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保研科研加分细则
保研加分政策
![保研加分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fe1b6156c175f0e7cd13775.png)
[2012届推免]关于2012届推免加分申请的补充说明点击率(634)发布时间:2011-09-03-----------------------------------------------------------------------------------------------------------------------一、9月2日所公布的《[2012届推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免研加分细则》(/WebSite/Head/Show.aspx?Id=18 511)为学院根据学校加分细节初步标准确定,如有变化以校、院最终文件为准。
二、在打印功能开通后,请打印《免研资格申请表》和《加分申请表》,签字后交至辅导员处,同时并附相关证明材料(获奖证书、荣誉证书、任职证明复印件等)。
三、社会工作加分细则中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特长加分细则中,获得两次以上校级表彰或三次以上院级表彰可评定为“优异”,获得一次校级表彰或两次院级表彰可评定为“优秀”,其他任职期一年以上的可评定为“良好”,请在申请表后附相关证明材料。
(社会工作表彰包括:优秀学生干部、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学习委员获得“三好学生”有效[2012届推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免研加分细则点击率(741)发布时间:2011-09-02-----------------------------------------------------------------------------------------------------------------------根据教务处下发的“免研流程及注意事项”,制订此加分细则。
(一)学院推免生工作小组要对拟推荐为免试研究生的学生进行综合评议,根据规定的加分标准确定加分。
综合评议加分标准如下:获奖情况及加分条件加分国家级学科竞赛奖一等:5;二等:3;三等:2省级学科竞赛奖一等:3;二等:2;三等:1个人发明专利最多不超过3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与本专业领最多不超过1域相关学术论文其他竞赛、文艺、体育及社会工最多不超过1作特长国家外语六级(成绩不低于5100.5分)在综合评价时,对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特长等因素予以适当考虑,此类获奖学生的加分标准参照上表中的学科竞赛获奖级别执行。
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评议加分标准规定
![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评议加分标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f1e4e8ed1f34693dbef3e10.png)
20182018获奖情况及加分条件加分国家级学科竞赛奖一等:5(分);二等:3(分); 三等:2(分)省级学科竞赛奖一等:3(分); 二等:2(分); 三等:1(分)个人发明专利不超过3 (分)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领域相不超过1(分)关学术论文其他科创活动不超过1(分)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特长不超过1(分)国家外语六级(笔试成绩不低于510分)0.5(分)注:(1)综合加分最终成绩等于以上各类加分之和,每个学生综合评议加分之和不超过5分。
(2)超过3人的团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申请加分请参照“西南交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细则(2015修订版)第八章”执行;(3)其他科创活动包括由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其他学术组织等举办的学科类竞赛及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等科创活动,文艺、体育及其他社会类竞赛不能作为其他学科竞赛加分;(4)设置特等奖的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加分分值按获奖等级依次顺延(如序号竞赛名称级别1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省级2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省级3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省级4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嵌入式专题邀请赛国家级5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国家级、省级6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国家级、省级7 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国家级、省级8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省级9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国家级、省级10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及创业计划大赛国家级、省级(挑战杯)11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12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国家级、省级13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国家级14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国家级、省级15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16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国家级、省级17 ACM程序设计大赛国际级、国家级、省级18 四川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省级19 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省级20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家级21 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省级22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省级注:(1)同类学科竞赛获奖加分不重复计算,取最高获奖等级;(2)对于参加其他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学科竞赛或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且超过50所“985”、“211”院校参与的学科竞赛可参照国家级学科竞赛标准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认定,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后执行;(3)参加以上指定学科竞赛获得全国赛最高奖项,参加人数在3人(含3人)以内可申请直免或加5分;参加人数多于3人者,参照报名顺序,由指导教师及团队成员共同认定,按第一参与人、第二参与人、第三参与人、第四参与人等进行排序,前3名参与成员可申请直接推免或加5分,其他成员申请加分数乘0.5的系数,即其他成员最多申请加2.5分。
保研比赛加分分配方案(3篇)
![保研比赛加分分配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ff4da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f.png)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保研(推荐免试研究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优秀本科生的选择。
为了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保研生,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保研比赛,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公平、公正、公开地分配保研比赛的加分,特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目的1.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在保研比赛中的表现,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性。
2.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保研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优化保研选拔机制,选拔出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优秀保研生。
三、方案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校本科在校生参加的各类保研比赛,包括但不限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
四、加分项目及标准1. 学科竞赛类- 国家级竞赛:一等奖,加10分;二等奖,加8分;三等奖,加5分。
- 省部级竞赛:一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
- 校级竞赛:一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
2. 科技创新类- 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负责人,加10分;主要成员,加7分。
- 省部级科技创新项目:负责人,加7分;主要成员,加5分。
- 校级科技创新项目:负责人,加4分;主要成员,加3分。
3. 社会实践类- 国家级社会实践项目:负责人,加8分;主要成员,加5分。
- 省部级社会实践项目:负责人,加6分;主要成员,加4分。
- 校级社会实践项目:负责人,加4分;主要成员,加3分。
4. 文体活动类- 国家级文体活动:一等奖,加6分;二等奖,加4分;三等奖,加2分。
- 省部级文体活动: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1分。
- 校级文体活动:一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
五、加分分配原则1. 公平原则:按照比赛级别、奖项等级等因素进行加分,确保加分分配的公平性。
2. 激励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比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全面原则:综合考虑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加分分配程序1. 学生参加比赛后,将获奖证书、项目报告等相关材料提交至所在学院。
保研评分细则
![保研评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b62e324192e45361066f549.png)
保研评分细则(近几年没有大变)一、免试推荐到校内评分原则根据分配名额,同一专业申请免试推荐研究生的学生一起进行评分,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未被录取者将不能再申请推荐到外校。
推荐评分分为三个部分:1、绩点分,占总分的70%。
将学生前三年的必修课绩点乘以20换算成百分制参与计算。
(虽然比例很大,但是每个人之间的差距不大,过了4.5基本没有太大影响。
)2、面试分,占总分的15%。
面试按百分制计分,具体评分标准见附表。
3、附加分,占总分的15%。
包含以下两部分评分内容:(1)获奖附加分。
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不以绩点为评定依据的奖项,给予一定的附加分,各类不同奖项可以累加,同类奖项只计等级最高的一次,最高不超过10分。
具体可以加分的奖项详见附表。
(2)社会工作附加分。
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表现较好,为学校、学院作出贡献的,视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给予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
获奖附加分和社会工作附加分可以累加,但总分不得超过15分。
二、免试推荐到外校评分原则所有申请免试推荐到外校的同学一起进行评分,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未被录取者将不能再申请推荐到本校。
申请非211工程以上层次学校原则上不推荐,中科院单位视为985学校,海洋局单位视为211工程学校。
推荐评分分为三个部分:1、绩点分,占总分的80%。
将学生前三年的必修课绩点进行修正后乘以20换算成百分制参与计算。
修正办法如下:修正绩点=原始绩点-专业名次/专业人数2、附加分,占总分的20%。
(1)获奖附加分。
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不以绩点为评定依据的奖项,给予一定的附加分,各类不同奖项可以累加,同类奖项只计等级最高的一次,最高不超过13分。
具体可以加分的奖项详见附表。
(2)社会工作附加分。
在校期间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为学校、学院作出贡献的,视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给予加分,最高不超过7分。
(附加分评分标准详见附件三)3、重点学校分。
为鼓励学生申请高层次的学校,故985学校在总分中加2分,211工程学校不加分。
关于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加分细则
![关于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加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0d64e28ed630b1c59eeb546.png)
关于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加分细则(暂行)为鼓励同学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提升同学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同学的公益与志愿服务品质,对于在学术科研、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同生在推荐免试研究生时给予加分。
1、加分办法1)、按5分为满分记入总成绩,按类别记分,每个类别不重复记分,只记最高得分;2)、每个项目按照下列方法记分:国家级项目最高记2分,省级项目最高记1分,校级项目最高记0.5分,院级项目最高记0.2分。
3)、各类加分累计超过5分者,加分仍以5分为限。
2、分类及具体加分项目1)、学术科研成果奖励(1)、论文发表一级刊物论文且位列作者排序前三名者加2分;发表核心刊物论文且位列作者排序前两名加1 分;刊物级别的评判依据为校人事处发布的最新标准。
(2)、专利获得发明型专利且位列申请人排序前五位者加2分,获得其他类型专利且位列申请人排序前五位者加1分。
(3)、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级项目且位列前五位参与者加2分、参与省级项目且位列前五位参与者省级加1分、主持校级项目加0.5分、主持院级项目加0.2分。
2)、学科科技竞赛参加“挑战杯”、机械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人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等学科性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加2分、省级奖加1分、校级奖加0.5分、院级奖加0.2分。
3)、社会实践奖励获得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前五位)、先进个人,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前三位)、先进个人等,获得国家级表彰加2分、省级表彰加1分、校级表彰加0.5分、院级表彰加0.2分,被评为一星志愿者加0.2分、二星志愿者加0.5分、三星志愿者加1分。
4)、社会工作奖励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国家级表彰加2分、省级表彰加1分、校级表彰加0.5分、院级表彰加0.2分;担任系兼职辅导员工作一年以上(含一年)且评议为优秀者,加2.0分、担任系兼职辅导员工作一年以上(含一年)且评议为合格者,加1.0分。
5)、文化体育竞赛奖励大型文娱活动、学校运动会,单项校级文娱、体育竞赛获奖,获国家级奖加2分、省级奖加1分、校级奖加0.5分、院获奖加0.2分。
北邮2012年保研加分规则通知
![北邮2012年保研加分规则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eeae4d96f1aff00bed51eff.png)
校布告栏标题教务处/教务处/北京邮电大学05-03 10:10 .主题:.**关于发布《北京邮电大学本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认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类别:通知———————————校教发[2011]56号关于发布《北京邮电大学本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认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各相关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本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认定的若干规定》,于2011年4月21日经校务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北京邮电大学正文:北京邮电大学关于本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认定的若干规定为适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各类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涉及创新实践活动含:学科竞赛、综合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创新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取发明专利等。
一、分级和分类根据主办者、性质、影响、参加范围等因素,将竞赛及创新项目分为以下级别:A级:由国家部级单位、国际学术团体或国际社会团体主办、在世界或全国范围内有众多大学参加、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竞赛或综合科技竞赛及大学生创新论坛、创新成果展。
B级:由北京市教委、国内高校或重要学术团体或社会团体主办、有众多大学参加、有社会影响力的学科竞赛或综合科技竞赛及大学生创新论坛、创新成果展。
C级:由学校主办或由数所院校联合举办、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有利于促进高素质人材培养的学科竞赛或综合科技竞赛及大学生创新论坛、创新成果展。
D级:由学院主办、面向本院或全校学生举行、有利于促进高素质人材培养的学科竞赛或综合科技竞赛。
根据不同竞赛及创新项目的性质和领域不同,对类别作如下规定:类别1为工科类;类别2为理科类;类别3为经管类;类别4为文科类;类别5为艺术类;类别6为综合科技类。
二、组织与经费(一)学科竞赛、综合科技竞赛的组织与经费教务处在主管校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学科竞赛、综合科技竞赛的日常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负责申请校拨经费并进行管理。
保研加分细则(新)
![保研加分细则(新)](https://img.taocdn.com/s3/m/6627e64b767f5acfa1c7cd32.png)
附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得分计算细则(新三分版)注:1.综合能力部分中分职务与获奖两类,每类若有多项兼有者取一项最高得分,竞赛获奖部分若有多项兼有者取一项最高得分;2. 综合能力中职务类与获奖类可以累加,综合能力部分与竞赛获奖部分得分可以累加;3.职务一项学生会主席和副主席、部长、JOIN艺术团团长当满一年者可得满分,副部长、JOIN艺术团社长当满两年者可得满分,其它职务当满三年者得满分,年限不满者职务一项得分=分值/年数*任职年期;年级长当满三年享受与院副主席同样的加分,学校社团社长(担任当年被评为5星级社团)享受和校学生会副主席相同加分;4.省级先进集体、校国旗团支部、校级先进集体、特级团支部的负责人是指获得荣誉当时的在职班长或团支书;5.学科竞赛获奖包括:高等数学、数模、物理、化学、力学、英语、电脑网络竞赛等学校教务处认可的其他全国或省的竞赛;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等院系认可的其他全国或省的竞赛,解释权在交通学院保研工作小组;6.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排名是包括负责人在内,成员加分部分负责人不再进行加分。
7.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以获得专利证书为准;主要完成人指排名前三。
8.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所在得期刊的必须在后面目录上才能加分;会议论文小组承认的国际会议加分。
在符合学校免研条件的基础上,对申请免研者按成绩平均分+综合能力及竞赛获奖得分(最高3分)进行排名,排名后取1:1.2~1.5的比例进行面试。
综合能力及竞赛加分细则的解释权在交通学院保研工作小组。
要求:请各班每个同学仔细阅读后在相应的地方签上自己的名字(尤其是专业排名前50%的同学一定要签字)。
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把你的意见写在下边并签名。
同意以上加分细则:我的不同意见:。
保研具体事项
![保研具体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bd5fb1c581b6bd97f19ea51.png)
保研具体事项:
1、院内保研名额37个,不算电联、卓越,但是算科研加分、直博(共5~6个左右)。
科研加分因为刚才大概算了一下,年级有可能保研但是加分的分数一般都不高,所以可能会取消科研加分;直博的话目前7班有一个,3班可能也有一个;然后放弃保研的人数是2班1人、5班1人、7班1人,共3人;四级没过500、六级没过426的也不能保,但是没考六级的可以(坑...),年级前40名因此不能保研的有3个。
所以成绩保研最少37名,最多44名。
2、不管是直接保研还是院内优推,成绩都必须在40%以内,如果没有,请与导师联系,自己想办法。
3、院内优推不能保外。
4、想搞科研加分但是还没发给我的,请赶快发给我,在12保研科研加分细则.doc文件中看。
(超过3分的才发给我...科研加分对排名靠前的同学没作用,只是对排名靠后的同学,例如3、40名的有用——拿到国二就可以直接保研了连排名都不用看——然而今年拿到国二的不参与保研——然而省二一点用都没有——当然省一还是可以得。
)
5、直博(前20%)请提前声明(我们班有一个直博,然而不在本校...)
6、保研成绩排名最终名单最晚会在周日晚上出,因为7班成绩还是会微调,但是变动不大,最多一两名,大家放心。
7、附件excel有班级排名,里面有成绩,大家重点看保研科目,如有错误,请联系教务员,并跟我说,我要报告。
8、14、15号是报名时间,具体操作详见附件3,细节流程中也说的很清楚,大家记清楚,不要忘了。
9、想报名的同学,我会发一张承诺书,如果签了就必须读研,找工作没门,慎重考虑。
10、1+3、2+3的请直接找易老师。
11、未完待续...。
管理学院推免生加分奖励细则
![管理学院推免生加分奖励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c2b6d1ecc7931b765ce1564.png)
附件3: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加分分值奖励细则1.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者(排名非前4名)奖励3分;二、三等奖者(前4名),分别奖励3分、2分;二、三等奖者(非前4名),分别奖励2分、1分;2. 获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者(排名非前3名)奖励3分;二、三等奖者(前3名),分别奖励3分、2分;二、三等奖者(非前3名),分别奖励2分、1分;3. 获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者(排名非前3名)奖励3分;二、三等奖者(前3名),分别奖励3分、2分;二、三等奖者(非前3名),分别奖励2分、1分; 4.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者,奖励3分;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者,奖励2.5分;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者,奖励2分;5.获CIMA国际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全国一等奖者,奖励2分;二等奖者,奖励1.5分;三等奖者,奖励1分;6. 获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全国冠军者,奖励2分;亚军、季军者,奖励1.5分;优异奖者,奖励1分;7. 获24H商业挑战赛全国一等奖者,奖励2分;二等奖者,奖励1.5分;三等奖者,奖励1分;8. 获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三级证书者,分别奖励1.5分、1分(同时获得本款两项以上证书者,按分值最高的一项计算,不累加);9.获全国计算机专业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者,奖励1.5分;获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电子商务设计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证书者,奖励1分(同时获得本款两项以上证书者,按分值最高的一项计算,不累加);10. 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者奖励1.5分,获一等奖者奖励1分,获二等奖者奖励0.5分;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者、全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获得A等级者奖励0.5分;11.获“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二等奖(前3名)者(与同年度全国竞赛不重复),分别奖励2分、1分;一、二等奖(非前3名)者(与同年度全国竞赛不重复),分别奖励1分、0.5分;12. 获湖北省营销策划挑战赛一等奖者,奖励 1.5分;二等奖者,奖励1分;三等奖者,奖励0.5分;13.在校期间,获发明专利者,奖励1分;获实用新型专利者,奖励0.5分(专利项目须经院系认定,奖励数目不超过三项);14. 在权威刊物、核心刊物正刊上发表论文且为第一作者者,分别奖励2分、1分(文章须经院系认定其相关性,国内刊物须正式发表,国外刊物可以录用通知为准,论文奖励加分不超过三篇);15.获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者,奖励2分;16.获湖北省三好学生、青年五四奖章称号者奖励1.5分;17.获湖北省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者,获学校三好学生标兵、青年五四奖章、学习特优生称号者,奖励1分;18.获学校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者,奖励0.5分;在校期间同年多次获得第15、16、17、18项奖励称号者,按分值最高一项奖励分值加分,不累加;不同年度获得此类奖励称号可累加。
保研分数计算细则
![保研分数计算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10e7fe45ef7ba0d4a733bad.png)
综合考评成绩计算细则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综合考评成绩包括学习成绩和优秀加分两项,具体计算细则如下:一、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按学生课程考核平均学分绩计算,满分为100分,按以下方法计算:某课程的学分绩=该课程的学分×该课程的学期总成绩平均学分绩=(∑考试课程学分绩/∑考试课程学分-∑考查课不及格学分数/计算平均学分绩的学期数)对于转专业的学生,按照转入专业的考试课程计算成绩,有替代的课程按照替代课程的实际学分参与计算。
对于不及格未超过两门且第一次补考合格的课程,仍以补考前成绩参与平均学分绩的计算。
如果学生参加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及以上,审核推荐资格时可以减去一门外语不及格,但该课程仍以补考前成绩参与平均学分绩的计算。
二、优秀加分优秀加分根据学校认定的学生受表彰及获奖情况确定,满分为5分,累积加分超过5分的按5分计算。
具体加分方法如下:(一)学生受表彰加分:1.全国三好学生、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加3分;2.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团干部、省优秀团员加2分;3.以上加分中,同一学生在同一年度多次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荣誉加分;同一学生在不同年度且不同奖项中获奖,可以累积加分。
(二)学生在学校认定的国际或国家级竞赛中获奖的加分:1.国际或国家竞赛一等奖:个人项目获奖学生加5分;集体项目排名第一的学生加5分,其他学生加3分。
2.国际或国家竞赛二等奖:个人项目获奖学生加3分;集体项目排名第一的学生加3分,其他学生加 1.8分。
3.国际或国家竞赛三等奖:个人项目获奖学生加1分;集体项目排名第一的学生加1分,其他学生加0.6分。
4.以上加分中,同一学生参加同一项目多次获奖,或参加不同类别竞赛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奖项加分。
5.对于集体竞赛项目,若从奖励证书无法区分排名(如数学建模的全国竞赛),其排名顺序以竞赛组织部门发布的获奖文件为准。
保研积分规则
![保研积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611c28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c.png)
保研积分规则《保研积分规则》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保研积分规则这事儿。
这保研啊,就是不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被推荐去读研究生,可牛气了。
那这积分就像是一场游戏里的分数,分儿够了,你就有机会进入保研这个“高级副本”。
咱先说说这积分都从哪来。
课程成绩那肯定是占大头的。
你的每一门课的成绩都会按照一定的算法折合成相应的分数加到这个积分里。
比如说,有的学校是按照加权平均成绩来算的,就像你有一门课学分高,那这门课的成绩在计算总分的时候影响就更大些。
这就意味着你可不能随随便便对待那些高学分的课哦,必须得好好学,考出高分才行。
那些想着在低学分课上混混,靠高学分课拉分的同学,这招可不一定灵,因为每门课都重要。
竞赛获奖也是能加积分的。
不过这竞赛可不是你随便参加个街边的小比赛就行的。
得是学校或者教育部门认可的竞赛。
像学科类的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这些就很受认可。
如果你在这些比赛里拿了奖,那就像是捡到了积分大礼包。
省级的奖就加不少分,要是能拿个国家级的奖,那积分就蹭蹭往上涨。
但是那些没什么权威性的比赛,就算你拿了奖也不能加分的哈,可别被那些看起来很花哨但没什么含金量的比赛忽悠了。
论文发表也是个加分项。
不过这论文可不是你从网上东拼西凑一篇就能算数的。
那得是正儿八经经过学术研究,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要是你抄袭,一旦被发现,不但不能加分,还会受到学校的处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一些好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分就多,普通一点的期刊加分相对少些。
还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呢。
学校鼓励大家多参加这些活动,既锻炼自己,又能为保研加分。
但是这社会实践得是实实在在做了有意义的事,不是走个过场。
比如你参加了一个支教活动,真的在那教了孩子们知识,这才算数。
要是只是去拍个照,写个假报告,那肯定是不行的,绝对不会给你加分的。
说完了加分的,咱们再说说减分的情况。
违反校规校纪那肯定是要减分的。
像考试作弊这种事儿,一旦被抓到,那积分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直往下掉。
2024年保研政策
![2024年保研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bb6d5a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d.png)
2024年保研政策
原有绩点占据保研加分高比例,转变为加入多项考核项目;还有院校原有采用多种加分考核方式,却加入绩点排名初筛审核,让原有有多项额外加分项的同学却连入选资格都失去等等。
但其中一条新规,却让有学术论文发表的保研er失去优势。
目
前部分院校在自身的推免加分政策中,对于学术论文发表的加分认可有极大变动。
作为理工科学生,对于这一条政策,几乎就是断了本科生发表论文加分这条路,说白了相当于告诉自己,论文加分别想了。
理工科尤其是偏重实验类的本科生,试问有谁能自己组建实验室、自己购买实验器材、自己独立实验无需指导然后发文章?这简直too young too naïve。
我手里有和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这也不是滥竽充数,主体部分大多数也是我自己写的,老师给予了修改意见。
但因为是跟着导师的课题项目,作为成果发表,而且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投稿,想中核心期刊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论文加分”的政策变化,我们理解政策制定者的背后意图,也明白其背后意图的出发点是希望在推免保研政策中减少“水分”,减少本科生在学术论文发表中存在的鱼目混珠的现象,其目的是希望保研推免加分成为公平的遴选路径。
保研加分细则
![保研加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da6c35633687e21af45a9ff.png)
裸分计算:
即是专业课*65%+非专业课*35%=最后裸分成绩(我们这届前十都在86~88间分布,84分以上都能保本校了)
(12个专业课成绩+大一两个最后成绩+两个构造课成绩)/16 ×75%
+
(所有除以上课程外的课程分数总和)/课程数×35%
额外加分(分开差距的关键)
加分细则这里只是上报给班长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由教办和学办老师统计(摄影竞赛、体育比赛等等)
另外,以下获奖的如果是以小组的形式,要把分数除以人数,得来的分才是加的分。
1、六级考试
≥568:加0.5
≥425:加0.2
4、专业设计课程成绩得优一次加0.5分
5、每补考一科减1分。
全国研究生加分政策
![全国研究生加分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53efb93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e.png)
全国研究生加分政策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研究生加分政策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研究生加分政策是指在研究生招生中,通过一定的途径为符合条件的考生增加分数,以提高其录取的机会。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研究生加分政策,其主要途径包括:
一、科研奖励加分:研究生在本科或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
二、学科竞赛加分:研究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包括学科竞赛、学科奥赛、学术竞赛等,取得好成绩的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
三、学术论文加分:研究生在本科或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或参与完成科学研究项目,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
四、人才项目加分:研究生参加各类人才项目,包括“千人计划”、“优秀青年”等,获得资助或荣誉的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
五、自主创新加分:研究生在本科或研究生期间自主创新,取得成果的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
六、社会实践加分:研究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取得优异成绩的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
以上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加分政策,不同高校可能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加分政策并不是为了降低录取门槛,而是为了选拔更优秀的研究生,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因此,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注重科研、学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参
与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武汉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例及加分办法
![武汉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例及加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c054ef581b6bd97e19ea14.png)
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例【推荐范围】(一)必须是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我校2013年应届毕业生。
(二)定向培养的学生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时,必须经定向培养单位同意并出具书面同意函。
(三)国防生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时,必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武汉理工大学后备军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同意并出具书面同意函。
【推荐免试研究生类别】(一)2013年推免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两个类型,分别按学院计划和学校单列计划两种方式进行推荐,具体类别如下:A类:学术型推免生(学院计划)C类:学术型推免生(学校单列计划)D类:专业学位推免生(学院计划)E类;专业学位推免生(学校单列计划)(二)2013年继续推荐“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简称“研究生支教团”)硕士学位研究生,具体推荐对象和条件、推荐办法和工作程序等见校团委文件。
【推荐条件】(一)基本条件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4、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二)具体条件1、申请A类学术型推免生者,除符合基本条件外,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①综合测评为班级前5名或者专业前20%,德育为优秀;②本专业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在80分以上,智育为班级前5名或者专业前20%,无不及格课程;③CET-4成绩在425分及以上(小语种参照上述标准执行),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TEM4成绩在60分及以上。
对外语成绩有特殊要求的专业,由所在专业提出外语水平要求。
2、申请C类学术型推免生者,除符合基本条件外,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具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具有特殊学术专长一般指:a.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科研或科研实践中有突出表现,并在学校认定的国家重要期刊上以第一整理(或独撰)身份发表过两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在学校认定的A类或B类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b.在全国、省部级学术科技竞赛、发明创造竞赛中荣获国家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或省部级一等奖(含一等奖)以上奖励。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4+2”保研加分细则(草稿)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4+2”保研加分细则(草稿)](https://img.taocdn.com/s3/m/df90fc0fa8114431b90dd8b7.png)
文学院2012级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科研与服务加分细则(草稿)特别说明:1.加分项目有效时间:入学以后至2015年8月31日止。
2.加分项目计算方法:按照《华南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2014年修订)华师[2014]109号》执行。
学生在学校组织的“为了明天”师范生课堂教学优秀奖评奖活动、师范生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大学生基本教学技能竞赛等获得的成绩以及在省级以上部门组织的有关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比赛获得的成绩,按学术比赛成绩同等对待。
3.如果还未发证书,但是学校已经公示,可以加分,需截屏证明。
1.科技发明,科技、学术竞赛计分(此项计分以100分封顶)。
同一成果、同一作品或同一项目在多次竞赛活动或是在统一活动单位中获奖,只按获奖最高档次计分一次,不重复计分。
以2人以上为小组参赛的项目,每人均可按获奖等级计分,具体计分如下:(1)参加国际竞赛,获特等、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20分、15分、10分,8分。
(2)参加全国竞赛,获特等、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15分、12分、8分、5分。
(3)参加省级竞赛,获特等、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10分、8分、5分、3分。
(4)参加市级竞赛,获特等、一、二、三等,分别计8分、5分、3分、2分。
(5)参加校级竞赛,获特等、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5分、3分、2分、1分。
(6)发表论文、作品:在T、A、B类刊物(刊物分类以学校有关文件为准)上发表学术论文分别计20分、15分、10分;其它论文和作品由学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和认定。
①独立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包括省级以上)的文章,超过2000字加5分,不足2000字不加分。
(如:《语文学刊》、《名作欣赏》、《文学界》、《安徽文学》、《北方文学》、《魅力中国》、《青年与社会》、《教育教学论坛》、《中小学学校管理》、《教育观察》、《现代语文》、《大江月刊》、《韶关学院学报》、《广东青年职业学报》、《美与时代》、《教育教学论坛》、《科教导刊》。
推免生综合成绩计算方法及奖励加分说明[001]
![推免生综合成绩计算方法及奖励加分说明[001]](https://img.taocdn.com/s3/m/dc43b09258fb770bf78a55c6.png)
附件5推免生综合成绩计算方法及奖励加分说明综合成绩由学生的学业成绩、奖励分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组成,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学业成绩×85%+奖励分成绩×8% +面试(综合测评)成绩×7%。
1.学业成绩为学生培养方案有学分要求的所有已修课程的平均成绩,换算公式为:学业成绩=50+平均学分绩点(GPA)×10。
2.奖励分成绩总分为100分,换算公式为:奖励分成绩=奖励分之和÷15×100,奖励分为学生获得各级表彰、学科竞赛奖项以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各类发明等,学校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奖励积分。
竞赛类奖励加分项目只统计与所属学科相关的项目。
各项奖励分累计不超过15分。
奖励分具体计分办法为:(1)获全国、全省优秀共青团员(团干)以及全国、全省五四青年奖章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每次分别奖励5分、3分。
(2)国家级竞赛个人特、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分别奖励9分、7分、6分、5分,团体特、一、二、三等奖前三名成员分别奖励7分、5分、4分、3分;省级竞赛个人特、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分别奖励5分、4分、3分、2分,团体特、一、二、三等奖前三名成员分别奖励4分、3分、2分、1分。
竞赛类奖励加分项目只统计与学生所属学科相关的项目,具体细则可由各学院制定,但各类相应等级加分不得超过以上相应分值。
(3)省级大学生科研成果个人特、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分别奖励6分、5分、4分、3分,集体申报获特、一、二、三等奖的前三名成员,分别奖励5分、4分、3分、2分。
(4)学生公开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奖励分值如下:C类及以上每篇奖励15分;D类奖励7分;E类奖励5分;F类奖励3分;G类奖励1分。
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奖励分值按50%计算。
以上刊物等级以本校认定的刊物等级为准。
(5)在校期间,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者,或导师为第一发明者学生为第二发明者,奖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院内优推科研加分项
1.科研论文得分
发表论文加分(对于只录用未发表文章,作者中需含有本院教师,并由该教师签名确认)。
(1)核心期刊1分/篇;统计源0.5分/篇。
(2)IEEE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加1分。
(3)EI/SCI索引论文需提供检索证明或收录情况证明,加分细则如下:
EI:2分/篇;SCI:3分/篇。
2.竞赛成果得分K2
(1)计分竞赛范围见表1。
除此之外的其它获奖不作加分统计。
表1 国际、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名单列表
3.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得分
(1)接受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加0.5分(仅以受理通知书为凭)。
(2)已授权:发明专利加5分,实用新型专利加1分。
(以专利证书为准)。
(3)软件著作权:仅限已授权的软件著作权,加0.5分。
(限一次,以版权证书为准)。
4.排名计算得分说明
(1)文章和专利作者(去除指导教师),只计算第一、第二和第三作者,权重分别为100%,50%和20%。
(2)同一内容(项目)参加不同级别的竞赛、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者申请不同的专利只按最高标准加分,不累加。
二、校内优推
附件1:国际、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名单列表(华南理工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