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精要
孙子兵法真正的三大精髓
孙子兵法真正的三大精髓年长后再读《孙子兵法》,发现孙武对战争充满了厌恶,对君主充满了蔑视和敌意,而对作为人才的“将”又是敦敦教诲。
这三点才是《孙子兵法》真正的精髓,又何尝不是孙武自己的人生。
第一、慎战兵法开篇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武是反战主义者,作为一代兵圣,以战争为生的人又去反战,这恐怕也是孙武能够成为“子”,而其他人只能成为名将的原因。
这与老子“兵者,不祥”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
只不过作为军事家,孙武并没有回避战争,只是提出要打必胜的仗,不要有侥幸心理,没有把握的战争千万不要发动。
第二篇的总结: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在这里,孙武把战争对国家和百姓的危害分析得一清二楚,并且得出自己的结论:就是在不得已要发动战争的时候,也要尽快速战速决,减轻对国家和百姓的伤害。
第三篇又讲: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
这里已经体现出孙武的反战思想了,能用谋略最好,但哪怕是外交互换解决问题,也不要去打仗了。
就算不得已打仗,也不要打最惨烈的攻坚战。
孙武对战争实际是做出这样的总结的:对于战争不要轻易发动,要做好谋划确定能不能打、该不该打,能用外交谈判做出妥协解决问题,就不要发动战争。
即便是不得已,首先要打必胜之仗、其次要速战速决、最后还要尽量低烈度的结束战争。
而且孙武对能否战胜的第一标准就是“道”,并且对“道”做出了解释:“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民什么时候能与君主同仇敌忾去打仗?给你一个问号自己体会吧!所以我的结论是孙武是反战主义者,有句话叫做“叫嚣战争的人,往往也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
孙武戎马半生,经历大少七十余战,虽然无一败绩,但也深刻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
孙武作为顶级军事家,辅佐偏居东南的吴王称霸天下,在春秋末期即便不愿留在吴国,去任何国家都是顶级待遇。
而孙武选择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归隐,并在兵法中反复提出反战、慎战、速战的观点,实际上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孙子兵法精要
“迂直” “患利”
军争篇:争夺有利条件:有力的战地与战机
“将之五危”
“二无侍”
九变篇
“五地” “五利” “二通” “二不能”
“三诸侯”
“二杂”
“二兴”
“三欲” “四因”
用间篇
“三非” “三不可”
“三莫” “三不能”
“五间”
用间篇:先知也
“四处”
“33种相敌” 行军篇
“高下阳阴生实”
“二有”
“二亲附” “二素名”
“一进一退” “二欲”
“三不” “二不知”
虚实篇:强调“虚”、“实”关系相互对立、相互转化这普遍规律性问题。 “四火发” “三有一素” “五火” “四不可以” “二可以”
“知彼知己”
“三患” “五胜”
“五全” “一善一非善”
谋攻篇 “五则” “一不若” “辅周辅隙” “三非”
三善战者 一善用兵者
三不为
形篇:主要论述军事实力,积蓄能量,强调“力”,实质就是运动中的物质。
“二一”
远输贵卖急丘役 百姓公家虚于家
二敌
作战篇 “二不” “二贵”
“二久” “二未” “二尽知”
“四千”
作战篇:主要论述备战,战争对于人、财、物三者存在巨大依赖关系。
“四是”
“求势任势” 势篇
“二以” “二如” “二复” “四不过”
“形之予之” “动之待之”
“二疾” “三生于”
势篇:因利而制权也,指有利态势,强调“物质的运动”,强调“运动的能量巨大”
“策之” “作之” “形之” “二知二不知” “角之” “四不救”
“三不能” “二所以”
“三我三敌” “三吾” “五备”
虚实篇
“二避” “二制” “二无常” “二处战” “二至” “三能”
孙子兵法全文十三篇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由孙武撰写。
《孙子兵法》全文共有十三篇,每篇都有其主题和重点,以下是各篇的简要概述:
1. 计篇:探讨战争计划和策略的重要性,提出了“道、天、地、将、法”等五个方面的分析。
2. 作战篇:主要讨论战争的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强调速战速决的重要性。
3. 谋攻篇:论述用计谋取胜的策略,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观点。
4. 形篇:分析军队的实力和形势,强调保持自己的实力和利用敌人的弱点。
5. 势篇:探讨军事态势的营造和利用,主张借助地势、气势等因素取得优势。
6. 虚实篇:论述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策略,使敌人产生错觉和误判。
7. 军争篇:研究在战争中争取先机和主动权的方法。
8. 九变篇:探讨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变的策略,强调指挥员的决断能力。
9. 行军篇:主要关注军队行军和驻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侦察敌情。
10. 地形篇:分析不同地形对战争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地形进行作战。
11. 九地篇:研究在各种地形条件下的作战方法和策略。
12. 火攻篇:阐述火攻的战术和运用,以及如何利用火攻打击敌人。
13. 用间篇:探讨间谍的运用和情报的重要性,强调情报工作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它不仅对军事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商业、管理、个人生活等其他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孙子兵法》十三篇精要(整理)
《孙子兵法》十三篇精要(整理)《孙子兵法》是祖国伟大的兵学圣典,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
《孙子兵法》最精辟的内容有十个方面:一是在战争决策上,主张“非危不战”,慎重对待战争;二是在战争谋划上,强调从双方“五事七计”上进行对比,才能准确预测出战争的结局;三是在战法运用上,主张以谋略取胜,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的主张;四是在心理较量上,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五是在战术行动上,主张“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六是在力量对比上,主张通过“示形、动敌、任势”,造成“我专而敌分”,然后“以十攻其一、以众击寡”;七是在作战指挥上,强调“知己知彼、知天知地、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八是在权衡得失上,主张“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强调“处利思害、处害思利”,立于不败之地;九是在战备工作上,主张常备不懈,有备无患,使敌无机可乘,无懈可击;十是在治军问题上,主张明法审令,恩威刑赏并用,爱护士兵,善待俘虏。
转自铁血社区ttp://bb / ]《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斗争中威力无穷,它所提出的一些谋略也适用于商业的经营管理。
这是因为军队在战场对抗,商场市场角逐都是竞争,都被优胜劣汰的规律制约着。
竞争中,谁掌握高人一筹的谋略,谁就可能稳操胜券。
《孙子兵法》提供于后人的谋略,正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而不是简单的操作方法。
即是说,孙武留给后人的是猎枪而不是猎物。
这就是《孙子兵法》何以不仅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成为后代军事家的指南,同时可以跨越军事的界限成为企业家的宝典的重要原因。
我作为孙武的后人--第81代(从家谱推断),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学习、去研究、去运用,尽管在23年的军旅生涯中没有发扬光大老祖宗留下的宝典,但转业到地方亦能用之,亦可为子孙后代而用之。
更何况学习、研究、运用、发扬的人,遍布了军内外、国内外、种族外呢?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孙子兵法经典内容整理
孙子兵法经典内容整理兵法篇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兵者,诡道也”的思想,强调在战争中要采取奇异的策略,出人意料,让敌人无从应对。
这一条教导我们,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策略家,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灵活思考,寻找新的突破口,用创新的思路去应对敌人,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思想,强调战争的变化多端,只有适应变化才能获胜。
这一条教导我们,要在战争中时刻保持警觉,不断调整战略,适应战争中的变化,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的思想,强调在战争中要善于利用情势,而不是依赖个人能力。
这一条教导我们,要在战争中善于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条件,寻找最佳的战斗状态,利用势力的优势以达到战略目标。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思想,即在战争中先营造出不可战胜的形象,以迫使敌人犯错。
这一条教导我们,在战争中要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强大势力,让敌人感到自己不可战胜,从而让敌人陷入恐惧和迷茫,为我们的胜利创造机会。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强调在战争中要深入了解敌人和自己的情况,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略。
这一条教导我们,在战争中要时刻了解敌人的动态情况,了解自己的实力,制定出最佳的作战策略。
孙子兵法中还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思想,强调战争是国家的大事,需要认真对待。
这一条教导我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要时刻保持警觉,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而努力,认真对待每一次战争。
谋攻篇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强调在战争中要深入了解敌人和自己的情况,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略。
这一条教导我们,在战争中要时刻了解敌人的动态情况,了解自己的实力,制定出最佳的作战策略。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用兵之法,因人而异”的思想,强调在战争中要根据敌人的情况来制定战略,因人制宜。
这一条教导我们,在战争中要充分了解敌人的特点和弱点,根据敌人的情况来制定出最佳的作战策略。
领悟《孙子兵法》十二句精髓,句句经典入骨,一辈子受益匪浅
领悟《孙子兵法》十二句精髓,句句经典入骨,一辈子受益匪浅《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总结其十二句精髓,句句经典入骨。
一、不要百战百胜,要一战而定。
任何行动都是有代价的,打仗的代价更大,关系生死存亡,更得慎重。
我们做事也是如此,谁都不想“白忙活”,因为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也是非常值钱的,而时间成本则是最贵重的,一去不复还。
兵法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当然我们不能妄想每次都能不战而胜,但我们一定要追求一战而定,而非百战百胜。
打一百次胜仗,但没有解决问题,这说明打的胜仗没有价值,不是真正的胜利;打一次仗,就赢了,赢得彻彻底底,这样的仗,一次就解决问题,才是高质量的胜利。
二、造势不厉害,造形才厉害。
世人都认为造势厉害,其实最厉害的是造形。
普通人不知道形势的根本区别,所以往往以为造势很重要,根本不懂造形才是基础。
中国人喜欢讲一句话,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
但按《孙子兵法》来看,造势的技术含量远没有造形高。
兵法曰: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造势其实就是:造出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态势。
但重要的不是战胜敌人,而是先保证自己不被战胜,也就是“先为不可胜”——这就是造形。
三、双核心:战略核心和战术核心。
《孙子兵法》有两个核心:第一,是方法(战术)的核心,多方以误,致人而不致于人;第二,是逻辑(战略)的核心,先胜后战,胜了才开打。
方法的核心告诉我们,打败敌人的不是我,而是敌人自己。
多方以误,敌人失误了,我才能打败他;敌人不失误,我不能打败他。
关键点是,敌人的失误。
所以,胜利都是运气,这运气的大小取决于敌人失误的概率。
战略的核心告诉我们,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不是因为我们打了才胜,而是因为胜了才打。
毛主席总结道: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
这是对“先胜后战”的最为朴实的解读。
简述孙子兵法的精髓
孙子兵法的精髓引言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的精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要点:战略思维、灵活应变、兵力运用和情报搜集。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孙子兵法的精髓进行深入探讨。
战略思维1. 战略全局观孙子兵法提出了“道、天、地、将”四要素相互关联的战略全局观。
其中,“道”指的是政治、军事和人民支持等因素,“天”指的是天候、地理等自然因素,“地”指的是战场、地形、资源等地理环境,“将”指的是领导者的才能和军队的素质。
孙子强调,必须将这四要素相互协调,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战略。
2. 阳谋阴谋并用孙子兵法主张在战争中同时运用阳谋和阴谋。
阳谋是指正面作战、以武力取胜的策略,而阴谋则是指间谍活动、破坏敌军内部等非正面手段。
孙子认为,可以通过使敌人陷入内外夹击的状态,使其无力还击。
灵活应变1.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的第一要务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了解敌人的优势和劣势,是制定战略和应对战争变化的基础。
只有通过详细调查和情报搜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2. 主动出击孙子认为,被动防守是一种被动的策略,而主动出击则能够掌握战争的主导权。
他提出了“先发制人”、“疾行而不乏其食”等原则,鼓励军事指挥官在战争中采取主动行动,出奇制胜。
3. 隐蔽伏击孙子兵法强调伏击的重要性。
通过隐藏自己的兵力和意图,埋伏敌人的弱点,能够以少胜多,使敌人落入陷阱。
这是一种常用的战术手段,有效地突出了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兵力运用1. 用兵如神孙子兵法极力强调了对兵力的详细运用。
他认为,只有将兵力作用到最大化,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他提出了“以一击十”的思想,即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弱点,实现兵力优势的最大化。
2. 疾行的重要性孙子强调了在战争中行动的迅速性。
他提出了“疾行而不乏其食”的原则,鼓励军队在行军中保持高速度,避免乏困,以保持战斗力。
疾行不仅能够迅速到达战场,还能够控制战场节奏,制定战略。
全网罕见《孙子兵法》浓缩版,51个要点通俗解读,半小时掌握精髓
全网罕见《孙子兵法》浓缩版,51个要点通俗解读,半小时掌握精髓悉心整理,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意思是:战争是国家大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不可不认真对待,做好谋划和研究。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意思是:为将者要从五个方面判断战争的胜算:一是看这场战争是不是出师有名,二是看这场战争发动的时机是否利于己方,三是看战场的地理位置是否对己有利,四是看指挥这场战斗的将领能否胜任,五是看军队的法规制度和组织是否严明。
孙子像3.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意思是:军队能不能打胜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问号”:君主是否贤明并受到大家的拥护支持?率领军队的将军是否有带兵打仗的能力?天时地利是否对自己有利?军队的法令制度是否能严格贯彻执行?军队的士气是不是旺盛?士兵的训练是不是有素?在官兵立功或犯错时能否做到赏罚分明?4.兵者,诡道也。
意思是:用兵打仗,处处充满着诡诈。
换句话说,在战场上对待敌人不需要考虑所谓的诚信,因为行军打仗和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不一样,处处充满着诡诈。
谁若鄙视这种诡诈的行为,那就必败无疑。
如果你在战场上相信了来自敌人的承诺,那就是一种幼稚。
如果你在战场上还处处想着以诚信为本,那你也是永远打不了胜仗的。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我们常常视阴谋诡计者是卑鄙之人,但在战场或者是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中,仍然不屑于使用诡计者,便是一个十足的愚蠢之人。
孙子剧照5.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意思是:按照诡道的原则,明明有能力,却给人的感觉很无能,明明想得到,却又要欲擒故纵,本来想要攻打离自己近的敌人,反而做出的样子是要打那个离自己远的,本来是想要打近的敌人,反而有做出要打远的那个的样子。
这就好比《三十六计》中所说的“远交近攻”“借道伐虢”。
孙子兵法的理论精髓
孙子兵法的理论精髓
汇报人姓名
-
0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02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03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04 致人而不致于人 05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06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07 知战之道,不可不知也;守战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的理论精髓
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 之道,不可不察也
4
将在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命有所不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
这句话强调了将领在外独立决策的重要性
2
在战争中,将领必须根据战场情况做出最合适
的决策,而不能完全受制于上级的命令
3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战争中的指挥体系和决策权 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5
致人而不致于人
01
这句话表达了孙 子对战争主动性 和被动性的理解
致人而不致于人
02
在战争中,必须 掌握主动权,不 能被敌人牵着鼻 子走
03
这一观点对于现 代战争中的战略 规划和战术执行 都有着重要的指 导意义
6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 溪者,形也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7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1
这句话表达了孙子对战争 策略的理解
2
他认为,在战争中,正面 作战是必要的,但要想取 得胜利,必须善于运用奇
袭、伏击等战术
3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战争中 的战术运用和创新有着重
要的指导意义
8
知战之道,不可不知也;守战之道, 不可不察也
知战之道,不可不知也;守战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句话强调了了解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了解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才能更好地应对战争。同时,也强调了防御战争的重要性,不能忽视防御 工事的建设和防御策略的制定。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战争中的防御体系建设 和战略规划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路途】孙子兵法之精要九条
【路途】孙子兵法之精要九条我们很多人最初对兵法的理解,会觉得神秘,神奇,懂兵法的人肯定懂很多阴谋诡计,会很多神来之笔。
那么到底兵法讲什么的,对我们寻常百姓有没有用处呢?看完下面的九条相信大家会有所感悟。
第一条,孙子兵法不是讲如何以弱胜强的,而是讲如何以强胜弱。
我们看电影,看励志故事,这个人以弱胜强,绝境逆袭,觉得特别厉害。
相反那些一开始就拥有很多资源的人,他们成功我们一点也不觉得有多厉害。
这其实是进入了励志的误区。
我们学东西,不是学这个东西具有很狭隘的意义,打个比方,这个方法只适合学霸,那范围就太窄了,我们更需要去学习那些能适用更多人的东西。
回到我们小时候的记忆,我们会发现小学生每升一年级,力量就增强不小,低年级的很难打赢高年级的。
其实这是具备广泛意义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某几个发育很“迅速”的家伙能打赢高年级的人,自己也去挑战。
因为在绝对力量面前,技巧显得很苍白。
因此孙子兵法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不要陷入绝境,而不是期待即使陷入绝境也能够绝处逢生。
这样的概率很低,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搞定概率如此低的事情呢?以强胜弱,并不是说我们一开始就具备很好的条件,而是让我们去一一梳理,去经营好我们的前提。
就像两个国家博弈,最耗费钱粮,想要开疆拓土,先得把本钱养厚,先得在其它关键要素上去验证是不是成立。
不然几个来回下来,再强也会变弱。
第二条,打得赢,也要算代价。
最近刚和我亲戚聊天,讲到最近他朋友豪车租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因此也在想有没有机会参与。
他打电话问了之后说可以做,不过我家这边有点,义乌还没有,不然去义乌做。
我就琢磨这笔账,在义乌我们人生地不熟,婚车,二手车都是很需要人脉经营的,就算因为平台实力强大,但贸贸然进入一个新市场,就算勉强做起来,可能也只够保本,所以还是要再观望下,不能急。
背后有强大的平台,成本低,自己资金还够我们撑很长时间,因此慢慢熬做起来的概率是不算小的,可问题出在这仗值不值得打。
孙子兵法思想精要
孙子兵法思想精要孙子兵法思想精要——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最理想的战略追求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善战思想的核心是以小的代价赢得大的胜利。
孙子治军思想的主线是“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孙子的军事战略追求的境界:先知,先胜,全胜。
孙子的军事战术追求的境界:慎战,谋战,智战。
一. 计篇1. 兵者国之大事2. 用兵须考察5个基本主客观条件天时、地利、将领、政治状况与政治路线、军队的编制与法令法规3. 须掌握的特殊法则:势者,因利而制权;行“论道”。
4. 庙堂周密谋算之重要性二. 作战篇1. 战前充分准备不可轻易出兵2. 用兵出征利弊都只宜速战不宜持久:拓展疆土保卫领土,丁壮伤亡财力消耗。
3. 善兵者须注意两点: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因粮于敌。
4. 重视从敌国补充武器兵员:物质激励士兵勇夺敌军战车,优待俘虏补充兵员。
5. 结论:兵贵胜,不贵久。
三. 谋攻篇1. 必以全争于天下(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2. 不得已时兵刃相见流血战争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3. 统帅要防止三种弊端不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直接指挥军队作战不了解军队的事情任意干扰将帅们的指挥不懂得用兵的权谋机变任意干涉将帅们的指挥4. 知胜之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怠。
四. 形篇1. 攻守基本原则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者不足,攻者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2. 应先认清必胜的形势然后用兵的原则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3.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1. 战役上用兵的原则部队编制有序管理严密,旌旗鲜明号令严肃,善于用奇正结合原则,善于避实就虚。
孙子兵法十种重要思想简单总结
孙子兵法十种重要思想简单总结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被誉为战争艺术的经典之作。
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对于军事领域的战略决策和战术运用都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孙子兵法十种重要思想的简单总结:1. 战争全局思维:孙子兵法强调了对整体战局的把握。
他讲究“智者必有计,不智者必有惑” ,并提出了“兵无常势”、“不失时机”等观点,强调战争中的时机和变化。
2. 军事智谋思维:孙子兵法对于智谋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强调了对敌情的了解和分析,以及在战争中灵活运用兵力,以取得最大的战果。
3. 优势兵力思维:孙子兵法注重在战争中发挥兵力的优势。
他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并提出了“以正治邪,以奇胜正”、“以细胜众”等观点,强调利用优势兵力进行作战。
4. 兵力运用思维:孙子兵法对于兵力运用有独特的见解。
他提出了“以迂为直,以软为刚”、“先攻击敌人的心理”等观点,强调使用计谋和战术来迷惑敌人,以获取战略或战术上的优势。
5. 战争决策思维:孙子兵法强调了战争决策的重要性。
他讲究“计谋并进,而不得已”、“小败大胜”等观点,强调战争中的灵活变通和战术上的立即决断。
6. 军事组织思维:孙子兵法关注军队的组织和管理。
他提出了“知天道者,胜人而不败”、“众擒敌之谋”等观点,强调建立坚实的组织体系和科学的军事管理。
7. 能动思维:孙子兵法主张主动进攻和积极作为。
他提出了“纵横捭阖”、“计无常、胜无常”等观点,强调主动出击和及时调整战术,以获取战略上的优势。
8. 战争经济思维:孙子兵法对战争经济有一定的论述。
他讲究“对内夺取利益,对外压制敌人”,强调在战争中充分发挥经济资源的作用。
9. 人民战争思维:孙子兵法对于人民战争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他认为“军民齐心,可使敌人服从”、“无后顾之忧,无困顿之敌”,强调军民团结和民主参与。
10. 教育培训思维:孙子兵法注重军队的教育和培训。
他提出了“权衡利弊,深思熟虑”、“刻苦深研”等观点,强调军队应该注重培养指挥员的能力和士兵的战斗素质。
简述孙子兵法的精髓
简述孙子兵法的精髓
孙子兵法是一本古代中国军事典籍,被誉为军事智慧的经典之作。
它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而灵活的战略思维。
孙子兵法注重在综合的视角下分析战争的全局,并通过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战术来取得胜利。
它强调以敌人为中心,了解敌情、敌意和敌能,从而制定出最有效的战略计划。
第二,注重统一指挥和组织管理。
孙子兵法强调指挥官的重要性,认为统一的指挥和组织管理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它强调指挥官要具备智慧、勇气和决断力,同时要善于赏罚分明,以维持良好的军事纪律。
第三,灵活运用兵力和资源。
孙子兵法提倡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思想,强调运用兵力和资源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它提出了“胜不战”的理念,即通过巧妙的策略和战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第四,注重情报和谋略。
孙子兵法强调情报的重要性,认为掌握敌情是制定战略的基础。
它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强调在战争中要善于收集情报并进行准确的分析,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五,强调战争中的人性因素。
孙子兵法认为,人性因素在战争中具有重要影响。
它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理念,强调在战争
中要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削弱敌人的士气和意志,从而达到战争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全面而灵活的战略思维、统一指挥和组织管理、灵活运用兵力和资源、注重情报和谋略以及战争中的人性因素上。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商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等,具有广泛的智慧和启示作用。
《孙子兵法》战略精要
《孙子兵法》战略精要
九、行军篇
❖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 兵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孙子兵法》战略精要
十、地形篇
在这一篇中,孙子主要通过对“地有六形”和“兵 有六败”的分析,论述了军队在作战时如何利用地形的 方法,并进而分析了兵败在将帅方面的责任及动因。用 现在的战略术语中,“地”是指战略双方对抗的“空 间”,这里面包括地势的高低、距离的远近、自然或人 文的地理环境、以及双方兵力部署所形成的战场位置关 系等等。认识和处理好“人”与“地”的关系,借“地 之助”去求“兵之利”,反映了战略家和军事家的素质 和能力。纵观历史,真正的战略家和军事家,都是熟悉 地理和地形的专家。
411胜战略目标2力胜之基础3利力的动因4道力的规律5形力的外在表现6势力的外在条件7柔驭力的核心思想8知力的认识论9专力的分合10度力的重心11变力的运动12奇用力的艺术13致用力的主动权42力合于利而动
《孙子兵法》战略精要
《孙子兵法》战略精要
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战略立足点?
《孙子兵法》战略精要
四、形篇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孙子兵法》战略精要
五、势篇
力量体现于“形”而蓄发于“势”。“势”指的是“形势 ”、“态势”、“气势”、“位势”等意思。就力量运用而言 ,“势”指的是力量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所借助各种外部条件 而形成的一种有利的蓄发状态。如何增强自己的力量,如何将 自己现有力量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更大 的胜利,这都与“势”有关,或者说都需要借助于“势”来实 现。 “势”是中国战略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掌握中国战略 思想的精华,不能不洞悉这个字的深刻内涵。
孙子兵法最精辟的30句话
孙子兵法最精辟的30句话1.兵贵胜,不贵久。
——《作战篇》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始计篇》3.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谋攻篇》4.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兵势篇》5.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始计篇》6.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九地篇》7.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兵势篇》8.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九地篇》9.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虚实篇》10.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九地篇》11.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12.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作战篇》13.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九地篇》14.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谋攻篇》15.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军形篇》16.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谋攻篇》17.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军形篇》18.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军行篇》19.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军形篇》20.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始计篇》21.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孙子兵法·地形篇》2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始计篇》23.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兵法·始计篇》2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25.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孙子兵法·兵势篇26.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孙子兵法·兵势篇》27.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孙子兵法·兵势篇》28.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它的主要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孙子兵法》的开篇之语,强调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
战争涉及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孙子强调要对战争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以确保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认为,在战争中,了解敌人和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敌人的情况和自己的实力,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战术,从而避免失败。
这也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之一。
三、兵者,诡道也孙子认为,战争是一种诡诈的行为。
在战争中,要用诡计和欺骗的手段来迷惑敌人,使敌人产生错误判断,从而取得胜利。
因此,孙子强调要善于使用计谋和策略,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四、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认为,战争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行为,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
因此,要根据敌情和战场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制定战略和战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这也是《孙子兵法》的又一个核心思想。
五、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孙子认为,战争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的较量。
因此,他主张要用攻心为上的策略来战胜敌人。
通过心理战和其他手段来影响敌人的情绪和士气,使敌人失去斗志和信心,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子认为,将领在战争中要有独立的决策权和指挥权。
如果一切都要听从君主的命令,那么就会束缚将领的手脚,使得将领无法根据战场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将领应该在遵循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七、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这是《孙子兵法》中关于战斗力的论述。
孙子认为,战斗力是由士气、勇气、决心和训练等因素组成的。
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培养,才能使军队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同时,孙子也强调了战斗力的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指挥体系和战术配合。
八、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是《孙子兵法》中关于战术的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要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孙武后学弟子们写作的内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但司马迁《史记》亦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
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一般称《孙子兵法》都是说有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三大兵书之一,而且最享大名的[1]。
以下是《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
“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作”是“制造”“兴起”之意。
“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
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谋攻篇》第三、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前三说的是战略运筹。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此三是作战指挥。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此三是战场机变。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此五是军事地理。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此六是特殊战法。
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