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修订稿

合集下载

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

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

苯丙乳液生产配方苯丙乳液是由苯乙烯和丙烯酸酯单体乳化共聚而得。

乳白色液体,带蓝光。

苯丙乳液附着力好,胶膜透明,耐水、耐油、耐热、耐老化性能良好,是水性涂料,地毯胶,工艺胶的主要成分,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一、基本配方(按照1000公斤投料):1、苯乙烯:218.8kg2、丙烯酸丁酯:238.4kg3、甲基丙烯酸甲酯:19.56kg4、甲基丙烯酸:9.64kg5、保护胶体(聚甲基丙烯酸钠):8.36kg6、乳化剂OS(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18.85kg7、碳酸氢钠:0.5kg8、过硫酸铵:2.4kg9、去离子水:499kg二、操作工艺1、预乳化和配料(1)在预乳化釜内分别加入去离子水191kg,碳酸氢钠0.5kg,乳化剂OS18.85kg,混合单体(甲基丙烯酸:9.64kg;苯乙烯:218.8kg;并烯酸丁酯:238.4kg,甲基丙烯酸甲酯:19.56kg),进行预乳化,得到稳定的预乳化液。

(2)将过硫酸铵2.4kg加入去离子水64kg,配成引发剂溶液,备用。

(3)保护胶体(聚甲基丙烯酸钠)8.36kg加入去离子水44kg,配成保护胶体溶液,备用。

2、聚合在聚合釜内分别加入去离子水200kg,保护胶体溶液,预乳液60kg,待70摄氏度左右时加入引发剂溶液30kg,在80摄氏度左右引发聚合,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可观察到釜底乳液泛蓝光。

保温10min后,开始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引发剂溶液。

滴加时维持聚合反应温度84-86摄氏度。

滴完后保温1小时。

3、出料包装冷却到30摄氏度以下,出料用120目滤布过滤,即为苯丙乳液产品。

三、产品主要指标:1、固含量:48.5%2、PH值:5.5-6.53、粘度(涂-4℃.S.17℃)值:17苯丙乳液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一般原理和合成方法;2、了解目标乳合物的设计原理。

二、实验原理(概述):乳液聚合是以水为连续相(分散剂),在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存在下,使聚合反应发生在由乳化剂形成的乳胶粒内部(即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作为微反应器),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方法。

苯丙乳液生产配方

苯丙乳液生产配方

苯丙乳液【2 】临盆配方苯丙乳液是由苯乙烯和丙烯酸酯单体经乳液共聚而得.乳白色液体,带蓝光.苯丙乳液附出力好,胶膜透明,耐水.耐油.耐热.耐老化机能优越,是水性涂料,地毯胶,工艺胶的重要成分,市场需求量异常大.一.根本配方(按照1000公斤投料):1.苯乙烯:218.8公斤2.丙烯酸丁酯:238.4公斤3.甲基丙烯酸甲酯:19.56公斤4.甲基丙烯酸:9.64公斤5.破坏胶体(聚甲基丙烯酸钠):8.36公斤6.乳化剂OS(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18.85公斤7.碳酸氢钠:0.5公斤8.过硫酸铵:2.4公斤9.去离子水:499公斤二.操作工艺1 预乳化和配料(1)在预乳化釜内分离参加去离子水191公斤,碳酸氢钠0.5公斤,乳化剂OS:18.85公斤,混杂单体(甲基丙烯酸:9.64公斤;苯乙烯:218.8公斤;丙烯酸丁酯:238.4公斤;甲基丙烯酸甲酯:19.56公斤),进行预乳化,得到稳固的预乳液.(2)将过硫酸铵2.4公斤参加去离子水64公斤,配成激发剂溶液,备用.(3)破坏胶体(聚甲基丙烯酸钠)8.36公斤参加去离子水44公斤,配成破坏胶体溶液,备用.2聚合在聚合釜内分离参加去离子水200公斤,破坏胶体溶液,预乳液60公斤,待70 ℃阁下时参加激发剂溶液30公斤,在80 ℃时阁下激发聚合,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可不雅察到釜底乳液泛蓝光.保温10 分钟后,开端滴加残剩的预乳液和激发剂溶液.滴加时保持聚合反响温度84- 86 °C阁下.滴完后保温1小时.3 出料包装冷却到30 °C以下, 出料用120 目滤布过滤, 即为苯丙乳液产品.三.产品重要指标:1. 固含量:48. 5%2. pH值:5. 5- 6. 53. 粘度(涂- 4 °C杯.s. 17 °C)值:17.。

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

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

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
苯丙乳液是一种常见的乳液类型,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食品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将水相和油相混合,并保持乳液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苯丙乳液的配方及原理,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有所帮助。

首先,苯丙乳液的配方主要包括乳化剂、油相和水相。

乳化剂是苯丙乳液的关键成分,它能够降低油相和水相的界面张力,使它们能够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常见的乳化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胶体粘稠剂等。

油相通常是指油性成分,如植物油、矿物油等;水相则是指水性成分,如蒸馏水、植物提取液等。

其次,苯丙乳液的原理是利用乳化剂将油相和水相均匀地分散在一起,形成乳状液体。

乳化剂分子的两端分别亲水和疏水,因此能够将水相和油相分别包裹在其分子中,形成乳状液体。

乳化剂能够降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它们更容易混合在一起,并且能够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体,不易分层和析出。

在实际生产中,苯丙乳液的配方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不同的产品可能需要不同类型和比例的乳化剂、油
相和水相。

此外,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因素
也会影响乳液的稳定性和质量。

因此,生产苯丙乳液需要进行严格
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控制,以确保乳液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苯丙乳液是一种重要的乳液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了解其配方及原理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苯丙乳液BC-01

苯丙乳液BC-01

苯丙乳液BC-01一、组成:本品系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酯多元共聚而成的阴非离子型乳液。

二、性能与用途本品是在BC-01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的一个新品种,各项性能优于BC-01,适合于外墙涂料、真石涂料、浮雕涂料、透明防水涂料等各种建筑涂料的底涂、面涂、使用。

耐老化可达10年以上。

三、技术指标苯丙乳液TC-01一、组成:本品系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酯多元共聚而成的阴非离子型乳液。

二、性能与用途本品是在BC-01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的一个新品种,各项性能优于BC-01,适合于外墙涂料、真石涂料、浮雕涂料、透明防水涂料等各种建筑涂料的底涂、面涂、使用。

耐老化可达10年以上。

光亮耐水苯丙乳液TC-02一、组成:本品系少量苯乙烯和多种(甲基)丙烯酸酯及进口助剂特殊工艺聚合而成的乳液。

二、性能与用途TC-02是近期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聚合而成,其特点是采用新的聚合方法及进口助剂,使乳液成膜后光泽更加丰满,耐水性能大大提高,耐候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碱性能高于纯丙乳液且价位较低,是较有前途的品种。

同样的用量可使外墙涂料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性能指标:纯丙乳液一、组成:本品系有多元丙烯酸酯共聚而成的阴离子型树脂乳液。

二、性能及用途该乳液涂膜物理性能十分优异,耐水性、耐酸碱性等化学物质的腐蚀性和耐紫外线的降解性能等十分优良,经室外长期曝晒,其涂膜仍保持良好的光泽度,显示出优越的耐风化性、耐候性、耐污染性和耐粉化性等;另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不使用外增塑剂,因耐不存在因为外增塑剂逸失耐使涂膜变脆的问题,此外,由于粒径很细,因而成膜后涂膜的光泽度高,透明性好,不仅配制出光泽度很高的有光内外墙乳胶漆、瓦面漆、仿真石漆、水性装饰漆等,还常用做水性木器底漆和面漆。

硅丙乳液一、组成:本品系(甲基)丙烯酸酯与进口有机硅单体共聚而成的阴非离子型乳液。

二、性能与用途本品以纯(甲基)丙烯酸酯与有机硅单体采用多元共聚而成的乳液,具有极高的附着力,渗透力,光泽度高,抗紫外线,抗沾污,粘连性好,高耐水,高耐候(耐候性可达十五年之久),非常适合制作高层建筑外墙乳胶漆。

苯丙乳液的制备工艺

苯丙乳液的制备工艺

苯丙乳液的制备工艺【背景介绍】苯丙乳液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纺织、粘合剂等领域。

其制备工艺对苯丙乳液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苯丙乳液的制备工艺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1. 概述苯丙乳液的制备工艺】1.1. 苯丙乳液的定义与应用苯丙乳液是由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等单体通过乳化剂乳化而成的胶体分散体系。

它具有优良的透明性、弹性和耐久性,并广泛用于涂料、纺织等工业中。

1.2. 制备工艺的重要性苯丙乳液制备工艺对其品质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制备工艺能够提高苯丙乳液的稳定性、粒径分布以及流变性能,提高其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 苯丙乳液制备工艺的深入评估】2.1. 选择合适的单体苯丙乳液的制备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单体,通常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

这两种单体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苯丙乳液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2.2. 乳化剂的选择与作用乳化剂对苯丙乳液的制备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使单体快速乳化成胶体分散体系,并稳定分散相的形成。

常用的乳化剂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乳化剂来满足苯丙乳液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

2.3. 乳化剂的添加方式与顺序乳化剂的添加方式和顺序对苯丙乳液的制备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先将乳化剂与水相混合搅拌,形成乳化剂水溶液,再将单体加入水相中进行乳化反应,最后通过搅拌和加热等方法使乳化反应充分进行。

2.4. 控制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在苯丙乳液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以获得理想的产品。

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丙乳液的分散性、稳定性和粒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调控这些参数,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性能的苯丙乳液。

2.5. 附加剂的添加与调整根据实际需求,苯丙乳液的制备过程中还可以添加一些附加剂以改变其性能。

可以添加聚丙烯酸酯类增稠剂来改变苯丙乳液的流变性能和粘度;还可以添加颜料、填料等以调整其外观和性能。

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

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

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
苯丙乳液是一种常用的乳液基料,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
食品等行业。

它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渗透性,能够有效地将活性成
分输送到皮肤深层,因此备受青睐。

下面我们将介绍苯丙乳液的配
方及其原理。

首先,苯丙乳液的配方主要包括水相和油相两部分。

水相通常
由水、甘油、羟乙基纤维素等成分组成,而油相则由油脂、乳化剂、防腐剂等组成。

在配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相和油相的比例,以
及乳化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其次,苯丙乳液的原理是基于乳化剂的作用。

乳化剂能够将水
相和油相中的微小颗粒分散均匀,形成稳定的乳液。

这样一来,乳
液就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不易分层或变质。

此外,乳化剂还
能够增强乳液的渗透性,使其更容易被皮肤吸收。

在制备苯丙乳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合的乳化剂。

不同的乳化剂适用于不同的配方,要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乳化剂,以确保乳液的稳定性和渗透性。

2. 控制配方的比例。

水相和油相的比例要根据具体配方进行调整,以确保乳液的质地和性能符合要求。

3.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乳化剂充分溶解,乳液均匀稳定。

4. 添加适量的防腐剂。

防腐剂能够有效延长乳液的保质期,防止细菌滋生,保持乳液的品质。

总之,苯丙乳液的配方及原理并不复杂,但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和生产工艺进行操作,才能制备出高质量的乳液产品。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苯丙乳液——高化实验报告

苯丙乳液——高化实验报告

全部溶解
组装装置,按配方量加料, 本来应加 5ml 单体,但因为 9:54 开始搅拌,之后加入 发现滴液漏斗无法关紧,因 6ml 混合单体,乳化后体系 此多加了大约 1ml(因为滴 变为灰白色,浑浊,维持温 液漏斗剩余量为 13ml,还 度在 82℃。 洒在桌子上一部分)
1
规定为 5ml ,由于滴液漏斗漏液,多滴了约 1 ml ,洒在桌子上 1 ml 左右
在已准确称重的小铝箔皿中 滴入约 1g 的产品,滴加 1 滴 TBC,准确称重后,放入 烘箱内,几天后取出冷却, 称重,计算固含量。 将乳液在洁净的玻璃板上, 置于常温下成膜,观察膜的 完整性和透明性。
铝箔 0.182g,滴加了 1.03g 乳液,最后总重为 0.377g, 固含量为 18.9%
我的膜大部分比较平整,不 玻璃板的洁净程度对成膜好 粘,但有些地方涂得不够均 坏有很大影响。成膜机理见 匀,因为层数没涂一致。 最后的实验结果分析。 AlCl3 的破乳机理,实际上 与胶体的聚沉类似,Al3+离 我的乳液迅速生成白色浆状 子的聚沉能力最强,与胶粒 物,后立刻聚集成为橡胶状 界面上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结 弹性物质,用手挤压可以渗 合后,胶粒之间斥力减小, 出较多水分 因而聚沉成为颗粒,甚至成 为大块固体。
苯乙烯
分子式 分子量 C7H12O 128.17 2 沸点 145.7 用量 12ml
丙烯酸 丁酯
分子式 分子量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
十二烷 基硫酸 钠
sodium lauryl sulfate 熔点 204-207
C12H25 288.38 O4SNa 沸点 --用量 0.2g
1.09 摩尔数 0.0008 密度 1.98 摩尔数 0.002 密度 2.44 摩尔数 ---

苯丙乳液生产配方

苯丙乳液生产配方

苯丙乳液生产配方苯丙乳液是一种以苯丙乳胶为主要成分的乳液,常用于制造家具、装饰材料、涂料等。

下面是一个苯丙乳液的生产配方,其中包括主要原料和配方比例:主要原料:1. 苯乙烯(Styrene): 75%2. 丙烯酸(Acrylic acid): 25%3.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1.5%4. 苯乙烯二聚体(Styrene dimer): 1%5. 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 0.1%6. 乳化剂(Emulsifier): 2%7. 抗氧化剂(Antioxidant): 0.05%配方比例:1.苯乙烯:75%2.丙烯酸:25%3.乙二醇:1.5%4.苯乙烯二聚体:1%5.过硫酸铵:0.1%6.乳化剂:2%7.抗氧化剂:0.05%制备步骤:1.将苯丙乳胶的成分按照配方比例准备好。

2.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开始搅拌。

3.加入乳化剂和苯丙烯,并继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4.加热反应釜至80摄氏度,保持温度稳定。

5.当反应温度达到80摄氏度时,加入过硫酸铵。

6.继续加热至85摄氏度,持续反应30分钟,以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7.加入丙烯酸,并继续加热反应30分钟,直至反应结束。

8.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使其逐渐降至室温。

9.加入乙二醇和抗氧化剂,继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10.将制得的苯丙乳胶装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注意事项:1.在整个制备过程中,要保持水的加入量和搅拌速度稳定,以确保乳化剂和原料充分混合。

2.在加热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溶剂挥发或产生副反应。

3.在加入过硫酸铵和丙烯酸等添加剂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引起化学反应或产生有害气体。

4.制得的苯丙乳胶应密封保存,并且在使用时要注意防止乳液干燥或受到污染。

以上是一个苯丙乳液的生产配方及制备步骤的概述,具体操作过程中请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要求进行调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结合设备性能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苯丙乳液

苯丙乳液

1.EPS的溶解:在三口瓶中置入25.2g丙烯酸丁酯(BA)、1.8g丙烯酸(AA)于烧瓶中,在常温下逐步(缓慢投入)加入9.0g发泡聚苯乙烯(EPS)至完全溶解,完全得到透明、粘度较大的溶液;2.乳化:向上述溶液中加1.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完全溶解后加入1.7gOP-10,再分别加入5%NaHCO3水溶液2.5mL、5%聚乙烯醇水溶液1.8g、正十二烷基硫醇0.36g,开始快速搅拌并逐步升温至30oC,得到均相物时,搅拌下逐步缓慢加入40mL水,继续搅拌半小时得到白色乳液;3.聚合:上述乳液逐步升温至50oC,并向其中加入1.08g过硫酸钾并搅拌溶解,将0.45g亚硫酸氢钠溶于20mL水中置于滴液漏斗中,搅拌下缓慢滴加亚硫酸氢钠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时间滴加控制在30min以内,滴完后观察乳液变化,引发后(有温升现象)计时开始,反应三个小时后结束反应。

配方.改性.交联.乳液分散.涂料制备.综述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简介1.定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体,加入发泡剂等添加剂制成,它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缓冲材料。

它具有闭孔结构,吸水性小,有优良的抗水性;密度小,一般为0.015~0.03;机械强度好,缓冲性能优异;加工性好,易于模塑成型;着色性好,温度适应性强,抗放射性优异等优点,而且尺寸精度高,结构均匀。

因此在外墙保温中其占有率很高。

但燃烧时会放出污染环境的苯乙烯气体。

2.用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广泛用于各种精密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的缓冲包装,也可用其直接制成杯、盘、盒等包装容器来包装物品,在特殊凿井法施工(冻结法施工复合井壁)中应用较广,机械强度好,缓冲性能优异;加工性好,易于模塑成型;着色性好,温度适应性强,抗放射性优异等优点。

3.回收处理方法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利用主要途径有:减容后造粒,粉碎后用作各种填充材料,裂解制油或回收苯乙烯和其他。

(1)减容后造粒: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可熔融挤出造粒制成再生粒料,但因此体积庞大,大便运输,通常在回收时先需减容。

实验24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实验24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实验24 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乳液聚合的原理;2.学习聚苯乙烯乳液的合成方法;3.掌握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酸酯的红外特征峰;4.利用热失重分析仪(TGA )研究共聚物的热稳定性;5.掌握凝胶渗透色谱仪(GPC )的原理、使用和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苯乙烯-丙烯酸酯(苯丙)乳液是苯乙烯(St )、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类的多元共聚物的简称,是一大类容易制备、性能优良、应用广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聚合物乳液[1]。

单体是形成聚合物的基础,决定着其乳液产品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

合成苯丙乳液的共聚单体中,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硬单体,赋予乳胶膜内聚力而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性和结构强度;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等为软单体,赋予乳胶膜以一定的柔韧性和耐久性。

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可提高附着力、润湿性和乳液稳定性,并赋予乳液一定的反应特性,如亲水性、交联性等。

除了丙烯酸以外,功能性单体还有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氰等[2, 3]。

苯丙乳液是用苯乙烯部分或全部代替纯丙烯酸酯系乳液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一种共聚乳液。

由于纯丙烯酸酯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极性酯基,其耐水性较差,胶膜吸水后易发白;在一定条件下酯基还会分解而影响产品性能。

另外,丙烯酸酯聚合物特别是线性聚合物容易高温发粘,耐沾污性下降,低温变脆,韧性变差,即所谓“低脆高粘”,其耐热性也较差,高温下易泛黄。

St 与MMA 的均聚物T g 相近,采用St 替代部分MMA ,在共聚物中引入苯乙烯链段,可有效提高胶膜的耐水性、耐碱性、抗污性和抗粉化性;同时刚性苯环抑制了聚合物分子的运动,从而可提高聚合物的硬度和耐热性。

此外,引入St 还使成本大为降低[4]。

单体的组成,特别是硬单体与软单体的比例,会使苯丙乳液的许多性能发生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乳胶膜的硬度和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会有显著的变化。

共聚单体的组成与所得的玻璃化温度g T 的关系如式(1)所示:3121231...i g g g g giw w w w T T T T T (1) 式中,i w 为共聚物中各单体的质量分数,g T 为共聚物玻璃化温度(单位为K ),gi T 为共聚物中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温度。

苯丙乳液

苯丙乳液

1.EPS的溶解:在三口瓶中置入25.2g丙烯酸丁酯(BA)、1.8g丙烯酸(AA)于烧瓶中,在常温下逐步(缓慢投入)加入9.0g发泡聚苯乙烯(EPS)至完全溶解,完全得到透明、粘度较大的溶液;2.乳化:向上述溶液中加1.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完全溶解后加入1.7gOP-10,再分别加入5%NaHCO3水溶液2.5mL、5%聚乙烯醇水溶液1.8g、正十二烷基硫醇0.36g,开始快速搅拌并逐步升温至30oC,得到均相物时,搅拌下逐步缓慢加入40mL水,继续搅拌半小时得到白色乳液;3.聚合:上述乳液逐步升温至50oC,并向其中加入1.08g过硫酸钾并搅拌溶解,将0.45g亚硫酸氢钠溶于20mL水中置于滴液漏斗中,搅拌下缓慢滴加亚硫酸氢钠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时间滴加控制在30min以内,滴完后观察乳液变化,引发后(有温升现象)计时开始,反应三个小时后结束反应。

配方.改性.交联.乳液分散.涂料制备.综述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简介1.定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体,加入发泡剂等添加剂制成,它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缓冲材料。

它具有闭孔结构,吸水性小,有优良的抗水性;密度小,一般为0.015~0.03;机械强度好,缓冲性能优异;加工性好,易于模塑成型;着色性好,温度适应性强,抗放射性优异等优点,而且尺寸精度高,结构均匀。

因此在外墙保温中其占有率很高。

但燃烧时会放出污染环境的苯乙烯气体。

2.用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广泛用于各种精密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的缓冲包装,也可用其直接制成杯、盘、盒等包装容器来包装物品,在特殊凿井法施工(冻结法施工复合井壁)中应用较广,机械强度好,缓冲性能优异;加工性好,易于模塑成型;着色性好,温度适应性强,抗放射性优异等优点。

3.回收处理方法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利用主要途径有:减容后造粒,粉碎后用作各种填充材料,裂解制油或回收苯乙烯和其他。

(1)减容后造粒: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可熔融挤出造粒制成再生粒料,但因此体积庞大,大便运输,通常在回收时先需减容。

苯丙乳液制备原理和工艺方法

苯丙乳液制备原理和工艺方法

苯丙乳液制备原理和工艺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苯丙乳液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方法。

听起来可能有点高深,其实就是个简单的故事,咱们慢慢说,保证你听完后脑袋里都是画面,绝对不会觉得无聊。

苯丙乳液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把水和油混合在一起的产物,像奶茶里的奶和茶一样,调和得恰到好处,口感滑顺。

这种乳液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从护肤品到涂料,真是无处不在。

制备它的过程其实有点像做美味的蛋糕,原材料得齐全,步骤得讲究。

你想啊,蛋糕不光要有面粉,还得有鸡蛋、糖和奶油,缺一不可。

在制备苯丙乳液时,首先要准备的就是苯丙烯。

这个小家伙可不是普通的液体,它是个很好的成膜剂。

咱们就把它想象成个“桥梁”,把油和水这两个不太合得来的东西拉到一起。

可是,光有苯丙烯可不够,还得加上表面活性剂。

这东西就像粘合剂,帮忙把油和水粘合在一起,不然它们俩可真是天各一方,谁也不理谁。

咱们就要进行乳化了。

这个过程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把油和水在搅拌机里打得欢快起来。

把苯丙烯和水、表面活性剂一起放进搅拌机,开足马力,让它们转个不停。

想象一下,像在打奶泡,慢慢地,你就会看到一层漂亮的泡沫,油和水终于融为一体,形成了乳液。

这一过程就像是调和音乐,得掌握好节奏,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乳化后,还得通过一些步骤来让乳液更加稳定。

你可不能让它一会儿在一起,一会儿又分开,那就太丢脸了。

咱们可以通过加热或者冷却的方式来让它们更牢固,像是在给乳液打个“保鲜膜”。

还会加一些添加剂,提升乳液的性能,比如防腐剂和增稠剂,让它们不容易变质,使用起来更安心。

不过,光做出来的乳液可不够,得测试一下它的性能,看看它到底好不好用。

就像烤蛋糕一样,必须试吃一下,才知道味道如何。

我们会观察它的粘稠度、稳定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你可想而知,要是做出来的乳液不够好,真是白忙一场,心里那个失落啊,简直无法言喻。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爱苯丙乳液呢?这东西的好处多着呢。

苯丙乳液(定稿)

苯丙乳液(定稿)

实验目的:1.掌握乳液聚合的实验方法和乳液聚合特点;2.外墙涂料的制备和质量检测实验原理:乳液聚合一般是在有乳化剂存在的水体系中进行的聚合反应. 在涂料、粘合剂工业中有重要用途.乳液聚合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聚合物微粒生成期. 反应体系中的水溶性引发剂分子受热分解生成自由基,自由基扩散入单体增溶胶束时, 在胶束内引发单体分子进行聚合反应, 而消耗的单体不断由单体液滴经过水相扩散进入胶体进行补充, 使聚合链不断增长.第二阶段——恒速期. 聚合物微粒数目保持恒定, 而单体继续由单体液滴进入微粒之中进行补充, 聚合反应恒速进行.第三阶段——降速期. 此阶段中聚合物微粒不断增大的数目未增加. 到单体转化率达到60~70%时, 单体液滴全部消失.剩余的单体存在于聚合物微粒之中, 为聚合物所吸附或溶胀, 聚合物反应速度开始逐渐下降.反应方程式:3225633BrO Br H Br H O --+−−→+++←−− 22222223462222CH CH Br CHBr CHBr Br I Br I I S O I S O ------=-+→---−−→++←−−−−→++←−−仪器安装:图1 实验装置图实验仪器和试剂:表1 实验仪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 2 3 4 5 6 7 8 9三颈瓶搅拌电机及搅拌器Y型管滴液漏斗水银温度计水浴锅综合控制仪烧杯量筒500ml0-100℃1个1台1支2个1支1个1台若干2个表2 试剂与配方名称代号理论用量(g) 实际用量单体引发剂缓冲剂乳化剂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过硫酸钾无离子水碳酸氢钠无离子水MS-1OP~10无离子水BASTMMAAA5030820.5300.3104410050.33g30.03g8.04g2.03g0.51g31ml0.31g10ml4.08g4.12g100ml 图2 实验操作流程图:操作与数据记录:表3 实验记录阶段时间操作乳液聚合性能测试9:409:549:5510:1510:2410:4510:5511:1512:2512:4512:0512:2512:3914:4015:0015:2015:3015:4515:3015:3515:40加入乳化剂和去离子水,T=40.8℃,Te=42.1℃加入单体取出100ml乳液备用温控75℃,开始升温温度50℃时加入缓冲剂2ml,引发剂8mlT=75.1℃,Te=76.7℃温度77℃,兰相出现,保持10min温控85.4℃,开始滴加乳液,拔出内温度计剩余78ml乳液,加引发剂4ml,缓冲液2ml剩余50ml乳液,加引发剂4ml,缓冲液2ml剩余25ml乳液,加引发剂4ml,缓冲液2ml滴液完毕,升温至90℃,加入剩余引发剂和缓冲液,Te=91.3℃,保温反应3h用水冷却,体系降温到40℃用氨水调节PH值约7.5,试纸微蓝出料,将乳液倾入500ml烧杯用试管取少量乳液放入离心机,测其机械稳定性取出试管,未分层,说明机械稳定性好取两锥形瓶,各加入15ml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摇匀,称量各取约3g样品,放入锥形瓶,称量各加入10ml0.1N溴酸钠溶液,迅速加入5ml 6N盐酸15:45 16:15 16:20 16:30蒸馏水封口,放入暗处 加入碘化钾溶液,滴定加入1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数据取出蒸发皿,称量表4 数据记录性能测试:1. 残余单体测定 1#01()79.9(31.424.8)0.492%79.90.12%10001000 2.04V V C X m -⨯-⨯⨯===⨯2#02()79.9(31.416.5)0.492%79.92.86%10001000 2.05V V C X m -⨯-⨯⨯===⨯故121.50%2X X X +==3.机械稳定性测试取一定量乳液在离心机中离心, 转速为1400r/min, 离心3分钟. 测试完毕, 没有发现产品分相, 说明本组实验制得的乳液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分析与讨论:1.乳液聚合可以看作很多小的悬浮聚合, 同样是一种水参与的反应, 实验钱并不需要干燥仪器.2.实验用引发剂在室温下就容易分解, 故需要现配现用, 而且, 不能在加热条件下溶解.3.理论固含量为37.64%, 而实测固含量仅为24.20%, 偏差高达35.71%, 主要原因可能为实验中损失 (衡压漏斗密闭不严, 乳液损失较多).4.单体残余含量仅为1.1183%, 较低, 说明体系反应充分. 同时, 说明实验配方比较精确, 操作较为规范.5.本次实验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的乳液聚合, 其中还混有少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加入苯乙烯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表面硬度, 提高其耐划性; 少量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为了增加产品的亮度; 丙烯酸能够提高产品的附着力.6.实验加的乳化剂MS-1是阴离子型乳化剂,对PH十分敏感, 需要加入非离子(OP~10)来提高它的稳定性.思考题解答1、答: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BA:给予聚合物成膜性,粘着力及伸长率MMA,ST:给予聚合物硬度和较高的抗张强度。

苯丙乳液(定稿)

苯丙乳液(定稿)

实验目的:1.掌握乳液聚合的实验方法和乳液聚合特点;2.外墙涂料的制备和质量检测实验原理:乳液聚合一般是在有乳化剂存在的水体系中进行的聚合反应. 在涂料、粘合剂工业中有重要用途.乳液聚合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聚合物微粒生成期. 反应体系中的水溶性引发剂分子受热分解生成自由基,自由基扩散入单体增溶胶束时, 在胶束内引发单体分子进行聚合反应, 而消耗的单体不断由单体液滴经过水相扩散进入胶体进行补充, 使聚合链不断增长.第二阶段——恒速期. 聚合物微粒数目保持恒定, 而单体继续由单体液滴进入微粒之中进行补充, 聚合反应恒速进行.第三阶段——降速期. 此阶段中聚合物微粒不断增大的数目未增加. 到单体转化率达到60~70%时, 单体液滴全部消失.剩余的单体存在于聚合物微粒之中, 为聚合物所吸附或溶胀, 聚合物反应速度开始逐渐下降.反应方程式:3225633BrO Br H Br H O --+−−→+++←−− 22222223462222CH CH Br CHBr CHBr Br I Br I I S O I S O ------=-+→---−−→++←−−−−→++←−−仪器安装:图1 实验装置图实验仪器和试剂:表1 实验仪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 2 3 4 5 6 7 8 9三颈瓶搅拌电机及搅拌器Y型管滴液漏斗水银温度计水浴锅综合控制仪烧杯量筒500ml0-100℃1个1台1支2个1支1个1台若干2个表2 试剂与配方名称代号理论用量(g) 实际用量单体引发剂缓冲剂乳化剂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过硫酸钾无离子水碳酸氢钠无离子水MS-1OP~10无离子水BASTMMAAA5030820.5300.3104410050.33g30.03g8.04g2.03g0.51g31ml0.31g10ml4.08g4.12g100ml 图2 实验操作流程图:操作与数据记录:表3 实验记录阶段时间操作乳液聚合性能测试9:409:549:5510:1510:2410:4510:5511:1512:2512:4512:0512:2512:3914:4015:0015:2015:3015:4515:3015:3515:40加入乳化剂和去离子水,T=40.8℃,Te=42.1℃加入单体取出100ml乳液备用温控75℃,开始升温温度50℃时加入缓冲剂2ml,引发剂8mlT=75.1℃,Te=76.7℃温度77℃,兰相出现,保持10min温控85.4℃,开始滴加乳液,拔出内温度计剩余78ml乳液,加引发剂4ml,缓冲液2ml剩余50ml乳液,加引发剂4ml,缓冲液2ml剩余25ml乳液,加引发剂4ml,缓冲液2ml滴液完毕,升温至90℃,加入剩余引发剂和缓冲液,Te=91.3℃,保温反应3h用水冷却,体系降温到40℃用氨水调节PH值约7.5,试纸微蓝出料,将乳液倾入500ml烧杯用试管取少量乳液放入离心机,测其机械稳定性取出试管,未分层,说明机械稳定性好取两锥形瓶,各加入15ml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摇匀,称量各取约3g样品,放入锥形瓶,称量各加入10ml0.1N溴酸钠溶液,迅速加入5ml 6N盐酸15:45 16:15 16:20 16:30蒸馏水封口,放入暗处 加入碘化钾溶液,滴定加入1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数据取出蒸发皿,称量表4 数据记录性能测试:1. 残余单体测定 1#01()79.9(31.424.8)0.492%79.90.12%10001000 2.04V V C X m -⨯-⨯⨯===⨯2#02()79.9(31.416.5)0.492%79.92.86%10001000 2.05V V C X m -⨯-⨯⨯===⨯故121.50%2X X X +==3.机械稳定性测试取一定量乳液在离心机中离心, 转速为1400r/min, 离心3分钟. 测试完毕, 没有发现产品分相, 说明本组实验制得的乳液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分析与讨论:1.乳液聚合可以看作很多小的悬浮聚合, 同样是一种水参与的反应, 实验钱并不需要干燥仪器.2.实验用引发剂在室温下就容易分解, 故需要现配现用, 而且, 不能在加热条件下溶解.3.理论固含量为37.64%, 而实测固含量仅为24.20%, 偏差高达35.71%, 主要原因可能为实验中损失 (衡压漏斗密闭不严, 乳液损失较多).4.单体残余含量仅为1.1183%, 较低, 说明体系反应充分. 同时, 说明实验配方比较精确, 操作较为规范.5.本次实验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的乳液聚合, 其中还混有少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加入苯乙烯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表面硬度, 提高其耐划性; 少量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为了增加产品的亮度; 丙烯酸能够提高产品的附着力.6.实验加的乳化剂MS-1是阴离子型乳化剂,对PH十分敏感, 需要加入非离子(OP~10)来提高它的稳定性.思考题解答1、答: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BA:给予聚合物成膜性,粘着力及伸长率MMA,ST:给予聚合物硬度和较高的抗张强度。

苯丙乳液的合成实训报告

苯丙乳液的合成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苯丙乳液的合成方法,了解苯丙乳液的性能和应用,提高实验室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训原理苯丙乳液是由苯乙烯(St)和丙烯酸酯类单体(如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等)在乳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的一种水溶性聚合物乳液。

苯丙乳液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贮存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金属表面乳胶涂料、地面涂料、纸张粘合剂、胶粘剂等领域。

三、实训仪器与试剂1. 仪器:三口烧瓶、恒温水浴锅、恒压滴液漏斗、磁力搅拌器、秒表、pH计、粘度计、电子天平等。

2. 试剂: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乳化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引发剂(如过硫酸铵)、缓冲剂(如碳酸氢钠)、蒸馏水等。

四、实训步骤1. 预乳化阶段(1)称取一定量的乳化剂和蒸馏水,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

(2)称取一定量的混合单体(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加入恒压滴液漏斗中。

(3)将乳化剂的水溶液缓慢滴加入混合单体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15分钟,得到乳白色的预乳液。

2. 种子制备阶段(1)称取一定量的预乳液、蒸馏水、引发剂和缓冲剂,加入三口烧瓶中。

(2)将三口烧瓶放入水浴中,使水浴温度升温至78℃,恒温15分钟,得到种子溶液。

3. 主反应阶段(1)将一定量的引发剂加入种子溶液中。

(2)将混合单体缓慢滴加入反应体系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一定时间。

(3)待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得到苯丙乳液。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乳液外观:乳液呈乳白色,具有较好的均匀性。

2. 固含量:根据测定,本实验合成的苯丙乳液固含量为45%。

3. pH值:根据测定,本实验合成的苯丙乳液pH值为8.5。

4. 粘度:根据测定,本实验合成的苯丙乳液粘度为1000mPa·s。

5. 单体残留量:根据测定,本实验合成的苯丙乳液单体残留量为0.3%。

六、实训总结本次实训成功地合成了苯丙乳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

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改性
a.苯丙乳液的合成:
i.单体预乳化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水,1.7g十二烷基硫酸钠,1.7gJS86,搅拌溶解后在依次加入1.4ml丙烯酸,6.6ml甲基丙烯酸甲酯,15.6ml丙烯酸丁酯,15.7ml苯乙烯,室温下搅拌乳化30min。
ii.聚合
称取0.5g过硫酸钾于锥形瓶中,用10ml水溶解配成引发剂溶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将所有的单体预乳化液置于恒压滴液漏斗中,搅拌并升温至78℃后,缓慢滴加至单体预乳化液的2/3,约20min滴完,使三口瓶中的溶液呈微蓝色。然后加入由0.5g过硫酸钾和10ml水溶解配成引发剂溶液,并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2.5h内滴完。当单体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后,再加入由0.5g过硫酸钾和10ml水溶解配成引发剂溶液。缓慢升温至90℃,熟化1h,冷却反应液至60℃,加氨水调pH至8(微碱性),出料。
iv.乳化搅拌时间:越长越好,反应前总时间多于 1 个半小时。
(4)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a.乳液凝胶率:将制备的乳液过滤,残余物置于烘箱中烘干称重。
凝胶率=[(凝胶物质量)/(单体总质量)]*100%
b.乳液固含量:将大约1ml产品滴加到玻璃片上,并称量其质量,然后将产品置于烘箱中烘干称重。
固含量=[(烘干后总质量)/(烘干前总质量)]*100%
c.乳液Ca离子稳定性:分别量取1ml产品和10ml的5%氯化钙溶液,加入到小烧杯中,并观察现象。
d.耐水性:分别量取1ml产品和10ml的水,加入到小烧杯中,并观察现象。
e.乳液粘度:使用NDJ-4型旋转粘度计测量产品的粘度。
f.涂膜附着力:将产品涂抹在铝片上,烘干,制作成膜,并用尺子和刀在铝片上画0.5*0.5的正方格,最后观察膜的脱落情况(拿起来看掉落几格)。

苯丙乳液配方

苯丙乳液配方

苯丙乳液制备流程
苯丙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是由苯乙烯和丙烯酸酯单体经乳液共聚而得。

苯丙乳液是乳液聚合中研究较多的体系,也是当今世界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十大非交联型乳液之一。

苯丙乳液作为一类重要的中间化工产品,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现主要用作建筑涂料、金属表面乳胶涂料、地面涂料、纸张粘合剂、胶粘剂等。

苯丙乳液附着力好,胶膜透明,耐水、耐油、耐热、耐老化性能良好。

苯丙乳液用作纸品胶粘剂,也可与淀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胶粘剂配合使用。

附操作工艺:。

苯丙乳液的合成实验报告

苯丙乳液的合成实验报告

苯丙乳液的合成实验报告本文旨在对苯丙乳液的合成实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从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实验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验原理苯丙乳液是一种聚合物乳液,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等单体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乳液。

苯丙乳液广泛应用于各种涂料、粘合剂、胶乳胶等领域。

二、实验步骤1、试剂准备:按照所需质量分别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和KPS。

2、反应器准备:称取所需量的水和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放入反应器中。

3、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将反应器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加热至70℃,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保持70℃反应30分钟。

4、添加苯乙烯:缓慢加入苯乙烯到反应器中,反应温度升至90℃,并维持90℃反应3小时。

5、冷却:关闭搅拌器,降低反应器温度至室温。

6、分散剂添加:在分散剂中加入KPS,充分溶解,缓慢滴入反应器中,并继续搅拌30分钟。

7、过滤、洗涤:将反应物放入漏斗中,过滤掉未反应的杂质,洗涤。

8、干燥:将产物置于烘箱中干燥至恒定重。

三、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合成得到了颜色透明的苯丙乳液,产率为78.9%。

四、实验分析1、反应机理苯丙乳液的合成反应机理为自由基聚合反应。

在反应体系中,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和KPS作为引发剂,引发自由基的产生。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

最后,苯乙烯加入反应体系中,与前面聚合得到的共聚物发生反应,生成苯乙烯接枝共聚物。

2、实验条件本次实验的反应条件为聚合反应的一般条件,反应器温度为70℃~90℃,聚合时间为3小时。

在反应过程中,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和KPS的用量对形成苯丙乳液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加入分散剂有助于分散形成的苯丙乳液小颗粒,提高苯丙乳液的机械性能。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合成了苯丙乳液,并对实验方法和反应机理做了详细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丙乳液配方及原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苯丙乳液生产配方
苯丙乳液是由苯乙烯和丙烯酸酯单体乳化共聚而得。

乳白色液体,带蓝光。

苯丙乳液附着力好,胶膜透明,耐水、耐油、耐热、耐老化性能良好,是水性涂料,地毯胶,工艺胶的主要成分,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一、基本配方(按照1000公斤投料):
1、苯乙烯:
2、丙烯酸丁酯:
3、甲基丙烯酸甲酯:
4、甲基丙烯酸:
5、保护胶体(聚甲基丙烯酸钠):
6、乳化剂OS(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
7、碳酸氢钠:
8、过硫酸铵:
9、去离子水:499kg
二、操作工艺
1、预乳化和配料
(1)在预乳化釜内分别加入去离子水191kg,碳酸氢钠,乳化剂,混合单体(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并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
预乳化,得到稳定的预乳化液。

(2)将过硫酸铵加入去离子水64kg,配成引发剂溶液,备用。

(3)保护胶体(聚甲基丙烯酸钠)加入去离子水44kg,配成保护胶体溶液,备用。

2、聚合
在聚合釜内分别加入去离子水200kg,保护胶体溶液,预乳液60kg,待70摄氏度左右时加入引发剂溶液30kg,在80摄氏度左右引发聚合,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可观察到釜底乳液泛蓝光。

保温10min后,开始滴加剩余的预乳液和引发剂溶液。

滴加时维持聚合反应温度84-86摄氏度。

滴完后保温1小时。

3、出料包装
冷却到30摄氏度以下,出料用120目滤布过滤,即为苯丙乳液产品。

三、产品主要指标:
1、固含量:%
2、PH值:粘度(涂-4℃.℃)值:17
苯丙乳液的制备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一般原理和合成方法;
2、了解目标乳合物的设计原理。

二、实验原理(概述):
?
乳液聚合是以水为连续相(分散剂),在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存在下,使聚合反应发生在由乳化剂形成的乳胶粒内部(即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作为微反应器),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方法。

目前,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乳液聚合物和聚合物乳液产品,因此乳液聚合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或工作物质。

特别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乳液聚合技术已成为制备“环境友好材料”的主要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有多种用途:
(1)用乳液聚合法可大量生产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等。

(2)用乳液聚合法生产合成塑料、合成树脂。

如聚氯乙烯树脂、树脂、聚四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等。

(3)用乳液聚合生产各种用途的聚合物乳液,如各种粘合剂(聚醋酸乙烯脂乳液—白胶等)、涂料(如建筑涂料、金属涂料、木制器涂装涂料等)。

?
乳液聚合技术较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相比较,有许多重要特点、优点,既可制备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又有高的聚合反应速率。

反应体系易散热,有利于聚合反应的控制。

生产设备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大,代表了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很多场合下,聚合物乳液可直接利用。

因此,近年来乳液聚合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在聚合技术上派生、发展了多种新技术、新方法。

乳液聚合体系主要有四大组分:单体、分散介层(水)、乳化剂、引发剂,其次还有用了pH调节并改善乳液流动性的电解层,pH调节用的中和剂等。

依据反应单体与反应性质,来选用不同的乳化剂。

乳化剂是决定乳液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对反应速率、乳液粘度、胶粒尺寸等也有很主要的作用。

乳化剂的选择除单体要求的种类外,一般以体系要求的HLB值决定其配比和用量,而且多以非离子型与离子型乳化剂复配,常用的乳化剂如下:
?
用于乳液聚合的引发剂主要是以过氧化氢为母体的衍生物,如过硫酸铵(NH4)2S2O8、过硫酸钾K2S2O8 、有机过氧化氢,对某些体系,还可采用其他热分解引发剂如芳基偶氮氨基化合物等。

经典的乳液聚合物工艺的定性理论
(用以描述乳液聚合体系中各种物料所处的状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规律)将乳液聚合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
分散阶段:乳化剂在分散相(水)中形成胶束:加入部分单体后,在搅拌作用下,部分形成单体珠滴、部分增溶在乳化剂形成的胶束中或溶解在水相中。

乳化剂、单体化水相、单体珠滴和胶束之间建立动态平衡。

阶段Ⅰ(成核阶段):水溶性引发剂加入到体系中后,在反应温度下引发剂在水相中开始分解出初始自由基,或扩散到胶束中或在水相引发聚合,或扩散到单体珠滴中。

无论那种情况都可引发单体聚合形成乳胶粒。

在阶段Ⅰ,乳化剂有四个去处,即形成胶束、吸附在乳胶粒表面上、吸附在单体珠滴表面上及溶解在水中。

单体也有四个去向,即形成单体珠滴、分布在乳胶粒中、分布在增溶胶束中,或溶解在水中,此时乳化剂和单体在水相、单体珠滴、乳胶粒和胶束之间建立动态平衡,直到胶束耗尽后,标志阶段Ⅰ结束。

阶段Ⅱ(乳胶粒长大阶段):
聚合反应发生在乳胶粒中,逐渐加入的单体形成单体珠滴,单体由单体珠滴通过水相扩散到乳胶粒中,在其中进行聚合反应,使乳胶粒长大,此时,乳化剂和导体在乳胶粒、水相和单体珠滴间建立动态平衡。

单体珠滴消失。

标志阶段Ⅱ结束。

阶段Ⅲ(聚合反应完成阶段):在该阶段,胶束和单体珠滴都不见了。

绝大多数未反应的单体集中在乳胶粒内部,只有极少数的单体溶解在水相中,单体和乳化剂在水相和乳胶粒之间建立动态平衡。

水相中的引发剂分解出自由基,扩散到乳胶粒中,在乳胶粒中引发聚合,使乳胶粒中的单体逐渐降低。

使单体转化率达到最大至反应结束。

?
正是乳胶聚合的定性理论决定了聚合反应反应严格的操作步骤。

因此操作步骤往往是聚合物乳液性能好与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详细的原理与技术参阅乳液聚合的有关专着和文献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