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在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中的价值生成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

当前伴随现代科技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人才的核心素养日益成为教育界的关键词,如何适应时代需求提升人才素质和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关注的问题。高中地理教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培育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取向以及实践能力,这是学科发展属性更是时代根本要求。近来记录片等现代教育课程资源开始逐步成为高中地理教师们热衷之物。其作为地理教学媒体之一,是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延伸和认识世界的重要媒介,其自身的一些特征刚好契合现代地理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动态的纪录片将地理学科的时空性更加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因此,将纪录片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受到了广大地理教师的认可,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也是比较常用的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而且,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因此,这成为了很多地理教师乐于接受和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同时也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视频往往比较兴奋,学习的热情能够被迅速点燃。但是,在使用纪录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却普遍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纪录片资源非常丰富多样,在备课中如何选择适合高中地理教学的纪录片?哪些知识点更适合用纪录片教学?课堂中的哪些环节更加适合纪录片教学?

一、纪录片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价值意蕴

纪录片是一种生活写实化的产物,从素材选择和处理方面都是源自生活实际,为此,这种方式十分适合学生接触新鲜的知识结构和事物认知过程。高中生进入地理学习阶段,自然地理的各种知识结构,无论是天体运动还是气旋产生以及板块构造甚至是地球自转等都让人卓有兴趣,同时又是抽象的理论模型,高中生正值身体生理结构发育变化的转折期,对外界事物开始有了一套基本完整的认知模式,此时地理学习如何以更加新奇有趣的方式契合他们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纪录片的写实以及具体化的特征,形象生动地揭示出高中地理知识结构板块的内容,地月关系、气旋产生、地质结构变化等内容一瞬间跃然纸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地协调观(属于正确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属于关键能力)、区域认知(属于关键能力)、地理实践力(属于关键能力)。归根结底,高中地理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养成人地观念、形成综合思维,培育地理实践能力。

1.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培育快乐认知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准备一些和授课内容相关的纪录片,利用合理时间适当播放,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例如,讲授“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旅行到宇宙边缘》辅助教学。影片从离地球最近的月球开始,一路探索太阳系到银河系以至人类所认知的宇宙的“边缘”。细致呈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神奇地貌,同时影片也详细展示恒星如何诞生、宇宙的终极命运、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把整个宇宙空间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就算教师不作过多讲解学生也能理解,并且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探究的兴趣。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学生无法置身于各种地理现象中,例如大气运动引发的各种极端天气现象、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地质灾害等,如果仅让学生通过文字或图片去感受,未免过于抽象而枯燥,而借助纪录片视频资源对地理现象、地理过程进行逼真再现,则能大大提升课堂趣味。影视资源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能够弥补文字和图像的缺陷,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丰富课堂内容

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综合思维

人类生活在缤纷多彩的地理环境之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有非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由于课本的局限性,在课本上不能一一呈现,需要教师在上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去补充说明,这样鲜活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乐于学习的。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纪录片充满科学性的解说,以及生动的视听效果,能在短时间内给予学生大量的信息,弥补教师单纯的讲授,有效提升课堂质量。例如纪录片《星际旅行指南》,学生不仅能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进一步的空间认识,还能将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星球环境进行对比,从而更深刻理解地球优越的地理环境对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可以在学习完《行星地球》这一章之后选取片段让学生观看。在课堂中播放该纪录片,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让学生得到了美育教育,丰富了课堂内容;学生关注的空间从地球延伸至整个宇宙,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正因为地理是一门跨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科学,特别是高中地理必修1属自然地理,很多章节内容都包含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而地理在中学又属文科,因此,对于文科生或者说偏科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十分不容易。理解某一地理现象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与滞后性,学生难以理解书本高度压缩的知识,因此,中学地理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而应该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针对某一抽象的地理现象,让学生观看相应的纪录片视频则能更好地理解。

3.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地理教学目标包括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纪录片在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中的价值生成探究

●叶航强/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324000)

39

新课标

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学科除了传授地理知识与技能,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责任。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纪录片,可以在世界观教育中作为辅助工具扩大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知和体验,丰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美丽中国》就是这样一部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纪录片,片中用大量的镜头记录了野生动植物在人类的保护下繁衍生息,甚至从濒临灭绝的境地挽救回来,如娃娃鱼、藏羚羊、东北虎、朱鹮等,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使得这些濒危的物种得以生存下来。这些案例,可作为引导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地观的教学素材。

二、纪录片给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带来负面投射

负面投射,就是指因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预期影响后,带来的不当冲击和意料之外的后果。生活中的负面投射案例其实是比较多的,例如教师教学生学会地图识图技巧,掌握辨别天体位置的方法,这原本是件很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教学方式本身以及教学方法带来的隐含性效果通常会被人忽视,诸如学生依赖于教师播放纪录片教学,过分在意纪录片等媒体化效果,而对自己动手能力和实践方法的忽视。

1.软伤害

记录片作为一种现代媒体技术形式,其生动形象特征是其获得师生青睐的重要缘由,尽管这一工具形式确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尤其是核心素养培育方面产生了较大的作用,扮演了突出角色,但不容忽视的是,其背后过分推崇记录片普及化所带的技术中心主义对人文知识的冲击,会或多或少地导致高考教学目标的分散。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中重视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直接体现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前提下,进行的深层次的学科实践训练。这是一种高考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契合现代育人目标的指向所在。生活中不乏多次见过学生因为知识不牢固,而在高考中名落孙山的案例。归根结底,传统高中地理教学需要纪录片等现代技术的帮衬,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育需要记录片等实现提升与改变,但绝非一劳永逸之事。

2.依赖症

时代问题直接反映了人们的关注之处与焦虑中心。当下伴随着现代自媒体发展,网络技术以及集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应用与推广,实用主义倾向日益凸出,地理教学偏重于测试学生成绩,尤其是现场识图和识记能力越发受到追捧。高中地理教学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板块,都是结合生活常识进行的基础理论知识展现,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把知识学习充分融入生活实际,如何真正地走向田野乡间,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增强自己的综合思维水平,拓展自身的人地和谐视野。这都是作为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纪录片教学是一种辅助性工具,它的存在是引导而非替代,鼓励田野和乡间社会调查内容出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这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事情。从高中学生的身心年龄阶段来看,学生容易被记录片所描绘的大美世界所吸引,但是如何学好知识更好地走向外面的世界,而非一味地追看纪录片,而忽视了自己的主

要学习方式,这恰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内容。

三、纪录片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价值生成路径

将纪录片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课堂应用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纪录片资源异常丰富,教学时该如何选择;是否有现成的教学纪录片资源库可以使用;纪录片可以在教学的哪些环节中使用以及可以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进而形成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纪录片使用法则和价值判断方法。

1.坚持相关性原则

坚持相关性原则,,关注纪录片的核心教育价值

相关性原则主要是指,纪录片的选择必须是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纪录片资源库的建设是为高中地理教学服务,所选用的纪录片必须与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纪录片的类型和内容丰富多样,因此建设纪录片资源库的前期甄选工作尤为重要。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对地理现象作相对深入的理解,即对原理能够加以理解和运用,纪录片内容的科学性和视角的全面性恰好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但是,在选择纪录片的环节一定要紧扣教学知识点,让纪录片的播放真正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选择什么类型的纪录片很重要,按照纪录片的题材及表现方式可以将纪录片分为:政论类、时事报道类、历史类、传记类、生活类、人文地理类、舞台类等。其中适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是“人文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的纪录片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自然类纪录片以及人文类纪录片。自然类纪录片以介绍自然景观,阐释自然地理原理为主,中外纪录片中都有非常多的自然类纪录片。中国拍摄的经典自然类纪录片有很多,如纪录片《长白山》,全面反映了长白山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此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国际风范的自然类纪录片不胜枚举。BBC的经典自然类纪录片有:《地球脉动》《地球》《蓝色星球》《大地的声音》《南太平洋》《大裂谷——美丽的非洲心脏》等,还如BBC与中国合作拍摄的《美丽中国》。人文地理类的纪录片,中国拍摄的一些优秀作品由于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更加适合教学所用,如《再说长江》《水脉》《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纪录片。

2.选用纪录片要以学生为中心

选用纪录片要以学生为中心,,形成认同价值

在选用纪录片时,不仅要切合相关的地理知识,还要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知识在不断更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教师选择纪录片时也要能表现出“新”意。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热点信息,让学生更加关注世界与社会的变化,适应地理学科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要求,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地理教学要能服务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这要求教师在选择纪录片的时候要能贴近现实、接近学生。教师选择的纪录片传达的教学内容最好能和风土人情联系,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总之,在大数据的信息时代,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而大量的纪录片蕴含着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地域文化等地理要素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地理教师可以充利用纪录片的地理教学功能,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还能在学习生活中用到地理,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将地理知识用于生活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操,树立“人地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