各注人5 mL采回来的含有衣藻的绿水。

这时倒人的绿水被广口瓶里的清水稀释,看来近于无色。

3.把A广口瓶置于温暖向阳的地方,B广口瓶裹上黑纸,放在不见光的橱柜里。

4.在温暖季节,置于向阳温暖的地方几天后,A广口瓶里的水变绿。

放在暗处的B广口瓶里的水仍然是无色的。

这说明阳光是衣藻重要的生活条件。

《第一节 藻类植物》效果分析-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第一节 藻类植物》效果分析-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藻类植物效果分析
本节课力求基于学生生活充分挖掘莱州的本地常见的藻类植物资源,突出学生的“自主观察探究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观察探究多种淡水藻类以及海洋藻类的切片、点拨提升,帮助学生归纳形成“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一核心概念。

真正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并且利用以小组集体的力量带动小组的其他成员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概念,完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情境导入上,我们利用莱州南阳河的美景照片欣赏导入,由美丽的河水切入藻类植物。

在明确课题之后设置了两个主题的学生活动。

活动一:观察淡水藻类
活动二:观察海洋藻类
两个主题下分设不同层次的小活动。

活动一包括“肉眼初识淡水藻类”、“微观探秘淡水藻类”、“观察讨论”
活动二包括“课前调查认识海洋藻类”、“显微探秘海洋藻类”
以上活动的开展,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采用PPT明确学生活动任务+学生自主活动的原则来开展。

在探究之后,让学生动笔梳理归纳藻类植物的营养方式、形态结构和分类,将活动一和的相关知识的知识生成落到实处。

此时,学生通过活动对藻类植物有了充分生活上以及知识上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明确藻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先由学生交流,再出事短片完善,最后学生交流梳理。

通过探究实验,学生亲自观察南阳河河水中的藻类以及马尾藻切片,激发学生了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形成“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核心概念。

最后本节课能让学生学完相关知识后再次回扣南阳河,由水华现象再次回归生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真正实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关注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的要求。

植物学下册 植物实验 实验一、藻类植物

植物学下册 植物实验 实验一、藻类植物
实验一、藻类植物
实验目的: 1.通过代表植物的观察,掌握各门的主要特征。 2.学习和掌握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实验材料: • 永久装片:念珠藻(3), 螺旋藻(2), 团藻(3), 鼓藻(2), 盘星藻(2), 水绵接合生殖(3), 轮藻(3), 硅藻(3), 网 藻(1), 新月藻(1), 栅藻(2) • 永久切片:海带横切片(3) • 鲜材料:颤藻、水绵、刚毛藻、轮藻、硅藻、裸 藻、小球藻、丝藻
• 实验内容: • 蓝藻门: 颤藻、念珠藻、螺旋藻 • 绿藻门: 团藻、 鼓藻、盘星藻、栅藻、水绵、 刚毛藻、网藻、新月藻、丝藻、小球藻 • 轮藻门: 轮藻 • 硅藻门: 硅藻(脆杆藻、直链藻、羽纹藻、 舟形藻、辐射硅藻) • 褐藻门: 海带 • 裸藻门: 裸藻
颤藻属(Oscillatoria)
一列细胞组成丝状体,无胶质鞘,能前后 运动或左右摆动
死细胞 隔离盘
死细胞
念珠藻属(Nostoc)
异形胞
螺旋藻 Spirulina
小球藻
团藻属(Volvox)
鼓藻Cosmarium
盘星藻trum
栅藻
网藻Hydrodictyon
水绵属(Spirogyra)
梯 形 接 合 生 殖
刚毛藻Chladophora
束生刚毛藻 Cladophora fascicularis
新月藻Closterium
丝藻 (Antithamnionella )
轮藻属(Chara)
轮藻的卵囊和精子囊
舟形藻Navicula
羽纹硅藻
直链藻Melosira
脆杆藻Fragilaria
海带(Laminaria)
裸藻
作业:
绘水绵一个细胞结构详图(重点:螺旋带 状载色体),注明各部分名称

观察食用藻类实验报告(3篇)

观察食用藻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藻类植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低等植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藻类植物不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还能够净化水质,维持生态平衡。

本实验旨在观察藻类植物在食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以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藻类植物在食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2. 探究藻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

3. 了解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水样、营养盐、二氧化碳、pH试纸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皿、滴管、pH计、温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采集藻类植物:在两处不同的水域(高尔夫球场小池塘和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采集藻类植物样本。

2.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藻类植物样本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3. 食用实验:将藻类植物样本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营养盐和二氧化碳,观察藻类植物的食用情况。

4. 水质分析:在实验前后,分别对水样进行pH值、溶解氧、营养盐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藻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藻类植物的食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藻类植物在食用营养盐和二氧化碳后,个体数明显增加,生长速度加快。

2. 水质变化:在实验前后,水样的pH值、溶解氧、营养盐等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

具体如下:- pH值:实验前pH值为7.5,实验后pH值为7.8,说明藻类植物在食用过程中,使水体的酸碱度发生变化。

- 溶解氧:实验前溶解氧浓度为8.5mg/L,实验后溶解氧浓度为10.2mg/L,说明藻类植物在食用过程中,提高了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 营养盐:实验前营养盐浓度为0.3mg/L,实验后营养盐浓度为0.5mg/L,说明藻类植物在食用过程中,降低了水体的营养盐含量。

3. 藻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藻类植物在食用过程中,对水质产生了以下影响:- 改善水质: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

实验一--藻类、菌类和地衣的观察

实验一--藻类、菌类和地衣的观察

30
金针菇
2021/4/9
31
美味牛肝菌
2021/4/9
32
壳状地衣
2021/4/9
33
(2)叶状地衣:叶片状,四周有瓣状裂片,具有背腹 构造,借助腹面的脐、假根或假根状菌丝附于基物上, 与基物结合并不紧密,易与基质剥离。如生在草地上 的地卷衣属、脐衣属和生在岩石上或树皮上的梅衣属。
地卷衣属 2021/4/9
2021/4/9
3
3、红藻门
观察紫菜盒装标本,观察其外形和颜色。紫菜多为紫红色,藻体 多为一层细胞形成的叶状体,基部有一个小圆盘形的固着器。
另取紫菜精子囊装片和紫菜果孢子装片观察,可看到一些营养细胞 经过分裂产生64个精子囊,规则地排列成4层,每层16个;另一些营 养细胞转化为果胞,内有一卵,精子释放出来后与果胞中的卵结合形 成合子。合子不经休眠进行有丝分裂,产生8个果孢子,并规则地排 列成2层,每层4个。
2021/4/9
5
(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 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 2、真菌门
(1)匍枝根霉的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馒头或面包培养基上的黑根霉,白色菌丝体上有一
些黑色颗粒状孢子囊,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黑根霉作临时装片,显微镜 下观察,可见菌丝体由假根、匍匐枝、孢子囊梗、孢子囊等部分组成, 孢子囊内具许多黑色孢子。注意整个菌丝体除孢子囊外,菌丝有无横 隔? (2)酵母菌的观察
(2)同层型地衣 丝组织之中。
藻层不明显,即光合共生物细胞散布于菌
2021/4/9
37
上皮层 藻胞层 髓层
下皮层
枝状地衣和大多数叶状地衣为异层型地衣; 壳状地衣多为同层地衣。
2021/4/9
38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藻类植物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藻类植物

阮维斌实验一藻类植物【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实验内容与步骤】蓝藻门念珠藻属藻体常为胶质群体,呈球形、片状或发状,藻体内部是由许多弯曲的藻丝组成,每一条丝是由单列球形细胞相连而成,其中有若干体积较大,内含物变稠的细胞,这种细胞称繁殖孢。

经过休眠后萌发成新的丝体,两个异形孢之间的一段丝体即为一段藻殖段。

异形胞壁厚,与营养细胞相连接处的内壁为球状加厚,叫做节球,异形胞的内含物较均匀透明。

取浸制标本做水封片或取永久制片观察其藻体结构。

【实验内容与步骤】绿藻门-衣藻属【实验内容与步骤】绿藻门-轮藻藻体高10-20cm,以假根固着在水底污泥中,体表被钙质,假茎有节和节间的区别,节上长轮生假Array叶,其上方有乱囊,下方有精囊。

【实验内容与步骤】绿藻门-团藻属绿藻门-水绵属【实验内容与步骤】褐藻门-海带属【实验内容与步骤】褐藻们-马尾藻属红藻门-紫菜属附录:几种北戴河常见藻类羽藻—绿藻门石花菜—红藻门粘管藻—红藻门浒苔—绿藻门刺松藻—褐藻门海膜—红藻门马尾藻—褐藻门马尾藻—褐藻门【思考与作业】绘水绵接合生殖图,并注明各部位的名称。

附录藻类的几种生活史成熟配子体上有精子器和颈卵器苔藓植物门和蕨类植物门【实验目的】掌握苔纲、藓纲及的主要区别掌握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 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差别【实验材料】地钱的浸制标本、葫芦藓新鲜植物体及其切片、满江红浸制标本以及石松、卷柏、木贼的蜡叶标本肾蕨、铁线蕨活体植物【实验内容与步骤】地钱地面扁平片状,二叉分枝的叶状体。

腹面(即向地的一面)的毛状物是它的假根。

植物体的背面(向上的一面)有雌雄生殖器官着生在伞状物上,地钱为雌雄异体,雄配子体背面生长之伞状物称精子器托,托顶盘状边缘有浅缺刻。

雌配子体之伞状物称颈卵器托,顶端盘状部有向四周生出的指状芒线。

苔藓植物门指状雌生殖托的雌株。

(完整版)实验一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

(完整版)实验一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

实验一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识别作为饵料生物的代表性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为后继单细胞藻类的分离和培养做准备。

二、实验器材:1、藻种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小球藻 Chlorella sp.盐藻 Dunaliella sp.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 tsingtaoensis亚心形扁藻 Platymonas subcodiformis微绿球藻 Nannochloropsis ocula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小新月菱形藻 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 costatum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muelleri金藻门:Chrysophyta Pavlova viridis球等鞭金藻 Isochrysis galbana湛江等鞭金藻 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蓝藻门:Cyanophyta钝顶螺旋藻 Spirulina platensis黄藻门:Xanthophyta异胶藻 Heterogloea sp.2、实验器材2、实验器材2、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鲁哥氏碘液,甲醛溶液,滴瓶,无菌水,擦镜纸,吸水纸三、操作步骤及要求: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培养的各种藻类样品,滴到载玻片上(若藻种浓度大用无菌水稀释),用显微镜(低倍和高倍)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色素分布,运动方式,然后用碘液或甲醛固定样品,观察细胞的鞭毛着生情况(长度、数量),细胞的内部结构等。

四、结果与讨论:1、描绘5种藻类形态、构造图,描述各种藻类的特征颜色。

运动性的藻类,描述其细胞游动方式。

2、用甲醛固定样品与用碘液固定样品,在观察细胞结构上有何不同的效果?如何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碘液或甲醛作为固定剂?实验一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识别作为饵料生物的代表性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为后继单细胞藻类的分离和培养做准备。

藻类植物-实验

藻类植物-实验

实验内容
永久装片: 衣藻、团藻、轮藻、水绵接合生殖装片 永久切片:海带横切面 腊叶标本: (见橱窗)
石莼、海带、紫菜、石花菜等。 新鲜材料:
颤藻、原球藻、水绵、刚毛藻 挂图:
蓝藻基本特征
原核 原生质分中央质(中央体)和周质(光合片层,
单条) 粘肽壁,被胶质鞘 异形胞 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 繁殖方式:分裂,藻殖段,孢子无性生殖
孢子或配子,其外围也无孕细胞包围)。 合子不发育成多细胞。 体型多样,单细胞、群体、多细胞分枝的丝状
态、膜状体及高等多细胞组织体类型。
藻类植物鉴别
1. 藻体形态 2. 细胞结构(核、壁) 3. 载色体结构 4. 色素种类 5. 贮藏物质类别 6. 鞭毛有无、数目、位置、类型等 7. 生殖方式 8. 生活史类型
衣藻
团藻
水绵(新鲜材料)
水绵的接合生殖(单条载色体、接合管)
多条载色体
刚毛藻(新鲜材料)
刚毛藻(切片)
轮藻(管细胞、冠细胞)
轮藻(装片)
轮藻
孔石莼
褐藻基本特征
多细胞,分三类:分枝的丝状体;分枝的丝状体 形成假薄壁组织;具组织分化(表皮层(载色 体)、皮层、髓(喇叭丝)
实验报告
列表比较实验中观察到的藻类植物的特征
绘水绵丝状体一段简图(放大一个细胞并 注明结构名称)
藻类类群
1. 蓝藻门

2. 裸藻门
细 胞
3. 金藻门
水 平

4. 黄藻门


5. 硅藻门


6. 甲藻门


7. 绿藻门
五 界
8. 轮藻门
系 统
9. 红藻门

10. 褐藻门

孢子植物--藻类植物

孢子植物--藻类植物

[孢子植物--藻类植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常见的藻类植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孢子植物--藻类植物。

2、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海带、紫菜和水绵等藻类植物的方法,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比较藻类植物与其他类群的植物的不同,继续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继续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一、本节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本节的重点是水绵、海带、紫菜等常见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材选择了海带等作为藻类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了解它们的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是我们了解藻类的知识基础。

而了解藻类植物的特征,就能理解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低等位置,为今后学习生物进化知识奠定基础,故这两部分知识是重点内容。

观察水绵并不难,但对它细胞结构的认识却不容易。

对水绵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螺旋带状叶绿体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往往不易辨别,加上以前从未见过如此之大的带形叶绿体,难免形成错误的认识,不易掌握其立体结构,故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是难点。

三、教法建议藻类植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学生对藻类植物了解却又十分不够。

原因是像海带、紫菜等食物同学都是了解的,但是海带、紫菜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又是不清楚的。

建议可将海带、紫菜等用水泡后让学生进行观察,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样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看其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拿市场上出售的不完整的或经过加工的植物体来讲述时,要解释清楚以免学生产生误解。

另外,像水绵、衣藻等藻类植物学生更是缺乏直观了解。

水绵的细胞具有复杂而精细的结构。

它的细胞很微小,液泡、细胞质、带状叶绿体和细胞核的位置关系,单凭口述是讲不清楚的,因此应该使用挂图或者自制的水绵细胞立体模型来讲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珠藻属 Nostoc 常生于水中、潮湿土壤或石面上,是一种不同大小的胶质球或木耳状的胶质片。供 食用的地木耳和发菜都属于该属。地木耳又叫地皮菜或葛仙米,生于山溪边潮湿的土壤 上,夏季雨后较易采到,为不规则的胶质片或胶团。发菜则为名贵干菜,群体外观为头 发状的胶质丝,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等省。 取少量新鲜或事先泡好的地木耳或发菜置于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水,先用镊子或解剖针 将胶质小块适当倒碎,然后盖上盖玻片,用手指轻压盖玻片,使材料均匀散开,即可在 显微镜下观察。 (1) 藻体的形态:藻体是由一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无规则地集合在一个公共 的胶质鞘中。每条丝状体外都有各自的胶质鞘。 (2) 藻体细胞结构:高倍镜下可以看到丝状体由圆形细胞组成。仔细观察可见丝状体中 还有两种不同细胞,一种是色浅、内含物均匀透明的异形胞,注意异形胞与营养细胞相 连接处可看到发亮的折光性强的节球,它是相接处的内壁加厚形成。另一种是连续几个 较大的椭圆形厚壁细胞,其内含物变稠,颜色稍深,为厚壁孢子。比较营养细胞、异形 胞和厚壁孢子之间的不同,并考虑异形胞在念珠藻的繁殖及固氮方面的作用。
1.通过代表植物的观察,掌握各门的主要特征, 更好地理解它们在植物系统发育中的地位。 2.学习和掌握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实验一 蓝藻门、绿藻门、轮藻门、硅藻门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蓝藻门(Cyanophyta)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光合自养原植体植物。细胞无核膜、 核仁及其它细胞器。在细胞中央具有核物质,属于原核生物。 蓝藻植物体多为蓝绿色,广泛分布于淡水及潮湿的土壤、树皮、
绿藻门
绿藻门
2.团藻属Volvox 该属是团藻目中最进化的类型。藻体是由数百至上万 个衣藻型细胞组成的多细胞空心球体,各细胞间有原生质 丝相连。植物体有前后端分化,其后端有些细胞分化为较 大的生殖胞。团藻多在春夏季生长于淡水池塘中。 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细胞 数目,并注意观察体内有否第一代甚至第二代子群体,理 解其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过程。
实验一 蓝藻门、绿藻门、轮藻门、硅藻门
1、观察颤藻、念珠藻形态,示隔离盘、 死细胞、异形胞 2、观察衣藻、团藻的形态 3、观察水绵、丝藻、刚毛藻的形态 4、观察轮藻形态,示精囊、卵囊 5、观察各种硅藻形态 作业:1、绘衣藻形态图 2、绘水绵结构及接合生殖图
实验一 蓝藻门、绿藻门、轮藻门、硅藻门
一、实验目的要求
蓝藻门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门是藻类植物中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群。藻体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多样, 细胞具真核。载色体常有1至多枚蛋白核,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b、叶黄素和胡 萝卜素,同化产物为淀粉。运动细胞具2条或4条顶生、等长的鞭毛。绿藻分布 极广。绿藻中淡水种类约占90%,海产种类约占10%。 1.衣藻属Chlamydomonas 属团藻目,衣藻科。是能运动的单细胞藻类的 代表。本属分布广泛,多生于有机质丰富的水 体或湿土表面,春秋两季生长旺盛。 用吸管吸取一滴培养液制成水装片,先在低倍 镜下观察,然后选择个体较大的转至高倍镜下 观察。 (1) 形态和运动 细胞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宽纺锤形,具两条 顶生等长的鞭毛。如运动过快,可在盖片一侧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或加入胶水减慢其运动。
墙面及岩石表面,有些种类能生活在 80℃的温泉中,少数种类
为海产。
蓝藻门
1.颤藻属Qscillatoria 广布于污水沟和湿地上,常在浅水底或地面形成蓝绿色粘滑 的膜状物或成团漂浮水面。颤藻可借滑行、摆动移动到玻壁 上。实验时用镊子或解剖针挑取杯壁上少量的蓝绿色颤藻, 置于载玻片中央的一滴水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1) 藻体的形态和运动:颤藻是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 体,丝状体能前后移动和左右摆动。注意观察丝状体细胞的 形状(常宽大于长),滑行和摆动的方式。 (2) 细胞结构和贮藏物质:观察丝状体细胞的界限,注意两端 的细胞形态有何特点。观察细胞壁内侧呈蓝绿色的周质和细 胞中央颜色较浅的中央质。蓝藻的贮藏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 呈微小颗粒分布于周质中。在盖玻片的一侧加一滴碘液,在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过去,可将其染成红褐色。。 (3) 藻殖段的观察:颤藻的丝状体上的死细胞或隔离盘,将丝 状体分成一个个片段,即为藻殖段。先在低倍镜下仔细移动 载玻片,当发现丝状体中有发亮的地方后转换成高倍镜观察, 即可看清双凹形的死细胞。再仔细寻找丝状体上有无胶质的 隔离盘,注意比较死细胞和隔离盘的区别。
绿藻门
3.丝藻属Ulothrix 多固着生长在清洁流水的石头或水中其它物体上,丛生呈 深绿色绒毡状。采集时需用小刀刮下,以保持固着器的完 整。用镊子取少量藻制成水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1) 藻体形态和细胞结构:丝藻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 丝状体,基部分化为固着器,比较营养细胞与固着器的区 别。营养细胞长圆柱形,有一个大型环带状的载色体,加 一滴碘液,可看出载色体上的蛋白核和位于中央的细胞核。 (2) 生殖方式:有时将所采材料放入蒸馏水中,数小时后可 观察到具2—4条鞭毛游动的孢子和4条鞭毛的游动配子。
绿藻门
4.水绵属Spirogyra 植物体由长圆柱形细胞形成不分枝的丝状体,具 1 至多条带状载色体和接合生殖方式,是最常见的丝 状绿藻,广布于池塘、沟渠、稻田中,常成团生于水 底或漂浮水面上。碧绿色,手触有滑腻感。用镊子取 几条水绵制成水装片(注意用解剖针拨散开),在显微 镜下观察以下特征: (1) 藻体形态与细胞结构 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水绵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 丝状体,最明显的特征是每个细胞中都有螺旋绕生的 带状载色体。不同种类载色体条数不同,从1 条到多 条,每条载色体上有一列蛋白核。用 I—KI 溶液染色 后置高倍镜下观察,可看到着褐色的细胞壁和着淡黄 色的贴壁分布的细胞质。把光线调暗,调节细调节器, 可看到分布于细胞中央的黄色细胞核 ( 注意与蛋白核 区分 ) 。仔细观察,还可看到中央原生质和周围细胞 质由原生质丝穿越大液泡彼此相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