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的启示

[提要]日本较早引入环境会计,并在实施推进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基于对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的分析,提出我国推动环境会计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日本;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的分支,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日本环境会计的研究是从90年代开始的,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相对迟,却十分迅速,目前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环境省对企业环境会计的定义是: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保障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并高效率地推进环保事业,企业应了解自身业务活动的环保成本与效益,从而定量地加以测定,并向社会公众公开这些数据。环境会计明确表明企业环境保护活动的效率,以及经济活动和环保效率的关系。与国民环境和经济核算体系相比,企业环境会计核算是一个微观的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

一、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的动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经济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连续发生了三重县四日市煤尘事件和富士县神通川、新泻县阿贺野川和熊本县水俣市有机水银中毒事件。这些事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当受害者诉诸法律时,当事公司全部败诉。从此以后,各公司都转向了考虑环境因素的经营方针。

8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提出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的战略规划,后又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循环经济等规划,目的就是要实现生产消费节能减排,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日本社会、民众和企业也逐步开始关心自身生存的环境,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消费者愿意使用可循环的商品,多数上市企业都要公布环境会计报告,社会从整体上对环境的识别能力增强。除此之外,日本还积极学习欧美等西方国家先进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会计报告制度等,为其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20世纪末,日本企业受到欧美国家绿色壁垒的影响,提出了向以"最优生产、最优

消费和最少废弃"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自此,日本开始重视环境会计的研究,如今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二、日本政府的环境会计促进机制

(1)多主体协作机制。日本环境会计是以国家政府部门(环境省)为主体,经济产业省、企业界、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和学术团体之间共同协作开展,几者间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环境省在1997年开始实施环境会计项目计划,组成了环境会计委员会,并于1999年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把握及公开的原则"。环境省指南注重于外部公开功能,而经济产业省环境会计指南注重于企业内部管理功能,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友好投资的决策方法、环境友好的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成本规划)、物流成本会计、环境友好的绩效评价系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计算。

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发布了"考虑环境因素下公司管理的环境成本信意的利用"和"环境报告书保证业费指南"等指导文本。公认会计士们必须承担起环境报告的保证工作。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行深入调研。为促进企业环境会计实施的科学化,日本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报告,大大促进了企业环境会计的迅速推广。由环境省颁发的《环境会计指南》是日本第一份官方环境会计报告。编委员会中有高校理论研究者,有公认会计士协会成员,有行业协会的企业家等。从委员构成上就充分体现了协作和沟通。

(2)环境教育机制。环境会计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环境会计人才。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对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在日本各高校现在均设有专门的环境会计课程来培养本国的环境会计人才,以供给各单位对环境会计人员的需求。

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小学就出现了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环保实践活动。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文部省又不断补充和完善中小学教学指导大纲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此外,日本大学的环境教育更加注重专业性,很多大学都设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专门研究机构。

(3)环境审计监督机制。为获得公众的认可,日本还非常重视推进企业环境审计监督。开展环境会计第三方认证。进一步树立企业的环保形象,扩大企业的环境经营成果。

目前,在日本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独立的审计机关或独立的环境监督机关,对包括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环境报告进行认证,以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可。为适应社会需要,执行环境审计的主体多种多样,有会计师事务所、环境检察部门、环境研究所、同业协会中的环境监查委员会、咨询公司等。审查的重点包括环境信息的正确性、报告内容的全面性、环境对策的适当性、环境工作的合法合规性。但由于环境审计至今尚未制度化,环境审计报告书的格式也并未完全统一。在此次调查中,编制环境报告书的1,160家企业中,有近17.8%的企业接受了第三方机构的评价或审核。通过接受第三方环境审查,既避免了企业不能如实和全面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又促进了企业环境经营的改善,确保了社会公众的确认。

三、日本环境会计立法和相关准则的细化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为环境会计的推进实施奠定法律基础。迄今为止,日本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7,000余种,并不断进行健全和完善,为推进环境会计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表1)

日本的环境会计在亚洲发展最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环境省的研究推广工作。日本会计界把1999年称为"环境会计元年",原因是环境省在同年3月公布《关于环境成本公示指南》,意味着日本企业在环境会计实践方面跨出了规范性的一步,初步建立了环境会计框架的同时,也使得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得到了普及。

之后,日本环境省发布大量环境会计法规。例如,2000年5月公布《引进环境会计体系的指南(2000年版)》、2000年6月颁布《环境会计手册》、2000年7月委托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编写《环境会计指南》、2001年2月颁布《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会计绩效指标-2000年》、2001年5月发布《环境会计手册Ⅱ》、2002年3月颁布《环境会计指南2002年》、2002年6月颁布《环境会计手册2002年――为了理解环境会计指南2002年》、2004年修订、发布《环境活动评价计划(2004年版)》等。多项研究表明,环境省的《环境报告指南》对企业影响非常大,80%以上的日本企业参照该《指南》编制环境报告。

四、普及环境报告书

近年来,日本企业通过健全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为环境会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明确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2002年环境会计指南》中,对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做出了规定。按照规定,日本企业对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5项质量要求:即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可核实性。其中,相关性强调对具有环境影响的重点事项必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