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导学案
[导学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2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吴为想要买到一张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他所需要的信息是()。
A.开幕式举行多长时间B.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卖开幕式门票
C.开幕式上怎么样的点火方式D.开幕式上有多少个国家运动队参加
8、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3、人类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4、检测
1.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术
9、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语言的使用B.印刷术的发明
C.文字的创造D.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10、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的是()。
A、绘画技术B、网络技术C、计算机技术D、通信技术
11、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A、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B、蒸汽机的出现
A、计算机技术B、液压技术C、通信技术D、微电子技术
2.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到发生在远方的事件,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可以通过()。A.时间传送B.电缆传送C.信道传送D.空间传送
3.小孙将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扫描后,通过OCR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处理,保存在计算机中。对此处理过程及所获取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机中的信息可以复制,因此只有计算机中的信息才具有共享性
B.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和处理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硬盘等。
3.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示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2.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文件管理。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输入方法。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等。
教学内容:1. 文件管理: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2. 基本输入方法: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等。
3. 文字处理:使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
4. 表格处理:使用Excel进行表格制作。
教学活动:1. 讲解文件管理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讲解基本输入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讲解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文件管理的掌握。
2.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基本输入方法的掌握。
3.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掌握。
第三章:网络的基本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 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3.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 浏览器的使用:打开网页、切换网页等。
3. 搜索引擎的使用:输入关键词、查看搜索结果等。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七年级信息技术学案【五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忧考⼩编整理了七年级信息技术学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机器⼈认路》 第⼆课:中学⽣的⼈际关系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灰度传感器及其调节⽅法; ◆掌握地⾯灰度检测; ◆掌握机器⼈轨迹⾏⾛的三种⽅法; ◆理解条件的“或”“与”关系。
2.过程与⽅法 ◆学会在机器⼈上安装和使⽤灰度传感器; ◆能应⽤灰度传感器解决⽇常⽣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互助协作的精神,提⾼学⽣交流的能⼒。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主探究、分组协作、启发式教学。
【教学重点】 1.灰度传感器的安装和调节; 2.三种机器⼈认路的⽅法; 3.条件判断的嵌套以及“与”和“或"的使⽤。
【教学难点】 灰度传感器的安装和调节,机器⼈认路程序的设计。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新课 教师活动 在上⼏节课中,我们曾经学习过“光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它们利⽤光的强弱来充当机器⼈的“眼睛”,完成机器⼈⾏⾛的任务,机器⼈能不能利⽤其他⽅法来⾏⾛呢? 学⽣活动 ⼩组讨论、制定⽅案。
⼆、展现⽬标,引⼊任务 教师活动 机器⼈可以利⽤光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实现类似⼈眼的功能,此外,地⾯灰度传感器也是机器⼈⼀种眼睛,利⽤它可以检测环境颜⾊的灰度,从⽽可以认路。
通过机器⼈认路学习实现机器⼈循迹⾏⾛的三种⽅法。
1.地⾯灰度传感器的⼯作原理; 2.灰度传感器的调节; 3.三种实现⽅法的分析。
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随堂设置问题,引导学⽣解决。
三、⾃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动⼿调节灰度传感器的数值,观察机器⼈的改变; 2.指导学⽣以⼩组为单位,进⾏探究式协作学习。
教师给以引导启⽰,指点制作关键步骤: 3.布置学习任务⼆:根据不同的实现⽅法搭建机器⼈,⽐较三种⽅案的异同。
七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粘贴文本:Ctrl+V。
-撤销操作:Ctrl+Z。
-恢复操作:Ctrl+Y。
③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
-字体设置:点击字体按钮,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字形等。
-段落格式设置:点击段落按钮,调整对齐方式、行间距、段落间距等。
④插入图片和表格:
-插入图片:点击插入,选择图片,选择图片文件。
七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二节“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具体内容包括:Word 2010的基本操作、编辑文本、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插入图片和表格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网络知识,对计算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的使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作业评价
(1)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例如,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启动和退出Word 2010,是否能够正确地编辑文本,是否能够正确地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等。
(2)作业质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评估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创意。例如,评估学生插入图片和表格的质量,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调整图片和表格的大小,是否能够创造性地设计文档等。
完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导学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目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关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什么是信息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教学难点】:1、信息概念的理解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学习探究】:一、信息1、引入:用一段视频引出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它又有何特征?它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有何影响?(举例):古代:“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现代:(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2):(3):2、在做了上述举例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1、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信息普遍存大于自然、人类社会之中。
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也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2、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
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
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
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
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3、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 1 -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150个字,要价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
战争结束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睬,结果(学生回”7个字是什么?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初中七年级的上册的信息技术学习学习教案
教育教课计划班级:初一(1-16)班科目:信息技术教师:我校是一所民族中学,在小学阶段学生虽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但大部分学生学对信息技术还是一片空白。
有条件的学生对电脑比较熟习,有的能利用网络查找所期QQ聊天,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电脑连基本的操作都不会,甚至需资料,有的会用计有些学生还没有上过一节计算机课。
针对此状况,计划从最基本的知识下手,对学划生进行分层教课,学生互帮互助的教课方法,每节课给出不一样难易程序的任务,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来有选择性的达成,但最少会达成一个任务。
前十周练习指法第一单元:本单元联合同学们进入新学校开始重生活的实质,和同学们一起,经过制作《菁菁校园》电子报,进行了一次比较完好的信息活动。
本单元由“认识新学校”、“漂亮的校园”、“精致的版面”、“醒目的报头”和“菁单菁校园报”五课构成,依照信息需求、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的集成和公布这元样一个信息办理过程,学习了电子报刊的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
同时,计联合创作,介绍了一些Word操作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及Word中的一些小学阶段划没讲到的新技术,讲技术的同时也讲方法。
这样安排教课资料的目的,一方面是侧重对学生信息涵养的培育,就是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报刊编写能力、信息办理能力等基本信息涵养。
同时也力求有效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电子作品制作方法和制作技术。
学习目标:认识信息办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包含信息需求的意义和解析、信息本源的确定、信息的多样化、信息的记录和谈论、信息的加工、信息的集成与公布。
2.认识相关报刊的知识,学习电子报刊的设计思想和制作方法。
学习Word的文本框链接操作技术及Word技术的综合、合理应用。
培育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报刊编写能力、信息办理能力等,提高学生的信息涵养。
第二单元:本单元接续第一单元电子报制作的技术线索,经过制作电子刊物《翰墨林》,连续学习电子刊物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
3.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4.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组成,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5.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说出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生能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教案章节:第二章操作系统使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2.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设置。
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3. 计算机的基本设置,如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等。
教学步骤:1.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打开应用、关闭应用等。
2. 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设置方法,如修改桌面背景、调整屏幕分辨率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2. 学生能正确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 学生能进行计算机的基本设置。
教案章节:第三章网络使用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
3.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等。
2. 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如搜索信息、打开网页等。
3. 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写信、发送、接收等。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导学案
精选文库第一单元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特征。
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经历信息收集与交流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了解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社会问题。
对使用新技术有正确的认识。
【课时安排】内容课时活动 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1活动 2 探究信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2影响活动 1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一、教材分析本活动任务是:调查周围的人群,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最需要哪些信息,最关注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他们有什么用,以及他们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获得这些信息。
要完成这个活动,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其次是通过访谈收集信息,最后是成果展示与交流。
为此,教材围绕这三个活动步骤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活动内容:第一部分是确定调查对象。
学生可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将各自要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对方所熟悉的人,如对方的同学或亲朋好友。
第二部分是采访,了解调查对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信息需求。
通过调查学生可体会到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第三部分是在班级内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汇总,并讨论信息所具有的特征。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可了解信息和信息的特征,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并体验到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特征。
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准备】新课导入所需要的歌曲和图片,如周杰伦演唱的“蜗牛”音频资料、“湖南地图” 图片资料。
几种访谈表的样例。
【教学过程安排】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1. 教师播放歌曲、展示图片, 1. 听歌曲、看图 1. 创设情境 ,并提出问题 :片,并回答问题。
XXX出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XXX出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册)XXX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XXX授课教师:XXX授课时间:第一周授课班级:七年级审核:研究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2.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3.学会真正使用信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能力。
研究重点: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和分类研究难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研究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阅读、观察课本的文字和图片,谈谈你的感受二、明确目标,自主研究义务一:信息的含义和特点(特别提醒信息的实效性和真伪性)任务二:信息技术的含义和分类(特别注意搞清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区别)义务三:如何正确使用信息三、合作探究,教师解疑1、以小组为单位,对自主进修情况进行总结,对已经学会的和没有学会的地方进行梳理。
2、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解疑,对共性的问题教师重点讲解。
4、当堂检测:1、提问学生信息的含义和特点(最好不要看课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2、请几位同学举例说明三大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五、作业布置1、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链接(不在于多,而在于准确)2、利用你已经掌握的方法对某些信息进行处理(文字排版,数据统计,图像处理等)。
六、课后反思1二次备课XXX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课题:第二节信息技术与应用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XXX授课教师:XXX授课时间:第二周授课班级:七年级进修目标:常识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及对社会的影响2.体会信息技术在进修、生活中的作用3.认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情绪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能力。
进修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进修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修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观看幻灯片,说说自己看到的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明确目标,自主进修任务一: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研究信息技术?)义务二:观察一组图片,让同学们谈谈信息技术在那些行业中使用。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操作系统的功能
解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任务管理、存 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演示如何进行文件管理、任务切换等基本操 作,并让学生实践操作。
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总结词
办公软件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 具,学会使用办公软件可以提高工作 效率。
文字处理软件
介绍Wor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如创建文档、编辑文本、插入图片等 。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
总结词
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 防护措施。
VS
详细描述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保护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安全成为亟 待解决的问题。常用的防护措施包括设置 强密码、使用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范钓鱼网站、恶意软件 等网络威胁。
04
CATALOGUE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其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
详细描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早期的手工处理和机械 计算,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再到现代的互联网和移 动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
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
电子表格软件
介绍Excel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如创建工作表、输入数据、进行计算 等。
演示文稿软件
介绍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方法,如创建演示文稿、添加幻灯片 、设置动画效果等。
03
CATALOGUE
网络基础知识
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影响。
《信息与信息技术》 导学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掌握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培养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2)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2、难点(1)对信息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2)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行方式。
三、知识讲解(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它反映了事物的状态、特征和变化。
例如,当我们听到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这个“明天有雨”的消息就是信息,它消除了我们对明天天气状况的不确定性。
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物质具有实体性,能量可以做功,而信息是无形的,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表现和传递。
(二)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比如,四季的更替、动物的行为、人类的语言交流等。
2、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存在和表现。
常见的载体有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
例如,书中的知识是通过文字这个载体呈现给我们的。
3、传递性信息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传递。
古代的烽火狼烟、现代的电话网络,都是信息传递的方式。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拥有和使用,而且不会因为共享而减少或损失。
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同学们都可以同时获取和学习。
5、时效性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有些信息在特定的时间内才有价值。
比如,股票行情信息,过时就可能失去参考价值。
6、价值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为人们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
但信息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适用性等因素。
(三)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 IT)是指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等,这些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实验学校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安装计算机》2课时校本导学教案
安装计算机一、教材分析在前一活动中,学生以完成了虚拟购机活动。
在实际生活中,购置计算机后,用户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连接外部设备与主机,并根据自己及家人的需求选择并安装应用软件。
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计算机系统有一定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知识。
为此,本活动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任务。
第一部分是连接计算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主机箱上的硬件接口及各外部设备连接线接头,尝试连接主机和各外部设备,并连接电源线,开启计算机。
这些真实的操作体验,能更好地增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经验。
第二部分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情况。
学生查看计算机中已安装的软件,并查看硬盘的分区情况。
这样,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能更好地列出使用需求。
第三部分是安装计算机应用软件。
每位同学列出自己的使用需求,选择相应的应用软件,获取并安装这些软件。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仅能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还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独立安装软件,并体验安装计算机的一般过程。
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尊重软件的版权、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
能连接主机与外部设备。
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独立安装软件。
尊重软件的版权,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教学难点】连接主机与外部设备。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独立安装软件。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尝试连接计算机时,所需要的主机及一些外部设备。
【教学过程安排】第 1 课时第 2 课时教学后记。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内容:教案名称: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1.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感受。
Step 2: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记录关键信息。
Step 3:课堂讲解1. 教师根据自主学习情况,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Step 4:实例分析1.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Step 6: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二、教案内容:教案名称: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2. PPT课件。
3. 计算机操作实践。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3)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桌面、菜单、窗口、文件管理等。
3. 教学方法:(1)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2)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概念及关系。
(2)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对计算机有什么了解?计算机有哪些组成?2. 讲解与演示:(1)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
(2)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3)讲解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桌面、菜单、窗口、文件管理等。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提问:你们还能想到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哪些应用?四、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调查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何改进措施?4. 针对学生的差异,如何调整教学策略?5. 如何在下一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第六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域名等。
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教案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1.1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1.2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1.3 信息技术对学习的重要性1.2 课程目的1.2.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1.2.2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1.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3 教学建议1.3.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1.3.2 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1.3.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二、知识点讲解2.1 计算机基础知识2.1.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2.1.2 计算机操作系统2.1.3 计算机网络基础2.2 常用软件应用2.2.1 办公软件的使用2.2.2 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2.2.3 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2.3 网络应用2.3.1 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2.3.2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2.3.3 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三、教学内容3.1 计算机硬件3.1.1 计算机主机和外部设备3.1.2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3.1.3 存储设备3.2 计算机软件3.2.1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3.2.2 软件的安装和卸载3.2.3 软件的更新和升级3.3 计算机网络3.3.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3.3.2 网络协议和网络传输介质3.3.3 网络接入方式和网络应用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4.1.2 熟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4.1.3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4.2 技能目标4.2.1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常用软件4.2.2 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4.2.3 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4.3 情感目标4.3.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4.3.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4.3.3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和优化5.1.2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协议5.1.3 网络安全防范和信息安全保护5.2 教学重点5.2.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5.2.2 网络资源的检索和利用5.2.3 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计算机及投影设备6.1.2 电子白板或黑板6.1.3 网络连接和多媒体教学软件6.1.4 教学演示用的计算机软件6.2 学具准备6.2.1 学生用计算机6.2.2 学习材料(如教材、笔记本等)6.2.3 网络资源访问权限6.2.4 软件安装和操作指南6.3 实验材料6.3.1 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6.3.2 计算机硬件组件(如内存条、硬盘等)6.3.3 多媒体制作工具(如摄像头、麦克风等)6.3.4 安全工具(如杀毒软件、防火墙等)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信息技术的概念7.1.2 提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期望7.1.3 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例7.1.4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7.2 知识讲解7.2.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7.2.2 演示常用软件的操作步骤和功能7.2.3 解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7.2.4 分析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防范措施7.3 实践操作7.3.1 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练习7.3.2 指导学生使用常用软件进行文档编辑和图像处理7.3.3 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和信息交流7.3.4 安排网络安全演练和病毒查杀操作八、板书设计8.1 知识框架8.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8.1.2 常用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场景8.1.3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和协议8.1.4 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8.2 关键概念8.2.1 硬件与软件的区分8.2.2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种类8.2.3 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8.2.4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8.3 操作步骤8.3.1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流程8.3.2 软件的安装和更新方法8.3.3 网络连接的设置步骤8.3.4 安全软件的使用指南九、作业设计9.1 基础练习9.1.1 计算机硬件的识别和组装9.1.2 软件操作技能的巩固9.1.3 网络搜索和信息检索9.1.4 安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9.2 综合应用9.2.1 利用软件完成特定任务(如制作海报、编辑视频等)9.2.2 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分享9.2.3 网络安全的案例分析9.3 创新挑战9.3.1 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9.3.2 创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如电子杂志、网页设计等)9.3.3 网络游戏的开发或评析9.3.4 信息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设想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教学反思10.1.1 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10.1.2 教学方法和材料的适用性10.1.3 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的变化10.1.4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0.2 拓展延伸10.2.1 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新动态10.2.2 推荐信息技术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网站10.2.3 组织信息技术竞赛或俱乐部活动10.2.4 鼓励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的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包括知识讲解、实践操作、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
小编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具体要求: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板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功能;(2)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软件使用方法;(4)学会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信息素养;(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的认识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3. 计算机的功能第2课:操作系统的使用1. 操作系统的概念2. 窗口操作3. 文件管理第3课: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字体设置3. 段落设置第4课: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1. 表格的基本操作2. 单元格设置3. 表格样式设置第5课: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1.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2. 幻灯片设计3. 动画效果设置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2.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信息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等;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如作业、测试等;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3. 网络资源:教学课件、视频、案例等;4. 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计算机的认识与操作系统的使用2. 第3-4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 第5-6周: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4. 第7-8周: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 第9-10周:网络资源的使用与信息安全6. 第11-12周:综合实践与评价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差异教学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第一学期信息技术上册9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
二次备课
自学检测
课堂探究
(一)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网络的积极影响及带来的问题。
应该肯定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正面的、重要的影响。但是,网络也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不良的影响。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大家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吗?
2.政府系统信息安全检查指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公安、保密、安全等部门参加,对政府信息系统开展的联合检查。
3.APT攻击是一种“恶意商业间谍威胁”的攻击。
4.通常情况下端口扫描能发现目标主机开哪些服务。
小结
作业
反思
审签
教研组年月日
(1)加强病毒防范
1:你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遇到过网络病毒吗?你是如何知道它是网络病毒的?又是如何解决的?
2:除了计算机病毒外,你知道的网络中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分别是什么?
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将计算机安全隐患归纳为三类---黑客、恶意网页和病毒。
(2)保护好个人信息
总结: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分类、特征及造成的危害。
D、在聊QQ的时候,网友大多是同班同学,用侮辱性的语言互相攻击或者欺骗
二、以下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A、某同学最近做了个网站,于是到论坛上发帖宣传自己的网站.
B、在网上看到一篇作文写的不错,我把他下载下来修改一下交给老师参加作文竞赛.
C、在聊天室或者论坛上要是有人惹了我,可以用刷屏的方式来对付他,因为这样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思维训练
选择题:
1.你的邮箱中有一份陌生人发来的生日礼物邮件,你会怎么做?
精选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3篇
【导语】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持下⽤以获取、加⼯、存储、变换、显⽰和传输⽂字、数值、图像以及声⾳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的⽅法与设备的总称。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信息与信息处理 教学⽬标: 1、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 2、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具 教学内容: 1、发现⾝边的信息 2、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具 3、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来说,上课环境很陌⽣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活实际,注意从⽣活素材中进⾏导⼊,精⼼设置疑问,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教材⾸先从学⽣⽣活体验出发引⼊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
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如果在机房上此课,⼀定要先讲解上机的基本守则。
这些规定学⽣⽆法全部理解,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强化或提醒。
“信息的接受和传递”与后⾯的“信息技术及其应⽤”、“常⽤的信息处理⼯具”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信息技术介绍”模块。
教学⽅法和⼿段:综合应⽤⾔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同时初步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 所⽤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规范上课要求 师:不⽤说,同学们来到新的机房来学习新的课程,⼼情⼀定很激动、兴奋吧!在开始上课之前,⽼师要先给⼤家讲⼀讲上课的⼀些要求,我们该怎么上信息技术课呢?(展⽰并提醒学⽣上课应注意的⼀些⽅⾯,将上课要求打印出来贴在机房醒⽬的地⽅) ⼆、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1.引⼊——我们⽣活在信息的海洋⾥ 师:现在请⼤家观察,这些图⽚在说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展⽰教材光盘中的图⽚)学⽣活动:观看图⽚,讨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特征。
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经历信息收集与交流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了解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社会问题。
对使用新技术有正确的认识。
【课时安排】容课时活动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1活动2 探究信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 2活动 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一、教材分析本活动任务是:调查周围的人群,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最需要哪些信息,最关注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他们有什么用,以及他们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获得这些信息。
要完成这个活动,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其次是通过访谈收集信息,最后是成果展示与交流。
为此,教材围绕这三个活动步骤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活动容:第一部分是确定调查对象。
学生可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将各自要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对方所熟悉的人,如对方的同学或亲朋好友。
第二部分是采访,了解调查对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信息需求。
通过调查学生可体会到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不一样的。
第三部分是在班级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汇总,并讨论信息所具有的特征。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可了解信息和信息的特征,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并体验到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特征。
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二、课时安排1 课时。
三、【教学准备】新课导入所需要的歌曲和图片,如周杰伦演唱的“蜗牛”音频资料、“地图”图片资料。
几种访谈表的样例。
【教学过程安排】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展示交流总结延伸1.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并请一位或几位同学按调查对象的职业和身份,汇总班级同学收集到的信息。
2.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相关学习单:(1)对某些人特别重要的信息,对其他人是否也同样重要?(2)人们需要的信息中,哪些信息容易过时,需要随时更新?(3)从同学们的介绍中,你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4)信息有哪些作用.2.1、交流并整理、汇总大家收集到的信息。
2.交流、讨论问题。
3. 填写相关学习单。
1.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的意识。
2. 巩固调查成果,梳理知识和拓展应用。
活动2 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一、教材分析要完成本单元的任务——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首先要通过调查、查阅书刊、访问因特网等途径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其次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最后是对比、分析不同年代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差异,总结、归纳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为此,本活动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容: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多途径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对收集到的资料需要进行评价和筛选。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小组的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是结合前面活动收集到的信息,在班级展开交流、讨论。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将经历调查、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自主探究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对人们工作、生活影响的相关知识,从而能正确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各种信息技术。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能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解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准备】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各种学习单样例。
【教学过程安排】第1 课时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引入1. 提问:请同学们沿着箭头的方向观察下面的图片。
图中的物品有什么变化?各图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2. 归纳并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以上图片展现了信息1.观察图片,分组讨论各自的发现,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
1. 通过让学生交流、讨论图片所反映的信息引入活动,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
1.布置任务一的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搜索、书刊查阅等方式,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2)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考虑资料的适用性、准确性、时效性。
(3)各组要将组员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归纳好。
1.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信息。
2. 小组成员一起整理、归纳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1. 明确探究任务。
2.通过收集信息,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3. 体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评价和筛选的必要性。
实用文档第2 课时展示交流总结延伸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信息技术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doc”,结合该文章回答以上问题。
)(3)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信息社会公民?(还可以请学生打开教材配套光盘中“教学资源”/“活动素材”里的“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doc”,结合该文章回答以上问。
)3.结束语:(1)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无法想象。
信息技术会发展到什么样子,我们也无法预知。
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未来社会的信息技术也会更加先进。
(2)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今天的学习时光,长大后,你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2.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第一单元教学后记第二单元购置计算机——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认识一些主要的计算机硬件。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了解计算机的信息表示。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能独立地完成主机与各外部设备的连接。
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独立安装软件.尊重软件的,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能主动关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
【课时安排】容课时活动1 选购计算机2活动2 安装计算机2活动1选购计算机一、教材分析要完成本活动的任务——选购计算机,首先需要对计算机市场行情及硬件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根据自己和家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
为此,本活动设计了以下两个部分的容:第一部分是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当前市场上正在销售哪些类型的计算机,知道这些计算机主要品牌是什么,大致价位分别是多少,性能如何,并学会解读计算机配置表。
了解这些知识对学生完成后续按需选购计算机活动是很重要的。
第二部分是确定购机方案,首先分析家庭购机需求,然后确定选购品牌机还是组装机,最后选择一款满足需求的性价比高的计算机。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还可养成主动关心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的习惯,养成乐于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习惯。
【教学目标】认识一些主要的计算机硬件。
学会解读计算机配置表。
体验按需选择性价比高的计算机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能主动关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
【教学重点】解读计算机配置表。
【教学难点】体验按需选择性价比高的计算机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准备】解读计算机配置表时,需要的主板、CPU、存、硬盘、光驱、机箱电源等部件。
从当地的计算机销售门店或商城收集的几种当前主流计算机的配置单。
也可以请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家庭已有计算机的配置单、市场上的一些计算机配置单。
【教学过程安排】第1 课时解市场行情网站.doc”,访问其中推荐的,了解当前计算机市场的信息。
)2.让学生解读计算机配置表,认识硬件。
(1)教师展示硬件实物,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如CPU、存、硬盘、主板等。
(2)教师结合计算机配置表介绍各硬件的品牌、型号、主要性能指标等信息。
(3)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解读本组之前获取的计算机配置信息。
3.认识计算机硬件,了解相关硬件知识。
4.学习解读计算机配置表信息的方法。
5.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解读之前获取的计算机配置表信息。
2. 结合计算机配置表的解读,让学生认识一些主要的硬件,并加深学生对主要硬件的重要性能指标的理解。
3. 通过活动让学生养成主动关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喜欢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习惯。
第2 课时活动 2 安装计算机一、教材分析在前一活动中,学生以完成了虚拟购机活动。
在实际生活中,购置计算机后,用户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连接外部设备与主机,并根据自己及家人的需求选择并安装应用软件。
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计算机系统有一定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知识。
为此,本活动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任务。
第一部分是连接计算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主机箱上的硬件接口及各外部设备连接线接头,尝试连接主机和各外部设备,并连接电源线,开启计算机。
这些真实的操作体验,能更好地增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经验。
第二部分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情况。
学生查看计算机中已安装的软件,并查看硬盘的分区情况。
这样,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能更好地列出使用需求。
第三部分是安装计算机应用软件。
每位同学列出自己的使用需求,选择相应的应用软件,获取并安装这些软件。
本活动涉及的技术操作主要有以下一些:技术操作教材中的位置连接鼠标和键盘P32连接显示器P32连接音箱P33连接主机电源线P33查看计算机中硬盘的分区情P36查看 C 盘的容量及已用空P37利用浏览器下载软件P41~P42安装软件P42~P43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仅能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还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独立安装软件,并体验安装计算机的一般过程。
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尊重软件的、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计算机的信息表示。
能连接主机与外部设备。
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独立安装软件。
尊重软件的,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教学难点】连接主机与外部设备。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独立安装软件。
【教学课时】【教学准备】学生尝试连接计算机时,所需要的主机及一些外部设备。
【教学过程安排】第1 课时第2 课时教学后记第三单元校际协作学习——因特网上的信息服务【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因特网及其提供的各种服务,感受因特网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