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襄公二十五年》原文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羊传:《襄公二十五年》原文译文
【原文】
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抒帅师伐我北鄙。夏,五月,乙亥,齐崔抒就其君光。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陈仪。
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
秋,八月,己已,诸侯同盟于重丘。
公至自会。
卫侯入于陈仪。陈仪者何?卫之邑也。曷为不言入于卫?援君以弑也。
楚屈建帅师灭舒鸿。
冬,郑公孙喷帅师伐陈。
十有二月,吴子渴伐楚。门于巢卒。门于巢卒者何?入门乎巢而卒也。入门乎巢而卒者何?入巢之门而卒也。吴子渴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
【译文】
鲁襄公二十五年,春季,齐国执政大夫崔抒率领军队攻打鲁国北部边境。
夏季,五月,乙亥这天,齐国崔杆就杀了他的国君光。鲁襄公在陈仪这个地方与晋平公、宋平公、卫荡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郑悼公、滕子、薛伯、祀文公、小邻娄子会晤。
六月,壬子这天,郑国大夫公孙舍之率领军队攻进陈国都城。秋季,七月,己巳这天,诸侯在重丘这个地方一起结盟。鲁襄公从诸侯盟会的地方回来。
卫献公进人陈仪。陈仪是什么地方?是卫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不说卫献公进入卫国呢?是表明卫献公想欺骗卫荡公,并准备杀死他。
楚国令尹屈建率领军队灭亡了舒鸿国。
冬季,郑国大夫公孙嗦率领军队攻打陈国。
十二月,吴诸樊褐出兵攻打楚国。“门于巢卒”。“门于巢卒”是什么意思?就是。'’入门乎巢而卒”。“入门乎巢而卒”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进入巢邑的城门被乱箭射死了。吴子名曷为什么写出他的名字呢?因为他受伤后回国,还没有走到住的地方就死了。
扩展阅读:《公羊传》作者之谜
传说《公羊传》是战国时代公羊高编撰的,先是师徒口耳相传,直到西汉景帝时才写定成书。和《左传》《谷梁传》一样,《公羊传》开始是与《春秋》分开流传的,大概在西汉后期哀帝时,学者刘歆“引传文以解经”,才把孔子编定的鲁国史书《春秋》尊为“经”,把《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称为解释经书的“传”,后人以传附经,合为一编,从此便把这三本书合称为“春秋三传”。
《汉书·艺文志》的“春秋”类有:“《公羊传》十一卷”。班固注:“公羊子,齐人。”唐代颜师古注:“名高”。“公羊”的含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复姓,有人怀疑“公羊”、“谷梁”都是,“卜商”(即子夏)的转音,近人蔡元培、顾颉刚等认为“公”和“谷”双声,“羊”和“梁”叠韵,因而“公羊”即是“谷梁”,这两部
书的作者可能是同一个人,这种分析不一定可信。
清代洪颐煊《经义丛钞》认为,“明”字的古音读“芒”,“芒”和“羊”同韵,所以“《春秋》家公羊高,亦即《孟子》所谓公明高也”。此说也缺乏说服力。关于公羊子,正没有发现其他记载。
《公羊传》未成书之前,口耳相传,它的传承过程,据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序》唐徐彦疏引戴宏序说:“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着于竹帛。”这段话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说《公羊传》传自孔子的弟子子夏。第二,《公羊传》的成书从子夏(生于鲁定公二年,即公元前507年)到汉景帝初(公元前156年),经过了340年左右。第三,汉景帝时,《公羊传》才写定成书。
关于第一点,杨伯峻《经书浅谈》指出:“《公羊传》中‘大一统’这个观念,要在秦汉以后才能有,这就足以证明《公羊传》不出于子夏。”他又说:“总之,无论公羊高或谷梁赤,都未必是子夏的学生,托名子夏,不过借以自重罢了。”关于第二点,戴宏所说的传承线索明显有误,340年间公羊氏仅传五代,每代要相距65年以上,这是不可能的。关于第三点,说《公羊传》作于汉景帝时,大致可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春秋公羊传注疏》认为:“今观传中有
‘子沈子曰’、‘子司马子曰’、‘子女子曰’、‘子北宫子曰’,又有‘高子曰’、‘鲁子曰’,盖皆传授之经师,不尽出于公羊子。定公元年传‘正棺于两楹之间’二句,《谷梁传》引之,直称‘沈子’,不称‘公羊’,是并其不着姓氏者,亦不尽出公羊子。且并有‘子公羊子曰’,尤不出于(公羊)高之明证。”《公羊传》既然是公羊子自己写的,就不应引自己的说法。由此可以证明,《公羊传》的作者不是公羊高,自然更不是子夏所传的。看来,《公羊传》可能是集体创作,最后由公羊寿和他的弟子胡毋子都写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