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说课稿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二)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讲授:
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和作用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使用地理模型和实物模型,直观地模拟内、外力作用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体验地表形态的变化。
3.小组合作: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探讨内、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过程。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
4.反思与评价: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品质。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为学生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他们相互提问、交流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具体包括:
4.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认识到地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章节的教学中,我注重情景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体包括:
1.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视频等视觉材料,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地表形态的感知和理解。
2.利用地理模型和实物模型,模拟内、外力作用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体验地表形态的变化。
3.强调内、外力作用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让学生理解地表形态是自然作用的综合结果。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构成和变化,掌握地壳运动、气候、流水等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表形态的构成2.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 气候对地表形态的影响4.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5.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壳运动、气候、流水等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地壳运动、气候、流水等因素相互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表形态变化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地表形态的构成,让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基本特点。
3. 分析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地壳运动产生的地表形态变化。
4. 讲解气候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气候作用在地表形态上的表现。
5. 分析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流水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变化。
6. 总结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身边的地表形态变化,分析其原因。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重点关注学生对地表形态构成、地壳运动、气候、流水等因素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地理素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地表形态变化,加深对地表形态形成原因的理解。
2. 开展课外阅读,介绍地表形态研究的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举办地理知识竞赛或地表形态主题展览,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构成和特点;掌握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分析不同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改造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探究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地表形态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构成和特点;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同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改造作用。
2.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和机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高中地理》相关章节;参考资料、案例、图片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QGIS等)。
2. 教学设施:投影仪、计算机、投影屏幕等;地图、地球仪等教具;实验器材、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地表形态的构成和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详细讲解地表形态的构成和特点;阐述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不同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改造作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和机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促进师生互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地表形态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练习: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外部动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掌握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地质学知识,解读地表形态的特点和成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外部动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内外力作用的区分和理解。
(2)运用内外力作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球外部动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和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和成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表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表形态的成因。
2. 讲解地球外部动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3. 讲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4. 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例子,理解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和成因。
五、作业布置1. 根据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分析自己身边的地理环境,写一篇短文,描述地表形态的特点和成因。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主要的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内容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解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七、教学活动1. 课堂提问:提问学生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知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第一章:地表形态的构成教学目标:1. 了解地表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如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
2. 掌握各种地表形态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教学内容:1. 地表形态的定义和分类2. 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不同形态的特点3. 地表形态的分布规律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识别不同的地表形态。
2. 利用地图和图片,展示各种地表形态的分布情况。
3. 分析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不同地表形态。
2. 学生能理解地表形态的分布规律。
第二章:水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目标:1. 了解水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掌握水力侵蚀、水力沉积等水力作用过程。
教学内容:1. 水力作用的定义和分类2. 水力侵蚀和水力沉积的过程3. 水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作用教学活动:1. 实地考察河流和湖泊,观察水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利用模型和实验,演示水力侵蚀和水力沉积的过程。
3. 分析水力作用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水力作用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描述水力侵蚀和水力沉积的过程。
第三章: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目标:1. 了解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掌握风力侵蚀、风力沉积等风力作用过程。
教学内容:1. 风力作用的定义和分类2. 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的过程3. 风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作用教学活动:1. 实地考察沙漠和风蚀地貌,观察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利用模型和实验,演示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的过程。
3. 分析风力作用在地表形态演化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风力作用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描述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的过程。
第四章:板块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目标:1.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板块构造学说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板块运动的类型和特点3. 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活动:1. 利用地球仪和模型,展示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图像。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化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1. 地表形态的定义和分类。
2. 地表形态的重要性。
3. 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地表形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兴趣。
2. 讲解地表形态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多样性和特点。
3. 强调地表形态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4. 探究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化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作业:1. 学生收集不同地表形态的图片,简要描述其特点和形成原因。
第二章:气候因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因素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教学内容:1. 气候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2. 气候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实例分析:气候因素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教学活动: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因素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2. 讲解气候因素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气候因素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
作业:第三章:水的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2. 引导学生分析水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教学内容:1. 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2. 水改变地表形态的过程。
3. 实例分析:水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产生兴趣。
2. 讲解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水对地表形态的重要影响。
3. 分析水改变地表形态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水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原理。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水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说课稿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地表形态塑造力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22页第3题、第24页第4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并做好答案的核对与修改。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GIS软件、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等,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降低学习难度。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表形态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巩固拓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地表形态塑造力量的认识。
3.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讨论、合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地理学科素养。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地表形态塑造力量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反馈。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地表形态塑造力量的理解。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探讨一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2.探讨:小组成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表形态与地球内外力的关系。
3.汇报: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4.总结: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地表形态塑造力量的特点。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构成和变化,掌握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构成、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气候和水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地壳运动的类型及特点、气候和水文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表形态的变化原因。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地表形态的构成: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2.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板块构造理论、地壳运动的类型及特点。
3. 气候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4. 水文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河流侵蚀、河流沉积、地下水作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地表形态的构成,让学生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
3. 讲解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引导学生掌握板块构造理论,了解地壳运动的类型及特点。
4. 讲解气候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让学生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气候因素在地表形态形成中的作用。
5. 讲解水文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河流侵蚀、河流沉积、地下水作用等地文因素在地表形态变化中的作用。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7. 总结发言: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个地表形态变化的实例,进行分析阐述。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让学生了解GIS在地理研究和地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中地理教案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过程;(2)掌握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地表形态变化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际地表形态变化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运用地理模型演示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地表形态演变过程中各种力量的作用及相互关系;(2)实际地表形态变化现象的解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的演变;(2)提问:“地表形态是如何变化的?是什么力量在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知识讲解:(1)讲解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如地壳运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2)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地球内部力量的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外部力量的风力、流水等。
3. 实例分析:(1)展示实际地表形态变化实例,如河流三角洲的形成、海岸线的变迁等;(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中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4.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地表形态变化实例,分析其原因和过程;(2)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5. 总结提升:(1)总结地表形态演变的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影响;(2)强调地理知识在解释实际地表形态变化现象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地表形态演变的过程及内外力作用的影响;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
一、教案基本信息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范本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表形态的构成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地壳运动、流水、风力、冰川等自然力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地表形态的构成和特点。
2. 地壳运动、流水、风力、冰川等自然力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2. 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形态作用的区分。
二、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实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地表形态的构成和特点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地表形态,分析其构成和特点。
2. 介绍地表形态的分类,如山地、平原、丘陵等。
2.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活动:1. 讲解地壳运动的概念和类型,如板块运动、地震等。
2. 分析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如山脉的形成、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等。
第二课时:3. 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活动:1. 介绍流水的侵蚀、沉积作用。
2. 分析流水作用在地表形态上的表现,如河谷、瀑布等。
4. 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活动:1. 讲解风力的概念和侵蚀、沉积作用。
2. 分析风力作用在地表形态上的表现,如沙丘、风蚀蘑菇等。
5. 冰川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活动:1. 介绍冰川的概念和侵蚀、沉积作用。
2. 分析冰川作用在地表形态上的表现,如冰川谷、冰碛地貌等。
四、课后作业1. 总结地表形态的构成和特点。
2. 分析地壳运动、流水、风力、冰川等自然力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观察周围的地表形态,举例说明各种自然力量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问题驱动、实例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置,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1.2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等,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其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灾害、城市规划等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欲望。
2.利用多媒体演示,如动画、图片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地表形态变化场景,增强其学习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3.运用多媒体演示、实地考察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外力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锻炼其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教师要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其合作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身不足,提高自我调整能力。
2.设计评价指标,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1.2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形成和变化的外力因素,认识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外力作用特点,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从地理角度认识和分析自然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地理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长期影响,如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风力侵蚀形成的沙漠等。
3.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关系:对地质作用的影响。
-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如地壳抬升导致河流侵蚀加剧,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
-提交一份观察日记,描述观察到的地表形态变化及可能的地质作用原因。
2.实践观察和实验方法,模拟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设计简单的实验,如模拟河流侵蚀、风化作用,直观感受地表形态的变化。
3.运用比较法,对不同地域的地表形态进行对比分析。
-比较不同地区的地形图,探讨其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的异同。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GIS和遥感技术,收集、处理和分析地表形态数据。
-教授学生使用相关软件,提高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具体表现和区别。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共识。
3.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分析地形图,识别地表形态,并判断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2.强调:突出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地表形态的变化。
3.反馈: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设性的建议,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课后阅读: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具体表现,加深对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外部动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2)掌握流水、风力、冰川等内外动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能够分析不同动力作用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具体表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模拟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地表形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启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地理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外部动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2)流水、风力、冰川等内外动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地表形态变化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具体表现。
2. 教学难点:(1)不同动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变化中的相互关系;(2)地表形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自然景观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地表形态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以我国典型地理环境为例,分析流水、风力、冰川等动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变化中的具体表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探讨地表形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启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模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模拟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动力作用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自然景观图片、视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白板等;3. 小组讨论准备:提前分组,分配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激发学习兴趣。
2. 地球外部动力作用:介绍地球外部动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3. 流水作用:讲解流水作用在地表形态变化中的表现,如侵蚀、沉积、搬运等,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2)学生能够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运用综合思维解释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3)学生能够建立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内力与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地表形态塑造的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及其影响。
(2)掌握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具体作用方式和影响差异。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机制及实际地貌形成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展示一张庐山与鄱阳湖的航拍照片,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让庐山飞峙于这江环湖绕的平原上?险峻的庐山上为什么会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通过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让学生对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产生初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讲授新课(1)内力作用【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结合学案,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并思考它们如何影响地表形态。
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
岩层受到挤压,形成褶皱山脉;岩层被拉伸,形成裂谷。
岩浆活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变质作用发生在地下,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的内力作用是如何具体影响地表形态的?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质疑。
教师点评:总结归纳各小组的观点,强调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1.2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基本过程和关键因素。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强调地表形态塑造中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整体性的认识。
1.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关注地表形态塑造的外力作用现象,培养其探究精神。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地表形态塑造过程的认知。
3.针对学生分析方法不足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方法。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通过动态演示、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3.结合案例分析,讲解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塑造中的相互关系。
4.强调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演变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讨论主题:“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表形态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具体过程及其影响。
设想:通过动态演示、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2.重难点: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的相互作用关系。
设想:运用案例分析、图表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塑造中的相互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区域认知)解释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注重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原理的探究(综合思维)以及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本节重在说明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结合实例”是行为条件,要求教学过程以案例教学为主,行为动词是“解释”,属于理解水平层次。
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实地考察、感受地理现象或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科学实验、信息技术模拟演示等方法,提高观察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在实践中自主解决地理问题(地理实践力)。
教学时结合实例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与地理现象相联系,来探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材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
在这一节内容里将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本节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不同作用。
教材中这部分就从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的角度,讲述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又以地质作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说明了激烈迅速的地质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地质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及这种变化的时间尺度。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教学难点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教学方法借助智慧课堂教学平台,采用创造情境、野外考察、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和图示法等。
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学、分组合作、交流探究、野外观察、类比推理、读图分析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等课时安排1 课时介绍本单元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教学环节根据刚刚探究的结果,完成任务单上表格:探究活动二:请同学们阅读任务单上的材料,结合书本20-21 页的内容,分析是什么力量让石头从雄伟壮阔的大别山到达广阔的海洋的。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精选3篇)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精选3篇)营造地表形态的力气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把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够用实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地貌。
2.能够通过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推断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提升读图析图的力量。
3.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引导同学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形成地表形态的力气除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力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外力作用概念、能量来源老师提问1.外力作用的概念。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同学回答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积累四种方式。
转承过渡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四种方式,那这四种方式究竟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接下来我们详细一一学习。
(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老师讲解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积累物的全过程。
依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图片展现老师出示风化示意图,更简单让同学理解风化的过程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绽开供应了条件。
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试验。
试验展现老师将预备好的试验器材展现给同学:一个托盘,一杯水,一杯沙子。
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内力、外力作用的概念、能量来源及表现方式;②结合实例,认识内力、外力作用及其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理解内外力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树立热爱自然的意识;【重难点突破】内力、外力作用的表现及其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不同,但对造成不同地表形态的力量还有待深入认识,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问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视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结合视频,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师】:对庐山的险峻,毛泽东有诗赞道:“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山体拔地而起,四周陡立在海拔1100米左右,却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并建有一座城镇(牯岭)。
是什么力量让庐山“飞峙”于这江环湖绕的平原上?【生】:内力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内力作用这一主题。
二、新课讲授—内力作用【师】:自主阅读课本P18-19,并思考: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哪里?②内力作用的表现包括哪些?【生】: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包括岩浆活动等多种。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师】:展示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的图片。
基拉韦厄火山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上,基拉韦厄火山时常喷发,涌出的大量岩浆使岛屿面积不断扩大,这反映的是哪一种内力作用?【生】:岩浆活动。
【师】:岩浆活动是怎么发生的呢?【生】: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岩浆活动这一内力作用方式。
【师】:展示印度泰姬陵的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温馨提示]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 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 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如下表所示: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化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链接·拓展]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1.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1)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2)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作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2.垂直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
1.(2013·广东高考)右图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解析:选B 图中岩层弯曲变形,是一个大型褶皱,其成因主要是地壳运动。
2.(2013·海南高考)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解析:(1)D (2)A 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第(2)题,从图例和注记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如下图: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图: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图示[特别提醒](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3.(2015·江苏高考·节选)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解析:选C 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因此其南北狭长的形状和走向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故选C。
4.(2014·大纲卷·节选)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选C 由经纬度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结合板块分布知识可知该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5.(2014·海南高考·节选)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解析:选A P地位于日本附近,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可知,P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
6.(2013·上海高考·节选)下图表示某地区多次地震的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图中纵坐标为震源深度,横坐标表示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其中0表示的是海岸线位置,—8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西800 km,2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东200 km,图中的点表示各次地震的震源位置。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对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合理解释是( )A.大洋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B.大陆板块内部发生了张裂运动C.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D.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2)符合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板块活动可发生在( )①太平洋西部岛弧②北美大陆西海岸③北美大陆东海岸④南美大陆东海岸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1)D (2)A 第(1)题,图示为多次地震地区,即位于地壳运动活跃的板块交界处。
图示为海陆交界处剖面图,图示右下部分的大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图示左上部分大陆板块下面,形成陆块和洋块碰撞边界。
第(2)题,太平洋西部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形成;北美大陆西海岸的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方形成。
南北美大陆的东海岸均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水蚀地貌,如沟谷(“V” 型谷)、瀑布等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戈壁冰川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波浪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风力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波浪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沙滩、潟湖冰川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冰碛地貌、冰碛湖等(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特别提醒](1)河岸与流水作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方面来分析,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沉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不论哪个半球,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2)沉积规律:“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
”流水沉积、风力沉积、波浪沉积均遵循以上规律,而冰川沉积则为杂乱堆积。
[典题示例](2015·全国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 m 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1)~(2)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审答规范培养]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黄河三角洲为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携带泥沙堆积而成;近岸海域海浪冲击海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答案] (1)D (2)B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