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陶渊明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陶渊明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文学院2012级汉教6班王仙芝 20120505225

【摘要】陶渊明诗歌是诗人对生命的体认,饱含着浓重的生命意识,人生迁逝之悲、功业无成之忧、或仕或隐生活方式两难选择,体现了一个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对人生价值的真切追问。身世之凄,时代之乱,玄学之盛这三个主要因素是陶诗真切而深重的生命意识生成的背景。

【关键词】陶渊明;生命意识;人生价值;迁逝之悲

陶渊明生于晋宋易代之际,这个时期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求一安生立命之所尚且艰难,何况实现诗人匡扶天下的青云之志呢?陶渊明在初入仕途,目睹官场之黑暗污浊、尔虞我诈之后,愤愤然而不平却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无奈高呼:“吾岂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毅然辞官归隐,绝于尘俗。正如钟嵘在《诗评》中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千百年来,我们习惯于以“隐逸”的标签来定义陶渊明,殊不知,陶渊明的任真自然、与世无争、旷达隐逸,并非诗人初衷,也非先天本性,是他在仕进无门,理想破灭之后,无奈之下的选择。故而,他的大量诗歌中都饱含着深重的生命意识,字字句句无不蕴含着他年华逝去,功业无成的伤感;他对生命有限,死亡即来的担忧;他在仕与隐之间徘徊难决的忧虑。正如鲁迅曾说:

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的太久了。……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论证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①

鲁迅的话意在说明陶诗不为人重视的另一特色,即“金刚怒目”式,这种“金刚怒目”其实正是陶渊明最初踌躇满志的真实写照。可见隐逸遁世并非陶潜初衷,而是他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理想破灭之后的无奈之举。而陶诗中的生命意识正是由此引发,诗人在举步维艰的困顿人生中感时伤事,嗟叹生命之短促,人生之无常。这种生命意识早在汉代古诗十九首中已初露端倪,如《青青陵上柏》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驱车上东门》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今日良宴会》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风尘”;《生年不满百》中“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等等。陶渊明诗歌中的生命意识既是对前人生命意识的继承,又是对其的深化。

笔者试结合陶渊明的具体诗歌作品,详细分析和阐述陶诗中生命意识的三种表现形式,即人生迁逝之悲、功业无成之忧、或仕或隐之虑。再从陶渊明主观方面的因素为切入点,结合客观因素,进一步探讨陶诗中浓厚的生命意识的形成原因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陶诗中生命意识的表现形式

生命意识是指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与思考。魏晋时期的诗人对茫茫宇宙中生与死这对不可回避的矛盾进行了痛苦的思索。②陶渊明的诗歌中,这种高扬的生命意识比比皆是,屡见不鲜,几乎贯穿了陶渊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其具体表现为人生迁逝之悲、功业无成之忧、或仕或隐之虑。例如《荣木》中写道“总角闻道,四十无成”,在《饮酒》中写道“行行向不惑,淹留竟无成”皆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不惑之年却还功业无成的深深忧虑,对自己人生价值,生存意义的反思。

(一)人生迁逝之悲

陶渊明的很多诗歌中都流露出人生苦短,生命易逝的迁逝之悲。死亡是生命的最高体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不曾经历过死亡,因而在意识到死亡迫近的时候,诗人的心中便充满了焦虑与恐惧。③加之时光飞逝,倏忽之间,诗人渐至暮年,行将就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诗人在这种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之中生发出难以排遣的悲伤,继而开始了对生命的强烈关注,开始思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下面来看陶诗中表现这种迁逝之悲的句子。例如写于诗人39岁的《饮酒》:“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吾生梦幻间,何事紲尘羁?”;写于44岁的《读山海经》:“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写于45岁的《和刘柴桑》:“去去百年内,生命同翳如。”及《和丁柴桑》:“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写于49岁的《形影神》:“我无腾化术,必而不复疑。身没名亦尽,念之无情热。”;写于50岁的《游斜川·序》:“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写于51岁的《拟挽歌辞》:“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写于63岁的《自祭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之如何!”由此,不难看出,自而立之年到暮年,强烈的人生迁逝之悲一直与诗人如影随形,而且伴随迁逝之悲而来的忧生之嗟也日益浓郁。诗人在时光飞逝,自已的生命即将走向完结之时,无奈感叹韶华难再,生命易逝,一去不返。这种因生命短暂而生的悲剧性意识在他身上是如此的顽固,以致他终身难以忘怀。④诗人常感生命的短暂,之于宇宙万物永生永恒,人生不过倏忽一瞬。如《荣木》中诗人写道:“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早上花开灿烂,日暮便颓败凋谢,植物尚且如此,朝盛夕败,推物及人,又当如何呢?人生不更是如此吗?短短几句,诗人迁逝之悲便溢于言表。又如《挽歌诗》“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杂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形影神》“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组爱永年,欲留不得住。”;《归园田居·其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及诗人晚年的祭文《祭从弟敬远文》《祭陈氏妹文》《悲从弟钟德》《自祭文》等诗文,都传达出诗人对于韶华难再,生命易逝的悲伤,对未知的死亡的极大恐惧。

人们总是在痛苦降临时,想方设法寻找着解脱痛苦、超越痛苦的灵丹妙药,可是现实世界的陶渊明找不到任何行之有效的办法。⑤于是,他只能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宣扬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有花堪折直须折”纵情诗酒,放浪形骸。例如,《神释》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游斜川并序》“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酬刘柴桑》中“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等等,其实,陶渊明这种看似放达的及时行乐,不过是在为自己的难以排悲痛心情寻找一种寄托罢了。酒醒之后,他始终要回到现实中,此刻随之而来的只是更深的悲伤。正如鲁迅所说:“人生最苦痛的事,莫过于梦醒了无路可以走。”陶潜企图用“及时行乐”来自我麻醉,自我安慰,逃避现实,而他这种自欺却折射出他内心深处极为浓烈的迁逝之悲。

(二)功业无成之忧

陶渊明的一生,可谓郁郁不得志,抱恨归山林的一生。年少时的陶渊明,在陶家先祖的丰功伟绩及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下,也曾怀着“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济世之志,积极入世,渴望在官场大展宏图,“达则兼济天下”。如他在29岁喜得长子俨时作《命子》组诗10首,追述祖宗丰功伟业,劝勉儿子继承祖志,光耀门楣;也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宏大抱负;也曾慷慨高吟“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其四》)、“四十无成,斯不足畏”(《荣木》);也曾意气风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

然而时运不济,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下,他的政治理想是没有赖以实现的土壤的。他出身庶族,备受轻视,因而“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虽则归隐,躬耕自足,但诗人始终为自己的壮志未酬、功业无成而郁郁寡欢。在《饮酒二十首》中他写道“少年罕人事,游戏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癸卯岁十二月作与从弟敬远》中写道“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杂诗十二首·其二》里写道“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