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公路发展史

沥青路面公路施工中······ 沥青路面公路施工中
水泥混凝土路 面
水泥混凝土路 面具有刚度大、 强度高、稳定 性好、养护维 修费用低等优 点。
福厦公路段
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 术标准》规定: 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 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 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 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 制出入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120公里/小时 或者更高的速度,路面有 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中 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 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 路面,设有齐全的标志、 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 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 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 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 地道通过。
沈大高速公路(神州第一路)
成温高速公路景观
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
渝黔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 (1993)
京沪高速公路
感谢观看
秦朝道路
秦,约 合70米,定线的 米 原则是尽量取直; 原则是尽量取直; 路基要高出两侧 地面,以利排水, 地面,以利排水, 并要用铁锤把路 面夯实, 面夯实,以增加 其密实度; 其密实度; 路旁 每隔三丈种一株 青松, 青松,以为行道 树;中央三丈为 皇帝专用, 皇帝专用,两边 还开辟了人行旁 每隔10里建 道;每隔 里建 一亭, 一亭,作为区段 的治安管理所。 的治安管理所。
全国公路的发展不大。 全国公路的发展不大。
现代公路( 年以后) 建立公路机构与专业管理队伍, 现代公路(1949年以后):建立公路机构与专业管理队伍,公路稳 年以后
步发展。八五后,公路普及,全国公路迅速发展。 步发展。八五后,公路普及,全国公路迅速发展。
中国古代公路
4,000年前 年前——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年前 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公路发展史

我国公路早期发展与指标普通公路的发展:中国公路发展史中国公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已出现可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秦朝时期,强调“车同轨、书同文”。
公元前2世纪,我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唐代是我国古代道路发展的鼎盛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清代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即“官马大路”、“大路”、“小路”。
“官马大路”分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2000多km。
2)近代道路(1912~1949年)可细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我国第一条公路是1908年在广西南部边防兴建的龙州至那甚公路,长30km。
截至1927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km。
二是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1936年),是我国公路开始纳入国家建设规划阶段。
1927年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
截至1936年6月,全国通车里程达117300km。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公路发展缓慢。
截至1946年12月,全国公路总里程只有130307km四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公路交通以军用为主,公路建设进展不大。
特别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破坏。
截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通车里程只有75000km。
3)现代公路(1949年以后)细分为七个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全国从上到下建立了公路管理机构,并建立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专业队伍。
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路建设的重要法规,进行了全国公路普查,全国恢复并改善了原有公路。
截至1953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12.6万km,有路面里程达 5.5万km。
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是公路稳步发展阶段。
公路通车里程和有路面里程都增长了1倍,分别达到25.4万km和12.1万km。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一、高速公路的起源嘿呀,咱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那可老有故事了。
其实高速公路这概念不是咱自己突然冒出来的,是从国外借鉴了一些想法呢。
最开始啊,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搞高速公路,咱就看着眼馋啊。
那时候咱国家发展得还没现在这么厉害,但是已经意识到高速公路这种交通方式可不得了。
它能让车跑得更快,人出行更方便,货物运输也更高效。
二、早期的探索与建设后来啊,咱就开始自己动手搞高速公路建设啦。
那时候条件可艰苦了呢。
没有太多先进的设备,好多都是靠人力一点点干起来的。
就像愚公移山似的,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那种精神是一样的。
最早建成的那些高速公路,虽然和现在比起来规模小,设施也没那么完善,但是那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儿啊。
比如说某某高速公路,它建成的时候,周围的老百姓都可高兴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他们的生活要发生大变化了。
三、大规模建设时期再后来呀,咱国家经济越来越好,对高速公路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就像开了挂一样,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那叫一个快。
到处都在修路,施工队的叔叔们可忙乎了。
这个时期的高速公路不仅数量多了,而且质量也越来越好。
路更宽了,车道更多了,各种安全设施也越来越完善。
像现在很多高速公路上都有很好的防护栏、指示牌,这些都是在这个时期慢慢发展起来的。
四、技术与创新随着发展呢,咱中国的高速公路在技术方面也有了好多创新。
比如说一些新的修路材料的应用,让路面更加耐用,抗压性更好。
还有在高速公路的设计方面,也更加科学合理。
像一些山区的高速公路,要考虑到地形的复杂性,工程师们就得绞尽脑汁想办法,怎么能让高速公路既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五、高速公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咱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可太大了。
从经济上来说,它让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
以前那些偏远的地方,因为交通不便,好东西运不出去,外面的东西也进不来。
现在有了高速公路,当地的特产可以快速地运到全国各地,外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也能很快地到达这些地方,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
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①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②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③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
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
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
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
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道路发展史中国从修建牛、马车路到建成现代化的公路网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古代道路、近代道路和现代公路三个时期。
中国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已有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据《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任重致远。
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
西周时(公元前1066~前771年)道路初具规模。
在道路规划方面有“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环涂七环,野涂五轨”(《周礼》)的记载;在道路管理方面有“司空视途”,“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周语》〕的记载;在道路质量方面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的记载。
战国时期秦惠王始建陕西至四川的褒斜栈道。
这条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一条通道。
秦朝时期,秦始皇在道路修建方面强调“车同轨、书同文”(《史记》),并“为驰道于天下”(《汉书》),修建车马大道,统一道路宽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公元前500年左右,随着一些城市兴起和发展,形成许多商队道路。
公元前2世纪,中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秦汉时期发展了馆驿制度,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
西汉设亭道路延续总长可达十万里。
唐代是中国古代道路发展的极盛时期,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宋代、元代、明代对驿道网的建设和管理也有所发展。
清代的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①“官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辐射,通往各省城;②“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③“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支线。
在各条道路的重要地点设驿站。
“官马大路”分成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4000余华里。
中国古代道路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如李春创建的赵州桥,工程艰巨的栈道,在中国和世界道路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
中国近代道路〔1912~1949年〕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以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
从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道路发展的时期,但发展缓慢,并屡遭破坏,原有的马车路〔有的也可勉强通行汽车〕和驮运道仍是多数地区的主要交通设施。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答:新中国公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当时,为了巩固国防、开发边疆和发展经济,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干线公路,如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等,公路建设开始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公路基础仍然很差,公路等级低、质量差,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开始探索高速公路的建设。
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此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公路等级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我国政府还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提高了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达度。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公路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高速公路网不断完善,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同时,我国政府还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发展,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和环保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绩。
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均大幅增加,公路网密度和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政府还加强了对公路建设和管理的监管力度,确保了公路建设和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新中国公路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奋斗的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在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中国公路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道路网络到如今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是中国公路建设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主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也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当时的公路主要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乡村公路,这些公路的建设主要依赖人力和农业机械,形成了最初的公路网络。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国公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
这期间,中国建设了一些重要的公路,如京沪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
这些公路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进公路建设,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
在这期间,中国建设了一系列重要的高速公路,如京哈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等。
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地区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
在这个阶段,中国继续建设高速公路,不断扩大公路网络的覆盖范围。
同时,中国还注重提高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了公路的维护和管理。
这些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公路交通的便利化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公路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现代化阶段的演变过程。
中国公路的发展不仅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未来,中国公路建设还将继续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秦直道 前221—前206年
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 路”“圣人条”,是秦始皇 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 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 要道。直道则是秦始皇为攻 防匈奴,令大将蒙恬率数十 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的国 防道路。南起京都咸阳,北至 九原郡(今内古包头市西南 穿越14个县,7蒙00多公里。 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 有20米,它在历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这一时期是公路开始纳入 国家建设规划阶段。1927 年,国民政府的交通部和 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 划及公路工程标准。1932 年,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 处奉命督造苏、浙、皖三 省联络公路,仿照国外中 央贷款筑路办法,筹集基金, 贷给各省作为补助筑路之 用
西安—兰州公路
抗日,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年)
沈阳—大连高速公路(神州第一路)
沈大高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建设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八车 道高速公路,1990年完工时为全部四车道,全立交,全互通。是辽东 半岛经济圈的轴心。,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全线总长 375公里,超过了1978年台湾省建成的373.3公里的南北高速公路,被 誉为“神州第一路”。
随着战场的转移,公路遭到严重破坏。截至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立前夕全国公路能通车的只剩下75000公里。 从中国近代道路的整个历史时期看,中国公路的发展 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载重量 的增大,线路和桥梁标准逐步有所提
今天的公路
•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全长18.5公里。 •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75公里, • 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18公里。 • 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 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全长275公里。 • 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 •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 2000年底,京沈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京沪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 200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 . 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 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36万公里。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之一。
以下是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
198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北京至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建成并通车,它是中国第一条符合高速公路标准的高速公路。
此后,中国政府开始长期致力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1992年,中国国家发展计委批准了中国的“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国家高速公路建设。
此后不断增加的投资和不断完善的技术,加速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
2004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1万公里的历史里程碑。
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全国高速公路网连通工程”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工程于2010年完成。
2013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了十万公里的大关,占据全球其它国家的前列,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达到了世界上最高水平。
这使得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客运和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艰难的起步——高速公路最初的年代高速公路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同发达的工业国家相比,晚了半个世纪。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车辆的增长,我国主要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堵塞日益严重,车辆行驶速度只有经济时速的一半,交通事故急剧增加。
为此,交通部开始汇集和研究世界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资料,并对我国部分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纸上的70年代交通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在交通流量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
1970年,交通部编制公路科技发展规划时,公路局几位领导和专家提出,根据交通流量,应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并安排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研。
1975年,由王展意、李劲、沙庆林等六人组成的公路代表团应邀赴日本访问,重点考察了高速公路。
1977年7月,在全国公路基本建设会上,交通部提出了新建高速、快速公路,以利于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初步规划;同年,交通部又提出要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时任交通部部长叶飞设想三年内建成通车,并要通过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积累经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
1978年5月,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战线学大庆会议上,交通部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提交代表们讨论。
6月,交通部党组在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汇报提纲》中,提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五五”后三年开始修京津塘高速公路,“六五”建成;并着手修建南京-杭州-宁波的高速公路;将沈阳-大连的公路改造成高速公路。
虽因种种原因,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最终只是停留在纸上,未能如期实施,但修建高速公路的准备工作开始列入交通工作的议事日程。
口水中的“汽车专用”与此同时,公路交通日益陷入被动局面。
如到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至天津塘沽港口的103国道,虽经几次改扩建提升为二级公路,但由于交通量快速增长,经常出现严重交通堵塞现象,年交通事故超过1000起。
我国公路发展史

我国公路发展史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连接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我国,公路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道路到公路、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历程。
本文将以《我国公路发展史》为题,从古代到现代,梳理我国公路发展的历史轨迹。
古代公路的形成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形成了一些道路。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建立后,朝廷开始修建官道,作为皇家贸易和行政管理的重要通道。
这些官道通常是由平整的土路和石板路组成,宽度在6米左右,路面平整,能够承载车辆和马匹。
官道的修建,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也为后来的公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道逐渐衰落,但道路的重要性并没有减弱。
唐朝时期,随着交通业的发展,道路的修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唐朝时期,各地修建了大量的驿道,用于传递政府文件、邮件和重要人物。
驿道的修建,不仅方便了政府的管理,也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明清时期,道路的修建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明朝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的修建进一步扩大,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建设项目。
清朝时期,道路的修建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了重要的交通枢纽。
公路的崛起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公路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的交通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14年,中国政府开始规划修建公路,1916年,北京至张家口公路建成,标志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开始。
1921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公路修建计划,1927年,中央公路局成立,负责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1930年代,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扩大,我国公路的总里程逐步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路部,负责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1950年代,我国公路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公路的总里程从1949年的21.2万公里增加到1957年的58.4万公里,公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进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
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平常的一个个令人赞扬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要紧规划布局要紧可划分为:①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②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③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纳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状,构成由中心都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忆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
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
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
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
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终止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艰难的起步——高速公路最初的年代高速公路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同发达的工业国家相比,晚了半个世纪。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车辆的增长,我国主要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堵塞日益严重,车辆行驶速度只有经济时速的一半,交通事故急剧增加。
为此,交通部开始汇集和研究世界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资料,并对我国部分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纸上的70年代交通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在交通流量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
1970年,交通部编制公路科技发展规划时,公路局几位领导和专家提出,根据交通流量,应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并安排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研。
1975年,由王展意、李劲、沙庆林等六人组成的公路代表团应邀赴日本访问,重点考察了高速公路。
1977年7月,在全国公路基本建设会上,交通部提出了新建高速、快速公路,以利于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初步规划;同年,交通部又提出要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时任交通部部长叶飞设想三年内建成通车,并要通过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积累经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
1978年5月,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战线学大庆会议上,交通部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提交代表们讨论。
6月,交通部党组在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汇报提纲》中,提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五五”后三年开始修京津塘高速公路,“六五”建成;并着手修建南京-杭州-宁波的高速公路;将沈阳-大连的公路改造成高速公路。
虽因种种原因,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最终只是停留在纸上,未能如期实施,但修建高速公路的准备工作开始列入交通工作的议事日程。
口水中的“汽车专用”与此同时,公路交通日益陷入被动局面。
如到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至天津塘沽港口的103国道,虽经几次改扩建提升为二级公路,但由于交通量快速增长,经常出现严重交通堵塞现象,年交通事故超过1000起。
公路发展史

公路发展史
•第一阶段(1912年-1949年):1912年修筑第一条汽车公路,全长50km。
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滇缅公路,长155km,是我国最早建造的采用沥青表面处理路面的公路,也是我国公路机械化施工的开始。
到1949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万km。
•第二阶段(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尽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道路曲折,但公路建设仍基本保持持续增长。
到1978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9万km,平均每年增加约3万km,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10倍。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规划了连接“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系统。
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我国大陆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
随后,沈大、京津塘、济青等高速公路相继贯通。
到1999年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
中国公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路的发展历程中国公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的交通主要依靠陆地交通,因此公路的建设至关重要。
早在商代时期,中国已经开始修筑道路。
商代的王陵、豪宅和城市之间就建有一些用于交通往来的道路。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公路建设也不断发展。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朝修建了一系列连接各地的官道。
这些官道被称为“秦道”,它们为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交通提供了便利。
秦朝的公路建设为中国古代公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的公路系统在各个朝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是在汉朝时期,公路建设达到了巅峰。
当时,大量的官道和商道被修建,连接着国内各个地区,促进了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
汉朝的公路网络在中国古代公路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公路建设在不同朝代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
在唐朝时期,公路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关注。
唐朝的交通发达,逐渐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经国大道”系统。
这些大道连接着全国各地,是当时中国交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后,中国公路的建设取得了更加重大的进展。
中国国家公路网的快速发展,为国内外经济交流提供了优质的交通基础设施。
中国出现了大量的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高速公路的国家之一。
总之,中国公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秦汉、唐宋等朝代的进展和发展。
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公路发展的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公路发展史嘿,咱今儿就来唠唠中国公路的发展史,那可真是一部挺有意思的“成长史”呢。
咱先得把时间拉回到老早以前呀,那时候的路,嘿,可不像现在这么平坦又宽敞。
我听我爷爷讲过,他年轻那会啊,村里头就只有几条泥巴路,一下雨,那路就成了大泥潭。
爷爷说有一回他要去镇上赶集,天刚下过雨,他穿着双布鞋就出门了。
那泥巴路黏糊糊的,没走几步,鞋就被泥巴死死地拽住了,爷爷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鞋拔出来,可再往前走,没一会儿另一只鞋又陷进去了,就这么一路走得那叫一个艰难,到镇上的时候,整个人都快累趴下了,裤腿上也全是泥巴,狼狈得很呢。
后来呀,慢慢地就有了石子路。
我爸说他小时候,村里到外面的路铺了些石子,虽然比泥巴路强点儿,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那自行车骑在上面,颠得人屁股生疼。
我爸有次骑着自行车去邻村找小伙伴玩,一路上那石子路坑坑洼洼的,车子不停地跳来跳去,我爸得紧紧地握住车把,不然准得摔个狗吃屎。
而且那时候的路也窄得很,要是对面来个人或者来辆车,还得小心翼翼地避让呢。
再往后啊,就开始出现那种柏油路啦。
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附近新修了一条柏油路,那可把我们这些小孩子给兴奋坏了。
我们在那路上跑来跑去,感觉脚下的路又平又软,和以前的路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那时候的柏油路还不算多,要是出远门,好多地方还是那种不太好走的路呢。
就说有一次我们全家要去外地旅游,坐的车在一段公路上行驶,那路虽说也是柏油路,但有些路段已经坑洼不平了。
车子一路颠簸,我在车里晃来晃去,感觉都快晕车了。
我妈还一个劲儿地念叨着:“这路咋就不能修得再好点儿呢。
”而现在呢,哇哦,那公路可真是四通八达,又宽又平的高速公路贯穿全国,开车在上面那叫一个顺畅。
城市里的公路也是规划得整整齐齐,有专门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大家各行其道,可方便了。
就像上次我们又出去旅游,这次走的高速公路,那速度杠杠的,一路上风景刷刷地往后退,别提多惬意了。
而且现在很多偏远的乡村也都通上了水泥路或者柏油路,村里的人进出可方便了,再也不用像爷爷那时候那样在泥巴路上艰难跋涉啦。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我记得我第一次坐上高速公路,那还是八十年代末的事儿。
那时候,中国的高速公路还不多,能上高速的车也不多。
我坐的那辆车,是一辆破旧的桑塔纳,车身上满是灰尘,车窗上还有几道裂纹。
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姓李,大家都叫他老李。
老李开车的时候,总是喜欢哼着小曲儿,声音沙哑,但听起来挺有味道。
那天,我们是从北京出发,要去天津。
老李说,走高速能快点儿,省得在路上耽搁。
我心里还纳闷,这高速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能比普通的路快多少?结果一上高速,我就傻眼了。
那路,平坦得像一面镜子,车开上去,稳得跟坐船似的。
老李一脚油门下去,车速就上了一百,风呼呼地从车窗缝里钻进来,吹得我头发都竖起来了。
老李一边开车,一边跟我唠嗑:“小伙子,你知道这高速是咋来的不?”我摇摇头,老李就接着说:“这高速啊,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
以前哪有这玩意儿,都是土路、石子路,车一开过去,尘土飞扬,跟打仗似的。
后来,国家有钱了,就开始修高速。
这高速修起来可不容易,得征地、拆迁,还得架桥、挖隧道,工程大着呢。
”我听着老李的话,心里感慨万千。
那时候,我还年轻,总觉得日子过得慢,一天天都差不多。
可现在回头一看,这高速路的发展,不就是咱们国家发展的缩影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慢到快,这不就是咱们中国人的奋斗史吗?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高速公路已经遍布全国,四通八达。
现在,我再去天津,已经不用坐那辆破旧的桑塔纳了,而是可以坐高铁,速度更快,环境更好。
但每次经过高速公路,我都会想起老李,想起他那沙哑的嗓音,想起他说的那些话。
有时候,我会想,这高速路不仅仅是路,它还是一条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它让我们走得更快,看得更远,也让我们的心更近。
这高速路,不就是咱们中国人的一条心路吗?现在,中国的高速公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仅路网更加密集,技术也更加先进。
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这些高科技的东西,都开始在高速公路上应用。
道路工程发展史

道路工程发展史
时间段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与特点
古代道路(公元前)
初步形成与发展
- 原始道路由人践踏形成,逐渐发展为牛马车道。- 黄帝发明车轮,制造车辆,对交通运输作出重大贡献。- 商朝夯土筑路,利用石灰稳定土壤。- 周朝道路网初具规模,道路规划、管理、养护等方面有所创建。- 战国时期车战频繁,道路建设重要性凸显,出现栈道等特色道路。- 秦朝修筑驰道网,统一车轨距,修建直道等宏伟工程。- 汉朝继承秦朝制度,完善邮驿与管理制度,丝绸之路形成。
近代道路(1912-1949)
萌芽与缓慢发展
- 汽车输入中国,公路开始发展,但发展缓慢且屡遭破坏。- 最初的公路如龙州那堪公路、邕武公路等相继修建。- 抗日战争时期,滇缅公路等战略通道修建,支援抗战。- 国民政府时期,公路建设有所推进,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现代公路(1949年至今)
快速发展与现代化
公路发展史

我国公路早期发展与指标普通公路的发展:中国公路发展史中国公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古代道路(公元前21 世纪~公元1911 年)早在公元前2000 年,我国已出现可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秦朝时期,强调“车同轨、书同文”。
公元前 2 世纪,我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唐代是我国古代道路发展的鼎盛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清代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即“官马大路”、“大路”、“小路”。
“官马大路”分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2000 多km 。
2)近代道路(1912~1949 年)可细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我国第一条公路是1908 年在广西南部边防兴建的龙州至那甚公路,长30km。
截至1927 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km 。
二是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1936 年),是我国公路开始纳入国家建设规划阶段。
1927 年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
截至1936 年6 月,全国通车里程达117300km 。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 ~1945 年)。
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公路发展缓慢。
截至1946 年12 月,全国公路总里程只有130307km四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年)。
公路交通以军用为主,公路建设进展不大。
特别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破坏。
截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通车里程只有75000km 。
3)现代公路(1949 年以后)细分为七个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全国从上到下建立了公路管理机构,并建立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专业队伍。
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路建设的重要法规,进行了全国公路普查,全国恢复并改善了原有公路。
截至1953 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12.6 万km,有路面里程达 5.5 万km 。
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 ~1957 年),是公路稳步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Image
北京市道中国路公网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网的效果
•
No 规划方案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目前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
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10多亿人口,直接服务范围东部地区超过 90%、中部地区达83%、西部地区近70%,覆盖地区GDP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
上,人们将可以直接感受到高速公路运输系统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
不通公路。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公路发展概况
No 我国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 从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的1978年 • 从1978年至1985年 • “七五”时期
Image • “八五”到目前为止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沈大高速公中国路公(路神发展州史第一路)
No Image
京津塘高速公路(1993)
中国公路发展史
北京道路的发展
No • 北京道路总里程超过19000公里
• 城市道路为4010公里(含3.5米以上街坊路),其中城市快速路165公里, 主干道834公里,次干道638公里,支路1622公里和751公里的街坊路;
• 郊区小城镇道路527公里为各远郊区县内的市政道路。
Image
中国公路发展ge
襄樊~十堰高速公路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万梁高速公路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北京五环五方桥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渝黔高速公路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同三线(湖北段)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
中国公路发展史
跨省市的高速公路。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 1997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年均增长477公里。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No • 快速发展阶段(1998~ ) 1998年至今,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年均通车里程超过4000 公里,年均完成投资1400亿元。 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 200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3.4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二。 Image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 公里,只用了4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时间,可以说, 仅仅17年,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创造了世界瞩目的速度。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No •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 起步建设阶段(1988~1997)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Image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
No Image
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上海南浦大桥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武汉长江二桥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广东水门桥
中国公路发展史
No Image
千岛湖大桥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大事记
• • • •
No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全长18.5公里。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75公里, 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18公里。 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 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全长275公里。
• 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
Image •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中国公路发展史
7918高速公路网(2万亿)
No 7918网目前已建成2.5万公里,正在建设的有1.6万公里,还有4万多公里需
中国公路发展史
7918高速公路网(2万亿)
No 7条首都放射线:
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 京-哈尔滨;
9条南北纵向线:
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
Image 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18条东西横向线:
要在未来时间建设。 2005年末,建成3.5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0%以上; 2007年末,建成4.2万公里,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中的高速 公路; 2010年末,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建成5-5.5万公里,完成西
Image 部开发八条省际通道中的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网未来建设所需资金约为2.1万亿,其中东部地区4000亿元、 中部地区5600亿元、西部地区1.14万亿元。
• 2000年底,京沈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京沪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 200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 . 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公路发展史
7918高速公路网(2万亿)
No • 7918高速公路网: 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 线组成,总规模8万多公里。 Image
No 中国公路的发展史 Image
香格里拉公路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公路发展概况
No • 4,000年前——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 商代——驿道传送; • 西周——都市为中心的道路体系; • 秦代——修驰道 直道 道路交通网;
Image • 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 唐代——为城市(西安)为中心的驿道网。 • 1912~1949年 全国通车的道路仅8万公里,全国1/3的县
• 将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路,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路,西部地
Image 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路,从而大大提高全社会的机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