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史资料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 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逸闻、名物典 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 要搜集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 谈,或亲耳听闻的奇情逸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 及全中国。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 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 内的盛誉。
学习目标
1.掌握作家作品,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观点,发展和提升从实际出发独立 思考的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训练质疑思辨能力,并运 用到学习中。
作者简介
纪昀 (yún )(1724-1805),字晓岚, 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 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 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你们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 之笑曰:“尔辈不能究
代这件事
探究
这 不是
怎么 被
代石兽
物理,是非 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
事物的道理
动作名,指洪水
埋没
罢了
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寻找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颠倒,错乱
信服 正确的言论
众服 为 确论。
认为
代讲学家的话
大凡、凡是
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第 六单 元
24 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楚国有个 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 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 到达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 里寻找剑。)同学们,这个楚国人按照这种方法能找到自己的 剑吗?(不能!)他要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剑呢?(马上从剑 掉下去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那如果是一尊很大的石兽掉到 水里,过了十多年后,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这尊石兽呢?(石 兽掉下去的地方?下游?上游?)如果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就 一起来认真学习《河中石兽》这篇文章吧!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 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 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 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议论的方式, 点明主题。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 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 想,而应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 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 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 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3.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只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而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 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课文中几位主要人物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 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①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 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②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 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应该就地挖下去找。
③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 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 冲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石头就会翻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 样再冲,石头再翻转,一直翻转不停,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 应该到上游去找。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作者,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 通了文意。另外,积累文言词语,是我们了解古代灿烂文 化的敲门砖。因此我们要平时注意学习、积累,养成多读、 多记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1)石兽沉河十余年,僧求 石兽原处、下游,无迹
(2)讲学家认为石兽不能被 冲走,只能越埋越深
(3)老河兵认为水流冲击石 兽会使其翻转,在上游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 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 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唯有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复合实际的结论,代表 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主题归纳
这篇文言笔记小说,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 及令人惊讶的结局,说明了遇事不可主观臆断,要深入实践,根据事 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究,强调实践出真知。
只
······的情况
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主观地判断
可据理臆断欤?
吗
参考译文
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 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 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最后没能找到,(侍僧)认为它 们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 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它们的)踪迹。
在
大概因为
它的 的
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
在
侵蚀、冲刷 坑穴
到
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成为
于是
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 遂
逆流
像这样
停止
反溯流逆上矣。
本来
依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
他的
既然这样,那么
问题探究
1.根据现代物理学知识,课文所讲述的故事会使真实的吗? 其中讲的道理是正确的吗?
实际上,关于本篇故事的科学性,一直存在争论,不必刻 意在乎真伪,而重在把握不可“据理臆断”这一寓意。因为作 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 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
2.如何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求之(于)地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在”) 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省略句。“得”后省略宾语 “之”,代指“石兽”)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为……,表被动,译为“被”) 当求之于上流(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应为“当于上流求之”)
不完全是的。重物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 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被冲走,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 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重 物将被冲走,带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 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 多少有关系。
4.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 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
事物具有特殊性 不能据理臆断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并能准确地翻译原文。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 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合作探究
1.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一个词语中可 看出来?结果怎样?
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 可看出来。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 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 游找到了。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 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合作探究
1.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
找石兽的事。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第1段先写石兽
落水,再写十多年后寺僧准备打捞。第2段写讲学家的分析。第3 段写一老河兵的分析,以及结果。最后作者由此感叹。
2.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层层铺垫。作者先写打捞石 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岂止众人,连 读者也几乎以为这就是定论了,谁知作者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 笑曰”,谜底这才揭晓。
3.寓理于事,立意高远。作者的兴趣所在,不是渲染寻找石 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
拓展延伸
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句话,就是作者想要阐述的事理。这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 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 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 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 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 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 大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泥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 (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石兽,难道 不荒唐吗?”大家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 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正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坚硬沉重,河沙的特 点是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反冲力,一定会 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冲越 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倾倒在坑穴里。照 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 (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 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 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终依据谁的推断找到了 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
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 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 推断找到了石兽。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 来。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说明老河兵的推断是正 确的,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断,凡重物坠入河里,就一定要到 上游去找?如果不完全是,那么,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 寻找,分别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本文选自他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 笔记》。
背景资料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纪昀因卷入盐政亏空案被发配 新疆乌鲁木齐。他于沿途积极与当地人交流,搜集各种狐鬼神 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奇闻逸事,写了不少 作品,后整理成册,即为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河中石 兽》即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
整 体 感 知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河岸
倒塌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 兽并
靠近
在
一起
“于此”,在这里
募集
寻找
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经过,经历 年
终了,最后
认为
船桨,这里名作动,划船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
拖
十余里无迹。
讲馆教书
听说
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为 众服为确论
认为
啮沙为坎穴
成为
其 其反激之力 它的
如其言 他的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代这件事
之 沿河求之 代词,代石兽
其反激之力 助词,的
如 如是再啮 像
如其言 依照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作动词,划(船)]
文言句式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相当于 “在”)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寺僧
求二石兽于水中——仅凭常理 棹舟顺流而寻 ——均未得
讲学家
知石性、沙性—— 一知半解 应于沉沙处寻石兽——不可得
老河兵 石性、沙性、水击力——考虑全面
认为当求之于上流—— 终寻获
不可据理臆断
文言词语积累
古今异义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学 ) ②阅十余岁(古义:经过,经历。今义:看;阅读 ) ③求二石兽于水中(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 ④转转不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 ⑤是非木杮( 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 ⑥盖石性坚重( 古义:大概因为。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 东西。)
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 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 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写作特色
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如第1段打捞石兽,连“棹”“曳” “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 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