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生物查漏补缺复习精品课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共23张PPT)
黄土高原由于 植被破坏造成 水土流失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
1.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 保持原状的能力。
抵抗干扰,维持原状
2.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 原状的能力。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 多
营养结构 复杂 自我调节能力 强 抵抗力稳定性 强 恢复力稳定性 弱
3.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负反馈调节的实例
大火 ↓
种群密度降低 ↓
阳光充沛、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 ↓
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的植株 ↓
种群密度增高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 系统中普遍存在, 它是生态系统自我 调节能力的基础。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 扰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 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直至崩溃。
eg(2):森林中的害虫与食虫鸟数量保持稳定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人工林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 少 营养结构 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 弱 抵抗力稳定性 弱 恢复力稳定性 强
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抵抗力稳 稳
定性 定 性
恢复力稳 定性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一般而言,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 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对几个常用生态系统的简单区别:
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
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营养结构较森林简单;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 简单,生产者主要是地衣。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8.请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并
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材料用品:小鱼、水藻、水草、池泥、
池水、广口瓶、橡皮塞、培养皿、吸管、小鱼网和凡士林。请完
成下列各步并回答:
⑶在小鱼大小的选择上应选择体型 小 的,原因 是 可减少氧气和养料的消耗,。容易建立起生态平衡 ⑷该生态系统能建立起物质和能量的暂时平衡, 原因是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产者为消费者、分解者提
该实验说明,在目前技 术条件下要在生物圈之外建 一个适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系 统是非常困难的。
生物圈Ⅱ号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抵抗力 稳定性
恢复力 稳定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20张)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20张)

•⒉自我调节力存在于:群落内部 、群落与环境之间
例2:河流受到轻度污染,能通过(物理沉降 )、(化学分解) 和 ( 微生物的分解 ) ,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 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例3: 火灾后, 导致 阳光充沛,土壤肥沃
种群密度 植物生长
导致
种群密度
•3.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外来影响不超限度,称为 “干扰” 外来影响超过限度,称为 “破坏”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过程设计
瓶子处理:取250 mL或500 mL的平底广口瓶,将其洗净,用开 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放砂注水:加入1 cm厚的洗净的细砂,再注入河水(占溶积的 4/5——仿河流生态系统)
投放生物:将一棵长势良好的金鱼藻、丝螺1~2只(或一只小虾) 放入瓶中
加盖封口: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盖紧瓶口 粘贴标签:贴上标签,填写姓名、日期等,放在阳面阳台上(光 不能直射)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一次并作记录,直至瓶中生物全部死亡为止 ,即为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性的时间
平衡。
四、生态缸的设计制作要求及分析 设计要求 生态缸是封闭的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 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 齐全(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缸的材料须透明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水 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 一定空间 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 选择的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 宜太大 分析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 干扰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 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 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 空气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减少对O2消耗,防止生产量<消 耗量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概念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 例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等材料制作了2个生态 瓶(如图所示),并用凡士林将广口瓶密封,观察其稳定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 生态系统
• (1)每个生态瓶构甲成一个 甲瓶有光,其照,中植各物种能生进物行存光合活作用
• 时间更长的是 是
CO2等瓶无,机原物因
物质循环 。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设计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 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缸),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考:1.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成分有哪些? 2.达到稳定状态后,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无变化?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结构和功能发展要协调的重要标志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的温度;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 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生态缸的采光用散射光
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 多,个体不宜太大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容易适应新生态环境,减少对O2的消耗, 防止O2的产生量小于消耗量
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 关系
观察指标: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影 响稳定性的因素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分析下列生态缸设计的相关要求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 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我国西北的原有森林生态系统→ 黄土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或自然因
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典型例题】
(2015课标II卷.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例子
(1)水乡人家在河流上游淘 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还 会进行适当捕鱼等。可是水 仍然很清澈。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例子
(2)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3)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
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不至于破坏。
以上这三个生态系统如何提供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3.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
湖泊受到了污染
鱼类等生物死亡
死鱼等生物腐烂
(1)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2)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4.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
物种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成分越多
营养结构 越复杂
自我调节 能力越大
5.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稳态)。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课件ppt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课件ppt

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生物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 完善化。
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
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例
负反馈调节食物短缺草来自食草动物过度放牧
结果:抑制或减弱了最初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达到 或保持稳定。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 散射 光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 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 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 存在 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 萍、金鱼藻、螺蛳和虾的比例应适中 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 瓶会更稳定
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的原因:
自然因素: 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火山 爆发 地震等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甚至毁灭。
人为因素: 人类的活动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全球 性的环境危机。
总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法:
1、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 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 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义:
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2、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3、走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例:有什么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
意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物, 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小,更不会 灭绝。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实例: 1) 净化作用 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是,能通过什么方式消除污染? 物理沉降 化学分解 微生物的分解 2)生物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的实例
害虫数量增加 食虫鸟数量减少 食虫鸟数量增加
害虫数量减少
2)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负反馈调节的实例
确认“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
在1991至1993年的实验中,由于研究人 员发现:生物圈2号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 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生物圈2号内 的水泥建筑物影响到正常的碳循环;多数动植 物无法正常生长或生殖,其灭绝的速度比预期 的还要快。经广泛讨论,确认“生物圈2号” 实验失败,未达到原先设计者的预定目标。
少 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 弱 抵抗力稳定性 低 恢复力稳定性 高
人工林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 复力稳定性一般存在相反关系。 抵抗力 稳 稳定性 定 性 恢复力 稳定性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环境条件极其恶劣
生物种类 营养结构
稀少
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 弱
抵抗力稳定性 低 恢复力稳定性 低
对于环境条件极其恶劣的生态系统,如北极苔 原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都较低。

C)
3.2002年底“食人鱼”的报道随处可见,外来物种入侵 或引种不当,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其主要 原因是( A ) A.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 B.会破坏入侵地的非生物因素 C.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D.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生态平衡更稳定
4.(多选题)“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最早于 1935年作为观赏值物引进,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到河 滩、路边。它的根系极为发达易连接成片,一棵“一枝 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 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林乃至棉化、玉米、大 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能改变道路、宅旁、荒地 的景观。下列有关“一枝黄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BD A.“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后可以增加 我国生物多样性 B.“一枝黄花”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敌 C.为控制“一枝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D.为控制“一枝黄花”应从本地寻找其天敌
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
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能力。
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 功能不会破坏,还能促进森林的更新。
措施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
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 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对农田生态系统要不断施肥、灌溉,增加投入, 控制病虫害,才能保证高产出。
1.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 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抵抗干扰,维持原状
2.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 复到原状的能力。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生物种类

营养结构 复杂
Hale Waihona Puke 自我调节能力 强抵抗力稳定性 高 恢复力稳定性 低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 营养结构
制作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
讨论:
1、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有哪些?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 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2、应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为什么?
既得到良好光照,又可避免因阳光直接照射而导致 生态缸内温度过高。
3、通过本制作,可得出的结论:
1)人工生态系统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相 对稳定但不是永久。 2)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
比较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全球性 循环性 生物圈
信息传递 普遍存在,维持生物 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生物之间,生物与无 机环境之间
单向流动 特点 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 范围 各营养级
大火

种群密度降低

阳光充沛、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

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的植株

种群密度增高
负反馈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 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的干扰强度超过了其自我调 节能力范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遭 到严重破坏而无法恢复!
例如: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
同时存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统 关系 一整体。
1.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它们可以形成下面 几种营养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最稳定的是( B )
丁 甲 乙 丙 乙 丁 甲 丙 甲 乙 丁 丙 甲 丙 乙 丁
A
B
C
D
2.下列哪种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寄生生物和捕食者的数量 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物种的数目 D.对生态演替进行限制
环境资源与人的比例严重偏小
恐怕还有比例不对的原因,在真的生物圈中平均每人所 对应的大气,水,植物等是那么的广阔,而二号呢?环境资源与 人的比例严重偏小,就那点大气,水,植物等,哪怕就是生活一个 人也已严重不够了,更何况是几个人. 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结果而非原因,二氧化碳多、氧 气少是因为植物相对太少了,不足以将人和植物自身产生的 那么多二氧化碳转化并释放氧气.氧气的消耗速度高于产生 速度,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高于消耗.
证明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
原 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 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 因
物种类关系的失调也是重要的原因。 原来,设计者虽然在“生物圈II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 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 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 不结果了。由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了,植物很少被动物 取食,加之缺少细菌和真菌的分解,导致枯枝落叶大量堆积 ,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 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和 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 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 于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