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通之文化建设
申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和凝聚⼒。
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民,⽤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量,⽤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民族精神和以改⾰创新为核⼼的时代精神⿎舞⽃志,⽤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民族特⾊、时代特⾊。
开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众化。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法创新,⿎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才⾛向世界。
(⼆)建设和谐⽂化,培育⽂明风尚。
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播影视、⽂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
重视城乡、区域⽂化协调发展,着⼒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员的精神⽂化⽣活。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品德建设。
动员社会各⽅⾯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深⼊开展群众性精神⽂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平等、尊⽼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三)弘扬中华⽂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化是中华民族⽣⽣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
要全⾯认识祖国传统⽂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对各民族⽂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物和⾮物质⽂化遗产保护,做好⽂化典籍整理⼯作。
加强对外⽂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明成果,增强中华⽂化国际影响⼒。
(四)推进⽂化创新,增强⽂化发展活⼒。
在时代的⾼起点上推动⽂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段创新,解放和发展⽂化⽣产⼒,是繁荣⽂化的必由之路。
2012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国考【市(地)】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给定资料1.下面是某网站最近发表的谈关于公共文化教育的文字:当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城市生命线似乎脆弱得不堪一击。
一场不太大的雨雪就能让城市半瘫痪;居民的家也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的地雷,泄露的燃气就像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仿佛幽灵般游荡的杀手;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逢雨必涝正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通病;一向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也频出事端,社会上甚至将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灾变几如脱缰之马。
对大自然的愤怒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但对这些人为的城市灾难,我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灾难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心里需要中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
一旦这最重要的东西缺失了,人们还能放心地去哪里?还能放心地乘坐什么出行?还能放心地吃什么?尤其是城市突发性危机事件,凸显了当今社会缺乏综合应急系统的软肋。
在诸多涉及公众生命的问题中,首要问题之一是公共应急资源需要整合。
一方面不少部门总在强调自己的救援力量如何的不足。
另一方面又分明有庞大而名目繁多的救援队伍,地震救援、城市消防、交通救援、工程抢险、城市危险品救援等等,这些队伍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可问题在于这些救援力量往往仅是行业自己的,在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力量相当分散,很难形成合力。
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呼唤构建一个城市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公众则需要培养必要的危机意识,要“伤后知痛”。
现在很多事故灾害都直接波及城市中无辜的公众。
在不少情况下,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灾难与危机。
因此,对相关公共文化教育的呼唤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井喷、火灾、爆炸、踩踏事故、地铁追尾、游船翻沉、文物烧毁等,被媒体通天热炒,显示出一种防灾预警意识的觉醒。
申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文化素质的提升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人们可以更广泛地接触到各类艺术作品、文献资料和文化知识,从而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其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享受,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减少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的产生,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此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还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
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可以激发人们对消费的需求,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文化创作和创新的领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这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就业增长,提升经济效益,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然而,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环境。
同时,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
广大群众也应该积极参与,主动利用各类公共文化资源,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对于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经典申论范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经典申论范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前,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为国内外人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因此,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我们当务之急。
首先,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个别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把全国的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一管理,通过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等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其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蚀和忽视。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通过展览、讲座、演出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研究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最后,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
当前,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日益增强。
然而,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力度,通过文化活动、文化产品的推广等方式,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
为此,我们应当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力争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文化建设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文化建设社会景象切入点一:社会主义焦点价值系统1.以爱国主义为焦点的平易近族精力和以鼎新立异为焦点的时期精力平易近族精力已成为权衡一个国度综合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是国度文明软实力的主要表现,是保护一个平易近族不变和成长的壮大精力动力。
中华平易近族所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焦点的连合同一、快乐喜爱战争、勤奋英勇、发奋图强的伟年夜平易近族精力构成了井冈山精力、长征精力、延安精力、红岩精力、西柏坡精力、年夜庆精力、红旗渠精力、雷锋精力、铁人精力、“两弹一星”精力、九八抗洪精力、抗非典精力、载人航天精力、抗雪灾精力和抗震救灾精力等等若何以宣扬抗震救灾精力为契机,年夜力宣扬平易近族精力?抗震救灾精力彰显了伟年夜的平易近族精力要把宏扬和培养平易近族精力作为扶植社会主义焦点价值系统的主要使命,归入国平易近教育全进程,归入精力文明扶植全进程,出力扶植中华平易近族的共有精力家园。
要以宣扬抗震救灾精力为契机,普遍展开平易近族精力和时期精力的宣扬教育,操纵一切思惟文明阵地、一切精力文明产物,各种主题宣扬教育、各种精力文明建立勾当,年夜力宣扬宏扬和培养平易近族精力的严重意义,宣扬平易近族精力的迷信内在。
楷模的气力是无限的。
重视建立进步前辈典型,充实阐扬英雄榜样人物的动员、树模感化,是宏扬和培养平易近族精力的一条主要路子。
2.社会主义荣辱不雅(针对价值不雅紊乱的成绩)(1)内容荣辱不雅,是人们对声誉和羞辱的底子观点和立场。
它是天下不雅、人生不雅、价值不雅的主要内容。
以酷爱故国为荣、以风险故国为耻,以办事人平易近为荣、以背叛人平易近为耻,以崇尚迷信为荣、以愚笨蒙昧为耻,以辛苦休息为荣、以吊儿郎当为耻,以连合合作为荣、以自私自利为耻,以诚笃取信为荣、以财迷心窍为耻,以遵纪遵法为荣、以背法乱纪为耻,以艰辛斗争为荣、以骄奢淫佚为耻。
”(2)名言警语建立社会主义荣辱不雅增强思惟品德扶植安稳建立社会主义荣辱不雅重在现实步履知荣辱树新风促协调践行荣辱不雅固守职业品德知易行难,行重于言。
2012年国考公务员申论一
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给定资料1、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到2009年,微博这个全新的名词,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世界,打败奥巴马、甲流等等名词,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词汇。
伴随而来的,是一场微博世界人气的争夺战,大批量的名人被各大网站招揽,各路名人也以微博为平台,在网络世界里聚集人气;同样,新的传播工具也造就了无数的草根英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
该《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增至36.2%,较2010年增加1.9%。
微博发展模式从用户最初晒心情,到目前披露社会事件从而引发各界关注,传统媒体介入进行采访、核实,再由微博来关注、转发,使事件又上升一个高度。
微博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统计显示,在2010年50起重大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
不过报告也特别指出,微博有实热也有虚火,主要在于门户网站商业营销对于微博概念的过度消费。
例如,一些未经核实的事件也会被网民盲目转发,存在大量不实消息,以及对他人进行攻击和侮辱等现象。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杜骏飞教授分析,人人都可以“出声”并“及时交谈”,这种“出声”限于微博的篇幅和形式,大多不考虑观点和材料的充足,更不考虑论证的清晰,但它是集众人之智以求真知的意见市场。
微博客草根性更强,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
2012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市(地)以下](word精简版)
2012年国考[市(地)以下]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给定资料1.下面是某网站最近发表的谈关于公共文化教育的文字:当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城市生命线似乎脆弱得不堪一击。
一场不太大的雨雪就能让城市半瘫痪;居民的家也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的地雷,泄露的燃气就像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仿佛幽灵般游荡的杀手;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逢雨必涝正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通病;一向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也频出事端,社会上甚至将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灾变几如脱缰之马。
对大自然的愤怒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但对这些人为的城市灾难,我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灾难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心里需要中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
一旦这最重要的东西缺失了,人们还能放心地去哪里?还能放心地乘坐什么出行?还能放心地吃什么?尤其是城市突发性危机事件,凸显了当今社会缺乏综合应急系统的软肋。
在诸多涉及公众生命的问题中,首要问题之一是公共应急资源需要整合。
一方面不少部门总在强调自己的救援力量如何的不足。
另一方面又分明有庞大而名目繁多的救援队伍,地震救援、城市消防、交通救援、工程抢险、城市危险品救援等等,这些队伍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可问题在于这些救援力量往往仅是行业自己的,在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力量相当分散,很难形成合力。
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呼唤构建一个城市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公众则需要培养必要的危机意识,要“伤后知痛”。
现在很多事故灾害都直接波及城市中无辜的公众。
在不少情况下,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灾难与危机。
因此,对相关公共文化教育的呼唤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井喷、火灾、爆炸、踩踏事故、地铁追尾、游船翻沉、文物烧毁等,被媒体通天热炒,显示出一种防灾预警意识的觉醒。
以人化文,由人化文,加强文化建设申论作文
以人化文,由人化文,加强文化建设申论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我们来谈谈文化这个有趣的话题。
你们知道文化是什么吗?文化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习俗、传统、艺术、语言等等,它使我们与其他地方的人不同,体现了我们独特的生活方式。
维护和发展我们的文化可不是一件小事哦!我们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
比如说,我们要尊重传统节日,了解它们的来历和习俗;我们要学习祖先留下的艺术珍品,如书画、音乐、戏曲等;我们要保护好古迹古建筑,那些都是见证历史的宝贵遗产;我们还要努力学好母语,用标准的语言沟通交流。
小朋友们可能会想,这么多东西怎么做起来啊?其实办法可多着呢!首先,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护文化。
比如在春节时帮家人们准备年夜饭、在暑假时读几本民间故事书、跟着爷爷奶奶学习传统技艺等等。
其次,我们要多了解别人的文化,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
通过互相了解和交流,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说不定哪天你就被外国朋友家的节日习俗给迷住了呢!再者,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去。
学校里经常会有诗词朗诵会、书画展览、民族舞蹈表演之类的活动,大家踊跃报名参加,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能弘扬传统文化。
社区里也会不时有庙会布展、非遗传习等活动,我们可以虚心学习,体验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们要从小培养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理应骄傲自豪!同时也要谦逊好学,虚心向外国朋友们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
小朋友们,保护和发展文化可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从小就有这个意识,用实际行动慢慢坚持下去。
只要大家携手共进,定能使我国的文化薪火相传,熠熠生辉!让我们从小小年纪就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祖国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薪之力吧!篇2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文化建设这个重要的话题。
你们知道吗?文化可不只是博物馆里陈列的古玩,或者是舞台上的歌舞表演哦。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注意事项1. 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 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 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给定材料1.某报记者在调查食品安全领域问题时,发现了一个地下黑加工点。
记者暗访了该加工点利用双氧水、工业碱等有害添加剂,发制、漂白百叶、毛肚等食品的全过程。
记者发现,雇用工小张的工作就是用煮、晾、泡等工艺制作百叶、茄参、毛肚等水发食品。
制作过程中加入起增重作用的工业碱,起漂白、防腐作用的双氧水和起中和碱作用的盐酸。
平时厂房里就小张一个人负责加工,产品有专人运往市场。
据小张讲,利用工业碱、双氧水等食品添加剂,制作水发产品,在这个行业不是少数。
另外,在其他行业也有类似运作。
这个地下黑加工点,有自己的运货车、批发点、销售点,有毒、有害的水发制品从生产到销售只需要两天时间。
每天生产1000斤左右的水发制品,在凌晨三四点钟用专门的运货车将成品运到老板指定的海鲜市场出售。
“我知道做这项工作是昧良心和不道德的,实际也是违法的,整日生活在恐惧中。
但看着老板不断地加薪,我的心又开始活动了,我从心里也在说服我自己,不就是加点添加剂,吃的时候用高温水烫一下也就没事了。
况且干了这么长时间,政府也没有一个单位有人来管。
”小张向记者坦言。
这个地下黑加工点一个月就销售非法加工的茄参2.6万斤,销售额30余万元,毛利润能达到10万元。
记者向有关单位反映地下黑加工点的情况时,发现处理此事牵涉工商、质监、农委、公安等多家单位,“三个和尚没水吃”,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好事人人都管”、“坏事人人管不了”的现象。
国考申论话题分类
国考申论话题分类
国考申论的话题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类话题:主要涉及国家治理、政治制度、政府机构改革等,如“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
2. 经济类话题:主要涉及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国际贸易等,如“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3. 社会类话题:主要涉及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社会热点问题,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4. 文化类话题:主要涉及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产业等,如“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5. 生态类话题:主要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国考申论的话题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也会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交叉,同时不同年份和不同岗位的申论考试也可能会有不同的主题侧重。
因此,备考国考申论需要全面了解各个领域的话题,注重积累相关知识和素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
国考大作文模板:(文化发展),从“融汇贯通”说开去
(文化发展),从“融汇贯通”说开去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国家巨轮劈波斩浪。
(文章主题)的出现,为我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机遇、新的起点、新的动力;认真做好(文章主题)工作,(在文章主题的工作中)勇于面对未知和挑战,在摸索中主动出击,正如习主席说的“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122字)过渡段:时代的潮流滚滚向前,因为改革,因为梦想,点燃了智慧的光芒,创造了今天的中国。
在新起点、新目标、新趋势下,要实现(文章主题)工作的一个良性发展,是急功近利的追求短期目标;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是端坐庙堂纸上谈兵,还是实地调研实事求是;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今后,我们可以用“融汇贯通”来打开(文章主题)工作的新局面。
(156字)一是“融”,发挥改革合力,运筹帷幄,在发展中融合(文章主题)的群策群力。
(文章主题)的出现为.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从宏观来看,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推动变革,所以驱动(文章主题)发展的动力是以具备(文章主题)的改革特征为是前提的;从微观来看,每个微小因素在具备(文章主题)特征的同时,如果没有统一的引导方向,也难以形成集群质变之势。
所以,运筹帷幄,融合引导所有改革因素,群策群力,形成整体努力向前的强劲势头,才可以做到知行合一。
(212字)二是“汇”,发挥创新潜力,审时度势,在战略中汇聚(文章主题)的动力源泉。
在发展(文章主题)的过程中,有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够激发创新(文章主题)正能量。
同时,新思路、新视野、新办法跟(文章主题)工作的一个良好衔接,也有利于优化(文章主题)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这样,我们才能够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汇聚智力资源,适应新常态,进而促进(文章主题)的稳中有进。
(184字)三是“贯”,发挥政策聚力,统筹兼顾,在全局中践行(文章主题)的决筑理念。
做好(文章主题)工作,重在实现政策的凝聚力,而政策的制订更需要贯彻民意,政策脱离实际、失去了群众的支持,政策便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政策的制订还应统筹兼顾,对未来具备一定的预见性,才得以为(文章主题)工作的落实保驾护航。
2012国考申论热点总结
2012国考申论热点总结每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申论都是最让考生头疼的。
满分100分的申论,2011年全国平均分只有30多分。
造成普遍低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题目不扣点,即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未能针对题目找到材料中正确的关键信息;另一原因是大作文不发散,即写作缺乏理论深度和事例支撑,一味套用模板。
国考近在眼前,系统回顾和查漏补缺成为当务之急。
为帮助考生全面备考申论,本文将结合2012年最新国考大纲,对2011年申论热点进行全面回顾,并进一步补充几个热点问题。
一、申论热点回顾2011年《时事报告》(第2期至第10期)共梳理了9个申论热点问题。
其中,经济领域的主题包括:稳定物价、消费环境;政治领域的主题包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文化领域的主题包括:文化产业;社会领域的主题包括: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社会心态。
这些主题都涉及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常会受到申论考试的“青睐”。
例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成为2011年四川省申论考试的主题;“食品安全”在山东和广州的公务员考试中均出现过。
二、申论热点补充建议考生除了对今年的《时事报告》“公务员考试”栏目做系统复习和模拟测试外,还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热点问题。
热点一: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一)背景“郭美美”、“瘦肉精”、学历“造假门”等事件,掀起了社会对诚信问题的讨论,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10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
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二)当今社会诚信建设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申论范文:坚持开放之路 促进文化发展
申论范文:坚持开放之路促进文化发展申论范文:坚持开放之路促进文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事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广阔的前景。
然而,我们也要正视当前面临的一些困境和问题,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中国应坚持开放之路,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首先,坚持开放之路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开放带来进步,闭塞必然落后。
中国文化事业要真正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就必须打开思想的视野,拓展国家文化的边界。
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艺术形式和机制体制,可以不断推动中国文化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益的资源,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中国文化事业,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其次,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实现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化交流不仅能丰富人们的文化内涵,拓宽视野,还能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互信合作,推动文明之间的对话与融合。
中国应在对外交流中注重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形象,让外国观众了解到真实、丰富的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
同时,也要借鉴国外的文化经验,学习其优秀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方式,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第三,推动文化创新是提升我国文化事业的关键。
文化创新是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是一种精神,是面向未来的追求,是推动文化进步的不竭动力。
要鼓励文化人才勇于创造,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型文化人才。
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对文化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型企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创新科技的深度融合。
第四,加强文化产权保护是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化产权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命脉,保护文化产权是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也是激发文化创新活力的重要前提。
要加强对文化产权的法律保护,建立健全的侵权惩罚机制,维护文化产业的合法权益,激励创作者的创意,推动文化事业的兴旺发展。
申论范文:厚植文化根脉 构筑民族底座
申论范文:厚植文化根脉构筑民族底座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类的根基,是民族精神的最大力量源泉。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厚植文化根脉,构筑民族底座,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文化根脉和民族底座的意义、厚植文化根脉的途径和方法、构筑民族底座的实际操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并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关键词:文化根脉、民族底座、厚植、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化根脉和民族底座的意义文化根脉是指一个人、一个民族形成的历史性、传承性的文化传统。
民族底座是指一个民族的基本民族性格和特点所形成的思想道德基础、文化精神基础和生态环境基础。
文化根脉和民族底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类来讲都至关重要,是国家、民族、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文化根脉和民族底座是民族精神的最大力量源泉,它是弥足珍贵的本土资源。
一个有文化根脉的民族,才能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真正实现精神独立;一个有民族底座的民族,才能在新时代的赛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根脉和民族底座是民族凝聚力的来源和支撑,是国家、民族前进的重要力量所在。
二、厚植文化根脉的途径和方法1. 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教育是厚植文化根脉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方法。
只有从小培养和熏陶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才能更好的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有民族感情、有创造精神的青年。
2. 维护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性产物,是厚植文化根脉必须重视的方面。
只有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缮、继承和创新,才能让文化根脉得以更好的保留和宣扬。
3. 推行创新创造。
创新创造是厚植文化根脉的重要途径,是使文化从传承到发展的可取之路。
只有推动所有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员积极进取,吸纳新鲜事物和创意,才能使文化更好的扎根和生根。
三、构筑民族底座的实际操作1. 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方面,文化自信的提高可以促使国家、民族有更强的精神自主权,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2012国考申论真题解析副省级
这是今年国考出现的新题型,要求根据“材料8”的人物事迹,为某内部材料写一份编者按。“编者按”指的是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它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一般起强调重点、表明态度的作用。因此其实质还是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作答此题只要紧密结合给定材料,以概括意义——分析精神实质——提出号召的思路作答即可。考生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答范围锁定“材料8”,需要我们重点研读,提炼要点;二是要求概括全面,且在作答中需准确概括出人物的实质。
4.谈到了我国“陌生人社会”的问题,分析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提到了一位官员的观点——以道德教化解决他律问题。
5.举了一些商家造假、学术造假、网络造假的例子,谈到了网民关于“社会道德危机”的讨论。
6.介绍了医疗领域、教育领域、政府领域存在的道德水平低下的表现。
7.谈到志愿者服务和志愿精神;李老太太的事例,作文立意的重要参考。
2.对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到了一些专家学者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观点。
3.发达国家美国食品安全卫生的历程和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些措施。
4.谈到了我国“陌生人社会”的问题,分析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提到了一位官员的观点——以道德教化解决他律问题。
5.举了一些商家造假、学术造假、网络造假的例子,谈到了网民关于“社会道德危机”的讨论。
一、给定材料
(一)材料主题
社会道德建设是当前热点话题,材料从食品生产、医疗领域、教育领域等领域切入,考查了对当下社会道德建设的问题表现、重要性、原因分析、具体做法的深入认识。材料中毫不避讳地沟油、恶意炒作、政绩工程等负面问题,体现了命题人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和直面阴暗角落的勇气。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解析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解析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落下帷幕,为满足广大考生答疑需求,专家现在将从给定材料、作答要求两个方面对这套真题进行解读。
一、给定材料(一)材料主题本次国考地市级给定资料主题为“加强安全文化教育,保障公共安全”,是近一年来我国的大热话题。
无论是材料中重点叙述的上海火灾事件,还是市民出行的诸多问题,都是处在近年来舆论的风口浪尖的焦点问题,与以往国考“规避过热话题”的命题手法略有不同。
但此次考查的公共安全主题的重点并非人们往常谈到的“健全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或“建设防灾减灾体系”,而是着重强调提高防灾减灾的预见性。
考生要从加强预见性、科学规划管理,建设安全文化,增强公众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方面入手,联系材料5的哲学思考,明确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安全发展的核心观念,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基本原则渗透到答题当中。
材料中大量采用了学者观点等理论论据,其中材料1中的部分内容就出自于《中国城市安全警告》一书,理论性较强并且内含解题的核心原则和对策措施,专家认为考生可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获得答题的关键信息。
(二)材料大意给定材料总共5则,材料大意如下:二、作答要求(一)试题结构从试题结构上看,考查目标非常明确清晰,第一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二题主要考查贯彻执行能力,第三题对应解决问题能力,第四题对应文字表达能力。
作答要包括四道题,第一题内含两道小题,列举如下:(二)作答思路第一大题第一小题第一小题要求解释材料中“技防”“人防”的内涵,考生在作答时将“人防”和“技防”分开阐释为宜。
通过阅读材料2可得出“技防”的中心含义,即通过技术手段为城市安全套上的防范设施,之后的段落提及了“技防”的不同方面,如给城市打造“金刚罩”,地铁、隧道等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软硬件配备,阀门、灭火器、消防栓等各种防灾装备。
资料2第二自然段首先出现了“人防”这个词,包含的内容包括H博士提及的人为的保养维护、熟练操作,C研究院和Y博士的指出的灾难发生时人重在如何利用各种防灾装备,而最后三段可归结出在安全设备安装过程中隐藏的人为隐患。
2012年国考申论解析
2012年国考申论解析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已落下帷幕。
只有总结过去,才能不断进取。
同时,国考申论考试的命题特点,历来是紧接其后的各省联考、省考命题内容的风向标。
因此,本期将对今年的国考申论进行系统分析。
由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以下简称省级)”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以下简称地市级)”这两类试卷考查能力、作答难度均有所不同,本文将分开进行讨论。
一、省级试卷2012年国考省级试卷,主要围绕“道德”这一主题展开。
(一)主题:紧扣社会热点,进行德行考查“道德”这个点是近年来的热点,也是选拔国家公务员的重点考核因素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说:“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强调“德”的考查,是中央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向标,也是公务员招录工作中必须贯彻落实的重要标准(本刊2011年第11期《解读大纲精准备考》一文,也指出今年国考申论会侧重对“德”的考查)。
近年来,不少省市的公务员考试紧跟这一热点进行了测查,如2010年湖北政法干警考试、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
今年的国考申论考试则是以大家熟悉的食品领域自律缺失问题入手,探讨了我国现在“道德失范”的问题。
(二)题型:借鉴历年国考、省考出题类别今年很多考生普遍反映如下两题较难。
仔细分析题目,会发现在之前的国考和地方考试中均出现过相似题型。
【国考-省部级-2012-第一题第二小题】“给定资料8”介绍了/时事报告/93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
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
(10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合集5篇)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合集5篇)第一篇: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一、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两道题目(20分)1、“给定材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起过250字。
【参考答案】总体上看,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水平下降的问题。
具体表现:一是食品生产领域出现严重问题,使用有害添加剂、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二是“陌生人社会”现象。
本能依靠熟人和关系,对待陌生人首先选择不信任。
三是商业领域造假。
部分唯利是图的商人联合专家共同造假,欺骗消费者。
四是媒体不实报道。
恶意炒作,错误引导社会舆论。
五是个别医生医德下降。
收取回扣,从患者身上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是部分学校收取好处,收取学生好处。
七是个别领导干部忽视自身道德建设。
隐瞒事实、搪塞推诿、虚报政绩,搞政绩工程。
2、“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
(10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提高公民道德修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乎着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作为包工头的孙先生为给农民工发工钱路上遇难,其弟帮助哥哥完成遗愿,这是对诚信的坚守;希望小学徐老师身患重病仍坚持于教育岗位并资助孩童,这是爱心的奉献;“最美妈妈”不顾自身安危果断营救坠落女童,这是善良无私的流露。
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值得每位公民学习。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党员干部应做好带头作用,让社会焕发新的精神面貌。
二、“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真实(2)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有说服力(3)不超过400字网民A的观点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通之文化建设·十六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建设问题是历年各地公务员考试的考察热点,因此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文化相关问题必定成为考察热点,考生要引起足够重视。
公务员考试资料网汇编整理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通系列供参加2012年国考的考生参考。
在上海,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可按需自主选择,预订品种丰富的文化“美食”;在深圳,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机让借书、还书如在ATM机上存取款一样方便;吉林已实现农村数字电影全覆盖,500多支农村放映队穿行在乡间村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的阳光遍洒中华大地。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下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作出重要部署。
党的十七大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期盼,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将之作为“三加快一加强”文化改革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按照中央的部署安排,各地各部门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设施网络,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
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
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吉林省靖宇县农村电影放映员刘晓明近来“相当忙”,他开着自己的微型面包车,每天穿梭在吉林省东部山区的乡间小路上——他要赶在秋收开始前,为14个村庄放映完今年的最后一场电影。
作为一名农村放映员,刘晓明切身感觉到农民文化生活的改善。
“今年我们就放了《建国大业》《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好几部大片,这样的大片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搁以前谁敢想呀?”不仅农村电影片源不断丰富,放映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让农民看电影的积极性更高了。
“以前放电影赶驴车,扛的是好几十斤重的胶片机,放的影片老,图像还模糊;现在我们开…微面‟,用的是轻便的数字机,放映影片新,图像清晰,声音还逼真,你说大家伙能不爱看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的电影大餐,并非靖宇县农民的“特殊待遇”。
来自广电总局的数字:“十一五”时期,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共组建农村电影数字院线240条,数字电影放映队4.1万多支,拥有数字放映设备4.2万多套。
2010年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超过800万场,覆盖了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放映新格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确定的“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基本实现。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包括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内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
而按照1998年这一工程刚实施时的统计,在我国有70多万个散布在偏远深山中、交通不便地区的行政村,居住在这些地方的1.48亿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
——覆盖了90%行政村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泛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为基层送知识、送欢乐,截至2010年底累计服务群众近10亿人次。
——已覆盖全国50%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通过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自管自用的公益性阅读场所,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到今年底,全国预计建成50万家农家书屋。
……近年来,为让更多百姓享受“优质文化就在家门口”的公共福利,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不断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
截至2010年底,全国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1743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如期全面免费开放。
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目前,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已免费开放,陕西实现省内“三馆”全部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之举,获一片叫好声,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犹如一股春风,在人们心中激荡起走进文化艺术殿堂汲取知识、提高修养、享受文化权益的阵阵暖意”。
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文化民生品牌从社区的文化活动到大剧院上演的芭蕾舞,从锣鼓巷的民俗文化到相声俱乐部,从旅游文化节到群众周末大舞台,北京文化惠民工程带给市民实实在在的精神享受。
据介绍,北京市文化基础设施总量全国第一,部分领域已接近世界主要城市水平。
其中博物馆数量156家,仅次于伦敦居世界第二;公共图书馆在伦敦、东京和巴黎之后居世界第四;人均拥有电影屏幕数量接近巴黎、日本水平。
各行政村已基本建成多媒体综合文化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有线电视、电子政务、有线广播、图书信息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电影、党员教育和远程教育“八网”合一。
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各地纷纷出台新举措,努力打造文化民生品牌,探寻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发展新路。
——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网”三大文化流动服务网络建设;推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联盟以及“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共建共享工程,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河北全面完成县级数字影院建设,全省各地规划建设了一批集游艺娱乐、休闲健身、公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景观、文化广场,打造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邯郸市“欢乐乡村”农村文化工程成为全国先进典型。
——陕西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项目,统筹职能、统筹规划、统筹项目、统筹资金,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2011年上半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群众自办文化:我的文化我唱主角“虽说平时也参加过不少演出,但是如此高规格、大场面的舞台还是头一次,这些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真是好,我没想到自己也能在这样的舞台上唱歌。
”说到参加“辽宁省首届群众文化节”的感受,张林田竖起了大拇指。
正在举办的辽宁省首届群众文化节将持续到10月15日,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办14台特色文艺晚会,从社区群众声乐器乐展示、老年合唱节、农村小戏小品展演,到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展演、皮影戏精品展演等,将有4000余名张林田这样的群众参与演出。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大大调动了群众自发的文化创造热情:“我的文化,我唱主角。
”在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自办文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为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各地文化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以及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因运行机制较为灵活、演出成本较为低廉,在农村文化市场如鱼得水。
作为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领头人,“梅花奖”获得者胡嫦娥和团里的演员们抬着戏箱,上矿山、进山庄、入农家,足迹遍布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数十个县、近千个村落,演出6000余场,观众上千万;五年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平均每年下基层演出300场次,几乎天天有演出,同时努力为家乡培养更多文化骨干——与当地文化馆联手,开办“马头琴培训班”,全县现在有专业马头琴手5000多名。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二五”规划建议所描绘的未来五年文化民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