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的肝脏功能
中医讲肝的经典句子
中医讲肝的经典句子
肝脏在中医中被称为“藏血之宫”,是人体五脏六腑中最重要的脏器之一。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调节中心。
下面是关于肝的经典句子:
1. 肝藏血,血行畅通,则气机调畅,人体健康。
2. 肝为五脏之首,主疏泄,调畅气机,保持人体的平衡状态。
3. 肝主筋,筋脉畅通则运动协调,肌肉强健。
4. 肝主情志,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有益于肝脏健康。
5. 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则会导致气机不畅,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
6. 肝主疏泄,若肝阳上亢,则会出现目赤、头痛、口苦等症状。
7. 肝主疏泄,若肝阴不足,则会出现目干、眼睛干涩等症状。
8. 肝主疏泄,若肝血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苍白、眩晕等症状。
9. 肝藏血,若肝血瘀滞,则会出现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
10. 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则会出现胸胁胀痛、情绪抑郁等症状。
这些经典句子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肝脏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和功能,从肝脏的藏血和疏泄、调畅气机的角度阐述了肝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提到了肝脏与情志、筋脉、血液循环等方面的关联,以及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阴不足、肝血瘀滞等肝脏失调的可能症状。
这些句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肝脏的重要功能和相关症状进行了描述,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肝脏在中医中的地位和作
用。
清肝明目的原理
清肝明目的原理
清肝明目的原理主要是指通过调理肝脏功能,改善眼睛疲劳、视力模糊等眼部问题。
肝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藏血之脏”,它的功能主要包括储存和调节血液,控制气血的运行,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在情志方面与怒、忧、郁、愁等负性情绪相关,长期情绪压抑会导致肝气郁结、血行不畅,进而影响眼睛的健康。
清肝明目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肝经,舒缓肝气、血液循环,改善肝功能。
这些方法包括:
1.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长期压抑。
2. 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增强肝脏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3. 饮食调理: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食物、油腻食物,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4. 眼保健操:进行眼部按摩、眼底操等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舒缓眼肌。
5. 中药调理:中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肝功能来改善眼部问题。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菊花、白芍、川芎等,它们具有滋养肝脏、清热明目的功效。
清肝明目的原理是通过调整肝脏功能,改善肝气郁结和血行不畅的状况,从而改善眼部疲劳、模糊视力等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并结合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法和药物。
肝脏对应的五行
肝脏对应的五行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行分别对应我们的五脏,那我们身体的肝脏是对应五行中的哪一个呢?店铺在此整理了肝脏对应的五行属性,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肝脏对应的五行属性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
肝木盛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
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
心心君主之官,主血又藏神,主脉华在面,在窍则为舌,在志则为喜,喜悦若适度,气血则调和,在液则为汗,汗出若过多,则耗伤津血,伤心之阳气,若大汗淋漓,致心阳暴脱,显亡阳之症,阳脏主阳气,心气通夏气,预防暑热邪,心包即膻中,心脏外包膜,代心受邪功。
脾脾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源,主运化统血,运化水谷液,脾气固摄血,升清举内脏,喜燥而恶湿,相通长夏气,在体主肌肉,在窍则为口,其华则在唇,其志则为思,在液则为涎,脾阴若虚损,手足则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脾阳若虚损,水湿则内停,统血则失职。
肺肺者气之本, 位于胸腔内, 上与气管连, 喉为肺门户,主宣发肃降, 娇脏易受损, 主气司呼吸, 主通调水道,朝百脉助心, 主治理调节, 主皮华在毛, 鼻为肺外窍,鼻和知香臭, 在志则为忧, 在液则为涕, 通应与秋气,肺阳若不足, 卫外则不固, 肺阴若虚损, 肺失濡养症。
肾肾水火之脏, 位腹腔背侧, 主蛰封藏本, 藏元阴元阳,生命之本源, 属水主纳气, 主藏精生殖, 主骨华在发,在志则为恐, 在液则为唾, 开窍耳两阴, 通应于冬气,肾阳若亏损, 气化则无权, 温煦则失职, 水湿则内停,性机能减弱, 肾阴若亏损, 相火则亢盛, 虚热由内生.肝肝罢极之本, 位横隔之下, 居右胁之内, 木性主升发,喜条达恶抑, 刚强燥急性, 体阴而用阳, 主疏泄藏血,主筋华在爪,开窍则在目,在志则为怒, 在液则为泪,相通于秋气, 肝阴若不足,濡养必失职, 肝风自内动,肝阳若不足, 筋无力恶风, 善惊阴湿冷, 饥而不欲食。
如何根据中医理论保养肝脏健康
如何根据中医理论保养肝脏健康肝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极其重要的脏器,有着“将军之官”的美誉。
它主疏泄、主藏血,对于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志调节、消化吸收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保养肝脏健康对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依据中医理论,我们该如何保养肝脏呢?首先,情志调节是保养肝脏的重要一环。
中医认为,怒伤肝。
过度的愤怒和抑郁情绪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容易产生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为了肝脏的健康,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当感到愤怒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暂时离开让自己生气的场景等方式来缓解情绪。
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瑜伽等,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舒缓情绪。
其次,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肝脏的保养也不可或缺。
中医讲究“子午流注”,子时(23 点至 1 点)和丑时(1 点至 3 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人体应该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以利于肝胆的气血运行和排毒功能。
因此,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肝脏的养护非常重要。
避免熬夜,让肝脏能够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在饮食方面,中医认为青色入肝。
因此,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有助于养肝。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清淡,避免过度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减少饮酒量也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因为酒精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过量饮酒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细胞受损。
适度的运动对于肝脏健康也有益处。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肝脏的功能。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损伤肝脏。
另外,按摩和艾灸也是中医保养肝脏的常用方法。
通过按摩太冲穴、行间穴等肝经上的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艾灸肝俞穴、期门穴等穴位,能够温通经络,增强肝脏的功能。
再者,中药调理也是保养肝脏的一种选择。
中医养生肝脏ppt课件
肝脏疾病可能引起情绪问题,因此需要进行 心理治疗。
05
中医养肝的实践与体验
中医养肝的实践方法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肝脏与绿色食物相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 以滋养肝脏。同时,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加 重肝脏负担。
药物调理
根据个人体质,中医可开具针对性的中药汤剂或者丸剂, 帮助调理肝脏。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案例二
张女士因情绪问题导致肝气郁结 。通过中药调理和情志调护,她 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养肝小贴士
01
02
03
04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减少对 肝脏的损害。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 或污染食物。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肝脏问题。
06
中医养肝的未来展望
中医养生的普及与发展
运动养生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肝脏排毒。推荐如 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养生运动。
情志调护
中医强调“肝主疏泄”,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肝脏健康。 应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采用如冥想、音乐疗法 等情志调护方法。
个人养肝体验分享
案例一
李先生因长期熬夜工作,导致肝 功能异常。经过调整作息和饮食 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常见肝脏疾病
01
02
03
04
肝炎
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等,可能引起肝脏炎纤维组织 增生等原因导致肝脏质地变硬
、结构异常。
脂肪肝
由于饮食不当、肥胖等原因导 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
肝癌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恶 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中医肝病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肝病科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中医理论中,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藏血D. 主纳气答案:B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负责调畅情志,促进气机的升降出入,确保气血流畅。
2. 以下哪项不是肝气郁结的典型症状?A. 胸闷B. 胁痛C. 咳嗽D. 情绪抑郁答案:C解析:肝气郁结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闷、胁痛和情绪抑郁。
咳嗽通常与肺有关,不是肝气郁结的典型表现。
3. 在中医治疗肝病时,以下哪种方法不常用?A. 草药治疗B. 针灸治疗C. 推拿治疗D. 手术治疗答案:D解析:中医治疗肝病通常采用草药、针灸和推拿等非侵入性方法,手术治疗不是中医的常规治疗手段。
二、多选题4. 下列哪些是中医治疗肝病的常用草药?A. 柴胡B. 丹参C. 黄连D. 黄芪答案:A, B, D解析:柴胡、丹参和黄芪都是中医治疗肝病的常用草药,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和益气补中的作用。
黄连主要用于清热燥湿,不是治疗肝病的常用草药。
5. 中医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肝气郁结?A. 情绪压抑B. 饮食不节C. 过度劳累D. 外感风寒答案:A, B, C解析:情绪压抑、饮食不节和过度劳累都可能导致肝气郁结。
外感风寒主要影响肺和卫气,不是导致肝气郁结的直接因素。
三、判断题6. 肝火上炎是中医肝病中的一种常见证型,常表现为头痛、面红、口苦等症状。
(对/错)答案:对解析:肝火上炎确实是中医肝病中的一种常见证型,其主要症状包括头痛、面红、口苦、易怒等。
7. 中医治疗肝病时,只需考虑肝脏本身的问题,不需要考虑其他脏腑的影响。
(对/错)答案:错解析:中医治疗肝病时,需要考虑整体观念,即“肝主疏泄”,与脾胃、心、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
四、简答题8. 简述中医中“肝藏血”的概念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在中医理论中,“肝藏血”指的是肝脏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
肝藏血的功能正常,可以保证人体各部位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维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
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中医肝胆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不仅是肝胆脏器的解剖和生理学概念,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经络系统和病理概念。
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涉及到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经络系统的调节和病理变化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肝胆的解剖和生理学概念。
肝脏位于体腔内,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又称为“内脏之母”。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藏血、调节情绪等功能,是气机调畅和血液循环的主要场所。
胆是肝的附属器官,位于肝脏下方,与肝相连,主要功能是储存、浓缩和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其次,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还包括经络系统的调节。
中医经络是一个独特的概念,它是人体内外联系的通道,贯穿于身体各部位。
根据中医理论,肝主疏泄,在经络系统中与肺经相通。
肺经主控呼吸,肝经主控情绪,肺肾肝相互调节,保持机体内外的平衡。
肝胆经络是人体最长的经络,起着调节气机、血液和体液循环、保持五脏六腑正常功能的重要作用。
此外,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还涉及到病理变化。
中医认为,人体的情绪和思维活动与肝胆closely 相关。
情绪失调、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气机调畅,导致肝阻气郁,进而影响肝胆功能,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例如,肝郁气滞常见于现代社会中的工作压力大、情绪压抑等人群,表现为胸闷、胸痛、情绪低落等症状。
此外,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还涉及到汗腺的调节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的来说,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涉及到肝胆器官的解剖和生理学功能、经络系统的调节和病理变化等方面。
中医通过调节肝胆的功能和经络的通畅,达到调节情绪、保持气血流畅、保护心脑及其他器官的健康目的。
因此,在中医治疗中,肝胆的调理和保养十分重要。
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保持情绪平稳等方式来维护肝胆健康;另一方面,中医药的治疗也可以通过调理肝胆功能、舒缓肝郁气滞等方式来实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虽然深受临床实践的证明,但是在科学和生物学层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肝胆的概念和作用。
中医五脏 公式
中医五脏公式中医五脏公式是中医学中关于五脏功能的一种总结和概括,它指的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功能以及五脏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
中医五脏公式包括“心藏神,肝藏血,脾藏思,肺藏气,肾藏精”。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五个部分。
首先是“心藏神”。
中医认为心脏是人体的主宰之官,主宰着人的思维、记忆、意识等活动。
心脏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器官,更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中枢。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主持血液循环,将充满氧气的血液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以供养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接下来是“肝藏血”。
肝脏在中医中被视为血液储藏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调节血液。
中医认为,肝脏对血液的储藏和调节能力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肝脏还有调节情绪、保持心理稳定等重要功能。
第三个是“脾藏思”。
脾脏在中医中被视为消化吸收和营养代谢的中心。
脾脏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生理活动所需。
脾脏还有保持水液代谢平衡、控制肌肉活动等重要功能。
第四个是“肺藏气”。
肺脏在中医中被视为呼吸和气机活动的中心。
肺主气,具有呼吸、发散、宣发等功能。
肺脏的主要作用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身体,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机的正常运行。
最后是“肾藏精”。
肾脏在中医中被视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主要功能是贮藏和调节人体的精气。
肾脏不仅掌管生殖、生长发育,还有调节水液代谢、骨髓生成等重要功能。
肾脏的健康与人体的生命力、免疫力等密切相关。
总结一下,中医五脏公式是中医学中对五脏功能的总结和概括。
它包括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中医五脏公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五脏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平肝和肝的功能主治
平肝和肝的功能主治平肝的方法平肝指的是调节肝脏的功能状态,使其保持平衡稳定。
以下是一些平肝的方法:1.调整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纤维摄入量。
2.睡眠充足: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7个小时,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3.控制压力:采取减压方法,如运动、冥想、听音乐等,舒缓身心压力。
4.合理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平衡身体内分泌系统,增强肝脏的代谢功能。
5.中药调理:一些中药,如柴胡、白芍、丹参等,都有平肝的功效。
肝的功能肝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以下功能:•解毒功能:肝脏能够将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
•合成功能:肝脏能够合成一些重要的物质,如蛋白质、胆汁、凝血因子等。
•脂肪代谢:肝脏能够合成和分解脂肪,维持血液中的脂肪平衡。
•能量储存:肝脏能够储存大量的能量物质,如糖原,供身体需要时释放。
•造血功能:肝脏能够在胎儿阶段参与造血,帮助胎儿发育。
•免疫功能:肝脏可以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起到免疫防御的作用。
肝的主治功能肝脏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以下主治功能:1.为藏血之脏: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保证血液在人体内的平衡循环。
2.疏泄功能:保证气机的畅通和血液的流动,避免气滞于身体内部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胸闷、脘腹胀满等。
3.控制情绪:肝主疏泄不仅包括对体内的病理因素的疏导,还包括对情绪的调控。
肝气疏泄不畅时,会导致郁结而引发情绪不稳定、易怒等情绪问题。
4.调节血液循环:肝脏与心脏配合协调血液循环,保证气血顺畅,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5.保护眼睛:肝脏与眼睛有密切的关系,肝气疏泄不畅会导致眼部问题,如眼疲劳、干涩、视力模糊等。
6.影响生殖功能:肝经与生殖系统有相互联系,肝气疏泄不畅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经痛等问题。
总的来说,肝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关系着整个身体的平衡和健康,保持肝脏的平稳功能状态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上是关于平肝和肝的功能主治的介绍,平肝需要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睡眠、控制压力等,而肝的功能则包括解毒、合成、脂肪代谢、能量储存、造血、免疫等方面。
肝病的中医名词解释是啥
肝病的中医名词解释是啥在现代医学中,肝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
然而,在中医学中,对于肝病的理解与现代医学略有不同。
中医学将肝脏视为五脏之首,主管着整个人体的生理活动。
肝病的中医名词解释与现代医学的病理机制有所差异,值得进一步探讨。
中医学认为,肝脏主管着血液的储藏、调节和运输功能,同时也主导了情绪的调节。
中医学的理论将肝脏与情绪联系在一起,认为情绪的不平衡会影响到肝脏的功能,进而导致肝病的发生。
中医学将肝病分为外因肝病和内因肝病两大类。
首先,外因肝病主要是指通过外界因素引起的肝脏疾病,如感染、中毒、肝炎等。
中医学强调了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肝脏与脾胃的相互作用对肝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脾胃功能减弱时,会导致湿热内生,湿热会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损伤肝脏。
而外界因素的侵扰则会使得湿热更加严重,从而引起肝脏的病变。
其次,内因肝病主要指由于情绪不平衡导致的肝病。
中医学认为愤怒、忧思、郁闷等情绪的累积会导致肝脏气机郁滞,进而影响到肝脏的功能。
这种病因通常与现代医学中的“压力”相关联,压力的长期积累会引起肝气郁结,导致肝病的发作。
因此,中医学强调通过调节情绪来预防和治疗肝病的重要性。
中医学对于肝病的治疗注重整体调节和平衡,与现代医学的以症状为导向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中医学主张通过调整饮食、情绪和生活方式来恢复和保护肝脏的功能。
比如,中医学建议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
此外,中医学也提倡运动和充足的休息,以平衡肝脏的功能。
中医学将肝脏视为整体健康的关键之一,强调了身心的和谐和平衡。
肝病的中医名词解释侧重于情绪和饮食等方面的调节,以保护和恢复肝脏的功能。
虽然与现代医学的解释略有差异,但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肝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总而言之,肝病的中医名词解释强调了五脏相互关系和整体的健康观念。
通过调整情绪、饮食和生活方式,中医学力求保护和恢复肝脏的功能。
中医对肝的认识与理解
中医对肝的认识与理解
中医对肝的认识与理解是基于中医理论体系和经验总结的。
根据中医理论,肝属五脏之一,主司疏泄、藏血、调畅气机等功能。
以下是中医对肝的认识与理解的主要内容:
1. 肝主疏泄: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掌管身体内各种物质的流通和代谢,包括气血、津液等。
如果肝失疏泄功能,就会导致气血不畅、湿气停滞、津液不足等问题,进而引起相关疾病。
2. 肝藏血:中医认为肝脏贮藏血液,并通过疏泄功能将血液在身体内运行。
因此,肝与血的关系紧密,肝血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各个方面的生理功能。
3. 肝主调畅气机:中医认为肝主调畅气机,肝气疏畅则气血通畅,气机调和则身体健康。
肝气郁结或疏泄失调会引起气滞、血瘀等病理情况。
4. 肝与情绪的关系:中医强调肝与情绪的密切关系,认为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肝的功能。
因此,情绪不稳定、愤怒、抑郁等都会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肝气郁结,引起一系列身体疾病。
总之,中医对肝的认识与理解强调肝脏在疏泄、藏血、调畅气机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调理肝脏,可以改善身体状况,促进健康。
中医调理五脏平衡五脏功能增强免疫力
中医调理五脏平衡五脏功能增强免疫力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分别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维护人体的健康平衡。
五脏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免疫力的增强。
在中医调理中,平衡五脏功能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介绍如何通过调理五脏来增强免疫力。
一、肝脏调理肝脏在中医中被称为“将军”,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情绪、保护脾胃,对人体免疫系统也有重要影响。
如果肝脏功能失调,很容易导致情绪波动、疲劳乏力、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调理肝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控制情绪:情绪的波动对肝脏的伤害是很大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的激动和压力。
2.饮食调理:肝脏对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耐受性较差,所以应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油炸食品。
同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二、心脏调理心脏是人体的泵,对血液的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调整心脏功能可以提高免疫力。
以下是一些调理心脏的方法: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还要坚持适量的运动,提高心肺功能。
2.调整饮食:过多的脂肪和盐分对心脏健康有害。
建议饮食以新鲜蔬菜、坚果、鱼类等为主,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三、脾脏调理脾脏在中医中被视为“后天之本”,其功能是消化、吸收养分,并将营养输送到全身。
脾脏功能强,消化吸收好,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脾脏调理的方法包括:1.保持适度的运动:适度运动有利于脾脏健康,可以增加新陈代谢,改善脾脏功能。
2.注意饮食习惯:脾脏对凉性食物敏感,如冷饮、冷食等会影响脾脏功能。
建议食用温热的食物,如姜、葱、大米等有助于调理脾脏。
四、肺脏调理肺脏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不仅负责呼吸,还参与免疫过程。
肺脏调理对于免疫力的增强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调理肺脏的方法:1.注意呼吸习惯: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鼻腔呼吸比口腔呼吸更有效,给予肺脏更好的保护。
肝体阴而用阳理论介绍【医学养生常识】
肝体阴而用阳理论介绍
文章导读
中医呢在现代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受重视了,因为现在的西医啊已经非常的发达了,但是呢,中医的很多药理啊是非常的真实的,而且也是非常的实用的,就比如说干体阴而用阳
就是中医里面一个比较常见的理论呢,下面就来具体讲一讲吧。
生理学名词。
体,实体;用,功能。
指肝脏实体属阴而其功能属阳。
肝藏血,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易动风化火,故功能属阳。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
” 具体来说,肝在人体中具有调节全身气机的
作用。
肝和肺一起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肝主升而肺主降,形成气的枢纽称为“龙虎回环”。
中医认为一切主升浮,温热,明亮的东西属阳,因此肝的功能也归属于阳。
至于体阴,肝
为藏血之脏,血在阴阳中属阴,所以为体阴。
体,实体;用,功能。
指肝脏实体属
阴而其功能属阳。
肝藏血,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易
动风化火,故功能属阳首先“体”即为肝脏本体,“用”是指肝脏的功能活动,包括病
理变化。
再者“体阴”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肝脏的位置,肝居膈下,位于腹中,属阴脏;大家都知道啊在中医里面总是讲究一种叫做阴阳调和的原理,肝体阴
而用阳就是中医理论里面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其实呢,阴阳调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啊一般的中医的调理啊不仅可以有效的治疗病痛,更能调和身体的哦。
简述中医学中肝脏的生理功能。
简述中医学中肝脏的生理功能。
在中医学中,肝脏被认为是五脏之一,主要具有以下生理功能:1.主藏血:肝脏在人体内负责储存和调节血液。
中医认为,肝脏是血液的主要储存器,同时也是血液运行的主要调节器。
2.疏泄气机:肝脏在中医学中也被称为“将军”,主要负责调节人体各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
肝气不舒时,容易导致气滞血瘀、情志失调等病症。
3.主疏泄:肝脏也具有疏泄作用,主要包括排泄毒素、调节胆汁分泌和代谢等功能。
4.控制筋骨:肝脏与人体的筋骨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肝脏可以掌控筋骨的生长、发育和运动。
总之,肝脏在中医学中扮演着血液调节、气机平衡、毒素排泄和筋骨生长等重要角色。
中医肝的生理功能
中医肝的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肝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生理功能:
1. 储藏血液:肝脏具有储存和调节血液的功能。
它可以储存和释放正常的血液量,以满足身体其他部位的需要。
此外,肝脏还可以根据需要向血液中释放红细胞,帮助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和供应。
2. 血液净化:肝脏有着强大的解毒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通过过滤和分解废弃物,肝脏帮助清除体内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3. 脂肪代谢:肝脏参与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调节。
它可以将体内的多余脂肪转化为能量或储存起来,帮助维持人体脂肪的平衡,并防止脂肪在体内过度堆积。
4. 蛋白质代谢:肝脏中的肝细胞可以合成和分解蛋白质,同时调节和储存动物性蛋白质。
它可以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如酶、激素和抗体等,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糖代谢:肝脏是人体内糖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
它可以合成和储存糖原,并根据人体能量的需求释放糖原,保持血糖的稳定。
肝脏还可以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以供能量需求。
6. 免疫调节:肝脏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产生和分泌抗体,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的调节。
肝脏中的肝细胞还
可以吞噬和灭活体内的有害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总之,中医认为肝脏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器官之一,它的功能涉及血液储藏、脂质代谢、蛋白质合成、糖代谢、免疫调节等多个方面。
肝脏的健康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在中医里,保护肝脏健康被视为重要的健康原则之一。
肝脏的位置和功能
肝脏知识肝脏位置肝(liver),人体脏器名,(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肝脏是五脏之一。
也是人体最大的脏器,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
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
在医学用字上,常以拉丁语字首hepato- 或hepatic 来描述肝脏或肝脏的。
大部分的肝脏疾病都会有黄疸的症状,这是由于肝脏无法继续将胆红素排出所以就在体内累积。
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
《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肝又为将军之官,主谋虑。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其左右径约25.8cm,前后径约15.2cm,上下径约 5.8cm。
我国成年人的肝脏的重量,男性为1230~1450g,女性为1100~1300g,约占体重的1/40~1/50。
约占体重2%,在胎儿和新生儿时,肝的体积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
中国人的肝长径、阔径为25×15cm。
自下腔静脉左缘至胆囊窝中点的正中裂将肝脏分为左半肝和右半肝。
自脉切迹至肝左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的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左段间裂将左外叶分为上下两段。
肝右叶间裂将右半肝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右段间裂又将右前叶、右后叶分别分成上下两段。
肝脏在哪个位置?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 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 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 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 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
中药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引言: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肝脏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寿命的重要因素。
肝脏,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承担着解毒、合成蛋白质、储存能量等多重功能。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不良生活习惯普遍以及药物滥用等问题的出现,肝脏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保肝护肝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中药在保护肝脏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实验研究成果。
一、理论基础:中药护肝的科学依据1.1 中医理论视角下的肝脏养护在中医学中,肝脏被视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调畅气机,负责管理全身气血的运行和情志活动。
中医认为,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一旦肝气郁结,则易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中医治疗肝病注重调和肝气,疏肝解郁。
中药通过其独特的四气五味、归经理论,能够针对性地调节肝脏功能,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1.2 现代药理学对中药护肝成分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药理学技术为揭示中药护肝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
研究表明,多种中药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苷类、多糖类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有效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伤。
例如,枸杞多糖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损伤;丹参酮ⅡA则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发挥保肝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药护肝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二、核心观点一:中药抗氧化作用与肝脏保护2.1 氧化应激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产生过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导致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的状态。
肝脏作为代谢中心,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攻击,进而引发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变性及DNA损伤等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肝细胞凋亡或坏死。
因此,减轻氧化应激是保护肝脏的重要策略之一。
2.2 中药抗氧化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中药中蕴含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及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它们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害。
如何通过中医调理肝脏功能
如何通过中医调理肝脏功能肝脏,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化工厂”,承担着解毒、代谢、合成等众多重要的功能。
然而,现代生活中的诸多因素,如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度的压力、长期的熬夜等,都可能给肝脏带来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
这时候,中医的调理方法就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帮助我们呵护肝脏的健康。
中医认为,肝脏具有疏泄、藏血等功能。
肝主疏泄,能调节人体的气机,让气血运行通畅;肝藏血,能储存和调节血液。
当肝脏功能失调时,可能会出现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肝血不足等问题。
那么,如何通过中医来调理肝脏功能呢?首先,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青色入肝,所以多吃一些绿色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有助于养肝。
此外,酸味入肝,适当食用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等,可以收敛肝气。
但要注意,酸味食物不宜过量,否则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
再者,中医的茶饮也能起到养肝的作用。
比如,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适合肝火旺盛的人饮用;枸杞茶能滋补肝肾,对于肝血不足的人有益。
除了饮食,起居作息对于肝脏的调理也不容忽视。
中医强调“人卧血归于肝”,意思是在睡眠状态下,血液会回流到肝脏进行滋养。
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在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之间进入深度睡眠,对于肝脏的修复和调养极为重要。
尽量避免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能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情志调节也是中医养肝的重要方面。
中医认为,“怒伤肝”,长期的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
所以,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运动对于肝脏的调理也有一定的帮助。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肝脏的功能。
像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都比较适合。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的穴位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调理肝脏功能的方法。
比如,太冲穴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疏解肝气,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不适。
如何通过中医调理肝脏功能障碍
如何通过中医调理肝脏功能障碍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
当肝脏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中医在调理肝脏功能障碍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中医认为,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疏泄和藏血。
疏泄功能失常,容易导致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等;藏血功能失常,则可能出现各种出血症状或血虚表现。
导致肝脏功能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
情志不舒是常见的因素之一,长期的愤怒、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
饮食不节,如过度饮酒、嗜食肥甘厚味,会增加肝脏的负担,损伤肝脏。
过度劳累,包括身体和精神上的劳累,也可能耗伤肝血。
此外,外感病邪、久病体虚等也可能引起肝脏功能障碍。
中医调理肝脏功能障碍,首先强调情志调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对于肝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遇到烦心事时,通过与朋友倾诉、听音乐、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饮食调理也是关键的一环。
多食用一些具有养肝作用的食物,如枸杞、菊花、猪肝、菠菜等。
枸杞能滋补肝肾;菊花清肝明目;猪肝以脏补脏,养血补肝;菠菜则有滋阴平肝的功效。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肝脏的刺激。
中药调理是中医的特色之一。
根据肝脏功能障碍的具体表现和病因,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
如果是肝气郁结,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如果是肝血不足,可以服用四物汤来养血柔肝;若是肝阳上亢,则可用天麻钩藤饮来平肝潜阳。
针灸调理也是有效的方法。
通过针刺肝经上的穴位,如太冲、行间、期门等,来调节肝脏的气血运行,恢复其正常功能。
按摩保健同样有助于肝脏功能的调理。
可以经常按摩肝俞穴、膻中穴等穴位,促进肝经的气血流通。
此外,中医还强调起居有常。
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避免熬夜,因为夜间 11 点至凌晨 3 点是肝脏自我修复的最佳时间。
适量的运动对于肝脏功能的调理也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理论中的肝脏功能(1)主藏血:肝脏的功能是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2)主疏泄:(疏泄即舒展、通畅之意)。
是指肝气具有疏展,升发的生理功能,与肝气“喜条达”的性质分不开。
肝气疏泄,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
气调畅,升降正常,生理活动正常;反之气机不调,升降失序,内脏呈病理性表现,如肝气抑郁、情志受损,可见胸胁胀满、郁郁不乐等。
如肝气亢甚则可见急燥易怒,失眠多梦、目眩头晕等。
再是肝失疏泄可影响脾剧目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除有上述情形症状外,常兼有肝气犯胃所致的胃气不降之暖气和脾气不升的肝脾不和之征出现腹泻。
其次是肝主疏泄、还有疏利三焦(上、中、下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
如果疏泄功能失常,则三焦通利受阻,出现水液代谢障碍的水肿、腹水等病症。
(3)主筋,其华在爪:筋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肛血盛衰关系到筋膜功能。
如肝血充盛、筋膜漏养充分,肢体活动正常;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手足震颤,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若热邪伤津,津血耗损,血不营筋,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肝风”病状。
肝血虚、筋弱无力“爪为筋之余”,爪甲多薄而软,变形脆裂。
(4)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的精气、血脉运达皆注于目,目与肝脏有内在联系。
所以肝功能正常与否,常常表现在目的病变上。
如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夜盲、视物不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肝火上升,目赤生翳;肝阳上无,头晕目眩;肝风内动、两目斜视、上吊;肝胆湿热,两目黄疸等症;因此肝开窍于目,此一理论,是屡试屡验的。
肝与疲劳相关疲劳的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运动能力下降。
中医认为肝与疲劳关系密切,《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说明筋的功能受肝的调节。
其实肝尚可通过脏腑气血等多个途径,影响疲劳感的产生和调节疲劳程度的轻重。
肝主疏泄,对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代谢有着重要影响。
《读医随笔》曰:“肝者贯阴阳,统气血……握升降之枢。
”体力与脑力的产生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通道,通过五脏功能的相互协调而实现。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保证脏腑气血的运行正常。
肝失疏泄必然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筋脉失养,从而产生疲劳。
同时,肝病及他脏也能引起疲劳等症状。
肝病及脾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升降离不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于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主升清阳,清阳实四肢”等等,说明脾能保证全身能量的补充,参与形体运动,从而与疲劳相关。
肝病及心心主神志、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二者关系密切。
《明医杂著·医论》曰:“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
”肝气郁滞是肝失疏泄的后果,肝气郁滞可导致心气乏,即肝可对心的功能产生多方面影响。
心主血脉,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一方面,肝藏血有助于心主血;另一方面,肝的疏泄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也是心主血脉的重要保障,若肝郁气滞,血行瘀阻也可导致心不行血而出现疲劳。
肝病及肾《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盖肝主筋,肝伤则四肢不为人用,……肾藏精,精血相生,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
”阐述了肝肾在痿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痿证的早期主要表现也是疲劳,说明疲劳与肾有关。
肝病及肺体力的产生亦与肺相关,肺和心的气血旺盛、循环正常则精力充沛。
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助心行血。
气的生成要依赖肺的呼吸运动来完成,而肺要保持正常的呼吸,则又依赖气机的调畅。
肝可调畅气机,肝失疏泄无疑会对肺的主气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疲劳。
肝与精神情绪有关情志活动虽属于心的功能,但也与肝关系密切,《素问·调经论》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说明精神情志的变化与血的盈亏有关,《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强调了情志与气的密切关系。
说明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精血充足和气机调畅。
肝藏血,主疏泄,可调畅气机,气血的功能受肝的调节。
因此,亚健康的精神情志异常,实质上是肝脏功能异常的具体表现。
肝与睡眠有关肝体阴用阳,《类证治裁·不寐》谓:“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强调睡眠与阴阳之气的循行有关。
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气的调畅是阴阳各循其常的前提条件。
《医林改错》中说:“夜不安者,将卧则起……此血府血瘀也”,“血瘀日久,血不行则心失所养,亦致失眠。
”上述医家均认为血是睡眠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血虚血瘀都可引起失眠,而血虚血瘀均与肝有关。
失眠的发生亦与情志的失常息息相关,《张氏医通》曰:“平人不得卧,多起于劳心思虑,喜怒惊恐”,肝是主情志的重要脏腑,具有疏达气机,调畅情志,藏血舍魂的生理功能。
肝失疏泄,容易影响心神而病不寐。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在人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能耐受各种强烈刺激,但是在纤维化和硬化后就很难逆转了。
肝脏的功能简单说就两个:消化和解毒。
1、所有的食物(包括静脉注射进血管的糖)都经经过肝脏来重新合成,把食物中的营养素转化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2、我们每天还会面对无数种类的毒素,所有毒素也是要经过肝脏处理进入消化道排到体外,如果毒素太多就会造成肝脏工作负担太重,营养跟不上肝细胞新陈代谢不畅,肝也会受损。
下面就稍微说的系统科学点吧一、代谢功能:①糖代谢:饮食中的淀粉和糖类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贮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供机体利用。
②蛋白质代谢:肝脏是人体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γ-球蛋白以外的球蛋白、酶蛋白及血浆蛋白的生成维持及调节都要肝脏参与;氨基酸代谢如脱氨基反应、尿素合成及氨的处理均在肝脏内进行。
③脂肪代谢:脂肪的合成和释放、脂肪酸分解、酮体生成与氧化、胆固醇与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运输等均在肝脏内进行。
④维生素代谢:许多维生素如A 、B、 C、 D和K的合成与储存均与肝脏密切相关。
肝脏明显受损时会出现维生素代谢异常。
⑤激素代谢: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当肝功长期损害时可出现性激素失调。
二、胆汁生成和排泄: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肝脏承担。
肝细胞制造、分泌的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胆囊浓缩后排放入小肠,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三、解毒作用: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
四、免疫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
五、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肝脏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肝脏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度相平行,临床上常见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
六、其它:肝脏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
如肝脏损害时对钠、钾、铁、磷、等电解质调节失衡,常见的是水钠在体内潴留,引起水肿、腹水等。
以肝脏为中心的物质循环:1. 血液由肝动脉输送至肝脏。
2. 肠吸收的物质,经由门静脉运送至肝脏。
3. 肝脏处理后的营养素以及肝脏制造的有用物质,经由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4. 肝脏制造的胆汁,经由胆管注入十二指肠,其中一部分则会积存于胆囊。
大脑钙VS 情绪钙是脑神经元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充足的钙能抑制脑神经的异常兴奋,使人保持镇静。
缺钙则使人烦躁、情绪不稳。
血管钙VS血压人体缺钙会刺激产生导致高血压的多肽物质,日摄入量少于300mg者与达到正常摄入量者相比,高血压的发病率要高2~3倍。
眼睛钙VS 视力钙参与视神经的生理活动,还使眼球充满弹性。
钙摄入不足则眼肌收缩功能受到影响,眼睛容易紧张、疲劳、视力下降。
淋巴液钙VS 免疫力钙能激活淋巴液中的免疫细胞,改善其吞噬能力,同时促进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有害细菌繁殖。
消化系统钙VS消化能力钙激活人体内的脂肪酶、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改善其消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力。
钙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消化不良、食欲降低。
肝脏钙VS排毒能力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各种毒素都在肝细胞的作用下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钙是参与肝细胞修复的重要元素,对保护肝脏的排毒功能十分重要。
若摄入不足,不仅排毒不充分,肝脏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内分泌腺钙VS 激素分泌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要靠钙来传递信息,钙不足则内分泌失衡,不仅影响肤色肤质、诱发失眠多梦,还可能导致性功能低下。
皮肤钙VS皮肤弹性钙对维持皮肤细胞膜的完整非常重要。
当体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皮肤和黏膜对水的渗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弹性降低,甚至引起皮肤瘙痒、水肿。
肌肉钙VS肌肉力量钙参与肌纤维运动,缺钙则肌肉力量不足,不仅运动时容易拉伤、运动后也常常感到酸痛。
同时,钙浓度不足时肌肉的兴奋性会增高,进而出现自发性收缩,甚至严重到抽筋。
脂肪钙VS脂肪代谢钙与脂肪代谢有潜在关系,具有抑制“储存脂肪激素”的作用。
因此钙的多少决定了能量是燃烧释放,还是以脂肪形式储存。
实验也证明,高钙饮食能将减肥速度提高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