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摘要】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特点。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对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意义。
传统法律文化还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对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道德建设提供着重要启示。
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所蕴含的深刻智慧,不断弘扬其中的正能量,为建设更加公正、公平、有效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史影响、借鉴意义、指导作用、司法体制改革、法治道德建设、重要性、传承、发扬、启示、价值、特点、结论1. 引言1.1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我国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其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智慧和传统道德观念。
这种传统法律文化融合了儒、释、道等思想,注重礼仪、孝道、忠义等传统价值观念,强调了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还在于其注重个体和集体之间的亲密关系,强调了人伦关系、孝悌之道、忠信待人等传统美德,倡导了尊老爱幼、和谐相处的社会风气。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还体现在其对公平正义、法治精神、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重视,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珍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1. 厚重历史沉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经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积淀了丰富的法治理念和传统智慧。
从古代的礼法制度到封建时代的律仪制度,再到现代的法治体系,我国法律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实际上是关于法律产生、发展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观念的总和。
首先,法律文化是支配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和这个价值基础被社会化的运行状态。
……其次,法律文化作为客观存在物,表现为法律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它标志着人类实现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特殊社会秩序的能力和对社会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控制、引导的水平。
……第三,法律文化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态,是与宏观、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紧密联系的。
其主要特点是,把人类的法律实践活动--立法、司法、思维视为统一的整体或过程来把握和分析的,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性三纲、五常语出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但其思想内容则源于先秦诸子之学,如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韩非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
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有治人无治法: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
他虽然重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
但在“人治”与“法治”的论争中,他仍然认为关键是“人”而不是“法”。
理由是:法对于治理国家虽然很重要,但法毕竟是人制订的,仍然取决于“人”,即所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即使有了“良法”,也得靠“人”来掌握和贯彻,因此他强调说:“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把“人治”、“法治”之争提到了法理学的高度。
克己复礼为仁: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为西周之礼。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
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
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
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
所谓“亲亲”,即亲其所亲,要按照血缘宗法关系来区别贵贱,使亲者贵,疏者贱;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尊亲属,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几点启示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几点启示如下:
1.法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遗产: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深刻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2.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国家的精神基础,是维
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3.法律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公共规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社会的公共规范,是保
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4.法律文化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文化
底蕴,是汇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
5.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的体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国家文化实力的
体现,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础。
6.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国家文化软实
力的基础,是中国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支撑。
7.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的来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国家文化自信的
来源,是中国人民自豪的文化财富。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公正与公平,这一点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传统法律文化中,公正被看作是法律的核心价值观,法官、法律从业人员都要“光明正
大行事,复得天人之信”,即要求其在司法过程中始终坚守公正平等的原则,不受外界的
干扰和利益的左右。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公平,即要求法律适用在具体案件中要公平,
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来说十分重要,要坚持依法治国,确保
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道德与法律的结合,这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法律的基础是道德,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关联的,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要以道德为指导。
这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来说非常重要,要加强法律伦理建设,推动法
律价值与社会信仰的一体化,提升法律的道德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过程中,要注重公正与公平,尊重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推动调解和和谐,强化道德与法律
的结合,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要结合国情国力,积极借鉴和运用传统
法律文化的有益经验和智慧,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1、无讼”一词源自孔子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论语颜渊》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
无讼现象是在古代中国很有影响的法律诉讼观念,甚至时至今日它还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着。
简言之,就是说,人们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利用诉讼法律来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协调。
2、程朱理学: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1、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2、万事万物各有一理,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3、存天理、灭人欲。
3、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③“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
④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教育思想:①教育对象一“有教无类”,兴办私学。
②教育方法一“因材施教”。
③学习方法一实事求是、经常温习、要有恒心、学思结合(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与孔子合称孔孟。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主张性善论。
同一时期的荀子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强调民心的作用,他主张应“礼法”并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法治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法律权威:传统文化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和公正无私,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
人们应尊重法律的权威,遵守法律的规定,服从法律的约束。
2.依法行事:传统文化强调依法行事,即个人、组织和政府都应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行事。
在处理纠纷和问题时,应依据法律进行判断和裁决,而不是依赖于个人意志或情感。
3.公平正义:法治精神的本质是实现公平正义。
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原则,都是为了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法律面前,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应受到公正的对待。
4.制约权力:法治精神的核心是制约权力。
传统文化中强调君权神授的同时,也强调对君权的制约,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思想。
这体现了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精神。
5.社会秩序的维护:法治精神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减少冲突和纷争。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精神强调尊重法律、依法行事、公平正义、制约权力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这些思想观念对于现代法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法治的影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法治的影响首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法治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强调法律的和谐性和公正性。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和谐与公正的统一,注重解决矛盾和争议,倡导从整体利益出发的判断和处理方式。
这种价值观念对于建立公正与和谐的法治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是注重儒家思想的法治观念。
儒家强调的德治思想,倡导以仁义为核心的法律观念,推崇道德法治的理念。
这种传统观念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塑造和法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是传统文化对法律行为的规范。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丰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如“君子不议利,忠臣不事权,见义勇为”,这些规范对于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然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传统观念与现代法律价值观的融合问题。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儒家思想和社会道德的规范,与现代法治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
例如,在个人权利保护、公平正义和司法独立等方面,传统观念与现代法治的要求有所差别,需要进行调和和整合。
其次是传统观念对法律规范执行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权威的敬重和强调和谐的传统观念,可能会影响到法律规范的有效执行,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和官员行为等方面。
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法治机制和监督体系,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最后是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多元化的挑战。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一个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适应性和塑造性的挑战,需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来调整和发展法律文化。
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法治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引导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现代法治的理念和价值观。
其次,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规范体系,强化法治机制和监督体系,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这需要对法律制度进行和完善,提高法律的透明度、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律的融合研究,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结合方式。
可以通过调研和研究,发掘传统法律文化中与现代法治价值观的契合点和互补点,推动传统与现代法律文化的有机融合。
第五专题(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 2.权利本位法律文化模式为法学提供了基本范畴 任何一种理论范式作为理解系统,都是一个具有独 立性的理论体系。而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必须有自己的 基本范畴。权利本位范式为法学提炼了一个基石范畴, 即“权利”。 • 无罪推定--被控犯罪的人未被依法确定有罪之前, 应当被视为是无罪的人。“在极权主义国家,为了确保 一个罪犯受到惩罚,可以处死5个人;而在民主国家, 为了确保4个无辜者免受不公正的惩罚,就要让5个人 都得到自由。”(注8)这一无罪推定的原则和方法的 价值基础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权。
•
•
• (二)心态结构(从法律观念文化角度) • 强调“礼法合一”、“德主刑辅”
传统的中国法律文化具有伦理化的特征,即人们 是将道德与法律混为一体,法律因体现了传统伦理而 得到了人们心理认同。传统儒家伦理的价值、旨趣 和特征成为传统法律的灵魂,法律随着伦理的发展而 发生变化。 • 范忠信是早期从清理角度研究传统法律的代表, 他在《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微》 一书中认为:“中国人心目中理性的法律是‘天 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这种三维一 体观念是古代中国占支配地位的法观念。” •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表征
• (一)认知结构: • 将犯罪与人性恶,将法律与刑罚联系在一起思 考,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刑就是法。
法家的商鞅认为“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逸,苦则索 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性也。”“刑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 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法家将法律与刑罚 相联系,认为法律是抑制人的“性恶”的工具。 • 儒家的董仲舒认为,善恶二性的表现,是因人而异的,凡 不经教化而能为善者是“圣人之性”;可能接受教化而为 善,也可能接受教化而为恶者,是“中人之性”;难以教化而 为非作歹者,是“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世人的榜 样。“众人之性”是最具代表性的大众的人性,因此最好 的办法是既用德教扶其善,又用法律(刑罚)防其恶;而对“斗 筲之性”的小人则主要是以严刑治之,以惩其恶。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十二讲》读后感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十二讲》读后感朋友!今天咱就聊聊我最近读的一本书——《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十二讲》。
你可能会想,法律这东西,多枯燥啊,一本正经还条条框框的。
但我跟你说,看完这书,我那眼前一抹中国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咱这嘴巴可闭不上了!我第一次认真捧起这本书,仿佛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历史的大门。
里头各种制度风俗,让我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了古代,见证那些影响深远的法律事件。
作者讲这古代法律文化,就像拉家常似的,把那复杂的法条制度讲得头头是道,还时不时来点趣味小故事。
我想,要是咱历史课老师也能这么讲课,我早就成历史通了。
你知道吗,这书里提到的“礼”可不光是咱日常说的礼节,它在古代可是很有讲究的,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像你去吃饭,那筷子怎么拿,饭碗怎么端,背后都有一套规矩。
这要是放现在,真难想象还有人为了筷子怎么拿就较真,不过在过去,那就是正儿八经的法律文化啊。
还有啊,书里讲古代的讼诉制度,那叫一个有趣。
我记得有一段说的是宋代的“招贴告状”制度,老百姓要是有冤屈,就得写状子贴在衙门口。
这就好比是把朋友圈的吐槽贴到市政府门口,想想都觉得新鲜。
可见那时的法律虽复杂,但也给普通人留了不少发声的机会。
我特别佩服作者把这些晦涩的法律条文用大白话讲出来。
他还讲到过去很多法制名人。
我想,这就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魅力所在,从那些古代智慧中能感受到一种历久弥坚的精神力量。
就像品尝那原汁原味的水蜜桃,不掺假、不做作,每一口都是对历史的回味。
现在许多人提起法律,总觉得跟自己生活离得远,可其实法律文化早就融入我们的生活。
看到这本书,我不禁想到:现代的法律规则,很多不就是从这些传统中演变而来的吗?就像咱市场上的新式吃法,有些尽管看起来花哨,但根儿没变。
读完整本书,我那心里就像是打开了新的维度,对中国文化的敬仰如滔滔江水。
我这动手写写感想,也是想记下这份意外的惊喜。
朋友,如果你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不妨捧起这本书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
第一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起源_图文
四.关于“礼”。
1.“礼”字的词源 “礼”从字面上讲,指的是一种器具。后引
申为一种礼节仪式; 来源于求神祈福的祭祀活动;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
” ———《说文解字》
23
在祭礼活动中,产生了一定的礼节仪式。 这些礼节仪式不断积累,并扩大到人们社 会生活中,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原始习俗 。起初,人们完全是凭借着发自内心的虔 诚自觉遵守的。但后来国家产生以后,统 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或统治,将这些原始 习俗加以改造,并赋予其神秘性与强制力 ,“礼”便成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等级统治的 习惯法。
“刑”的引申义:残害肢体的肉刑,泛指刑
罚。
15
3.“刑始于兵”的原因
最早的法兼有军法与刑罚双重涵义,最 初的法官、狱官也兼掌军事和司法两种职 能。当时之所之如此,首先是由于军事活 动是一种需要高度组织纪律,严格行为规 范和统一行动规则的集体行为;当战争规 模日益扩大时,就需要制定军法协调兵员 行动。此即“师出以律”,此类军法亦即最 早的法律。
第一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起源_图文.ppt
本章知识点
一.中国最早的法律何时产生? 二.法律的内容来自于哪里? 三.中国古代法律文明起源的特点 四.关于“刑”。 五.关于“礼”。
2
一.中国最早的法律何时产生?
1、法律起源和发展的共同规律 人类法律的形成都经由“习惯”到“习惯法
18
劓刑
19
“宫”,即“丈夫割其势 ,女子闭于宫”,就是 阉割男子生殖器、破 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 种肉刑。宫刑又称腐 刑、阴刑和椓刑。
20
墨刑(黥刑)
21
九侯被醢、比干被剖案
纣王无道,民怨沸腾,诸侯反叛。商纣因 此发明了一种炮烙酷刑。西伯姬昌、九侯、 鄂侯为三公。九侯将其女献给纣王,但此女 不喜欢商纣淫乱,纣王杀了九侯的女儿,并 对九侯施以醢刑。西伯姬昌叹息这件事被人 告发,纣王把他囚禁在羑里,后来被解救。 西伯势力渐大,纣王大臣劝谏,纣王说“我 生不有命在天乎!”,完全听不进去。后来 比干强劝,却被施以剖心之刑。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儒家法律文化儒家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儒家注重德行教化,强调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男尊女卑、父慈子孝、君臣忠诚等儒家价值观都被反映在法律制度中。
例如,中国古代的家法制度中,严格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基于谦恭、孝顺和忠诚等儒家道德观的行为规范。
二、道家法律文化道家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法则和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追求“无为而治”的理念。
例如,在中国皇权专制制度下,君主通过宏观调控来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以实现天人合一的目标。
三、法家法律文化法家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法家思想注重权威和法治。
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法家的观念得以体现。
例如,中国古代的律法严明,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家法律文化也强调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注重制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四、民间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还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法律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都有各自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系。
例如,藏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人伦关系为核心,注重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强调治理的效果和实际效果。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精神,以合法合规、诚信公正的态度对待法律,推动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
中国法律文化
中国法律文化法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基石。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法律不仅仅是一套规范,更是反映了该国的法律文化。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法律文化。
本文将从中国法律的历史渊源、法治理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教育等方面,探讨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一、法律的历史渊源中国法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最早的法律体系可追溯到夏、商、周等朝代,并逐渐发展为以律为主的刑事法律体系和以法为主的民事法律体系。
中国古代法律注重以德治国,注重道德法制的融合,以宽严相济、温文尔雅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二、法治理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仁者爱人,知者法天下”的理念。
法治是论证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和手段,重视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的法治理念强调民主、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并将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
三、法律制度中国的法律制度可以追溯到不同历史时期。
在中国,法律层级结构清晰,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等。
中国的法律体系继承了古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宽严相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同时,中国法律制度也在与时俱进,与国际法律接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法律教育中国重视法律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在中国,法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法学院、法律职业学校等。
法律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和法律技能,通过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
同时,法律教育也弘扬法治理念,传递法律文化,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五、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在于强调秩序、尊重传统与法治理念的结合,重视保护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
中国法律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精神内涵,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法律文化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法治国家建设。
中国的法律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的窗口。
【论文文献】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
【论文文献】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一、我国传统法文化内涵透析(一)法文化概述传统法文化属法文化的一个分类,要考察我国的传统法文化,必须首先了解法律文化的一般理论。
什么是法文化?对此,学者们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有些学者认为,法律文化主要是指法律文化史的积累,如法史学家所谓的法律文化就是如此,有些学者则指法律传统及其对当代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如法社会学家所言的法律文化就指此;还有些学者将其界定为法律及其相关问题,而不问是否传统的或当代的;另有学者则强调以文化分析的方法研究法学和探讨法律的作用等[1]。
笔者认为,上述诸种观点各有道理,但无不是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研究某一理论问题,应首先要跳出自身研究领域的小圈子,以一种超然的、理性的思维,赋予它以普遍性的意义。
首先,法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而文化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法律等[2]。
所以,笔者认为法律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与法有关的诸种文化因素的总和,是特定的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创造并积累下来的与法有关的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总和。
具体包括一定的法律制度、法律习惯、法律意识(或叫法律思想或法律观念)三个基本要素。
其中,法律思想,又是法文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一定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体系)的建立,也决定着一定的法律习惯(法律运作、行为模式、习性)的形成。
法律思想又包括对法律的认识、对法律的情感取向和法律价值观,其中尤以法律价值观对法文化产生的影响最大。
它不仅影响并决定着特定法律制度的确立和法律习惯的形成,而且还影响着其它法律思想,如法律认识、法律情感的形成。
什么是法律价值观?法律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法律价值的基本看法,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具体说,法律价值观是法律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人们对法律价值的主观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志保证的综合。
鲁迅批判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启示
鲁迅批判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启示中国法律文化传统是一个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现象,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哲学和社会背景。
在20世纪初期,作家鲁迅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揭示了其中的弊端和危害。
鲁迅的批判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让我们反思和思考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转型。
首先,鲁迅批判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告诉我们,传统的法律观念缺乏现代性。
在古代中国社会,法律被理解为君主的权力和命令,而不是公正和正义的体现。
法律的制定和适用都是以维护皇权为目的,而不是为了保护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这种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了法律逐渐成为掌握在权贵手中的工具,而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和期望。
其次,鲁迅批判中国法律文化传统揭示了法律执行不力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的执行依赖于人的触动和干预,而不是依赖于制度和规则的运作。
这导致了法律执行时常被滥用、拖延和操纵,法律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
鲁迅曾经讽刺过中国法律的这种现象,称之为“制度的完备与它的生命不能合拍”。
此外,鲁迅的批判还指出了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存在的封建思想和迷信。
在传统的法律观念中,法律是被赞美和神圣化的,任何对法律的质疑和挑战都被视为对天理的背叛。
这种封建思想和迷信导致了法律领域的保守和僵化,不利于法律的进步和发展。
鲁迅认为,法律应该受到批判和审视,才能真正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在鲁迅批判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启示下,我们应当认识到,法律文化传统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法律观念,将法律视为保护人民权益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权力机构的行使。
其次,我们还需要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的完善,增加法律的可执行性和权威性。
最后,我们应该摒弃封建迷信,注重法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以法律为基础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鲁迅批判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启示不仅对于中国当代法律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全球法律文化的转型有一定的启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变得日益紧密,我们应该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坚守自身的法律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律文化是指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并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方式起巨大影响的,与特定民族及时代相联系的,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并不断创新的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识、评价,以及行为、思维方式和制度承载的总汇[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独特的哲学基础,中国独有的哲学决定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征,也影响了其历史发展进程。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观念正是这样一种需要我们去追忆和理解、反思和扬弃的思想价值体系。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一)天道观1.“天”是什么?有自然意义上的天,有神灵意义上的天,有绝对精神意义上的天,有上帝和祖先居所意义上的天。
首先是自然之天。
其次是神灵主宰之天。
然后是道理之天。
最后是天国之天。
2.天之道天之道,在古代哲学里应包括三方面的重要含义。
即:阴阳之道,五行之道,仁道。
阴阳不可割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尊阴卑;阴阳和合化生万物[2]。
五行不可相离,五者相资为用,不可互缺;五行与阴阳不可分离,二者相摩相交成物成秩序;五行与四时及生杀属性;五行为人类社会所用,缺一不可;五行体现着天或自然生就的顺逆尊卑秩序。
天或自然的一切存在、运动变化之实质及目的为“生生”(创造生命、生机),为“仁”(爱抚生命,助成生命,为生命提供能源)。
3.天之命天之道,是天(或自然)所客观地展现的存在和变化规律或原则。
这些规律或原则,人类必须遵循。
中国传统的“天命”说大多是从“天道”推论引伸而来。
(二)天人合一观1.人之本质。
人为天地之灵,钟天地之灵秀,天地之间人最贵;人是天地间善和美的结晶,人本性善;人是天的缩制品、副本,“人副天数”,天人合一。
2.人之道。
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规律、道理是什么?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就是应天、顺天、法天,亦即顺从天道,体现天道,实践天道。
或者说,人之道,就是天之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法自然,不可逆天;无为而治,不必追求胜天,不必刻意追求有所作为。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及对当代法治建设的影响
摘 要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并存在很多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克服传统文化的弊端,挖掘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所在,并为之己用,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法律文化 人治 息讼 礼法结合
参考文献
[1]曾宪义.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梁治平.寻找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二、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消极影响
首先,受传统“人治”观念的影响,法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大都忽视法律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主张“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政息”,强调人在治国安邦中的主导作用,并且将儒家的“礼”当作调节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国家长治久安的灵丹妙药,认为“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使道德礼仪成为人民行为的最高准则,法律则是道德的附庸。司法实践中,重大案件的办理,有的案件不是依法独立办理,而是按照领导的指示来办理,有的案件,甚至以道德习俗评判代替法律公断。这种轻视法律的现象是不可能实现现代法治的。
最后,重调解的“无讼”法律价值观有利于中国特色调解制度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历来将建立和谐、安定、有序的大同世界作为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将“无讼”的出现看作大一统社会在司法实践上的最好体现。因此,千百年来,“无讼”成了中国传统法制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为了“无讼”,哪怕是曲解法律、丧失公平。违背双方当事人的意志一味强调调解,这种违背法律、不讲原则的调解与现代社会的调解相去甚远,其消极因素应加以消除。但是,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形式,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民族多、地区差异大,公民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的、法律基础薄弱,法律专业人员与司法人员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吸收古代重调解制度的合理性,可以建立一套符合现代法治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并达到重视人权、减少诉累、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
中国古代有什么的法律传统
中国古代有什么的法律传统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一个汇聚了儒释道等不同哲学传统的复杂而精致的系统。
就占据主流思想地位的儒家传统对法律文化的影响而言,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1.“出礼入刑”“德主刑辅”的国家治理模式礼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仪式,进入阶级社会后改造成体现等级秩序的行为规范,影响广泛。
它的主要功能是“别贵贱,序尊卑”。
西周初,实行礼制,礼成为国家运转的大法。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官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蒞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礼的原则与内容适于维护以王权、父权为核心的等级秩序。
《盐铁论》称:“礼周教明,不从者,然后等之以刑。
刑罚中,民不怒。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按照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不能一味地严刑峻法,以“杀”去杀,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必须以道德规范为基础,并按照伦理道德原则来评价立法、司法和执法的优劣。
以道德调整为主,以法律(刑罚)调整为辅,从而维护善良淳朴的社会秩序。
这方面属于伦理范畴的“五伦”原则(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五种关系中的每个角色都各有其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谊友信。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者以经义注释和施用法律之后,儒法会通合流加速,礼与法的关系形成“本”与“用”的关系。
所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礼有治国、理家、律己的功能,礼刑结合、儒法会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治久安、国家治理的关键。
2.以和为贵、追求和谐的精神价值儒家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是和谐的法律理念。
儒家文化主张“仁爱、和谐、诚信、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克己复礼”,“以诚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认为和谐比冲突更能维持社会秩序,重视和谐统一,提倡“调和”“中庸”之道,追求社会整体的同一性和平衡性,达到社会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行,以政治秩序的稳定为最高的目标。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时至今日,已经产生了悠久而独特的法律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兼具普遍性和独特性, 它的基本思想是“治国安邦、崇尚道义”,强调法律与道德的联合, 以及兼收并蓄、保持多元文化的优势。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 “法” 与“治” 是一体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至高无上的统治秩序的认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约束行为的不仅仅是法律,还包括道德标准和社会习惯。
因此, 在中国, 称之为“法律文化”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更广泛的社会规范体系。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重视以德治国,倡导道德化人,从而避免了“法外之律”的现象。
它主张事事有法,事事有制,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法律文化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不仅仅是过程管理,它也包含了基本的伦理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与伦理紧密相连,其中包括尊敬长辈、维护道义、公心为重等思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个独特特点。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注重尊重权利保障,强调对于人权及其自由的保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注个人权利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思考方法。
在古代的中国,个人权利的保护和权益的平衡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它们在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中国古代法律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和维护。
例如,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中,男女之间是平等的,而婚姻的法律也保障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在这种背景下,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中,并没有特别明确体现出来的男女差别,而是“以平等为主导”的理念贯穿其中。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具有独特性的。
它不仅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统治秩序的认同, 更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思想, 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人权利的观念。
在某些方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当今现代的法律制度相差甚远,面临继承和创新的巨大压力。
但同时, 通过对其发展与变迁的深刻理解, 将有助于建立合适的法律文化映像,实现法律体系创新现代化的目标。
概括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点
概括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法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以“德治思想”为核心:中国传统法文化强调以道德为基础的治理,认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该体现人伦之道和仁爱之心,强调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德治思想使法律与道德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成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特点。
2.以尊重权威为基础:中国传统法文化注重尊重和维护权威,认为权威的存在和行使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依赖于统治者的威望与权力。
这种尊崇权威的特点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尤为明显,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以家族和社群为中心:中国传统法文化着重强调家族和社群的利益,认为法律应该在维护家族和社群秩序的同时保护个体权益。
传统中国社会中,家族和社群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使得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不仅仅关注个体,更着眼于整体社会的利益和稳定。
4.以和谐为目标:中国传统法文化追求和谐与稳定,重视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公平。
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中,有着明确的等级和地位差异,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旨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衡,并避免冲突和动乱的发生。
和谐与稳定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5.强调礼法观念:中国传统法文化将礼法视为重要的规范和准则,强调人们的行为应当符合规定的礼仪和道德标准。
礼法观念在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视为社会秩序和个体行为规范的依据。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法文化具有以德治思想为核心的特点,尊重权威、以家族和社群为中心、追求和谐稳定、强调礼法观念等。
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法文化对道德、秩序和社会和谐的重视,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法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具有极为复杂的文化积淀和深刻的社会背景。
在这种环境中,中国法律文化形成了其独特的特点,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特征:一、中国法律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理念,提出需要依法治国、以法为基础来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
这个基本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带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二、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尊重权威和传统的思想非常重要。
这种观念经常出现在各种法律制度和制度的运作中。
通过尊重权威和传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了制度稳定和合法性的重要性。
三、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追求和谐是非常重要的,这表现在法律规则中非常明显。
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伦合一”的思想,这意味着个人要考虑整体利益,而不是只考虑个人利益。
这也导致了尊敬和应该遵守的规则。
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富有审慎和规范性。
在处理许多方面的问题时,有一些关键标准需要遵循。
由于这些标准不仅涉及到法律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历史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因此这些标准经常被视为规范性标准。
这些标准不一定具有强制力,但也能够具体引导实际生活中的行为。
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还独特的特点之一是注重人文关怀。
在许多方面的法律规范之中,生命权、财产权、婚姻家庭关系等问题都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方面的法律制度多数支持公正、合理和有人文关怀的目的。
以上仅仅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些主要特点。
这些特点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经过了几千年的检验,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也有一些特点和其他文化相似,这表明了多元交流的重要性,并表明了多数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因素是相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1.“八议”的内容及排列先后顺序的内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上引礼入律,形成许多新的法律原则或制度,使由汉朝开始的礼法结合得到进一步发展,“八议”制度既是其中之一。
“八议”制度,是八类权贵人物犯罪以后,“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享受特殊优待,司法机关不得擅做处理的制度。
“八议”为:一议亲,二议故,三议贤,四议能,五议功,六议贵,七议勤,八议宾。
“八议”制度的直接渊源是《周礼》中的“以八辟丽邦法”,自曹魏《新律》始正式载于律文。
《唐六典》卷六称“是八议入律,始于魏也”。
“八议”制度的出现时封建立法结合的产物,是“刑不上大夫”礼制原则的具体体现。
“八议”制度的具体解释: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某些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业”,能整军旅、莅政事,为帝王之辅佐、人伦之师范者;“功”指“有大功勋”者;“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勤”指“有大勤劳”者;“宾”指“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唐律疏议·名例》)。
“八议”制度的内容:这8种人犯了死罪,官府不能直接定罪判刑,而要将他的犯罪情况和特殊身份报到朝廷,由负责官员集体审议,提出意见,报请皇帝裁决。
这8种人犯流以下的罪,都要减一等论罪。
唯一例外是,如果他们犯十恶罪,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2.古代婚姻中的“七去”和“三不去”《大戴礼记.本命》记载:妇人七去: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
翻译成白话:第一条是不孝顺父母,第二条是不能生育出男孩子,第三是乱搞男女关系,第四条就是嫉妒,第五条就是身染重病(因为这会增加男方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形象),第六条是多嘴多舌,第七条是盗窃。
《孔子家语》上说:“三不去者,谓有所娶无所归;与共更三年之丧;先贫贱后富贵。
”3.至少列举四个中国古代法律的形式并说明古代法律-刑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通用。
其含义和法相同,基本指刑律,不指刑罚。
后来,刑称为法或律,战国以后常指肉刑或刑罚。
古代法律-法这是商鞅变法之前的常用法律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时都以法为名称,如魏国的《法经》,晋国的《被庐之法》。
到商鞅变法将法改为律后,法仅仅在广义上使用。
古代法律-式这是关于官吏具体行为的专门法律,范围非常广泛。
式在唐朝还有一定地位,是唐朝律令格式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到了元明清时期,地位下降了很多,不再起主要作用。
古代法律-比比是两汉到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形式,也是一种审判原则。
如果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可以用相似的律条定罪,这叫做比。
因为这样类推断案,出现了司法腐败现象。
到汉朝以后,比不存在,内容被吸收进其他法律形式里边。
但是类推形式在古代一直存在。
古代法律-例和比一样,例也是一种断罪原则,也是汉、唐、宋、明、清时期的法律形式,但名称不同。
秦称“廷行事”,即法庭成例。
汉朝称为“故事”,即以《春秋》中已有的故事作为断罪的依据。
到了明清时,例和律并行,日益重要,在清朝时,其效力甚至高过了律。
古代法律-诏是古代皇帝发布的命令,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法律形式,又叫诏令。
皇帝的诏令经常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既可以认可、公布法律,也可以改变、废除法律。
除了以上的法律形式之外,还有敕、诰、命、制、程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是专制集权社会,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他可以用诏、敕、诰等法律形式来发布新的命令,任意破坏现存的法律。
这就构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法自君出。
4.至少列举三个古代中国掌管司法审判的机构名称刑部大理寺审刑院督察院准五服以制罪二、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1.阐释中国古代皇权所具有的“三性”:意义性、可期待性和可控性。
皇权至高无上,一系列加强皇权集中的政治体制,左右仆射控制皇权,防止皇帝拥有权利胡作非为2.中国古代民间合同的称谓及其特征。
3.中国古代官方的息讼之术在立法和司法上的具体体现。
立法体现第一,限制诉讼主体。
首先,禁止以卑告尊、以奴告主、以贱告贵、以下告上,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如《唐律疏议》将状告祖父母、父母列为“十恶”之“不孝”,并规定了严厉的刑罚。
另外,限制妇女作为原告。
“妇人必真正孀妇无嗣,及子幼而事不容缓待者,方许出名告状,⋯⋯如有夫男之妇,擅自出头者,定拿夫男重责。
”第二,限制起诉时间。
例如宋代制定“务限法”,规定一年中只有农历十月初一至次年正月三十之间可以进行民事诉讼。
第三,严格规定诉讼程序。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须经书铺或代书书写状辞,且言词不得超过二百字;须交纳足够的诉讼费用;须双方到庭,甚至用刑逼取口供;一般不得越诉。
这些无疑加大了诉讼成本,增加了平民进入司法程序的困难。
第四,打击教唆诉讼的行为。
古代法律设专条打击怂恿他人兴讼的行为。
如《唐律·斗讼》规定:“诸为人作辞牒,加增其状,不如所告者,笞五十。
若加增罪重,得罪重于笞五十者,减诬告罪一等。
⋯⋯即受雇诬告人罪者,与自诬告同,赃重者坐赃论加二等,雇者从教令法。
若告得实,坐赃论,雇者不坐。
”这导致古人不敢轻易助人诉讼,而对于目不识丁的百姓而言,得不到必要的诉讼帮助,便加深了其对诉讼的畏惧和疑虑司法实践(一)消极应诉1.拒绝古代官方拒绝受理案件的理由不仅是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法无明文,当事人行为如被视为败坏伦理、睚眦必报,都足以让官员将呈诉兴讼者逐出公堂。
例如清朝《樊山政书》记载了一段批词:⋯⋯为买卖田地之故,与族众结讼不休,辄欲本司提人于千里之外,居心阴毒已极,不准!尔以紫阳县民,不远千里来省上控,而所控者无非买卖田地钱财胶葛之事,辄敢指控被证九人之多,其健讼拖累已可概见。
本应惩责押递,姑宽申饬。
本案中当事人“为买卖田地之故”,“指控被证九人之多”,且“提人于千里之外”,都成了官员“不予受理”,乃至“惩责押递”的理由。
2.拖延通过长期不办案的方法来促使当事人主动放弃和撤销诉讼请求,是古代官员惯常采用的息讼之术。
据《明史》记载:“赵豫为松江太守,始至,患民俗多讼。
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
‟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
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这位太守深知百姓好争一时之气,于是采用拖延的办法,百姓气平了便撤诉了。
(二)积极调解1.调解形式(1) 官府调解。
它是指民事和轻微刑事案件,审理时常常先在州县官的主持下对争讼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才予以判决,是典型的诉讼内调解。
但官府调处带有一定强制性。
如当堂调解不成,则令亲族乡邻堂下调解,而后再到堂上具结定案,调动国法族规,法理人情综合处理案件。
(2) 官批民调。
它是一种半官方性质的调解,指官府接到诉状后,认为情节轻微或事关亲族伦理关系及当地风俗习惯,不便公开传讯,便将诉状交与族长、乡保进行解决的调解制度。
族长、乡保接到诉状后,应立即召集双方进行调解。
如果调解成功,则须上呈说明案件事实及处理意见,请求官府销案;调解不成,则需说明理由,然后交与官府处理。
2.调解方法首先是一般性的劝告。
官员要么向当事人剖明利害关系,要么说明事实真相,消除误解,但都以使百姓撤诉为目的。
其次就是感化。
在古人看来,诉讼源于道德的堕落,所以一旦遇到词讼,官吏往往抛开实体问题,以儒家伦理道德、民间习俗来教育感化当事人,使其为自己因一己私利而争讼的行为感到羞愧、自责,进而做出让步或干脆放弃争执,恢复原有的“和谐”。
还有的官员在接到诉讼后痛加自责。
如东汉时许荆任桂阳太守,有兄弟二人为财争讼。
许荆认为兄弟争财是因为太守推行教化不称职所致,于是提出辞职,使当事人悔悟撤诉。
4.试以“自首减免”和“从一处罚”为例,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官府在定罪量刑时如何减轻办案压力的。
三、论述题(任选2题作答,共30分)1.“制其私,防其欺”,试以中国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剖析中国传统政治分权与集权的循环。
①内外朝的循环:历代皇帝总疑心朝臣搞鬼,宰相弄奸,因而用身边的亲信秘书(内朝)以分外朝之权,乃至架空外朝而取代之。
然而这些原先的近侍奴才一旦权重事繁,又演变为新的“外朝”,引起皇帝的疑心。
于是皇帝又另建一个秘书班子来架空之。
②中央巡视员与地方“诸侯”的循环:历代皇上总认为地方官居心叵测,不断派出中央代表巡行地方,并授予钦差重权。
于是,这些中央代表便由干预地方政务,发展为越俎代庖,由分诸侯之权到架空诸侯,临时的特派员就成了地头蛇,演变为新一代诸侯。
而皇上又要派新的中央代表来巡视这个地盘了。
③地方分权与地方集权之循环:同样由于皇上对“诸侯”的猜疑,历代朝廷常常分割地方事权,将军事、民政、财政、司法诸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各自平行隶属于中央的相应上级,以使其想到牵制。
然而这样的体制往往极无效率,平时政出多门,终日扯皮,一旦有事则相互推诿,甚至造成政府职能瘫痪。
→于是不得不另设一首长总掌诸政,统一事权。
然而这样又导致尾大不掉,威胁中央集权,不久又不得不再度分权。
④此外还有不少类似的循环,如政权末梢与基层自治的循环等:历代朝廷按法家“编户齐民”的观念,重视把自上而下的科层管理延伸至乡村的每个民户。
但这样不仅“一管就死”,法密生乱,而且行政成本也大得难以承受。
于是不得不改行基层自治,政权末梢回缩一两个层级。
然而这样一来“豪强武断于乡曲”的局面又会形成,专制朝廷对社会的控制出现问题。
于是又一次延伸政权末梢……人心莫测而必分其权,政出多门办不成事又不得不集中事权,形成了集权—分权往复循环之例。
千年以来我国传统政治中的许多特色现象,如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等等,都与这种极端性恶论导出来的防人之术有关。
这种“分权制”发展到极致,就是分相权、分朝官之权、分外官之权。
2.以春秋战国时代的《法经》、汉代九章律、晋代泰始律、唐代永徽律和明律为例,分析古代中国立法体例和篇目的变化。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共有6篇,《盗法》、《贼法》、《囚法》(又称《网法》)、《捕法》、《杂法》、《具法》。
其中,将《盗法》和《贼法》放于法典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它是战国时期法律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它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体例上看,它的六篇为秦汉所直接继承,成为秦律、汉律的主要篇目,魏晋以后最终形成了以《名例》为统率,以各篇为分则的完善的法典体例。
接下来商鞅变法战国时期一次最为重要的社会改革。
,在变法过程中,将《法经》改编为秦律,史称“改法为律”。
法是指春秋中后期对法律规范的总称,由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刑”发展而来。
要求把法律的普遍性和必行性提到更高的位置上来,改法为律即突出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稳定性、必行性,使法律观念的又一进步,对秦朝法制统一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