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专业常用术语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专业常用术语解释
1、氨氮(Ammonia nitrogen简称NH
3
-N)
指水中以游离氨(NH
3)和离子氨(NH+
4
)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决定于水
的pH值和温度,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氨盐的比例较高。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焦化、合成氨等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等。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硝酸盐。三种含氮化合物在水中出现的意义见下表。
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电极法和容量法。
2、表面活性剂(Surface-active agent)
目前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已达几百种,按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作用可分为三大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最广,而且在污水处理中是最难破坏、难降解的。水体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过高,会使鱼类难以生存,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3、臭(odor)
臭是检验原水和处理水的水质必测项目之一。水中的臭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天然物质的分解或与之有关的微生物活动。由于大多数臭太复杂,检出浓度又太低,故分离和鉴定产臭物质很难。
4、残渣
残渣分为总残渣、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三种。它们是表征水中溶解性物质、不溶性物质含量的指标。
总残渣指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包括总不可滤残渣和总可滤残渣。
总可滤残渣指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再在一定温度下烘至恒重所增加的重量。一般测定103~105℃烘干的总可滤残渣,但有时要求测定180±2℃烘干总可过滤残渣。
总不可过滤残渣(悬浮物,SS)指水样经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物质,于
103~105℃烘至恒重得到的物质量。它包括不溶于水的泥沙、各种污染物、微生物及难溶无机物等。
5、地面水(Surface water)
流过或静止在陆地表面的水。
6、电导率(conductivity)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
7、底质(bottom sediment)
底质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的产物,污水排出污和河(湖)床母质等随水流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
[向上]
8、废水(Wastewater)
生产过程中、使用后排放或产生的水,这种水对该过程无进一步直接利用的价值。
9、氟化物(Fluoride)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中,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饮用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缺氟易患龋齿病。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5mg/L的水时,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有色冶金、钢铁和铝加工、玻璃、磷肥、电镀、陶瓷、农药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和含氟矿物废水是氟化物的人为污染源。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主要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10、酚类(Phenolic compounds)
酚类是指苯及其稠环的羟基衍生物。根据所含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二元和多元酚。不同的酚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点。酚类又由其能否与水蒸气一起挥发而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通常认为沸点在230℃以下的为挥发酚,而沸点在230℃以上的为不挥发酚。水质标准中的挥发酚即指在蒸馏时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这一类酚类化合物。水中酚类与氯化物作用会产生恶臭。酚的主要污染源是炼油、焦化、煤气发生站,木材防腐及某些化工等工业废水。
11、粪大肠菌群
是总大肠菌群的一部分,它可在44.5℃下生长并使乳糖发酵,产生酸和气体。粪大肠菌群仅限于温血动物的肠道中,而总大肠菌群在某些水质条件下能在水中自行繁殖,因此,其较总大肠菌群更真实地代表水体受粪便污染的程度。
12、汞(Mercury)(Hg)
又名水银,是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自然界的汞主要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形式存在,价态有三种,元素汞、+1价和+2价的汞。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巨毒物质,特别是有机汞化合物,急性汞中毒可以使人致死,在人体中积累的慢性汞中毒,可以对人体造成不可恢复的疾病,直至死亡。而且水生生物对汞有很强的富集作用。日本有名的公害污染病水俣病就是因工厂排水中的甲基汞所致。天然水中含汞量极少,一般不超过0.1μg/L。我国饮水标准限值为0.001mg/L。
13、镉(Cadmium)(Cd)
镉的融点320.9℃,沸点765℃,是富延展性且柔软的金属,溶于稀硝酸。镉的毒性很强,可在人体的肝、肾等组织中蓄积,造成各种脏器组织的破坏,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还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引起痛痛病。
绝大多数淡水的含镉量低于1μg/L,镉在自然界中多以硫镉矿存在,并常与锌、铅、铜、锰等矿共存。所以在这些金属精炼过程中都可以排出大量的镉。另外,电镀、染料、电池和化学工业等排放的废水也是镉的主要污染源。
14、铬(六价)(Chromium)(Cr6+)
具有光泽的银白色固体金属,耐腐蚀、耐热,是人体的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铬化合物的常见价态有三价和六价。铬的毒性与其存在价态有关,金属铬无害,六价铬具有强毒性,为致癌物质,并易被人体吸收而在体内蓄积,通常认为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大100倍。三价铬和六价铬化合物可以相互转换。铬的工业污染源主要来自铬矿石加工、金属表面处理、皮革鞣制、印染、照相材料等行业的废水。铬是水质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
15、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以重铬酸钾(K
2Cr
2
O
7
)或高锰酸钾(KMnO
4
)为氧化剂,氧化水中
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采用它作为控制项目。
我国颁布的环境地面水质标准(1988年)中,规定了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化学需氧量,(简称COD
Cr
),而将高锰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高锰
酸盐指数,(简称COD
Mn
)。
16、碱度(Alkalinity)
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天然水中的碱度主要是由重碳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引起的,其中重碳酸盐是水中碱度的主要形式。引起碱度的污染源主要是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及洗涤剂、化肥和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流失。碱度和酸度是判断水质和废水处理控制的重要指标。碱度也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等。
17、金属化合物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