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桥梁特色 打造职教品牌

合集下载

特色学校标语

特色学校标语

特色学校标语特色学校标语篇一:学校宣传标语一、首选标语0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0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0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04、尊师爱生,团结奋进。

05、让梦想飞翔,让青春飞扬。

06、每天进一步,踏上成功路。

08、迎着生活的朝阳,展开青春的翅膀。

09、防偷防盗两大忌,就是麻痹和大意。

10、万人防火不算多,一人疏忽惹大祸。

11、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

12、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诱导学生。

13、文明校园,礼貌校园,清洁校园,和谐校园。

14、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

15、乐于学习、勤于思考、敏于实践、勇于创新。

16、身心健康,仪态端庄,行为规范、性格开朗。

17、精讲多练,师生互动,突出技能,学以致用。

18、积极鼓励,耐心诱导,多方启发,全面提高。

19、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快乐课堂,合作学习。

20、活动育人,自强厚德,温馨教育,完善人格。

22、以爱护公物为荣、以维护公物为美,以破坏公物为耻。

二、企业元素201、学一技之长,创一番事业。

202、凭技能就业,创美好未来。

203、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204、打造技能精英,彰显职教魅力。

205、围绕市场办职教,办好职教为人民。

206、今读职校打基础,来日就业显身手。

207、敢拼善搏才会赢,勤学苦练方能胜。

208、学技术走遍天下,读职校改变人生。

三、参考标语301、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302、自律成长,自强成才,自信成功。

303、让爱心伴我左右,让文明与你同行。

305、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

306、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源头。

307、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308、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309、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

310、让我们荡起青春的双桨,在文化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四、职教文化标语504、安全与幸福携手,文明与美丽同行。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水平职业教育从“融”向前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水平职业教育从“融”向前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水平职业教育从“融”向前作者:吴家宏王亚达来源:《职业(下旬刊)》 2021年第5期本刊记者/吴家宏通讯员/王亚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将职业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类型。

从“层次”教育向“类型”教育的地位提升,意味着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向高水平学校转型。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鄞州职教中心)以从“融”之姿大步向前,成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校、浙江省首批中职名校、浙江省中职“双高校”。

融,是融入,是融通,是融合,更是遵从,是继承,是创新。

“融”之教育厚而不重、宽而不松,相信每个人都有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和自觉成长的意愿;“融”之教育立足传统,面向世界,带着历史观、全局观和发展观,立足和发掘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在跨界、整合、重构中与外部的先进同行平等对话、多向交流。

“十四五”开局,这所“有格局、有文化、有温度”的学校将深化“融”思想,绘就新、芯、心三大蓝图,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宁波经验”。

融之新:开启高水平创业的“揽湖”时代2019年,为了提升宁波市整体教育水平,服务宁波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宁波市启动“教育布局优化”工程。

作为宁波市职业教育的排头兵,鄞州职教中心迎来了从“拥江”时代到“揽湖”时代的第四次创业大机遇。

如何化机遇为优势,实现职业教育示范窗口的高标准建设目标?鄞州职教中心校长楼梦红的答案是:从适应到融合新格局、新业态。

构建文化兴校新格局,走高质量示范之路在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建设一批高品质的中职学校成为职业教育从业者的共识。

而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高品质的集中体现。

在文化建设领域,鄞州职教中心的文化育人转型,要比大部分中职学校起步更早、谋划更远。

鄞州职教中心之所以有这样前瞻的意识和长远的布局,得益于楼梦红对传统文化的情有独钟,也得益于他在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决心和坚持。

以爱育美,以美育人——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以爱育美,以美育人——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以爱育美,以美育人——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摘要:从民航特色文化入手,结合“两航起义”爱国主义精神,当代民航精神和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精神,深入挖掘师生共同认可的中国民航大学校园文化。

针对目前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打造校园品牌特色文化,加强师生、校友对母校的情怀,同时达到思政教育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美育;校园文化;行业院校在校园美育工作建设中,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是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美育工作建设的必要前提;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先进文化为统领,建设过硬的准民航人才队伍,秉承历史传统,积极构建民航特色文化,努力协调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1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建设以引导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所有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建设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增强凝聚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内核,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催化剂。

1.2行业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通过“严实向上”的校风和“笃学、精博、严谨、创新”的学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和以当代民航精神为核心的行业文化相融合,创建文化融合新举措。

伴随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的全面深入推进,民航行业文化的大力弘扬也随之提到新的战略高度,行业文化凝聚着行业的价值观、发展观,在同行业中具有公共性,在行业发展中具有引领性。

民航院校应努力探寻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契合,建设特色班级文化将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2、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2.1物质文化匮乏中国民航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着重培养严谨科学的技术类人才,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方面倾注较多,但对于真正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职业精神、人文素养、行业文化等内容关注较少,相关文化建设存在不配套、脱节现象。

中职学校“上挂、横联、下辐射”办学模式实践研究

中职学校“上挂、横联、下辐射”办学模式实践研究

中职学校“上挂、横联、下辐射”办学模式实践研究作者:卿助建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1年第07期【摘要】本文基于新形势下优质中职学校“后示范”建设时期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发展的具体实践,提出处于现代职教体系基础地位的中职学校改革办学模式:“上挂”联合高等院校办学,“横联”形成区域“政校企”集团化办学,“下辐射”形成城乡职业教育社会化办学,以巩固示范校建设成果、促进和保障学校办学效益、持续提升内涵建设、持续扩大办学规模。

【关键词】中职学校办学模式多元化办学上挂横联下辐射【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6-0065-03随着时代的更迭发展,过去只对应届初中毕业生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很难适应当今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中职学校的职能不仅仅是单纯的职前教育,而是不断地向职前教育、社会培训及终身教育等多重方向转变。

“上挂、横联、下辐射”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是中职学校谋求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

“上挂”指纵向联合高职院校,打通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通道,成立办学共同体;“横联”则是指横向联系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学校进行合作办学,成立职业教育集团;“下辐射”是指中职学校将本校的技能知识、科技知识向初级职业院校和周边乡镇基层单位普及推广。

所谓“上挂、横联、下辐射”多元化合作办学,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与不同的社会对象进行合作,从而形成中职学校多重社会职能的发展模式。

中职学校“上挂、横联、下辐射”办学模式紧扣国家政策,响应合作发展战略,是中职学校新时代融合发展的实践产物,是中职学校转向内涵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的引擎,是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上挂、横联、下辐射”办学模式实践存在的问题(一)“上挂”高校联合办学存在的问题“上挂”高校联合办学实践中,中高联合办学形式、招生的专业、课程的衔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中高合作的特色不足、办学形式单一、办学行政管理机制缺失,“中高衔接一体化”推进速度缓慢,联合招生的规模偏小,联合办学水平较低。

传承我国“龙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

传承我国“龙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

传承中国"龙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摘要:以优质文化作引领,学校才干更好地发展。

呈贡新区第二小学创建"龙文化"品牌,从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学校品牌标识、学校管理、综合实践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龙文化"特色的品牌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文化建设思路定位综合实践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凝结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还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材具有深远意义。

学校作为文化继承、创新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地方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而以优质文化作引领,学校才干更好地发展。

因此,坚定地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品牌之路,是当前形势下地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使命。

作为呈贡区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呈贡新区第二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文化为魂的理念,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开放和选择、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不断丰富活动形式,确立走一条"龙文化"品牌创建的探寻之路,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依托地方突出特色,寻根探源龙文化我校所在地呈贡龙街社区,呈贡是XX 高原明珠滇池东岸的一方富饶漂亮的沃土,也是古滇文明的摇篮之一,而龙街社区的龙翔寺系育侨中学旧址,清中期至20XX 向来作为龙街小学校址。

这对作为传承和创新龙文化的学校教育无疑是丰富而珍贵的教育资源。

龙文化――我们从内涵深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根探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具有不可战胜的拼搏力量;腾挪自如的冲天才华;勇猛精进、完美无缺、充满智慧是它的真正体现。

活力的二小,发展的二小,开辟的二小,追求卓越的二小正是现实中品牌办学的文化追求。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交通厅•【公布日期】2015.03.12•【字号】豫交文〔2015〕125号•【施行日期】2015.03.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豫交文〔2015〕12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交通运输局(委),厅直属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豫政〔2014〕48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豫政〔2014〕75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结合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当前,我省交通运输事业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迫切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加快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创新的基本途径,是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根本保障。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我省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大好机遇下,推进我省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实现新的跨越,为我省全面实施三大国家战略和实现“六个交通”发展目标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全面深化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改革,以创建河南省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特色职业院校为抓手,加快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培养一大批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保证我省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_以建筑装饰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_以建筑装饰专业为例

第32卷第12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32, No.12 2012年12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December. 2012, 022~023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建筑装饰专业为例刘晓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内容提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作为提高办学水平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

本文以省级示范院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文化建设为例,从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内涵出发,提出了专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建筑装饰专业[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2)12-0022-02优秀的专业文化是推动专业建设前行的重要力量,同时,优秀的专业文化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为专业建设服务。

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重心从注重规模扩张到重视内涵建设的战略转移,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构建文化领域下的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新机制,已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1.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内涵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

专业文化一般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其核心是本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

专业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形式,包括了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课堂教育以及间接受到的专业文化的熏陶,实质是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为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既要发扬本科院校的求是、科学、民主精神,更要尽可能突出“职”字特点,以就业为导向,融进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职业元素,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呈现出职业本位的特征[2]。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行业正成为人才需求量大、发展空间广阔的行业之一。

作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专业之一,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道路桥梁设计、施工、管理、检测及相关技术领域技能的专门人才。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资源紧缺、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双向交流合作来促进学校教学经过企业复合和反馈,解决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培养的学生质量。

产教融合理念的实施对于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产教融合理念有助于对接行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行业需要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产教融合理念有助于学校更加准确地把握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产教融合理念能够加快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校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

产教融合理念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与企业合作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一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非常好的表现,被企业看中,从而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产教融合的理念对于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探讨如何推进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在某高职院校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学校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理念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下面结合该校的情况,来探讨具体的实施情况和成效。

1.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学校积极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

与企业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践学习机会。

品牌建设亮点总结

品牌建设亮点总结

品牌建设亮点总结一学期来,我校按照制定的鲁班文化学校特色品牌创建的实施方案,在学校主要领导的直接参与、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校鲁班文化学校特色品牌创建工作进行的有声有色。

现将一学期来我们在鲁班文化学校特色品牌创建中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制定实施方案细致入微。

在学校明确提出把鲁班文化作为我校特色品牌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后,我校就积极组织教师展开论证,怎么样才叫作特色品牌?如何创建等问题。

有了明确的认识后,又组织专人制定我校创建鲁班文化学校特色品牌的实施方案,并再三修改,不断完善。

从目标确立,到具体实施,从组织领导,到具体分工每一个过程都细心研究,反复讨论。

二、安排组织机构领导挂帅。

在组织领导机构的确立中,为了突出学校对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视,学校主要领导一致认为,必须有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具体工作由业务校长负责。

三、进行具体操作校长亲临。

学校特色的创建方案的实施具体工作,都是在校长的亲自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的。

业务校长安排,校长把关,在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下,广大教师积极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形成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

四、开展各项工作扎实有效。

学校特色的创建事关学校发展,事关学校教学发展。

为了使学校特色的创建真正落实,使学校建设取得质的飞跃,在落实方案时,大家都没有敷衍应付的态度,而是用自己的才识和全心全意为教育的热情,真正把这项工作扎实的开展。

比如在方案实施前,为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我们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宣传和动员。

既有为让广大教师献计献策出工出力的教师动员大会,又有为让学生重视的学生动员大会。

五、今后的工作重点:(一)加大投入。

1、在学校教室、图书室、操场等师生活动区域制作标志性宣传标语和图片。

2、印制一定数量的鲁班读物,丰富学生阅读材料,扩大学生阅读量。

(二)多元交流。

1、加强同兄弟学校间的交流。

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2、加强同学校特色创建富有成效的学校的的交流3、请相关专家做指导。

以传统文化打造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典型案例

以传统文化打造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典型案例

以传统文化打造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典型案例作者:杨燕陶斯明李斯来源:《商业文化》2020年第34期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崛起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但高职教育在文化内涵建设上呈现出过于模式化、品位不高等特点。

传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树立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

笔者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和特色路径,以期给同类院校一些参考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随着国家制造业的崛起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高职教育发展迅猛。

但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专转型而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具有滞后性,与同属高等教育的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

目前,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侧重硬件建设,忽略文化“软实力”。

高职院校更多地把精力和财力用在扩大校园面积、建设楼宇和实训基地、购买先进教学仪器上,而办学理念、制度建设、课外活动等文化“软实力”与中专教育没有本质区别;二是侧重技术技能学习,忽略素质、精神养成。

高职院校相较于蓝翔、新东方烹饪、新华电脑这类培训学校的根本区别在于,除了让学生习得一技之能之外,还要培养良好的素养,提升综合素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是校园活动偏重娱乐性,品位与格调有待提升。

据笔者调查,草地音乐节、校园歌手大赛、球王争霸赛、寻找最美女生/男生等娱乐性较强的校园活动最受大学生喜爱。

校园文化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格精神,高职院校应开展一系列高品位、内涵丰富的校园活动,以达到育人功效;四是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化,缺少特色,没有形成独特的大学精神。

无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京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门大学等,都有着独特的大学精神,并以此为核心打造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形成品牌效应。

铸魂强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铸魂强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铸魂强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者:曹晔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22年第04期【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政策;教师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8-0022-05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指出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

我国职业院校办学历史较短,职业教育教师具有特殊性,教师专业成长要求的环境复杂,教师队伍仍是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相关部门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出台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等文件,对职业教育教师及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这些要求是加快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方向。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因子模型构建作者:梁伟来源:《南北桥》2024年第03期[摘要]在當前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的视域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国内外有关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为出发点,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然后在产教融合视域下,从社会总体氛围、学校育人环境、学生内生力量、学生实践行为和培养成本支持五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因子模型,并重点厘清各影响因子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从更新育人理念、营造校园文化、改革课程教学三个方面提出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匠精神;影响因子模型[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1 问题的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呼唤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精细化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

国内相关调研发现,工匠精神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不仅能为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多的价值,也能极大提升我国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

通过在知网搜索发现,截至2023年6月,以工匠精神为主题词的文献高达1.48万篇,这些文献绝大多数是在2016年后发表的,这表明对于工匠精神的研究和实践非常热烈。

然而,课题研究人员在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时发现,目前虽然很多学者和专家都从各自所在的产业、行业、职业和院校出发对工匠进行了多元化研究,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大多处于理论研究、问题分析和对策探索阶段。

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作者:秦建国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03期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泰勒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结合生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深入落实国家课程的实施,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品牌。

在此,以江苏省口岸中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特色高中教育品牌。

一、以理念为先,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目标一是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确定培养目标。

学校课程建设,必须服从于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师、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

江苏省口岸中学在“让每一位学生成人、成功、成才”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梳理出了一系列的培养目标。

成人是基础,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成功是优秀,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用的公民;成才是卓越,是培养学生成为杰出的公民。

“成人、成功、成才”三者相互依存、交织,永远处于动态变化和不懈追求中,最终培养出既具有高尚品行、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又具有科学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二是依据学校培养目标,规划课程体系。

明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后,就要紧紧围绕它,分析研究学校的办学现状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江苏省口岸中学构建了“三成”课程体系,即成人课程、成功课程和成才课程。

以培养现代公民为目标的成人课程,包括责任意识培养课程、班会课德育课程等;以培养学生文化基础为目标的成功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学科拓展课程等;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成才课程,包括竞赛课程、思维课程等。

三是依据课程体系特点,进行课程开发。

建立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后,再对照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组织人员进行课程的开发。

当学校的力量不足以完成所需课程的开发时,可发挥校外资源的作用,通过聘请专家、引进课程等形式,拓宽课程开发渠道,丰富校本课程种类。

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实践策略

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实践策略

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实践策略作者:李培东杜英杰来源:《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年第08期新时代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学校管理方式。

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积极实施特色兴校、文化强校战略,尝试开展区域性整体推进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对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实践。

一、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学校建设现状中小学特色品牌学校建设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沈曙虹、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彭贤智、山东省苍山县教育局王彦锋等对此均有所研究。

但从总体上看,研究多集中在对学校个体品牌建设的探索方面,缺乏对区域性整体推进策略的研究,特别在区域内不同学校创建特色品牌的进程中,所涉及的宣传、激励、帮扶、指导、管理、评价等策略研究尚不多见。

二、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内涵特色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被社会和公众所认可便可称为品牌学校。

品牌学校为规避教育实践中引发的商业化、功利性、追名逐利的争议和分歧,要促进品牌的多元化发展,突出学校的文化性、差异性、过程性和创新性,特以“特色品牌学校”的概念表述。

特色品牌学校,指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时代性、系统性特征,价值追求融入师生的行为自觉和外在表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协调统一的学校。

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就是立足区域教育,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通过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学校建设策略(一)以行政和科研手段改善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内生动力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学校特征,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师生。

学校文化具有价值引导、观念凝聚、情感激励、行为调节功能,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成为现代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

特色品牌是学校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最终要以特色品牌作为是否成熟的标志。

由学校文化打造形成的特色品牌学校,必定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内生动力和用之不竭的办学活力。

新时代高职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研究与文化育人建设探索

新时代高职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研究与文化育人建设探索

新时代高职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研究与文化育人建设探索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建设、社会服务等为载体,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夯实“文化自信”基础,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职教时代新人,努力提高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水平。

标签: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育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这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专业文化建设和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我们进行了多种途径的实践与探索。

一、文化育人理念与举措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学院实际,建设“鲁班文化、建筑文化、家和文化和节日文化”四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强化文化育人队伍、人文教育课程、文化育人环境、文化育人载体构建,从文化研究、教育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四个层面整体推进,注重育人实效;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实现社会服务功效,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熏陶人、鼓舞人和激励人。

努力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灵魂。

我院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专业深入贯彻《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依托全国高职院校“奋进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社区文化宣传、社会服务等为载体,以建筑动画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夯实“文化自信”基础,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职教时代新人,努力提高我院文化育人水平。

推进湖北省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

推进湖北省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

2023年第12期决策咨询23推进湖北省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课题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我国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端连着教育,一端连着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和技术技能支撑。

就湖北省职业教育而言,目前还存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技术技能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

一、湖北省职业教育的现状湖北省已建成国家示范高职 4所、国家骨干高职 5所、国家优质高职 10所、国家示范中职 43所,12个职教品牌专业群、84个高职品牌专业、187个高职特色专业、169个中职特色专业。

8所高职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省级立项建设 29所高水平高职院校、84个高水平专业群和 70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120个省级中职优质专业。

64所高职院校共开设 441个专业、 2700个专业点,255所中职学校共开设 233个专业、 2828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湖北省国民经济各领域,基本适应全省人才市场需求变化。

但湖北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有发展水平与应有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快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解决好教育和产业脱节两张皮的问题。

要努力实现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服务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湖北省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一)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一是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

缺乏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与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

企业需求不能有效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各环节,职业院校对接新技术新产业不及时,导致教育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毕业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不能完全满足岗位需求。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教育管理JIAOYUGUANLI202优良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推动着学校向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方向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结合高职办学特点和自身实践,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系统化运作程序以及整体评价体系,务求校园文化建设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交专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一、创建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高品位、高层次的物质文化氛围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部分。

它是学校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

其内容包括学校地理环境、学校规划布局、学校建筑、人文景观等。

学校物质文化以其特有形式发挥着多重教育功能。

学校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

校园环境优美、整洁有序、林木葱茏、花香怡人。

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分布科学合理。

在南校区修建的青年园,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北校区改建的文体广场,为同学们提供了理想的健身娱乐场所;学校标识系统设计完成,并广泛应用。

校园内的道路、建筑物,进行了统一规划命名;校园草坪中摆设景观岩石,嵌刻了在学生中征集的“力行”、“和谐”等寓意深刻、催人上进的词语。

校园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对于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校园环境的建设,让师生员工深刻理解、领悟、认同、内化物质环境之中所隐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等文化因素,充分发挥了学校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明确校风、教风和学风内涵,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对一所大学来说,重要的并不是高楼,虽然一定的物质条件也是必要的,但大学更需要的是一种文化。

中职教学论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中职教学论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5.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预计投资120万元 其中财政投入60万元
(二)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绩效管理要求,做实做细绩效目标、绩效指标和权重分配,建立项目内部评价制度,强化项目内部管理与内部审计等检查,接受社会及合作企业的监督。
(三)大力支持产教协同育人项目的的申报及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安排、高技能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开发一批课程。对接职业标准,优化课程体系,“迭代式”修订教材内容,开发《铁道规程》、《铁路列车员培训教材》、《铁路旅客运输管理法规》等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一批新型活页式教材。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800字)
(一)项目建设内容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职—高职”立交桥,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增强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八、知识产权申明
本人郑重承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形式的抄袭行为,凡涉及到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解或已获得著作人认可。
项目负责人:
五、项目预期成果(300字)
(一)深耕产教融合,聚焦标准建设,努力建成一套适用于铁道运输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校企双元合作开发一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力争把专业建成全国中职优质专业。
(二)对接省域高校和行业企业,开展中高职一体化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深化“三教改革”,打造全国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形成全国性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和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4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高校办学治校的首要问题。

“三全育人”是对高校育人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文通过介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商务学院党建品牌建设经验和做法,提出“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以期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一、学院党建工作背景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十四五”党建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15610”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的建设思路,要求基层组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增強党组织“四力”为着力点,以严格做到“六个过硬”为落脚点,以“三全育人”为主线,构建新时代立体化“大思政”育人体系,从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实施“一院一品”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支部”建设。

品牌建设核心在于育人,本品牌建设将秉承“党建引领、多维驱动、深度融合、铸魂育人”的理念,由学院党总支牵头,以“主题引领、问题导向、多维互动、知行合一”的原则,按照外语商务学院党建规划,从着力健全党建长效机制、着力推动党建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党建“双创”品牌、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四个方面着力,针对外语商务学院专业群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践行育人新理念等过程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和方案,提出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党建与育人实践相融合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外语商务学院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旅游管理、应用英语、应用日语和国际商务(外籍学生)四个专业,目前正在建设(省级)商务英语高水平专业群。

学院党总支按照学院党委工作督署、以党建“双创”为抓手,按“双高”建设和商英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等要求,在总结外语商务学院发展成果、沉淀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的语言、文化专业优势,提出“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的党建工作品牌建设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