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处理器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合集下载

详细介绍微处理器的组成结构、功能模块及工作原理。

详细介绍微处理器的组成结构、功能模块及工作原理。

详细介绍微处理器的组成结构、功能模块及工作原理。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各种计算任务。

遥控系统的电路分析与故障维修

遥控系统的电路分析与故障维修
第三节 电视机遥控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及正常工作的条件
第三节 电视机遥控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及正常工作的条件
三、微处理器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HS0038 的内部电路组成及典型应用电路 HS0038 的内部电路组成如图。 主要由光电二极管、AGC 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控制电路、比较器、输入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及输出级电路等组成
二、HS0038 的内部电路组成及典型应用电路
HS0038 采用 3 脚封装:① 脚为接地端;② 脚为 5 V 电源电压输入端;③ 脚为遥控脉码输出端,其输出直接加到微处理器的遥控脉码信号输入端。
⑤ 脚为 I2C BUS 串行数据输入/输出。SDA 线可进行数据双向传送。
⑥ 脚为 I2C BUS 串行时钟信号输入端。SCL 线传送主控器(微处理器)发出的时钟信号。
⑦ 脚接地,ST24C02 可进行正常的读/写操作。
⑧ 脚为电源电压 Vcc 输入端。常用 5 V,可在低压和标准工作电压下工作,电压范围为 2 ~ 5. 5 V。
第二节 红外遥控接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故障检修
三、红外遥控发射与接收的常见故障检修
2.红外遥控发射器常见故障的处理
(1)电源供电故障
如果电源输入端的供电电压下降到 2.2 V 以下,则遥控板就不能正常工作。应及时更换新电池。
另外,电池的弹簧夹过松、夹子氧化、锈蚀造成接触不良也会影响遥控板的正常工作。
第一节 彩色电视机遥控系统概述
I2C 总线控制系统
I2C 总线接口电路 如图所示,I2C 总线上挂接了 8 个不同功能的受控集成电路,每一个受控集成电路都应有 I2C 总线标准接口,其方框结构如上图所示。
第一节 彩色电视机遥控系统概述
I2C 总线控制系统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_课后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_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答:①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型计算机的一部分。

它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②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和系统总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体。

③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设及系统软件三部分。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1.总线接口部件有哪些功能?请逐一进行说明。

答:1.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

2.具体讲:①总线接口部件要从内存取指令送到指令队列;② CPU执行指令时,总线接口部件要配合执行部件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者外设端口中取数据,将数据传送给执行部件,或者把执行部件的操作结果传送到指定的内存单元或外设端口中。

1.总线周期的含义是什么?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几个时钟组成?如一个CPU的时钟频率为24MHz,那么,它的一个时钟周期为多少?一个基本总线周期为多少?如主频为15MHz呢?答:1.总线周期的含义是总线接口部件完成一个取指令或传送数据的完整操作所需的最少时钟周期数。

2.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

3.当主频为24MHz时,Tφ=1/24MHz≈41.7ns,T总=4Tφ≈167ns。

4.当主频为15MHz时,Tφ=1/15MHz≈66.7ns,T总=4Tφ≈267ns。

1.CPU启动时,有哪些特征?如何寻找8086/8088系统的启动程序?答:1.CPU启动时,有以下特征:①内部寄存器等置为初值;②禁止中断(可屏蔽中断);③从FFFF0H开始执行程序;④三态总线处于高阻状态。

2.8086/8088系统的启动程序从FFFF0H单元开始的无条件转移指令转入执行。

1.在中断响应过程中,8086往8259A发的两个信号分别起什么作用?答:第一个负脉冲通知外部设备的接口,它发出的中断请求已经得到允许;外设接口收到第二个负脉冲后,往数据总线上放中断类型码,从而CPU得到了有关此中断请求的详尽信息。

微处理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

微处理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

微处理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微处理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处理设备内部的数据和操作,从而使设备得以正常工作。

微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家电、汽车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就微处理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微处理器可以分为数据通路和控制单元两部分。

其中数据通路用于处理数据,而控制单元则负责控制数据通路的运行。

数据通路由运算单元、寄存器堆、数据缓存和总线组成,它们的协同工作使得微处理器能够对数据进行各种处理操作。

控制单元由时钟、指令译码器和状态机等组成,它控制数据通路的执行,使得微处理器能够实现复杂的计算和处理任务。

二、微处理器的设计流程微处理器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指令集架构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验证测试等环节。

1. 指令集架构设计指令集架构是微处理器的核心,它决定了微处理器能够执行哪些指令和操作。

在设计指令集架构时,需要考虑指令的复杂度和效率、寄存器数量和位宽、总线结构和数据缓存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微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

2.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将指令集架构转化为电路设计的过程,它涉及到微处理器各个组成部分的电路设计。

在逻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指令集架构设计各个时序和逻辑方案,保证微处理器的功能正确且效率高。

3.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将逻辑电路转化为标准元件的物理电路实现。

在物理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芯片尺寸、功耗、散热等问题。

同时,还要进行电路布图和版图设计,保证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4. 验证测试在微处理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测试,以验证微处理器电路的正确性和性能。

测试方法包括仿真验证和硬件实验测试。

通过验证测试,可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它们进行改善和优化。

三、微处理器的性能优化微处理器的性能优化是实现高性能芯片的关键。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有以下几种性能优化方法。

1. 时钟频率优化时钟频率是微处理器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它决定了微处理器单位时间内能够执行的指令数量。

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它具有执行各种计算任务和控制计算机操作的功能。

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取指令:微处理器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并将其存储在指令寄存器(IR)中。

2. 解码指令:微处理器解码指令以确定应该执行的操作。

3. 执行操作:根据解码后的指令,微处理器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加法、减法、逻辑运算等。

4. 访问存储器: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微处理器可能需要从内存中读取数据或将结果写入内存。

5. 更新寄存器:微处理器利用寄存器来存储临时数据和运算结果。

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微处理器将根据需要更新寄存器中的内容。

6. 控制流程:微处理器根据指令执行的结果来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

这包括跳转指令、条件分支等。

以上是微处理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微处理器通过不断循环这些步骤,可以高效地执行各种计算任务,并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使得计算机能够进行更加复杂和高效的计算和操作。

液晶显示器MCU介绍

液晶显示器MCU介绍

些输入/输出引线适合于直接与其他电路相连,有 由个人的爱好及显示器所能提供的最高分辨率决定。
些接口能够提供足够大的驱动电流,使与外部电路 而对于液晶显示器则有所不同,因为每台液晶显示器
和设备接口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有些微控制器允 都有一个最佳分辨率( 固有分辨率) ,这是由液晶的结
许输入/输出接口作为系统 I 2C 总线来使用,以外 构所决定的,只有当液晶显示器工作在最佳分辨率下
总线控制电路等几部分组成。下面对这些电路进行简 制器电路,程序和数据(用户数据、工厂模式数据等)
要分析和介绍。
都存储在 MCU 内部的 ROM 中(实际上,MCU 内部为EEP
(1)MCU
ROM)。
液晶显示器中,大都采用以 51 单片机为内核的
这些程序、数据在断电时不会消失,一般也不能更
微控制器,它把可开发的资源(ROM、I/O 接口等)全部 改,除非用编程器对 MCU 重新编程。
(4) 定时器/计数器
说如何识别显示分辨率呢? 在液晶显示器的 DDC存储
在微控制器的许多应用中,往往需要进行精确的 器中,存储了大量预置的工作模式,MCU的同步处理电
定时和产生方波信号,这由定时器/计数器电路来完 路,根据输入的行、场同步信号的参数,和 DDC 存储器
成。有的定时器还具有自动重新加载的能力,这使得 中的预置模式的参数进行比较,当和某一预置模式比
定时器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利用这种功能很容易产 较结果相同时,即可判断出输入到显示器的显示分辨
生一个可编程的时钟。此外,定时器还可作为一个事 率。识别出显示分辨率后,若不是液晶显示器的最佳分
件计数器,当工作在计数器方式时,可从指定的输入 辨率,则MCU控制主控电路进行图像缩放处理。

第2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2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5.6 ISA总线的定义与应用
2. ISA总线的信号线定义 ——98芯插槽,包括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时钟和电源线 (1)地址线:SA019和LA1723 (2)数据线:SD015 (3)控制线:AEN、BALE、 IOR 和 IOW、 SMEMR和 SMEMW
MEMR 和 MEMW、 MEM CS16 和 I/O CS16 、SBHE
2.1.2 微机系统的软件配置
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用户应用程序
.3 微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链
1. 微机系统中信息流与信息链的构成 信息流:存储器中的数据、程序代码;接口寄存器中的I/O数据、 状态、I/O命令 信息链:信息流在系统中流动的路径; 包括物理(硬件)环节和逻辑(软件)环节 2. 微机系统中信息流与信息链 ——早期微机系统/现代微机系统中的信息链 3. 研究信息流与信息链的意义 ——通过信息流从整体上认识微机体系结构和组成微机系统的各 部件之间的关系
2.5.7 现代微机总线技术的新特点
3. 总线桥 (1) 总线桥 ——总线转换器和控制器,是两种不同总线间的总线接口 内部包含兼容协议及总线信号和数据缓冲电路;把一条总线映 射到另一条总线上 北桥:连接CPU总线和PCI总线的桥 南桥:连接PCI总线和本地总线(如ISA)的桥 (2) PCI总线芯片组 ——实现总线桥功能的一组大规模集成专用电路 保持主板结构不变前提下,改变这些芯片组的设计,即可适应 不同微处理器的要求 4. 多级总线结构中接口与总线的连接
2.4 I/O设备与I/O设备接口
2.4.1 I/O设备及其接口的作用
1. I/O设备的作用 2. I/O设备接口的作用——连接与转换
2.4.2 I/O设备的类型及设备的逻辑概念

微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微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微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微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指微处理器的运行原理。

微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指令的执行。

具体来说,中央处理器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解码和调度,通过时钟控制执行各个指令。

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进行数据的运算和逻辑判断。

中央处理器通过总线与其他部件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微机的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其中,随机存储器(RAM)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而只读存储器(ROM)用于存储
不可更改的程序和数据。

中央处理器可以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和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写回内存。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数据的交互。

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用于向用户显示结果。

中央处理器通过输入输出控制器与输入输出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微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几步:首先,中央处理器从内存中读取指令。

然后,控制单元对指令进行解码,并调度算术逻辑单元执行相应的运算和逻辑操作。

处理结果存储到内存中或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

整个过程通过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总之,微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指令的解码和执行、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以及与外部设备的交互等关键步骤。

通过这些操作,微机能够完成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和数据处理。

CPU工作条件2011.5.5

CPU工作条件2011.5.5

一、CPU的基本工作条件1.供电CPU的(42)脚电源供电端,由稳压块Q840的(5)脚输出的电压供给。

开关电源就是通过电路控制开关管进行高速的开通与截止.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率的交流电提供给变压器进行变压,从而产生所需要的一组或多组电压,开关电源正常工作时,开关"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变压器T862的(19)脚得到的脉冲信号,经保险电阻2889、D896整流,C895滤波产生约+25V电压,经L898、R841送到Q840的(1)脚,Q840为一集成式的+5V电压稳压和+5V电压延迟产生电路,经Q840降压稳压后从其(5)脚输出+5V-1电压,为CPU供电。

2.复位电路当电源接通时,CPU的5V供电电压以一定的时间常数上升,如果CPU在电源电压还没有上升到正常值时即开始工作,往往会出现误动作,电源开关断开时也是如此。

因此,当5V电源还没有充分上升或5V电源开始下降时,必须使CPU停止工作,复位电路便是为此而设置。

CPU的(33)脚为复位端,由稳压块Q840的(4)脚提供复位电压。

当电源刚接通时,Q840的(4)脚电压为O,CPU处于复位状态,所有输出端清零;当Q840的(4)脚电压达到4.5V以上时,CPU的(33)脚呈现高电平,CPU工作,开始执行程序。

3.振荡电路CPU的(31)、(32)脚外接10MHz晶振XA01,和内部电路共同产生CPU所需的振荡信号,使CPU在时序脉冲的作用下工作。

二、操作指令电路1.红外信号输入、输出电路红外接收器K801接收遥控器发射出来的红外信号,通过其内部从已调波中取出音频调制信号的过程">解调</a>和整形放大后,从(1)脚输出脉冲信号,通过接插件送到CPU的(35)脚,经识别后进行相应的操作控制。

CPU的(3)脚为红外发射信号输出端,输出就是将音频信号附加到高频振荡波上调制在38kHz载波的数字信号,通过接插件送到电源板上的红外发射二极管D803,使其发出红外光到外部红外控制器,实现整机与遥控装置的双向通讯,省去了在生产调试过程中插拔控制线的麻烦,节省了调试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保证了调试质量。

中级调试维修晋级考试

中级调试维修晋级考试

中级维修调试晋级考试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图1是用示波器测试某电路的波形,探头用×10档,信号由CH1通道输入,CH1通道V/DIV选择为0.4 V/DIV,T/DIV选择为20ms,被测信号的峰峰值为,频率为。

图12,一台自己从来没有使用过的设备,在接通电源前应先检查是否与电源电压相符。

3,微处理器能够正常工作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工作电压,和复位信号。

4,使用万用表时,只有选择档伏以上量程,才能量220伏电源电压。

5,五步法焊接的关键在于先使加热到焊锡熔点,然后再在焊点上,撤离,最后撤离。

在前保持焊件静止状态。

6,YH系列高频电刀的电切频率是。

7,YH系列及YHA系列高频电刀的单极电切的额定负载是,单极电凝的额定负载是。

二,选择题:1,当发现被生产的硬件是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或加工生产出相应缺陷时()。

A、应对这些硬件进行处置B、不管,继续生产C、全部报废D、别人不知道,偷偷放过2,焊接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

A、18℃-30℃B、180℃-300℃C、250℃-400℃D、不做要求3,元器件安装一般要求以()为准。

A、没有要求,装上就行B、装配图纸尺寸要求C、老员工说的D、自己记的4,要求处理的硬缺陷应()。

A、返工B、报废C、接收D、形成规定文件后对缺陷进行处置5,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

A、让员工服从工作安排B、提前完成生产订单C、持续减少质量被动,以供符合或超过客户要求的产品和加工D、提前完成任务,早点下班6,PCB焊盘起翘是()。

A、缺陷B、警示C、不要求D、无条件允收7,焊接后PCB板弓曲和扭曲是()。

A、不作要求B、不应超过0.75C、不应超过0.75%D、不允许有8,PCB焊盘起翘是()。

A、缺陷B、警示C、不要求D、无条件允收9,通孔焊接时在焊料目的面上,焊接在孔壁圆周上的润湿()。

A、应小于75%B、应大于75%C、不作具体要求D、必须填满10,当涂的焊剂与具有焊剂芯的焊料一起使用时,这些焊料应()。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1. 什么是冯·诺依曼机?答:冯·诺依曼于1945 年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依曼机。

它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组成部分。

早期的冯·诺依曼机结构上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为中心,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现在已演化为以存储器为中心的结构。

2.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答: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称为CPU(中央处理器)。

主要完成:①从存储器中取指令,指令译码;②简单的算术逻辑运算;③在处理器和存储器或者I/O 之间传送数据;④程序流向控制等。

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组成。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三者关系如下图:3. 微处理器有哪些主要部件组成?其功能是什么?答:微处理器是一个中央处理器,由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组、指令指针寄存器IP、段寄存器、标志寄存器、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内部总线等组成。

算术逻辑部件ALU 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及逻辑运算。

累加器和寄存器组包括数据寄存器和变址及指针寄存器,用来存放参加运算的数中间结果或地址。

指令指针寄存器IP 存放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偏移地址,顺序执行指令时,每取一条指令增加相应计数。

段寄存器存放存储单元的段地址,与偏移地址组成20 位物理地址用来对存储器寻址。

标志寄存器flags 存放算术与逻辑运算结果的状态。

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负责对整机的控制:包括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和分析,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和时序,将控制信号和时序送到微型计算机的相应部件,使CPU内部及外部协调工作。

内部总线用于微处理器内部各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

4. 画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简述各部分主要功能。

答:计算机系统由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大部分组成。

微型计算机原理范文

微型计算机原理范文

微型计算机原理范文一、硬件原理1.数据传输:微型计算机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信息,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存储器或外设的地址,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2.运算: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和运算。

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组成。

ALU用于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3.存储:主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它的存取速度较快,但容量较小。

微型计算机还可以连接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光盘和闪存,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4.控制:微型计算机通过控制单元来控制指令的执行。

控制单元根据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来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和访存等过程。

5.外围设备:微型计算机可以连接各种外围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它们通过输入输出端口与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

二、软件原理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等。

操作系统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给应用软件的环境。

语言处理程序用于将高级语言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机器语言。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括各种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娱乐软件等。

它们是根据用户需求来开发的,用于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

三、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初始化:当微型计算机通电时,控制单元首先从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中读取并执行一段特定的程序,进行系统的初始化。

2.取指:控制单元从主存储器中按照程序计数器指定的地址读取指令,存放在指令寄存器中。

3.译码:控制单元对指令进行译码,确定指令的执行类型和操作对象。

4.执行:根据指令的类型和操作对象,控制单元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使算术逻辑单元和主存储器执行相应的操作。

5.存取数据:微型计算机通过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将数据和地址传输到相应的部件,实现对数据的存取。

6.结果输出:微型计算机将运算结果通过数据总线和输出接口传输到相应的外围设备,如显示器或打印机。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3章微机系统中的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3章微机系统中的微处理器

n位,
则可有2n个地址(0~2n-1)。对于单地址空间的微处理器, 若
地址总线的数目为n字节。
第3章 微机系统中的微处理器
第3章 微机系统中的微处理器
对于存储器和I/O地址空间独立的微处理器来说,地址总线 的条数决定了存储器地址空间的容量,而地址总线中用于I/O 端口编址的条数决定I/O地址空间的容量。通常 8 位微处理器 (如 8080 CPU和Z80 CPU)的地址总线为 16条,这就意味着存 储器最大容量为216(65536)字节,地址总线的低 8 位用来对 I/+O端口编址,所以I/O地址空间容量为28(256)字节。16 位微 处理器,如 8086 CPU地址总线 20 条,存储器的最大容量为:
第3章 微机系统中的微处理器
工作寄存器:暂存用于寻址和计算过程的信息。工作寄存 器分为两组:数据寄存器组和地址寄存器组。但有的寄存器兼 有双重用途。数据寄存器用来暂存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由 于通过外部总线的传送操作是限制计算速度的主要因素,存取 寄存器要比访问存储器快得多,所以如要对一组数据执行几种 操作时,最好将数据存入数据寄存器,进行必要的计算,然后 将结果送回存储器。一般情况下,CPU所含的数据寄存器越多, 计算速度越快。地址寄存器组用于操作数的寻址。寻址方式通 常有:指令所处理的数据是指令的一部分,操作数的地址是指 令的一部分,操作数在寄存器中,操作数的地址在寄存器中, 或者操作数的地址可以是指令的一部分与一个或两个寄存器内 容之和。 这些寻址方式中,有几种寻址方式都是把操作数的地 址的全部或部分存放在地址寄存器中,这就增加了寻址方式的 灵活性,也为处理数组元素提供了方便。这些问题将在本章 3.6 节和第 4 章进一步说明。
某些微处理器用单地址空间。 某些微处理器用单地址空 间(即对存储单元和I/O端口统一编址)来对存储器单元和I/O端 口进行存取,读写控制信号用来区分CPU是进行读(输入)操作 或写(输出)操作。这种方式下, 对存储单元和I/O端口的存取 指令是一样的。而大多数微处理器则是有两个独立的地址空 间, 即存储器地址空间和I/O地址空间。此时,某存储单元和 I/O端口可能对应于同一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则必须利用地 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中的某些控制线一起共同确定CPU访问存 储器地址空间和I/O地址空间中的哪个地址空间。例如用存储 器读写信号和I/O读写信号分别控制对同一地址的存储器单元 和I/O端口进行存取操作。显然,该方式下对存储器读写指令 和对I/O端口输入输出指令是不同的。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1-6章)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1-6章)

第1章微机系统导论1.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答: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部分的核心部件。

微处理器是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中央处理器部件。

微型计算机又称主机,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如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电源和辅助电路(统称硬件)以及指挥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系统(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所构成的系统。

1.3一个基本的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哪几部分?实际微机硬件系统一般都由哪些部件组成?答:一个基本的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微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与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微处理器芯片是微机的运算和控制中心,存储器芯片(内存)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输出接口芯片是微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

主流微机硬件系统一般由主机(包括CPU、主存储器RAM、CPU外围芯片组和总线插槽)、外设接口卡、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及电源等部件组成。

1.6 一个最基本的微处理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一个最基本的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内部寄存器阵列3个部分组成。

运算器又称为算术逻辑单元(ALU),用来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以及位移循环等操作;控制器包括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可编程逻辑阵列(PLA),三者共同作用完成取指控制、执指控制等操作;内部寄存器的数量和类型视具体的微处理器类型而定,一般包括累加器、数据寄存器、程序计数器、地址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等,用以存放对应的数据,供控制器和运算器使用。

1.7 试说明程序计数器PC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与功能特点。

答:PC中存放着正待取出的指令的地址。

根据PC中的指令地址,CPU准备从存储器中取出将要执行的指令。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微机系统与维护》操作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微机系统与维护》操作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微机系统与维护》操作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一、操作题(1) 微机诞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其发展主要表现在微处理器的发展上,至今为止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①一代微机(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采用(B )②二代微机(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采用( A)③三代微机(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到中期),采用(C )微处理器。

④四代微机(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初期),采用(D )微处理器。

A 8 位B 4 位C 16 位D 32 位(2) 结合实训经验,简述微机硬件组装的一般步骤。

①安装 CPU 及散热器②(C )③固定主板④( A)⑤安装各类板卡⑥(B)⑦ ( D)⑧连接机箱面板线⑨连接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等外设。

A、安装电源B、安装驱动器C、安装内存D、连接电源线二、简答题题目1结合实训经验,说明内存类型和内存插槽类型的关系。

答:我们常说的内存就是DRAM。

目前DRAM的主要类型有SDRAM、DDR、DDR2和RDRAM四种。

不同内存类型的内存插槽类型也不同,如SDRAM内存插槽为168针DIMM结构,内存条金手指每面为84针,有两个卡口;DDR内存插槽为184针DIMM结构,面有92针,只有一个卡口;DDR2内存插槽为240针DDR2 DIMM结构,每面有120针,也只有一个卡口,但卡口位置与DDR稍有不同,因此DDR内存和DDR2内存不能互插;RDRAM内存插槽为184针的RIMM结构,中间有两个靠得很近的卡口。

题目2结合实训经验,简述选购主板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1)性能和速度(2)必要功能(3)兼容性(4)升级和扩充(5)品牌和工艺水准(6)服务方式题目3结合实训经验,简述微机系统的组成。

答:微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是指构成微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集合,软件系统是为运行、维护、管理和应用微机所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支持文档的总和。

cpu执行条件

cpu执行条件

cpu执行条件
CPU执行条件是指在执行指令时所需满足的条件,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条件码:CPU中的标志寄存器中存储了一些标志位,如零标志位(ZF)、进位标志位(CF)等,指令执行时需要根据这些标志位的值来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2. 操作数的状态:某些指令执行时需要操作数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加法指令需要加数和被加数都是有效的数据。

3. 特定的操作数值:某些指令执行时需要操作数满足特定的值,如跳转指令中的条件跳转。

4. 中断和异常:某些指令执行时可能会触发中断或异常,需要满足相应的中断或异常条件。

5. 特权级:某些指令只能在特定的特权级下执行,需要满足特权级的条件。

总的来说,CPU执行条件是指在执行指令时需要满足的一系列条件,包括标志位、操作数状态、操作数值、中断和异常以及特权级等。

根据这些条件,CPU决定是否执行指令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

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技师试题及答案三

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技师试题及答案三

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技师试题及答案三1、填空题目前大屏幕彩电的图像清晰度从视频端输入可达到OO正确答案:500线2、填空题I2C总线在无数据传输时,Oo正确答案:两线均为高电平3、单选ZI(江南博哥)VA-4.1解码器的139脚、45脚、151脚视频输出模式中正确的是OOA、CVBS>Y、C;GBR两种模式B、CVBS.Y、C;GBR两种模式;YUV三种模式C、CVBS>Y、C;YUV两种模式D、CVBS.Y、C信号正确答案:B4、填空题微处理器能够正常工作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工作电压,时钟振荡和()信号。

正确答案:复位5、填空题在读写周期为1:3倍频扫描彩电中,存储器读出的频率比写入的频率高()倍。

正确答案:36、填空题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是4个声道录音,2个声道记录O声道播放。

正确答案:4个7、单选在音频或视频数据压缩中,一般而言若压缩比愈小,则OoA、数据速率愈大,信号频带愈宽B、数据速率愈大,信号频带愈窄C、数据速率愈小,信号频率愈窄D、数据速率愈小,信号频带愈宽正确答案:A8、填空题在数字立体声NICAM-728系统中,每帧长度声音数据位是()。

正确答案:704位9、填空题100HZ倍频扫描彩电中视放电路的带宽是普通彩电的O以上。

正确答案:2倍10、填W题DVD视盘机中主轴电机的旋转是依靠O控制的。

正确答案:RF信号数据中的同步信号的频率与相位11、问答题简述MCS-51单片机响应中断的过程。

正确答案:断点PC自动压栈,对应中断矢量地址装入PC,程序转到该中断矢量地址再转到中断服务程序首地址。

12、填空题视频信号中若高频分量不足或视放电路通频带较窄,图像的O指标将下降。

正确答案:清晰13、填空题等离子体彩电出现图像方面的故障时,可通过等离子屏的O来判断好坏。

正确答案:自检14、填空题在视盘机中要保持光盘以恒定线速度旋转,主要依靠O伺服作用。

正确答案:主轴15、填空题数字照相机的电子变焦不受机械和O的限制,它可对CCD上的局部像素进行数字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