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四课草原人家作业设计人教

合集下载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教会学生了解和理解草原人家的传统民居结构;2. 培养学生对草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增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二、适用对象适合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三、作业设计1. 知识学习学生首先需要通过阅读关于草原人家的文献资料,了解草原人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特点和结构等相关知识。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当地的草原人家,亲身感受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观察民居的结构、材料和装饰等。

3. 制作模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地考察的经验,制作草原人家的模型。

可以使用纸板、木棍、泥土等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体会建筑的乐趣。

4. 创意展示学生制作完成后,在班级或学校举办创意展示活动,让同学们互相欣赏、交流,展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5. 知识分享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对草原人家的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增加对草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四、评价方法1. 学生模型的完成度和精致程度;2. 学生对草原人家的了解和理解程度;3. 学生在展示和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4. 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认识和态度。

五、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模型制作,并参加创意展示活动;2. 在班级或学校展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设计和心得;3. 尊重他人作品,欣赏和给予建设性意见;4. 关注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培养维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

六、补充说明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实践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草原文化,培养其对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的兴趣和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草原人家》是一部描写蒙古族生活的纪录片,通过展现草原上的牧民生活,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草原人家》是一部以草原生活为背景的孩子文学作品,通过描述小男孩乌力布和他的家人在草原上的生活,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这部作品既能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也能引导他们体会家庭和睦、亲情浓厚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草原的地理环境、植被和动物资源;认识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写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和尊重。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家庭、亲情,培养孝顺、友爱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课时:草原的地理环境和特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草原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2. 第二课时: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 朗读《草原人家》中关于乌力布家庭的描写片段,引导学生感受草原人家的生活。

- 讨论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比较与城市生活的异同。

3. 第三课时: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家庭和亲情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 通过角色扮演、随笔表演等形式,体验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和温暖。

四、教学方法选择1.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草原的地理环境和草原人家的生活。

2. 合作进修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组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随笔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草原人家的生活和家庭亲情。

五、教学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评判: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表达意见、合作交流等。

2. 作业评判:安置相关阅读、写作、绘画等作业,评判学生对草原人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展示评判: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评判学生对草原人家生活方式和家庭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本次作业设计是针对学生在进修《草原人家》这篇课文时,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进修目标1.理解《草原人家》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草原人家》的故事;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草原的美景;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自己心目中的草原人家。

三、作业设计1.阅读课文《草原人家》,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主要内容;2.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草原人家》的故事;4.描述草原的美景,可以描绘草原的植被、动物、天空等;5.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心目中的草原人家,可以描述房屋的结构、装饰、周围的环境等;6.完成一篇关于草原人家的作文,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晰,内容丰富。

四、作业要求1.作业内容要求符合《草原人家》的主题,内容真实、生动;2.作文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晰,逻辑周密;3.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4.作文要求具有个性和奇特性,能够展示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评分标准1.对《草原人家》的理解和复述能力,占总分的30%;2.对草原美景的描述能力,占总分的20%;3.对草原人家的想象和描写能力,占总分的20%;4.作文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性,占总分的20%;5.作文的个性和奇特性,占总分的10%。

六、作业提交方式学生需在规守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提交给任课老师。

作业可以手写或打印,也可以电子版提交。

七、作业安置时间本次作业将于本周安置,学生需在下周完成并提交。

八、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草原人家》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取得理想的成绩。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课 草原人家教案 人教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课 草原人家教案 人教版

第四课草原人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澳大利亚、青藏牧区、内蒙古草原的自然条件及他们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地区自然条件与生产生活方式制定因地制宜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草原文化案例的学习,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饱满情怀。

通过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人地和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学情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区域、世界地形、气候、我国的行政区划、民族、自然环境等知识,分析过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知道各地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的策略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较容易理解这三个案例中不同的草原特色。

同时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但是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缺乏思想深度。

所以拔高层面的环节——人地关系的思考还需老师加以引导,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做社会小主人的平台。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和谐发展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对澳大利亚牧业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质疑,导入新课欣赏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

思考:这是哪个国家的歌?今天我们一起去澳大利亚游玩。

活动2【讲授】合作探究,突破重点教师活动: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它的羊毛制品可以说是享誉全球。

像眼下春天来临的时候,澳大利亚的牧民们就开始忙着修剪羊毛了。

你没听错,是春天,因为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所以现在咱们进入秋天正好是他们进入春天的时候。

下面,我们就到澳大利亚去现场感受一下春天里羊毛飞舞的独特风景。

(展示澳大利亚牧民剪羊毛的图片)你们猜猜一个技术熟练的牧民一天能剪多少头羊的羊毛。

(一个技术熟练的牧民一天最多能剪200头羊的羊毛。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从老师展示的资料中我们能看出澳大利亚盛产哪一类牲畜吗?澳大利亚有什么美称?为什么说它拥有这样的美称?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老师就不明白为什么就澳大利亚能做到“羊比人多”,这跟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关吗?请各小组探讨,看哪个小组能拿出最充足的证据说明澳大利亚是名副其实的“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草原人家》这一经典散文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设计内容:1. 阅读与理解: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草原人家》,并结合散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散文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等。

2. 文学鉴赏:要求学生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技巧、语言运用等,探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所在。

3. 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对散文中的某一主题或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判,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现实生活或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比照。

4. 创作与表达:要求学生仿照《草原人家》的风格和写作手法,撰写一篇自己的散文作品,表达对草原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三、设计步骤:1. 教师介绍《草原人家》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学生阅读《草原人家》,并就散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

3. 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表达对草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散文创作,互相评判和提出建议。

5.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和点评,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四、评判标准:1. 阅读与理解:学生对《草原人家》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抓住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2. 文学鉴赏:学生对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是否有深入分析,是否能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

3. 批判性思维:学生对散文中的主题或观点是否有独到见解,是否能进行合理评判和论证。

4. 创作与表达:学生的散文创作是否能突出个人风格和观点,是否能有效表达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和理解。

五、作业要求:1.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言流畅。

2. 创作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仿写散文,可以选择散文中的某一段落进行创作,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创作。

历史与社会初一上人教新资料3.4草原人家学案

历史与社会初一上人教新资料3.4草原人家学案

历史与社会初一上人教新资料3.4草原人家学案姓名班级复习目标:了解草原的不同区域人们的生产情况与生活特色1、现代化的大牧场地理位置:国家,位于半球的洲,是世界上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气候:比较,近70%是地,地势平坦辽阔,适合发展。

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特点:澳大利亚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还有就是与游牧牧民的不同是,所以它是的大牧场。

澳大利亚的真实写照:,所以它是一个。

2、草原风情地理位置:自治区位于北部边疆,是我国最广的省级行政区。

地形:高原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特点:内蒙古草原传统文化生活的特点:穿,住,骑,放牧需要,娱乐文化活动,蒙古族: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3、青藏牧区地理位置:位于高原,包括省和自治区。

气候:气候,是我国盛夏气温的地区。

地形:高原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特点:青藏高原文化生活的特点:一直延续着的传统,过着的游牧生活。

穿,高原之舟。

世界上的牧区。

4、材料资料显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现在,内蒙古7880万公顷天然草原中,退化面积达到4673万公顷,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59%,并且每年还在以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退化、沙化,不仅严重危及内蒙古数百万农牧民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威胁着首都北京和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

1、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你认为如今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有哪些?2、你有什么良策帮助牧民治理草原退化问题?相同点:都是依靠“水”的优势发展生产。

不同:太湖流域:利用水乡有利条件开展农业生产。

日本沿海居民:利用海进行海洋捕捞,发展渔业生产。

威尼斯:利用地处亚非欧三洲通道的优越位置,发展商业贸易。

〔目前仍兴盛的产业是:旅游业〕材料:资料显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现在,内蒙古7880万公顷天然草原中,退化面积达到4673万公顷,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59%,并且每年还在以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退化、沙化,不仅严重危及内蒙古数百万农牧民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威胁着首都北京和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与目标在当今教育环境中,作业设计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草原人家》作为一部描绘草原生活与文化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草原文化、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绝佳机缘。

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任务,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草原人家》,理解作品内涵,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设计原则1. 综合性:作业设计应涵盖文学鉴赏、历史背景、地理知识、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增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增强学生对草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3. 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展现个性和创新思维,如创作诗歌、绘画等。

4. 合作性: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作业内容与安排1. 阅读与鉴赏(预计时间:2周)- 任务一:个人阅读《草原人家》,并完成读书笔记,记录关键情节、人物特点和自己的感悟。

- 任务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读书笔记,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文化探究(预计时间:1周)- 任务一:钻研草原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及其对草原文化的影响。

- 任务二:探究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崇奉,制作一份文化小报。

3. 创意表达(预计时间:2周)- 任务一:以《草原人家》为灵感,创作一首诗歌或一幅画作,表达对草原的情感。

- 任务二:编写一个小剧本,可以是原作的续集或改编,进行小组表演。

4. 实践体验(预计时间:1周)- 任务一:模拟草原生活,如搭建蒙古包、制作奶制品等,体验草原民族的平时生活。

- 任务二:参观当地博物馆或文化中心,了解更多关于草原文化的信息。

四、评判方式1. 过程评判: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 效果评判:根据学生的读书笔记、文化小报、创意作品和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评判。

3. 自我评判: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进修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四课草原人家作业设计人教版(1)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四课草原人家作业设计人教版(1)

第四课草原人家1.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________的家园,他们过着“____________”的生活,________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神灵。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分布在( )A.亚洲 B.非洲C.大洋洲 D.南美洲3.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 )A.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B.终年高温多雨C.终年炎热干燥,降水极少D.终年高温,旱雨季不明显4.“雨季来临,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

到了旱季,天气炙热,满目枯黄。

”这段话描述的地区是( )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C.东欧平原 D.青藏高原5.马赛人主要的食物来源是( )A.小麦 B.椰枣C.牛 D.水稻6.马赛牧民的生活特点有( )①“逐水草而居”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男人身着红色的披风④喜食野生动物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②③7.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羊比人多②是“骑在牛背上的国家”③机械化程度非常高④牧场规模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澳大利亚养羊业兴旺发达的自然条件有( )A.位于南半球B.气候干热,草原平坦辽阔C.国土面积广大D.人口稀少9.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A.悉尼 B.堪培拉C.墨尔本 D.珀斯10.澳大利亚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 )A.地广人稀 B.牧场规模很大C.机械化 D.羊比人多11.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原因是( )A.羊是澳大利亚的国宝B.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C.澳大利亚人喜欢羊D.羊是澳大利亚唯一的经济来源12.澳大利亚位于哪两个大洋之间( )A.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大西洋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住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之间的马赛人,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地区。

这里以草本植物为主,需水量较少,可抵抗炎热的气候。

当雨季到来时,草原上呈现出一片深绿色,而旱季时就变得满目枯黄。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4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1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4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1

第四课草原人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从澳大利亚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探究牧业的兴旺开展的原因。

2、通过对澳大利亚大牧场的经营特点的认识,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认识人地关系的协调对开展的主要性。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牧场的自然环境与牧业及牧场的经营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不同草原的自然条件生成不同的草原生产、生活及文化特色,确立和谐的人地观。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澳大利亚草原风光图,请同学们在欣赏优美图片的同时,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的风光?生:一般能猜出是澳大利亚。

师:猜得不错,是澳大利亚的美丽风光。

前面我们已经漫游过平原、山地,拜访过水上人家。

今天我们要到大草原去,探访草原人家。

首先我们到澳大利亚现代化的大牧场,去感受一下那儿的草原生活。

[板书]现代化的大牧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智力冲浪带引导学生看书本图4-23“澳大利亚牧业的分布〞图。

四人小组讨论:1、澳大利亚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对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影响?2、澳大利亚的降水有什么特点?其畜牧业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3、澳大利亚的养羊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4、澳大利亚的牧业分布与其降水量线之间呈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是这样?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澳大利亚畜牧业分布的自然原因,进而学会分析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树立固地制宜的思想。

三、小小记者招待会师:刚刚我们一起探讨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及其生产方式等,但我们对那儿的具体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等并不了解。

刚好我们这儿有几位刚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留学生及几位在澳大利亚经商的成功人士。

下面我们就举行一次小小记者招待会,我们的小记者们,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向我们的留学生或商界人士提问。

具体要求:1、全班分成A、B两组,A代表小记者组,B代表嘉宾组,扮演留学生和高界人士,可以由成绩较好或知识面较广的同学担任。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2份打包)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2份打包)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例如,对作业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 作业展示: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布置关于草原人家的生产活动的作业后,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并相互学习、交流。
5. 作业总结: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例如,在布置完关于草原人家的文化特点的作业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2. 结构清晰:板书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分为导入、新课讲授、实践活动、小组讨论、总结回顾等部分,便于学生跟随教学流程。
3. 简洁明了: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避免冗长的文字和不必要的细节。
4.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通过图形、颜色、字体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如小组讨论、小组实验等。例如,在小组讨论时,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
5. 反馈与指导: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例如,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出,并给出正确的解答方法。
八的相关知识,如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草原动植物的多样性等,以帮助学生理解草原人家的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3)草原艺术:推荐学生欣赏草原艺术作品,如草原风格的绘画、音乐、舞蹈等,以感受草原人家的艺术魅力。
(4)草原旅游:提供一些草原旅游的资料,如草原旅游的景点介绍、旅游攻略等,以激发学生对草原风光和文化的兴趣。
1. 认真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布置关于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的作业后,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2. 能够描述蒙古族的住房结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4. 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 蒙古包的结构和制作过程。

3.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和节庆习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内容呈现:介绍蒙古包的结构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住房结构和生活方式。

同时,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3. 进修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和节庆习俗,分享各自的钻研效果。

(2)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蒙古族聚居区进行实地调研,亲身感受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3)手工制作:让学生动手制作蒙古包模型,体验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和工艺技术。

4. 总结评判:通过小组展示、作品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进修效果,并进行评判和反思。

四、教学评判: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

3. 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创意水平。

4. 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效果。

五、延伸拓展:1. 组织学生参与蒙古族文化体验活动。

2. 开展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比赛。

3. 鼓励学生撰写有关蒙古族文化的文章或散文。

通过本次《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跨文化交流。

3.4草原人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3.4草原人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情分析
考虑到所教的是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草原人家》这一章节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从直观认识向深入理解过渡的过程。学生们在这个年龄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但同时也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建立系统的人文地理知识框架。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可能对人文地理的实践应用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理解世界、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增加评价方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增加更多的评价方式,如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加强课堂管理:在教学管理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课堂纪律,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1)推荐阅读:让学生阅读有关草原人家的书籍,如《草原上的母亲》、《草原的孩子》等,通过阅读深入了解草原人家的生活情景。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知识,以及分析草原地理环境的能力。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草原地理环境的能力。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草原人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2. 精通草原人家的平时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草原人家的生活场景。

二、教学内容:1. 草原人家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草原人家的居住建筑和生活方式;3. 草原人家的饮食习俗和传统节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同砚了解草原人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引发同砚对草原人家的爱好。

2. 进修任务一:分组谈论,同砚依据所学知识,设计草原人家的抱负居住建筑,包括材料、结构和装饰等。

3. 进修任务二:同砚通过小组合作,编写一份关于草原人家平时生活的短文,描述他们的饮食习俗、服饰和工作方式。

4. 进修任务三:同砚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展示草原人家传统节日的海报,包括节日起源、庆祝方式和特色食品等。

5. 总结反思:同砚展示他们的作品,老师指导同砚总结所学知识,反思进修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评判方式:1. 同砚小组作品评比,选拔出最佳设计奖、最佳表现奖等;2. 同砚个人分享心得体会,选拔出最佳表现同砚。

五、拓展延伸:1. 邀请草原人家的居民来校进行文化沟通,让同砚亲身体验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2. 组织同砚到草原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深度了解草原人家的生活和文化。

六、教学资源:1. 图书、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2.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3. 活动室、试验室等教学处所。

七、教学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同砚将能够深度了解草原人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宽容和理解能力,培育同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认识,激发同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忱和探究欲望。

期望本次作业设计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同砚的综合素养提升和个性进步提供有益的援助。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草原人家》是一部描写蒙古族生活的优秀影片,通过呈现草原上的人们的生活、文化和传统,让同砚了解蒙古族奇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本次作业设计是针对高中学生的英语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和文学理解能力。

选取了莫言的小说《草原人家》作为教材,通过阅读和分析这部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并且提升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莫言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2.深入理解《草原人家》中的情节和主题;3.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1.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草原人家》的第一章至第三章,并根据书中描述,写出自己对于草原生活的想象,字数不少于200字。

2.讨论任务: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小说中描绘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家庭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和同学分享观点。

3.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选择小说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描写并发挥想象,写一篇短篇小说,字数在500字左右。

4.口语任务: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模拟小说中的情节,每组表演5-10分钟,并通过口头表达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评价方式:1.阅读任务:评分标准包括语言流畅度、想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满分10分。

2.讨论任务:评分标准包括参与度、逻辑性和表达能力,满分10分。

3.写作任务:评分标准包括情节连贯性、文字表达和创意度,满分20分。

4.口语任务:评分标准包括表演力、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满分10分。

五、作业设计意义:通过这一系列的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

通过写作和口语任务,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综合素质。

六、延伸学习:建议学生积极参与课外读书会,深入探讨莫言的其他作品,拓展文学视野。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了解更多关于蒙古族的生活和文化。

第二课时一、作业简介《草原人家》是一部描写内蒙古大草原上生活的牧民家庭的纪录片。

全片以一户牧民家庭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在大草原上的生活、工作、文化和信仰。

通过这部纪录片,观众可以感受到草原文化的魅力,了解草原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草原人家》是一部以草原生活为背景的孩子文学作品,通过描述草原上的家庭生活、牧民文化和动物世界,展现了草原的美丽和奇奥。

本作品适合小学生阅读,能够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草原生活的基本情况,认识草原上的植物和动物,了解牧民文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珍爱环境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草原人家》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特点和牧民的生活方式。

2. 第二课时:介绍草原上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认识草原生态系统。

3. 第三课时:讲解牧民文化,引导学生了解草原上的传统风俗和习惯。

4. 第四课时: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阅读《草原人家》的部份内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方法选择1. 故事导入法:通过故事情节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展示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和牧民生活,加深学生的印象。

3. 问答互动法: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增进进修效果。

五、教学评判方式1. 平时表现评判: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

2. 作业评判:安置相关作业,如写读后感、绘画作业等,评判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3. 测验评判: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的进修进度和能力提升情况。

六、教学资源准备1. 《草原人家》教材及相关资料。

2. 图片、PPT等辅助教学资源。

3. 阅读材料、绘画工具等。

七、教学过程安排1. 课前准备:准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2. 教室展示:通过故事导入、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草原生活。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增进进修效果。

4. 作业安置:安置相关作业,稳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及改进1. 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的进修情况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课 草原人家快乐学案2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课 草原人家快乐学案2

草原风情一、学习目标1.通过内蒙古草原风情这一案例,初步学会分析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从草原生活角度入手,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2.通过对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描述,了解草原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内蒙古草原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特色。

难点:牧民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三、课前准备同学收集有关内蒙古草原牧民的衣食住行及娱乐等方面的资料。

四、自主学习1.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它与和两国相邻。

2.内蒙古的地形主要是,地势,内蒙古草原的气候类型是,其特征是,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生活的民族主要是,那里的人们主要从事。

3.内蒙古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①衣:,其特点是:。

思考: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

②食:当地人们以为主食,以为副食,为什么呢?。

思考: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生产方式有联系吗?③住:,其最大的特点是。

思考:蒙古族在探寻自己的生活住所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住所呢?。

④行:。

除此之外,还有被称为“草原之舟”的是。

⑤内蒙古草原上最盛大的娱乐活动是。

其中“好汉三艺”是指、、。

表现出蒙古族的性格和的精神。

我的疑惑:五、课堂助学1.澳大利亚草原与中国内蒙古草原在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呢?2.广袤的草原是内蒙古1400万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然而现在映入眼帘的是荒漠和干枯的土地、水土流失和沟壑、裸露的树根、力不能支的骆驼、顽强觅草的牛羊的惨状,内蒙古现有的草原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的8800万公顷减少了10%以上,而畜牧量增加了几倍,载蓄量大了,草刚长出来就被牲畜吃掉,加剧了草原的退化。

思考: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六、巩固与练习1.草原上的许多牧民以为主食,以为副食,喜喝,传统服装是袍身宽大的,住的是便于拆装和搬运的。

2.每年的月草丰畜肥时,牧民们开始筹办一年中最盛大的娱乐活动——大会。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

《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草原人家》这部经典作品,了解草原文化,感受大草原的壮美与奇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二、作业设计内容:1. 阅读《草原人家》全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 分析《草原人家》中所描绘的草原风情和草原生活;3. 就《草原人家》中的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撰写读后感或评论;4. 设计一份展示草原文化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作品等。

三、作业设计步骤:1. 第一阶段: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草原人家》,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可以结合教室讲解和讨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第二阶段:分析与思考学生分析《草原人家》中所描绘的草原风情和草原生活,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并撰写读后感或评论,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 第三阶段:设计与创作学生设计一份展示草原文化的作品,可以选择绘画、手工制作、音乐作品等形式,展示草原的美丽和奇奥。

四、作业设计要求:1. 作业内容要符合《草原人家》这部作品的主题和精神;2. 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但要求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 作业要求结合实际情境,展示草原文化的奇特魅力;4. 作业提交要按时,要求整洁清晰,展现学生的认真和卖力态度。

五、作业评判标准:1. 对《草原人家》的理解深度和透彻水平;2. 作品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3. 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展示效果;4. 学生的表现态度和参与度。

六、作业设计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草原人家》这部作品,感受草原文化的奇特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作业设计总结:《草原人家》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部经典作品,了解草原文化,感受大草原的壮美与奇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2
在能力方面,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然而,在地理实践能力方面,学生们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他们关心社会问题,关注他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素质对于学习《草原人家》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区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讲授法主要用于向学生传授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知识。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案例研究法可以通过对草原人家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草原地区的生活特点。项目导向学习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 批改作业: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掌握程度。
- 点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 反馈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5. 草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包括草原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趋势等,以及这些问题对草原人家生活方式的影响。
6. 国家对草原地区的扶持政策:包括国家对草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4草原人家——草原风情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4草原人家——草原风情教案
板书设计:
①语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民俗风情
4. 草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重点知识点:草原风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板书设计:
①自然环境对草原风情的影响
②草原风情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5. 草原风情与文化的关系
重点知识点:草原风情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板书设计:
①草原风情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5. 价值观:通过了解草原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使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草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草原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举例:通过观察课本中的地图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草原地区的地形特点,如广阔的草原、丘陵和山地等;通过学习课本中的气候部分,使学生掌握草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干旱、气温差异大等;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植被部分,让学生了解草原地区的植被类型,如草甸、草原等。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放大镜、地球仪、模型等。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引导学生正确操作,避免意外发生。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例如,设置分组讨论区,让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能够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布置实验操作台,为学生提供实验的空间和设施。同时,可以将教室内的座位按照圆形或椭圆形排列,以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②草原风情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
③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1:请描述草原地区的地形特点。
答案:草原地区的地形特点主要包括广阔的草原、丘陵和山地等。草原地区地形平坦,草原连绵起伏,适合放牧和游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四课草原人家
作业设计人教
1.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________的家园,他们过着“____________”的生活,________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神灵。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分布在(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3.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 )
A.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降水极少
D.终年高温,旱雨季不明显
4.“雨季来临,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

到了旱季,天气炙热,满目枯黄。

”这段话描述的地区是( )
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
C.东欧平原 D.青藏高原
5.马赛人主要的食物来源是( )
A.小麦 B.椰枣
C.牛 D.水稻
6.马赛牧民的生活特点有( )
①“逐水草而居”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男人身着红色的披风④喜食野生动物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羊比人多②是“骑在牛背上的国家”③机械化程度非常高④牧场规模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澳大利亚养羊业兴旺发达的自然条件有( )
A.位于南半球
B.气候干热,草原平坦辽阔
C.国土面积广大
D.人口稀少
9.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
A.悉尼 B.堪培拉
C.墨尔本 D.珀斯
10.澳大利亚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地广人稀 B.牧场规模很大
C.机械化 D.羊比人多
11.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原因是( )
A.羊是澳大利亚的国宝
B.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C.澳大利亚人喜欢羊
D.羊是澳大利亚唯一的经济来源
12.澳大利亚位于哪两个大洋之间( )
A.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大西洋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住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之间的马赛人,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地区。

这里以草本植物为主,需水量较少,可抵抗炎热的气候。

当雨季到来时,草原上呈现出一片深绿色,而旱季时就变得满目枯黄。

材料二:马赛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牛,因此为牛寻找水草是非常重要的。

一到旱季,牧民便带领牛群迁往其他较湿润且有水草的地方暂住,等到明年雨季来临时才回家,由此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1)马赛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2)马赛人是如何适应草原上自然环境的变化的?
(3)如果你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你会选择何种方式谋生?
13.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以及马赛人在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脚一派热带风光,山顶却白雪皑皑,这是因为山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住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热带草原的马赛人是典型的“逐水草而居”的民族,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他们在图中________附近放牧,5月至10月则在________附近放牧。

请根据多多马和基塔莱的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说明马赛人为什么一年内要南北迁移放牧。

15.读澳大利亚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________(山脉)
B ________(国家)
C ________(岛屿)
D ________(城市)
E ________(城市)
F ________(大洋)
G ________(河流) H ________(大洋)
(2)澳大利亚地形的特点是:西部________(地形),中部________(地形),东部________(地形),地势总体较平坦。

(3)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牧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草原上。

(4) 请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分析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参考答案
1.马赛人逐水草而居草原 2.B 3.A 4.B 5.C 6.A 7.C 8.B 9.B 10.C 11.B
12.A
13.(1)草原上有明显的旱季、雨季,以草本植物为主,雨季时牧草生长旺盛,旱季时一片枯黄。

(2)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雨季时,牧民在热带草原地区放牧;旱季时,牧民便带领牛群前往其他较湿润且有水草的地方暂住,等到第二年雨季来临时才回家。

(3)发展畜牧业。

14.(1)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海拔低,气温高海拔高,气温低(2)多多马基塔莱分析:马赛人居住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雨季时,草原上水草肥美,旱季时草原上一片枯黄。

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赤道以南的多多马是雨季,水草肥美,所以马赛人在多多马附近的草原放牧;5月至10月,赤道以北的基塔莱是雨季,水草肥美,马赛人迁移到赤道以北的基塔莱附近的草原放牧。

15.(1) 大分水岭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悉尼堪培拉印度洋墨累河太平洋(2)高原平原山地(3)中部西部(4)自然条件:气候比较干热,草原平坦辽阔;社会条件:先进的科技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或发达的科技和现代化的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