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db192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2.png)
《雷雨》说课稿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好,我们年级组分工合作,执教的任务由曾妮来承担,今天由我来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18课《雷雨》的第二课时。
说教材: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课文内容及课型特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朗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认为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是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教学“、“多形式的朗读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教师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可以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
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质疑激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71d9d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第1篇】一、教法探讨1.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雷雨》是一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可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教师简介《雷雨》人物关系图,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
4.把大的背景材料(比如社会背景、本文前后的情节背景)向学生作必要的交代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认真分析舞台说明和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特别是对典型化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挖掘。
5.以周朴园这个典型人物为核心,挖掘人物性格,激发学生思维,多角度讨论人物矛盾性格,训练学生从戏剧细节中寻找论据的文本分析能力。
(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二.知识积累1.关于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雷雨教案及说课稿
![雷雨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2409ab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9.png)
雷雨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雷雨》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主要人物、事件和矛盾冲突。
(2)掌握剧本的基本结构,了解戏剧语言的特点。
(3)分析剧中的象征手法,如雷雨、周家客厅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剧本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体验剧本中的情感冲突。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现实主义戏剧的魅力,培养对戏剧文学的兴趣。
(2)理解人性、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复杂关系,反思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3)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剧情简介:《雷雨》是一部揭示家庭悲剧的的现实主义戏剧,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某城市一个家庭在一天之内发生的种种变故。
周朴园、鲁侍萍、周萍、四凤等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命运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和人性矛盾。
2. 剧本结构:(1)第一幕: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揭示两人过去的恋情。
(2)第二幕:周朴园的家庭矛盾,周萍与四凤的恋情。
(3)第三幕:鲁侍萍的复仇,周朴园的破产。
(4)第四幕:悲剧的爆发,家庭的毁灭。
3. 教学重点:(1)分析剧本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
(2)探讨剧本中的象征手法及其意义。
(3)鉴赏戏剧语言,体会剧本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剧本,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关系。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剧本,提出自己的见解。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配,进行情景模拟,体验剧本中的情感冲突。
4.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对剧本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
5. 审美鉴赏:引导学生欣赏戏剧语言,体会剧本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情况,评价其学习积极性。
2. 剧本解析:检查学生的剧本笔记、心得体会,评价其对剧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说课稿:《雷雨》
![说课稿:《雷雨》](https://img.taocdn.com/s3/m/ff70734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5.png)
说课稿:《雷雨》说课稿:《雷雨》1一、说教材《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__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__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
二、说学情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雷雨是夏天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细心的学生都会说出雷阵雨的一些特点,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
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认知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想象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1、有感情朗读课文,想象雷雨不同时段的景象。
2、积累拓展,写观察日记。
四、说教学方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两个小专题,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这种教学方法的确定既能解决引课中存在的低效行为,也能较好的解决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低效行为,落实了小专题。
2、朗读想象感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b0990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6.png)
【导语】《雷⾬》⽤精练的⽂字,为我们描绘了雷⾬前、雷⾬中、雷⾬后的⾃然景象。
雷⾬为我们的⽣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材解析: 本⽂以简炼的语⾔,形象地描绘了⼀幅夏⽇雷⾬图。
全⽂按雷⾬前、雷⾬中、雷⾬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教学⽬标: 1、会认4个⽣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激发学⽣观察⽣活中⾃然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感受雷⾬前、雷⾬中、雷⾬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猜谜语,揭⽰课题,导⼊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师准备了⼀个谜语让⼤家猜,希望⼤家好好动脑筋。
课件出⽰谜语。
导⼊新课。
(板书:18雷⾬) 2、你知道雷⾬有哪些特点吗?(⽣回答雷⾬下的很⼤,⼜打雷⼜下⾬,⽽且发⽣在夏季。
) (⼆)引发兴趣,深⼊了解 1、想进⼀步了解雷⾬的特点吗?结合⽣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
有的说:这场⾬下得可⼤呢!有的说:雷⾬过后的景⾊实在迷⼈。
) 2、有⼀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景象写成了⼀篇⽂章。
同学们想不想看,下⾯请同学们听课⽂范读。
教师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 课⽂听完了,谁来回答⽼师的问题。
(课⽂共8个⾃然段,1-3段写雷⾬前,4-6写雷⾬中,7-8写雷⾬后)板书 1、读准字⾳ 刚才同学们读得⾮常认真,连⽣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了,跟他打招呼吧!(出⽰幻灯⽚;⾃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家,去掉拼⾳你还会读吗?}──排⽕车(听⼩⽕车来了,那⼀排能把的⽕车开的⼜快⼜响)出⽰幻灯⽚) 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 2、记字形 ⽣字宝宝读准了,样⼦记住了吗?(出⽰幻灯⽚)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间⼯⼚把泥⼟给压碎了。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6 雷雨 优质教案_4205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6 雷雨 优质教案_4205](https://img.taocdn.com/s3/m/4b1650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c.png)
16 雷雨【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景物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景色的变化。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审美创造: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
【课前解析】《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关注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
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理解内容,重点关注“压”“垂”两个词语,通过做动作、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体会它们运用的好处。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第四至六自然段再现了雷雨中的景象。
先让学生找出景物,再引导体会雨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
结合图片,入情入境地读。
第七至八自然段写雷雨过后的清新世界。
让学生找出景物,重点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体会“挂”“坐”两个词语的妙用。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9个字,可以按结构分为4类: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可让学生分类观察,发现特点,整体识记。
其中“黑”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笔顺,“垂”笔顺易错,要多强调练习,“迎”要重点指导“卬”的左部分,不能多加一点或一撇。
关注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清新。
借助图片读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随文识记巩固“雷声、清新。
”【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6 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 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认识“压、蝉”等6 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 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 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97c9c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a.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第1篇】雷雨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生字“户、扑”,借图像认识“蝉”字,借字义理解识记“压、垂”字。
指导正确书写“垂”字。
2、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3、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4、能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哪些景色发生了变化,并借助关键词说出景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哪些景色发生了变化,并借助关键词说出景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积累词语今天早上一出门,我就发现地面湿漉漉的,原来昨晚一场小雨悄悄地降临了。
恰巧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描写雨的词语。
课件出示:“蒙蒙细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大雨倾盆,雷电交加,电闪雷鸣。
”你认为哪些词语适合描述这场小雨呢?词语也是有情感的,描写小雨的词我朗读时声音要——轻些,语气要——柔些,读一读。
剩下的词语你认为是描写的哪一种雨(雷雨、暴雨),也请你读出雷雨、暴雨的气势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雷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清课文顺序雷雨又叫雷阵雨,它来得急,去得快。
1.这篇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的呢?请你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排火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下雨时的景色。
3.互相正音。
课件出示句子“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指生读“户”,带调读。
出示词语“窗户”,注意户在这里读轻声,齐读。
注意生字在词语中读音的变化再读这句话。
4.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下雨时的景色呢?课文的4-6自然段描写了雷雨正在下,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板书:雷雨中那课文的1-3自然段描写了雷雨来临之前的景色,我们同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板书:雷雨前。
7、8自然段用哪三个字来概括呢?板书:“雷雨后”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
三.学习“雷雨前”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它会有很多变化。
《雷雨》说课稿第一课时
![《雷雨》说课稿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35638260066f5335a81219d.png)
三 说教 法 学法
、
、
自检 , 交 流 感 受 ) 。
(二
)学习课
文
看 图 学 文 。 课 文 由 两秘幅瓣图一懑和 一溉雾篇囊文 章壤组溪
阅读是学生 、教师 、文本之 间对话 的过
程 。 阅读是学 生 的个性化行 为 ,不应 以教 师
成 , 叙 述 了雷 雨 前 , 雷雨 中 , 雷雨 后 的景 的分 析来 代替 学 生 的 阅读实践 。 自主选 择
象 。 启示 我们应 该 多注 意 身边 大 自然发 生
大 的 ? ( 从 1 、 忽 然 ;2 、 吹 得 树 枝 乱 摆 ;3 蜘 、
蛛从网上垂下来 ,逃走了 。这三 点体会到风
很 大 , “ 忽然 ” 说 明风 来 得快 而 急 。 蜘 蛛逃
(一 )收 集信 息 、 延 伸 学习
让学生收集课外资料 , 对理 解课文有
帮助 使 , 课 内外有机 结合起 来 。
五
说
、
板
书设
计
(略
)
( 作 者 单 位 陕 西 省 横 山 县 党 岔 中心 小 学 )
a
小 学三 年 级 班 上 有一
个聪
明伶 俐
的 学生
但
。
是要 他
静下
来听课 却很
费劲
。
有天
他
对老 师说
“
:
我
懂
得
东西
够多了
没
雷雨第一课时的语文说课稿
![雷雨第一课时的语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453a88700abb68a982fbb9.png)
雷雨第一课时的语文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
雷雨第一课时的语文说课稿,我们来看看。
教学准备:课件、图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观察天气变化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看图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们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吗?请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齐读。
(注意:垂是翘舌音。
压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一声。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4、扩词练习5、说记字方法6、抽生分自然段读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评议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文,想想本课写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出示雷雨前的图,谁看着图来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谁来读读雷雨前的景象,从他的读书声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压抑)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此时的景象。
播放雷雨前的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评议。
是啊,雨前的气氛真可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
3、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看,雨中的景象怎样?谁来说说?谁来读一读,你们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
)从哪儿感受到的?谁再来读读。
配雨声齐读。
4、渐渐地,雷声和雨声都小了,天也亮起来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谁来读一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可画画、可表演、可读读等)上台展示。
5、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请你们看着画面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吧。
齐读。
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是那只坐在网上的蜘蛛,或者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自己动笔写一写。
6、雷雨真是神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天气时好时坏,变幻莫测,十分有趣。
二年级雷雨说课稿
![二年级雷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dd727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9.png)
二年级雷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说一说二年级课文《雷雨》这一课。
一、说教材《雷雨》这篇课文啊,就像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把雷雨前后的景象描绘得那叫一个精彩。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雷雨是他们生活中可能经常会遇到的自然现象,所以学起来会特别有亲切感。
二、说学情咱二年级的小朋友啊,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但是呢,他们的注意力可能不太容易长时间集中,理解能力也还有限。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得想办法把课上得有趣,像变魔术一样吸引他们的小眼睛。
三、说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小朋友们能认识课文里的生字宝宝,就像认识一群新朋友一样。
还要让他们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变化。
最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就像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热爱自然的小种子。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呢,就是带着小朋友们好好地去欣赏雷雨前后的景色描写,让他们能把生字学好,把课文读顺。
难点就是怎么引导这些小家伙去体会作者对雷雨的那种情感,毕竟他们还小,情感体验可能没那么丰富。
五、说教学方法我打算用故事法来教学。
就像给小朋友们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
我会先给他们讲我自己经历过的一场雷雨。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我正在家里的院子里玩耍。
突然,天空变得阴沉沉的,就像一块大黑布慢慢地盖了过来。
我抬头一看,乌云像一群奔腾的骏马,飞快地聚拢在一起。
紧接着,一阵大风刮来,把院子里的小树枝都吹弯了腰,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害怕地颤抖。
我赶紧往屋里跑,刚跑到屋里,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打在窗户玻璃上,就像有人在用力地敲鼓。
闪电像一把把利剑,划破了黑暗的天空,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被照亮了。
雷声轰隆隆地响,震得我的耳朵都快麻了。
小朋友们听着我的故事,肯定会被深深吸引。
然后我会让他们自己去读课文,找找课文里描写的雷雨和我讲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教他们认识生字,比如“雷”字,我会告诉他们,上面是个“雨”字头,因为和雨有关,下面是个“田”,就好像是雷雨落到了田地里。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的部编本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的部编本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ef9f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9.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的部编本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自然现象的美丽和神奇,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雷雨》是一篇描述自然现象的短文,通过形象的描绘,让学生了解雷雨的形成过程。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自然现象描述。
同时,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可以通过引导,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 生字词的研究和理解。
2. 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准备课文《雷雨》的PPT或黑板报。
2. 准备生字词卡片。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引入新课《雷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自主研究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概括课文的大意。
合作研究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课堂讲解1. 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解释词义和读音。
2. 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雷雨的形成过程。
练巩固1. 学生进行朗读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进行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研究成果。
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2. 强调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敬畏之情。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雷雨》的内容。
2. 学生回家后,完成生字词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1898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3.png)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并理解《雷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 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述雷雨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雷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预导入:让学生观察课文标题、插图等元素,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3. 阅读课文:学生个别阅读课文,然后集体朗读。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讨论。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并设计展示形式,如绘画、表演等。
5. 整合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解读,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6. 语言运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述雷雨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比较不同描述的优劣。
7.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8. 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激励,并总结课堂要点和研究收获。
教学资源- 课本《雷雨》- 图片或视频素材- 小组展示的材料和道具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价小组展示的解读和表达形式的质量- 批改课后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与雷雨相关的文学作品,扩大对雷雨主题的理解和欣赏。
- 鼓励学生模仿雷雨的写作风格,创作自己的雷雨故事或描述。
- 安排学生观看雷雨相关的电影或舞台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多元理解能力。
> 注意:以上教学设计为简化版本,具体教学过程和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雷雨-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雷雨-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384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5.png)
雷雨-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喜爱阅读,懂得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妙之处。
2.认识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理解近代文学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特点和变化。
3.了解小说元素、结构、人物和情节的关系,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结构、文学手法等内容,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认识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4.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水平。
二、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2.理解小说情节结构,掌握小说人物的生活故事。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电报与小说情节之间的关系。
2.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1、导入与预习通过询问学生上周的学习情况引入本课内容,并预告本节课的主题和核心。
2、核心教学环节2.1、小说的主要人物询问学生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并对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2.2、小说的情节结构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特别是人物的命运转折、情节的铺陈和发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情节结构。
2.3、分析电报与小说情节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解电报在小说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电报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
2.4、小说的文学特点和意义讲解小说的文学特点和隐含的思想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小说的作用和价值。
3、课堂小结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
五、教学评价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口头和书面作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评价侧重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和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含义。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7eabb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7.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雷雨》。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
《雷雨》是著名作家曹禺先生创作的一篇小说,于1934年发表。
这篇小说以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族内部的争斗和命运的变迁。
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4.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该如何进行教学呢?下面是我的具体教学设计:一、导入环节(5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1. 你们知道什么是雷雨吗?它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一种文学作品?2. 你们读过《雷雨》这本小说吗?它讲了什么故事?有哪些主要人物?3. 你们觉得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二、讲解环节(20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我的讲解内容如下:1. 首先,我会向学生介绍《雷雨》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让他们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 接着,我会分析小说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意图;3.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4. 最后,我会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练习环节(15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我的练习题目如下: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雷雨》的故事情节;2. 请同学们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3.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看法。
雷雨教案及说课稿
![雷雨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a39498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4.png)
雷雨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雷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能够欣赏戏剧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提升审美鉴赏能力;(3)通过模仿表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雷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欣赏戏剧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挖掘;(2)戏剧语言的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基本内容,提高自学能力;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合作能力;3. 模仿表演法:学生模仿表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4. 讲解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雷雨》;2. 参考资料:有关《雷雨》的解析、评论等相关资料;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雷雨》的作者、背景等;(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学生通过自学,完成课后练习。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模仿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片段的模仿表演;(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提高表演技巧。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学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159f2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雷雨》是统编本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这篇课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
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
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雷、黑、压、垂”等9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多媒体课件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学习目标:1. 巩固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压、垂、迎、扑”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性。
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三、说教法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
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的雨的生动景象。
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说学法1.朗读感悟为主:“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24494a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9.png)
《雷雨》说课稿一、课标与教材分析(一)语文新课标对于戏剧单元的要求是:1、培养阅读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提升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戏剧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戏剧作品,提升阅读水平和鉴赏水平。
学写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3、朗诵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雷雨》是曹禺艺术生命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它处于高中必修四第一单元,这个单元是高中的首个戏剧单元。
(二)教材分析《雷雨》是曹禺艺术生命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篇力作,该剧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体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
本文节选自第二幕,矛盾尖锐,人物个性鲜明。
学习本课,应紧扣故事发生的背景、仔细体味作者是如何通过个性化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从而真正把握剧中人物性格冲突及表现技巧,重点掌握戏剧冲突的独特性及戏剧语言的个性化与表现力。
二、学情分析这个届高一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屈原》和《威尼斯商人》,这对于我们实行这个单元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而且我们的学生对于电视剧和电影都有很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希望通过本课及本单元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鉴赏剧本的水平,全面把握戏剧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目标确定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我为本节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水平1、理解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雷雨》的相关剧情。
2、阅读选文,梳理选文的情节内容。
3、品读作品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并根据人物语言概括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16课,本文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
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启发我们应该多注意身边大自然发生的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本课“雷、乌”等9个生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基本的读书能力。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看图学文的方式,引导学生朗读、默读、想象,从中感受雷雨的特点。
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识字。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用天气符号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利用图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感受雷雨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整体感知课文
通过自由读、范读、录音读、男女生赛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进行描写。
(三)图文结合,读懂全文。
(1)合理运用课文中的插图,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图的能力,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本教材中安排了两幅插图,同时我又补充了几张关于乌云、闪电、雷雨等特写的图片及动画,力图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说话训练。
“雷雨后的——”这里不但是训练学生言语表达,还是一个知识点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获益,让学生明白了更多的自然现象,懂得平时要如何去观察,去发现。
(四)体会悟趣,训练词句
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
教学中我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在此基础上体会词语,读懂句子,学生自然学得有趣,用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