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完整病历感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县xxxxxx院
入院记录
姓名:xxxx 出生地:江西省新建县
性别:男入院日期:2012年02月07日9时
年龄:76岁记录日期:2012年02月07日11时
婚姻:已婚发病节气:立春第三天
职业:无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
民族:汉住址:新建县xxxx
主诉:恶寒发热三天
现病史:患者于3日前因天气变化受凉后引发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咽痛,不出汗,时测T:38.5℃,次日又感头痛,骨节酸痛,未做系统检查及治疗,今日来我院就诊。
门诊拟以“感冒”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现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头痛,骨节酸痛,口不渴,饮食及二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传染病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他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其他情况:出生于原籍,无不良生活史,无疫水接触史及疫区生活史。
23岁结婚,有2子1女,爱人及子女体健。
均体健家族遗传病史及先天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8.5℃ P :92次/分 R: 20次/分 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合作,自主体位。
舌苔薄白而润,脉浮。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在右侧第5肋间隙,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诊心界不大,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及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全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肛门及生殖器未查。
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1*109/L HGB:111g/L PLT:114*109/L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感冒
风寒束表
xxxxx
新建县xxxxxx院
姓名:xxxxx 性别:男年龄:76岁科别:中医科床号:十床住院号:1892
首次病程记录
2012-02-07 09:00Am 患者xxxxxx,男,76岁,农民,江西新建人,恶寒发热三天2012年02月07日9时由门诊拟“感冒”收我科住院治疗。
患者于3日前因天气变化受凉后引发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咽痛,不出汗,时测T:38.5℃,次日又感头痛,骨节酸痛,未做系统检查及治疗,今日来我院就诊。
门诊拟以“感冒”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现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头痛,骨节酸痛,口不渴,饮食及二便正常。
查体:T :38.5℃,P :92次/分,R: 20次/分,BP: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合作,自主体位。
舌苔薄白而润,脉浮。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在右侧第5肋间隙,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诊心界不大,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及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全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肛门及生殖器未查。
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1*109/L HGB:111g/L PLT:114*109/L
辨病辨证依据:
中医辨病依据:根据患者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头痛、骨节酸痛等,中医诊断为:感冒。
中医辩证依据:根据患者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头痛、骨节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等,辩为:风寒束表证。
病因病机分析:因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故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清阳不展,络脉失和则头痛、骨节酸痛;肺气不宣故咳嗽、咽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脉浮风寒束表,邪在肺卫之象。
中医病证鉴别: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导致的以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头痛,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本病有天气变化受凉的诱因,虽有咳嗽症状但与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咽痛,骨节酸痛,无汗等表寒症状并见故诊断为风寒感冒而不诊断为咳嗽。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天气变化受凉的诱因。
(2)临床症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头痛、骨节酸痛等。
(3)体征:T :38.5℃,咽部充血。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4.1*109/L HGB:111g/L PLT:114*109/L
新建县xxxxxxx院
姓名:xxxxxx 性别:男年龄:76岁科别:中医科床号:十床住院号:1892
西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流行性感冒鉴别。
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感接触史,
全身症状较重,高热、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可资鉴别。
诊断:
中医诊断:感冒
风寒束表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则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 防风15g 苏叶6g 豆豉10g 葱白10g 杏仁6g 前胡10g 桔
梗6g 橘红15g 甘草6g 生姜3片
×3剂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次150ml,每日二次。
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方药:1)0.9% NS250ml加入头孢曲松钠3.0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
2)5% GS250ml加入利巴韦林针0.6g及维生素C针3.0g静脉点
滴,每日一次。
辨证调护:
(1)饮食宜清淡。
(2)避风寒,防外感。
xxxxx
2012-02-08 09:00Am 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感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有所好转,服药汗出,发热不甚。
饮食一般,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查体:T :37.3℃,P :86次/分,R: 20
次/分,BP:11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合作,自主体位。
舌苔薄白而润,
脉浮。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稍充血,双侧扁
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
双肺叩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在右侧第5肋间隙,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
音。
心前区无隆起,诊心界不大,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
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肾区及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全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肛门及生殖器未查。
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无异常。
xxxx主任医师查房后指出: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同意目前诊断为:中医诊断:感冒风寒束表;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余治疗同上暂且不变。
xxxxx
新建县xxxxxx院
姓名:xxxxxx 性别:男年龄:76岁科别:中医科床号:十床住院号:1892 2012-02-09 09:00Am 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感觉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发热、咽痛不甚,饮食尚可,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查体:T :36.5℃,P :84次/分,R: 20次/分,BP:115/75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合作,自主体位。
舌苔薄白而润,脉浮。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在右侧第5肋间隙,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诊心界不大,心率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及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全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肛门及生殖器未查。
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无异常。
xxxx主任医师查房后指出:该患者诊断为:中医诊断:感冒风寒束表;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余治疗同上暂且不变。
xxxxx 2012-02-10 09:00Am xxxx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鼻塞、流涕、咳嗽、基本缓解,无发热,咽痛,头痛,汗不出等症。
饮食尚可,睡眠佳,大小便正常。
查体:T :36.4℃,P :82次/分,R: 20次/分,BP:120/75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合作,自主体位。
舌苔薄白而润,
脉浮。
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
双肺叩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在右侧第5肋间隙,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诊心界不大,心率8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肾区及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全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肛门及生殖器未查。
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无异常。
瞩其今日出院。
xxxx主任医师查房后同意出院。
出院诊断为:中医诊断:感冒风寒束表;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瞩其注意防寒保暖,清淡饮食,门诊随诊。
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