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构成要素
教学系统设计构成要素教学系统设计是针对学习者的需求,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和组织,提供更有效、高效、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学系统设计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评价与反馈、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是对学习者所期望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表达。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便于学生理解和实际操作。
教学目标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和学科的要求进行分类,如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要素,它包括所要传授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
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综合筛选和排列,同时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教学内容应该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性、灵活性,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辅助和支持工具,它可以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媒体可以包括书籍、幻灯片、音频、视频、教学软件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五、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回馈,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与反馈可以包括考试、作业、讨论、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评价能力。
六、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教学系统所处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学环境应该创造积极、和谐、互动的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设施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总之,教学系统设计构成要素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评价与反馈和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
《教学系统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1 名词解释(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目标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同,前者关心的是设计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具体教学问题。
答: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者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教学理论则在理性与创造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具有简单而新颖的设计特色,提出基于核心概念、生成性话题及综合主题设计的任务分析法;系统方法为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基础及系统方法论的取向的反思;人们对传播理论的研究由早期的“枪弹论”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交互模式”,使得教学设计由先前的“单向灌输”的理念逐渐转变为现在“多向交互”设计理念。
答: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当做产品来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有时还吸收媒体专家和媒体技术人员参加,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评价;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其设计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现有的教学资料,选择、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和策略完成目标,这个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由教师自己来完成,必要时,也可由教学设计人员辅助进行。
教学系统设计方案结构
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学系统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将针对教学系统设计方案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系统目标、系统功能、系统架构、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五个部分。
二、系统目标1. 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教学系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2. 优化教学资源: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 丰富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强化教学管理: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监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三、系统功能1. 教学资源管理:包括课程资源、课件资源、试题资源等,实现资源的上传、下载、分享和分类管理。
2. 教学互动: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提高教学互动性。
3. 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师可在线布置作业,学生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在线批改作业。
4. 在线测试与评估:支持在线测试,实时统计学生成绩,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
5. 教学管理:实现对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活动等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四、系统架构1. 硬件架构: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2. 软件架构:(1)前端: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用户界面和交互。
(2)后端:采用Java、Python等后端编程语言,实现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库:采用MySQL、Oracle等数据库,存储教学数据。
3. 系统接口:采用RESTful API,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五、系统实现1. 前端实现:使用Vue.js、React等前端框架,实现用户界面和交互。
2. 后端实现:采用Spring Boot、Django等后端框架,实现业务逻辑处理。
3. 数据库实现: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实现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4. 系统接口实现:使用Spring Cloud Gateway、Nginx等实现系统接口。
六、系统测试1. 单元测试:对系统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功能正确。
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化教育,我们设计了一套教学系统,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教学平台。
二、设计目标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系统,教师可以更加便捷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2. 丰富教学内容:教学系统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实现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
4. 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系统可以方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5. 降低教学成本:通过线上教学,减少教师的出差费用,降低教学成本。
三、系统功能模块1. 教师模块(1)课程管理:教师可以在线发布课程信息,设置课程时间、地点等。
(2)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课件、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
(3)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可以在线批改。
(4)在线答疑:教师可以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模块(1)课程报名:学生可以在线报名感兴趣的课程。
(2)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在线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件,完成作业。
(3)在线测试:学生可以在线参加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4)交流互动:学生可以在线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
3. 管理员模块(1)用户管理:管理员可以管理教师、学生等用户信息。
(2)课程管理:管理员可以管理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时间、地点等。
(3)权限管理:管理员可以设置不同角色的权限,确保系统安全。
四、技术实现1. 前端技术:HTML5、CSS3、JavaScript等。
2. 后端技术:Java、PHP、Python等。
3. 数据库技术:MySQL、Oracle、MongoDB等。
4. 服务器:云服务器、虚拟主机等。
五、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功能。
教学系统设计名词解释
1.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
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程序”。
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3.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的过程,以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4.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
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用现有技术手段能够测量的教学结果。
5.概念图就是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
知识可以被看作是由各种概念和这些概念所形成的种种关系的组合,其组合形式是一种等级结构。
6.起点水平:指学习者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
7.ARCS动机模型:A为注意力、R为关联性、C为自信心、S为满足感。
教学系统设计者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去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8.学习者特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以及学习风格等。
9.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常见的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0.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
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11.认知结构是指每个人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积累在大脑中形成的知识和经验系统。
它由每个人能回想起来的事实、表象、概念、命题、观念等构成。
12.认知发展是人类个体的认知在婴儿至青少年时期的发展,它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
13.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
教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教学系统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设计一个教学系统,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通过设计该系统,进一步了解软件设计和开发流程,提高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1.需求分析:根据实际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需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界面设计等。
3.系统开发:根据设计来进行系统开发,开发过程中需要按照开发流程进行代码编写、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4.系统部署:将开发完成的系统部署到服务器上,并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
三、实验步骤:1.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和访谈,获取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分析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需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进行系统设计。
首先进行系统的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和关系。
然后进行数据库设计,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和字段。
最后进行界面设计,设计系统的界面布局和样式。
3.系统开发:根据设计进行系统开发。
开发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框架,按照开发流程进行代码编写、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4.系统部署:将开发完成的系统部署到服务器上。
部署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有性能问题,还需要进行性能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设计和开发了一个教学系统,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学生管理: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和班级等。
2.课程管理: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的名称、学分和学时等。
3.成绩管理:教师可以录入学生的成绩,并可以查询学生的成绩统计信息。
4.考试管理:教师可以创建考试,并可以为考试添加试题和设置考试时间。
5.学习资源管理:教师可以上传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材和习题等。
6.在线答疑:学生可以在系统上提问问题,教师可以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
经过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均正常运行,并且性能表现良好。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
下⾯是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式影响学习者的⼀系列事件,⽽教学设计是⼀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加涅,1992)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系统⽅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解决它们的⽅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肯普,1994)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系统⽅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史密斯、雷根,1999)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门科学,⽽教学设计是建⽴在教学科学这⼀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
教学的⽬的是使学⽣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 (梅瑞尔,1996)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家庭的⼀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原理及应⽤来满⾜⼈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策划的过程。
”(帕顿,1989)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系统⽅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标,建⽴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案、试⾏解决⽅案、评价试⾏结果和对⽅案进⾏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1994)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系统⽅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标(或教学⽬的)、教学条件、教学⽅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指设计和开发用于支持教学活动的软件系统或在线平台,旨在提供教学资源、管理学生信息、支持教学过程和评估学习成果等功能。
以下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和主要考虑因素:1. 需求分析:-确定用户需求:了解教师、学生和管理员的需求,包括他们的期望、目标和使用场景。
-定义功能需求:明确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如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
2. 系统架构设计:-划分模块: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如用户管理、课程管理、学习资源管理等,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确定数据流:定义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流和交互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处理。
3. 用户界面设计:-界面布局:设计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包括菜单、导航、页面布局等,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所需功能。
-交互设计:设计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如按钮、表单、搜索功能等,提供友好的用户体验。
4. 数据库设计:-定义数据结构: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确定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和字段。
-数据库优化:考虑数据存储和访问的效率,合理设计索引、分区等数据库优化策略。
5. 功能开发与集成:-实现核心功能:根据需求和设计,进行功能模块的开发和编码,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进行集成测试: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集成测试,确保系统在整体上运行正常且各模块之间无冲突。
6. 安全和权限设计:-用户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系统,设计用户登录和身份验证机制。
-权限管理:定义不同用户角色的权限,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权限的功能和数据。
7. 系统部署与维护:-部署系统:将开发完成的系统部署到服务器或云平台上,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维护与更新: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更新和升级,修复漏洞和改进功能。
在设计教学系统时,还应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易用性,以适应不同学校或机构的需求。
同时,充分借鉴教育领域的最佳实践和用户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系统。
这些步骤和考虑因素可用作设计教学系统的指导,但具体设计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学系统设计优秀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2)学生能够了解【课程名称】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课程名称】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课前预习:(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生预习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课堂讲解:(1)教师通过PPT、实物演示等方式,详细讲解【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2)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后拓展:(1)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课程名称】的最新发展动态。
(2)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或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主题。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2)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5. 课后拓展(1)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课程名称】的最新发展动态。
(2)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或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评价学生的专注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以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为标题,本文将介绍教学系统设计的五个层次,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系统测试。
一、需求分析在教学系统设计的第一个层次中,需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教学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以及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与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然后,设计团队会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系统能够满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需求分析结果将成为后续系统设计的基础。
二、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入系统设计的阶段。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
在系统结构设计中,设计团队会确定教学系统的整体框架和组件之间的关系。
这可以采用层次结构、模块化结构或其他适合的结构。
在模块设计中,设计团队会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系统功能分解为各个模块,并定义它们的接口和交互方式。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三、数据库设计教学系统通常需要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教学资源、学生信息等数据。
在数据库设计的阶段,设计团队会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模式。
设计团队需要确定数据库的实体、属性和关系,并定义它们之间的约束和操作。
此外,设计团队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以确保教学系统的数据库能够高效地支持各种操作。
四、界面设计教学系统的界面设计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重要环节。
在界面设计的阶段,设计团队会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图形界面和交互方式。
设计团队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心理特点,设计出直观、易用和美观的界面。
此外,界面设计还需要符合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则,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效率。
五、系统测试在教学系统设计的最后一个层次中,是对系统进行测试。
系统测试的目的是确保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正常运行,并符合需求分析的结果。
测试团队会根据需求分析和设计文档,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进行全面测试。
几种教学设计上的系统
几种教学设计上的系统在教育领域,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计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教学方法、教具、教材选择以及课堂组织等方面的因素。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系统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学设计上常见的系统。
1. 目标导向教学系统目标导向教学系统是一种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教师首先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具体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具。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学习的效果。
2. 问题解决教学系统问题解决教学系统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设计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引导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3. 合作学习系统合作学习系统是一种注重学生间合作和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通过适当的组织和分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情境教学系统情境教学系统是一种将学习和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的教学设计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教师通过设计真实的情境,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通过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种教学设计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科技教学系统科技教学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的教学设计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资源。
通过运用科技手段,教师可以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目标导向教学系统、问题解决教学系统、合作学习系统、情境教学系统和科技教学系统是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第1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2、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规定性理论学科3、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包括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等,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作产品来进行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设计范围多指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教学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这里所指的系统是特指比较大、比较综合和复杂的教学系统,涉及内容面广,设计难度大,例如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
需要由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共同完成。
4、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传播理论*5、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1)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而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创造环境,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人类的潜力,因此,教学设计必须要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以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2)主要流派:①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②认知主义分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加涅;结构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皮亚杰。
③建构主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3)①行为主义对教学设计的贡献:重视控制学习环境;重视客观行为与强化的思想;尊重学生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策略;行为矫正(态度的学习)贡献突出②认知主义对教学设计的贡献: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参与和积极思维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简答题
简答题(1)什么是教学系统设计?其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答: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
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程序”。
基本环节:(1)学习需要分析(2)学习内容分析(3)学习者分析(4)学习环境分析(5)确定学习目标(6)设计教学策略(6)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2)教学系统设计包含哪几个层次?请举例说明。
(P10)答:(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做产品来设计;(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如企业培训方案的开发,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含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等。
(3)教学系统设计包含哪些基本要素?(P23)答:(1)教学目标分析(2)学习者特征分析(3)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4)学习环境设计(5)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
(4)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答:(1)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2)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学科;(3)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4)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规定性理论学科;(5)教学系统设计方案的评价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答:(1)完整性和规范性:教学目标阐述;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学习活动设计;教学资源和工具地设计;教学过程地设计;教学评价和反馈设计;总结和帮助。
(2)可实施性:时间性、环境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3)创新性: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
(6)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说明其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
答: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传播理论。
智慧教务教学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教务教学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教务教学系统是一种集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下面是一个智慧教务教学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需求分析1. 教务管理功能:(1) 学生管理:包括学生档案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
(2) 课程管理:包括课程信息管理、课程安排排课、课程评价等。
(3) 教师管理:包括教师档案管理、教师排课管理、教师评价等。
(4) 考务管理:包括考试安排、成绩统计和分析等。
2. 教学管理功能:(1) 教学计划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进度管理、课程评价等。
(2) 教学资源管理:包括教材管理、教学资料管理、教学视频管理等。
(3) 在线作业管理:包括作业布置、学生作业提交和批改等。
(4) 在线学习管理:包括学习资源提供、学习进度跟踪和学习评价等。
二、系统设计1. 技术选型:采用Web技术进行开发,使用Java语言作为后端开发语言,使用Spring框架进行开发,数据库采用MySQL,前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进行开发。
2. 系统架构:采用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系统通过服务器处理用户的请求。
3. 数据库设计:设计学生表、教师表、课程表等基本表,各个功能模块的数据通过表之间的关联来实现。
4. 功能实现:(1) 学生管理:包括学生信息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提供学生查询功能。
(2) 课程管理:包括课程信息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提供课程查询功能。
(3) 教师管理:包括教师信息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提供教师查询功能。
(4) 考务管理:包括考试安排、成绩录入、成绩统计等操作,提供成绩查询功能。
(5) 教学计划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进度安排等操作,提供课程评价功能。
(6) 教学资源管理:包括教材上传、教学资料上传等操作,提供学习资源查询和下载功能。
(7) 在线作业管理:包括作业布置、学生作业提交和批改等操作,提供作业查询功能。
教学互动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对教学互动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教学互动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本设计方案旨在设计一套功能完善、易于操作的教学互动系统,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二、系统目标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互动系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
2. 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促进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推荐合适的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
4. 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简化教学管理流程,实现教学资源的在线共享和统一管理。
三、系统功能模块1. 课堂互动模块: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
2. 资源共享模块: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图文等,便于教师和学生下载、分享。
3. 个性化学习模块: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推荐合适的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
4. 教学管理模块:实现教学资源的在线共享和统一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5. 数据分析模块: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依据。
四、系统架构1. 前端展示层:负责用户界面展示,包括课堂互动、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教学管理等功能模块。
2. 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包括课堂互动、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教学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
3. 数据访问层:负责数据存储和访问,包括数据库、文件系统等。
4. 系统管理层:负责系统配置、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
五、技术实现1. 前端技术: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用户界面的展示。
2. 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业务逻辑处理。
3. 数据库技术:采用MySQL、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
4. 通信技术:采用WebSocket、HTTP等通信协议,实现前后端数据交互。
教学系统设计名词解析
教学系统设计名词解析引言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通过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规划教育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并组织教学过程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涉及到许多关键的名词,下面将对这些名词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指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等。
教学系统的设计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要求所制定的预期成效。
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能够明确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选择。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概念。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和策略。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ative评价和summati评价。
形ative评价主要用于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改进和调整,summati评价则用于总结教学成果和检验教学效果。
常见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用于教学活动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支持。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以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等。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七、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教学活动发生的地点、时间、氛围和条件等。
教学系统设计分三个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分三个层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学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硬件层次、软件层次和用户层次。
本文将从这三个层次进行详细探讨。
硬件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硬件层次是指系统中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在教学系统的硬件层次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场所的硬件设施,如教室的布局、电子白板、投影设备等。
在选择硬件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另外,教学系统的硬件层次设计还需要考虑用户的设备,例如学生使用的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在设计学生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价格、性能和适用性,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软件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软件层次是指系统所使用的软件,包括教学管理系统、学习平台、教学资源等。
在教学系统的软件层次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是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工具。
它可以提供学生的信息管理、成绩管理、课程管理等功能,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
另外,教学系统的软件层次设计还需要考虑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
学习平台是学生进行在线学习的场所,提供各种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习题库等。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学视频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学习资料。
用户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用户层次是指使用系统的教师和学生。
在设计教学系统时,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
教师是教学系统的主要用户,他们需要使用系统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
因此,在设计教学系统时,需要提供简洁、易用的界面和功能,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
学生是教学系统的主要受益者,他们需要通过系统进行学习和考核。
因此,在设计教学系统时,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总结:教学系统设计分为硬件层次、软件层次和用户层次。
在设计教学系统时,需要考虑教学场所的硬件设备、学生设备,以及教学管理系统、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对教学系统进行有机地设计和构建的理论体系。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生个性化的教育需求,进而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基于系统的思维方式,从宏观层面考虑教学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适合当前时代需求的教学系统模型。
其中,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中至关重要的要素。
下面,我们将针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学系统设计中的核心因素,它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向和标准。
任何一个教学系统的设计都必须始终围绕教育目标展开,确保教学系统能够有效地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教育目标应当遵循可衡量、可比较、可评估的原则。
通过设立可量化、实现性强、能够渐进达成的教育目标,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评估的客观性。
同时,教育目标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在不断解决问题与实践中形成自我领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和载体。
教育内容应当紧密围绕教育目标,明确具体的知识点,开发针对性和灵活性强的教材,不断完善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学内容需要充分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素包括了学科特性、难易程度、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能力等。
教材的编写应该更富于探究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创新性,通过兴趣的启发和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增强其学习内在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目标实现和教育内容传授的关键,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决定性作用。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通道和载体,因此,其设计和选择决定着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其年龄、认知能力、阅读和思考能力、学习背景等方面因素。
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案例教学、创新教育等。
【精品教学法】教学系统设计
1.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概念和理解
•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教学系统设计 过程模式就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 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
• 它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 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梓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 这样做。
2.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内涵
•(1)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操作程序的设计。 •(2)教学系统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3)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基础。 •(4)教学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教学效果最优,目的是促进学生更 有效学习。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历史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是“计划”说。 • 二是“方法”说。 • 三是“技术”说。 • 四是“过程”说。 • 五是“操作程序”说。
目前主流教学系统设计定义以“过程”说或“程序”说为主,即 如何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如何编写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和 教学媒体,如何开展教学评价等。
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教学效果最优化;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 传播理论为基础;研究对象是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中的资源和过程; 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系统进行预先分析与决策,创设情景,以促 使生更有效的学习。
4.反馈评价原理
• 反馈控制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这就是利用反馈信息, 使系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然后根据比较 的一般结果,对输入值进行修正,以达到系统输出状态与 目标要求相一致的目的。
• 根据这一原理,教学系统设计必须重视反馈信息的收集, 即必须进行学习评价,设计各种输出反应的测量工具,确 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以获得反馈信息,控制和调整教学 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
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教学系统是指为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软硬件设备的组合,它的设计思想旨在提供高效、灵活、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系统设计的首要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现代教学系统的设计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资源,教学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教学系统设计注重互动和合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较少。
而现代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强调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利用技术手段,教学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在线讨论和协作功能,学生可以在教学系统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另外,教学系统设计注重个性化学习和辅助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都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而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水平进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定制。
教学系统还可以提供智能化的辅助教学功能,例如自动批改作业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学系统设计还注重数据分析和评估。
教学系统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例如学习行为、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等,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
基于数据分析的评估结果,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和合作,追求个性化学习和辅助教学,以及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科技手段和教育理念的结合,教学系统的设计可以提供高效、灵活、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的由来与发展:(××提出××思想)
思想萌芽:20C50S程序教学行为目标理论
理论形成:
学科建立:20C70S认知心理学系统科学
教学设计的内涵:(名词解释)
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与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教学设计应用领域:
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行业教育远程教育教学软件教学材料
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
产品层次:教学中所使用的媒体、材料等。
比如音频、视频、网站、APP等。
系统层次:大型的教学设计,比如学制或专业的调整、专业培养计划等。
课堂层次:基于班级授课制,利用特定的教学设施,针对教学对象进行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是一个应用的和决策定向的领域,它需要应用学
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作为制定决策的
依据。
教学设计的许多原理和方法直接源自这些理论,了
解这些理论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和灵活地应用教学设计的
原理和方法。
教学设计模式的概念与意义:(名词解释)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则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开发的理论的简化形式。
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点:
(1)教学设计模式是对教学设计实践的再现;
(2)它是理论性的,代表着教学设计的理论内容;
(3)它是简化形式,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精心简化。
教学设计模式意义:
(1)是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
(2)是管理教学设计活动的指南;
(3)是决策的规则系统或算法。
三类教学设计模式:(了解)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可能会画图,知道每个环节应该做什么)
学习需要的内涵:(背诵)
学习需要是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学习需要分析的意义及步骤:(了解)
分析学习需要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确定要解决的问题,论证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有助于理顺问题与方法、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首先确定问题然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才是正确的逻辑。
而不是拿着媒体技术去套问题。
学习需要分析使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以社会需求为价值尺度。
社会发展具有变化性,教育发展具有稳定性,学习需要分析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平衡。
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及含义:(背诵)
学习内容的内涵:(背诵)学习内容是指学习者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必须系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分析学习内容以学习目标为基础,旨在规定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各部分学习内容中间的关系。
阐明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
所谓教学顺序是指把各个部分在教学中出现的先后,应符合知识机构逻辑、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学习内容分析涉及学什么和怎么学。
学些内容之间的关系:(背诵,选择题)
分析学习内容的方法:
(重点:层级分析法)
组织学习内容的方式:(背诵)
认知类学习内容的分析:(背诵)
动作技能类学习内容的分析:动作技能亦称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能力,以此为基础的行为结果表现为身体运动的迅速、精确、力量或连贯等方面。
情感态度类学习内容的分析:(重点掌握)态度是对事情的看法和才采取行动,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
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
对态度类学习内容的分析要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开始,落实到形成稳定的态度。
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学习者认知风格分析:
控制点分析:(区别及其对人的影响?)
控制点指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
内部控制:的人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身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外部控制:的人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控制,这些复杂而难以控制的因素决定自己行事的结果。
影响学习风格的情意因素:控制点
焦虑水平:(对学业的促进影响及专家主张)
焦虑指个体对某种预期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倾向。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①对预备技能的测试
②对目标技能的测试
③对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分析
学习目标分析
学习目标概述: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活动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
阐明学习目标就是要使这种结果或标准具体化、明确化,为以后制定教学策略及开展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学习目标通常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术语表达。
阐明学习目标包括两个方面(1)编写学习目标,(2)把学习目标组织成一个体系。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习目标阐明相辅相成。
学习目标的最终确定还取决于学习者实际的能力。
认知类学习目标的分类
学习目标的编写:(局限性)
ABCD法:(含义)
内外结合法:
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如记忆、立即、应用、欣赏、设计等,再列举反应上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行为,使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变化可观察、可测量。
阐明学习目标的局限性:
(1)在开展教学以前明确提出学习目标有悖发现法。
(2)掌握了知识可以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行为目标只是其中一种。
(3)适宜用规范格式编写的学习目标通常是简单、低层次的。
有些高级目标往往不能用行为目标完全表达。
(4)学习目标的罗列并不能完全反应学科知识结构。
阐明学习目标要注重扬长避短。
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的定义:
学习策略通常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绩效,对信息进行编码、分析和提取的智力活动,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
教学策略: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内容顺序、教学活动的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模式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学习的认知加工理论的过程及解释:
教学策略的类别:
生成型与替代型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有哪几种及理解:
先行组织者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具体体现——通过语言文字表述或者通过某种媒体呈现出来的、与当前所学内容相关的原有观念。
成分显示理论:
教学内容排序的方法及理解:
安排教学内容注意4点:
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排列
注意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活动程序分类:
教学活动程序主要是指师生互动事件在时间上的分布性。
①基于替代型教学策略的教学活动程序;②基于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教学活动程序加涅九段教学活动程序
视听教学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三个假设:
(1)双通道假设。
指人们拥有专门用于处理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材料的通道,相互独立,相互协作。
(2)容量有限假设。
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工作记忆只能持续20秒,之后就会消失。
工作记忆只能应对7个以内的元素,更多的将被忽略。
(3)主动加工假设。
是指人们为了对呈现的材料与他们的经验建立起一致的心理表征会主动参与认知加工。
主动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形成注意、组织新进入的信息和将新进入的信息与其他知识整合。
多媒体学习认知双通道理论
教学模式概念:
模式是在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作为结构框架,侧重指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结构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作为活动程序,侧重指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智慧教学环境
教学评价的定义:
评价是对事物进行分析然后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评价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功过预想完善的调控环节。
教学评价是指以学习目标为依据,指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
教学评价的种类:
根据评价基准不同: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根据评价时机不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焦点不同: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根据分析的方法不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教学材料的评价指标: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步骤: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方法:调查评价、档案袋评价、量规评价、观察评价、测验评价
学习档案袋评价:
学习档案袋的建立:学习档案袋是用来反映学习者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成果的系列材料。
由学习者本人以及教师持续添加内容。
学档评价的环节:确立学档评价的目标;确定学档评价的标准;充实学习档案的内容;
对学档做分析、解释;形成学档评价的报告。
量规评价:量规是一种对学生的作品、成长记录、学习成果、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的结构性工具。
它根据学习目标分几个维度确定评价指标和等级要求,适于学生自评、互评,是一个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为一体、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
在线教学设计发展趋势:(重点:学习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