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作业
测量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水下及空间点位的科学。
测定:测定是指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
测设: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地球椭球面:测量学中把拟合地球总形体的旋转椭球面称为地球椭球面。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 表示。
相对高程:在小范围的局部地区,如果引测绝对高程有困难时,也可以选定一个任意的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这时地面点至此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用H′表示。
6°带:为了控制从球面投影到平面引起较大的长度变形,高斯投影采取分带投影的方法,使每带内最大变形能够控制在测量精度允许的范围内。
它采取6°分带,即从格林尼治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划分为一个投影带,由西向东将椭球与其带号N的面等分为60个带,并依次号N,显然,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关系为L=6N-3。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中央子午线经高斯投影后为一条直线,以此直线作为纵轴,即X轴;赤道经高斯投影后是一条与中央子午线相垂直的直线,将它作为横轴,即Y轴;两直线的交点作为原点,则组成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以参考椭球面(椭球中心不位于地球质心)为基准面而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参心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以地球椭球面(椭球中心位于地球质心)为基准面而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地心坐标系。
正高: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高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或称为该点的正高,用H表示。
大地高:地面点沿法线至地球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采用GPS所测得的地面点的高程,即为该点的大地高。
2、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答:测量学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测定和测设。
东大22春《测量学》在线平时作业3满分

(单选题)1:今利用高程为418.302m的水准点测设设计标高418.000m的点,设后视读数为1.302,则前视读数应为()
A:0.302m
B:0.604m
C:1.604m
正确答案:C
(单选题)2: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的方法。
A:距离和高差
B:水平距离和高差
C:距离和高程
正确答案:B
(单选题)3:采用偏角法测设圆曲线时,其偏角应等于相应弧长所对圆心角的()。
A:2倍
B:1/2倍
C:2/3倍
正确答案:B
(单选题)4: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正确答案:C
(单选题)5: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来判断。
A:助曲线
B:首曲线
C:高程注记
正确答案:C
(单选题)6:公路中线测量中,设置转点的作用是()。
A:传递高程
B:传递方向
C:加快观测速度
正确答案:B
(单选题)7: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
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正确答案:A。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测量学作业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图、测设、用图)。
3、处于自由静止状态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6、名词解释: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10、简答: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第二章水准测量1、简答: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叫做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简答: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水准测量核心是测定高差,目的是推算高程,关键是视线水平。
3、DS3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4、简答:水准仪使用的步骤水准仪使用的步骤为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5、简答:水准路线有那几种(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6、简答: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
在实际测量中,一般采取前后视线距离大致相等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误差。
《测量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C. 地面两点之间的距离
D. 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
答案:B
7. 在测量工作中,下列哪个属于平面控制测量?
A. 三角测量
B. 水准测量
C. 精密工程测量
D. 地形测量
答案:A
8. 下列哪个是测量误差?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B. 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
2. 简述测量学中的三角测量原理。
答案:三角测量原理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原理,通过测量三角形内的角度和边长,计算出三角形的顶点坐标,从而得到地面点的位置。
3. 简述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包括:①系统误差的消除或削弱;②随机误差的估计;③粗大误差的剔除;④误差的综合。
四、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
答案:米、秒、弧度
4. 下列仪器中,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有:____、____。
答案:水准仪、全站仪
5. 下列仪器中,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有:____、____。
答案:钢尺、全站仪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测量学中的水准测量原理。
答案:水准测量原理是根据水平线原理,通过水准仪将水准尺立于两点之间,调整水准仪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测得两点之间的高程差。
C. 测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差
D. 测量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
答案:A
9. 下列哪个是测量工作中的绝对误差?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B. 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
C. 测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差
D. 测量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
答案:A
10. 下列哪个是测量工作中的相对误差?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

测量学作业及答案(公选)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测量学作业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图、测设、用图)。
3、处于自由静止状态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6、名词解释: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10、简答: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第二章水准测量1、简答: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叫做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简答: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水准测量核心是测定高差,目的是推算高程,关键是视线水平。
3、DS3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4、简答:水准仪使用的步骤水准仪使用的步骤为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5、简答:水准路线有那几种(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6、简答: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
在实际测量中,一般采取前后视线距离大致相等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误差。
地大《测量学》在线作业一.2B8E6787

地大《测量学》在线作业一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则需观测( )个测回。
A:2
B:3
C:4
D:5
答案:D
全站仪坐标放样法与()非常相似
A:极坐标法
B:角度交会法
C:直角坐标法
D:距离交会法
答案:A
平板仪的安置对中允许误差为()。
A:0.05M(mm)
B:0.8M(mm)
C:1M(mm)
D:1.5M(mm)
答案:A
等精度观测是指下列中的哪种条件下的观测()
A:允许误差相同
B:系统误差相同
C:观测条件相同
D:偶然误差相同
答案:C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1.水平角2.坡度3.水平距离4.坐标值5.方位角6.高差
A:123
B:125
C:136
D:246
答案:C
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答案:C
由于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答案:B
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
A:0.05米
B:0.1米。
测量学习题附标准答案

一、测量学概述1.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2.如何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如何确定地面点位?4.已知某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为XP=2050442.5m,YP=18523775.2m,则该点位于6度带的第几带内?位于该6度带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5.上题中,P点所在6度带的中央子午线为多少度?当采用3?分带时,P点所在3度带的中央子午线为多少度?6.何谓绝对高程(海拔)?何谓相对高程(假定高程)?何谓标高?7.测量工作程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8.测量工作有哪些基本观测量?9.水准面曲率对观测量有何影响?10.设有500m长、250m宽的矩形场地,其面积有多少公顷?合多少市亩?11.在半径R=50m的圆周上有一段125m长的圆弧,其所对圆心角为多少弧度?用360°的度分秒制表示时,应为多少?12.有一小角度α=30",设半径R=124m,其所对圆弧的弧长(算至毫米)为多少?13.图1-1中,当β愈小时,直角边b与弧L愈接近。
现设S=100m,要求b与L之差≤1mm,则角度β应≤多少?二、水准测量1.何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测量分哪些等级?2.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何要求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3.进行水准测量时,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后视水准尺读数a = 1124,前视水准尺读数b = 1428,则A,B两点的高差h AB=?设已知A点的高程H A=20.016m,则B点的高程H B=?4.水准仪由哪些主要部分构成?各起什么作用?5.用测量望远镜瞄准目标时,为什么会产生视差?如何消除视差?6.试述使用水准仪时的操作步骤。
7.何为水准路线?何为高差闭合差?如何计算容许的高差闭合差?8.图2-54 所示为某一附合水准路线的略图,BM.A和BM.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BM.4为高程待定的水准点。
已知点的高程、各点间的路线长度及高差观测值注明于图中。
试计算高差闭合差和允许高差闭合差,进行高差改正,最后计算各待定水准点的高程。
测量学作业

作业一1、测量与地图学是如何表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及地面点的点位的?2、试述高斯投影规律?3、水准仪的构造应满足哪些条件?4、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大概等距处?是否一定要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5、高差计算(单站)已知:H A =37.624m, a = 1.318m,b = 2.657m计算:H B6、高差计算(设转点),已知H A =37.624m,观测时在A、B点之间设了两个转点,读数分别如下:a1 = 1.348m, b1 = 1.627m;a2 = 1.082m, b2 = 2.631m;a3 = 0.947m, b3 = 1.465m;计算:H B7、计算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并予以改正。
点号距离(km) 实测高差改正值改正后高差(m)高程(m)备注(m)(mm)BM1 1545.350闭合差为:1.02 +1.98510.70 -1.72921.05 -1.89631.23 +1.670BM1Σ1、什么是水平角?根据下面观测值计算水平角?盘左:A 0 03 24 B 79 20 30盘右:A 180 03 36 B 259 20 482、什么是竖直角?根据下面观测计算竖直角。
盘左:A 85 04 36盘右:A 274 55 363、用钢尺丈量了AB、CD两段水平距离,AB的往测为226.780m,返测值为226.735m;CD的往测值457.235m,返测值为457.190m。
问这两段距离哪一段的丈量结果更精确?为什么?4、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325.63米,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2000,则往返丈量距离之差不能超过多少?5、什么是直线定向?什么是坐标方位角?已知:αAB=76˚20΄,βB=183˚48΄,β1=211˚06΄,β2=151˚42΄求:αB1、α12、α231、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有什么不同?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什么最可靠?2、中误差计算公式 与 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3、何谓极限误差?为何选用3m 代表极限误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相对中误差?4、用J6经纬仪观测某水平角四个测回,其观测值为:168°32´12″、168°31´54″、 168°31´48″、 168°32´00″,试求观测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测量学作业习题

一.名词解释数字测图、方位角、导线测量、地形图、大地水准面、直线定向、等高线、比例尺的精度、导线测量、高程、中误差、计曲线、非比例符号二.选择题1. 测量小范围地球表面形状时,将其当作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属于分支学科研究的范畴。
A. 大地测量学B. 地形测量学C. 摄影测量学D. 工程测量学2.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A. 相对高程B. 假定高程C. 高差D. 绝对高程3. 大地坐标的测量基准是。
A. 法线和参考椭球面B. 法线和大地水准面C. 铅垂线和参考椭球面D. 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4. 从基准方向线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某直线的角度是该直线的。
A. 磁偏角B. 子午线收敛角C. 象限角D. 方位角5. 符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
A. Σh测B. Σh测-(H终-H始)C. Σh往+Σh返D. Σh往-Σh返6. 高程测量中最精密的方法是。
A. 水准测量B. 三角高程测量C. 气压高程测量D. GPS高程测量7.下面有关高斯坐标系的提法中,是错误的。
A. 长度变形最大处位在赤道两侧边缘地带B. 它属于平面直角坐标系C.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y轴D. 除了中央子午线之外,其它子午线投影后与赤道不正交8. 主要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及其变化,通过建立区域和全球控制网等方法测定地球各种动态的理论和技术的分支学科。
A. 大地测量学B. 地形测量学C. 摄影测量学D. 工程测量学9.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
A. 平行的水平面B. 平行的连续曲面C. 垂直的水平面D. 垂直的连续曲面10.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所的地球形体,被称为。
A. 参考椭球体B. 大地体C. 几何球体D. 地球椭球体11.我国目前采用的参考椭球体为。
A. 1954年北京坐标系B.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C. 1980年国家大地测量参考系D. 1985年高程基准12.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与目标在同一水平面的其他点,则所测竖直角的结果与实际上的角值相比()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13.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为。
测量学作业

1.用水准仪测定A 、B 两点间高差,已知A 点高程为A H =12.658m ,A 尺上读数为1526mm ,B 尺上读数为1182mm ,求A 、B 两点间高差AB h 为多少?B 点高程B H 为多少?绘图说明。
2.在表1-1中进行附合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和高程。
表1-1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1.如何将经纬仪的起始方向水平度盘读数配置成0 00 00 ?2. 用J6型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整理表2-1中水平角观测的各项计算。
表2-1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站目标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角值备注盘左盘右°′″°′″°′″°′″°′″OA 0 00 24 180 00 54B 58 48 54 238 49 18A 90 00 12 270 00 36B 148 48 48 328 49 183.计算表2-2竖直角观测的指标差和竖直角。
表2-2 竖直角观测记录测站目标度盘读数指标差竖直角备注盘左盘右°′″°′″″°′″OA 79 20 24 280 40 00B 98 32 18 261 27 54C 90 32 42 270 27 00D 84 56 24 275 03 181.按表3-1的数据,计算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值。
已知n f 04''±=容β,2000/1=容K 。
表3-1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2.整理表3-2中的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数据。
测量学作业答案

测量学作业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三章第一章作业1.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确定地面点的点位;2.测量工作中常采用哪几种基准面各自定义和作用是什么答:1大地水准面:由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作用: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面;2旋转椭球面: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闭合曲面,其形状和大小可由长半径a,短半径b,以及扁率a ba-=α确定;作用:精确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3圆球面: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近似代替椭球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作用:近似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4水平面:小范围内一般在R=10km,近似代替大地水准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作用:近似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3.测量学里可以选用哪几种坐标系各自如何表示地面点的位置答: a 地理坐标系:研究和测量整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或进行大面积的测量工作时,可采用地理坐标系;i.大地地理坐标系:用大地经度 L 和大地纬度B来表示;ii.天文地理坐标系: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来表示;b)平面直角坐标系:在R=10km的范围内,以水平面作为该区的基准面,直接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c)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线为X轴,赤道的投影线为Y轴,两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O而建立起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4.水准面是不是水平面在什么范围内可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处理为什么答:(1)水准面不是水平面;水准面:由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水平面:近似代替大地水准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2)当测量的半径在10公里以内时,进行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3)原因:球面三角形化为平面三角形时每个角的球面角超影响为2=''ε,P为平面三角形的面积,当三角形的边长为10km时,算得;3/RP因此,在半径为10km的面积内进行普通测量时,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水平角度误差可以忽略不计;5.测定地面点位置的基本观测元素是什么答: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高程是确定地面点空间位置的三个基本观测要素; 6.某地假定水准面的绝对高程为67.785m,测得一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为267.328m,请推算该点的绝对高程,并绘一简图加以说明;解:+=335.017m图:略;7.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什么答:测角,测距,测高程;8.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测量上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纵坐标轴为X轴,表示南北方向,向北为正;横坐标为Y轴,表示东西方向,向东为正;坐标原点可假定,也可选在测区的已知点上;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此相反,纵坐标轴为Y轴,向上为正;横坐标为X轴,向右为正;坐标原点两轴交点;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原因:测量上取南北线为标准方向,主要是定向方便,而象限采取顺时针方向编号,目的是便于将数学上的三角和解析几何的公式直接应用到测量计算;第二章作业1.测量工作常用的标准方向是什么何谓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何谓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答:在测量过程中一般采用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向为标准方向;真方位角:指以真北方向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向某直线的水平夹角;磁方位角:指以磁北方向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向某直线的水平夹角;坐标方位角:指以坐标北向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向某直线的水平夹角;子午线收敛角: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北向与真北方向的夹角;磁偏角:由于地球的磁北极与地理北极不一致,因此,在地球任意一点上的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一般说来都不重合,两者所夹角度称磁偏角△;2.已知某直线CD的磁方位角为15030,又知此地区的磁偏角 为西偏330,问直线DC的真方位角为多少解:A=mA+△=15030+-330+180=3273.分微尺光学经纬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作用各是什么答:分微尺光学经纬仪可分解为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大部分;作用:照准部由望远镜、水准器和竖盘所组成;望远镜用于瞄准目标并使其瞄准的目标清晰而准确;水准器的作用是指示水平度盘是否水平;竖盘是专门用于观测竖角的;水平度盘是用来测量水平角度的;基座的下部和三脚架头的中心螺旋相连接,可将整个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4.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各轴线间应满足什么条件答:视准轴:物镜中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亦称视线;水准管轴:过水准管顶点的切线;竖轴:仪器照准部的旋转中心;水平轴H:望远镜的旋转中心;水平度盘面:水平度盘所在的平面;1水准管轴竖轴2视准轴水平轴3水平轴竖轴4水平度盘面竖轴, 水平轴竖角观测时,如何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答:消除指标差的影响可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以及根据求出的指标差对盘左、盘右含有指标差的竖角进行改正的方法;8. 竖角观测过程中,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点,在竖盘上的读数是否一定一样,为什么竖角观测过程中指标差的影响如何消除答:1不一样,竖盘指标与水准管固连,当望远镜转动时,指标并不随之转动;2消除指标差的影响可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以及根据求出的指标差对盘左、盘右含有指标差的竖角进行改正的方法;第三章作业1. 钢尺量距时,影响量距的精度主要有哪些如何提高钢尺量距精度答:1钢尺伸缩误差,刻度刻画不均匀误差,零刻度磨损误差,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不竖直误差.2多测几次取平均值,更换零刻线重复测量,读数时视线于刻度线竖直;2. 经纬仪视距法测距时,必须获取哪些数据,才能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程答:由视距公式δ2cos ⋅⋅=t c D 知,要计算出水平距离,必需知道上十下视距丝所截尺间隔t ;视线的倾角δ,比例常数C;由高差公式L i D H h H H A AB A B -+⋅+=+=δtan 知,要计算出高程必需知道,测站A 点高程A H ,仪器高i,目标高L,视线的倾角δ;3. 光电测距仪为什么需要“粗测”和“精测”两把“测尺”答:由于测距仪只能测出N ∆,整数N 测不出;为了解决扩大测程与提高精度的矛盾,可以采用一组测尺共同测距,以短测尺又称精测尺保证精度,用长测尺又称粗测尺保证测程,从而也解决了“多值性”的问题;4. 光电测距仪的测距精度是如何表示的试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答:测距仪的精度表示:mm D B A m D )10(6-⨯+±=;A 为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以mm 为单位;B 为仪器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以mm/km 为单位;D 为测距边长度,以km 为单位;第二次作业: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作业1. 试述水准测量的原理;答: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对竖立在地面两点上的水准尺上分别读取水平视线的读数,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未知点的高程;2.水准测量作业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答:1转点起着传递高程的作用,在相邻转站过程中,尺位要严格保持不变,否则,会给高差带来误差,而且转点上的读数一为前视读数,一为后视读数,两个读数缺一不可;2按规范要求每条水准路线测量测站个数应为偶数站;以消除两根水准尺的零点误差和其它误差;3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这样可以消除因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而引起的i角误差;3.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地方瞄准水准尺时,为什么要使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答:1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这样可以消除因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而引起的i角误差;2只有当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时才能保证仪器的竖轴应处于铅垂状态; 4.设A点的高程为30.000 m,欲测B点高程,中间通过点1;第一站瞄准A点尺的读数为1. 024m,瞄准B点尺的读数为1.534m;第二站瞄准1点尺的读数为1.436m,瞄准B点尺的读数为0.910m;试求B点高程;解: 30.000++m5.为了标定建筑物混凝土底板木桩B的设计高程为28.000m见图4-15;已知A的高程为29.559m,水准尺安置在A点上,其后视读数为0.769 m,问前视读数为多少时,水准尺零点处于28.000m的高程上第五章作业1.什么叫偶然误差什么叫系统误差试各举两个例子;答: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若观测误差在大小、正负上表现出不一致性,即从单个误差上看,纯属偶然,没有规律性;但实际上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变化的误差;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若观测误差在大小、正负上表现出一致性,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偶然误差举例:如读数误差,系统误差:i角误差,行差,指标差2.某直线共丈量六次,其值为:120.38m, 120.40m,120.37m, 120.39m, 120.35m和120.36m;试求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和相对误差;3.在图上量得一圆的半径为25.4mm,已知其量测结果的中误差为0.2mm,试计算该圆圆周长的中误差;按照误差传播定律及题意:M = ±=4. 有一三角形如图5-2,其中α角观测了4个则回,平均值中误差5.6''±=αm ,β角用同样仪器观测了8个测回,试计算:1 β角8个测回的平均值中误差βm ;2由α角和β角的平均值计算第三角γ的中误差γm ;3设α角的权为单位权,求β角和γ角的权;解: 1 ,, 6.5,2 6.51384m m m m m m m n n βα''''''===∴==⨯=,138m m n β=== ±″2 γm =±″ 第三次作业:第六章~第八章第六章作业1. 测量控制网有哪几种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答:1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2平面控制网:用于测定平面坐标的控制;高程控制网:用于测定高程坐标的控制;2. 闭合导线ABCDA 的观测数据如图6-21所示,其已知数据为:m x A 00.500=,m y A 00.500=, DA 边的方向角74133'= DA α;试用表格计算B 、C 、D 三点的坐标,见导线计算表格;3.什么叫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和边长交会在这些交会定点时,采取什么方法来检核外业观测结果和内业计算答:前方交会: 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对未知点进行观测,测量水平角并计算点的位置;后方交会: 在未知点上安置仪器,对三个已知控制点进行角度观测,最后计算未知点位置;边长交汇: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对未知点进行距离观测并计算点的位置;检核:为了检查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必须在P 点上对第四个已知点进行观测,即再观测γ角;根据A 、B 、C 三点算得P 点坐标,再与已知点C 和D的坐标反算方向角PC α和PD α,则 P D P D PD x x y y --=αtan , PD P D PD x x y y --=αtan 计算 PC PD ααγ-=',将γ'与观测角γ相比较 γγγ-'=∆,当交会点是图根等级时,γ∆的容许值为65204''±=''±;第七章作业1. GPS 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由三个以上地面已知点控制站交会出卫星的位置,反之利用三颗以上卫星的已知空间位置又可交会出地面未知点用户接受机的位置;这便是GPS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2. 差分的作用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答:差分的作用是消除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差分GPS 定位技术是将一台GPS 接受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精确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由基准站实时地将这一改正数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在进行GPS 观测的同时,也接收到基准站的改正数,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3. GPS 定位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答:GPS定位测量的各种误差可归纳为三类:第1类:同卫星有关的误差,包括卫星轨道误差和卫星钟差;第2类:同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包括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周跳、接收机噪声和多路径误差;第3类:同测站有关的误差,包括接收钟差和基地站起算点WGS-84坐标的误差;第八章作业1.地形图与平面图有何区别答:地形图的测绘就是将地球表面的地形按垂直投影关系,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比例尺,测绘在图纸上;这种既能表示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又能反映地面起伏状态的图称为地形图;若仅把地物的位置在图纸上表象出来,所得到的图称为平面图;2.什么是比例尺精度它有什么用途答:图上0.1m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度;其作用主要在于:一是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二是根据地形图上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 3.地形图符号有几类同一地物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中,其符号表示是否一样为什么答:地形图图式中有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及注记符号等三类;地形图是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的,为了便于不同单位测图、制图和用图,政府委托国家测绘局将这些符号按照不同的比例尺编篡成地形图图式形成国家标准,向全国颁布;所以,同一地物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中,其符号表示是一样的;4.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答:比例符号:用规定的符号将某一地物按比例尺缩绘在图上的符号;例如,在11000地形图上按比例缩绘的农田、旱地、房屋等;非比例符号:某一地物不能按比例尺缩绘在图上,只能用特定的符号表示;例如,界碑、航标、独立树、测量中的三角点、水准点等地物符号;半依比例符号:某一地物的长度能按比例尺缩绘在图上,而宽度不能按比例尺缩绘在图上的符号;通常这些地物为线状地物,如公路、铁路、围墙、电力线、通讯线、管道线等;5.等高线有哪些特性等高线穿过道路、房屋及或河流等地物时,如何描绘,并绘图说明;答:等高线的特点主要包括:(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2)等高线必定是一条闭合曲线,不会中断;(3)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者合并成一条;(4)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表示坡度愈缓;(5)经过河流的等高经不能直接跨越,应在接近河岸时渐渐折向上游,直到河底等高线处才能跨过河流,然后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6)等高线通过山脊线时,与山脊线正交并凸向低处;等高线通过山谷线时,就是应与山谷线正交,并凸向高处;图略.第九章作业1.什么是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有哪些变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1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2长度变形,角度变形,面积变形2.高斯投影是属于哪类地图投影它有什么特征答: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特征: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一条直线,且无长度变形,其余经线为凹向中央子午线投影线的对称曲线,其投影长度大于椭球面长度,且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2赤道的投影也为一条直线,但长度有变形,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投影线的对称曲线;3投影前后角度相等,即无角度变形;3.高斯投影为什么要分带进行6°带和3°带投影是如何进行的答:高斯投影无角度变形,在中央子午线上也无长度变形,但除中央子午线外均存在长度变形,且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为了限制投影变形对测图的影响,必须缩小投影区域,即采用分带投影法;六度分带法:自0子午线开始,按经差6为一带,自西向东将全球分为60个条带,依次编号1,2,…,60,并逐带投影;三度分带法:自子午线开始,按经差3为一带,自西向东将全球分为120个条带,依次编号1,2,…,120,并逐带投影;4.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若某点的坐标为X=3 112 km,Y=21257km,试说明其坐标值的含义;答:1以投影后的中央子午线为X轴,赤道线为Y轴,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线的交点为原点;2高斯投影坐标带号为21,六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3度,该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以西,因为257-500<0.5. 已知某点的大地坐标为L=10915,B=3040,高斯平面坐标为m x 8.3395385=,m y 4.167726-=,试求该点6°带的通用坐标值;解:6n - 3 = 10915,n = , 所以该点为于19带;y ’= y+500000 = + 500000 =该点6°6. 新旧两种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各有什么特点答:1分幅虽仍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经差亦没有改变,但划分的方法却不同,即全部由1:100万地形图逐次加密划分而成;另外,由过去的纵行、横列改成了现在的横行、纵列;2编号仍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由下接相应比例尺的行、列代码所构成,并增加了比例尺代码,因此,所有1:5000~1:500000地形图均由五个元素10位代码组成;编码系列统一为一个根部编号都以1:100万为基础,编码长度相同,便于计算机处理;第四次作业:第十章第十章作业1. 施工放样与测绘地形图有哪些不同答:施工放样是将图上点位,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施放到地面上;测绘地形图是将实地点位通过一定的测量受段,绘制到图上;2. 测设点的平面位里有哪些方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方向线交会法:是利用两条方向线相交来定出放样点;当需要放样的点和线较多时,可建立矩形的格网,此时,用这种方法放样速度较快;直角坐标法 :这种方法只需要量距和测直角,工作比较简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矩形格网或轴线形式时,用这种方法较为方便;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 当不便量距或测试的点位远离控制点时,采用此法比较方便;3. 设A 、B 为控制点,其坐标分别为m x A 315.1235=,m y A 432.578=;m x B 543.1200=,m y B 402.529=;现采用极坐标法测设1、2两点的平面位置,其坐标分别为m x 635.12111=,m y 741.5821=;m x 403.11852=,m y B 538.552=;请计算放样数据及1、2两点之间的距离距离计算至毫米,角度计算至秒; 解: 1.计算放样元素:2.有了和D AP 后,将经纬仪安置在A 点上,照准B 点,按正倒镜投点法在地面标定出AP 方向线,按长度测设法测定AP 的距离,即得P 点的位置;。
测量学作业

1.何谓水平角?若某测站点与两个不同高度的目标点位于同一铅垂面内,那么其构成的水平角是多少?
2.观测水平角时,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3.观测水平角时,若测三个测回,各测回盘左起始方向水平度盘读数应安置为多少?
4.试述具有度盘变换手轮装置的经纬仪,将水平度盘安置为0˚00′00″的操作方法。
5.整理表1测回法观测记录。
6.整理表2方向观测法观测记录。
7.完成表3的计算(盘左视线水平时指标读数为90°,仰起望远镜读数减小)。
8.何谓竖盘指标差?观测垂直角时如何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9.经纬仪有那几条主要轴线?各轴线间应满足怎样的几何关系?
10.测量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可消除哪些误差?能否消除仪器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
11.测量水平角时,当测站点与目标点较近时,更要注意仪器的对中误差和瞄准误差对吗?为什么?。
大工19秋《测量学》在线作业123满分答案

大工19秋《测量学》在线作业123满分答案B.水平角C.垂直角D.方位角E.高度角答案:ABCDE13.水准测量中,双面尺法和单面尺法的区别在于( )。
A.双面尺法需要在每个测站上进行两次读数B.双面尺法可以消除仪器下沉误差C.单面尺法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D.单面尺法需要在每个测站上进行多次读数E.双面尺法可以消除水准尺刻划误差答案:ABCE14.水准测量中,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 )。
A.仪器误差B.人为误差C.自然环境因素误差D.观测站点误差E.计算误差答案:ABCDE15.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仪器下沉误差,可以采用( )的方法。
A.前后观测法B.双面尺法C.倒置法D.中间观测法E.两侧观测法答案:BCD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5分)16.水准面是一条曲线,与地球表面相切。
( )答案:错17.水准仪的视准轴线与水平线垂直。
( )答案:对18.水准仪的目镜和物镜距离越远,放大倍数越大。
( )答案:错19.水准测量中,仪器下沉误差对高差值的影响可以通过观测程序的改变来消除。
( )答案:对20.在水准测量中,如果两个测站之间的距离较远,可以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来代替水准测量。
( )答案:错4.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了保证精度,应该尽量避免()。
A.在大风天进行测量B.在降雨天进行测量C.在夜间进行测量D.在高温天进行测量答案:B5.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了防止气压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该()。
A.在测量前后测定气压,并进行改正B.在测量前预测气压变化,并进行改正C.在测量过程中忽略气压变化D.在测量后根据经验进行改正答案:A6.在进行全站仪测量时,如果发现某个点的水平角度数值异常,可能的原因是()。
A.仪器故障B.人为操作失误C.观测环境异常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7.在进行全站仪测量时,如果发现某个点的垂直角度数值异常,可能的原因是()。
A.仪器故障B.人为操作失误C.观测环境异常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8.在进行全站仪测量时,如果发现某个点的距离数值异常,可能的原因是()。
大连理工大学《测量学》在线作业附标准答案 (3)

2.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的误差影响。
A.指标差
B.对中
C.整平
D.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
正确答案:A
3.下面哪一个量不是测量中的基本观测量?( )
A.距离
B.高差
C.高程
D.角度
正确答案:C
4.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可将水准仪放在( )。
1.望远镜中光透镜的作用是使目标能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在10千米为半径的圆范围内,平面图测量工作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对于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按与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的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其符号进行分配。
A.两尺中间
B.靠近前尺
C.靠近后尺
D.没有要求
正确答案:A
5.公路中线里程桩测设时,断链是指()。
A.实际里程大于原桩号
B.实际里程小于原桩号
C.原桩号测错
正确答案:B
6.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 )。
A.两根都是从4687开始
B.两根都是从4787开始
E.俯视方向读数值比平视方向读数值小
正确答案:AC
5.在计算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时,闭合差与( )。
A.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B.导线的几何图形无关
C.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有关
D.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E.导线的起始边方向角有关
正确答案:BD
三、 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测量学阶段性作业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测量学课程作业3(共 4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 4 章——第 5 章一、单项选择题1.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进行观测取平均值,目的是消除()的影响。
A.度盘偏心误差B. 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C.对中误差2.DJ6级经纬仪观测水平角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8.5”,若需角值中误差不超过±5”,则该角应观测()测回。
A.3 B.4 C.53. 观测水平角时,盘左应()方向转动照准部。
A. 顺时针B. 由下而上C. 逆时针D. 由上而下4.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90°B. 180°C. 270°D. 360°5.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1/2ct中,t表示()。
A. 距离B. 时间C. 速度D. 温度6.钢尺丈量时,各整尺段中()大小不变。
A.读数误差B.尺长误差C.对点误差D.投点误差7.视差是()A、读数误差B、固定误差C、调焦误差8.视距测量的精度通常是()A. 低于钢尺B. 高于钢尺C. 1/2000D. 1/40009.由于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10.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DS3水准仪。
A. 高于B. 接近于C. 低于D. 等于11.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0.425m,B尺读数为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B点高程为()m。
A. 15.976B. 16.826C. 14.024D. 13.17412.水准仪的()与仪器竖轴平行。
A. 视准轴B. 圆水准器轴C. 十字丝横丝D. 水准管轴13.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A.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B. 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D. 不能代替14.估读误差对水准尺读数所造成的误差是()。
(0781)《测量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81)《测量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批2:第二批3:第三批4:第四批5:第五批6:第六批7:第七批8:第八批1:[填空题]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它所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体,表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参考答案:铅垂线大地水准面2:[填空题]在一个国家的合适地方选择一点P,设想在该点把椭球体和大地体相切,切点P'位于P点的铅垂线上,此时,过椭球面上P'点的法线与该点对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相重合,这样,椭球体与大地体的相关位置就确定了。
这项工作称为,切点称为。
参考答案:椭球定位大地原点3:[判断题]1:5万的国家基本地形图是采用了3°带高斯投影。
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用同一钢尺在相同条件下丈量两条直线,丈量结果:一条长100m,一条长200m,其相对误差均为1/3000,这说明该两条直线丈量精度相同。
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水平角观测,当方向数多于3个时,每半测回均应归零。
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水准测量中观测误差可通过前、后视距相等的措施来消除。
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距离有关,距离愈短,影响愈大。
标杆倾斜时瞄上部误差比瞄下部大。
参考答案:正确8:[判断题]在一个测站水准测量过程中,如果读完后视水准尺后,转到前视水准尺时,发现圆气泡不居中,此时可以稍为调节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接着再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器泡符合,最后读取前视读数。
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其数值愈小,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在测量工作中采用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象限按反时针方向编号。
参考答案:错误11:[判断题]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正确1:[单选题]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为( )。
大工15秋《测量学》课程大作业及要求 (纯手工版)

大工15秋《测量学》课程大作业及要求一、 作业题目1.在对S 3型微倾水准议进行i 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A 和B 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得两尺读数为1a =1.573m ,b 1=1.415m ,然后将仪器搬到A 尺附近,使气泡居中,读得2a =1.834m ,b 2=1.696m ,问(1)正确高差是多少?(2)水准管轴是否平行视准轴?(3)若不平行,应如何校正?2. 在水准a BM 和b BM 之间进行普通水准测量,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及其测站数n i 如图1所示。
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最后请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计算出水准点1和2 的高程(已知a BM 的高程为5.612m ,b BM 的高程为5.412m )。
表1: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图13. 观测BM 1至BM 2间的高差时,共设25个测站, 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均为±3mm , 问:(1)两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时多少?(2)若使其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2mm ,应设置几个测站?4.某碎部测量按视距法测量数据见下表,计算各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高程。
碎部测量记录表测站点:A 定向点:B H 42.95m A = 1.48m A i = 0x =二、作业要求1.从以上四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计算;2.计算前,需将所选的题目进行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3.计算过程中如遇小数,需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4.计算需要在word 中完成,文中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5.请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否则会影响你的作业成绩。
三、作业提交1.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 奥鹏卡号 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1]VIP )2.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 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四、注意事项1.作业提交截止时间是2016年3月9日前,具体时间为2016年3月9日23点59分59秒。
大工20春《测量学》在线作业1答案

大工20春《测量学》在线作业1答案(单选题)1: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中,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步骤?( )A:对中B:精平C:瞄准D:读数正确答案: A(单选题)2: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
A:两根都是从4687开始B:两根都是从4787开始C:一根从468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D:一根从467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正确答案: C(单选题)3: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D: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 B(单选题)4: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公式中,所谓“光尺”是指()。
A: fB: f/2C: λD: λ/2正确答案: D(单选题)5:水准测量时,如用双面水准尺,观测程序采用“后-前-前-后”,其目的主要是消除()。
A: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B: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误差的影响C:水准尺下沉误差的影响D:水准尺刻划误差的影响精确答案: A(单选题)6:当经纬仪竖轴与目标点在同一竖直面时,不同高度的水平度盘读数()。
A:相等B:不相等C:偶然相等,偶然不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正确答案: A(单选题)7:竖直角有正、负之分,仰角为(),俯角为()。
A:负、正B:负、负C:正、正D:正、负正确答案: D(单选题)8:采用双面水准尺进行水准测量时,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其目的主要是消除()。
A: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B: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误差的影响C:水准尺下沉误差的影响D:水准尺刻划误差的影响正确答案: A(单选题)9:高斯投影中,虽然能使球面图形的角度和平面图形的角度保持不变,但随便两点间的长度却发生变形,这称为()。
A:投影B:投影长度变形C:投影长度D:变形精确答案: B(单选题)10:水准仪中圆水准器的感化是()。
A:消除视差B:粗略整平C:精确整平D:照准目标正确答案: B(多项选择题)11:在水准丈量时,若水准尺倾斜时,其读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得两点间的长度为 92.6mm,求其相应的水平距离,并确
定该段距离的精度。
2.实地水平距离为 320.4 米,为使其图上能达到 0.1 米精度,试确定其比例尺,并求出
在图上相应的长度。
3.怎样衡量距离丈量的精度?现丈量了 AB、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 246.68M、返测为
246.58M,CD 往测为 358.17M、返测为 358.27M,问两段丈量精度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段
量得精度高?
4. 如 图 所 示 , BM0-1-2-3-4-BM0
BM0
为一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及测
1
站数注记于图上,己知 BM0 的高程
H0 =1985.241M,试求 1、2、3、4 点
坐标。 点 观测角 号° ′ ″ A
1 87 51 12 2 89 13 42 3 87 29 12 4 125 06 42 A 150 20 12 1
改正数 ″
改正后角值 方位角 边长 D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 ′ ″ ° ′ ″ (M) ∆X ∆Y ∆X ∆Y
坐标
X
Y
316 42 00 107.61
米,测得某碎部点的尺间隔为 0.60 米、中丝读数 v=1.50 米、盘左位置的竖盘读数为 L=92°00′(竖
盘顺时针刻划,指标差忽略不计)。试计算测站点距该碎部点的图上水平距离和该碎部点的高
程。
12.用罗盘仪测得 AB 边的磁方位角为 MAB=275°45′,己知磁偏角δ=0°48′、子午线收敛角
A
B 第
C 二
D 测
E 回
A
90 02 30 122 35 00 201 14 42 280 26 18
30 10 30 90 02 54
270 03 00 302 35 36
21 14 36 100 26 48 210 10 54 270 03 06
00 00 00
00 00 00
8.北光 DJ6-1 型经纬仪的竖盘为逆时针刻划。用该仪器测量竖角,第一个角盘左位置读数
测测 回站
盘位
水平度盘读数
目标 A
目标 B
半测回 角值
半测回 互差
一测回角值
1
C
盘左 盘右
00°02′12″ 180°02′30″
130°00′48″ 310°01′24″
2பைடு நூலகம்
C
盘左 盘右
60°03′36″ 240°03′18″
190°02′00″ 10°02′18″
3
C
盘左 盘右
120°01′24″ 300°01′54″
250°00′06″ 70°00′18″
各测回角值 平均值
7.在测站 O 上用全圆测回法 2 个测回测得 A、B、C、D、E 等 5 个方向,试计算各测回平
均方向值。并求出∠AOD、∠BOE、∠EOA 的角值。
测目 回标
水平度盘读数
盘左
盘右
半测回方向值
°′″
°′″
°′″
一测回 平均方向值
°′″
各测回 平均方向值
γ=-0°12′17″,试计算该边的真方位角 AAB、坐标方位角αAB 和坐标方位角的反方位角αBA。
己知 CD 边的真方位角为 ACD=127°46′、磁偏角δ=-1°02′、子午线收敛角γ=0°09′58″,试计算
该边的磁方位角 MCD、坐标方位角αCD 和磁方位角的反方位角 MDC。
13.某一闭合导线按逆时针方向编号,观测值和己知数据见下表,试计算 1、2、3、4 点的
BM1 1
2 3
BM2 4
点号 BM1 1 2 3 4 BM2
测站数
18 20 14 26 12
高差(m) 高差改正数(m)
16.310 13.133
9.871 -3.122 +13.387
改正后高差(m) 0.000(检核)
高程(m) 1936.444
1985.997
6.用测回法 3 个测回测∠ACB,己知各测回读数,试计算角值。
离和两端高差。用经纬仪(竖盘为顺时针刻划)视距法测得上丝读数为 0728、下丝读数为 2143、
中丝读数为 1435,盘左位置读数 L=89°02′12″,盘左位置读数 R=270°58′24″,量得仪器高 i=1.43
米。试求其水平距离和两端高差。
11.用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法测 1:500 地形图,己知测站高程 H0=1945.000 米,仪器高 i=1.53
°′″
备注
A
00 01 06
180 01 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B 第
一C 测 回D
32 33 24 111 12 36 190 25 00
212 33 54 291 13 00
10 25 18
E 300 08 18
120 09 06
A
00 00 48
180 01 18
15.你的家乡在哪里,请你查取你家乡的近似经、纬度,并分别求取 1:100 万、1:10 万、 1:5 万、1:2.5 万、1:1 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16.己知某五边形 ABCDE,各顶点坐标分别为 A(0、0)、B(100、250)、C(350、300)、D(300、 200)、E(150、100),单位为米,试用解析法计算该五边形的面积(要求面积单位分别为:平方 米、亩、公顷),并进行检核计算。
L1=92°14′30″,盘右位置读数 R1=267°44′16″;第二个角盘左位置读数 L2=89°47′40″,盘右位置读
数 R2=270°11′44″。试列表计算竖角和指标差并判断测量成果是否合格、指标差是否需校正。
9.西北光的 J-Ⅲ型经纬仪的竖盘为顺时针刻划。用该仪器测量竖角,第一个竖角盘左位
的高程。要求列表计算。
4
2
3
点号 测站数 高差(m) 高差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BM0
8
-4.879
1
6
-2.333
2
5
-1.235
3
4
+3.850
4
10
+4.547
BM0
Σ
1985.241
0.000(检核)
1985.241
5.如图所示,BM1-1-2-3-4-BM2 为一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及测站数见下表,己知 BM1 和 BM2 点的高程分别为 H1=1936.444M、H2=1985.997M,试求 1、2、3、4 点的高程。要求列表计 算。
坐标
X
Y
A B 179 46 00 1 181 37 30 2 166 16 00 3 178 47 00 4 155 05 30 C 179 28 00 D
43 17 12 248.15 328.21 417.05 188.37 294.88
4 16 00
1230.880 673.450
2460.500 1406.49 0
置读数 L1=90°55′06″,盘右位置读数 R1=269°04′00″;第二个竖角盘左位置读数 L2=88°07′24″,
盘右位置读数 R2=271°51′54″。试列表计算竖角和指标差并判断测量成果是否合格、指标差是
否需校正。
10.用斜量法钢尺量距量得倾斜距离为 116.234 米,测得其倾角为-3°15′,试求其水平距
500.00 300.00
224.50
179.38
179.92
72.44
14.某一附合导线其观测角值(左角)和边长及己知数据见下表,试计算 1、2、3、4 点的坐
标。
点 观测角 改正后角值 改正后角值 方位角 边长 D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号 ° ′ ″ ° ′ ″ ° ′ ″ ° ′ ″ (M) ∆X ∆Y ∆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