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原理习题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1. 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
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构成。
2:层次性。
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相关性。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管理者从系统理论中得到的启示: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管理1:整体性原理2:动态性原理3:开放性原理4:环境适应性原理5:综合性原理2. 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1:职责的界限要清楚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职责要落实到人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一个人对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三个因素1: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工作实行真正的管理。
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
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
3: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
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3. 何谓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20世纪末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观点: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企业要想做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做到1: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
2: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3: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费者。
管理学原理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周三多、陈佳明、鲁明泓编著(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说明:参考答案大部分来自教材。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以上三特点为人类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李兴山:管理活动并不等同于人类的一般生产劳动或社会活动,也非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管理的定义: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基本特征:(李兴山:二重性、目的性、人本性、综合性、创新性、艺术性)3、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之间的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4、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的角色。
包括: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需具备的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6、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明法”:制定法规公之于众,使全国皆知;“一法”:人人都得守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斯密认为分工有三个益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使工人重复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可以减少由于变化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巴贝奇发展了斯密的观点。
认为,可以减少支付工资;管理中应重视人的作用,提出工人可以按照其在生产中所做的贡献分到工厂利润的一部分,鼓励工人提出改进生产的建议。
《管理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第1章管理概述第2章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7第3章计划13第4章组织20第5章领导31第6章控制431第一章管理概述一、名词解释指在特定条件下组织、管理和资源实现的过程。
管理者:管理者是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领导责任和影响力的人。
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由一系列的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管理形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组成,是管理实践活动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反映。
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管理者抽象和总结复杂情况的能力。
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个方面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和内部风险的能力。
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或者说是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
人际技能包括沟通、领导和激励三方面的能力。
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运用专业领域的相关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把系统的理论应用于管理问题的研究,把管理系统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人性化原则:人性化原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总称。
责任原理:责任原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为了实现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部门和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效益原则:效益原则是指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原理:创新原理是指组织要根据内外环境发展的态势,在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管理进行改革、改造和发展,使管理得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二、填空题1.2.3.4.5.6.7.8.9.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人员、资金、材料、设备、时间、信息、社会信用。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科学和艺术。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和创新原理。
整体性原理,弹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反馈原理。
《管理学》第03章在线测试
《管理学》第03章在线测试《管理学》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1.促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的内在需要B、外部的刺激C、个人的动机D、组织的激励2、2.能将人的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激发状态,引发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是( )A、动机B、欲望C、目标D、诱因3、3.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A、保健因素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B、保健因素改善后会导致积极的后果C、激励因素不能产生使职工满足的积极后果D、保健因素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的情绪4、4.提出公平理论的管理学家是()A、赫茨伯格B、斯金纳C、亚当斯D、弗隆5、5.根据大卫•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如果一个人希望控制向上和向下的信息渠道以便对他人施加影响,那就表明他是一个( )A、成就需要强的人B、社会交往需要强的人C、权力需要强的人D、激励需要强的人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1.影响激励的因素有()A、需要B、动机C、诱因D、价值观E、性格2、2.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是()A、生理的需要B、权力的需要C、社交的需要D、成就的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3、3.下列属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有()A、工作条件B、任务性质C、人际关系D、工作成就E、工作安定4、4.下列属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的有()A、工作条件B、任务性质C、工作性质D、责任感E、薪金5、5.运用强化理论时,可采用()方法。
A、集中强化B、正强化C、负强化D、消退E 、等时强化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1.人的行为是由最强烈的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最强烈的需要决定的。
( )正确错误2、2.赫茨伯格是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人们需要的动态演变规律。
《管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管理学的概念和作用1. 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和教育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的学科。
它涵盖了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决策、沟通、领导等。
管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运作的规律,并提供管理技能和工具来优化组织的绩效。
2. 管理学的作用是什么?管理学在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有效地运营组织。
•提供管理原则和理论:管理学提供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理论,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运作的基本规律,指导管理实践。
•优化组织绩效:管理学通过研究和分析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帮助管理者识别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提高组织的绩效。
•发展管理技能:管理学教育管理者掌握管理技能和工具,包括沟通技巧、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等,提升管理效能。
•促进组织创新:管理学鼓励管理者思考新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习题二:组织管理1. 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内各个部门和职位之间的关系以及权力和责任的分配方式。
它决定了信息流动、决策权和工作流程等方面。
常见的组织结构包括功能型结构、分工式结构、矩阵结构等。
2. 如何选择适合的组织结构?选择适合的组织结构需要考虑组织的特点和目标。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组织规模:组织规模较小的可以选择较简单的结构,组织规模较大的可以选择较复杂的结构。
•组织目标:组织追求不同的目标,可以选择适合的结构支持目标的实现。
•组织环境:组织所处的环境和行业对组织结构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考虑环境因素。
3. 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组织的象征、行为和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
4. 如何塑造和传递组织文化?塑造和传递组织文化需要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引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制定明确的组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作为组织文化的基础。
•倡导和实践组织文化,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管理学1-10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管理是对组织中有限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和人员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的创造性决策活动。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⑴从管理的目的看,管理是有效实现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⑵从实现目标的手段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⑶从管理的本质看是协调;⑷从管理的对象看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2、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由于管理活动的环境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权变性,有效的管理还要利用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习惯准则来解决问题,所以管理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性;从工作要求看,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是管理知识、管理艺术和管理经验的函数,表现出极富规律性,这可以看着是管理的科学性。
长期实践证明,单纯掌握了管理科学知识或仅具备管理艺术都无法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3、研究管理的核心是什么?虽然说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但研究管理的核心就是研究管理本质或者说属性,要搞清楚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也就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它不会因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是管理自然属性最明显的特征。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要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维护所有者和利益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从而表现出管理的社会属性。
4、试说明不同管理者角色的差异性。
作为管理者,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基层。
(精校版)《管理学》(周三多主编,第五版)习题及答案1
完整word版,《管理学》(周三多主编,第五版)习题及答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管理学》(周三多主编,第五版)习题及答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管理学》(周三多主编,第五版)习题及答案1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填充题1、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答案]教材P12(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答案]教材P21(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_____属性,又具有______属性。
[答案]P15—17(自然、社会)4、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______和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答案]教材P30(原理、方法)二、选择题1、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是__B__。
(教材P23)A.企业家角色 B.干扰应对者角色 C.资源分配者2、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__B___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教材P32)A.归纳法B.试验法 C.演绎法3、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
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_B___。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七版)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PPT
动态性原理
➢ 系统是发展变化的。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 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 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适度原理
09:53
9
管理原理的 特征
系统原理 ✓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特征 ✓系统原理要点
➢ 把职工视作管理的主体,职工可主动参与管理 ➢ 政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时,或许更为有效
责任原理
适度09原:53理
16
管理原理的 特征
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职工是企业的 主体 ✓有效管理的关 键是职工参与
核心是使人完 美发展
管理是为人服 务的
责任原理
核心是使人完美发展
封建时代:
➢ 完全遵守
资本主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责任原理 适度原理
09:53
管理原理的 特征
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职工是企业的 主体 ✓有效管理的关 键是职工参与
现代管理的核 心是使人性得 到最完美发展
管理是为人服 务的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
就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应以调动和激发 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 全面发展的一项管理原理。
人本原理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
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主要分: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责任原理
适度原理
09:53
7
管理原理的 特征
系统原理 ✓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特征 ✓系统原理要点
《管理学》各章习题
《管理学》各章习题《管理学》各章习题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选择题:1、对企业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
A、管理B、组织C、战略计划D、激励2、管理人员通过一系列基本管理职能来实现组织目标,不属于管理职能范畴的是。
A、组织B、控制C、领导D、经营3、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D、管理角色4、管理的控制职能主要由哪一类管理人员执行。
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D、以上均是5、管理者在作为组织的官方代表对外联络时,他扮演的角色是以下哪一方面的。
A、信息情报方面B、决策方面C、人际关系方面D、业务经营方面6、对基层业务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
A、技术技能B、财务技能C、谈判技能D、营销技能7、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
A、工长B、总经理C、领班D、车间主任8、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A、艺术性与科学性B、基础性与边缘性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D、普遍性与重要性9、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A、战略管理B、现场管理C、组织协调D、开拓创新10、在特定工作领域内运用技术、工具、方法等的能力称为。
A、人际关系技能B、技术技能C、形成概念的技能D、上述均不是二、简答题:1、简述各种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是什么?2、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有哪些?必须具备哪些技能?3、怎样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含义?4、请从管理组织层和管理专业领域两方面给管理人员分类。
5、简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1、联系实际论述掌握管理二重性的重大现实意义。
2、列举并阐述管理人员的角色类型,并列举实例。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是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孔茨2、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力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
第十九章管理 的创新职能
2
第二十章企业 技术创新
3
第二十一章企 业组织创新
4 第六篇案例一
从“小创新大 节能”走出来 的中圣集团
5
第六篇案例二 做“无锁而闭,
无钥匙而开”
中国人自己门
的康尼公司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19.3考研真题详解
20.1复习笔记 20.2课后习题详解 20.3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
还不错,虽然枯燥些,但是没有找到周三多的原版书就只能看这个辅导教材了。
非常好,把笼统的概念总结归纳清楚,还有画的框架图,让知识一目了然。
在考研的前一天走马观花的看完了一遍,不知道明天结果如何,大不了二战,怕啥,先试试水,基本四门课 都是裸考[尴尬]。
周三多老师的这本教材不错,比较系统。
终于重读了这一本大巨头,感觉与三年前学的内容大不相同了。
精彩摘录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要靠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自然属性包括: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是生 产力。 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 ①管理具有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①职工是企业的主体;②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③使人性得到最完 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④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管理学_分章习题与参考答案_周三多_高等教育出版社版第2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教学要点1、人类活动的特点与管理的必然性。
2、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3、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
4、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
5、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6、卡茨的管理者技能理论。
7、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8、关键名词: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二、习题(一)填充题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4.所谓______,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5.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6.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______。
7.管理的本质是_________,协调的中心是_______。
8.纵向看,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_____,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______。
9.管理的_______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_____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1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_________ , ________和________。
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试试卷(852)
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分,每题1分)1. 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以及综合性原理。
()[四川大学2007年研]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①系统原理;②人本原理;③责任原理;④效益原理;⑤适度原理。
其中,管理的系统原理主要包括: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以及综合性原理。
2、单项选择题(8分,每题1分)1. 企业内外不协调的原因可能不是由于()。
A.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符B.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C.人口结构的变化D.消费者价值观判断与实际的不一致答案:C解析:当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或内部经营条件的假设与现实相冲突,或当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不相一致时,便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
这种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是:①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符;②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③消费者价值观判断与实际的不一致。
2. 预算控制属于()。
[北科2009年研]A.前馈控制B.反馈控制C.程序控制D.同期控制答案:A解析:管理中采取的控制可以在行动开始之前、进行之中或结束之后进行,称为三种控制模型。
第一种称为前馈控制或预先控制;第二种称为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第三种称为反馈控制或事后控制。
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是一种开环控制。
预算控制是在经营活动开始前的财务活动,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时期的计划,它属于前馈控制。
3. 现有一项任务,要将它分配给一名员工完成。
员工甲的能力远远高于任务要求,员工乙的能力远远低于任务要求,员工丙的能力略高于任务要求,员工丁的能力略低于任务要求。
管理学基础考试和答案管理职能包括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多选题
管理学基础考试和答案管理职能包括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多选题
以下是关于管理学基础考试和答案管理职能包括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多项选择:
A. 有效沟通和协作
B. 资源分配和激励
C. 领导和指导
D. 控制和监督
答案应该是:A、B、C、D。
因为管理基本原理的核心是要确保组织达到既定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调动和管理组织中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务等,因此管理职能涉及到资源的分配和激励、领导和指导等方面。
此外,控制和监督也是保证过程执行的重要手段,而有效沟通和协作则是为了促进组织内部的良好合作和协调。
《管理学》章节习题含答案
《管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1、管理活动的本质是:A、对人的管理B、对物的管理C、对资金的管理D、对技术的管理2、管理的目的:A、获取信息B、协调各方关系C、寻求市场机会D、实现组织目标3、以前常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但现在的实践证明,“外行”领导“内行”也能有许多成功的事例,甚至有时比内行领导内行更成功。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
业务上的外行更适合担任:A、基层管理者,因为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B、中层管理者,因为对中层管理者来说业务并不重要C、高层管理者,因为高层管理者重在决策,而不是具体业务D、外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领导内行4、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5、下列能区别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的是:A、工资金额的多少B、是否协调他人的工作C、是否组织新的项目D、是否拥有技术技能6、管理的普遍性意味着:A、管理不重要B、有最好的管理模式C、一切组织都需要管理D、所有的管理者采用同样的模式7、将管理要素按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职能。
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8、下列()性质不属于管理的特性。
A. 综合性B. 应用性C. 精确性D. 艺术性9、一艘船要顺利驾驶到目的地,船长的角色职能包括:设计方向的领航员,实际控制方向和舵手,轮船的设计者或选用者,以及全体船员形成支持、参与和沟通关系的促进者。
这些是组织中的()职能。
A. 计划、控制、组织和领导B.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C. 领导、计划、组织和控制D. 领导、组织、计划和控制10、某大企业人才济济、设备精良,长期以来以管理正规有序而自翔。
但近来该企业业绩不佳,尤其是干群士气低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失率逐年升高。
从管理职能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是()工作存在问题。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一、教学要点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4、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6、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7、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8、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9、效益的概念。
10、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1、X X的特性。
12、x x原理的基本内容。
13 、关键名词: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二、习题(一)填充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
4. ________________ 管理和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 __________ 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 ________________ 管理原理中的 ____ , _______ , , 以及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 ,管理系统属于 ______ 。
8. _______________ 科学知识、和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 _____ 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概念习题解答复习题1、管理的含义是什么?试列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答:(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
(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茨与奥唐纳)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t4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需要展开为:作为管理人员,需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管理适合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管理适用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人员;…。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许国华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乔忠等)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有哪些主要的职能?简述其含义。
答: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协调,就有六个管理职能。
具体含义如下:1)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对组织的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和组织拥有的资源建立组织目标,然后制定出各种实施目标的方案、措施和具体步骤,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完整的谋划。
2)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了实施计划而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如成立某些机构或对现有机构进行调整;二是为达成计划目标所进行的必要的组织过程,如进行人员、设备、技术、物资等的调配,并组织、监督计划的实施等。
3)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所起的作用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4)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利用各自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5)激励职能。
激励职能就是创造职工所需要的各种满意的条件,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
《管理学》周三多习题与答案 第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一、复习要点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特征。
3、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4、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5、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6、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7、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8、效益的概念。
9、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0、伦理的特性。
11、伦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关键名词: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
二、习题之填充题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普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要素。
4. 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以及伦理原理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管理系统属于人造系统。
8. 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和实践经验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三、习题之选择题1.系统有哪些特征(BCD )。
A.客观性B.集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E.稳定性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A )。
A.集合性B.层次性C.相关性3.责任原理要求(BCE )。
A.权利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D.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利,以激发积极性;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4.(C )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5.(A )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6.伦理具有哪些特性(ABCD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1-
《管理学——原理与法》(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为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1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活动应当是有效的(效率和效果)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部的、外部的)4、协调的手段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的过程是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活动。
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4、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12-15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3.指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4.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5.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1、管理的四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2、计划工作会直接影响组织的特点和结构;3、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的成败,一个适当、合理的组织是计划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4、领导必须适应组织和计划的要求,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5、控制则对计划、组织、领导全面检查,纠正和预防偏差,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1.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对组织资源予以协调,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又被称为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已经构建起以管理性质、理论、职能、方法等为基本框架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具有规范意义的理论科学,并且对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又被称为理论管理学。
2. 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例如质量管理、库房管理、定额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可以通用。
管理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为统治阶级服务,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在管理学中诸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群体价值观、组织文化等,与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地方风俗、组织传统、社会风尚等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借鉴和交流较为复杂,不可直接照搬。
管理的二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重要意义:(1)正确并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继承和发展我国已有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经验,采取批判性吸收的态度和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2)正确认识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在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必须结合具体组织的实际特征,甚至组织内不同部门的特点,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 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人们通过实践,进行收集、归纳、监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而形成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周三多管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合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七版)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P35 管理与管理学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5.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6.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方法。
第一题: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答案: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实现组织目标是评价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2.特定的时空背景是管理的条件3.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动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答案:管理的二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的内容:(1)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的;(2)管理也是社会劳动中的一项职能;(3)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社会属性内容: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一、教学要点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4、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6、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7、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8、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9、效益的概念。
10、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1、伦理的特性。
12、伦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13、关键名词: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二、习题(一)填充题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管理和战略,__________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_________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_____________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管理系统属于____________。
8. 科学知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_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二)选择题1.系统有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客观性B.集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E.稳定性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A.集合性B.层次性C.相关性3.责任原理要求________________。
A.权利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D.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利,以激发积极性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4.________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5.________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6.伦理具有哪些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
A.非强制性B.非官方性C.普适性D.扬善性7.下面哪些不是人本管理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
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B.人是“经纪人”,所以是要给予足够的物质激励,就能让他为企业卖力C.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D.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E.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对此管理者要给以压制8.职责界限要清楚,一般来说,在生产第一线的,应负哪些责任_______________。
A.直接责任B.间接责任C.实时责任D.事后责任9.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经营和长期效益之间有___________。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10.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_________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B.职责、权限、利益C.职责、权限、能力D.职责、利益、能力11.系统原理的要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A.整体性原理B.动态性原理C.开发性原理D.环境适应性原理E.综合性原理12.“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
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各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
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三)简答题1.1.简要分析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简述研究管理原理有何意义。
3. 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4.系统原理有何要点?5.什么是系统的综合性原理,有何含义?6.人本管理有何主要观点?7.简述实现有效管理有何途径,并比较其差别。
8.分工明确,职责是否也会明确?要注意哪几点?9.列宁曾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
”怎样才能做到完全负责?(四)问答题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以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2.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以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3.何谓“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4.何谓效果、效率和效益?人类一切活动为何要遵循效益原理?5.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管理者如何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6.与法律相比,伦理有哪些特征?伦理与法律及效益的关系各是怎样?三、习题答案(一)填充题1.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2.人,物,信息;3.要素;4.战略,管理;5. 利益相关者6.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伦理原理;7.自然系统,人造系统,人造系统;8. 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实践经验;9.系统目标,系统实施方案选择;(二)选择题1.BCD2.A3.BCE4.C5.A6.ABCD7.BE8.AC9.A 10.B11.ABCDE 12. C(三)简答题1. ⑴客观性,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和客观规律的表述,因此,它与管理工作中所确定的原则有严格区别。
⑵概括性,管理原理是对包含了各种复杂因素和复杂关系的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描述,或者说,是在总结大量管理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舍弃了各组织之间的查别,经过高度综合和概括得出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⑶稳定性,因此,管理原理能够被人们正确认识和利用,从而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取得成效;⑷系统性,管理的实质,就是在系统内部,以人为本,通过确定责任,达到一定的效益。
2. ⑴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⑵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⑶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3. 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
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4. 管理者理解系统原理要掌握以下要点,⑴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
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⑵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
⑶开放性原理,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
在管理工作中,任何试图把本系统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的做法,都只会导致失败。
⑷环境适应性原理,环境可以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系统,系统也可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环境。
⑸综合性原理,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还要由综合而创造。
5. 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还要由综合而创造,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6.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7. 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
⑴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取得企业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
⑵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企业全体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高度的工作效率。
两条途径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上的客体,职工处在被动被管的地位;后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的主体,使职工处于主动地参与管理的地位。
当企业职工受到饥饿和失业的威胁时,或受到政治与社会的压力时,前一种管理方法可能是有效的;而当职工经济上已比较富裕,基本生活已得到保证,就业和流动比较容易,政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时,后一种方法就必然更为合理、更为有效。
8. 一般说来,分工明确,职责也会明确。
但是实际上两者的对应关系并不这样简单。
这是因为分工一般只是对工作范围作了形式上的划分,至于工作的数量、质量、完成时间、效益等要求,分工本身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所以,必须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方式对每个人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⑴职责界限要清楚;⑵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⑶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
9. 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
⑴权限,明确了职责,就要授予相应的权力;⑵利益,任何管理者在承担风险时,都自觉不自觉地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⑶能力,这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
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定理,职责、权限、利益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能力是等边三角形的高,根据具体情况,它可以略小于职责。
这样,就使得工作富有挑战性,从而能促使管理者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注意发挥智囊的作用,使用权限也会慎重些,获得利益时还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但是,能力也不可过小,以免形成“挑不起”职责的后果。
(四)问答题1.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具有⑴集合性;⑵层次性;⑶相关性。
从系统原理的要点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⑴整体性原理,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⑵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⑶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⑷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
⑸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