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岁幼儿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特点

为何要思考幼儿学习问题

(一)基于对儿童发展的理解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可见的事实

■学习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表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对环境具有高度的好奇和兴趣,喜欢与环境互动,好问、爱探究。

■幼儿的学习受其身心发展水平制约,表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

(二)基于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认识

■《指南》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个体因经验习得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包括态度、情感)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学习是由练习、实践活动或观察等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学习是由练习或实践经验而产生的。

4.学习不仅仅指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也包括态度、情感和行为准则的学习,这学习通常为人们所忽视。

二、幼儿的学习方式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习方式是指个体为接受和保持新的知识经验、技能所采用的方法和活动形式。

儿童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不同的心理学派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为了便于研究幼儿的学习方式,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的定义及各心理学流派对学习的分类,我们可以把幼儿学习方式分为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两部分来理解。

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幼儿的学习形式可以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自选活动等。

从幼儿学习行为的角度出发,幼儿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模仿学习、操作学习、倾听与表达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感受学习、探索发现学习等。

在幼儿实际学习的情境中,这些学习方式是交融在一起的,幼儿需要同时采用多种学习方法来完成活动。

(二)幼儿的基本学学方式

1.观察学习

(1)观察学习的内涵

观察学习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班图拉提出的。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就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替代性(间接性)学习。由于观察学习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习得和个体社

会化的历程,因此这一理论也称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这种学习不需要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2)观察学习的实验基础

(3)观察学习有四个环节

⏹第一,注意过程:示范者的特点,观察者的本身的特点,以及所属的同伴团体的接

纳性

⏹第二,保持过程,这是头脑中的记忆过程,包括对于动作,对于图像乃至声音的记

忆。

⏹第三,动作再现过程,要将示范者的示范转变为行为,必须有一定运动技巧,也就

是最初的尝试不断校正行为。

⏹第四,动机过程,也就是行为产生的原因。

2.操作学习

(1)操作学习的内涵

操作学习是以手的动作对物体的控制而实现的学习活动。儿童对物体的探究与发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都离不开操作活动。操作动作是学习的载体,操作学习过程表现的是“动作——经验”模式。

操作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其运行机制表现为反复的“操作——认识”联系,即多重性操作学习的循环。具体体现为三层次的循环运动:

一级操作学习循环:“实物外部操作——具体认识”循环;

二级操作学习循环:“象征操作——形象认识”循环;

三级操作学习循环:“概念操作——本质认识”循环。

(2)操作学习的意义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操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首先,操作活动与智力发展关系密切。

其次,操作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可以弥补幼儿语言理解和表达的不足。

再次,操作学习会使幼儿获得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自信、自我肯定,这是健康发展的条件。

(3)操作学习的方式

根据操作学习的目的,操作学习分为:探究性操作学习;形成性操作学习;强化性操作学习;模仿性操作学习;创造性操作学习。

根据操作学习中师幼的互动关系,操作学习分为:示范性操作学习;指导性操作学习;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群体协作性操作学习。

(4)强化在操作学习中的作用

操作学习理论的提出者,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出,个体在一定情境中,主动做出一种探索性操作反应,反应给主体带来满意的结果,从而使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的现象,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学习)。

操作反应产生的满意结果即为“强化”。强化理论是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的核心。

他认为,强化是增加反应概率的手段,强化在行为塑造和行为保持是不可缺少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强化安排有极大关系。一般来说,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强化安排方式,在学习初始阶段使用连续强化,在学习的巩固和维持阶段使用间歇强化。

强化与惩罚的区别:

惩罚是指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其反应结果降低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强化是指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其反应结果提高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二者的具体区

别如下表:

教育启示:

1.充足的操作材料

2.充分的操作时间

3.操作自由的保障

3.语言理解学习

(1)语言理解学习的内涵

它是在获得一定水平的语言能力后使用的学习方式。

在这一学习方式中,语言是学习的载体,学习过程体现为“语言——经验”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语言理解学习,就是儿童在成人的讲解示范和引导下获得知识经验、态度情感和行为能力的学习。

(2)幼儿语言理解学习的形式

与婴儿相比,幼儿大量使用语言理解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倾听、提问、对话、阅读等形式。

就倾听学习而言,主要是儿童通过听觉器官对声音感知、理解的学习,如听成人或同伴讲故事。这是孩子特别喜欢的获得经验和体验的学习方式,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幼儿吵着家长或老师讲故事的情境。

就阅读学习而言,它是儿童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和动觉器官等共同支持的,儿童获得经验的语言理解学习活动。

4. 交往学习

交往学习是指学习者以他人为对象,并以与他人的对话和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了对话学习与合作学习。“合作”“对话”“交流”“互动”是对交往学习的最好阐述。在交往学习中,幼儿突破了个人狭隘的知识经验,同伴的存在为自己经验的获得提供了许多不同的视角,通过交流对话协商,幼儿认知结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得以进一步丰富。同时,一些社会性品质,如交往能力、同情心、互助等得到加强。由于同伴的参照,幼儿更逐步学会认识和评价自己。

幼儿交往学习发生的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教育情境。

交往学习的情形:交往中互学(相互观察、相互问答形式)、合作中分享共同获得的经验,冲突中的学习。

幼儿交往学习的对象:家长、教师、同伴。

5. 体验感受学习

体验学习是人的最基本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过程一般是指个体在亲身经历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感受、实践、探究,对认知、情感、行为和认识的内省体察,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