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信息技术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8篇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8篇教育信息化向教育现代化转变,做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相融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校本研究,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提升教师能力,包括技能素养,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使课堂充满活力生机。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新推8篇,仅供参照,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新推8篇[一]一指导思想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方式。
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能力文化水平标志。
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有用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
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
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良好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目,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七年级一班至八班由我指导教学,每班人数较多,家庭大多无计算机,只能在校上机练习。
1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浓厚,热情较高2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3学生运用电脑能力较差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5有些学生键盘不会操作,有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接触计算机。
针对上述不良习惯,在学习中会严格要求,对于本学期`学习,要使他们进一步入好门,并能学以致用。
三目要求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良好习惯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兴趣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教材分析本学期使用计算机教材是_教育厅教研室编著七年级信息,义务教育教看书。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1信息社会。
2计算机组成。
3计算机操作系统。
4熟悉我电脑。
5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
6用好回收站教学目标①了解信息其特征.②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地位作用.③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教学重点:①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如何迎接信息社会挑战.②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信息.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只要计算机连在网络上,就有被病毒传染的可能,因此在网络上浏览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轻意去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或电子邮件.
(3) 定期用杀毒软件查毒
养成隔一定时间用杀毒软件检查系统的习惯.但是必须认识到,没有万能的杀毒软件.同时,要注意经常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4) 安装病毒监视软件
1、多实践
2、勤动脑
3、善应用
(四)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总结:
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
2.使用电脑要注意那几点防病毒?
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
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
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四.课堂反馈: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初
中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上学期使用)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
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等特征。现代,人们充分利用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通信卫星、电子计算机等选进技术传递 信息。传递的信息又多、又快、又准
Image
12/9/2021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第1课 信息 与信息 技术 (xìnxī)
(xìnxī)
第一页,共十三页。
第二页,共十三页。
一、信息(xìnxī)
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充满着各种信息,人们自觉或 不自觉地获取着信息、利用着信息。信息的应用领域非常 广泛,不同领域的专家(zhuānjiā)、学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不尽 相同,以至于很难给信息下一个统一的定义。
信息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页,共十三页。
返回(fǎnhuí)目录
四、常见(chánɡ jiàn)的信息处理设备
⑤
计算机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它使信息记载、存贮及传播数字 化,它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又使信 息的交流(jiāoliú)与传播消除了距离
上的限制,加快了信息的交流 (jiāoliú)。从狭义上讲:信息技术是 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
为代表的一门新技术。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一页,共十三页。
返回(fǎnhuí)目录
(zuòyè)
后 作 业 :
1、复习并整理笔记(bǐjì)。
2、请举例说明你对信息及信息特征的理解。
3、你身边哪些事情应用到了信息技术。
4、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处理工具,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5、请写一篇关于“信息道德”小短文。
6、本节课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 ,你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吗?请把你的感想写成一篇小短文 。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课

信息技术的工具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计算机(从ENIAC问世~20世纪50年代初期),电子管时代,用 光屏管或汞延时电路作存储器,输入输出采用穿孔纸带或卡片。软件处于 初始阶段,没有系统软件,语言只有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2、第二代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晶体管时 代,用磁芯和磁鼓做存储器,产生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批量处理系统。 应用领域扩大至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并逐渐用于工业控制。 3、第三代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时代,主存储器开始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有磁盘和磁 带,有了操作系统和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 不仅应用于科学计算,还应用于企业管理、自动控制、辅助设计和辅助 制造等领域。
初中信息技术
第一课 身边的信息
什么是信息
简单的来说,信息就是消息。 具体而言,信息指的是用语言、 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所 表示的内容,它涉及人类所有 的活动。
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 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 对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 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 其英文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1、语言的诞生
2、文字的诞生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 5、计算机和网络的诞生
信息技术的工具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 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 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 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 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 备。
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本(5篇)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本一、指导思想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化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研修目标以“求真、求实、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后盾,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开展个人研修。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响应学校参加每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三、研修内容1、研读课标研读《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学习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钻研本学段教材中实验内容,结合教学重难点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3、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研主题设计一节本年段的公开课。
4、案例分析对自己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和再设计,以此锻炼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5、撰写经验6、研修总结在年末时把近一年的研修历程,把自己在研修过程中的学习、进步和体会结合起来写一篇个人研修分析与总结。
四、保证措施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2、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用心备课、上课要有激情、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3、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配合教导处做好每一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
4、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5、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6、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本学期听课绝不少于____节。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全)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全)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
-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
- 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和作用
- 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和工作步骤
2. 计算机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哪些
- 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功能
-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和操作方法
3.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
-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哪些
-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 互联网的概念和特点
- 互联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4. 信息安全和道德问题
-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 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和防范方法- 个人隐私和网络道德的保护
- 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和遵守法律法规
5. 计算机应用
- 常见的办公软件和功能
- 电子邮件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 互联网搜索和信息检索技巧
- 网上购物和支付安全
6. 程序设计思维
- 程序和算法的基本概念
- 程序设计思维的培养方法
- 简单的算法设计和实现
以上是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期末复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助你进行复和备考。
祝你考试顺利!。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课(共10张PPT)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课
这是一门什么课?
≠ 信息技术课
微机课、电脑课
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课
≠
信息技术
计算机课
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 传感技术
传递和接受
信息的工具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
1、提前准备好课本及笔,安静有序进入机房,对号入座。
自学:于自己管教理育自和己!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
3、安全操作,爱护机房设备。 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如显微镜、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 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如显微镜、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 自学:自己教育自己!
技术分类: 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
自律:自己管理自己! 6、在我讲解期间,如果电脑出现问题,请先看周围同学的屏幕,等我讲完后举手示意。
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
Page 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任务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根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开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 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 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模板(4篇)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模板一、指导思想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标准》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二、课程编排思想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计划把课程分成基础型和拓展型,并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主要是考虑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也考虑对学生信息素养形成过程的系统性。
在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中,不是简单的靠书本传授理论,而是首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收集、筛选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基础型课程中,关于信息科技基础的内容采用以知识、技能体系为主的编排原则,应用软件则采用以合适的任务或活动串连相关知识、技能的方式,要防止将应用软件操作指南作为课程内容的简单做法,要注意能力提高的有序性。
拓展型课程内容的编排采用单列的专业领域(如初中的word)设计相应的模块结构,任务或活动案例的难度应适当,并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三、工作思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在以下五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1、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
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____周,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七年级信息技术目录(带目标)

七年级(上册)第一模块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传播媒体,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解计算机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网络辅助自主学习等。
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联系生活中实际,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巨大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计算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通过身边实例,说明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通过案例、数据或史实客观评价民族IT产业所取得的成就。
第2课计算机的硬件及数码产品能说出计算机主机内的基本部件及其作用。
能连接计算机的硬件及其常用外设,使之能正常工作。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如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了解各类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演变和趋势。
能正确使用身边的数码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摄像头等)。
能使用身边的数码设备采集信息,并实现数码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3课计算机的系统软件通过实践尝试,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能指出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的差异,了解开源软件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能根据提示安装、更新和卸载软件。
学会使用软件中的帮助或借助网络搜索引擎解决计算机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能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简单的维护与管理。
第4课操作系统的管理与认识熟悉文件管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能依据分类管理思想建立合理的文件目录结构。
尝试使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中不同品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Android),比较其界面、功能、操作方法上的异同。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活动1-认识信息技术课件-人教版

认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及 其用途
系统软件
解释系统软件的作用,如操作 系统、编译器等
应用软件
介绍常见应用软件,如办公软 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软件版权与许可证
介绍软件版权保护和许可证制 度
计算机网络基础
总结词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 概念和组成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协议
网络设备
解释常见的网络拓扑结 构,如星型、总线型、
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组成
信息技术包括软件技术、网络技术 、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 能技术等。
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高 速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
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计算机技术、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几个阶 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如智能门锁、智能车辆和智能制造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网状型等
介绍TCP/IP协议栈的组 成和工作原理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 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信息安全与防护
总结词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措施
加密技术
解释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信息安全威胁
介绍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如病毒、黑客攻 击等
安全防护措施
介绍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 检测系统等
03
演示表达能力。
网络浏览与搜索
01
02
03
浏览器使用
学会使用常见的浏览器( 如Chrome、Firefox、 Safari等)访问网站、搜 索信息。
搜索引擎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信息和信息技术(共18张PPT)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st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5: 32:3215 :32:321 5:328/ 10/2021 3:32:32 PM
实例
1:蚂蚁的触角传递一种信息; 红绿灯代表一种信息;VCD 碟片上的内容是一些信息。 等等。
2:其实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 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这些 都是可以说是信息
二、人类的五次信息革命
1、语言的形成
语言的形成是一次根本性的革命,它标志着人类的信息能 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革命。
三、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1、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 2、信息功能指的是人类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的功
能。 3、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
技术、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研制、生产微小型电子元件及产品的技术, 它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
传感技术
温度传感器:投入熔炉测金属熔融状态下的准确温度。 压力传感器:测得气体、液体的压力参数 气体传感器:可测得氢、氟、一氧化碳以及许多其他气体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的含量 红外线探测器:可在高空探测地面上情况 声音传感器:可测得音量。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第二课第二课-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Memory)
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控制计算 机的运算和数据处理。
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
主板和总线
用于输入数据、命令和输出结果,包括键 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主板是计算机中各个部件的连接桥梁,总 线则负责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
计算机硬件是实现计算机功能的 基础,没有硬件的支持,软件无
法运行。
计算机硬件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计 算机的运行速度、稳定性和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的 性能和功能也在不断提升,推动
着整个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
02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的定义
总结词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 指令。
详细描述
中央处理器,也称为CPU,是计算机硬件中的核心部分,它负 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任务。CPU 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协调和指挥其他硬件设备的工作。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
总结词
中央处理器具有运算、控制和协调等基本功能。
详细描述
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运算、控制和协调。运算功能是指CPU能够执行各种算术和 逻辑运算,包括加、减、乘、除、逻辑与、逻辑或等操作。控制功能是指CPU能够按照 程序中的指令序列,控制计算机的各个硬件设备协同工作。协调功能是指CPU能够协调
键盘
键盘是最常见的输入设备之一,通过按键 输入字符、数字、符号等,实现文字输入
和命令输入。
扫描仪
扫描仪可以将纸质文档转化为数字文档, 通过扫描将图像或文字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七年级信息技术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信息技术所有知识点
信息技术是当代必修的一门科目,它涵盖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互联网、通讯、多媒体等领域。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信息技
术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实用技能,还能加深他们对数字化
社会的理解。
以下是七年级信息技术所有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分类。
2. 计算机的构成及其功能。
3. 操作系统的概念及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4.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其分类。
5.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其危害。
二、办公应用软件
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
2.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
3. 幻灯片软件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
三、多媒体技术
1. 图片处理软件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
2. 音频处理软件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
3. 视频处理软件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
四、互联网应用
1. 互联网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常见的网络应用软件的特点及其使用。
3. 互联网上的信息管理及检索方法。
五、程序设计基础
1. 程序设计的概念和基本流程。
2. 算法和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
3. 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使用。
以上就是七年级信息技术所有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尽可能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同时,老师也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计算机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能够面对数字化世界的挑战和变化。
精选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3篇

【导语】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持下⽤以获取、加⼯、存储、变换、显⽰和传输⽂字、数值、图像以及声⾳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的⽅法与设备的总称。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信息与信息处理 教学⽬标: 1、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 2、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具 教学内容: 1、发现⾝边的信息 2、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具 3、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来说,上课环境很陌⽣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活实际,注意从⽣活素材中进⾏导⼊,精⼼设置疑问,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教材⾸先从学⽣⽣活体验出发引⼊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
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如果在机房上此课,⼀定要先讲解上机的基本守则。
这些规定学⽣⽆法全部理解,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强化或提醒。
“信息的接受和传递”与后⾯的“信息技术及其应⽤”、“常⽤的信息处理⼯具”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信息技术介绍”模块。
教学⽅法和⼿段:综合应⽤⾔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同时初步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 所⽤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规范上课要求 师:不⽤说,同学们来到新的机房来学习新的课程,⼼情⼀定很激动、兴奋吧!在开始上课之前,⽼师要先给⼤家讲⼀讲上课的⼀些要求,我们该怎么上信息技术课呢?(展⽰并提醒学⽣上课应注意的⼀些⽅⾯,将上课要求打印出来贴在机房醒⽬的地⽅) ⼆、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1.引⼊——我们⽣活在信息的海洋⾥ 师:现在请⼤家观察,这些图⽚在说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展⽰教材光盘中的图⽚)学⽣活动:观看图⽚,讨论交流。
译林版丨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

译林版丨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计算中的信息- 计算概念:了解计算的含义和作用;- 计算机本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数据存储: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二进制与十进制:了解二进制和十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科普小知识:了解二进制的一些应用。
第二单元:信息的表达- 信息的编码:了解信息的传输和存储方式;- 文本的编码:了解常见的文本编码方式,如ASCII码和Unicode编码;- 图像的编码:了解图像的表示方式,如位图和矢量图;- 音频的编码:了解音频的存储方式,如MP3和WAV格式;- 视频的编码:了解视频的压缩和解码方式,如AVI和MPEG 格式。
第三单元:信息的管理- 文件管理: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和管理方法;- 文件存储:了解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文件压缩与解压缩:了解文件压缩的原理和使用工具;- 文件格式转换:了解文件格式转换的目的和方法;- 文件安全与备份:了解文件安全和备份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网络与信息交流- 网络基础知识:了解网络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互联网的应用:了解互联网的一些常见应用,如电子邮件和网站;- 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了解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知识;- 信息检索与利用:了解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 远程协作与共享:了解远程协作和文件共享的方式。
第五单元:信息与社会- 信息的使用伦理:了解信息使用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保护方法;- 网络文化与社会惯:了解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对社会的影响;- 信息安全与风险防范:了解信息安全和风险防范的基本知识;- 数字鸿沟:了解数字鸿沟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以上是译林版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各单元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通常把声音、数据、文字、图片、影像等 载体中所传达的意义叫做“信息”。
3.信息社会
Information
从很多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在信 息社会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每天都要 接触和处理大量信息,而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强大而有力 的工具,在社会的各大领域也越来越广,信息社会是信息 得到广泛应用和充分共享的社会,及时而准确的获取、处 理、利用信息,能使人们在政治、经济、生产、科研、军 事等活动中得到先机,从而掌握赢得胜利的主动权。
计算机
通讯技术
网络
是的!计算机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掌握计 算机已经是我们最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你们 接触到的计算机是什么样的?一般做什么用?
2.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Information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 有了大量的信息交流,这些交流的方式又会随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们在信息的汪洋大海 中,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 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过 程 控 制 : 卫 星 发 射
科学计算:基因排序仪
计 算
机
辅
助
系
统
:
辅
助
教
学
人
工
智
能
:
人
机
对
数据处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弈
结束!
课后探索:
了解更多的计算机应用
第四课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一、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
1、计算机硬件: 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或器件的总称,是计算机中那些看 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 设备、输出设备5个部分组成。
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
2.通用技术及其发展
Information
通信技术是利用通信设备对信息进行传输、发 送和接收的技术,它包含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 移动通信。
(1)电报:“莫尔斯电码”
美国莫尔斯发明的以长短信号不同组合代表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 通过手控制按键的时间长短与莫尔斯电码相对应。通过电报,人们把信 息从电线的一端传送到了另一端。
多媒体化: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止图像、活动图像与计 算机集成在一起的技术。
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 台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用网络软件 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智能化:是指用计算机模拟人类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用 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课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Information
1. 信息技术的含义 2. 通用技术及其发展 3. 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4. 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
1. 信息技术的含义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 称IT)是指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和分配 信息的技术。
3.1.2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未来的计算机正朝着: 巨型化 微型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张。
ENIAC
阶段
元件
运算速度
体积
价格
用途
第一代 电子管 每秒几千次 体积庞大 十分昂贵 军事领域和科学计算
第二代 晶体管 每秒几十万次 体积小
第三代 集成电路 每秒几百万次 体积小
第四代
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数码照相机
(5)输出设备:通过输出设备可以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转换成人们能够识 别的信息。常见的有显示器、音响、打印机等。
显示器
音箱
显示器
2、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程序、数据和相关技术文档资料的总称。 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是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关键,用户通过计算机软 件使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等。如Windows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basic语言处理程序、C语言处理程序等。
巨型化:各国的巨型机,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高。
微型化:笔记本- 口袋电脑- 生物电脑
第三课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对计算机已经不陌 生了。计算机已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一 种能按人们的要求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工具,是 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计算机的历史你知道吗?计算机又能帮 助我们做些什么呢?
内部有上千个元器件
4.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
Information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高约二层楼、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
4.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
Information
计算机技术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门综合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计算机应用 。应用于:学 生成绩、学籍 管理、图书资 料管理、企业 管理、情报检 索、预定机票 、银行电子化 。
应用于:自动 检测、记录、 统计、监视报 警、直接调节 和控制生产过 程等方面。
包含: CAD计算机辅 助设计、 CAM计算机辅 助制造、 CAI计算机辅 助教学。
是指模拟人的 智能,进行推 理和决策的思 维过程。
IC电话:
201电话:201电话卡也称校园卡,是一种预付费密码记账式电话业
务。
2.通用技术及其发展
(3)手机:模拟移动电话
砖头般笨拙
Information
数字式移动电话
体积小 信息容量大 连接互联网
手机上网将移动电话网络和因特网紧密的联系起来。无
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信息,你都可以打开手机享受网上资 源。如综合新闻、天气预报、股市动态、商业报道、当前汇 率、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等。
课外活动:试着配置电脑!
谢谢观看
第五课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5.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和使用的数是十进制,他具有如下特征: (1)由0,1,2,3,4,5,6,7,8,9共10个数码组成。 (2)运算时逢十进一(以10位基数)。 (3)不同数位上的数码所代表的值不同。 例 9876=9×103+8×102+7×101+6×100
3.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Information
微电子技术是研制、生产微小型电子元件及产品 的技术,他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
集成电路的种类非常多,按照集成度(指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多少个 元器件,集成元器件越多,集成度越高)来分类:
小规模集成电路
内部只有几十个元器件
中规模集成电路
内部有几百个元器件
大规模集成电路
每秒几十万亿 次
体积更小
成本低 -
-(可靠性提高) 各个领域(可靠性大
大提高)
-
3.2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是电子计
算机最显著的特点,电子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可 以达到每秒几千万次乃至 几万万亿次。
在计算宇宙飞船的运行轨 迹、登月方位时,需进行 高精度的技术。现代计算 机可以使计算结果达到小 数点后几兆亿位。
由此可见!计算机在广泛用于军事、科研、经济、文 化、日常事务、自动控制等领域,成为人们生活和工
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总的说来,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应用:
应用
科学 计算
数据 处理
过程 控制
辅助 系统
人工 智能
最基本的用途 。应用于:计 算卫星飞行轨 迹、天气预报 的预测、基因 排序等各方面 较复杂的运算 。
ENIAC
古代,人类用数手指、摆石头、打草结的方法计数。 唐朝末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 近代,人类开始使用手摇式计算机、机械式计算机等计算工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量在不断的增加,需要计算和统计的数据越来越 多,人们希望有一种能从事复杂计算和控制的工具。 1946年,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一台电子多用途计算机ENAIC,当初仅 仅用于军事和科研工作,解决数学计算问题。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计算机技术迅 猛发展,计算机不仅可以科学计算,还可以处理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各种信息。
计算机可以保存大量的数据、程 序和中间结果,这是计算机区别 于其他计算工具的本质特点之一 。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算术和逻 辑运算,还可以进行比较、判断 、推理、证明。
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和逻辑 判断能力
3.3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全自动洗衣机 智能指挥中心
智能吸尘器
可视电话
在现代家庭中,全自动洗衣机为人们免去了洗衣的烦恼; 在发达国家中,各种家电网络连接起来,人们通过声控、遥 控实现家务劳动自动化; 企事业单位通过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 军事上使用计算机实现控制指挥; ……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3.1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3.2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
3.3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精度高 强记忆力、逻辑力 实现自动控制
可靠性高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过程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 人工智能
3.1.1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算盘
手摇式计算机
十进制数是人们习惯使用的数,然而,在计算机中使用的数是二 进制数。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输入计算机以 后,最终都要被转换成二进制数,然后再进行存储或处理。
计算机之所以采用二进制数,是因为计算机内的信息传输和转换 都是靠电信号实现的,而组成计算机的电子零部件的物理状态往往只 有两种。
本课总结
Information
这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信息及其信息社会,知道 了信息在生活中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感受到在信息社 会里,计算机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形成了独特的计算 机文化。这种计算机文化,将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 维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