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4.小组合作评价: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1.提问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气候概念、影响因素和气候类型的掌握情况。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引导和帮助,使其正确理解知识点。
2.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等。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积极的学生给予关注和引导,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
2.地形因素:海拔、坡向等,影响气温和降水。
3.洋流因素:暖流、寒流等,影响气温和降水。
4.大气环流:季风、信风等,影响气温和降水。
5.人类活动:城市化、工业化等,影响气温和降水。
(三)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
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地理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其地理素养。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和人地协调。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
3.组织学生进行气候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深入了解当地气候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教案第2章第2节气候教案
《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
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有关呢?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回顾展望: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这个结论是咱们感受出来的,接下来咱们用专业点儿的地图验证一下──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归纳:出示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要先读图名,这两张图分别是什么?左边是我国1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右边是我国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
那咱们先来看一下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1.1月气温分布总体趋势:引导学生阅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气候》教案
第二节气候(2课时)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下面让我们听听来自全国五个不同地方小朋友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试着帮他们连线。
教师:要想知道自己连得对不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他们家乡的气候类型、特点……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对。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五个小朋友家乡的气候类型。
学生:来自吐鲁番的小朋友,她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活动一: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
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3.综合气温和降水图,说出漠河的气候特点。
4.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
5.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他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学生:1.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暖且短促。
2.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多冬少。
3.漠河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人教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 第2节 气候
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冬南北温差大,夏普遍高温【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学习重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学习难点】温度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30页图2.12景观照片,再联系自己所在地方春节期间的活动景观,激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由此导入新课。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认识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一)自主探究: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1页图2.13,运用所学等温线的有关知识,独立依次完成以下任务:(1)依次观察并读出下到城市1月平均气温值。
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漠河(2)估算1月海口平均气温与漠河平均气温的差值。
__约50℃__(3)找到0℃等温线,对照地形图,说出它经过的地方: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
(4)总结出我国冬气温的分布特征:冬,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1页图2.14,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依次读出海口——广州——武汉——北京——乌鲁木齐——哈尔滨——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值。
(2)读出7月份漠河平均气温与海口平均气温差值。
(3)读出拉萨7月平均气温值,描出8℃等温线、16℃等温线。
(16℃等温线经过青藏高原边缘)(4)比较1月等温线图与7月等温线图,哪幅等温线图的等温线稀疏?(7月份等温线图)(5)总结出我国夏气温分布特点: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二)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P31页图2.13、2.14,合作找出:(1)我国冬最冷的地方:漠河北极村。
(2)我国夏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夏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
2.合作讨论:(1)1月份0℃等温线沿秦岭——淮河线突然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弯曲,为什么?(2)7月份16℃等温线沿青藏高原边缘分布,为什么?教师点拨:主要是地形因素影响,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案
1教学目标评论(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及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2、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进行初步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结合生活体验和典型区域对比,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增强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2、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相联系,树立“生活化地理”的理念。
2学情分析评论我的教育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储备来看,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完成了世界气候的学习,明确气候包含的要素、能够利用气温降水图描述气候特点,并且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从学习方法和能力来看,他们初步掌握了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方法,对地理事物也具有一定的判断和探究能力,只是判断偏于感性,同时知识的连贯性和迁移性较弱。
3重点难点评论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和特点。
读图分析季风气候的成因、分布以及特点。
难点: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并能够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通过读图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4教学过程4.1 第三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第三课时评论气候包括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寒假小明从海口到哈尔滨的经历,可以看出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两地房屋屋顶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东西差异。
可见我国不同地方气候差异很大,那么人们的生活、生产必定有大的差异。
今天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5位小朋友齐聚地理课堂,分享我国气候的差异。
让我们一起来“找位置”、“定类型”、“析特点”、“思不同”、“明共因”。
活动2【导入】活动评论2、找位置根据图片中5位小朋友的服饰及背景信息,推断他们可能在我国的城市位置。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课题:
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活动题中了解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师最好能够多提供一些图片。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能够提供动态的录像内容更好,特别是雨中的江南景色,阳光照耀下的某某、吐鲁番和黄土高原地区等画面。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对解答此题会有较大的帮助。
教学反思:
的感性认识,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或内陆地区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尤为重要。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案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知识的获取应该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某某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某某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案
第二节天气标题天气课时2一、教材内容剖析本节包含“天气种类复杂多样”、“季民风候明显” 、“我国的灾祸性天气”三部分。
“天气种类复杂多样” ,供给了六幅地图,要修业生经过读图活动,认识我国天气特色“种类复杂多样”。
“季民风候明显” ,经过认识夏天风、冬天风的性质,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来认识到这一天气特色。
“我国的灾祸性天气” ,经过图片和知识之窗让同学们认识到我国灾祸性多发,以及对灾祸性天气的危害有必定认识,树立防灾、减灾的灾祸性预防意识。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我国的天气种类、温度带和干湿区,认识到天气种类的复杂多样。
2、认识我国季民风候典型的特色,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限。
过程与方法经过读图认识我国天气的特色。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的灾祸性天气,掌握预防灾祸性天气的基本知识,建立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课重点和难点教课重点:我国天气的主要特色。
教课难点:季民风候对我国的农业和灾祸性天气的影响。
四、教课策略选择与设计1、天气种类复杂多样运用课本供给的 6 幅地图,在读图剖析基础上认识我国天气的复杂多样,从而去剖析其影响要素。
我国夏天广泛高温、冬天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差别大,这些与南北纬度(纬度地点)、东西经度跨度大(海陆地点),地形复杂等要素相关。
2、季民风候明显让学生读“我国的夏天风”和“我国的冬天风” ,认识风向和影响范围,从季风的特色去理解天气的特色。
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认识到季民风候明显的特色。
1、我国的灾祸性天气让学生谈谈当地的灾祸性天气,引入本部分教课,联合实质,说明灾祸性天气的危害,所以一定增强防灾和减灾。
五、教课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地图册六、教课过程教课过程教课活动第一课时1、情形导入展现西北荒漠图、东北滑雪图、海南海滩图等。
提出问题:为何我国各地的天气和景观差别大?2、认识我国的天气种类读中国的主要天气种类散布图,参加活动:1、我国主要有哪些天气种类?2、天气种类复杂多样与我国面积、地形有什么关系?3、认识我国的温读图:中国温度带图、中国干湿区图,参加活动:度带和干湿区1、有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区?2、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区分跟什么相关系?(温度带依据获取的太阳辐射热量相关,干湿区跟降水量和蒸发量相关)3、比较温度带和干湿区界限,那两条大概符合?(亚热带与暖温带,润湿区和半润湿区)4、你知道不一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差别?(不一样温度带农作物熟制不一样,不一样干湿区农作物、建筑、生活风俗等存在差别)4、认识我国的气读图中国 1 月均匀气温散布图,中国7 月均匀气温散布图,年降水散布图,学生看图参加活动:平和降水1、我国7 月份哪些地域气温超出28 度?2、哪些地域 1 月份气温低于-24度?3、哪些地域年降水量超出1600 毫米,哪些地域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叙述: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限,它是 1 月份 0 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经过的地方;又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限,润湿区和半润湿区的分界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以及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气候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气候的类型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的分析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以及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以及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的概念,气候的要素和类型,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候的类型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气候的理解,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气候的相关资料和实例,以便进行讲解和分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本,对气候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气候。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气候的相关资料,呈现气候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024年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作业评价:
-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指出错误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改进方向。
- 在作业点评中,关注学生的独特见解和思考过程,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优秀作业和进步明显的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其资源开发与保护。
难点:
1. 气候形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程度。
2. 学生对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的理解和记忆。
解决办法:
1. 采用图文结合、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形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 利用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直观展示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典型例题4:
问题: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有诸多影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困难;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物种多样性。
典型例题5:
问题:讨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答案: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特点、资源现状和人类需求。例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水利发电、灌溉农业等;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风力发电;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可以发展太阳能发电等。同时,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
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难点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学具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气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能够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比如,得让他们晓得咱国家南方和北方气候不一样在哪。
2. 学会分析气候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就像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这跟气候有啥关系得让学生明白。
3. 通过学习气候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比如让他们自己观察身边的气候现象,说说为啥冬天冷夏天热。
4.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地理知识很有用,以后出门旅游啥的都能用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这可是基础,得让学生牢牢记住。
难点:分析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这有点难理解,得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明白。
比如为啥南方的房子和北方的房子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影响的。
三、教材分析咱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 气候》这部分内容可重要了。
它详细介绍了我国的气候特点和分布,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气候的特点。
课本里有很多例子,像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建筑风格等,这些都能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而且教材的编排很合理,先介绍气候的基本概念,再讲我国的气候特点和分布,最后分析气候的影响,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很有帮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咱先给同学们展示几张不同气候地区的美丽风景图片哈。
大屏幕上第一张,哇哦,这是阳光灿烂的热带海滩,蓝天白云,碧海金沙,那椰子树高高耸立着,可美啦。
第二张呢,是白雪皑皑的极地风光,冰天雪地的,那些可爱的企鹅摇摇摆摆地走着。
第三张是温带的森林,有五颜六色的树叶,可漂亮啦。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图片有啥感觉呀?是不是觉得特别美呀?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啥这些地方的风景不一样呢?对啦,这就是因为不同的气候。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好好研究研究气候。
2. 知识讲解(25 分钟)(1)咱先来看看不同气候区的动植物分布。
比如说热带雨林气候区吧,那地方可热可潮湿啦。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的】
常识与技艺:
理解天然灾祸要紧特色,能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任务中获得的成果。
进程与办法:
应用小组探求式跟读图剖析的办法处理咨询题
感情立场与代价不雅:
构成天然灾祸频发是我国根本天文国情之一,并控制一些根本的避灾办法。
【教学重点】
我国天然灾祸的特色。
树破防灾、减灾、爱护情况的看法。
浏览课文54页至60页,给先生5-10分钟考虑提出的咨询题,小组内能够探讨协作。
自立进修
提出咨询题:什么是天然灾祸?必需同时满意两个前提。
先生看书答复,寻到天然灾祸的外延,满意天然灾祸的两个前提。
小试本领
提醒:天然灾祸是天然异变加上灾情才是天然灾祸
先生实现55页运动题,并答复。
承转过渡
天然灾祸普通有气象灾祸、地质灾祸、陆地灾祸,生物灾祸等多少品种型。这节课咱们要紧进修理解我国一些罕见的气象灾祸跟地质灾祸。
自立进修
弥补资料,领导先生看书跟浏览资料得出我国天然灾祸的别的两个特色频率高跟受灾严峻。
夸年夜天然灾祸频发是我国根本的天文国情之一。
先生看书,寻出我国天然灾祸的别的两个特色。
小结过渡
因而,我国天然灾祸存在品种多,散布广,频率高,受灾严峻的特色。我国事蒙受天然灾祸最为严峻的国度之一,因而,我国需求鼎力增强防灾减灾任务,比年来,在防灾减灾方面,我国曾经获得了一些成绩,浏览讲义58页到59页,寻出来。
先生看书答复我国在防灾减灾中获得的成绩。
延长拓展
从我国防灾减灾所获得成绩中,咱们能够总结出防灾减灾的环节。
从四幅图总结出防灾减灾的环节。
实践应用
碰到地动泥石流该如何办?
夸年夜要理解一些无效避灾的办法,增强灾祸自救才能。
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生认识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征。落实教学目标1。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漠河、成都和海口三地气候的共性特点,理解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学习任务一。
环节三:小结
采用结构式板书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同地区气候差异,并在给定的情境中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参考教材39页活动中图2.27中国四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通过5位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是小导游,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完成学习任务二,认识气候复杂多样,达成教学
目标1和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三,并订正。
环节二:认识季风气候显著
并说明我国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环节一:认识气候复杂多样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图2.24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学习任务一,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
任务一,达成教学目标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我是小导游的活动,出示中国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指导学生描述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比较不
课题
气候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运用中国气候分状图,比较我国气候的区域差
异,并说明我国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运用中国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比较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并说明我国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中国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比较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中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实例,分析我国因降水的不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干湿情况分布的规律和气候区分布的规律,结合生活体验及典型区域进行对比,能够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感受祖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的主要干湿地区及划分依据。
【难点】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理解不同的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课件、图文资料五、教学用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我们七年级学习了降水的相关知识,现在有哪些同学还记得吗?你知道什么是降水吗?降水都有哪几种形式?回答:降水的主要形式有降雨,降雪,冰雹等。
【讲解】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展示:降水柱状图可以通过阅读降水柱状图判断降水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如果均匀可以用多雨,少雨湿润来描述,如果不均匀需要通过降水数值和月份来判断降水的特点。
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一般是指在地图上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
它是研究一个地区同一时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等降水量线密集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反之,等降水量线稀疏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二)新课讲授【板书】中国的降水特征1.降水的空间特征【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观察阅读我国平均降水量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哪条等温线大体上一致?②在图中找到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观察大致通过哪些地方?③观察地图并说出等降水量线的主要延伸方向?④尝试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海陆位置不同
纬度位置大致相同,海陆位置不同的情况。
1、看图分析五座城市的气候差异
五座城市纬度大致相同,从靠海洋近到离海洋远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看夏季、冬季气温的特点。
2、比较伦敦、乌兰巴托、北京,这三个城市的气候差异
三座城市都在温带,伦敦紧靠海洋,乌兰巴托在内陆地区,北京靠近海洋。
课堂检测
不同的海陆位置、不同的纬度位置会影响气候,那么同一个地理位置,同一时间,气候会有变化吗?
2、看图,比较南亚的孟买和北欧的摩尔曼斯克的气温变化和降水差异。
教师引导,从两座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看,印度孟买纬度低,接近赤道,属于热带;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在北冰洋沿岸,属于寒带。⑴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位置、气候特点)
结论:纬度位置不同,孟买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多,摩尔曼斯克纬度高气温低降水少。纬度位置不同,接受的太阳热量也就不同。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二、导入新课:(新闻报道同学们注意收集信息)第十六届亚运会11月12日在广州举行了,广州这几天的温度白天在25度左右,非常适合运动员比赛,而在我国北方黑龙江11月11日差异大。)
自主学习
为什么各地的气候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难点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课堂教学流程
问题导学
一、复习:说出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地球的纬度位置不同
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气候”,具体内容包括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以及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键因素,学生需要掌握气温的单位及变化规律,降水的类型及分布规律。同时,本节课还将介绍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各类气候的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气候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未来的影响,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 学生可以参加气象观测活动,亲身体验气象观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气温和降水量的计算: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要求学生计算并绘制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图。
2. 气候类型的识别:提供一些气候类型的图片,要求学生识别并说明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 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种植制度调整、城市规划改变等。
2. 拓展建议
-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在线资源,搜集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资料,加深对气候变化的理解。
- 鼓励学生关注气象新闻,了解当前气候变化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学生可以尝试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了解气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教案设计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初步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
2.读图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指出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熟制。
3.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掌握正确阅读等温线图的方法。
2.通过微课视频,了解我国温度带划分与农作物熟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分析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1.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2.我国温度带划分与农作物熟制。
教学难点我国冬季、夏季气温特征的形成原因。
教具多媒体课件、《候鸟老人:特殊的迁徙者》视频资料、中国温度带空白图、水果图片(柑橘、苹果、菠萝、桃子、香蕉、梨子)。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央视《走遍中国》栏目《候鸟老人:特殊的迁徙者》。
2.导入:“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
何阿姨、李阿姨、孙阿姨三人每年1月“迁徙”柳州,次年7月再回到北京,成为“候鸟老人”。
这节课让我们从气温角度探究“候鸟老人”现象的形成原因。
3.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板书。
(二)合作探究1.设置情景,课件展示:课本P.31图2.13。
结合地图思考:何阿姨、李阿姨、孙阿姨三人为什么每年1月从北京“迁徙”到柳州?2.组织讨论:何阿姨、李阿姨、孙阿姨热心帮助解决问题,纷纷给出自己的通关提示。
何阿姨:结合图例,由南到北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李阿姨:图上找出我国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海南岛最高气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计算一下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孙阿姨: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观察此线大致穿过什么山脉、河流?该线南北两侧1月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组织学生结合三位阿姨给出的通关提示,分组讨论。
3.提问学习小组发言人,分别先解答通关提示,最后得出“候鸟老人”冬季“迁徙”柳州的气温原因: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位于北方的北京气候寒冷不适宜老人疗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一、知识讲解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展示等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在图
上标出 800、400、200mm 等降水量线
教学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
教学内容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是一个气候类型多样的国家
学生说出四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1.观察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四
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2.读北京 1951-1980 年降水量年变化
图,总结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3.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三)我国干湿区的划分
学生说出二地干湿特点的原因
1.教师讲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
2.课堂活动:学生讨论新疆天山山地属于半干旱区、东北山地属于湿润区的原因
3.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分界线
与等降水量线的关系
学生参加课堂活动,说明干湿区与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的关系,说出干湿区各自包含的额地理单元、主要植被类型
4.课堂活动,学生讨论湿润区与半湿
润区分界线与秦岭淮河的关系
5.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干湿区各包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一节课上完,效率很高,第2节解决课文习题,第3节看课件和视频放松,第4节做作业,批阅作业。好的课件和课文内容同步,简单快速,上课效率很高。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提前制作高质量的课件是关键,只有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熟悉电脑和投影仪,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及时完成。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很差,讲解重点内容只能放慢节奏,多讲解几遍,还要及时观察反馈学生的反应和接受程度。讲解气候的特征时,必须结合中国的地形特点来讲解,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大。地势西高东低,冬季风顺势而下,长驱直入,在很短的时间里,寒潮袭击,大风降温,同时结合生活的实际感受,充分理解气候和地形的特征,做到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
一、气候复杂多样
(1)完成上图,写出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
(2)气候复杂多样成因:我国地域广阔,①南北________差异大(纬度位置);②东西_______________不同(海陆位置);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因素)等原因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二、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季风气候特征是①夏季__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_。②高温期与多雨期__________(即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
读下面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回答下面问题
(1)、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甲乙丙
(2)、比较甲、乙两图:甲图最高温在月,最低温在月;乙图中最高温在月,最低温在月。气温年较差大于。
(3)比较甲、乙两图降水差异
(4)比较乙、丙两种气候类型的差别
【能力培养】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三、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
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①我国冬季气温偏______,夏季气温偏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②我国冬季降水偏少,夏季降水__________,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_______。这些都是气候大陆性较强的表现,因此我国季风气候也称大陆性季风气候。
【合作探究】
先自己探究,然后组内交流,之后派代表回答,再组间交流,最理解,这一节学不好,以后的课目很难理解,对高中的地理学习还有影响。中国气候的特点是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冬季北方寒冷,南方温暖,南北温差大。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是重点内容。难点是中国的气候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
【学生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差,气候这节课,需要很多专业的地理知识,比较难。所以使用课件和投影仪教学,直观形象是最好的方式。提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主要是看图,学生的读图能力很差,基本的图形识别和辨别能力较差,需要手把手的教会。至于比较分析的图形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投影仪上演示教学,效果最佳。
第一章 中国地理概况
第四节第3课时中国气候特征
【学习目标】
1.熟记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2.能够利用相关图表分析中国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中国气候的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学习重点】我国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学习难点】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教与学方式的创新】
电脑技术结合投影机的大幕布效果,可以极大的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书本纸张和粉笔黑板以及老师的口头讲授,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兴趣了。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不如文字,文字不如图片,图片不如视频,震撼人心的视频最具说服力,啰嗦的语言难以沟通不如文字直达人心,一看就明白,苍白的文字不如形象的图片,丰富多彩,更加直观。图片不如视频,运动感,现场感很强烈,说明问题更自然。好的课件要和课文内容同步,知识点要直接展示在课件上。简明扼要,不能再次重复。及时同步让学生图文,及时讲解知识点,画画重点即可。视频只是点缀,不能当做主流。毕竟课堂的教学任务必须要完成。及时练习习题,讲解。一节课上完,及时修改课件,实际的反馈,没有上课以前的那是纯理论,上完课以后那是实际的经验,必须修缮原来的课件。要制作好一节课的优质课件,必须满足一下几个要求:1.必须要有课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代替板书,节省上课的时间。2.必须要与课文同步,下载时要选准版本。讲课时要及时同步课文。3.图片要丰富多彩,山水名胜图片要引人入胜,可以导入新课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图片要大气美观,最好全屏显示。5.简单的课堂练习。6.上课要用1个主力课件,别的有时间了补充。不要将太多时间浪费在备课上。主力课要提前整合N个课件,注意时间分配。一节课上完以后,要及时完善,实际使用反馈:精简课件,删除重复内容,图形要美观实用。课件太多,上课太累,学生打盹。课本上的习题,直接做成课件,轻松上课。第2课时使用,上课轻松。每一节课精选几张图片,以备复习。可以提前下载复习课件。课件要注意逻辑顺序的排列,缩略图最后检查一遍。一节课内容太多,可以先上一节课件理论课,再上一节练习课。习题让学生上来讲解,读图的能力,互动交流的能力,我在电脑前操作鼠标。课后老师还要及时在网上进修,结合现代科技,看看名山大川,街景地图大屏幕或者投影仪,优酷视频搜索等虚地图导航,GPS等。制作好课件,上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可以让领悟快的学生上台来操作电脑,投影仪,重在学生的参与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播放祖国的名山大川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