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2教案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二)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和发现形状中的规律2.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3.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进行推理和验证教学重点观察和发现形状中的规律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规律进行推理和验证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实物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圆、三角形、矩形等形状的特点和性质。

探究(15分钟)1.带领学生观察以下形状,并讨论它们之间的规律。

(教师展示一个由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组成的图形)T: 同学们,这是一个由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组成的图形,你们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吗?S1:它们都是三角形。

S2:它们的形状有些相似。

S3:每个三角形的两个边长之和都比第三边长。

……(教师逐个指向每个学生所提到的规律)2.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T: 同学们,你们刚才提到了很多规律,我们来总结一下。

S1:它们都是三角形。

S2:它们的形状有些相似。

S3:每个三角形的两个边长之和都比第三边长。

……3. 继续观察其他图形,并发现规律。

……引入新知(10分钟)1.通过观察植树形状草图,发现并讨论其中的规律。

T: 同学们,看一下这幅植树形状草图,你们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S1:每个树的植树麻杆数目逐渐增加。

S2:每个树的树冠叶子数目逐渐减少。

……2.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T: 同学们,你们刚才提到了很多规律,我们来总结一下。

S1:每个树的植树麻杆数目逐渐增加。

S2:每个树的树冠叶子数目逐渐减少。

……达到目标(10分钟)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出示一道相关的问题)T: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小明看到了四个不同形状的拼图,请你们根据我们之前所学的规律,判断小明是否正确拼接了这四个拼图,为什么?(学生进行讨论,并给出答案)2.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给出正确答案T: 同学们的回答很好,你们根据所学的规律判断小明正确拼接了这四个拼图。

因为……(给出正确的解答)3.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拓展(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册P12-13的相关题目2.预告下节课内容: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形状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几何图形》,具体内容为《探索规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实际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图形变换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图形平移、旋转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平移:介绍平移的概念,讲解平移的规律,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2)旋转:介绍旋转的概念,讲解旋转的规律,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5.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 黑板右侧:展示例题、解题步骤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

(1)图形平移:将给定图形平移一定的距离,并标出平移后的位置。

(2)图形旋转:将给定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并标出旋转后的位置。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规律,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2)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2)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2)西师大版商不变的规律欧建(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学道街小学)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西师版商不变的规律教学目标1.结合商变的规律,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2.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感悟变与不变的思想。

教学重点:探索商不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为什么被除数变,除数变,而商不变。

教学过程一、借助商变的规律,探索商不变的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和商变6÷3=212÷3=4(1)观察:对比两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你能看出些什么?除数不变,被除数乘2,商也跟着乘2。

(2)理解:为什么除数不变,被除数乘2,商也跟着乘2?6个荔枝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2个(课件)人数不变,总数乘2,那每人分得的个数呢?(3)小结:当除数不变时,被除数的变化对商的影响。

2.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变(1)讨论:当总数变为12后,怎样把商从4又变回2。

学生列式:12÷6=2(2)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乘2,商反而除以2。

12个荔枝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4个。

如果总数不变,人数乘2。

每人分得的个数反而除以2。

(3)小结: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的变化对商有什么影响?3.被除数和除数变,商不变(1)体会: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对商的影响恰好相反。

用动画的方式表现被除数对商的影响和除数对商的影响。

(2)讨论:为什么被除数2,除数也乘了2,商居然不变呢?(3)推想:被除数和除数还可怎么变,商不变。

二、根据算理举例,丰富对商不变规律的认知(1)举例:学生根据商不变的算理,自主举例。

(2)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3)推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3)完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三、运用规律填空,巩固对商不变规律的认知根据8÷2=4填空。

(1)(8某3)÷(2某3)=()(2)(8÷9)÷(2÷9)=()(3)(8某999)÷(2某999)=()(4)(8○)÷(2○)=4用平板抢答。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教案: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二单元“探索规律”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1. 数字排列规律;2. 图形的排列规律;3. 数的奇偶性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并掌握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某商店举行抽奖活动,奖品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

问:抽到一个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2. 数字排列规律(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数字排列,发现规律。

3. 图形排列规律(10分钟)(1)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的图形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4. 数的奇偶性规律(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组数:1、2、3、4、5、6,发现其中的奇数和偶数。

5. 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答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数字排列规律2. 图形排列规律3. 数的奇偶性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P33第1题;(2)教材P33第2题;(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

2. 作业答案:(1)教材P33第1题答案;(2)教材P33第2题答案;(3)数字排列规律:从左到右,每两个数一组,每组中的数依次增加1;图形排列规律:每组中的图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数的奇偶性规律:偶数和奇数交替出现。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精选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精选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精选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第七章第三节《探索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学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 探索规律(10分钟)(1)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发现图片中的规律。

(2)请小组代表汇报发现的规律,并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并对解题过程进行点评。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探索规律2. 内容:(2)例题解答(3)随堂练习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小华和小明比赛跳绳,小华每分钟跳120下,小明每分钟跳100下。

问:小华比小明多跳多少下?2. 答案:(1)11(2)20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探索规律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章节,突出探索规律的主题。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精选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精选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围绕“探索规律”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讲解。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四章《有趣的规律》中的第2节《探索规律精选》。

详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列规律、图形规律、数字迷宫、日期规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列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解题中。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图形规律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列规律和图形规律的探索与应用。

难点:数字迷宫的解题方法及日期规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如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受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数列规律:讲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2)图形规律:分析图形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练习题进行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规律。

六、板书设计1. 数列规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 图形规律: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等。

3. 数字迷宫、日期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找出数列中的规律,并填写缺失的数字。

(2)选择题:判断下列图形规律的说法是否正确。

(3)应用题: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综合性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例如:设计一个数字迷宫,邀请同学或家人挑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等方式,找出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找出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发现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85页例1,找出图形中的规律。

(3)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题1、2。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找出规律。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探索规律2. 内容:(1)图形规律(2)数字规律(3)解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页练习题3、4(2)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教材第页练习题3、4答案(2)生活中的规律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找出规律。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规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匹配,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3.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板书应简洁明了,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作业应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同时具有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2024年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二章《数的规律》第二节《图形的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图形的规律,探索并掌握图形的重复、交替、旋转等基本变换规律,以及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图形的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图形的规律及运用。

教学难点:图形变换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 例题讲解(2)讲解图形的交替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交替变换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讲解图形的旋转规律,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规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二章习题2.2第14题,巩固图形规律的知识。

(2)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二章习题2.2第58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规律重复规律、交替规律、旋转规律2. 例题及解答(1)重复规律例题及解答(2)交替规律例题及解答(3)旋转规律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二章习题2.2第912题。

(2)拓展题:设计一个有规律的图形,并解释其规律。

2. 答案(1)教材第二章习题2.2第912题答案。

(2)拓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规律要求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图形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鼓励学生尝试用所学的图形规律创作有趣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7.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条理性8.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9.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章节,涵盖图形规律的各个方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2)

探索规律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例1、例2,第64页课堂活动第1、2、3题,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1.自主探索数阵中一些简单规律。

2.通过已有的探索规律经验,寻找一些数学中的规律。

3.通过发现和探索数学中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数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出乘法算式的一些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观察,下面的这串珠子有什么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你能求出第41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吗?2.按规律填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课件)二、教学新课1.探索规律教科书第63页例1。

(1)教师要求: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并尝试去填一填第5行的空格。

(2)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这个数阵的规律。

(3)交流汇报:每一行的首尾都是1;每行中间的数都是上一行左右两个数的和。

(4)验证规律:教师安排学生去验证汇报的规律,算算每行中间的数是不是“上面一行左右两个数的和”。

(5)实践规律:学生把第5行的空格填写完。

集体订正。

(6)按照这个规律你能完成第6行的空格吗?(7)教师小结:我们在数阵中找规律,要善于发现数与数之间、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是否有和、差、积、商这些关系。

一般的程序是:首先仔细观察;接着去猜一猜,算一算;最后验证规律,并归纳出寻找规律的方法。

2.教科书第63页例2在下图中,找出横排和竖排上两个数相加等于4的格子,再分别找出相加等于6或10的格子。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教师要求:读懂题意,可以先请一个学生说说怎样相加。

如:横1+ 竖3=4,依次加下去。

每位学生可以先按要求找出格子,然后去探索“这些找出的格子有什么规律”。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做适当的引导。

(3)汇报预设:我发现和不变时,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就减少1。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形卡片、计算器、黑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和图形卡片,设计一个有趣的寻找规律的互动游戏。

让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数字和图形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其他运算规律,如减法、除法的交换律,以及结合律等。

六、板书设计1.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3. 相关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第4.1节课后练习题15。

(2)思考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运算规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掌握知识。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需要:1. 通过生动的例题,让学生感受到交换律的实际意义。

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主要围绕“探索规律”这一主题展开。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的序列规律、图形排列规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规律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序列规律,能够识别和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图形排列规律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将所学规律应用于生活实际,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序列规律和图形排列规律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一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规律现象,如红绿灯、楼梯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2)图形排列规律:以“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规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规律。

六、板书设计1. 数的序列规律1、3、5、7、92. 图形排列规律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观察图形排列规律,并填写括号中的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2. 答案:(1)10(2)圆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规律的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学生的随堂练习与反馈4.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关键环节。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二节《探索规律》,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通过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除法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3. 能够发现并应用除法运算中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能够独立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并应用除法运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对竖式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发现问题规律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教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谁能告诉我如何进行竖式计算呢?学生回答:将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然后从左到右进行计算,得到商和余数。

第二环节:规则探索教师:很好!现在我们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请看这个例子:364 ÷26。

请你们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进行竖式计算)教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规律吗?学生:被除数的百位数除以除数的十位数等于商的百位数,被除数的个位数除以除数的个位数等于商的个位数。

教师:非常好!你们发现了规律。

那么,对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如何计算呢?学生:我们可以先计算百位数的商,再计算个位数的商,最后将两个商组合起来。

教师:很好!这就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现在,我们来进行更多的练习。

第三环节:规律总结教师:请你们再举一个例子,然后总结一下规律。

学生:比如,792 ÷48。

被除数的百位数除以除数的十位数等于商的百位数,被除数的个位数除以除数的个位数等于商的个位数。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掌握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并掌握简单的数学规律。

难点: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展示图片: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有规律的图片,如:楼梯的台阶、衣服的条纹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二)探索规律1.活动一:找规律(1)出示题目:在下面的数列中,找出规律并填空。

2,4,6,8,(),(),()。

(2)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规律。

2.活动二:应用规律(1)出示题目:根据下面的规律,填写缺失的数字。

①1,3,5,7,(),(),();②3,6,9,12,(),(),()。

(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规律并填写缺失的数字。

3.活动三:创造规律(1)出示题目:请你用数字1、2、3、4、5、6、7、8、9,创造一个有规律的数列。

(2)学生独立思考,创作自己的数列。

(3)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数列,教师引导评价。

(三)巩固练习1.出示题目:根据规律,填写缺失的图形。

①△,□,△,□,(),();②○,●,○,●,(),()。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延伸1.出示题目:在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分别标上数字1、2、3、4,按照一定的规律填写数字,使正方形的四个角上的数字和为10。

请你找出规律并填写剩余的数字。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根据规律,填写缺失的数字。

①2,4,6,8,(),(),();②5,10,15,20,(),(),()。

2.创造一个有规律的数列,并分享给同学。

3.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并掌握简单的数学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数字找到数字规律。

2.能够运用数字规律完成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够发现分别满足某一规律的数字进行运算的结果,并且总结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能够发现数字规律进行运算。

2.学生能够总结数字规律。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或相关图片展示。

2.教师准备符合教学内容的课件和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步:导入
教师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回顾,提出“探索规律”这个主题,并为学生展示有关数字规律的图片。

第二步:概念讲解
教师给学生讲解数字规律的概念,并且以图示为例说明。

然后让学生尝试发现规律。

第三步:案例分析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包含数字规律的数列,并且给学生展示几个例子,让学生发现内在规律。

第四步:巩固练习
1.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数字规律,并且总结特点。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考虑一些数字规律,然后将其进行总结。

第五步:拓展思考
探讨一些常见数字规律,模拟一些实际问题来进行数字规律计算。

第六步: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当天学习所掌握的数字规律,总结特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字规律案例,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数字规律的发现方法。

同时,教师还帮助学生总结思维路径,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找到数字规律。

但是,在巩固练习和拓展思考方面还需要加强,针对个别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辅导。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规律》中的“探索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能够发现和描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寻找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的方法,能够发现和描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寻找和描述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

难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2. 探索规律(1)图形规律a. 出示教材P61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排列规律。

b. 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规律。

(2)数字规律a. 出示教材P61例2,引导学生观察数字排列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3. 例题讲解(1)讲解教材P61例3,引导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学生完成教材P62练习1,巩固图形规律。

(2)学生完成教材P63练习2,巩固数字规律。

六、板书设计1. 图形规律2. 数字规律3. 规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P64习题1、2、3。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发现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新课环节;3. 例题讲解中的解题思路强调;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探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出乘法算式的一些简单规律;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出乘法算式的一些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计算器、导学单、PPT课件、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11×11= 11×12= 11×13= 11×14=11×35= 11×26= 11×57= 11×82=想:上面的8道乘法运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类11×()=()的乘法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这个规律的?教师:数学计算中很多这样的运算,在它们的运算结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奇妙的规律呢?学生自由猜测。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二、探索规律(一)教学例11、出示导学单,了解自学要求:2、学生完成导学单3、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教师:认真观察上面的因数及最后的积,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两个因数有什么特征?积的位数与因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等)学生1:我发现当算式中两个因数相等,而且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1时,两个一位数相乘,积是一位数;两个两位数相乘,积是三位数,两个三位数相乘,积是五位数;两个四位数相乘,积是七位数。

也就是积的位数总比两个因数位数的和少一位。

教师:你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引导学生说出:是用每个算式的积和它们的因数相比得到的规律。

教师:观察、比较是我们在寻找规律中用得比较多的方法,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发现?学生2:我发现它们的积很有趣,你看1×1=1,每个因数里有1个1,积就是1;11×11=121每个因数里有2个1,积从左到右就从1开始排到2,然后又排回1;111×111=12321每个因数里有3个1,积就从1排到3再排回到1??教师:也就是说如果因数中有几个1,积就从1开始从左到右排到几,然后又排回到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西师大版教材的第五单元《认识数字》,具体章节为第1节《数字规律》。

一、教学内容1. 数字排序:让学生观察一组数字,找出它们的顺序规律。

2. 数字分组:让学生将一组数字根据某种规律进行分组。

3. 数字变化:让学生观察一组数字的变化规律,并预测下一个数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规律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数字间的复杂规律,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字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组数字,找出它们的顺序规律。

2. 讲解例题: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数字规律的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规律,完成课后练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5.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发现,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规律1. 数字排序2. 数字分组3. 数字变化七、作业设计1. 请找出下列数字的顺序规律:5, 3, 8, 1, 7, 4, 6, 2。

2. 请将下列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9, 2, 5, 1, 8, 3, 7, 4。

3. 请观察下列数字的变化规律,并预测下一个数字:2, 4, 8, 16, 3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数字规律,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法,探索图形、数字、算式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法探索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算式中的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图形规律a. 出示教材第89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d. 教师点评,强调规律的关键点。

(2)数字规律a. 出示教材第89页例2,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d. 教师点评,强调规律的关键点。

(3)算式规律a. 出示教材第90页例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规律。

b.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d. 教师点评,强调规律的关键点。

3. 随堂练习出示教材第91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图形规律2. 数字规律3. 算式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91页练习题1、2、3。

2. 答案(1)教材第91页答案。

(2)自编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规律的理解程度,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在生活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年级上数学优质教案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数学优质教案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数学优质教案探索规律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探索规律”章节内容。

具体包括认识规律,解数字、图形及生活中规律现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掌握寻找规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规律概念,掌握寻找规律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生探索规律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规律本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组彩色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规律。

2. 例题讲解(1)数字规律给出一组数字:1、3、5、7、9,让学生找出规律,并继续填写下一个数字。

(2)图形规律给出一系列图形,引导学生找出图形变化规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练习题,巩固寻找规律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数字规律:1、3、5、7、92. 图形规律:示例图形及变化规律3. 寻找规律方法:观察、分析、归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答案:(1)10;(2)图形按照规律继续画下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规律,如:日历、楼梯等。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规律图形或数字序列,并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关键步骤。

是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寻找规律方法。

是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这是巩固知识、拓展思维重要环节。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精心设计问题,确保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要简单易懂,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我会选择色彩鲜明、规律明显图形,通过动态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规律存在,从而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规律的探索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数学
学习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播放猴子分桃的故事。

(一天,孙悟空对众猴子说:“2只猴子分8个桃。

”下面的小猴:“太少了。

”孙悟空又说:“20只猴子分80个桃吧。

”小猴们:“还是少。

”孙悟空:“800个桃200只猴子分,怎么样?”小猴很高兴:“好,多了,多了,就这样分吧。

”)教师:小猴们分到
的桃是不是真的增加了?你能算一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然后展示所列的算式:8÷2=4(个)80÷20=4(个)800÷200=4(个)
学生:小猴们每次分到的桃都是4个,没有增加。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学生:同意。

教师:为什么孙悟空能使小猴们每次分到桃的个数都一样?其中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来探索
里面的规律。

板书课题。

[点评:这里用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引入课题,不但从故事中巧妙的揭示了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使枯燥的学习赋予儿童情趣,让学生感受探索规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
学习兴趣。

]
二、进行新课
1.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教师:我们前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探索规律?
学生:观察、比较。

教师:请同学们仍然用这样的方法先独立探索规律,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有一定的发现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发现规律没有?你们是怎样发现的?哪个小组来说说?
抽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算式并介绍探索过程。

8÷2=480÷20=4800÷200=4
学生1:我们通过观察、比较这3个算式的被除数,发现后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总是前一个算式
被除数的10倍,再比较除数也有同样的规律,但是它们的商却没有变化。

教师:也就是说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规律?商又有什么规律?
学生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都扩大10倍,而它们的商没有变。

教师:我们再来看这个算式
8000÷2000(教师板书:8000÷2000),你能推测它的商是多少吗?引导学生用前面发现的规律来思考,得到:根据刚才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8000÷2000在800÷200的基础上被除数和除数又同时扩大了10倍,所以我们推测出8000÷2000的商仍然是4。

学生用计算器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发现?
学生3:我们小组还发现如果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总是同时缩小10倍,但它们的商也没有变。

……
教师:现在大家知道孙悟空分桃子的秘诀了吧?
学生:当被除数、除数都扩大或缩小10倍时,它们的商不会发生变化。

教师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10倍,商不变。

教师:猜一猜,是不是被除数和除数只有同时扩大或缩小10倍,商才产生这个规律呢?如果它们同时扩大或缩小2倍、5倍、20倍、100倍,还会产生这个规律么?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情况来验证,发现:只要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
就不会变。

教师把板书改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教师:我们再来猜想一下,是不是所有的除法算式都有这个规律呢?
学生可能猜是,也可能猜不是。

教师:要想知道是不是,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随意写一个除法算式,再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看商会不会变。

每个小组选定一个除法算式进行验证,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发现:虽然用的除法算式不一样,
但只要把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商都不会变。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这个规律在所有的除法算式里都有。

教师板书
[点评:对商不变规律的探索主要分两个层次来进行:首先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探索方法初步探索出不完整的商不变的规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猜测、验证等方法对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补充,并引
导学生发现是所有除法算式共有的,这样使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更加透彻,还通过开放性的
练习促进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培养了
积极的学习情感。

]
2.运用规律。

(1)教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1500÷50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1500÷500中的1500和500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商不变,所以可以把1500÷500看成是15÷5来计算,得到商是3,这样1500÷500的商就是3。

(2)学生独立完成“议一议”后面的“试一试”,汇报略。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议一议”让学生初步体验了怎样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
便。

]
三、练习巩固课堂活动第2题。

通过本题的讨论要让学生明白,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虽然不变,但余
数也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四、拓展延伸
教师:商不变的规律既能帮助我们进行一些除法的简便运算,还帮助孙悟空在不增加桃子的情
况下,就满足了小猴们的要求,你还能发现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这个规律吗?下节课再
来说说你的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