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海盐县澉浦中学
我们澉浦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北湖畔。学校现有班级20 个,学生800多名,教职员工80多名。我校自1998年开始实施市级课题《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体系的实践与研究》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维护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几年来,我们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模式,以班级心理辅导为主要途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曾在省市县作过专题经验交流。
我们之所以确立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途径的运行模式,是基于对学校客观现实的思考。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是:一方面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引发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管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我们的班主任在管理上还基本采用警察式或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问题缺乏预见和科学归因,方法过于简单;一方面学生渴望被尊重、理解和接纳,渴望得到宣泄和倾诉,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很少懂得用心去倾听、切身去感受、真情去接纳,师生关系的紧张更导致了管理效度的降低,甚至引发更多的师源性心理问题;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急待加强,但另一方面农村学校还缺乏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专职心理教师,很难开展专业化的心理辅导工作,而且仅靠个别兼职心理教师也很难解决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等。
因此,我们提出了以班主任预防性的班级心理教育为主,以兼职心理教师补救性的个别辅导为辅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设想依靠班主任这支队伍,一方面承担起一些对学生的班级心理辅导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实践,增强班主任的心育意识,感受学生的心灵世界,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来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和班级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实效。实践证明,这是符合现阶段农村学校实际的,也是富有成效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心育意识和能力
为了让班主任了解和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知识,学校每年购买大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供广大老师借阅,要求每位班主任每学期至少看一本心理学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心理学自学考试,至少通过《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两门课程的考试。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敦促教师在业余时间自学,并通过书刊、上网查询等
途径丰富自身理论水平。学校还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校作讲座,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两级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把培训所得传授给广大教师。
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学校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学校上示范课、说课,选派部分教师到兄弟学校实地学习取经。学校还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典型问题、典型案例、典型课例进行研讨交流,重视骨干培养,发挥骨干的引领作用。同时,学校还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对班主任进行培训,要求每位班主任都主持或参与一项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学校组织专题论文、案例的评比奖励,促进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二、推行自主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因此,要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就必须着力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舒适优雅的健康心理氛围。2001年起我校开始实施市级课题《农村中学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在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借用融合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通过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民主化的人际关系和自主性的班级管理机制的创建,精心策划和组织一个民主的团结的有朝气的班集体,促成每位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集体荣誉感和群体观念,使他们知道自己属于班级中的一部分。在班队课上组织“45=1”(45是班级人数)的活动,制定共同目标,畅谈心中理想等。使学生对自身的生理、心理、行为各方面有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监督、自我控制,提高全体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自理、自主、自控、自律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主合作管理机制,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级生活的愉快、和谐,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宽松、积极,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这种自主合作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
三、开展各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团体辅导
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我们倡导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学校在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和对班主任的考核奖励中都明确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要求。要求班主任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初一加强适应性教育和自信心教育,初二加强青春期教育,初三加强考前心理调试训练。
我们有时在年段中用大课形式进行集体讲座,有时有侧重地编写辅导材料,提供参考案例,有时指定班级展示课,集体观摩、集体讨论,有时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到我校开团体心理辅导的示范课,通过说课评课加深教师的认识,再让教师们去模仿去实践。近几年来,广大班主任利用一个班同学之间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着这样、那样的共识,同学之间容易彼此了解、彼此理解的特点,开出了一系列如《自信——成功的基石》,《初三,我该如何度过》,《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出同学交友的误区》等心理辅导课,教师门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也让学生真正地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有关,离自己很“近”,引起了学生的同感和共鸣,也深受学生喜爱。
四、提高班主任的谈心艺术,加强学生的个别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攻“心”的艺术,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更强调班主任的个别谈心与辅导。我们组织班主任学习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组织班主任谈话艺术、沟通技巧和辅导策略的培训,提出班主任谈心的十大适宜行为和十大不适宜行为,强调班主任在个别教育中的倾听、理解、接纳和对问题的过程分析。我们设计了学生谈话记录册,并要求每位班主任每学期至少积累4个个别辅导案例。学校还开通了班主任心理信箱,组织学生撰写心理周记,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在我们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与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认识不足,再者忙于生计、平时也无暇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而且学生家庭的背景比较复杂,有来自单亲家庭,有父母双双在外的,有父母是大老板的,有连学费都交不起的学困生,有残疾生,我们要求班主任对他们报以特别关心,像经营家庭、关心子女一样去体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通过个别谈心,抱着理解、信任、鼓励和耐心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消费、交际、挫折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增强自我认识与信心,正确看待自己成长的环境,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实现自我完善。这样既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又缓解了学校教育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