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合集下载

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围术期护理

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围术期护理

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围术期护理王其燕,陈进文,陈 幻摘要:总结38例电视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的护理。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病人呼吸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术后出现2例胸腔积液,2例第三孔切口液化,1例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1例右侧少量气胸,1例肺部感染,无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全部病例于术后7d~15d治愈出院。

术前、术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手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3.027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C-3113-02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s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微创诊治新技术,手术后病人的肺功能破坏程度远较常规开胸手术小,且不切断肋间神经,对肺功能影响小,手术切口小、损伤小、出血量少,病人术后疼痛轻,使病人敢于咳嗽、深呼吸,能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

减少了术后瘢痕、肺不张等并发症,受到年轻爱美病人的青睐。

我科2004年5月—2012年5月共完成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38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23岁~56岁(39.3岁±11.6岁);均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9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24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并三尖瓣关闭不全5例。

1.2 手术方法 全组病人均采用双腔或单腔气管插管,静脉及吸入麻醉。

病人取仰卧位,右侧垫高20°~30°。

于右侧腹股沟纵切口长2.5cm,行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于右侧胸壁作3孔。

第1孔于右胸骨旁第4肋间,长3cm,入手术操作器械及人工瓣膜;第2孔于右腋中线第3肋间,长2cm,入上腔静脉阻断带、冷灌针、升主动脉阻断钳及手术操作器械;第3孔于右腋中线第7肋间,长2cm,入下腔静脉阻断带及电视胸腔镜导鞘、胸腔镜。

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配合

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配合

手术பைடு நூலகம்果评估
术后的效果评估是判断二尖瓣置换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医生将根据患者 的症状缓解和心脏功能恢复情况来评估手术的效果。
结语和总结
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配合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严密的护理和监测。 通过合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中操作和科学的术后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 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配合
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二尖瓣疾病。本节将介绍二 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和相关注意事项。
前言
二尖瓣置换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手术,需要严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本节将为您介绍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在进行二尖瓣置换术之前,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评估患者的心脏状 况。医生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手术风险。
术中操作步骤
二尖瓣置换术主要包括开胸手术,医生将切开胸骨,进入胸腔进行手术操作。 操作过程包括取下病变的二尖瓣组织,并安置人工二尖瓣。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二尖瓣置换术成功的关键。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治疗。恢复期 间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和定期的复诊。
风险和并发症
二尖瓣置换术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的严密监测 可以减少这些风险。

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护理

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护理

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护理自1997年Chitwood首次成功完成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以来[1], 该术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围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成功地完成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4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4.6±12.5)岁;平均体重(44.2±11.8)公斤;均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13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24例,合并左房血栓及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术前心功能Ⅱ级17例,Ⅲ级23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垫高20~30度;全身麻醉后股动脉、静脉插管下建立体外循环,右胸骨旁第四肋间、右腋中线第三肋间,右腋中线第七肋间分别切开长约1.5cm的3个切口。

胸腔镜下套上下腔静脉丝带,主动脉根部缝合荷包后插入特制冷灌针头,阻闭上下腔静脉,专用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

冷晶体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加冰盐水心脏表面降温保护心肌。

心脏停跳满意后,切开右心房、房间隔,显露二尖瓣。

行二尖瓣置换术,术毕于右腋中线第七肋间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2.结果本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出现频发性室性早博1例,气胸1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出院时复查心脏超声示瓣膜位置、活动良好,无瓣周漏;住院天数(13±3)d。

3.术前护理3.1 术前常规准备改善心功能,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药物使心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控制感染病灶,控制有无发热、关节痛等风湿性活动症状。

由于对手术过程需股动、静脉插管,因此术前避免在股动、静脉穿刺;术前戒烟>1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充分休息,增加营养,增强对手术的耐受性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3.2 做好心理疏导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进行心理疏导,讲解该手术的优越性,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胸腔镜下换瓣术后病人的护理

胸腔镜下换瓣术后病人的护理

饮食
服用利尿剂者应补充钾类, 前 3 个月应注意 控制饮水量,3 个月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避免 过度饮水和暴饮暴食,饮食应注意多样化,少量 多餐,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维生 素、含钾较多的饮食,避免便秘,避免过饱。 禁 忌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心功能差的患者要 限制钠盐的摄入,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观 察尿量及体重的变化,保持摄入量及尿量基本平 衡。
3、肾功能监护 4、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5、神经系统监护 6、体位,活动与功能锻炼
7、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护理
出血,心脏填塞、急性肾衰竭、感染、脑功能障碍等
呼吸系统的护理
胸腔镜手术的术中单肺通气,一侧肺易受压 萎陷对胸腔、肺部造成损伤,术后易出现肺部感 染、肺水肿、肺不张等并发症。因此,针对手术 特点术后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尤为重要
婚育指导

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 过程,但心脏功能及全身情况尚未完全恢复, 不 宜过早开始性生活,如果已经能爬二层楼梯,可 以恢复性生活,换瓣术后患者心功能和体力均恢 复良好可以结婚。 女性患者术后 2 年内应该避孕, 以免增加心脏负担,避孕不宜选用避孕环,以免 引起慢性炎症形成病灶,可服用避孕药或应用避 孕工具,换瓣术至少2 年后,全身情况良好,方 可怀孕。
一、临床表现

劳力性气促伴咳嗽 咯血 食欲不振 二尖瓣面容 心悸 胸痛
胸腔镜下换瓣与传统手术比较
胸腔镜患者术后置管时间明显小于开胸手 术,疼痛程度轻,ICU 监护时间短,住 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 胸腔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符 合美容要求,胸廓完整性得到保护等特点。

急性肾衰竭

发生原因:体外循环的低流量和低灌注压、红细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成形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成形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成形的手术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 075000胸骨正中心脏直视手术, 具有良好的术野暴露,避免对肺的挤压和损伤, 有利于术后肺功能的恢复等优点, 是目前心内直视手术的常规入路。

但其切口长, 需要纵劈胸骨, 出血较多, 存在胸骨或纵膈感染等并发症。

切口易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 尤其是女性, 影响术后生活质量。

微创心脏外科(M ICS)是心血管外科领域发展的一项很有前景的新技术。

M ICS 的内涵较丰富, 但减小切口是其一个重要目标[ 1] 。

1 手术方法右侧腹股沟纵切口, 长3 cm, 分离股动脉和股静脉, 股动脉插供血管, 股静脉插一双级引血管。

胸壁做一个小切口+ 两孔, 小切口于右胸骨旁第4肋间,长4~ 5 cm, 切断少许肋间肌, 置一小长爪牵开器入下腔静脉阻断带、人工瓣膜及手术操作器械; 第一孔于右腋中线第3肋间, 长2 cm, 分离肋间肌入胸, 入上腔静脉阻断带、冷灌针、升主动脉阻闭钳及手术操作器械; 第二孔为胸腔镜入口, 于右腋中线第7 肋间, 长1~ 2 cm, 分离肋间肌入胸, 入胸腔镜导鞘、胸腔镜。

胸腔镜入胸后, 于右隔神经的上方切开心包,上至升主动脉根部, 下至腔静脉根部。

心包缝1针牵引线, 自胸腔镜孔引出, 向下牵拉右心耳以显露主动脉根部及上腔静脉, 开始体外循环后, 套带法阻断上、下腔静脉。

于右上肺静脉入口处缝荷包, 插左房引流管, 于升主动脉根部缝荷包, 插特制长冷灌针入升主动脉, 特制长阻闭钳经第一孔阻闭升主动脉,冷晶体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加冰盐水心脏表面降温保护心肌。

心脏停跳满意后, 平行房室沟切开右心房、房间隔, 缝2针牵引线, 牵拉显露二尖瓣, 采用部分直视结合胸腔镜辅助间断缝合二尖瓣、打结、试瓣。

胸腔镜下连续缝合房间隔、右房切口。

开放升主动脉阻闭钳, 复温停体外循环后, 于入胸腔镜孔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2.护理配合2. 1物品准备除常规器械、物品准备外, 还需特别准备30∀镜、胸腔镜导鞘、特制长三折组织钳、升主动脉阻闭钳、胸腔镜专用心房拉钩、长爪牵开器、长剪刀、镊子、持针钳、电刀头。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总结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主要包括术前访视、器械准备、术中配合等措施。

认为微创心脏外科是心血管外科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不伤胸骨,伤口愈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以适应新术式发展对护理工作的挑战和要求。

标签: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护理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风湿热的后遗症,是由于瓣叶增厚、瓣交界粘连引起瓣口狭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1]。

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对于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具备了创伤小、出血少、疼痛减轻,恢复快,切口较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

1 术前准备1.1术前访视手术护士术前1d携带访视单至床旁与患者及其家属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部位标识等信息。

护士应主动向患者介绍微创手术的优点,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简单叙述术前患者的准备工作(如:术前禁食禁饮,术晨换清洁患者服,禁止携带金属物品及义齿)及手术室入室环境等,获取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并告知病房护士手术患者术前携带影像资料,抗生素,胸引瓶等。

1.2仪器设备准备体外循环设备,STORZ腔镜系统两套,除颤仪,胸外自动除颤电极板,电凝机,ACT测试机,血气分析机,负压吸引器,二氧化碳等。

1.3器械物品准备心脏基础器械敷料,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专用器械、腔镜换瓣器械及微创二尖瓣拉钩,STORZ 30度物镜,机械瓣膜或生物瓣,体外腔镜所需耗材:各型号无损伤涤纶线,换瓣线,普利灵线。

胸骨锯(以备术中意外发生,中转开胸),特殊用物:一次性穿刺套管针,长电凝头,长导丝,输血器做套管,腔镜专用打水针头,长棉绳。

2 手术配合2.1巡回护士配合2.1.1术前心理护理及麻醉配合术前30 min将变温毯调节到毯温38°,暂停手术间空调,单开层流自净,核查无误后接患者入手术间,将患者安置在手术床将上衣脱去后及时贴上自动除颤电极,长方形电极板贴于背后右肩胛骨下缘,电极线从右肩过,圆形电极板贴于左前外侧胸壁,电极线从左腋下过,避免手术时间过长形成压疮。

胸腔镜辅助心内直视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胸腔镜辅助心内直视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胸腔镜辅助心内直视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摘要】目的总结5例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的手术配合。

方法 5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循环下行胸腔镜微创二尖瓣置换术。

术前巡回护士做好患者的准备和特殊物品、仪器的准备,术中建立静脉通道,注意体位摆放,仪器的安全使用等。

器械护士做好周围循环插管的配合,器械准确传递及胸腔镜器械的保护等。

结果手术护理配合顺利,5例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好,顺利出院。

结论熟悉胸腔镜心脏手术配合的特点,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正确保养及使用胸腔镜器械,是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胸腔镜手术配合目前心内直视手术的常规入格,是胸骨正中心脏直视手术,具有良好的术野暴露,避免对肺的挤压和损伤,有利于术后肺功能的恢复等优点。

但其切口长,需要纵劈胸骨,出血较多,存在胸骨或纵膈感染等并发症,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微创心脏外科(MICS)是心血管外科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1]是在保证获得与传统手术方法相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对病人的创伤及对机体内环境干扰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不伤胸骨损伤小,伤口愈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我院2011年3月—2011年5月应用胸腔镜下心内直视二尖瓣置换手术5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例,男2例,女3例。

年龄44~67岁,平均53岁。

根据病史,心血管体征,心电图,X线心脏平片,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无胸壁粘连及其它合并症。

患者均在胸腔镜下心内直视微创顺利完成手术。

切口平均4~5cm。

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缩短30%,出院复查心脏超声瓣膜位置,活动良好,无瓣周漏。

2 手术方法经右腋中线第三肋间切口2cm入胸腔镜导鞘,胸腔镜入胸。

经胸壁右前外侧第4肋间切口4-5cm进胸。

备软组织扩张固定器撑开切口。

备4针6×14涤纶线及特制缝线钩,心包固定线,利用特制缝线钩穿胸壁固定手术野外。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病人的临床护理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病人的临床护理

护理经验220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病人的临床护理高丛丛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摘 要】目的:探讨胸腔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期间于我院接受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全体患者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指导来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

结果:10例患者的手术过程均顺利完成,期间有2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在及时静脉注射多卡因1mg/kg后症状消失;有1例患者出现右侧血性胸腔积液,经胸腔穿刺抽液后得以治愈;全体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

结论: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关键词】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护理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化已经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心脏外科微创化等一系列微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自1996年2月实际上首例二尖瓣成形术在电视-腔镜下完成后,胸腔镜下瓣膜手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较于传统心脏外科手术相比,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具有切口创伤小、术中和术后出血少、住院时间少以及康复快等优点,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1]。

本实验选择我院10例接受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进行了临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实验选择2014年1月~2014年期间于我院接受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女性7例,男性3例,体重范围为50~75kg;临床病症:1例二尖瓣狭窄且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患者、6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胸比例范围为0.55~0.77,平均值为0.63;10例患者术后复查后,瓣膜位置准确,活动情况良好,均不存在瓣周漏问题。

1.2 护理方法针对10例患者,均实施统一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

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weeslce n h i o ea iec o ea inwees mm aie .Reu t Twop t n sh dafv r r ee tda d t er p rt o p rt r u v o rzd s l s ai t a a o — e a l o e ain i h o re be p rt n t ec u s .Th a in sweefl we prg lrya dt e r lr c v rd o ep t t r l e o o du e ua l n h yweewel eo ee .

6 ・ 8
J耋 医in e oaCc en t uI 临lde志i mol i rc i M约ia 用n c P fi 荸 c a
…‘… 卷 期 21第5第4 0年 … … 1 1 1。
完 全 胸 腔 镜 下 二 尖 瓣 置 换 术 的 手 术 配 医院 手术室 ,江苏 南 通 , 2 0 0 261 )
蛋 白和肝素 拔管 止血 , 常规 关胸 。
1 3 结 果 .
置换 术 2例 , 过术前 完 善 的准备 , 中仔 细 的操 经 术
作 , 后 对 各 系统 严 密 的监 护 , 得 成 功 , 术 后 术 取 且
无 严重 并发 症 发生 , 现报 道如 下 。
本 组 2例患 者术 程顺 利 , 术 时间 3 5h 平 手 . , 均 住 院天数 1 。 0d
XU ng— ho Yo — ng
( n o g R c s i l a t g, in s Na tn 2 6 1 ) Na tn i Ho t ,N no h pa n Ja g u, n o g, 2 0 0 ABS RACT:0 e t e T0 e au t h p r t e c o e a in d rn h VR n e o a T ci v v lae t eo e ai o p rt u ig t e M v o u d rt tI t o a o c p .M e h d TWO p t n s wh e ev d t e M VR n e h r c s o e i u o p l h rc so e to s a i t o r c i e h e u d r t o a o c p n o r h s i t a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屁帛!创#$2021%第16'第1(Journal of Minimall y Invasive Medicine,2021,16(1)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143-李秋红曾秋芸(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福建省厦门市361006)【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

方法对行胸腔镜二尖瓣术的60病进程,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切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施行。

结果手术(3.05±0.88)h,升动脉阻(23.80±7.10)mu,术呼(5.60±1.20)h,重症监停留(22.10±7.22)h,术后住院为(8.06±2.20)d o有6并发症,其中2胀、2术后疼痛、1切口出血、1例切口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结论胸腔镜下二尖瓣术对术配合要求较高,手术士应对手术流程、器性方法、医生工作习惯熟稔,的配合。

【关键词】胸腔镜;二尖瓣术;护理配【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6575(2021)01-0143-02DOU10.11864/j.issn.1673.2021.01.40二尖瓣术是一人工瓣膜有病变异瓣膜的胸心血管外科手术,其适应证是二尖瓣二尖瓣[1](近年来该病胸腔镜下体外循环二尖瓣疗。

相'的开胸体外循环下二尖瓣,胸腔镜下二尖瓣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血量少、术伤口愈优、恢复快、伤胸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2-3],提高了的生命质量,有改善了'的,程高。

大胸腔镜下二尖瓣术确的,术前存在焦虑、张、害怕等消极⑷,术发生应激反应手术治疗[5](手术士与手术医生的精准配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且腔镜手术难度大、器,若个问题都会手术进程,在一定程[6"7]O,胸腔镜下二尖瓣术的术配的疗重要。

我院行胸腔镜下二尖瓣术的60的术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胸腔下二尖瓣术的60病,38、22例,年龄39~69 (56.26±7.87)岁,体重48-73(62.57±5.61)kg。

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脏病患者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观察患者手术配合效果。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3.16±0.49)h;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6.57±4.18);术后辅助呼吸时间(6.01±1.24);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23.18±3.64);术后住院时间(9.53±1.85);40例患者中出现有5例(12.50%)出现并发症,其中腹胀2例(5.00%)、切口感染1例(2.50%)、切口出血1例(2.50%)、术后疼痛1例(2.50%)。

结论:对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进行手术配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并发症随着心脏外科微创理念的逐渐普及,心外科医师更倾向于小切口的手术方式,其手术疤痕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1]。

本文将对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脏病患者,均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年龄26~71岁,平均(48.56±2.34)岁;体重48~76kg,平均(62 .34±2.15)kg;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24例。

纳入标准:1)患者心功能均为Ⅱ级-Ⅲ级,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2];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了解,并自愿签字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通气功能障碍;2)股动、静脉病变而不宜进行股动、静脉插管、严重胸廓畸形;3)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4)全身状况差,对手术不耐受者。

1.2 方法1)术前准备:①巡回护士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病情,主动为患者介绍手术其相关事宜,让患者了解手术目的、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

2例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替换术的手术配合

2例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替换术的手术配合

2例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替换术的手术配合作者:谢东玮王丽霞戚杨颂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全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被形象的称为“钥匙孔”手术,其技术被认为是自体外循环问世以来,心脏外科领域又一次重大技术革命[1]。

我院心脏外科发展近年来由传统向微创转变,理念不断更新,在具备丰富传统手术经验的同时,充分运用胸腔镜理论及技术操作,自2012年开展全胸腔镜下单纯二尖瓣替换术2例,现将手术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42岁、44岁,体重为54 Kg、61 Kg行MVR术,体外循环时间70~120 min,阻断时间40~60 min,手术时间3 h,患者出院复查瓣膜位置良好,无瓣周漏。

2术前准备2.1患者准备术前1 d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解除其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2仪器设备德国storz胸腔镜机组,吸引器、除颤仪、高频电刀、负极板回路垫等,各类仪器设备调试处于备用状态。

2.3手术器械心脏常规器械、10 mm 30°镜头、光纤、摄像头、小儿阻断钳、乳突撑开器、中长、短电刀头各一,刀片(23、11号)、各种型号滑线、软组织扩张固定器、胸腔镜专用器械:特制主动脉阻断钳、打结器、抓钳、无损伤血管镊、血管针持、长柄针持、钛夹等。

3手术配合3.1巡回护士配合3.1.1患者入室后,严格查对制度,身下垫负极板回路垫,注意保暖,室温调整至22℃~24℃。

3.1.2麻醉配合外周静脉通道建立于右上肢用以麻醉诱导,待患者气管插管后,麻醉医师再行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监测通道的建立。

3.1.3手术体位患者麻醉后取仰卧位,右侧肩胛下垫高30°,右上肢略外展使腋下暴露,右侧腹股沟区皮肤暴露,体位安置后,连接胸外除颤电极片,再次检查输液管、导尿管等各类管路是否通畅。

3.2器械护士配合3.2.1提前20 min洗手,准备3个器械台,整理器械台。

3.2.3周围循环建立在右侧腹股沟做3~4 cm纵向切口,皮下电刀止血,钛夹结扎血管,递乳突撑开器,分离暴露股动、静脉,先插股动脉插管,给5-0prolene1/2线缝荷包,小阻断钳阻断股动脉,尖刀切开股动脉插管,打开阻断钳,10号线带线固定,再插股静脉二极管,5-0prolene1/2线缝合包,蚊氏钳套硅胶管夹线,肝素水注入插管管芯内抗凝,尖刀切开股静脉插管至右房,10号线带线固定,固定体外循环管道,大角针7号线全层缝合固定于右腹股沟区,并覆盖无菌治疗巾。

二尖瓣置换的手术配合(护理带教)

二尖瓣置换的手术配合(护理带教)
25
五:二尖瓣置换手 术注意要点
26
洗手护士注意事项:
• 1. 心脏手术器械多,请提早洗手准备用物清点及做好相 应准备。
• 2. 熟悉熟练建立体外循环的插管顺序。 • 3. 缝针较多,及时整理,以免遗失。 • 4. 密切关注手术进程,提高手术配合熟练度,了解医生
习惯。 • 5. 生物瓣膜由于福尔马林浸泡,需用内用生理盐水清洗
递管道钳夹上腔导管,拔除导管,收紧荷包线,打结
24
拔左心引流管 中和肝素
递直角钳7#丝线结扎或用6*14单针半线缝扎,重新测下心房 压 根据ACTI测定值计算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用量
拔除主动脉导管
递尖刀切断固定丝线,递小盐水巾,收紧双荷包线,打结
止血
温盐水冲洗
按放胸腔引流管,缝合心 用温盐水冲洗,检查有无出血,递酒精纱布消毒皮肤,递11#
定 递镊子11#刀切开递左心管插入左房内,收紧缝线,固定插管
递镊子,主动脉阻断钳,用于阻断主动脉
递冰泥(两块治疗巾保护切口)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切开右房
切除病变二尖瓣 测试瓣膜的大小 间断缝合上瓣
检查瓣膜开放情况
递长梅氏剪,长镊剪开右房,递心房拉钩,撑开显露,递11#刀 切开房间隔,递组织剪剪开,进入左房。如左心房及左心耳内有 血栓应予以清除,递勺子或刮勺取出血栓,递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左心房,清除残留小血栓,或递4/0普理灵线,缝扎左房,进行 左房减容 递7*17的单针长涤纶线,牵引房间隔,尾线用蚊钳牵引,递持瓣 钳,夹持前瓣中央,牵向后半侧,展开前瓣叶,递11#刀切开一 小口,瓣膜剪沿瓣环0.3MM处剪除瓣膜。递一盛有盐水的小碗 接切下的瓣膜,留取标本 递所需的测瓣器,25~29#,递所需的人工瓣膜
到右心房。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置换及成形手术后呼吸的护理干预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置换及成形手术后呼吸的护理干预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置换及成形手术后呼吸的护理干预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或成形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方法: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开展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或成形术共24粒,通过对患者的呼吸道的有效管理管理,如术前教会患者有效呼吸及咳嗽;术后呼吸机运用注意加温、加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加强体疗、拍背;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术后第一天、转入病房后第二或第三天复查床旁胸片及听诊双肺呼吸音。

观察患者指脉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痰的颜色、量、性状、输血量、手术切口。

结果: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术后一例患者发生右侧胸腔积液,穿刺抽出淡血性胸腔积液200ml,其余患者无胸腔积液。

术后当天及返病房时听诊右侧呼吸音稍低,术后第三至四天呼吸音正常。

术后患者指脉氧维持在92%~99%。

氧合指数>300。

患者监护室痰量在5-10ml,为白色粘稠痰。

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二尖瓣手术短,患者恢复较快,输血少,美观等特点。

结论:加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二尖瓣罝换或成形术后呼吸道的管理能有效的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对促进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标签: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呼吸的护理干预目前胸腔镜辅肋小切口戓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中越来越多的普及开展。

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在术中麻醉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左侧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这对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临床资料2012年7月我科首次开展胸腔镜辅肋小切口瓣膜罝换术或成形术,现有24例,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42.7岁、体重43-64㎏.心功能Ⅰ级1例,心功能Ⅱ级13例,心功能Ⅲ级10例。

术前常规根据病情给予利尿,补钾,降肺压治疗。

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股动脉一股静脉机转流时间202~225min,主动脉阻断时52~96min.胸前外侧切口(①取右侧腋中线第4肋间乳房下缘切口约5㎝为主操作孔②右侧腋前线第3肋间小切口罝电子胸腔镜。

微创胸腔镜辅助二尖瓣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

微创胸腔镜辅助二尖瓣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
现代医院 2 0 0 9年 3月第 9卷 第 3襄
专 业 技 术 篇
M dm opt r 0 9V l o3 o e H silMa 2 0 o 9N a
15 O
微创胸腔镜辅助二尖 瓣置换术 围术 期的护理
苏冰 莲 汤红 莲
PE O P R ll Rl E ATVE NUR NG F SI OR P ATI N S UNDER E T GO I I M AL I VASI NG M NI N VE
T P eea 缩 2 V D vg 环 8例 。
担 忧手 术能否成功 ; 手术所造成 的创伤 , 术后疼痛 、 恢复 时 间等 , 术前均有 紧张、 惧心理 , 恐 特别 是女性 病人 , 心术 担
13 统计 学分析 .
数据采用均 数 4 准差 ( - ) - 标 4 表示 , 量资料采用 t s 计 检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验 。用 S S8 0软件 进行 统计 学处 理 。以 P<00 A . . 5为差 异
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 。胸腔镜组患者在 IU监护时 间、 C 术后 呼吸机辅助时间与 同期常规前正 中开胸组相 比 , 差异无显著
【 关键词 】 电视胸腔镜
二 尖瓣置换 手术 护理
d i1. 99 ji n 17 —3 2 2 0 .30 7 o:0 3 6/.s . 6 1 3 X.09 0 .5 s
自20 0 3年 l O月 ~ 0 8年 1 , 20 O月 我们应 用胸腔镜技术 , 经右侧胸壁小切 口( 4—5c m)+两孔 ( 腔镜 、 胸 升主动 脉 阻 闭钳入孔 ) 行二尖瓣置换 ( R) MV 手术 8 例 , 1 与传统 的 7 5例 正 中开胸 MV R相 比较 , 临床效 果满意 , 现报告 如下 。

516例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

516例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

516例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黄晶;谢庆;卢嫦青;欧阳淑怡;谭玲玲;王欣;冯旭林【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7(032)020【摘要】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为手术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51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做好术前访视与手术仪器准备;巡回护士配合麻醉及正确安置手术体位,术中加强单肺通气及口腔护理;器械护士配合建立体外循环、胸腔内及心内操作配合、维持目镜清晰等.结果 516例中转为正中开胸8例,二尖瓣成形效果不佳行二尖瓣换瓣29例,其余均顺利完成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疾病知识与配合技能,确保手术仪器设备完好,正确摆放手术体位,术中确保呼吸道通畅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总页数】3页(P52-54)【作者】黄晶;谢庆;卢嫦青;欧阳淑怡;谭玲玲;王欣;冯旭林【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手术室,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手术室,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手术室,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手术室,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手术室,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手术室,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手术室,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3【相关文献】1.516例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 [J], 黄晶;谢庆;卢嫦青;欧阳淑怡;谭玲玲;王欣;冯旭林;2.6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全胸腔镜双孔法二尖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 [J], 秦芳琼;陈晓霞;严冰华;刘小民;高晓菁;韩盖宇3.33例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J], 宋素娜;凌云;郭阳娇;吴贤红4.33例Barlow综合征患者全胸腔镜Loop技术二尖瓣成形术护理配合 [J], 宋海娟;谢庆;韩盖宇;陈晓霞;卢嫦青;王昭慧5.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研究 [J], 陈健超;周志明;杨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陈洁春;陈柳云;曾庆兵;余华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4(000)022
【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行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资料。

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

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手术的相关步骤,正确调节和使用胸腔镜等仪器设备,对胸腔镜等特殊器械了解和及时准确的传递,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密切配合术者,是提高手术效率及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总页数】3页(P3663-3665)
【作者】陈洁春;陈柳云;曾庆兵;余华
【作者单位】510080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510080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510080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
室;510080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J], 傅椰
2.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J], 傅椰;
3.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的应用 [J], 蔡逸群
4.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的应用 [J], 蔡逸群
5.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J], 李秋红;曾秋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2095-1116(2014)01-0104-02
㊃护理医学㊃
收稿日期:2013-09-02
作者简介:傅椰,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脏外科手术护理,E⁃mail:fuye104@.
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傅 椰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湖南衡阳421001)
摘 要: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下行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㊂ 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5月利用胸腔镜在体外循环下对14例风心病患者实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手术㊂做好术前护理,术中给予密切配合㊂ 结果 手术进行顺利,2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致手术野不清晰改为开胸手术,其余12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1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㊂ 结论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效果理想,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㊂护理配合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手术护士应具有丰富的开胸心脏手术配合和腔镜手术的经验,并且对病情变化有快速反应配合的能力㊂
关键词: 胸腔镜; 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术; 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开胸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已在各大医院普遍推广,是心胸外科医生非常娴熟的一种手术方式㊂
随着心脏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心胸外科医生对心肌保护技术的重视,胸腔镜辅助下体外循
环二尖瓣置换术成为了近年来效果较为理想的术式㊂在胸腔镜下开展二尖瓣置换手术无需锯开胸骨,切口美观㊁创伤小㊁出血少㊁切口感染率低,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㊂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在北京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此手术1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38~
62岁,平均45岁㊂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中度至重度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Ⅱ~Ⅲ级㊂患者无其他慢性疾病,均无胸腔粘连及其他合并症㊂
1.2 治疗方法
采用全身静脉麻醉,双腔气管插管㊂体位取仰卧右侧垫高位约15°~30°,通过股动㊁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胸腔镜辅助下行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㊂
2 结 果
手术进行顺利,2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致手术野不清晰改为开胸手术,其余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㊂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58~92min,平均约75min㊂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5~76min,平均约48min㊂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11例,电除颤复跳3例㊂手术平均时间约3.5h㊂术后胸腔总引流量为
105~440mL,平均约210mL;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2例右肺不张,1例少量心包积液,患者术后在监护室留观2~4天后转入病房,均痊愈出院㊂3 护理配合
3.1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①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行三方核查,麻醉前给患者听轻松的轻音乐,适当给与心里疏导,与其讲解微创手术的优点,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让病人在最佳状态下准备手术㊂在患者下肢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协助麻醉医师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㊂②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垫高20°~30°,妥善固定,身体勿接触床栏等金属物㊂手术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体位㊂探查及缝合二尖瓣时将手术床左倾㊂为了将左心气体完全排出,麻醉医生膨肺时将体位调为头低脚高位,排尽左心气体后及时恢复[1]㊂③术前留置导尿管和肛温探头,妥善固定以免术中滑脱㊂术中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导尿管连接空无菌
401Med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China ,January 2014,Vol.42,No.1
生理盐水瓶,要定时观察尿量及颜色,并记录转流前㊁中㊁后的尿量,便于判断血容量是否充足㊂④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㊂术前应做好仪器设备的检查,常规准备体外循环手术用物和长主动脉阻断钳㊁长无损伤血管钳及长持针器,还需准备腔镜器械㊁腔镜机组(显示器㊁气腹机㊁冷光源㊁二氧化碳管道)㊁气动臂气源等,确保所有设备㊁器械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㊂手术开始前对摄像头㊁冷光源等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处于完好状态㊂根据手术需要巡回护士应合理摆放手术仪器设备的位置㊂⑤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应急准备,同时仔细观察插管肢体循环情况,若皮肤有发白变冷等情况立即处理,以防肢体长时间缺血而坏死㊂⑥开始复温后,开电热毯,注意保暖,观察末梢循环㊂准确记录输液量㊁出血量及尿量,心脏复跳后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㊁心率及体温的变化㊂常规准备好强心㊁利尿㊁抗心律失常㊁扩血管及纠正酸中毒等药,根据患者体重准确计算肝素㊁鱼精蛋白量㊂认真执行安全用药㊁安全输血制度,保留用过的安瓿㊁血袋备查㊂
3.2 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①做好术前手术器械㊁电子设备的检查㊂手术器械是手术操作的基本工具,器械性能直接影响到手术操作乃至手术的成败[2]㊂器械护士手术器械的名称㊁性能㊁使用方法应非常熟悉㊂常规准备体外循环器械和心胸脏腔镜特殊器械1套㊂提前30min 洗手,认真检查手术器械的性能,灭菌是否合格㊂检查目镜镜头是否清晰㊂整理好器械台后协助医生铺单,并与巡回护士共同唱点所有器械㊁缝针㊁纱布等术中用物并做好记录,在关心包前后,关胸前后再次清点,防止异物遗留体内㊂
②配合医生在右侧胸壁作3个小孔㊂在右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第一切口,放置10cm穿刺鞘入电子胸腔镜,在右侧腋前线第4肋间作第二切口,防置微创切口保护器,入下腔静脉阻断带和操作器械;于右腋中线第3肋间作第三切口,放置软性牵开器,入上腔静脉阻断带㊁冷灌注针㊁阻断钳及操作器械㊂③协助股㊁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㊂在右腹股沟处分离暴露股静脉,用乳突撑牵开固定㊂用4⁃0滑线做荷包,在荷包上下两端过股静脉以10#丝线穿16#硅胶管做阻断带,根据患者体重选择插管的大小㊂开始体外循环后,用阻断带阻断上㊁下腔静脉㊂用4⁃0滑线在升主动脉根部做荷包缝合,插入冷灌针,用心脏特器长阻断钳经腋下第三切口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脏停搏液㊁降温㊁用冰盐水覆盖心脏表面保护心肌㊂
④手术中积极主动配合㊂器械护士应非常熟悉心脏手术与腔镜手术,对心脏及血管的解剖结构应烂熟于心,对手术医生的习惯和手术步骤非常熟悉,能紧跟手术节奏㊁积极主动配合㊂器械护士要通过不断观看手术的录像提高配合技术,术中能及时准确传递器械㊁物品㊂术中目镜要轻拿轻放,不能接触坚硬物品,各种导线㊁光纤不能弯曲打折㊂
⑤进胸后术野较深,器械护士更换长手术器械,根据需求及时提供2⁃0滑线或瓣膜缝合线,连续或间断缝合人工心脏二尖瓣膜㊂间断缝合时,器械护士注意白㊁蓝线交替供给,以便视野清晰㊂每缝合四针提醒主刀医生用蚊氏钳夹主,便于主刀医生根据针距选择最佳的进针点㊂测试瓣膜开合功能良好后,3⁃0滑线连续缝合房间隔㊂在滑线打结时,器械护士及时用水浸湿缝线和手术医生的手,以免由于线的干涩损伤血管引起出血或断线[3]㊂
⑥排气㊁拔管:在缝合房间隔前,膨肺使左心房充满血液,拔出升主动脉之冷灌针,摇动手术床使患者头低位㊁排气,压住右冠状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缝合右心房切口,开放上下腔静脉,复温后,停体外循环,拔出各插管,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㊂
⑦常规止血㊁关胸,关胸前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㊁敷料,以避免纱条遗漏在体腔㊂
4 讨 论
微创心脏外科(MICS)是心血管外科领域发展的一项很有前景的新技术[4]㊂腔镜采用肋间入路,其手术创面小,组织损伤及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低,且不伤及胸部骨结构,患者舒适程度高,符合美容要求,已逐渐被大家认可[5]㊂胸腔镜辅助下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是本院新开展的一项手术,护理配合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精密的手术器械也是腔镜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成功的前提㊂与传统的开放二尖瓣置换术相比,手术护士除了应具有丰富的开胸心脏手术配合的经验外,应非常熟悉腔镜器械的性能及使用方法[6],并且应具有对病情变化有快速反应配合的能力㊂手术室护士术前应参加病房组织的术前讨论,熟悉患者的病情㊂做好术中所需物品的充分准备,
(下转第108页)
501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年1月第42卷第1期
(上接第105页)
并检测腔镜仪器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㊂术中注意手术体位的妥善摆放和手术安全护理,手术流程的优化和细化尤为重要㊂为了满足新手术方式的需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实战的训练,必要时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㊂
参考文献:
[1] 苗琳.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配合[J ].中华
护理杂志,2012,47(6):560⁃561.
[2] 李美清,王晓丹,廖冰野,等.手术室贵重器械的管理
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封3.
[3] 刘美霞,周虹.12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双主动脉弓
矫治术的护理配合[J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15⁃916.
[4] Stevense JH ,Burdon TA ,Peters WS ,et al.Port⁃access cor⁃
onary art ery by⁃pass grafting :a proposed surgical method
[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6,111:567⁃573.[5] 刘伦旭,周清华,车国卫,等.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手术
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肺癌杂志,2004,7(5):431⁃433.
[6] 石峻,张本贵,白志轩,等.全胸腔镜下Box Lesion 双极
射频治疗心房颤动[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18(5):433⁃435.
(此文编辑:朱雯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