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类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

合集下载

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处理与分析

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处理与分析

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处理与分析在对套筒类零件的加工中,较难保证的是其形位精度,本文以轴承套为例,详细分析与总结了保证套筒類零件精度的方法。

标签:套筒类零件;工艺分析;精度无论零件是用普通机床加工还是用数控机床加工,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都是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用数控机床可利用程序自动加工零件,但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之前均需对所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设计,才能编出合理高效的加工程序。

如果工艺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在车床上加工套筒类零件比加工轴类零件难度大,主要原因就时套筒类零件的工艺较难处理。

1 套筒类零件概述1.1 套筒类零件的功用与特点1.2.3 内外圆的同轴度要求较高,误差在0.01mm-0.05mm范围内。

1.2.4 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较高,误差在0.01mm-0.05mm范围内(如图1中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

2 主要工艺问题套筒零件主要加工表面是孔、外圆和端面。

加工时定位基准为外圆或孔。

其主要工艺问题是保证相互位置精度和防止变形。

2.1 保证位置精度的三种方法要保证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通常根据零件的尺寸大小采用下列工艺方案:2.1.1 对于尺寸较小套筒零件的加工2.1.2 对于尺寸较大的套筒零件,零件加工分几次安装进行①先终加工孔,再以孔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

零件以内孔定位时,可采用心轴安装(圆柱心轴、可胀式心轴);当零件的内、外圆同轴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小锥度心轴安装。

由于使用的夹具结构简单,而且制造和安装误差较小,因此可保证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在套筒类零件加工中应用较多。

此方法较常用。

②先终加工外圆,然后以外圆表面为定位基准终加工孔。

零件以外圆定位时,可直接采用三爪卡盘安装;该方法工件装夹迅速可靠,但一般卡盘安装误差较大,使得加工后工件的相互位置精度较低。

如果欲使同轴度误差较小,则须采用定心精度较高的夹具,如弹性膜片卡盘,液性塑料夹头、经过修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和软爪等。

机械加工工艺套类零件加工

机械加工工艺套类零件加工
分类
根据其结构特点和应用领域,套 类零件可分为滑动套、滚动轴承 、铜套等。
套类零件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机械制造业
套类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种 机械设备中,如机床、减 速器、发动机等。
汽车工业
汽车上的轴承、齿轮、轴 瓦等都是套类零件,对汽 车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至 关重要。
航空航天
在航空航天领域,套类零 件用于高精度、高速旋转 的机械系统中,如涡轮发 动机、主轴等。
数控技术促进了柔性生产的发展
数控机床具有较好的柔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和 形状的零件加工,有利于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 生产模式。
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精密加工提高了零件的表面质量
01
精密加工技术能够实现超精密切削和磨削,使零件表面光滑度
更高,减少了表面粗糙度对性能的影响。
精密加工降低了零件的重量和能耗
02
02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毛坯准备
毛坯材料
根据零件的机械性能要求, 选择适当的毛坯材料,如 铸铁、铸钢、有色金属等。
毛坯制备
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制备毛坯,确保其具有一 定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毛坯检验
对毛坯进行质量检验,确 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外圆加工
粗加工
表面处理
去除大部分余量,为后续精加工提供 基础。
成品检验
对成品零件进行综合性能测试,如装配试验、压力试验等,确保零件满足使用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详Hale Waihona Puke 描述同轴度误差的产生原因可能是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夹具的设计或制造误差、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等。为了减小同轴度误差,可以采取提高机床主轴回 转精度、优化夹具设计、提高工件定位精度等措施。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套筒是一种常用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套筒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1.材料选择:套筒常用的材料有铸铁、合金钢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2.工艺规划:在确定套筒的形状和尺寸后,进行工艺规划。

包括确定加工顺序、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等。

3.车削:套筒类零件的加工通常采用车削加工。

首先是粗车削,将套筒的外径、内径和长度粗略加工到指定尺寸。

然后进行精车削,将尺寸加工到精度要求的范围内。

4.放电加工:对于一些工艺要求高、难以进行车削的套筒类零件,可以采用放电加工。

通过电火花的烧蚀和溶解作用,使套筒的表面精度得到提高。

5.热处理:对于一些要求硬度和耐磨性的套筒类零件,可以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调质等,可以提高套筒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6.光洁处理:对于一些外观要求高的套筒类零件,可以进行光洁处理。

包括抛光、喷砂等方法,使套筒表面变得光滑。

二、套筒类零件的夹具设计1.夹具类型选择: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用的夹具类型有卡盘夹具、槽铣夹具等。

2.夹紧力设计:根据套筒的材料和形状,设计夹具的夹紧力。

夹紧力要足够大,保证工件的刚性和位置精度。

3.夹具定位设计: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精度。

常用的定位方式有销针定位、销楔定位等。

4.夹具结构设计:根据套筒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

包括夹具机构、夹具部件的尺寸和材料等。

5.夹具刀具设计: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设计夹具的刀具。

包括车刀、铣刀等。

刀具要具备良好的切削性能和耐磨性。

6.夹具的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夹具的安装和调试。

确保夹具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加工要求。

以上是关于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详细介绍。

加工工艺的合理选择和夹具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1. 引言轴套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常用于支撑和定位轴的旋转运动,并起到保护轴和轴承的作用。

轴套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引擎、机床、风机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要点。

2. 轴套的材料选择轴套的材料选择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轴套材料有铜合金、铝合金、钢等。

铜合金轴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磨性,适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铝合金轴套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适用于重量要求较轻的设备;钢制轴套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高负载和恶劣工况下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3. 轴套的加工工艺3.1 轴套的车削加工轴套的车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适用于轴套的内外径加工。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车床、夹具、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车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切削深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并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夹紧;步骤4:启动车床,进行粗车削和精车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车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研磨、抛光等后续处理。

3.2 轴套的磨削加工轴套的磨削加工通常用于提高轴套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常见的磨削加工包括外圆磨削和内孔磨削。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磨床、砂轮、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磨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砂轮粒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磨床上,并调整好夹具,保证轴套的稳定性;步骤4:启动磨床,进行粗磨削和精磨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磨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抛光等后续处理。

3.3 轴套的冷镦加工轴套的冷镦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内孔上的花纹或沟槽。

冷镦加工与车削和磨削不同,它通过冷镦机将金属材料挤压成型。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 引言轴套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其用途是在轴和孔之间提供支撑和滑动的功能。

在工程设计中,轴套类零件通常需要经过精密的加工工艺来保证其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2. 材料选择在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轴套类零件材料包括普通钢、不锈钢、铜和铝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要考虑零件的使用环境、受力情况、耐磨性和成本等因素。

普通钢通常用于一般工况下的轴套,而在耐腐蚀和高温环境下,不锈钢是更好的选择。

3. 加工工艺流程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3.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准备。

包括材料的切割和锻造等操作。

在这一步中,需要将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3.2 粗加工粗加工是对轴套类零件进行初步形状加工的过程。

通常使用车床、铣床、钻床等机械设备进行操作。

在这一步中,需要根据工程图纸和要求进行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操作。

粗加工能够将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加工到大致接近设计要求的程度。

3.3 热处理热处理是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硬度和韧性。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表面强化等。

热处理能够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并增加其抗磨性和耐久性。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工件形状进行参数的选择和控制,以保证热处理效果的达到。

3.4 精密加工精密加工是将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加工到精确的设计要求的过程。

精密加工通常包括数控加工、磨削、线切割等操作。

数控加工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加工,磨削能够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几何精度,线切割能够加工出复杂的内部结构。

3.5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氮化等。

表面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轴套类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4. 加工工艺优化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可以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智能化设计: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 技术,实现轴套类零件的智能化设 计,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定制化设计:根据客户需求和个性化 需求,实现轴套类零件的定制化设计,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色环保设计: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制造工艺,降低 能耗和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加工方法:半精加工常用的方法有车削、铣削、磨削等,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材料 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加工精度:半精加工的精度要求比粗加工高,需要保证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 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质量要求。
精加工的定义和目的 精加工的方法和设备 精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精加工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定义:超精加工是一种精密加工方法, 通过高精度机床和特殊磨料对零件表 面进行超精细加工,以达到极高的表 面质量和精度
设计的优化考虑加 工工艺:在设计过 程中,需要考虑加 工工艺的限制和要 求,通过优化设计 来提高加工效率和 产品质量。
协调与优化的实践 经验:通过实际生 产中的经验积累, 不断协调和优化加 工工艺与设计的关 系,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加工: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绿色环保: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高效化加工:提高加工速度和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柔性化加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提高加工灵活性
加工设备:粗加工设备包括铣床、车床、钻床等。
注意事项:在粗加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同时,应 注意保护机床和刀具,避免损坏。
定义:半精加工是指在粗加工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加工内容:半精加工包括对轴套类零件的外圆、内孔、端面等表面的加工,以及螺 纹、键槽等结构的加工。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第一节套类零件的种类和结构套类零件是指带有孔的零件,带有孔有下列几种:1. 紧定孔:这种孔是用来穿插螺栓,螺钉的。

它的孔要求不高,一般在4.5级精度以下。

2. 回转体零件上的孔。

如阶台孔,光滑孔,一般套筒的法兰盘都是这种孔。

有些孔是锥形的,有些孔内有构槽的。

这种孔精度在2-3级右左。

3. 箱体零件上的孔:床头箱轴承孔等这种孔精度要求较高,一般精度在2级或2级以上。

套类零件上也有倒角沟槽,凸肩部分,为什么会有这些部分呢?这就是为了考虑零件结构工艺性。

也就是说为了使零件便于加工和使用以及增加零件钢性。

孔内沟槽,倒角,圆弧,作用尺寸与轴尖零件相同。

第三节套类零件的精度要求套类零件精度有以下几个项目:1. 孔的位置精度1)同心度?(孔之间或孔与某些表面间的尺寸精度)2)平行度3)垂直度4)角度精度2. 圆柱孔本身精度1)孔径和长度尺寸精度2)孔的形状精度(如椭圆度,锥度,鼓形度)3)表面粗糙度(光洁度)按图纸要求第三节套类零件毛坯和加工余量1. 毛坯的材料和种类套类零件一般是用钢,铸铁,青铜,黄铜,铅等材料制成。

一般孔径小于20毫米的套筒,其他毛坯采用热轧或冷轧材料,当孔径大于20毫米,带采用钢管,模铸件,带孔铸件。

2. 工序间加工余量套类零件毛坯加工余量在铸.锻时已确定。

如果在实心材料上加工出孔来。

需经过钻孔.鏜孔.鉸孔在一个工序完成时,必须为下一个工序留出加工余量。

第四节套类零件的安装由于套类零件有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精度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它也有各种不同安装方法。

1) 要保证套类零件两个端面平行度和内孔的垂直度,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安装:2) 把工件与三爪卡盘卡爪阶台贴平。

3) 把工件套在心轴上再车端面(放三爪卡盘内)4) 应用活动档铁(可任意调长短)5) 用未经淬火软卡爪车一个卡台,固定工件。

6) 工件数量较多,可用专用夹具安装。

1.实心心轴2.胀套心轴3.橡胶心轴4.塑胶心轴5.伞形顶针6.闷头中心孔顶工釿第五节内孔表面的加工方法一. 钻孔注意以下几点:1)钻头引向端面,不可用力太大,防止断钻头和偏孔。

套同类零件加工工艺

套同类零件加工工艺

套同类零件加工工艺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套同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这可是个相当有趣且重要的话题。

你想啊,套同类零件就像是一群需要精心打扮的小伙伴,要想让它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色,那加工工艺可就得拿捏得稳稳的。

先来说说材料的选择吧,这就好比给小伙伴们选衣服的布料,得选那种结实耐用、性能良好的材料。

要是选错了材料,那不就像给小伙伴穿上了容易破的衣服,怎么能好好玩耍呢?加工前的准备工作也不能马虎。

测量工具得准备齐全,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好自己的武器一样。

刀具得磨得锋利,不然怎么能干脆利落地进行加工呢?夹具也要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这就像给小伙伴们找到最合适的座位,让他们舒舒服服地待着。

然后是加工的过程,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这一个个参数就像是指挥小伙伴们行动的口令,得把握得恰到好处。

速度太快,零件可能会被“累坏”;速度太慢,又浪费时间。

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也是一样,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影响加工的质量。

加工中的冷却和润滑也很重要哦!这就好比在大热天给小伙伴们递上冰爽的饮料,让他们保持清爽。

没有良好的冷却和润滑,零件会发热变形,那可就糟糕啦!再说说精度的控制吧。

这就像要求小伙伴们排队要站得整整齐齐,不能歪歪扭扭。

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导致零件无法正常使用。

还有啊,加工完了可别以为就大功告成了。

得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瑕疵,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这就像是给小伙伴们做完造型后,要前后左右仔细瞧瞧,确保完美无缺。

总之,套同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可真是一门大学问。

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加工出高质量的零件,让它们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朋友,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情境3:套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制订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图示液压缸是某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它是一种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实现往复运动的能量转换装置。

本零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下面对该零件进行精度分析,为保证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顺利,对该液压缸内孔有圆柱度要求,对内孔轴线有直线度要求,内孔轴线与两端面间有垂直度要求,内孔轴线对两端支承外圆(φ82h6)的轴线由同轴度要求。

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求:内孔必须光洁无纵向刻痕。

二、毛坯的选择
液压缸的毛坯一般根据压力选用相应尺寸和壁厚的无缝钢管。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精基准的选择选择基准思路的顺序是,首先考虑以什么表面为精基准定位加工工件的主要表面,然后考虑以什么面为粗基准定位加工出精基准表面,即先确定精基准,然后选出粗基准。

为了使加工表面间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又为了使其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可采用反复加工、互为基准的原则。

先以M88mm×1.5 mm螺纹和φ84mm外圆为基准加工φ70H11mm孔,再以φ70H11mm孔的中心线为基准加工外圆至终尺寸。

由于这种方法所用夹具(心轴)的结构简单、定心精度高,可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因此应用甚广。

2.粗基准的选择根据粗基准选择应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应选φ90mm外圆的毛坯面为粗基准,以保证其加工余量均匀。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典型表面加工路线,φ70H11内孔采用半精镗-精镗-精铰-滚压的加工方法;φ82h6外圆采用“粗车-精车”,R7mm槽、内锥孔及端面也采用车削的方法加工。

2.加工顺序的确定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知道,液压缸零件内、外表面轴线的同轴度以及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较高,若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内、外表面及端面的加工,则可获得很高的位置精度,但这种方法的工序比较集中,对于尺寸较大的,尤其是长径比达的液压缸,不便一次完成。

于是,将液压缸内、外表面加工分在几次装夹中进行。

一般可以先加工孔,然后以孔为精基准最后加工外圆。

根据基准先行的原则,以及先加工主要表面(φ70mm内孔和φ82mm 外圆),后加工次要表面(R7mm槽、内锥孔及车端面)的原则,安排机械加工路线如下所示:
①备料无缝钢管切断。

②以三爪定心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定位,同时按φ90mm 毛坯外圆面找正,车φ82mm外圆到φ88mm及M88mm×1.5 mm螺纹;车端面及倒角;调头以三爪定心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定位,同时按φ90mm毛坯外圆面找正,车φ82mm外圆到φ84mm;车端面及倒角,取总长1686mm(留加工余量1mm)。

③一端用M88mm×1.5 mm螺纹固定在夹具中,另一端搭中心架,半精推镗孔到φ68mm;精推镗孔到φ69.85mm;精铰(浮动镗刀镗孔)到φ70±0.02mm,表面粗糙度Ra值为2.5μm。

④一端螺纹固定在夹具中,另一端搭中心架,用滚压头滚压孔至φ70,表面粗糙度Ra值为0.32μm。

⑤软爪夹一端,以孔定位顶另一端,车去工艺螺纹,车φ82h6mm到尺寸,车R7mm槽,镗内锥孔及车端面;调头,软爪夹一端,顶另一端,车φ82h6mm到尺寸镗内锥孔及车端面,取总长1685mm。

⑥检验。

五、填写工艺文件
填写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卡片”。

液压缸零件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