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双肺弥漫性病变的甲状腺癌肺转移1例
甲状腺癌晚期转移只能活两个月吗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全球化升高趋势,成为发病率增长比较快的实体肿瘤之一。
在我国也是如此,尤其一些沿海地区更是高发。
晚期病情发展速度较快,癌细胞会通过各种途径扩散转移到其他部位,一旦转移预后较差,致死率也较高,甚至有的患者被告知只能活两个月,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异常担心,那甲状腺癌晚期转移只能活两个月吗?当甲状腺癌到了晚期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时,患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还能活多久。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患者得到的答案都不尽如人意,有的医生告知与肿瘤分期有关,有的则说要看治疗效果,要综合评估,但也有患者预估的生存期只有几个月。
针对生存期的问题,袁希福老中医提出:“首先,我并不主张预测生存期长短,给患者说能活一年、两年,这就好像给他们下了个咒语,患者天天心里数着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活。
这样无形之间,会增多他的心理负担,很不好。
”一般患者在确诊病情后,都会进行治疗,此时对于患者的生存期也不明确,与患者的体质、肿瘤分期、并发症、疗效等有关。
有的转移患者,经合理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生存期也有所延长,可能存活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患者应该有治疗的信心。
甲状腺癌晚期出现转移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不大,放化疗虽然能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需要慎重选择。
而中医治疗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提出甲状腺癌的形成是元气亏虚,邪毒入侵,以至阴阳失衡、气血功能障碍,久之,气滞痰凝癌毒结聚相互胶结,形成了肿瘤。
甲状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因此面对甲状腺癌这一“顽疾”,总是会出现邪正对峙、邪难压正的情况,故如何维持二者之间微妙的平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中药治疗肿瘤的优势和特点就在于此,通过辩证论治,可根据不同病情,采取适宜的治疗对策,通过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去除恶性肿瘤生存的环境,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成人及青少年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thyroid carcinoma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bilateral 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the adolescent patients, and their diffuse lesion rate, extra⁃thyroidal invasion rate,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
· 773·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 年 8 月 第 16 卷 第 8 期
甲状腺癌专题
成人及青少年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
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张 玮, 李大鹏, 程文元, 郑向前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82272721) ;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 专科) 建设项目( 编号:TJYXZDXK009A)
学会肿瘤学分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
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承担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省部级课题 4 项,局级课题 1 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
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文章 60 余篇,其中 SCI 文章 40 余篇,累计影响因子 230 余分,在国际著名肿瘤期刊
[ Key words] 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Thyroid carcinoma in adolescents;
Lymph node metastasis; Remote metastasis
1例甲状腺癌全切除并肺转移癌放疗后的延续性护理方法与体会
1例甲状腺癌全切除并肺转移癌放疗后的延续性护理方法与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甲状腺癌全切除并肺转移癌放疗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与心得。
方法:甲状腺癌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因声带麻痹、气管变形导致呼吸困难,气管套管术后留置。
通过气管切口与套管清洁消毒、呼吸道感染防治、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延续性护理,克服了肺部感染、呼吸困难、营养不良等护理难题。
结果:患者生活自理,存活时间较长。
结论:延续性护理对甲状腺癌全切除并肺转移癌放疗后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甲状腺癌;肺转移癌;气管套管;手术;放疗【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179-02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病理分型包括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临床以分化型常见。
分化型进展缓慢,及时治疗,效果良好,但其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1-2]。
甲状腺癌转移以淋巴结和肺组织常见,淋巴结转移可经手术清除,肺部转移往往需要经过放疗治疗,并由此造成肺部不可逆损伤,影响呼吸功能。
因此,延续护理对患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本文就甲状腺癌全切除、气管切口套管留置、双肺多发转移癌经131I内放疗治疗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要点研究如下。
1.典型案例患者,女,1950年出生。
于2007年12月因胸闷、纳差,就诊于漳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
因怀疑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遂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双侧声带麻痹,声门狭窄,支气管镜无法进入。
后经颈部超声检查提示双侧甲状腺多发实质占位,CT提示右肺门结节及双侧肺弥漫粟粒状阴影。
因高度怀疑甲状腺癌,患者遂转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普外科,并于2007年12月26日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清扫+右侧颈内静脉切除术+气管切开”。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椎前肌交感神经节、左锁骨下静脉旁组织,右侧颈部淋巴结见转移性甲状腺癌。
隐匿性甲状腺癌肺转移二例报告
隐匿性甲状腺癌肺转移二例报告
丁洪涛
【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00(010)004
【摘要】@@隐匿性甲状腺癌肺转移,系指甲状腺癌原发灶较小,无临床症状,不易发现,而首先发现肺部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由于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病灶,有发展缓慢,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特点,则往往被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
【总页数】1页(P226)
【作者】丁洪涛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中心医院26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隐匿性甲状腺癌并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 [J], 李蜜;李大志;林建山
2.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68例报告) [J], 贺晓斌;贺宝艳;陈武科;周灿
3.隐匿性甲状腺癌的淋巴结及血行转移:附41例报告 [J], 魏林;秦建武
4.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9例报告) [J], 耿中利;马斌林;钟红
5.甲状腺癌肺转移误诊为肺结核七年一例报告 [J], 董丽华;闫敬;苗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及甲状腺双原发性癌伴甲状腺癌肺内及肺腺癌内转移1例报道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4.23.1192肺及甲状腺双原发性癌伴甲状腺癌肺内及肺腺癌内转移1例报道陈思琴1,甘思远2,陈正德3,黄剑1Double Primary Cancer of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and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ith Intrapulmonary and Intra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Metastasis: A Case Report CHEN Siqin 1, GAN Siyuan 2, CHEN Zhengde 3, HUANG Jian 11.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Research Center,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13, China;2.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13, China;3. Department of Vascular and Thyroid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13,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HUANGJian,E-mail:186****************Funding: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81572610)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关键词:肺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肺浸润性癌;癌转移中图分类号:R734.2; R736.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病例报道·收稿日期:2023-11-13;修回日期:2024-01-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2610)作者单位:1. 524013 湛江,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2. 524013 湛江,广东医科大学病理学系, 3. 524013 湛江,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通信作者:黄剑(1961-),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及临床病理诊断,E-mail: 186****************,ORCID: 0000-0001-8117-1028作者简介:陈思琴(1996-),女,硕士在读,住院医师,主要从事临床病理诊断,ORCID: 0009-0006- 0298-14220 引言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来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PTC 发生远处转移较少见,远处转移常见于肺[1],而肺内原发癌内转移性PTC 的情况十分罕见。
高热伴两肺多发病变AFOP 1例
高热伴两肺多发病变AFOP 1例叶瑞海; 杨珺超; 徐峻; 吕昕; 毛玉萍; 江立斌; 王真【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9(041)006【总页数】3页(P605-606,609)【作者】叶瑞海; 杨珺超; 徐峻; 吕昕; 毛玉萍; 江立斌; 王真【作者单位】310006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cute fibrinous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AFOP)临床表现与急性肺损伤类似,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肺泡内纤维素沉着伴机化性肺炎改变,其病变为片状分布,且不能归入已知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类型 [1]。
其为一种罕见弥漫肺部病变,可能为间质性肺疾病的独特类型。
现报道1例我院确诊的AFOP病例。
患者女性,59岁。
16年前曾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可;6年前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口服优甲乐50μg、1次/d治疗。
有“青霉素及莫西沙星”过敏史。
因“发热伴咳嗽5d”于2017年4月3日收住入院。
患者5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40.5℃,有畏寒无寒战,伴咳嗽,无明显咳痰,无胸闷、气急等不适,遂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16.4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4%,C反应蛋白(CRP)25mg/L;胸部 CT 示:两肺多发病灶,炎症首先考虑(图1)。
予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抗感染治疗,消炎痛栓退热,未见明显好转。
遂至我院急诊就诊,复查血常规+CRP:WBC 20.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4.8%,CRP:133.09mg/L。
先后予头孢唑肟、美罗培南等抗感染治疗,现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
入院体检:神志清,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浅表淋巴结未及,两肺呼吸音略粗,左下肺闻及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两下肢无浮肿,舌红,苔黄,脉弦。
双肺弥漫性病变1例
双肺弥漫性病变1例周磊;卢进昌;吴波;杜春玲【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177-178,183)【作者】周磊;卢进昌;吴波;杜春玲【作者单位】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作者单位: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患者70岁女性,咳嗽、咳痰伴纳差2周余入院。
患者咳少量白色粘痰,纳差,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慢性支气管炎伴左肺下叶少许感染可能,两肺弥漫结节;纵隔、右侧心膈角及两肺门淋巴结肿大;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腹部B超示血吸虫肝病声像。
给予“头孢丙烯”口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至我院求治,门诊拟“两肺弥漫性病变待查”收入我科。
病程中精神一般,胃纳欠佳,无发热,无呼吸困难,无咯血胸痛,无体重进行性下降。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珍菊降压片降压治疗,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有2型糖尿病病史,口服格列美脲降糖治疗,血糖可控制。
有血吸虫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史及接触史,否认饲养家禽、宠物、鸽子史;近期无外出旅游史;长期务农。
体格检查:T:36.7℃ P:90次/min R:18次/min BP:130/85 mmHg;神志清晰,呼吸平稳。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唇无紫绀,颈软,甲状腺未及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触诊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腹块,肝肾区无叩击痛,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下肢不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门诊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4.9*109/L;中性粒细胞70.3%;淋巴细胞18.1%;血沉 33 mm/h;C-反应蛋白 1.1 mg/L;血气分析(未吸氧):pH 7.381;二氧化碳分压 42.3 mmHg;氧分压 68.8 mmHg;SO2% 92.9%;红细胞压积 41%;碳酸氢根 25.3 mmol/l;类风湿因子、抗“O”:正常;肿瘤标记物:NSE、CYFRA21-1、CEA、AFP、SCC等均正常范围;降钙素原 0.073 ng/ml;T-SPOT:阴性。
甲状腺癌肺转移中药方
近年来,我国年轻患者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10年前上升了3倍以上,尤其是20~40岁的青年女性已成甲状腺癌高危人群,作为人体重要器官,肺转移的出现不仅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更会给患者生命带来威胁,因而一经发现需要及时给予治疗。
如今,中医药治疗已成为甲状腺癌患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其功效也得到大量临床案例的证实,因而很多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会寻求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肺转移中药方也受到广泛关注。
得了甲状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出现扩散、转移,其会使治疗更加棘手,预后也往往较差。
但并不意味着扩散、转移了就无药可救了,此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甚至一些患者还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因而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一定要对治疗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此时,由于肺转移患者往往已属晚期,治疗目的往往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主,因而安全、毒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往往成为其理想选择。
中医药治疗既可以联合其他治疗达到增效减毒功效,又可以单独作用于患者,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在寻求中医药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往往会四处寻找好的中药方,一些患者更是会盲目尝试各种偏方、秘方。
众所周知,中医治疗疾病需要严格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虽然同属甲状腺癌,且出现肺转移,但每个患者的情况却有所不同,用药方案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虽然治疗甲状腺癌肺转移的中药方有很多,亦有不少有效的偏方、秘方,但并不建议患者盲目服用,以免影响药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反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在寻求中医药治疗时,患者一定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这样才能够很大程度地确保用药效果。
作为一位已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肿瘤30余年的中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曾接诊过不少因盲目用药而导致病情延误的患者。
因此,无论患者是否来院寻求其治疗,袁希福院长及医院医护人员都会为患者强调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的重要性。
在施治过程中,袁希福院长更是严格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用药,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方,因而多数患者经其治疗都能够获得满意疗效,其中亦有不少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
胃癌伴肺弥漫性间质病变及全身多发骨转移1例
胃癌伴肺弥漫性间质病变及全身多发骨转移1例
张丽;郑颖娟
【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
【年(卷),期】2005(018)003
【摘要】患者,男,31岁,因胃癌术后8个月,咳嗽、咳痰2周,全身关节疼痛,进行性呼吸困难3天入院。
术后病理诊断:胃窦小弯侧低分化溃疡型腺癌。
临床
分期:Ⅲa、T2N1Mo;术后未再给予其它治疗。
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T9-12、;L1-4、S1椎体压痛,活动受限,腹部CT未见转移灶;胸部CT示:双侧肺纹理增多增粗,其间夹杂点状低密
度影,纵隔内可见多个等密度结节影,
【总页数】1页(P199-199)
【作者】张丽;郑颖娟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71医院,河南,新乡,453000;解放军第371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隐匿性甲状腺癌伴全身多发骨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J], 杨平;杨小军;杨林;包国强;李金茂
2.胃癌伴肺间质病变及弥漫性骨病变PET-CT显像一例分析 [J], 李丽琴
3.1例肺癌伴全身多发骨转移患者的药学监护 [J], 常花蕾;史涛
4.多发性骨髓瘤伴两肺广泛间质病变1例 [J], 金栗名;姚荣欣;朱宝玲;孙川
5.多发性肺小动静脉瘘并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1例报告 [J], 杜凤兰;卫小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癌转移灶失分化影响因素分析
moe rva dfu gicn rdc r o ni ieai eat iocr n e pplr ac o d lee e r s f at eit f o - dn — dm t a s cur c : aia cri ma( R= .5 ; 5 C .1 , l o i i n p o s n o v s s e ly n O 0 0 9 9 % 1 0 0 0 0 07; 00 ) ae( R=10 0; 5 C .1 10 2 P< . 1 , me f t ts ee p et O 4 12 9 % C . .3 P< . 1 , g O .5 9 % I 0 9, .8 ; 00 ) t me s i dvl m n ( R= .2 ; 5 1 i o aas o I 1 4 1 1 .9 ; 0 0 0 ,adrc r n e( R= .9 ; 5 C . 3 , . 8 , 2 , 18 4 P= .0 ) n ur c O 4 2 9 9 % I 12 7 6 5 P=0 00 .C n ls n T el p oem - e e 2 .0 ) o c i h uo m y hnd e
分 化 型 甲 状 腺 癌 ( ieet t yo ac o s Df rn a d t ri cri ma , ie h d n D C , 甲状腺乳头状癌 (ai r y i cne,T ) T )包括 pp a t r d acrPC 和 l y o h
甲状腺滤泡状 癌 (o i lr hri c crF c) 是最 常见 的 flc a yo a e , r , lu t d n
pt ns( =1 1 i e s ssra dwt ”1 eer rset e c dd eat e eed goe y Ff o exg es a et i 2 )wt m t t e et i r t pc vl i l e .M ts ss r an sdb -umdoyl oe h aa t e h w eo i yn u a w i l u
2024甲状腺癌肺转移诊断及治疗PPT
02
常用的靶向药物
包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尼布、卡博替尼、安罗替尼等。
03
靶向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靶向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病人预后,但有明 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
ATC肺转移的诊断及治疗
早期诊断的关键性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报告, 2022年我国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 病例数为46.61万,居当年所有恶 性肿瘤新发病例的第三位。
肺是甲状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肺 ,尤其是DTC,虽然恶性度相对低, 但仍有5.2%的病人会发生肺转移。
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提高病人生活质 量至关重要
外科手术切除肺内转移灶可获得良 好的生存率,但对于多发或弥漫性 转移以及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病人 ,手术可能无法实施。
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靶向治疗的作用
靶向治疗对DTC肺转移的作用
对于DTC肺转移,若病灶不增大或 进展慢,可定期随访观察;若肺内 转移灶进展较快,需予以靶向药物 治疗。
靶向治疗对MTC肺转移的作用
MTC肺转移主要采用以靶向治疗为 主的综合治疗。
靶向治疗对ATC肺转移的作用
ATC由于其恶性度高,一旦出现肺 转移,外科手术则不被推荐,可采 用靶向治疗或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等 。
降钙素原在MTC诊断中的作用
一些新的血清学指标被发现可用于 诊断和评估MTC病人的预后,其中 最有前景的是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尤其在血 清Ctn阴性的病人具有较高的敏感 度。
MTC肺转移的诊断及治疗
降钙素的检测意义
降钙素的检测意义
降钙素是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合 成并分泌释放的一种指标,对诊 断MTC和评估手术后是否复发有 重要意义。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概述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
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DTC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
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
MTC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和应用(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③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multiple hamartoma syndrome)、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 syndrome)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1.症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CT影像学表现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CT影像学表现分析曹丽【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6(014)007【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CT;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影像学表现【作者】曹丽【作者单位】中国核工业北京四0一医院放射科北京 1024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 R736.1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学可大致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两类。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分化型甲状腺癌以中年女性和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男女发病比例为1:2.5[1]。
尽管DTC恶性程度较低,积极治疗后5年存活率可达到95%以上,但仍有研究证实,该恶性肿瘤存在一定的复发及转移风险,肺部、淋巴器官、骨骼等均为其常见转移位置[2],可影响131I方案的拟定及整体临床疗效,对患者预后提升不利。
当前临床诊断DTC患者有无肺转移的常规手段为131I全身显像、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胸部X线摄片、胸部CT扫描等[3],诊断准确性、经济价值、所耗时长、临床适用范围等均存在差异。
本次研究从最常规的胸部CT检查着手,回顾性分析121例确诊DTC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CT检查在DTC肺转移中的表现及诊治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2月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1例DTC患者临床资料,此次入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且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符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及相关治疗标准,排除相关治疗或影像学检查禁忌症者,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严重器质性病变、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者,未成年人、年龄超过70岁者,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受试患者中男50例,女71例;年龄19~67岁,平均(42.1±3.4)岁;中位病程(3.8±1.5)年;就诊原因:颈部肿块就诊51例,肺部不适、咳嗽、咳痰且痰中带血就诊34例,骨痛就诊20例,其他16例;病理分型:乳头状腺癌91例,滤泡状腺癌22例,混合状腺癌8例;单纯肺转移6例,颈淋巴结合并肺转移2例,颈淋巴结合并肺转移合并骨转移1例。
甲状腺癌心脏转移一例
甲状腺癌心脏转移一例丁明岩;朱芳;赵含章【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306-307)【关键词】甲状腺;心脏;癌【作者】丁明岩;朱芳;赵含章【作者单位】110016沈阳,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110016沈阳,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110016沈阳,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患者女,76岁。
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休息后好转,未经任何治疗,此后病情逐渐加重,活动量逐渐减少,入院前1 d病情进一步加重,休息即气短,不能平卧,伴心慌,咳嗽、咳痰,胸痛、无咯血,于2013年10月22日来急诊以“心力衰竭”收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血压180/100 mmHg,近1年血压正常。
3年前曾因患“甲状腺癌”在外院行“甲状腺摘除术”,术后未经系统内科治疗,病情平稳。
查体:体温36.5℃,脉搏106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5/85 mmHg,表情痛苦,强迫坐位,皮肤青紫,心前区二尖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无传导。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酶谱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见58.3 mm×64.2 mm异常实质性回声,形状不规则,回声强度中等,分布均质,内呈点状回声,附着于房间隔下部、主动脉根部上,有一定活动度,瘤体崁顿在二尖瓣口,瘤体与左上肺静脉口相连。
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口舒张期在瘤体一侧可见以红色为主的五彩镶嵌的射流束。
频谱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流速明显加快,峰值速度208 cm/s。
心脏超声诊断:左心房占位,黏液瘤?恶性肿瘤?重度肺高压。
双肺CT示:双肺多发转移瘤,双侧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
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后,在全麻下外科行左心房占位摘除术。
术中探查左房内见一巨大黏液样肿瘤,经左上肺静脉切开,示左上肺静脉完全被瘤体堵塞,肿瘤一直延伸入左肺,不能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癌栓(髓样癌)。
肺弥漫性病变肺泡粘液腺癌优选ppt资料
1.病理:肺坏死组织及少量散在细胞残核
2.涂片:坏死背景下可见少量细胞残核,部分具异
型性
06-04
1.病理:涂片见大量坏死物质和少量淋巴细胞,中
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期间夹杂有少量散在
分布的分化尚好的鳞状上皮细胞,符合肺
部感染,结合临床。
2. 穿刺(chuāncì)物细菌培养:(-)
第八页,共29页。
第二十页,共29页。
鉴别(jiànbié)诊断
肺空洞(kōngdòng)样病变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鉴别(jiànbié)诊断
肺结核:好发于青壮年,病程较长,中毒症状明显 ;好发于上叶尖段及下叶背段,洞内壁光滑,多为 薄壁,中空偏向肺门侧,病灶(bìngzào)周围及双 肺可见卫星灶,空洞不充盈,易查出结核杆菌,抗 结核治疗有效;
年5月10日患者于剧烈咳嗽后出现血痰,每日1-4次,量不 多,自述为白痰中含粉红色坏死物,伴左侧胸痛,疼痛与呼吸 及体位无明显关系,2-3日后(rìhòu)自行缓解,未再咯血及胸 痛。
第二页,共29页。
实验室检查(jiǎnchá)
胸部CT:两肺多发结节空洞影。
×109/L,
GR79-82%
G试验: 17.03pg/ml
多发肺转移瘤:多位于两肺中下肺野外带边 缘部分,轮廓清楚,边缘光滑(guāng huá), 密度一般均匀,可有结节影,洞壁厚薄不均 。
淋巴瘤: 空洞发生于结节型和肿块型淋巴瘤 , 呈大小不等的薄壁或厚壁空洞。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05-12
05-24
06-10
08-03
第二十六页,共29页。
09-04
肺脓肿?
肺囊肿合并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
甲状腺癌肺转移判断标准
甲状腺癌肺转移的判断标准包括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进行相关的医学检查。
首先,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咳血等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都可能是由于癌细胞对肺组织产生危害所引起的。
其次,需要进行甲状腺彩超、胸部的CT以及pet-CT等相关检查,观察是否存在
肺部病变以及是否存在浸润转移的现象。
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肺部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肺部结节或阴影等病变。
最后,进行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明确甲状腺病变的性质。
这项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认甲状腺癌是否存在,并帮助判断其恶性程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诊断。
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并肺转移1例报道
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并肺转移1例报道作者:谢婷王团美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09期[摘要] 1例主诉为活动后气促2月余患者就诊于我院学生、儿童结核科,查体:颈部可触及肿块,完善结核相关检查均阴性,完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颈部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甲状腺穿刺病理组织活检等检查后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肺转移。
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少见,以肺部症状就诊者更是罕见。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肺转移;早期诊断;青少年[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09-0167-03A case report of juvenile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lung metastasisXIE Ting WANG TuanmeiGraduate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0, China[Abstract] One case of a patient with the complaint of shortness of breath after exercises for two months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Student and Pediatric Tuberculosis in our hospital. Physical examination showed a palpable mass on the neck. The complete tuberculosis related tests showed negative results. Based on the complete examinations,including thyroid function,thyroglobulin,imaging examinations of the neck and lungs, pathological needle biopsy of thyroids and other examinations,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lung metastasis was diagnosed. Thyroid cancer is rarely see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it is even rarer in a patient with lung symptoms.[Key words] Thyroid tumors; Lung metastasis; Early diagnosis; Adolescents儿童及青少年患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正在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甲状腺癌患者中低于20岁的占1.8%[1],且这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如成年人典型,导致早期诊断难度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呈双肺弥漫性病变的甲状腺癌肺转移1例
标签:甲状腺癌;肺转移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8岁。
因体检发现双肺弥漫性病变2周入院。
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痛,无发热、盗汗,无关节肿痛等症状。
患者30余年前曾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癌切除术。
入院查体:体温36.7 ℃,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 mm Hg,体重55 kg。
颈部可见手术瘢痕,未触及肿块。
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侧锁骨上及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72次/min,律齐。
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无杵状指,指甲无发绀,四肢无水肿。
血常规及生化均正常。
免疫功能正常。
血气分析检查提示轻度缺氧。
肺功能检查提示轻度弥漫功能障碍。
PPD试验阴性。
痰抗酸杆菌染色阴性。
胸片:双肺可见多发散在大小不等结节影,密度均匀,考虑转移性病变。
胸部CT:双肺多发球形高密度影,考虑肺转移癌可能。
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
全身骨显像正常。
盆腔CT未见明显异常。
甲状腺B超:左侧叶甲状腺切除术后,右侧叶甲状腺内低回声区。
甲状腺显像:右叶甲状腺显像未见异常,左叶残存术后甲状腺。
乳腺B 超未见明显异常。
气管镜检查阴性。
经胸腔镜活检,活检组织光镜下见一个结节样肿瘤样病变,癌细胞呈单个不规则腺样或乳头样结构,细胞浆丰富,嗜碱性,核大,较不规则,核染色质细腻,有一个小的核仁,核分裂像不易找到。
癌细胞间质少,有几处形成砂粒体和嗜伊红样分裂像。
考虑低度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可能。
电镜结果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化标记提示抗甲状腺免疫球蛋白阳性。
2 讨论
甲状腺组织具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管,极易发生转移,但因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常呈隐匿生长,故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
本例患者考虑甲状腺癌手术前已有肺部隐匿转移,虽然已行甲状腺癌手术,但已有肺部转移。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60%~80%,呈低度恶性,多见于年轻女性和儿童,在甲状腺可局限存在数年[1]。
原发病灶直径可小于1 cm,临床上不易发现。
可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突出表现时,易误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
远处转移至肺、骨骼等则较少见。
甲状腺癌肺转移发生率约占肺转移患者的60%~90%,且早期表现为乏力、消瘦、咳嗽、多痰及痰中带血等肺结核症状。
胸部X线和CT是发现肺部病变的常用方法,甲状腺癌肺转移常表现弥漫性结节影,易与粟粒型肺结核和肺泡癌相混淆。
胸片病灶以粟粒型、结节型为主,约占70%。
结节型表现为:多发结节状阴影,直径大于1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大小不等,有时呈分叶状或卵圆形;粟粒型表现为:直径大于1 cm的粟粒状阴影散布两肺野,从上到下,由内到外,逐渐增多。
而粟粒型肺结核胸片表现为:病灶大小相似,直径2~3 mm,密度较淡,分布于两肺上中下和内外带,较均匀,病灶融合成片状浸润阴影或形成空洞[2]。
肺结核多好发于上
叶尖后段,而肺癌好发于上叶,临床表现相似,故肺癌易误诊为肺结核,更易忽视肺转移癌的可能。
因此提醒临床医师要注重全身检查,警惕非肿瘤好发年龄患者,积极寻找病因,实际工作中重视结核菌素实验、甲状腺超声检查、胸部CT 及活检。
甲状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同时甲状腺组织血管和淋巴结丰富,极易发生转移,故易忽视原发病灶而导致误诊。
由于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转移慢,大部分患者可长期存活。
日本学者曾报道1例甲状腺癌肺转移[3],甲状腺癌肺转移致双肺弥漫性病变者更少见。
本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肺弥漫性病变,表现为肺弥漫性病变的甲状腺癌肺转移应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肺泡细胞癌、转移性肿瘤、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泡蛋白沉积症、含铁血黄素沉积症、尘肺、非特异性感染如金葡菌肺炎肺内播散等鉴别。
本病的确诊主要依据经胸腔镜肺活检病理学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的双肺弥漫性病变,经胸腔镜肺活检不失为明确诊断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PaciniF,EliseiR,CapezzoneM,et al.Contralater alpapillary thyroid can cerisfre quentat completionthy roidectomy with no differen ceinlo wand high risk patients.Thyroid,2001,11:877-881.
[2]王少凡,吴淑贝.甲状腺癌肺转移8例分析.福建医药杂志,1997,19(2):30-31.
[3]NaitoA,KawaharaK,IwataH,et al.Acaseofsolitary metastatic lung tumor from follicu larcar cinomaofthethy roidinhe modialy sispatient.KyobuGeka,1999,52:787-789.。