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执笔人:高武
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的概念,包括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
2.了解区域划分的指标,相应的区域名称
3.识记区域范围的特点
4.了解区域差异的概念
5.了解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
教学难点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具学具地图册、名师一号、课本
教法设计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指导练习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引
入
新
课
近年来,我国努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各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鼓励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放弃高薪岗位,报
名参加了西部计划志愿者。
为什么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呢?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地理环境、在经济发展上有何差异呢?
讲
授
新
课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1)定义:
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可以度量的实体。
(2)要素:
一般包含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
(3)划分:
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
(4)特点:
①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边界有显有隐
②区域内要素表现一致性
③区域间要素表现差异性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区域差异:两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
3、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目的
生:读课本内
容,思考总结
区域的特点
(1)方法:
A.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B.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C.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2)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自然区域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A.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B.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影响水分条件
C.海拔高度:水热组合状况随还把变化
2、划分依据:
A.基础:气候和地形
B.标志:土壤和植被
3、三大自然区的自然条件差异
要素自然区东部季风区(45%)西北干旱半干旱
地区(30%)
青藏高寒区
(25%)
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3000米等高线(“三山”)
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横断山区以东
内蒙古高原
河西走廊
新疆大部
青藏高原
气候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高寒气候
植被(土壤)森林、森林草原
多人工植被
荒漠→荒漠草原
→草原
高寒荒漠、草甸、
森林
地形多平原、丘陵多高原、盆地高原、冰川
水文外流区、雨水补给为
主,地下水丰富多内流河、咸水
湖,降水少
冰川广布,多河
流发源地
外力作用流水沉积作用风力作用显著冰蚀作用显著
内部分异的主
导因素
气温
(随纬度变化)
干湿度(随距海
远近变化)
水热组合(随海
拔变化)
课堂总结:,,
对比分析探讨规律
“三山”:
阿尔金山
昆仑山
祁连山
板书设计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2.区域差异
3.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目的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自然区域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划分依据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作业设计《名师一号》P2:自学平台
P5探究讨论1.2.
P7基础强化(全做)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复习提问:
1、区域的定义、要素、划分依据及特点
2、简述三大自然区的自然条件差异
季风区
分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非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讲授新课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
现出相应的差异性。
自然区
活动
农业活动交通运输经济和文化
东部季风区人口密集,对环境影响明显;
多季风水田农业;
开垦率高,多商品粮基地。
黑土流失、盐碱化
地形平坦,
交通线路四
通八达。
教育和文化水平
高
人口文化素质
高。
西北干旱半干
旱地区
畜牧业灌溉农业;
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
荒漠化、盐渍化
山高坡陡,
线路稀疏,
天灾不断
教育和文化落
后,文盲、半文
盲所占比例高
青藏高寒区畜牧业为主;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
水分不足地形崎岖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南北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约34°N左右)
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一月均温0℃等温线
(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3)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旱田与水田的分界线
(5)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800mm等降水量线
(7)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南北差异
(1)秦淮以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干冷;河湖有结冰期;
地形以大平原、高原为主;黑土、棕色土、黄土为主。
(2)秦淮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无结冰期;
地形以平原、低山和丘陵为主;红壤、砖红壤。
(二)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注意: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的分
界线: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试从农业、交
通、文化、教育
等方面,谈谈我
国三大自然区
的差异,并简述
差异形成的原
因和未来前景。
识记秦淮一线
的重要地理意
义。
东部季风区内
的主要地形单
元:
北方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北方高原:
黄土高原
南方丘陵:
江南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