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找规律、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方法。

(2)使学生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意识。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观察规律:图形、数字、生活现象中的规律。

2. 归纳规律:通过观察、分析,找出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3. 应用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找规律、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2.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找规律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探索规律(1)学生观察图形、数字、生活现象,尝试找出规律。

(2)小组合作,讨论发现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3)全班交流,分享发现的规律,互相补充,完善规律。

3. 应用规律(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规律,与同学分享,提高观察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2. 板书内容:(1)观察规律(2)归纳规律(3)应用规律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找规律、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教案

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教案

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教案教学内容:探索规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规律进行推断和应用教学重点:能够发现规律并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数学教材、小黑板、彩色粉笔、玩具等实物教学步骤:一、导入1.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个规律,让学生发现规律所在,如:1、4、7、10、13、______2. 引导学生讨论规律,提出不同的解释和猜测二、探索规律1.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规律,如:2、4、8、16、32、______2. 小组合作,共同发现规律,并将规律表达出来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规律,并讨论不同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三、运用规律1. 让学生在小组中解决一些规律问题,如:找出序列中的第n项是多少2. 引导学生通过规律解决问题,讨论并比较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3. 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规律题目,并解答2. 鼓励学生通过规律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提高灵活运用规律的能力3. 收集学生的解答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五、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延伸:可让学生设计更复杂的规律问题,并进行挑战板书设计:探索规律1、4、7、10、13、______2、4、8、16、32、______反馈评价:观察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并记录学生的学习反馳和进步。

教学反思: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对规律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规律》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探索规律》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并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
解决办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展示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利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和描述规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探究法:本节课以探究法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Leabharlann 索和发现规律。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交流和问题解决。通过探索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使其能够发现并表述数学规律;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探索并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答案:例如,设计一个数字规律游戏。规则:玩家需要观察并找出数字规律,按照规律猜出下一个数字。玩法:给定一组数字,如2, 4, 6, 8, 10,玩家需要找出数字规律,并猜出下一个数字,即12。
5. 请运用所学的探索规律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答案:例如,解决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规律问题。问题:小丽种植了一排植物,每天给它们浇水。她发现,当植物的高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它们就会开花。请问,小丽应该如何预测植物的开花时间?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发现植物生长和开花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2. 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数学教学游戏、互动式教学平台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实物模型:使用实物模型或教具,如几何图形、生活用品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3.创设情境:小兔子跳跳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森林舞会,舞会上的舞步都是有规律的,邀请同学们帮助小兔子找出舞步的规律。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如数字的递增、递减,图形的旋转、对称等。
2.讲解规律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规律是什么,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1.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2.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4.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规律;
2.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发现规律并加以验证;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规律;
4.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发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实践题:
-利用所学的规律知识,帮助家长完成一项家务任务,如整理书架、摆放餐具等,并记录下你的规律运用过程。
-在生活中发现一个不合理的规律现象,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对于选做题和拓展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不强求全部完成。
-结合课本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知识巩固:
-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判断、解答等,帮助学生巩固规律知识;

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规律”。

2.能够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和规则。

3.能够继续一些简单的规律和规则。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要能够理解什么是“规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

2.学生要能够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和规则。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一些数字规律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感到困惑。

2.学生可能不理解过度的分类可以使发现规律变得更加容易。

四、教学准备
1.教师需要准备一些能够展示数字规律的实物、图片或幻灯片。

2.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可以展示一些数字序列的物品。

五、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教师可以用一些数字规律的实物、图片或幻灯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规律”,并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规律”的理解。

步骤二:讲授
教师将数字序列展示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和规则。

步骤三:巩固
教师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数字序列,并让其他学生尝试发现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和规则。

步骤四: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字规律是怎样被利用在生活中的,并将一些数字规律应用于生活场景模拟。

六、教学成果评估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巩固”环节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分数由以下因素决定:
1.学生是否能够发现数字序列之间的规律和规则。

2.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可通过给学生独立创造数字规律和模仿现实生活引入数字规律等方法掌握教学策略并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0: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0: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0:探索规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2.能够掌握数列的概念;
3.能够通过画图找规律,使用一般项公式求解简单数列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数列概念;
2.通过画图找规律,使用一般项公式求解简单数列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可以将几个数列投影在黑板上,请学生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引导学生讨论。

2. 引入数列概念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引入数列的概念,简单介绍数列的定义和常见表示方式。

3. 通过画图找规律
将一个数列生成图形,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中的规律将其总结为一个式子。

4. 使用一般项公式求解问题
通过引入一般项公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使用公式解决简单数列问题。

5. 练习
安排学生分组练习,在小组中讨论和解决一些数列问题。

四、教学要点
1.数列的概念和基本表示方式;
2.观察图形,总结规律;
3.一般项公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引入数列概念之前,教师可先通过投影展示一些数列,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探究其中的规律,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互动式的工具,如Plickers等,以增强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与记忆,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此外,练习环节可以设置分层难度,让每个小组都能有练习的机会,扩大练习范围,加深学生对于数列的理解和掌握。

《探索规律》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探索规律》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探索规律》-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简单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图形中的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数字中的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字中的规律,如数的顺序、数的排列等。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简单规律。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2.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3. 猜测法:让学生通过猜测,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4. 推理法:让学生通过推理,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2. 新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规律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与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合作能力等。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对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并能用代数式表示规律。

2、教学难点用代数式准确地表示出所探索的规律,并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现象,如斐波那契数列、日历中的数字规律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探索规律。

2、讲授新课(1)探究数字规律给出一组数字:1,3,5,7,9,······,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用代数式表示第 n 个数。

(2)探究图形规律展示一些由三角形、正方形等组成的图形序列,让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第 n 个图形中图形的个数。

(3)探究生活中的规律例如,电影院的座位排数与座位号的关系,让学生分析并找出规律。

3、课堂练习(1)给出一些数字、图形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找出规律,用代数式表示。

(2)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答案,互相纠正和补充。

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探索规律的方法和步骤。

(2)强调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5、布置作业(1)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对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以下是对上述教学过程的详细说明:导入新课部分,通过展示有趣的数学规律现象,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总结一些数学规律。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的变化规律、图形的变换规律以及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

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还需要老师在引导和启发上下功夫。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方法,发现和总结一些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发现和总结规律。

2.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实物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呈现相关例题,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规律。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3.操练(10分钟)老师提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发现的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探索规律的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的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的教学设计(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探索规律的教学设计探索规律的教学设计篇一:探索规律教学设计课题:探索规律。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创新意识。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图形,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一、情境1、先找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3)、() (234)、、()、(.....)..(2)、、55(1)、、(2、导入。

二、活动1、看图找规律。

○1、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试一试:111112481632164?2、你能用发现的规律计算吗?111111 361224418?116?32三、导学1、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2、你能举出相类似的例子吗?四、运用1、试一试。

111112481632164111114816326415?110?1112040802、找规律,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评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练习二十第1、2、3题。

篇二: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重点:学生能用语言和其它方式把事物中的规律表示出来,教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你们喜欢扑克牌吗老师这里有扑克牌,你们能猜猜这里的第一张是什么牌吗(基本上都猜不出来)出示第一张是黑桃A2)接着猜下一张,请没有把握的同学举手,大多数还是会举手,你们想不想看看接下来是什么牌吗?出示红桃A3)接着猜,接着出示是草花A,方块A,让学生经历从没有把握到有把握的过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 通过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一些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用一些具有规律的数学题目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看看他们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

2. 探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组活动或个人活动,让他们自己试验、观察和猜测,发现规律。

3. 分享发现:让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猜测,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看看是否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观点或发现了更多的规律。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他们发现的规律,并进行概括和提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

5.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或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的规律,巩固和运用所学内容。

6. 反思总结: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看看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学生的观察和猜测结果,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规律。

教学工具:1. 讲台2. 教材3. 小组讨论4. 黑板或白板5. 图片或实物教学资源:1. 数学教材2. 数学习题3. 数学应用题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思考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讨论的质量等。

3. 对学生完成的习题和应用题进行评价,看看他们是否能准确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问题。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第【1】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P29例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

教学目的: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吗?计算器有这么多好处,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10:请大家先独立操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商是循环小数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③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引导学生说出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请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

反馈:积的规律是第一个因数中有几个3,积就由几个2与几个1组成。

根据规律很快写出后两题的结果,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课堂练习:P31第7-9题。

激发学生兴趣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问学生,通过以上学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①商是循环小数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③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前刘小学刘艳芝〖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2探索规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2探索规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2探索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一些具体数字或实物找到它们之间的规律;2.能通过图形和数字找到规律;3.通过对规律的总结,能够推断并验证相应的规律;4.能力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规律,能够总结规律,能够通过规律进行数学推理。

二、教学内容1.常见的规律类型:加减、乘除、交错变化、重复出现等;2.如何通过看数字、看图形、找分析对象等方法来找规律;3.如何总结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看数字、看图形、找分析对象等方法来找规律;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总结规律,并用规律进行数学推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件、黑板、彩笔、PPT、实物具体数字等;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带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5.1.1 导入1.引入本课的主题,即探索规律;2.英文单词eagle,让学生发现它的规律。

5.1.2 引入课题1.通过展示相似的数字或图形,让学生意识到它们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2.解读数字或图形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索规律。

5.1.3 学生自主发现1.让学生观察给出的一些数字或图形;2.学生手工操作,自己来搭建规律;3.让学生将自己得出的规律与其他的学生一起分享。

5.1.4 规律分类学习1.教师展示一些相似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2.学生自主分类并介绍各类规律。

5.1.5 练习1.提供一些数字以及图形,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自行找规律;2.让学生上板书展示得出的规律。

5.1.6 总结1.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2.学生与教师共同总结出规律的分类,并将重点规律列出;3.教师帮助学生将上述分类进行梳理和概括。

六、教学反思一、对本节课中的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思考:当我们知道这些数字或者其他实物中存在规律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找到这些相互联系的规律,从而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二、补充一些教学策略1.导入观察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意见;2.让学生自主找规律,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3.归纳能力较弱:学生在面对大量数学现象时,可能难以从中抽象出一般性规律,需要教师指导。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提高归纳能力。
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形成解题报告。
5.思考总结题: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章节学习心得的短文,内容包括:
a.你在本章节学习中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b.你认为探索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c.你在解决规律问题时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是如何克服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难点:
(1)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2.实践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一个规律现象,并用文字描述该规律,说明其应用场景。
例如:星期天的公交车发车间隔时间为10分钟,描述这一规律及其对乘客的影响。
3.提高拓展题:请学生完成教材第35页的拓展题1、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4.小组合作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道具有挑战性的规律问题进行探讨,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例子,如“1, 2, 4, 8, 16, ...”,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下一个数字是什么,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索规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在体育课上有没有玩过跳绳游戏?你们发现跳绳的时候有什么规律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感受规律的存在。
3.能够观察和描述常见图形的特征,发现和运用图形的规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1.观察与发现:培养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观察数学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操作与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猜想、验证等方法,探索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其在遇到问题时敢于面对、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探索规律》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四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并进行简单的运算。但在面对较为复杂的规律问题时,仍需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与沟通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关注和指导。具体分析如下:
4.学习活动三:合作与交流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
(2)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形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成果,全班分享。

五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数学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有较为熟练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探索规律这一章节的学习,既有挑战性,也有趣味性。他们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兴趣,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有待提高;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不够深入;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2.提出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存在着规律呢?”
-学生举例,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律无处不在。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探索规律》,就是要通过观察、思考和总结,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案例分析:以“数字序列”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规律。
-通过课后反思,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促进他们的自我提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如:楼梯、棋盘、蜂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规律。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图片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技巧。

2. 通过使用计算器,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使用计算器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足够数量的计算器。

2. 准备用于实践探索的数学题目材料,其中包括一些有规律的数列、数学运算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活动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入课堂活动:“我们经常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计算。

但是,除了进行传统的算术运算,我们能否通过使用计算器来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呢?请思考一下。

”Step 2:探索规律2.1. 数列规律教师提供一些有规律的数列给学生,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数列中的数字。

例如,“1,2,4,8,16,32,...”,请学生计算下一个数字是多少,并总结规律。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计算器功能,如乘法、幂运算等,以便更好地发现规律。

2.2. 运算规律教师提供一些带有运算符的数学题目给学生,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例如,“12 + 34 =?”、“56 - 23 =?”、“78 * 9 =?”、“90 ÷ 6 =?”等。

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结果后,可以比较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并总结运算规律。

Step 3:总结规律学生在完成探索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发现的规律。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汇报,或者直接在黑板上整理出总结的规律。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对所发现的规律进行解释和推理,形成自己的理论,并和其他同学交流。

Step 4:应用规律4.1. 运用数列规律教师提供一些数列的前几项,并要求学生预测后面几项的数值。

学生使用计算器验证自己的预测,并解释推理过程。

例如,“1,4,9,16,25,...”,请学生预测下一个数字是多少,并使用计算器验证预测是否正确。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必备11篇)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必备11篇)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必备11篇)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1.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

由于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开头也不会相同。

本节课直接拿出计算器,开门见山,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使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2.注重开展自主学习。

别人说十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学生亲手操作演示的东西,由于有切身实践,往往体会深刻,有助于激发悟性,增强思维力度。

缘于上述原因,在每个板块的活动中,都积极为学生主动尝试、交流、讨论等创造条件,为学生探索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交流、总结、应用的过程,层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乐趣,这样才会使课堂生动有趣。

此外还重视方法的总结,在学生会用规律写商后,让学生回顾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试着总结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开门见山,引入新课今天的新课,我们请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计算器),有了它,我们的计算既快捷又准确,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

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计算器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通过利用计算器的好处,让学生带着“特殊功能”这个疑问进入新课。

⊙合作探究,总结规律1.建立猜想。

出示例9中的前两题:1÷11 2÷11(1)使用计算器。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1÷11的结果。

(2)根据结果猜想。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得出1÷11=0.0909…,如果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11不变,被除数乘2,得到的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提出猜想:0.0909…×2=0.1818…,因为除数11不变,被除数1扩大到了原来的2倍,得到的商也应该扩大到原来的2倍。

二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1.基础巩固题:
-完成教材第XX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巩固规律的基本概念。
-结合课堂所学,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个规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提高拓展题:
-完成《学习指导》第XX页的拓展题4、5,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此部分作业,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尚处于感性阶段,对规律的理解和表述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容易出现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学生在解决规律相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规律的准确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团队协作能力等。
5.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规律的重要性和发现规律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1.学生对数学规律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去探索、发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3.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培养友善的同伴关系。
4.学生认识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二、学情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尚需加强。在本章节《探索规律》的学习中,以下学情特点值得关注: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第【1】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二、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三、教学难点探索发现规律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小组合作,使用计算器。

现在老师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请大家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给每组不同的数字)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每组请两个同学来汇报她们的最终计算结果。

看了以上的结果,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后明确最后答案都是6174。

同学们最终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真的是很神奇,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二)小组交流,探索规律1.探索规律出示例题:1÷11 2÷11 3÷1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1÷11=0.0909……2÷11=0.1818……3÷11=0.2727……观察计算出来的结果,分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汇报结果: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2.尝试应用规律你能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后几题的商吗?学生尝试写出后几题的商。

指名汇报计算结果。

4÷11=0.3636……5÷11=0.4545……6÷11=0.5454……7÷11=0.6363……8÷11=0.7272……9÷11=0.8181……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出这几道题的商呢?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6.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教学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 走近游乐园——游戏激趣、引入课题 内容:提供能够吸引学生、且富有相应数学内涵的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从事探索性活动。

如:请同学们伸出左手,一起做下面的游戏:从大拇指开始,像图中显示的这只手那样依次数数字1、2、3、4、5、……,请问数字20落在哪个手指上?可先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可针对学生在数数字过程中出现 的困惑给出适当提示:如果大家觉得数字大不好数,过程太长,而且数也比较费时,那么请你想办法找一找有没有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

当学生说出数字20刚好落在无名指上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继而追问:你们能很快地说出数字200落在哪个手指上吗?2000呢?鼓励学生采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进行思考、讨论。

最终引导他们概括规律,并说出理由。

如,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得到的下表,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1 … 1 1 2 3 4 56 7 8 9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1 2 3 4 59 8 7 610 11 12 1317 16 15 14……学生:除了第一排5个数字以外,其他的可先按从右到左、再从左至右的顺序,每8个数一组,故我们只需把要数的数字减去5,再除以8,将得到的余数从无名指开始先向左数、再向右数就可以知道落在什么地方了,比如:数字200,先计算(200-5)÷8=24……3,所以,我只需从无名指开始向左数3就可以了,数到3时刚好落在食指上,即200落在食指上。

采取类似的办法:(2000-5)÷8=249……3,所以数字2000也落在食指上。

目的: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本节课作好情感、方法和思维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

效果:当要学生数数字200、2000时,学生一定会觉得麻烦,必然会把学生置于一种急于探究的氛围之中。

这样学生就不会再去数数了,而是想办法解决这一矛盾。

教师再让学生独立探索,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这样做既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找规律可以让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新方法。

老师再强调“生活中常常遇到探索规律的问题。

在节本课中我们一起来重点探讨日历中的规律”时,学生因急于解决问题而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教师同时板书课题“6.探索规律(1)”。

教学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迈入探究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内容:探索教材中的问题: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教师可先放开,让学生自己发现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探索其中的规律,再让学生讨论套色方框中九个数,并投影下列问题供学生自主探究:(1)观察日历中的数字,找出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如一行中的前后两个数,一列中的上下两个数,左下右上和左上右下两个数各有什么关系?(2)假若把日历中的某一天设定为a,你能用a表示相邻的日期吗?(3)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九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4)这个关系对其它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5)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6)你还能发现这样的方框中9个数之间的其它关系吗?请用代数式表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思考态度,对他们的所有合理猜测给予鼓励,并要求他们说明理由。

同时,对学生在解释过程中使用的数学表达式的准确性、规范性提出必要的要求。

目的:教学中用屏幕显示日历图中的套色方框,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串,然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师生共同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其符号感;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发展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有不同设法,分别尝试比较,得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探讨、归纳来总结规律是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

效果:本环节一开始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了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的目的。

再者,由于给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较为充分,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又较好地解决了问题串,达到了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过程的目的。

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有机滲透了辩证思想。

另外,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可以说是效果非常好。

第三环节跨入演练场——变式训练、联系拓广内容:继续求解上述日历中的规律问题。

在肯定上述探索过程、结果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以必要的思考空间:在日历中,若从其它区域上考察,你还能发现哪些规律?如果我们不限于日历,还可以扩大范围,比如在一个10×10的方框中框出9个数,(大屏幕投影下表)请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日历中其他区域的探索,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用列代数式等不同的表示规律的方法,再次向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二是让学生自由探究、相互交流,既是为了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留下探究的课题,目的是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究欲望。

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由探究、纷纷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归纳和验证等步骤就得出了多种规律来,如学生得出了“十”字型、“H”型、“W”型等多种情形下的不同的规律,得出了各种结论,还用所学的知识验证了这些规律。

(注意:若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时不能得出结论,教师可适当出示上面的图形以开拓学生视野,给学生铺路搭桥,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形来探索规律,千万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

)第四环节二进探究园——知识渗透、开阔思维内容: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材第124页随堂练习题——折纸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

此时,应适时要求学生展示思考过程和结果,发展其运用数学符号表达的技能。

目的:借助前面所学探索规律的方法让学生寻找折痕的条数,并让学生叙述寻找的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和学习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探索规律方法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这既是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再次体验,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再培养。

效果:由于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留心观察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困惑。

提出了“一边对折,一边记录、一边比较和归纳折痕的条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加上课堂上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有机的结合,课堂气氛因此显得格外活跃,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习效果好。

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在同学们折叠有困难时可动手操作或用课件演示折叠过程,二是在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在黑板上板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归纳,寻找折痕条数的方法。

第五环节 再进演练场——独立作业,巩固提高内容:解决教材第125页问题解决第1题和第2题。

完成一些进一步的问题,如: 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成功地从光谱数据59,1216,2125,3236,……中得到巴尔末公式,从而打开了光谱奥妙的大门,按照这种规律写出的第七个数据是( )。

A 、7781B 、7081C 、7764D 、7064 目的:本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巩固所学知识。

同 时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了“探究与思考”这类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本题还实现了探索规律从“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相互转化。

效果:由学生交流答案可知,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问题解决中的第1、2题。

对于“探究与思考”,课堂上也有一些学生做出了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请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完成“探究与思考”题。

第六环节 回首探究路——归纳小结,评价升华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包括知识和方法方面的。

教师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目的: 由师生交流来“归纳小结、评价升华”,一方面是通过对全课的回顾帮学生梳理 知识体系,归纳学习方法,了解其学习情况,提升其思维层次。

另一方面是给学生准确、全面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并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的好习惯。

效果: 课堂上,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而且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